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学生资助申请办法.docx
《大专学生资助申请办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专学生资助申请办法.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专学生资助申请办法
技校学生怎样得到
国家资助
北京市技工院校学生资助常识普及手册
(试用本)
北京市职业技能培训指导中心监制
写在前边的话
本手册按国家有关要求,依据我市对学生的资助最新政策制定,面向技工院校、学生及家长,以普及我市技校在校生资助政策基本常识,提高认识,指导工作为目的,用简单、通俗的语言和诚恳交流的口吻,从技工院校指导新生及家长的角度,从帮助他们如何对学生资助政策形成基本认识,如何判断自身情况,如何开始首次申请受助等实际需要入手,比较全面地诠释了学生受助的一般流程、受助类型、受助时限和调整方法,并对学生如何更充分地享受资助政策提出了较好的建议。
同时,手册从侧面对我市技工院校学生资助工作提出了一定要求,强调学校对学生申请资助的指导,明确学校受理申请的责任起点,为学校科学管理学生资助工作、进一步规范业务流程打下基础。
此外,手册对学生资助政策涉及到的民政、残联、公安户籍管理和有关银行业务部门人员加深政策理解、配合政策落实,也能起到帮助作用。
目录
写给新生和家长的话…………………………………5
第一部分手册的简便使用方法……………………8
第二部分资助的主要内容…………………………10
一、资助种类…………………………………10
二、受助档次…………………………………10
三、受助类型…………………………………11
四、中职卡与助学金…………………………12
五、资助过程的几个关键环节和要求………13
(一)简单过程的关键环节和要求……13
1.学生提出受助审核申请…………13
2.学校受理申请……………………14
3.全校公示…………………………14
4.学校正式答复……………………14
5.资助第一次落实…………………15
6.受助结束…………………………16
(二)学校复审过程的关键环节和要求16
1.学校发出复审通知………………16
2.学校受理复审……………………16
3.复审结果公示……………………17
4.学校正式答复……………………17
(三)复杂过程的特殊申请环节:
调整性申请………………………17
六、与时间有关的几个关键要求……………18
(一)学制内和学期内…………………18
(二)证明材料有效时间………………21
(三)受助时间…………………………21
七、与申请受助有关的人、家庭和要求……22
第三部分三个资助种类的详细说明………………25
一、免学费……………………………………25
二、助学金……………………………………25
三、奖学金……………………………………26
第四部分资助调整的特殊要求……………………28
第五部分对农村学生资助的特殊要求……………33
第六部分受助截止和结束…………………………34
第七部分如何选择最有利的受助类型……………36
第八部分申请前准备和申请后结果………………38
第九部分参考政策…………………………………51
写给新生和家长的话
新生和家长:
你们好!
很荣幸将与你们一起,分享几年的学习时光。
一、手册能帮到你们什么
我们学校想通过这个手册,帮助你们分析学生在我校上学期间,能否合理合法地得到国家资助,减轻上学费用给你们家庭带来的压力。
任何学生和家长都有从简单到全面认识资助的过程,手册首先帮助你们初步了解怎样做才不会错过第一次受助申请,再进一步指导你们受助后条件发生变化该如何应对,最后帮助你们全面了解资助政策,与我们建立充分理解和信任的良好关系,共同帮助学生尽可能得到资助。
二、怎么用手册
拿到手册,先看哪后看哪呢?
