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第三次产业革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487571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1.1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人第三次产业革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经济学人第三次产业革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经济学人第三次产业革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经济学人第三次产业革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经济学人第三次产业革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学人第三次产业革命.docx

《经济学人第三次产业革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人第三次产业革命.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济学人第三次产业革命.docx

经济学人第三次产业革命

第三次产业革命:

经济学人「制造业与创新」专题报告

 

随着制造业的数字化,第三次大变革现正加快步伐。

得益于新材料的应用以及诸如3D打印、易用机器人和网络协作生产服务等全新工序,小批量生产变得更加划算,生产也更灵活,所需劳动力的投入也减少了。

未来工厂中的一切事务将由更为智能化的软件进行管理。

数字化将对制造业带来的颠覆性作用与其对其他行业

 

制造业的数字化将改变货物的生产方式,同时也会改变就业政策。

第一次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后期英国纺织业的机械化。

此前需由数以百计的织布作坊里的工人手工完成的任务汇集在一个纱厂中,由此工厂诞生了。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20世纪初期,亨利·福特使用了可移动的流水生产线,并开创了批量生产的时代。

前两次工业革命给人们带来了财富,也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

现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进行中。

制造业正走向数字化。

正如本周的特别报告中提出的那样,它不仅会改变商业,还会改变其他很多方面。

一批显著的产业正在汇集形成:

智能软件,新型材料,更加灵巧的机器人,新工艺(特别是立体印刷)以及整套的基于网络的服务。

以往的工厂是靠生产不计其数的同类产品。

福特有句名言,顾客可以选择他想要的任何一种颜色,只要它是黑色。

但是,在更大范围内,根据客户需求量身定制小批量产品的成本正在下降。

未来的工厂将专注于大规模的定制产品,这可能看起来更像是织布作坊而不是福特的流水线。

3D时代的到来

过去的生产方式是先生产大量部件,接着将它们拧紧或焊接在一起。

现在则是先在计算机上设计出产品,再由3D打印机“印制”出来——通过打造材料的连续层面来形成一个固体物品。

数字化设计可以运用几次鼠标点击来调整。

3D打印机可自动运行,且可以做很多传统工厂难以处理的事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惊人的机器也许能在任何地方——从你的车库到非洲村落——做出差不多所有的产品。

三维印刷的应用是特别令人难以置信的。

现在,助听器和军用飞机的高科技部件已经按定制要求的形状印制出来。

供应链的地域性将发生改变。

在沙漠中工作的工程师发现了少了一个工具之后,不需要再请人从最近的城市送过来。

他可以直接下载工具设计方案,然后印制出来。

那些因为缺少一件工具而暂停进行中的项目,或客户抱怨找不到他们买的产品备件的日子,终究是会一去不复返的。

其他的变化几乎一样翻天覆地。

新兴材料比旧的更轻、更坚实且更加耐用。

大到飞机,小到山地车,碳纤维正取代钢和铝在那些产品上的应用。

新技术使工程师能够将物品切割成极小的形状。

纳米技术正增强产品的性能,如帮助治疗割伤的绷带,更高效发动的发动机和更容易清洗的餐具。

基因工程病毒正被研制成如电池这样的产品。

同时,随着互联网实现更多的设计者合作开发新产品,产品进入市场的门槛在降低。

当年福特需要大量资金建立自己庞大的白河工业区;而在当下,想拥有福特同样的资本,可以开始于一台笔记本和一颗渴望创新的心。

与以往所有的革命一样,这一次也将是破坏性的。

数字技术已经震撼了媒体和零售业,就像当年纱厂挤走了手织机、T型车抢了蹄铁匠们工作的时候。

许多人遥想未来的工厂时都感到不寒而栗。

工厂不会再满是由身着油腻工作服的工人操控的脏机械,它们会是一尘不染,同时也几乎鲜有人迹。

一些汽车制造商每名雇员的生产量已经达到他们十年前左右的两倍。

大部分的工作不会是在工厂车间,而是在附近的办公室完成,那将是设计师、工程师、IT专家、物流专家、营销人员及其他专业人士办公的地方。

未来的制造业工作将需要更多的技能。

许多枯燥、重复的任务将过时:

没人会再要你拿着铆钉枪钉铆钉。

工业革命将不仅影响产品的生产方式,还会影响到产地。

工厂曾搬往低工资国家以降低劳动力成本。

但劳动力成本正变得越来越不重要:

