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0488347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186 大小:11.5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6页
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6页
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6页
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6页
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docx

《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docx(18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docx

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

 

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一期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修改版)

 

省轻工业

二〇一七年三月

项目名称:

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一期工程

项目单位:

市城市投资开发

编制单位:

省轻工业

证书编号:

工咨甲

单位负责人:

王金山

总工程师:

郭荣辉

技术负责人:

邹军高级工程师

经济负责人:

凤祥     高级工程师

参加编制人员:

王琳琳高级工程师

翟伟娜高级工程师

蕾高级工程师

宋学丹助理工程师

校核:

红音

校对:

徐静

第一章总论1

1.1项目概况1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4

1.3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5

1.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6

1.5问题与建议7

第二章现状分析与建设必要性8

2.1城市概况8

2.2城市生态本底10

2.3现状评价11

2.4需求分析14

2.5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5

第三章建设地点与区域条件19

3.1项目地点19

3.2区域建设条件19

第四章项目总体建设方案22

4.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22

4.2建设原则22

4.3主要建设任务22

第五章城市道路系统建设方案26

5.1工程概况26

5.2设计依据26

5.3海绵型道路平纵横设计方案27

5.4海绵型道路技术措施31

5.5海绵型道路工程部分道路改造、交通设施35

5.6合流制改造工程39

5.7工程量55

第六章园林绿地系统建设方案58

6.1概述58

6.2建设方案60

6.3工程量71

第七章城市水系统建设方案74

7.1工程概况74

7.2建设方案74

7.3堤顶路工程93

7.4工程量114

第八章节约能源116

8.1设计依据116

8.2工程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118

8.3节能措施118

8.4节能管理措施121

8.5节能效果分析结论与建议122

第九章环境保护123

9.1建设地点现状123

9.2设计依据及采用标准123

9.3施工期环境影响及缓解措施123

9.4运行期环境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125

9.5环境影响控制预期效果126

第十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127

10.1劳动安全卫生127

10.2消防128

第十一章组织机构及建设管理131

11.1组织机构131

11.2项目建设管理131

11.3运营管理131

第十二章项目实施进度与工程招标132

12.1项目建设期及进度安排132

12.2项目实施进度表132

12.3项目工程招标133

第十三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35

13.1编制依据135

13.3项目总投资估算137

13.4资金筹措138

第十四章财务评价140

14.1编制依据错误!

未定义书签。

14.2财务评价基础数据错误!

未定义书签。

14.3生产成本和销售收入估算错误!

未定义书签。

14.4利润估算错误!

未定义书签。

14.5偿债能力分析错误!

未定义书签。

14.6不确定性分析错误!

未定义书签。

14.7财务评价指标错误!

未定义书签。

14.8财务评价结论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十五章社会评价140

15.1项目对社会影响分析143

15.2项目与所在地互适性分析143

15.3社会风险分析143

15.4社会评价结论144

第十六章结论与建议145

16.1结论145

16.2建议145

 

附图:

1、海绵型道路平面布置图

2、海绵型道路标准横断面图

3、海绵型道路人行道结构图

4、污水管网总平面布置图

5、园林绿地系统平面分布图

6、库克纳河上游段标准横断面图

7、库克纳河城郊段1标准横断面图

8、库克纳河城郊段2横断面图

9、库克纳河城区段1横断面图

10、库克纳河城区段2横断面图

11、库克纳河下游段横断面图

12、北干渠上游段标准横断面图

13、北干渠中游段标准横断面图

14、北干渠下游段标准横断面图

15、库克纳河生态拦蓄坝构造图

16、北干渠生态拦蓄坝构造图

17、景观跌水坝剖面图

18、景观跌水坝平面图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一期工程

1.1.2项目承办单位

1、项目实施机构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项目承办单位

单位名称:

市城市投资开发

成立时间:

2006年9月20日

企业性质:

国有独资

单位概况:

市城市投资开发是市人民政府为了加大对城市建设投资力度,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确保投资建设高效合理,于2006年9月20日经市政府同意批准成立的国有独资。

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由市财政局划拨市国有资产3,500万元,占股本总额的70%,货币资本1,500万元,占股本总额的30%,货币投资全部由市财政局投资,市财政局是公司唯一股东。

公司主要从事组织运营城乡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基础产业项目的投资建设、管理;房屋、土地的收购储备、转让;土地的开发及项目建设等经营活动。