不同的学生和家长,对学生资助的关注程度不同。
有的只关注自己别错过提出申请,至于能不能得到资助,得到多少资助,完全委托给学校负责;有的关注得细致一些,会关注能不能得到和得到多少资助;有的更细致,会关注学校对学生的资助工作是不是尽心尽力。
不同的关注程度,需要关注手册不同部分的内容。
从帮助学生不错过提出受助申请的角度,我们建议你们首先关注与第一次申请有关的内容,以后遇到困难条件发生变化,只要关注与再次申请有关的内容,不错过申请机会就行。
毕竟,手册是公开的,无论学生和家长是否关注,我们都会按手册来完成好学生资助工作,你们只需提出申请后认同结果即可。
而且,只要手册在手,你们有疑问随时都可以查阅,凭手册向我们问询,我们也会根据手册向你们解释申请结果。
从改进我们工作的角度,我们更希望你们全面了解手册内容,随时指正我们学校工作上的漏洞,促进我们进步。
这本手册由我市技工院校统一使用,并不是我们学校专用。
三、请你们理解
我们要指导的内容,很基本、很简单,是用容易看懂的文字来帮助你们尽快了解有关资助的主要内容和一般要求,指导你们一些常规做法,尤其指导你们当前先做什么。
而更准确、更细致和比较特殊的内容,这里是写不全的,比如实际过程中遇到转学、休学、退学、开除等特殊情况,资助如何变化,这里无法细说,我们不希望发生这些变化,一旦发生,或者遇到其他关键问题,我们会通过其他方式来与你们密切沟通。
这个手册在试用阶段,还要适时进行调整。
有不妥的地方,请你们指点,我们会按照政策积极改正和调整,最终让这个手册在符合政策要求的基础上,最大程度起到帮助学生和家长的作用。
阅读过程中,请不要误会我们说的假设情况。
四、对你们的要求
在申请资助过程中,请你们与我们学校一起,遵纪守法,杜绝作假,能争取的资助尽量争取。
也请你们信任我们学校,共同努力争取受助,相互配合,避免矛盾。
五、特别注意
我市技工院校学生资助工作是公开的、公益性的和无偿的,不存在任何收费环节。
请学生和家长以我们之间的沟通答复为准,谨防诈骗。
第一部分手册的简便使用办法
你们采用下边的简便方法来使用手册,能确保不错过申请机会。
第一步,新生入学前后,先看手册第二部分三,在受助类型里找到自己符合的所有的条件,再看第七部分,选出其中最有利于自己受助的一种条件,再看手册第八部分,按这个条件的指导说明做准备和申请第一次受助。
没有符合的条件,不用申请。
申请的结果分两种:
一是得到资助;二是没得到资助。
第二步,入学一段时间后,如果学生困难条件出现变化,该怎么做呢?
这时候学生处于两种情况:
一是从入学之后一直就没得到资助;二是之前得到过资助,甚至当前正在受助。
一、入学后一直没受助的学生,如果困难情况发生变化,只要根据自身困难情况,参照第一步查看手册,并按手册要求去做就行。
二、以前得到过资助,甚至当前正在受助,当困难情况发生变化的时候,先看手册的第七部分,找到更有利的新条件,再看手册第四部分和第八部分,按这个新条件的指导说明做准备,重新申请受助。
如果新条件不如旧条件,或者新情况没有符合的条件,不用申请。
你们只要以后每次遇到困难情况变化,都重复第二步,就能确保不错过申请机会。
第二部分资助的主要内容
一、资助种类
对学生的资助包括三种:
免学费、助学金和奖学金。
简单来说,学生的困难情况达到一定程度,可以得到免学费和助学金,免学费和助学金是根据学生困难程度来确定,是为了缓解学生经济困难的雪中送炭,与学生在校学习表现无关。
学生表现足够好可以得到奖学金,奖学金是从学生在校学习表现来择优评定,是鼓励学生良好表现的锦上添花,与学生困难情况无关。
免学费按学生所学专业的学费来免除,免一次指免除一个学期学费。
助学金分一等助学金和二等助学金,按月发放,一等每月250元,二等每月180元。
奖学金按学年评定,每个学年2000元。
奖学金内容比较简单,不是手册的重点,除了第三部分第三点专门说明奖学金以外,从下边开始的内容和要求,都是对免学费和助学金而言的,免学费和助学金的内容有点复杂,是手册说明的重点。
二、受助档次
学生得到的资助,按力度大小有三个档次:
第一档是受助力度最大的,能同时享受免学费和一等助学金;第二档能同时享受免学费和二等助学金;第三档只享受免学费。
可以看出,学生只要能得到资助,至少会得到免学费。
三、受助类型