一个499美元的第一代iPad,只有约33美元的劳动力成本,其中在中国总装的成本只占了8美元。

境外生产正逐渐搬回富裕的国家,并不是因为中国工人的工资正上涨,而是由于公司现在要更贴近他们的客户,这样他们才能更迅速地依据需求来改变产品。

还有的产品过于精密,设计者与生产者在一处更有益。

波士顿咨询集团估计,到2020年,目前美国从中国进口的运输、电脑、金属制品和机械等领域的产品中,有10-30%的产品可在其国内生产,这将每年增加美国价值20到55亿美元的产量。

新革命的冲击

顾客将几乎无碍地融入迅速得到更好产品的新时代。

然而,政府可能会更难适应。

他们的本能是保护已经存在的行业和公司,而不是那些会搞破坏的新兴企业。

他们给那些老企业补贴,并且排挤那些要将厂区建到国外的企业家。

他们花费数十亿美元去支持他们认为能够占优势的新技术。

而且,他们坚持一个理想化信念,那就是制造业比服务业更有优势,更别提金融业了。

这些都毫无意义。

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的界线越来越模糊。

罗尔斯·罗伊斯公司不再销售喷气发动机;它出售每个发动机实际助推飞机进入天空的时间。

政府一直在很差劲地挑选赢家,他们还会变本加厉,大批企业家和技术人员在线交流设计,在本土将这些设计变成产品,并将其从一个车库推销到全球。

随着工业革命愈演愈烈,政府应坚持这样的原则:

培养高级人才的更好的学校,明确的规则以及为各类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的领域。

剩下的就留给革命者们吧。

《经济学人》2012年4月21日刊·社论

第三次产业革命

工厂与工作:

重回制造业

比较优势:

回力棒效应

材料:

与时俱进

叠加工艺:

立体打印

层层复层层:

3D打印机的工作原理

协同制造:

现需要群策群力

自动化生产:

创造未来

译者

关于我们

《经济学人》专题报告:

制造业与创新

 

第三次产业革命

保罗•麦基里(PaulMarkillie)说,随着制造业步入数字化时代,整个领域将焕然一新。

而部分制造业将重返发达国家。

规模庞大的法兰克福展览中心(FrankfurtMesse)是无数德国贸易展的举办地。

该展览中心外矗立着一座高21米的动态雕像“拿铁锤的人”,正有规则地抡着锤子一上一下地敲击着一块金属。

这一雕像的建造者艺术家乔纳森·博罗夫斯基(JonathanBorofsky)说,是为了歌颂工人们用自己的双手和大脑创造了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

这个主题我们都很熟悉。

而如今生产工具日新月异,将彻底改变制造业的未来。

欧洲模具展是在德国法兰克福举办的大型贸易展览会之一,展品包括各类制作产品原型的机器,投入生产所需的工具以及其他五花八门的制造装备。

传统的工程师成天与车床、钻头、冲压机和制模机打交道。

这些机器仍在使用,但欧洲模具展上的展品并非需要工人身穿工作服细心看管满是油污的机器。

一个个展厅里摆满了来自美国、亚洲和欧洲的吱吱作响的机械工具。

它们不但一尘不染而且高度自动化。

操作者不管男女大都坐在显示屏前。

不再会看到锤子的影子。

而去年11月份举办的上届欧洲模具展中,展出了一组新机器——3D打印机。

无须因循守旧地敲打、弯曲及切削材料,3D打印机通过层层叠加材料生产产品。

因此这个过程还被形象的称为叠加工艺。

美国一家名为3D系统(3DSystems)的公司用3D打印机为本刊记者打印了一把锤,精致的锤柄有木纹效果,配有一个金属般质地的锤头。

这便是未来制造业的缩影。

让今天的工厂制造一把你自己设计的锤子,得花上几千美元。

制造者须先生产一个模具,浇铸好锤头,用机器抛光成相宜的光泽,削一根木制锤柄,然后再把各部分组装起来。

那样制造一把锤子当然贵得令人不敢问津。

但如果要生产成千上万个,得益于规模经济,每把锤子的成本将更大幅下降。

然而,对于3D打印机来说,规模经济则没这么明显。

3D打印机的软件可作随意调整,几乎能造出任何的东西。

不管是单件产品的生产还是3D打印机容许的最大量生产,机器的设置成本都是一成不变的。

这就好比二维的办公打印机,不论是打印一个字母,还是打印许多不同的字母直至墨匣和纸张需要更换为止,它会一直打印下去,而每个字母的打印成本不相上下。

叠加工艺仍有待完善,尚不能制造汽车或iPhone,但它已能制造专门的汽车配件和定制的iPhone手机套。

尽管相对而言这一工艺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大多数人可能已拥有一些在3D打印机协助下制造的东西。