借鉴国大型城市的成功经验,结合银行等金融机构要求搭建的按照市场化模式运作,逐步发展成为具有自身造血机能、可持续投融资的集团公司。

1.1.3项目地点与围

本项目建设围为近期海绵城市试点区域,主要建设市老城区,北至城北路,西至铁路线,南至滨街,东至东关大路,规划围面积17.39k㎡。

1.1.4主要建设容

本项目以节水优先、空间均衡、排蓄结合、系统治理为导向,重点实施规划区域的市政道路系统、园林绿地系统、城市水系统等工程。

按主体工程类别主要建设海绵型道路工程、分流制改造、排水泵站建设、海绵型公园与绿地、水系整治生态修复与防洪等基础设施建设。

海绵型建筑与小区系统随城市小区改造建设一同实施,不在本项目建设围之。

主要建设项目一览表

序号

项目名称

规模与容

备注

城市道路系统

1

街(站前大街-东关大路)

新建下沉式树池绿地16600㎡,透水铺装62629㎡,敷设DN500污水管道8300米。

改造DN800-1200雨水管道3400米。

2

街(中华路-东关大路)

新建下沉式树池绿地15400㎡,透水铺装72699㎡,敷设DN400-500污水管道7700米。

改造DN800雨水管道1200米。

3

站前大街(街-崇文路)

新建下沉式树池绿地32400㎡,透水铺装200177㎡,敷设DN500污水管道8200米。

改造DN800雨水管道500米。

4

沿河街(中华路-东关大路)

新建下沉式树池绿地15200㎡,透水铺装52084㎡,敷设DN500污水管道3800米。

5

口岸大路(站前大街-滨街)

新建下沉式树池绿地13400㎡,透水铺装44598㎡,敷设DN500-1000污水管道6700米。

改造DN1500雨水管道2200米。

6

新安北路(站前大街-街)

新建下沉式树池绿地9200㎡,透水铺装32781㎡,敷设DN500-600污水管道4600米。

改造DN1000雨水管道1200米。

7

文化路(北干渠-新安北路)

新建下沉式树池绿地9200㎡,透水铺装26269㎡,敷设DN500-600污水管道2300米。

改造DN800-1600雨水管道2000米。

8

森林山大路(北干渠-滨街)

新建下沉式树池绿地14800㎡,透水铺装76456㎡,敷设DN500-600污水管道7400米。

改造DN120雨水管道1400米。

9

龙源街(中华路-东关大路)

新建下沉式树池绿地14200㎡,透水铺装63041㎡,敷设DN500污水管道3550米。

10

迎宾大路(新华街-站前大街)

新建下沉式树池绿地2400㎡,透水铺装5400㎡。

11

中华路(街-街)

改造DN1000雨水管道1400米。

12

东关大路(大街-大街)