学生困难情况多种多样,不是所有类型的困难情况都能申请受助。
学生得到资助,必须符合以下受助类型,或者说,符合以下受助类型,再考虑申请资助。
如果学生符合以下受助类型,可以考虑申请第一档受助:
学生本人是民政部门确定的孤儿;学生本人或父母至少有一个人是民政部门确定的“享受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学生的父母至少有一个人是由北京市的残疾人联合会确定的“领取困难补助金的重残人”;学生生活的家庭是民政部门确定的“城乡低保家庭”。
学生只要符合其中一条,可以考虑申请第一档资助。
符合多条,按最有利的一条来申请第一档资助。
如果学生符合以下受助类型,可以考虑申请第二档受助:
学生生活的家庭是民政部门确定的“城乡低收入家庭”;学生学的专业是“涉农专业”。
学生只要符合其中一条,可以考虑申请第二档资助。
符合两条,按最有利的一条来申请第二档资助。
如果学生符合以下受助类型,可以考虑申请第三档受助:
学生本人,或者学生的父母,至少有一个人是残疾人联合会确定的“残疾人”;或者至少有一个人是农村户籍。
学生只要符合其中一条,可以考虑申请第三档资助。
符合两条,按最有利的一条来申请第三档资助。
如果不止一个人符合受助类型,按受助档次高来选择外,同一档次的,按学生本人、亲生父母、继父母的顺序来选择申请第三档受助。
需要强调的是:
高档次的受助类型,与低档次受助类型没有包含关系,学生符合高档次条件,即便出于自愿,也得不到低档次资助。
学生受助档次是按证明材料确定的,学生和学校都不能随意改变受助档次。
同样,学生受助多长时间也是按证明材料确定的,学生和学校都不能随意改变受助时间。
举例说明一下:
如果学生只符合低保家庭条件,能得到并且只能得到免学费和一等助学金,即便学生出于什么理由,想得到免学费却不想要助学金,或者助学金不想要一等只想要二等,也实现不了,因为学生只符合第一档受助条件,只能享受该档资助,受助档次是不能变的。
同样,受助多长时间是按证明材料确定的,不能随意缩短,更不能延长。
四、中职卡与助学金
学校会为享受助学金的学生到指定的银行统一办理中职卡。
助学金不是现金发放,是学校先打到中职卡账户,学生凭卡领取。
使用中职卡在银行记录发放过程,可以免去学生频繁签字确认的麻烦。
助学金只能通过中职卡领取。
不办卡享受不到助学金。
卡失效或丢失,学生领不到助学金,但要求学生尽快补办,便于学校继续发放助学金,学生补卡后能足额领到。
需要注意的是:
不满16周岁的学生办理中职卡,银行还要求提供监护人的证明材料。
监护人一般是亲生父母,有一个人就行,证明学生与父母是亲生关系的材料,一般是独生子女证明或子女关系写得很清楚的户口簿。
五、资助过程的几个关键环节和要求
一个完整的受助过程,分为由你们做的过程和由学校做的过程,不同过程有不同环节和要求。
我们按先后顺序来说明其中最关键、不能缺少的环节和要求。
缺少任何一个关键环节,都无法完成资助。
(一)简单过程的关键环节和要求。
我们先从简单的过程,就是学生入学后,从无到有第一次得到资助再到资助结束,来说明资助有什么关键环节。
第一个环节,学生向学校交书面的“受助审核申请”。
申请书有统一格式,由学校发给你们。
你们通过申请书填写清楚按什么类型申请什么档次的资助和受助时间(包括受助起始时间和受助截止时间,免学费按哪个学期来说,助学金按月份来说)。
申请书必须有学生本人签字,不满18周岁的学生,除了学生本人外,其监护人还要签字,一般由学生亲生父亲或亲生母亲签字,交通不方便的,建议一次多签几张空白申请书备用。
申请时你们要出示受助类型证明材料,需要监护人签字的还要提供学生和监护人关系证明材料。
申请助学金同时,必须将办理中职卡所需要的有效证明材料交给学校。
需要强调的是:
想得到资助必须提出“申请”。
不经过申请这个环节,学生即便符合受助条件也得不到资助。
为了方便,“受助审核申请”在手册里都简称“申请”。
第二个环节,学校“受理申请”。
学生申请后,学校审验申请书和证明材料,如果你们的证明材料有效,并且与申请内容保持一致,学校就会受理申请。
否则,学校不受理申请,但会明确告诉你们不受理的原因。
不符合受助条件的,这次申请就结束了。
符合条件但申请内容与证明材料不一致的,学校会提出建议,要么建议你们修改申请内容与证明材料保持一致,要么建议你们补齐证明材料与申请内容保持一致,你们可以接受建议重新申请。