可能是一双鞋子,在大批量生产前打印出立体的设计样板。

也可能是一副助听器,按照用户耳朵的形状量身定制。

还可能是一件珠宝,由3D打印机制造的模具浇铸而成或直接使用越来越多元化的打印材料制造而成。

然而,叠加工艺仅是引领工厂走向未来的众多突破口之一;而传统的生产设备正变得更智能化也更灵活。

大众汽车(Volkswagen)已经制定了一项全新的生产战略——模块化横向矩阵,即MQB(ModularerQuerbaukasten)。

通过标准化某些部件的参数,比如发动机的挂载点,德国的汽车制造商希望能够在同一条生产线上生产所有型号的车。

这一工艺今年开始实施,但随着未来十年新车型的不断推出,MQB的发展将如日中天。

最终MQB能让美国、欧洲和中国的工厂因地制宜,生产出当地市场所需的任何一款汽车。

今时不同往日

由于自动化铣床在拥有视觉及其他感应系统的机器人的协助下,能自己调换工具,多角度切割原料,还能感知故障,工厂的生产效率正得到大幅提升。

日产(Nissan)位于英国桑德兰(Sunderland)的工厂始建于1986年,是目前欧洲最具生产力的工厂之一。

1999年,公司4,594名员工生产了271,157辆汽车。

去年,日产仅凭借5,462名员工便生产了480,485辆汽车——高于此前英国任何一家汽车工厂的产量。

主要生产喷气式发动机及其他动力系统的英国劳斯莱斯公司,其工程技术总监科林·史密斯(ColinSmith)说:

“你不可能用老掉牙的手工工具生产这些现代产品。

那种大车间里人挤人的场面已经一去不复返。

随着直接从事生产的操作工人逐渐减少,劳动力成本在整个生产成本中的比例也将随之下降。

这将鼓励厂商将一些工作迁回发达国家,尤其是新的生产工艺使他们能更快地适应当地市场需求的变化,而且成本更低。

那些用来制造产品的原材料也开始更新换代。

例如,在小至山地车大至客机的一系列产品中,碳纤维复合材料正逐步取代钢材和铝。

而有时负责工作的不是机器,而将是通过基因工程改造后的微生物。

未来工厂中的一切事务将由更为智能化的软件进行管理。

数字化将对制造业带来的颠覆性作用与其对其他行业,如办公设备、电信、摄影、音乐、出版和影视等,产生的影响一样巨大。

而且这种影响将不会只局限于大型制造商;确实,企业大鳄们可得要小心了,因为即将来临的变革将在很大程度上令中小企业和个体企业家如鱼得水。

推陈出新将变得更容易更低廉。

那些类似于Facebook的提供3D打印和其他生产服务的社交团体已在网上小有气候——这种新现象也许可以称之为社会化制造。

该报告认为,所有这些变革都将成为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导火索。

第一次产业革命始于18世纪晚期的英国,以纺织工业机械化为起点。

在随后的几十年里,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制作的变革如星星之火传遍整个世界。

第二次产业革命始于20世纪早期的美国,以流水作业线的发明为标志,从此开创了规模化生产的时代。

随着制造业的数字化,第三次大变革现正加快步伐。

得益于新材料的应用以及诸如3D打印、易用机器人和网络协作生产服务等全新工序,小批量生产变得更加划算,生产也更灵活,所需劳动力的投入也减少了。

整个局势又转了个大圈,不再注重于规模化制造模式,而是向更加个性化的生产模式看齐。

继而一些在很久前被新兴市场夺走的生产岗位将重新回到发达国家手中。

底本:

Shierzou校审:

Pandy终稿:

谁养鱼

 

工厂与工作

重回制造业

制造业仍举足轻重,但就业图景正在变化。

一百多年以来,美国一直是世界制造业的领头羊,但如今中国已与其并驾齐驱(见图表一)。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美国制造业就业岗位削减了约三成。

