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496910 上传时间:2023-02-1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docx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docx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

篇一:

七年级地理复习资料

七年级地理复习资料

1、知道地球的形状:

地球是一个两级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

2、理解经纬线的概念以及几条特殊经纬线的意义。

(参看七年级上册p16图)

经线是指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线垂直相交的线(半圆),它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是指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它指示东西方向。

特殊经线:

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180°经线(日界线);西经20°经线和东经160°经线(它们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特殊纬线:

0°纬线(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北纬23.5°纬线(北回归线,是热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南纬23.5°纬线(南回归线,是热带和南温带的分界线);北纬66.5°纬线(北极圈,是北温带和北寒带的分界线);南纬66.5°纬线(南极圈,是南温带和南寒带的分界线)

3、会判读经纬网图某点的位置和两点的相对方位。

重点知道如何判断东经和西经、北纬和南纬;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要求掌握方法)

4、记住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天或24小时),知道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昼夜更替、不同的经度时刻不同。

5、记住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或365天),春分(3月21日前后)、夏至(6月22日前后)、秋分(9月23日前后)、冬至(12月22日前后)四个节气的日期和太阳直射的纬度范围。

(参看七年级上册p69图)

日期太阳直射的纬度范围

春分3月21日前后赤道

夏至6月22日前后北回归线

秋分9月23日前后赤道

冬至12月22日前后南回归线

6、记住五带的名称和划分的界线,知道我国大部分位于哪个带(北温带)

(参看七年级上册p70图)

7、记住地图的基本要素:

三大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8、会运用地图比例尺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

要点是记住公式: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同时注意单位的换算。

9、能根据不同的使用目的,选择适用的地图。

如郊外进行越野行动选地形图;想知道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哪选政区图;去博物馆参观想知道如何坐车选交通图。

10、记住地球表面的海陆面积比例。

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占29%,海洋占71%,既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11、会在图上判断七大洲、四大洋,记住亚洲和欧洲、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

(参看七年级上册p23、24图)

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

12、会读简单的天气预报图,认识常用的天气符号。

(参看七年级上册p58图)

13、会计算年平均气温和气温年较差,初步学会阅读气温变化曲线图。

年平均气温=各月平均气温的和÷12

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参看七年级上册p60活动题)

14、知道由低纬度向高纬度、由山麓到山顶的气温变化规律。

(参看七年级上册p61)低纬度地区气温高,高纬度地区气温低(即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山麓气温高,山顶气温低(即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每升100米降0.6°c)

15、会计算年降水量,初步学会阅读降水量分配柱状图。

(参看七年级上册p66活动)

年降水量=各月降水量之和

16、知道降水量的多少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的影响。

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山地降水多,平原降水少;山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17、知道影响气候的三个主要因素是: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

18、会分析赤道地区和极地、沿海和内陆、平原和高原山地的气候差异,并说明其主要受哪种因素的影响。

(参看七年级上册p74—85活动练习)

赤道地区终年高温多雨,极地终年寒冷(纬度位置影响);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海陆位置影响);山地降水比平原多(地形影响);高原山地气候呈垂直分布(地形)。

19、记住1999年世界人口的总数。

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总数已达60亿。

20、知道目前欧洲与非洲人口增长情况的差异。

欧洲人口增长慢(有的国家甚至出现零或负增长),非洲人口增长快。

21、分析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与人口政策:

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饥饿贫困、就业困难、交通堵塞、居住条件差),政策: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人口增长过慢的问题(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人口老龄化),政策:

鼓励生育(如法国给多子女的家庭发放补贴)。

22、知道世界三大人种:

黄色人种—亚洲;白色人种—欧美;黑色人种—非洲。

23、记住:

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英语。

24、知道世界上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起源地主要分布地区

基督教亚洲西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伊斯兰教阿拉伯半岛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

佛教古印度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基督教。

我国少数民族中,维吾尔族、回族多信仰伊斯兰教(称回教或清真教),藏族、蒙古族多信喇嘛教(佛教的一个支派)。

25、认识聚落中不同的建筑与当地的环境的关系。

(参看七年级上册p53图)

热带沙漠地区,白天炎热,昼夜温差大,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既防晒又凉快。

高温多雨的热带地区,常见双层木楼或竹楼,上层住人,下层放杂物,凉爽又防潮湿。

黄土高原气候干旱,降水少,人们住窑洞;北极地区气候寒冷,人们住冰屋,保暖。

26、记住世界上陆地面积居前三位的国家(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

记住世界上人口居前二位的国家(中国、印度)

27、列举几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名称:

发达国家:

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

发展中国家:

中国、印度、巴西、埃及、韩国、新加坡、等等。

28、记住联合国5个常任理事国:

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

29、读亚洲及其周边地区图,描述亚洲的位置,说出我国的几个较大的邻国(俄罗斯、蒙古、朝鲜、印度、哈萨克斯坦)(参看七年级下册p3活动1、2及图)

亚洲主要在东半球和北半球,北邻北冰洋、东邻太平洋、南邻印度洋,西部与欧洲相接、西南部与非洲相接。

(参看七年级下册p2图)

30、读亚洲地形和河流图,填出几大高原(青藏高原、蒙古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德干高原、伊朗高原);几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几大河流(长江、黄河、印度河、恒河、湄公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参看七年级下册p2图)。

读图说明亚洲的地形特点:

地势中高周低,以山地、高原为主。

读图说明亚洲的河流流向特点:

发源于中部的山地高原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

31、读亚洲气候类型图,分析亚洲气候的主要特点。

(参看七年级下册p7图)

亚洲气候的主要特点是:

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32、知道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

也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洲。

33、知道亚洲不同地区的住房、服饰的差异。

34、读日本图,填出四大岛(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海域(太平洋、日本海、濑户内海、东海)、首都(东京)、附近国家(中国、韩国、朝鲜、俄罗斯)

(参看七年级下册p66图或地图册)

35、知道日本经济特点:

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对外依赖性强。

(本国资源缺乏)

36、分析日本工业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工业分布特点是:

集中分布在太平洋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小地区。

原因是:

日本资源贫乏,要大量从国外进口;市场狭小,工业产品要大量出口销往国外;沿海地区交通方便,且成本低。

(参看七年级下册p68活动练习)

37、读东南亚图,分析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参看七年级下册p37马六甲海峡)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马六甲海峡是这个路口的咽喉,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38、说出东南亚的主要农产品。

东南亚气候湿热,土地肥沃,盛产水稻、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等热带作物。

A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b泰国是世界最大的橡胶生产国;

c马来西亚是世界最大的棕油生产国;印度尼西亚是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D菲律宾是世界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量国。

39、记住东南亚是世界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40、读印度图,填出德干高原、恒河平原、新德里、孟买、加尔各答、班加罗尔和主要邻国。

(参看七年级下册p42图)

41、对照印度地形、降水量分布和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图,说明该国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特点。

(参看七年级下册p44图)

水稻分布在降水多的平原地区;小麦分布在降水较少的高原地区。

42、读俄罗斯地图,填出其面临的海域(太平洋、北冰洋、大西洋)、主要地形区(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乌拉尔山脉)、主要河流(伏尔加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首都莫斯科、港口圣彼得堡、西伯利亚大铁路。

(参看七年级下册p76图)

43、知道俄罗斯是世界面积最大和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

俄罗斯有丰富的森林、石油、煤、铁资源,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资源能够自给的大国之一。

44、知道中东的范围。

包括亚洲的西南部和非洲的东北部。

(参看七年级下册p46图)

45、读中东地区图,填出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埃及、以色列及巴勒斯坦等国家和地区。

(参看七年级下册46图)

46、知道中东地区最丰富和最贫乏的自然资源分别是石油和水资源。

缺水是因为当地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47、知道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这里产的石油绝大部分通过海洋运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

48、读欧洲西部图,填注英国(伦敦)、法国(巴黎)、意大利罗马)、德国(柏林)及其首都。

(参看七年级下册p53图)

49、知道欧盟的组成情况。

今年5月1日欧盟吸收了10个新成员国,至此欧盟共有25个成员国。

欧盟总部设在比利时

首都布鲁塞尔。

50、知道欧洲西部畜牧业发达及其原因。

欧洲地处中纬度大陆的西岸,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多且分配均匀,地形以平原为主,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草场广布,因而畜牧业发达。

(参看七年级下册p55)

51、读非洲地图,填出大西洋、印度洋、好望角、撒哈拉沙漠、尼罗河。

(参看七年级下册p16)

52、分析非洲人口、粮食与环境的现状。

非洲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人口问题),需要更多的粮食和肉类(粮食不足问题),于是人们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以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或在草原地区放牧过多的牲畜。

这些做法导致了土地肥力丧失,草原退化,加剧了土地荒漠化(土地荒漠化问题),使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即目前非洲出现人口增长过快、粮食不足、环境恶化等问题。

53、说出几种澳大利亚的特有动物:

袋鼠、考拉、鸭嘴兽、鸸鹋。

54、知道澳大利亚的经济支柱是什么(是服务业)。

55、知道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的原因。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养羊数量最多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因为羊特别多所以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同时它又是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是世界矿产品的主要出口国之一,因为矿产品出口额在出口总额中占有很大比重,所以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56、读美国地图,填出其面临的海域(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主要邻国(墨西哥、加拿大、俄罗斯)、五大湖、密西西比河、科迪勒拉山系、华盛顿、纽约、旧金山。