对申请助学金的学生,学校受理申请同时,会按照银行的要求来核对中职卡办理所需材料是否有效。
如果中职卡材料无效或者不充分,学校不受理申请。
第三个环节,全校“公示”。
学校把学生姓名和申请的内容在全校公开,通过各方意见,了解学生困难情况是否真实。
第四个环节,学校给出“正式答复”。
学校受理申请,按申请书的受助类型,通过公示和其他多种办法审核学生困难情况的真实性,对不同意见进行鉴别之后,给出“审核合格”或“审核不合格”的正式答复。
审核不合格的,这次的申请就结束了。
但学校会对你们说明不合格理由,需要的话会对你们重新申请提出建议。
审核合格的,从学校正式答复开始,申请的资助生效。
学生在申请书上所提的全部要求,将会得到落实。
学校开始帮助享受助学金的学生办理中职卡。
每年新生入学之后,学校会对新生受助申请和之前陆陆续续受理的其他年级学生的申请组织一次大规模的公示和审核正式答复。
公示和答复集中进行,能提高工作效率,但前提是不能影响学生受助,特殊情况,学校会加快工作节奏,满足学生受助需要。
第五个环节,资助的“第一次落实”。
审核合格后,学校经过一段时间的办理,从受助起始时间开始计算,将已经收的学费退还给你们,这是免学费的第一次落实,学费退还需要学生或学生与监护人一起签字确认;如还享受助学金,从受助起始时间计算,将补发的助学金一起存入中职卡账户,将中职卡发给学生,这是助学金的第一次落实,发卡需要学生或学生与监护人一起签字确认。
这里说的“第一次落实”,并不是专门指学生入校后第一次得到资助,学生今后每次申请审核合格后都会有“第一次落实”。
此后,资助会按部就班进行。
助学金每月发放。
第六个环节,受助“结束”。
学生失去受助资格了,受助就停止了。
如果因受助到了截止时间而结束,免学费是从截止学期的下一个学期开始结束,助学金从截止月的下个月开始结束。
但受助结束的原因不止这一个,后面第六部分有说明。
一次受助结束后,想再次得到资助,必须再次重复以上六个环节。
(二)学校“复审”过程的关键环节和要求。
为确保资助的公平,学生受助期间,学校会按学生当前受助的条件要求,重新审核学生受助资格,这叫“复审”,就是抽查审核受助条件的意思。
学生受助期间,学校会不定期进行多次复审。
复审最早从第四个环节学校给出“审核合格”的正式答复之后开始。
简单来说,一次复审有四个关键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学校的“复审通知”。
学校会提前通知受助学生复审的“起始时间”和“截止时间”,你们要在截止日期前向学校提供有效证明材料。
第二个环节,是学校“受理复审”。
受理复审从复审起始时间开始,到截止时间结束。
证明材料有效并与当前申请书所提受助要求完完全全一致,学校才会受理复审;否则,学校不会受理复审,即便受助类型没变化证明材料能延长当前申请书受助时间,也不受理复审。
第三个环节,复审截止日期之后,学校对受理复审情况和不受理情况一并进行“公示”。
公示内容包括不受理原因。
第四个环节,在复审截止时间的那个月内,学校经审核,给出“复审合格”或“复审不合格”的“正式答复”。
复审合格的,资助继续进行。
复审不合格,进入上面说的第六个环节,受助结束,学校将原申请的受助截止时间改成复审截止的那个时间。
把复审过程和前边说的简单申请过程来比较,可以看出,复审少了“申请”和“第一次落实”两个环节,多了“复审截止时间”的限制和“受助截止时间”的修改,其他环节很类似,尤其是因复审不合格而结束受助,可以重新申请受助。
复审的重点,是农村学生(学生本人和父母中至少一个人是农村户籍)的受助类型。
以上说的受助和复审过程,虽然用第一次受助做例子,实际上说明的是所有的过程简单的受助关键环节和要求,因为受助中途没变化,受助之后也不用调整,所以过程简单。
(三)复杂过程的特殊申请环节:
“调整性申请”。
如果受助中途发生变化,或者中途没变化但以后的受助需要对前边已经得到过的资助进行调整,还会有资助调整的环节,这个过程稍微复杂。
资助调整的关键,就是在新申请书上写清楚有效合理的调整要求,这一类特殊的申请环节就叫“调整性申请”环节。
调整性申请除了按新受助类型提出受助要求以外,还要说清对涉及到的当前或者之前已经结束的受助如何衔接或者调整。