离岸外包和海外建厂的兴起以及精细化供应链的发展已使全世界的企业转向将中国、印度及其他低工资国家作为加工厂。

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一些西方政策制定者认为是时候让国家重回制造老本行上来了,这样既可以创造就业岗位,又可以遏制生产技术的外流。

这说明了两件事:

第一、制造业对一国及其经济仍是重要的;第二、制造业新兴方式将创造新工作。

已有大量研究表明制造业有利于经济发展,但近几年来,也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制造业并无特别,服务业同样具备生产力和创新力。

设计、制造及销售产品的是人和公司,而不是国家。

无论在制造业还是服务业,工作都有好坏之分。

不过,据克利夫兰市凯斯西储大学的苏珊·赫尔珀(SusanHelper)为华盛顿布鲁金斯学会智库所做的一份报告中显示:

制造业工人的平均工资的确更高些(见图表二)。

同时,制造业公司比其他行业公司更乐于引进开发新产品。

虽然制造业产值只占美国GDP的11%,但是国内用于研发的资金中有68%用于制造业。

赫尔伯指出,总体而言,制造业与服务业相比,能提供更高工资的工作岗位、是创新的重要来源、有助于减少贸易赤字、而且还能为循环利用及绿色能源等新兴“清洁”经济产业创造机会。

所有这些都是一国应重视发展制造业的理由。

尽管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但美国仍保持着强大的生产力。

麻省理工学院校长苏珊·霍克菲尔德(SusanHockfield)说,美国制造业的产值以美元计已经与中国基本持平,而达到这一水平所用的劳动力仅为中国的10%。

苏珊同时兼任奥巴马总统“先进制造业合作计划(AMP)”的主席之一,AMP是最近新创立的一个项目,旨在联合企业与高校一同创造就业岗位、提升竞争力。

“拿铁锤的人”的形象令人怀旧,可这在发达国家已不复存在。

如今大多工厂车间看上去空荡荡的,而附近的办公大楼里聚集着设计师、IT高手、会计、物流专家、市场专员、客户经理,甚至厨师和清洁工,他们以不同的方式为工厂服务。

而在工厂大门之外,还有更多不同职业的人为工厂提供补给。

制造业工作的定义正变得越来越模糊。

诚然,美国生产力的大踏步前进带来一些问题,比如究竟会创造出多少(尤其像白领岗位)这样的制造业工作呢。

现在,生产线上的技术突破正在进一步减少对劳动工人的需求量。

“如果你看看麻省理工学院在生产技术方面产出的成果,你会发现其中很多工作都无需坐班或者说工作量很小。

”霍克·菲尔德女士说,“但这并不意味着已经没有理由在美国发展制造业了,因为为这些看上去轻松的工作流程提供资源本身就会形成一个巨大的供应链,而这恰好提供了大量工作也创造着巨大的经济效益。

企业也对制造业复苏持乐观态度。

通用电气(GE,世界最大制造商之一)全球研发部高级技术负责人迈克尔·伊德里克(MichaelIdelchik)说:

“我们正处在制造业大变革的前沿。

”发起这场变革的导火线可以来自世界任何地方,因此迈克尔的实验室虽然总部设在纽约州北部的田原乡村尼什卡纳,但同时在班加罗尔、慕尼黑、里约热内卢、上海等地也设有分支。

就可能创造的新工作而言,伊德里克先生认为人们目前对制造业雇佣关系所持视野过窄:

“如果你顾及到所有出力的人,那么这就是一个容纳巨大工作量的产业。

机器魅影

仍保留在车间内的工作岗位对人员技术水平要求很高,劳斯莱斯生产部老总斯密斯先生表示,“谈到制造业,我们要确保培训体系中务必有这类培训模块。

”他也关心公司供应链培训体系,因为许多国家的供应商已经在经济衰退期削减了培训支出。

为了得到公司需要的人才,劳斯莱斯已经开办了一所新的学徒培训学校,这样每年受训的人数翻了一番,已达到400人。

苏珊娜·伯杰是麻省理工学院一项新的研究项目“创新经济生产”的项目带头人之一,她认为,美国公司如此大幅地削减培训,将导致“学徒制安乐死”。

“创新经济生产”项目研究公司竞争方面的课题。

现在有很多公司觉得员工若离职,那么为别的公司所进行的的人员培训就很不值。

伯杰和她的同事认为一种代替学徒制的可行方法是在社区院校与当地企业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发展培训项目。