(参看七年级下册p84图)

57、说明美国既是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又是世界最大的资源消耗国和废物排放国。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经济强国,拥有完整的工业部门体系,工业产品种类齐全,产量大,技术先进,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美国发达的经济是建立在大量消耗全球资源(从世界各地大量进口各类资源)和破坏地球环境(工业发达,大量排放废气、废水、废物)的基础之上的,因而美国也是世界最大的资源消耗国和废物排放国。

所以美国应对保护世界资源和环境尽主要责任和义务。

58、分析巴西热带雨林面临的危机与对策。

巴西北部的亚马孙平原覆盖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然而这一片森林正面临着重大危机,巴西为开发亚马孙地区,修建公路、开采矿产资源、开荒种地、开辟大型农牧场,不惜把大片森林化为乌有。

由于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珍贵的野生动物遭劫,全球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对策:

巴西政府表明要改变以往以环境为代价的开发方式,转向可持续发展的新开发方式。

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59、会判读北极和南极地区图(参看七年级下册p58—59图)

北极地区主要是北冰洋,周围环绕三大洲(欧洲、亚洲、北美洲)

南极地区主要是南极洲,周围环绕三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60、知道极地地区的气候特点。

极地地区因为纬度高,气候严寒,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地表终年冰雪覆盖。

61、说出南极和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

南极代表动物是企鹅;北极的代表动物是北极熊。

62、知道我国两个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名称。

我国在南极已经建立了两个科学考察站,是长城站和中山站。

世界地理部分会考练习

一、选择题

1、为了适应当地环境,下列地区人们的生活习惯正确的是:

A珠江三角洲人们的主粮以面食为主b沙特阿拉伯人出行常常带雨伞

c北京不少居民家的窗户有两层玻璃D北冰洋沿岸的爱斯基摩人住在木屋中。

2、尊重大自然规律的行为是:

A在蒙古草原过度放牧b在陡坡种粮食

c在草原区开荒种粮D在黄河中游地区种树种草

3、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的利益,这种发展叫:

A可持续发展b均衡发展c超前发展D差异发展

4、下列关于地球的形状的描述,错误的是:

A地球是一个球体b地球表面并不均一c地球表面陆地面积51亿平方千米D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

5、地球仪为什么要做成斜的?

A为了美观b为了平衡c因为地球在运动D因为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

6、属于经线的是:

A赤道b南极圈c北纬40°线D西经40°线

7、本初子午线是从哪个国家通过的?

A英国b法国c美国D俄罗斯

8、地球表面两地,甲地在东经115°、北纬28°,乙地在东经95°、南纬4°,则乙地位于甲地的:

A东南面b西南面c东北面D西北面

9、下列关于经纬线的表述,正确的是:

A23.5°n—北极圈b0°经线—日界线

c90°n—北极点D180°经线—东西半球分界线

10、最长的经纬线是:

A赤道b本初子午线c极圈D回归线

11、划分东西半球的线是:

A赤道b160°e和20°w组成的经线圈

c0°和180°组成的经线圈D160°w和20°e组成的经线圈

12、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A四季的转换b昼夜长短的变化c昼夜更替D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3、下列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公转周期是一天b自西向东公转c绕地轴不停地旋转D产生了昼夜更替

14、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A周期相同b产生的地理现象相同c方向相同D无相同之处

15、去南极考察的最好季节是我国的: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16、七大洲四大洋中,完全不在热带的有:

A南极洲、北冰洋b南极洲、南美洲c欧洲、印度洋D亚洲、大西洋

17、下列不属于地图基本要素的是:

A比例尺b颜色c图例D方向

18、一个人站在北极点上,他的前后左右都是:

A东方b南方c西方D北方

19、两地的实地距离600千米,图上的比例尺是1:

20000000,在此地图上量得两地的图上距离应大约是:

A300厘米b3厘米c12厘米D30厘米

20、纬度最高的大洲是:

A欧洲b北美洲c南美洲D南极洲

21、由三个大洲包围的世界大洋是:

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

22、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是:

A大洋洲b非洲c南美洲D南极洲

2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指:

A天气b气候c温度D季节

24、天气的特点是:

(1)短时间

(2)长时间(3)常变化(4)少变化

篇二: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课本1——10页)

1、地球的形状:

球体。

2、生活中说明地球是球形的自然现象:

(1)海边看到远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2)月食现象等

3、能说明地球大小的数据:

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极半径为6357千米);

最大周长是4万千米;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

4、经纬线特点:

(经纬线判别:

一般情况,横纬竖经)

纬线

经线

5、主要的经线:

本初子午线(0°)、180°。

主要的纬线:

赤道、北回归线(23.5°n)、南回归线(23.5°s)、

北极点(90°n)、南极点(90°s)