调整性申请有特殊要求,后面第四部分专门进行说明。
调整性申请之后的环节与前边的简单申请过程的关键环节大体相同。
六、与时间有关的几个关键要求
手册里有几个词跟资助的时间密切相关,对是否受理申请和计算资助时间的影响很大,前边已经用过,在后面的使用中更加关键。
这里详细准确地说明一下。
(一)“学制内”和“学期内”
学制指的是学生在北京市技工院校的学制。
有的学生的学制是3个学年,有的学生是2个学年,也有4年的,学校招生时都会说明。
学生在北京市技校之间转学,只要符合学制要求,都属于北京市技工院校学制。
如果学生在北京市一所技校学习期间转学,没转到北京市的另一个技校,而是转到北京市的其他类型的学校,或者转到外省市的技校或其他类型学校,之后又转回到北京市技校学习,那么学生不在北京市技校的这段时间,不属于北京市技工院校的学制。
如果学生按北京市技工院校学制正常毕业,那么学期包括:
一年级第一学期指新生入学至下年的1月31日这个期间,学校会明确通知学生本人的入学日期,一般从9月1日开始;一年级第二学期从随后的3月1日至当年7月31日;二年级第一学期从随后的9月1日至下年1月31日;……按此推算,一直计算到学生按学制毕业前的那个学期,毕业前,学校会提前一个月通知学生毕业日期,一般情况下毕业的那个学期就截止到毕业日期的前一天。
简单来说,符合学制的情况下,学生从一年级新生入学开始,直到毕业日期以前,中间被每年的2月和8月隔开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叫学期。
学生只有在北京市技工院校“学制内”的学期,符合条件才能享受资助。
不在北京市技工院校学制内,即便符合受助条件,也得不到资助。
比如学生不在北京市技校学习期间,不享受资助。
再比如学生如果由于特殊情况,在校学习的时间超过学制,那么即便学生在校期间一直符合条件,最多也只能得到学制内的资助,超过学制的时间不享受资助。
虽然在北京市技校学制内,却不在学期内,而是在2月或8月,学生符合条件也不能享受资助。
手册里的“学期内”,指的是符合学制的任何一个学期以内的时间,以后使用的时候,不再特别指的是哪一个学期以内。
“学期内”这个词很关键,我们按资助过程的关键环节来说。
1.有些环节必须在学期内才行。
受助起始时间和受助截止时间都得在学期内;提出申请的时间必须要在学期内;学校受理申请时间也要在学期内,2月和8月不受理申请;必须在学期内公示;复审起始时间、截止时间和学校受理复审必须在学期内等等。
需要强调的是:
以上说的在学期内,并不是必须在同一个学期内,比如受助起始时间未必跟提出申请时间在同一个学期,学校受理申请时间也未必跟学生提出申请在同一个学期。
如果在学期末提出申请,一定要注意:
申请要尽早,给学校留出充足的受理申请时间,否则会拖后到下一个学期甚至下一个学年才受理,甚至因为毕业前没受理而得不到资助。
同样,完成复审也要尽早。
2.有些环节不受学期内的限制。
为避免误解,这里说明一下,有几个环节不受学期限制,可以在学期内进行,也可以在2月或8月进行,甚至可以在学生毕业以后进行。
包括:
学校给出“审核合格”或“审核不合格”正式答复的时间;资助第一次落实的时间;学校发出复审通知的时间等等。
这些环节不受限制,是因为学校考虑到学生交通困难,或者申请时间太靠近学期末,才提前或延后一些环节,最大程度满足学生受助要求。
(二)证明材料的有效时间
证明自己符合受助类型的证件、证明等材料,一定要清楚地标明有效时间。
证明材料有效时间包括起始时间和有效期截止时间。
有的证件标得很清楚生效日期和有效截止日期,有的只标明生效和有效截止年份或月份,有的只标明生效日期或年份月份,有的从颁发证件的日期开始生效……有各种情况。
判断不请证明材料有效时间,可以问学校。
证明材料的有效起始时间,有的在新生入学前,有的在新生入学后,有的有效截止日期在学生毕业日期前,有的在毕业后。
需要强调的是:
证明材料在申请时必须处在有效期。
就是说,学生必须在证明材料有效期间就得提出申请,过了有效期,申请时提供的材料已经不是有效材料了,学校不会受理。
(三)受助时间
受助时间分别包括免学费的受助起始学期、受助截止学期,和助学金的受助起始月、受助截止月。
这两个时间怎么计算呢?