改造DN1200雨水管道700米。

园林绿地系统

1

北山公园生态修复

改造公园面积780000㎡

2

龙源公园改造

改造公园面积320000㎡

3

改造游园面积7400㎡

4

靖东游园

改造游园面积10100㎡

5

墨香园

改造游园面积8500㎡

6

景名园

改造游园面积14000㎡

7

春和园

改造游园面积13000㎡

8

同馨园

改造游园面积20000㎡

9

龙源华府游园

改造游园面积7000㎡

10

金三角游园

改造游园面积4600㎡

11

馨安游园

改造游园面积5000㎡

12

老财政局西游园

改造游园面积1760㎡

13

游园1

改造游园面积20000㎡

14

游园2

改造游园面积15000㎡

15

游园3

改造游园面积7030㎡

16

高速接待区游园

改造游园面积8000㎡

17

八骏坪广场

改造游园面积7400㎡

18

靖河西游园

改造游园面积4000㎡

19

西出口游园

改造游园面积74000㎡

20

长白园1

改造游园面积20000㎡

21

长白园2

改造游园面积15000㎡

22

政府西游园

改造游园面积11000㎡

23

行政广场

改造广场面积45000㎡

24

腾飞广场

改造广场面积22000㎡

25

森林山广场

改造广场面积40000㎡

26

世纪广场

改造广场面积32000㎡

27

迎宾广场

改造广场面积28000㎡

城市水系统

1

防洪及清淤

1.1

库克纳河(上游段)防洪工程

两岸堤防总长度12km,河道疏浚90000m³

1.2

库克纳河(城郊段)防洪工程

两岸堤防总长度7km,河道疏浚52500m³

1.3

库克纳河(城区段)防洪工程

两岸堤防总长度10km,河道疏浚180000m³,设置水质水量检测仪9套。

1.4

库克纳河(下游段)防洪工程

两岸堤防总长度2km,河道疏浚15000m³

1.5

北干渠(上游段)防洪工程

两岸堤防总长度22km,河道疏浚99000m³

1.6

北干渠(中游段)防洪工程

两岸堤防总长度12km,河道疏浚14400m³

1.7

北干渠(下游段)防洪工程

两岸堤防总长度14km,河道疏浚16800m³,设置水质水量检测仪3套。

2

生态修复

2.1

库克纳河生态修复

敷设透水铺装24000平方米,木栈道8000平方米,种植乔木2100株,灌木8400丛,草坪79000平方米,水生植物37000平方米。

2.2

北干渠生态修复

种植乔木4200株,灌木16800丛,草坪87000平方米。

3

堤顶路

3.1

道路

新建道路总面积57720平方米,其中机动车道31080平方米,下沉式数池绿地8880平方米,透水铺装28860平方米。

3.2

桥梁

建设中华路桥一座,位于中华路北段,桥长25米,宽30米。

3.3

排水

敷设DN300-500雨水管道2283米。

3.4

照明

安装路灯126.盏,50kva变压器2台。

1.1.5建设期及进度安排

按照统筹规划,计划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总建设期为4年。

即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

1.1.6总投资与资金来源

本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一期工程总投资157558.11万元。

资金筹措方式为建设单位自筹及申请银行贷款。

并根据各项目特点,拟采取PPP项目模式。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2.1依据的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规

1、《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国水土保持法》

3、《中华人民国水污染防治法》

4、《中华人民国森林法》

5、《中华人民国水法》

6、《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

7、《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8、《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

9、《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

10、《室外排水设计规》(GB50014-2006)(2016年版)

1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GB50180-93)(2016年版)

12、《城市绿地设计规》(GB50420-2007)(2016年版)

13、《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CJJ37-2012)(2016年版)

14、《透水砖路面设计规》(CJJ/T188-2012)

15、《透水沥青路面设计规》(CJJ/T190-2012)

16、《省海绵城市技术导则》

17、《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2014年)

1.2.2依据的政策文件及相关规划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

2、《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6号)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23号)

4、《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吉政办发〔2016〕64号)

5、《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

6、《市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2015-2030)》

7、《市给水专项规划(2012-2030)》

8、《市城市排水工程专项规划》(2010-2020)

9、《省市生态市建设规划(2013-2020)》

10、《市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2005-2020)》

11、《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

12、《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1.2.3其它依据与主要资料

1、2016中央城市工作会议(2015年12月20日)

2、《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市加快开放发展的若干意见》(2015年9月14日)

3、《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实施方案(2016-2020年)》

4、《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

5、《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6、国家及地方相关法规、政策、规和标准等

7、项目相关的基础资料和数据

1.3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市位于省最东端,图们江下游,是中国唯一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的边境窗口城市。

地区属中纬度、中温度、近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冬暖夏凉,生态环境极佳。

城市濒江临海、依山拥水,拥有河流、湖泊、湿地、草原、森林、沙漠等多种地貌类型,森林植被覆盖率高,空气质量在全国居于前列。

凭借“三疆边城”的独特区位、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优美的自然山水魅力,是东北重点的旅游城市,具有国家级园林城市、森林城市等美誉。

作为我国东部沿边开发开放城市,国家实施长吉图战略的桥头堡,市在全省加快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大格局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按照国家赋予国际合作示区的功能定位,全市围绕把建设成为山清水秀的生态宜居城市、东北亚著名休闲旅游城市、通达开放的国际合作示城市的发展目标,坚持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加快提升开放窗口城市的基础设施功能和承载力,在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建设美丽,打造中国北方边境风貌城市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效,2015年城镇化率已达到65%左右。

良好的自然生态本底条件,以及城镇化推进和建设国际化边境开放城市要求,使得城市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构建具有了切实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015年9月《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市加快开放发展的若干意见》中赋予市政府地级市政府管理权限,加大对市公益性建设项目支持力度,支持市申报“海绵城市”建设试点。

2016年6月市被确定为省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

为落实国家、省关于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结合城市开发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需求,全市加快推动海绵城市项目建设。

为此,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委托省轻工进行本“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

2016年10月我院接受委托成立项目组,在全面了解市海绵城市建设背景和基本建设条件后,对项目规划区域进行了实地勘察和调研论证,在了解和掌握大量基础资料后,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发展规划,以及《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年)》,结合《省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实施方案(2016-2020年)》,对项目的可行性展开了全面研究,根据海绵城市建设实际,提出项目主要建设容和建设实施方案,完成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编制工作。

1.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指标

备注

1

项目规划区域面积

k㎡

17.39

2

建设规模

2.1

城市道路系统

2.1.1

下沉式树池绿地

142800

2.1.2

渗透铺装

623138

2.1.3

铺设污水管道

m

52550

2.1.4

改造雨水管道

m

14000

2.2

园林绿地系统系统

2.2.1

改造公园面积

万㎡

110

2.2.2

改造游园面积

万M³

27.28

2.2.3

改造广场面积

万M³

16.7

2.3

城市水系统

2.3.1

堤防

km

79

2.3.2

清淤

467700

2.3.3

生态建设

232000

2.3.4

机动车道

31080

2.3.5

下沉式树池绿地

8880

2.3.6

透水铺装面积

28860

2.3.7

中华路桥

1

2.3.8

雨水管道

m

1678

2.3.9

水质水量检测仪

11

3

建设期

4

4

项目总投资

万元

157558.11

1.5问题与建议

海绵城市建设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其作为是一项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利用的系统工程、长期性工程,关乎城乡环境的改善,百姓福祉,是最终实现城乡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本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统筹实施城市水系统、公园绿地系统、道路系统等工程,总体建设规模和投入资金较大,工程建设管理和资金落实是项目顺利进行的关键问题。