7、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

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赤道(0)

8、利用经纬网定位。

参照《地理填充图册》第12页第十题、十一题,要会判断某点的经纬度及两点相对位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运动形式分自转和公转)(课本11——15页)

2.地球的公转

(课本13页)

2、地球上的五带

划分依据:

根据不同纬度地带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不同,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南寒带、北寒带5个热量带。

oo

有阳光直射现象的地区:

热带——即南北回归线之间(23.5n~23.5s);

o

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区:

寒带(北寒带和南寒带)——即南极圈(66.5s)

o

以南、北极圈(66.5n)以北

四季分明的地区:

温带(北温带和南温带)——即回归线和极圈之间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课本16——28页)

1、地图的基本要素:

比例尺、方向、图例。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单位必先统一)※根据使用目的正确选择地图:

(课本19页)

比例尺的大小与所示区域的范围和内容详略程度的关系:

图幅相同时,

比例尺越大,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范围越大,表示的内容越简略(“大小详,小大略”)※阅读方向:

(1)有指向标的地图:

指向标一般指向正北

(2)经纬网地图: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3)一般地图:

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地形图的判读

※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陡缓的关系:

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缓。

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陡。

(“密陡疏缓”)

※观察右图据等高线的特点判断山体的不同部位:

☆山峰☆陡崖:

等高线重叠的部分(如右图e处)

☆山脊: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数值低的地方凸出;(如右图F处)☆山谷: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数值高的地方凸出(如右图D处)

(区分山谷山脊的方法:

看等高线凸出方向数值变化“低脊高谷”);☆山谷处易形成河流,图中D处形成河流,河流走向为自西北向东南。

3、(课本27页)陆地表面5种地形类型:

平原(海拔一般低于200米,地形平坦,分层设色地形图上一般用绿色表示)、高原(海拔高于500米,外围较陡、内部和缓)、山地(海拔高于500米,具有耸立的山峰)、盆地(四周高、中间低)、丘陵(海拔一般在200—500米之间,地势起伏较大)

4、地形剖面图相较于分层设色地形图和等高线地形图能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课本29——44页)第一节大洲和大洋地球上七分是海洋(71%)、三分是陆地(21%)

1、看下图和课本最后一页世界地形图熟记

各大洲和大洋的相对位置,能够看图填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

七大洲:

(面积由大到小记忆口诀: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亚洲(面积最大)、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跨经度最广)、欧洲、大洋洲(面积最小)四大洋:

(面积由大到小记忆口诀:

“太大印北,四洋贯通”)太平洋(面积最大)、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面积最小)

7

页图1.8南

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

2、重要的大州分界线:

1、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如填海造陆、建造围海大坝等)。

2、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

会用大陆漂移说解释地理现象(如科学家在南极大陆发现了储量丰富的煤炭资源)

3、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

(1)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

2)全球划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版块,板块在不断的运动。

(3)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世界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

※熟记六大板块名称及相对位置(课本42页图2.22):

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包括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和澳大利亚大陆)太平洋板块(几乎全是海洋的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5、能够运用板块运动的观点,解释现象。

例如:

(1)珠穆朗玛峰升高的原因:

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不断地相互碰撞,使其不断升高

(2)日本多地震的原因:

日本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即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壳比较活跃,所以多火山地震。

(3)红海不断扩张的原因:

红海处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两板块不断发生张裂运动,所以红海在不断扩张。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课本45——68页)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天气是短时间的、多变的、具有地方性。

气候是长时间的、稳定的。

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

2、卫星云图上绿色——陆地,蓝色——海洋,白色——云区,无云的地方一般是晴天

3、(右图表示西北风4级)风向(指风的来向)风力的判断:

一道风羽=2级,半道风羽表示1级,右图的风力是4级风4、常用的天气符号(识记)小雨

中雨

大雨

暴雨

小雪

中雪

大雪

气温的变化

篇三:

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总复习资料

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总复习资料

与同学们谈地理

1、人类的活动离不开地理

⑴地理与日常生活:

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了解天气,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风土人情等。

⑵地理与生产建设:

我们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⑶学会收集地理信息:

①查阅地理书籍②咨询有关人士③上网查阅资料等。

2、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

①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②因地制宜,扬长避短;③综合地分析问题;④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一、地球和地球仪

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3中的图1.2)

⑴形状: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⑵大小:

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⑶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

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⑷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

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⑴含义:

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⑵意义:

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纬线和经线(p5中的图1.7)

⑴纬线:

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⑵经线:

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⑶地轴:

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⑷两极:

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⑸经、纬线的特点:

⑹特殊的经、纬线①特殊纬线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

②特殊经线0o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致20°w——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赤道(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20°w、160°e。

⑻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规律:

(西经)(东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