一般算法,是把证明材料有效时间与学期比较,最早吻合的那个日期就是受助起始时间,最后吻合的那个日期就是受助截止时间。
这样的算法,能申请最长时间的资助。
如果证明材料有效期起始时间在新生入学之前,那受助起始时间就是新生入学时间;证明材料有效起始时间在学生在校期间的2月或8月,那受助起始时间就是随后的3月1日或9月1日;证明材料有效截止日期在学生毕业后,那受助截止日期就是毕业前的那一天;证明材料有效截止时间在学生在校期间的2月或8月,那受助截止时间就是之前的1月31日或7月31日。
需要注意两点:
一点是,申请书上的受助截止时间不是受助结束时间。
毕竟截止时,学生至少有一天是有受助资格的,因此学生依然享受截止学期的免学费,从下个学期开始免学费“结束”;如果有助学金,学生依然享受截止月的助学金,从下个月开始助学金“结束”。
第二点是,按农村学生申请和调整性申请的受助时间比较特殊,后面第四、第五部分专门有说明。
申请书上,免学费起始时间和截止时间只要指明是哪个学期就行,助学金指明是哪个月就行。
七、与申请受助有关的人、家庭和要求
与学生申请条件有关的人,是学生本人、学生的亲生父亲、学生的亲生母亲、与亲生父亲当前有合法婚姻关系的继母、与亲生母亲当前有合法婚姻关系的继父。
有关的家庭,是正在抚养学生的家庭。
此外任何人和家庭,都不在手册里涉及,特殊情况申请受助,学校会提供另外指导。
(一)对学生本人身份的要求
手册里指导的内容,都是对特定的学生而言的,不是所有技校在校生都符合申请资助的身份。
只有符合以下所有条件学生才可以考虑按手册申请资助。
1.2012年9月1日以后,来我校从一年级入学。
2.全日制。
3.具有我校正式学籍。
4.正在我校按学制学习。
这些学生里有北京户籍,也有外地户籍,有2012年9月1日以后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也有以后入学的低年级学生。
学校会提前明确通知到符合身份的学生个人,以学校通知为准。
为避免误解,这里再说一下我校还有哪些学生不符合这本手册的学生身份:
这些学生或者从年级上高于2012年9月1日之后入学一年级的那届,或者不在学制内,或者不是全日制,或者没有我校正式学籍,或者已经不在我校学习,这些学生有一部分是按弹性学制在我校就读的在职职工。
这些人中,有能享受资助的,但不是按手册指导的办法受助,也有不能享受资助的。
(二)对亲生父母证明材料的要求
如果学生亲生父亲或亲生母亲的困难情况,符合申请的受助类型,证明材料中除了困难人的材料之外,还要有能证明学生是困难人“亲生”的证明材料,亲生证明材料,与不满16周岁学生办中职卡需要的材料类似,一般指独生子女证明或明确亲生子女关系的户口簿。
(三)对继父继母证明材料的要求
如果学生继父或继母的困难情况,符合申请的受助类型,证明材料中除了困难人的材料之外,还要有能证明困难人与学生亲生父亲或亲生母亲当前是合法婚姻关系的证明材料和能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