特提出建议:

1、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基础性系统工程、覆盖相关规划,涉及各层次和多个专业,项目建设要统筹建设、加强规划管理、设计和施工。

2、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期事业,要做优质工程,精品工程,项目设计、施工、监理各个环节都要以招标方式求得高水平,满足需要。

3、在项目实施阶段,要加强工程的监督管理工作,确保项目质量和工程进度,使工程如期完工投入使用,更好发挥项目在推动区域发展中的综合效益。

4、项目建设需要持续的投资支撑,建议多渠道筹措资金,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海绵城市项目建设,采取PPP的模式操作,建立海绵城市投融资机制。

5、强化项目进程中的质量、投资、进度控制,注重生态保护与开发利用结合,注重对可能发生的不利条件及变化因素的预测提前设定防对策,确保项目按计划实施。

第二章现状分析与建设必要性

2.1城市概况

2.1.1地理区位

市位于省东南部的图们江下游地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东端,地处中、朝、俄三国交界地带,地理位置为东经130°03′21"~130°18′30",北纬42°25′20"~43°30′18"。

东部与东南部以分水岭为界限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哈桑区接壤,中俄边界线长246.25公里;西部与西南以图们江为界与朝鲜主义国咸镜北道赛别尔郡、恩德郡、罗先市相望,中朝边界线长139.5公里;东北部以老爷岭支脉为界同汪清县和省东宁县为邻;西北与图们市相接。

与国相邻市、县界长为148公里。

从图们江大区域来看,市地处东北亚几何中心,是中国至俄罗斯、朝鲜东海岸、日本西海岸以及北美、北欧的最近点。

2.1.2行政区域与人口规模

市现辖4个街道、4个镇、3个乡、2个民族乡、1个中国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示区、1个边境经济合作区(含出口加工区、中俄互市贸易区),市域行政区划面积5145.38k㎡,全市总人口约22万人。

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面积66.72k㎡,由老城区、新城区、新城区和经济合作服务中心区四个区组成。

2.1.3城市性质、定位及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城市性质

东北亚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国际化窗口城市,图们江区域中心城市之一。

2、城市定位

山清水秀的生态宜居城市、东北亚著名休闲旅游城市、通达开放的国际合作示城市、图们江区域交通枢纽城市。

3、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边境区位独特,是国家实施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战略的节点城市,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向北开放的门户,是中国通向东北亚的窗口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在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沿边开发开放发展中占有重要的特殊地位。

国家批准设立中国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示区,功能定位为:

立足市、依托长吉图、面向东北亚、服务大东北,建设我国面向东北亚合作与开发开放的重要平台;东北亚地区重要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发展成为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桥头堡。

省关于支持市加快开放发展的若干意见,市在省开发开放中担负着打造省经济发展第三增长极的重任,加快建设成为基础设施比较完善、边境贸易便捷繁荣,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际化窗口城市和我省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真正成为带动全省对外开放的桥头堡。

2.1.4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近年来,市充分发挥生态、资源、区位、政策等优势,围绕加快开放发展,建设美丽,坚持扩大项目投资、强化产业基础、创新开放发展、加强城市建设,发展社会事业,着力建设智慧之城、科技之城、生态之城、开放之城和旅游之城,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的突破。

2015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6.7亿元,同比增长8%,是2010年的1.9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52亿元,同比增长10.7%,是2010年的2.7倍;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24.3亿元,同比增长12%,是2010年的2.6倍;地方级财政收入20亿元,同比增长13%,是2010年的3.8倍;财政支出38亿元,同比增长4%,是2010年的2.7倍;外贸进出口总额13.6亿美元,同比增长7%,是2010年的1.7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4亿元,同比增长11.2%,是2010年的2.1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30元,同比增长7%,是2010年的1.6倍;农民人均纯收入10978元,同比增长10%,是2010年的1.7倍。

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居全省前列,全省县域经济排名从2010年的第25位跃升至第5位。

在城市建设中和管理上,遵循城市发展规律,把握新型城镇化发展方向,突出体现城市民族风情和地域特色,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拓展发展空间,推进绿色转型发展。

规划建设以河为轴线,两河(库克纳河、太阳沟河)为框架,分化成四个功能分区,形成老城综合商业中心区、经济合作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