企业可以不时向院校捐赠生产设备。

数字化的制造业可简化培训。

让全天24小时运转的生产机器停下来供学员参观学习,对任何公司都不现实。

但是计算机可以在虚拟环境中模仿生产系统并生产产品。

在英国华威大学,有一个装有多块大尺寸高清屏的虚拟实验室,在此可进行产品研发,比如将汽车进行3D立体演示以供研究。

如今一辆新款汽车实际生产出来之前,都会先制作成三维“数字模型”。

人们可以环绕模型观看、坐进模型车内、甚至试驾,也可以将组件拆卸置于虚拟工厂进而制定出生产方案。

汽车企业的其他部门也可以使用同样的软件,包括广告部员工进行市场策划。

硅谷欧特克软件公司主管格兰·特罗谢尔(GrantRochelle)说:

现在通过数码打印出来的图样非常逼真,可在真车生产出来之前用来制作宣传册及电视广告。

工厂内大量人员所提供的服务工作对制造业来说至关重要。

“将来更多的产品卖的是服务,”华威大学华威制造集团董事长库马·巴特查里亚(KumarBhattacharyya)说,“如果你卖的车有十年的质保期,你就得确保它能用十年,而且你们能在这十年内随时提供配套的服务。

”尽管失业率居高不下,但是工厂仍反映很少有人选择当工程师和从事制造行业。

巴特查里亚预言3D打印等新兴技术将有助于改善这种状况。

“如果你真能做出点东西,人们就会对制造产品感兴趣。

然后他们就会去开办公司了。

群集而广益

最成功的新企业孵化器之一是产业集群,而硅谷是最著名的例子,也是最被争相模仿的对象。

企业聚集在一起的理由多种多样:

专业技术、集中化的专业服务以及专业投资者的风险资本金。

产业集群附近通常有大学和研究实验室,于是新点子以及将其转化为产品两者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新兴生产技术将使这一联系更加紧密。

伯杰说:

“我们现在有技术,但是只有当我们拥有在类似领域的创新生产能力,我们才能利用这些技术。

”不出她的办公室,你就能找到这方面的例子。

波士顿的生物谷,聚集了大大小小的制药公司,很大程度上是被该地区医院及高校所开展的研究吸引而来。

诺贝尔奖得主菲利普·夏普(PhillipSharp)认为生物科技领域内制造能力的发展与产品开发是紧密相连的。

夏普是马萨诸塞州BiogenIdec生物科技公司创始人之一,公司年收入达50亿美元。

夏普说,目前该行业内最激动人心的课题是纳米技术,纳米即一米的十亿分之一。

对材料在纳米水平下进行研究,它们通常会具备独特特性,其中一些可加以利用来造福人类。

纳米技术使得在微观水平上生产新型治疗物成为可能,该治疗物表层携带引导信息使之导入人体特定细胞。

携带有此种物质的药物对于诸如癌症等疾病的治疗具有非常大的价值。

夏普说,他们正在小批量生产该产品,现在面临的难题是一但完成临床试验,如何进行规模生产。

他还补充道,同时还要依赖产品本身和生产创新两者的结合。

制药行业多半仍保持着传统的批次生产流程。

整个流程包括从不同国家进口不同组分的原料,将原料在化工厂合成原料药,再将原料药运至药厂生产制剂,如片剂、液体制剂或膏剂等,药厂也有可能在另外一个国家。

整个过程中要不停地搬转运输各种装药容器,同时又存有大量闲置库存,费时又费钱。

不过,在美国马塞诸塞州坎布里奇的一间实验室里,正在开发一种新的制药方法。

工作人员将原料药放入一个满是管子、齿轮、皮带、电子元件的机器的一端,药丸就会从另一端蹦出来。

这条实验性生产线是由瑞士诺华制药公司和麻省理工学院联合投资建设的,它为制药行业开创了一种前卫的连续作业的生产工艺。

目前,这条生产线正在生产“诺华标准品”,而要实现商业运作还需要5到10年。

它结合了化学和工程学,将一部分过程提速,而将另一部分减速,使之协同作业。

项目主管斯蒂芬·索芬(StephenSofen)说,成果令人鼓舞。

制药流程中的独立工序由原来的22个减少为13个,生产时间(即便除去原料传送时间)也由300小时缩短到了40小时。

而且,原先要对每批原料进行检测,现在就不用了,每粒药都是在确保药品符合质量标准的情况下进行的生产。

连续作业生产工艺将彻底改变制药行业。

索芬说:

“制药公司无需再特意建造巨型工厂以满足全球市场需求,在不同区域有几个小型工厂即可。

”特别是在流行病突发时,这样的工厂能更迅速地满足本地需求。

坎布里奇的生产线可以装入集装箱,能够在世界任何地方进行装配。

生产线可日以继夜地不停运转,每年年产药品1000万粒。

它还可以为特殊患者生产特定配方的药物。

连续作业生产工艺可以使更多的疾病治疗实现商业化。

翻译:

Pandy校审:

谁养鱼终稿:

yanggege

 

比较优势

回力棒效应

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攀升,一些制造业重回发达国家。

30年前,深圳不过是个毗邻香港新界的小渔村。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在这里建立了全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此后,各式作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绚丽的摩天大楼拔地而起。

现在深圳约有1200万人口,其中包括600万左右的外来务工人员。

这些工人一般住在工厂附近的宿舍里,而正是这一座座工厂使深圳成为中国最富裕的城市之一。

富士康城便是其中之一,隶属于台湾鸿海精密工业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制造集团之一,员工人数达23万。

部分苹果Iphone手机和iPad都在这里组装。

苹果公司在一次外部审计中发现富士康违反了多项劳动法令,包括令工人严重超时工作,今年三月苹果公司同意改善其中国工厂的工作条件。

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经常会被人指责为经营血汗工厂,而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无疑是廉价的:

这也正是香港的制衣厂和玩具厂搬入内地的原因。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繁荣,中国工人开始要求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福利,这与曾经台湾、日本及南韩的情况如出一辄。

近年来,中国劳动力成本正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长。

现在一些劳动密集型公司逐渐从沿海地区搬往内陆,尽管内陆地区的基础设施可能并不达标,但那里的劳动力成本要更低。

大批公司,尤其是服饰鞋业制造公司,已经转移阵地,将工厂迁往孟加拉国、柬埔寨、印尼和越南。

以耐克为例,耐克品牌大多数的运动鞋曾经都是中国制造,但现在它的许多大型供应商都已经迁往别处。

2010年,越南成为耐克公司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

除非不再需要人工来制衣制鞋(有关这一点,接下来的文章中会提到,将是完全可能实现的),否则将来这些工厂还会再一次迁移;如果发生在缅甸的变革持续进行,那么缅甸会是很有诱惑力的目的地。

然而对于一些制造商来说,低工资成本变得没那么重要,因为在整个制作和销售产品的成本中,劳动力成本只占很小的比例。

加州大学欧文分校“个人电脑行业中心”的研究人员对iPad进行成本拆分,分析iPad内部各个元件的来源并计算出制造、组装成本(见表3)。

研究发现一台零售价为499美元的2010款16GiPad,其中来自美国、日本、韩国、欧洲供应商原材料和零部件价值共计154美元(苹果公司在全球共有超过150家供应商,其中有许多是在中国进行生产或完成组装的)。

研究人员估计,全球范围来说,制造一台iPad的全部劳动力成本为33美元,而中国只占其中的8美元。

由于苹果公司不断地对产品做调整,所以这些数据也在不停地变动,不过变动幅度并不很大。

假若中国仅占全部劳动力成本中这么小的一部分,那么苹果公司就能花得起钱在美国生产iPad了吗?

事实证明,低薪资并不是中国吸引外商的唯一因素。

深圳具备的最首要的资源就是它30年来生产电子产品的经验。

这里的工厂早已形成产业网,具备高度发展的供应链,多元化设计及工程技术,娴熟的生产工艺,以及迅速投入规模化生产的意愿。

换句话说,深圳提供的是一个成功的工业产业群。

它之所以能为苹果公司所用,是因为苹果产品中的许多电子元件都可以直接买到。

可真正的创新在于产品设计及智能软件开发,而这正是另一个产业集群——硅谷的所长,苹果公司正座落于此。

中国的得分点

香港利丰公司是一家为企业寻找亚洲供应商的公司,在利丰最近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称类似深圳这样的产业群是“构成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例数了中国100多个产业集群——其中提到浙江诸暨制袿产业群。

在诸暨,有超过3000家与制袿相关的中小型公司。

因此,只要中国的这些产业集群能够继续保持其特色优势,那么无论是i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交通运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