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管理追求企业生产效率极限的现场改善活动.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81369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3.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场管理追求企业生产效率极限的现场改善活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现场管理追求企业生产效率极限的现场改善活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现场管理追求企业生产效率极限的现场改善活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现场管理追求企业生产效率极限的现场改善活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现场管理追求企业生产效率极限的现场改善活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场管理追求企业生产效率极限的现场改善活动.docx

《现场管理追求企业生产效率极限的现场改善活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场管理追求企业生产效率极限的现场改善活动.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场管理追求企业生产效率极限的现场改善活动.docx

现场管理追求企业生产效率极限的现场改善活动

TPM起源 

      60年代起源于美国的PM(预防保全),经过日本人的扩展及创新,于81年形成了全公司的TPM(全面生产管理),并在日本取得巨大成功,随之在世界各地实施开来,91年在日本东京举行了第一回TPM世界大会,有23个国家700余人参加,瑞典VOLVO(沃尔沃)及新加坡的NACHI INDUSTRIES PTE.LTD.公司成为日本以外获得TPM认证的首2家企业。

在亚洲:

韩国、台湾、新加坡、印尼,在欧洲:

瑞典、法国、意大利、芬兰、挪威,在美国:

福特、P&G等数百家,在南美:

巴西、哥伦比亚。

世界各地成千上万家企业已经导入并取得令人震惊的效果。

在深圳及沿海地区已有一些外资、私营企业正在推行TPM活动。

推行TPM可期待的效果

一、推行TPM可期待的效果

   1、有形效果

       ● 提高设备综合效率

       ● 提高劳动生产性

       ● 减少市场投诉

       ● 降低各种损耗

       ● 缩短生产周期

       ● 提高间接部门效率

   2、无形效果

       ● 企业体质的革新

       ● 全员意识的革新

       ● 充满活力的企业

       ● 有成就感、满足感、能实现自我的企业

       ● 有信心、能让客户信赖的企业

TPM的定义(TPM = Total Productive Management)

       ★追求生产系统效率(综合的效率)的极限为目标

       ★从意识改变到使用各种有效的手段,构筑能未然防止所有灾害、不良、浪费的体系

       ★从生产部门开始、到开发、营业、管理等所有部门

       ★从最高领导到第一线作业者全员参与

       从定义中可以看出,TPM所追求的是整个生产系统的综合效率的极限,排除一切灾害、不良、浪费的挑战极限的企业革新活动。

“排除一切灾害、不良、浪费?

”,也许有人觉得这是不是只喊喊口号而已,甚至认为TPM不可思议,怀疑其结果。

这些怀疑完全可以理解,因为做为企业的革新活动,TPM所产生的效果实在是超出了我们许多人的想象。

不过,如果您有机会到已通过TPM认证的企业去参观、学习的话,一切怀疑都会消失。

TPM适合哪些行业

       从80年代开始,在日本TPM已在汽车、半导体、家电、木工、机械等组装产业及钢铁、化工、食品、医药品、造纸、印刷、石油、燃气等装置产业中实施。

几乎涵盖了所有制造行业,均取得巨大成果。

                     

实施TPM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公司领导充分地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有进行体质革新的紧迫感,有追求完美的强烈愿望,以适应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

     深圳理光TPM推进成果简介

     TPM在理光实施2年来,全公司改善提案件数37354件,99年下期人均提案件数3件/月以上,是实施之前的40倍。

全公司改善风气浓厚,充满活力。

累计改善金额(97~99年)1800万RMB。

         四个代表事例的改善效果如下:

1.A生产线效率改善

      效果:

效率提高40%,人数减少70人

2.仓库动力叉车台数低减改善

       效果:

物流量30%上升,动力叉车台数反而从 33台减至22台

3.制造部工程内不良损耗金额低减改善

        效果:

1年内不良损耗金额减少96.6%

4.品质不良预测活动

       效果:

新品种达到品质安定的时间从6个月短

TPM是一项全面追求企业生产效率极限的现场改善活动。

2002年,在鞍钢集团公司的大力倡导下,新钢公司导入了TPM这一全新的管理模式,经过近18个月时间的扎实推进,公司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但就笔者了解的情况看,TPM管理在整个集团公司还只是刚刚起步,各二级单位之间发展很不平衡,一些单位对在冶金企业如何推行TPM管理还不甚明确,推进方法和手段缺乏有效性。

如何提高推进TPM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笔者认为:

必须深入剖析TPM管理的特征,构建适合本单位实际的TPM管理体系,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来推动这一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转,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最后给出新钢公司TPM管理体系的两个基本框图和几点做法,以供参考。

       一、TPM管理特征分析

       1、目标性:

人类的每一项活动都是为了取得一定的效果,达到一定的目标。

TPM管理也不例外,它的目标就是要不断追求企业生产效率的最大化,全面提升企业的综合素质。

具体来讲,TPM管理是通过对设备的六大损失(故障损失、工艺调整损失、突停和空转损失、速度损失、废次品损失、开工损失)和生产现场的一切不良因素实施持续的改善,努力实现“5Z”(零事故、零故障、零缺陷、零库存、零差错)的目标,从而达到最佳的设备综合效率和企业经营效益,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应变能力,最终达成“3S”(员工满意、顾客满意、社会满意)的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其目标是明确的。

       2、系统性:

就是TPM管理涉及企业生产系统的全方位和全过程。

TPM把设备包括引进、安装、调试、使用、维护、维修、改造,直到报废更新的各个阶段作为管理对象,涉及设备的各个子系统以及设备的每一个部件、零件,构成以事后维修、预防维修、改善维修和维修预防为主导的全系统生产维修体系。

同时,TPM要求对设备环境、车间以至整个生产现场实行清洁化、定置化、目视化和文明化的管理。

       3、集合性:

TPM管理由一些相对独立而又相互依赖的活动内容组成,这就是我们所说的TPM八大支柱,即:

个别改善、自主维修、专业维修、初期管理、质量管理、安全与环境管理、事务改善、教育培训。

这些活动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例如维修管理影响着环境管理,环境管理又影响着质量管理,各项活动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错综复杂的链和环。

       4、整体性:

虽然TPM管理的每一项活动内容都是可以量化的,各自具有其独立的功能,但是由于这些活动都是有组织、有系统的活动,它们几乎都难以独自充分发挥其效能,因此单纯追求某一个目标是没有意义的,必须使这些活动形成一个集合,统一于和协调于TPM管理的整体之中,围绕着TPM管理的目标,共同发挥各自的功能,这样才能构成完整的有机整体,形成一个总体效应。

       5、开放性:

作为当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TPM管理处于整个企业管理的大环境中。

因此,TPM管理必将受到企业资源条件、环境条件、人员素质、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的影响和作用,同时,TPM管理状况也将作用于和影响于企业管理及其它各项专业管理。

由此可知,TPM管理与所处的环境之间既有输入,又有输出,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每一次输入输出过程的完成,都应使企业管理、专业管理及TPM管理水平有所提高。

       6、全员性:

TPM管理要求企业从最高领导到生产第一线作业人员的全面参与。

事实上,对于一个象鞍钢这样的特大型钢铁企业来说,仅靠某个管理部门或是几个人来抓,是无法把住质量关、成本关、设备维护关、安全生产关的,必须把所有员工都发动起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实现群体参与,才能使推进TPM管理工作开展起来并坚持下去。

全员参与是TPM管理最基本的特征。

       7、动态性:

对于TPM管理的要求,在一定时间内是相对稳定的,但是随着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企业直接面对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国内市场国际化的新挑战和新环境,TPM管理也应与之相适应,不会也不应该停滞在一个水平上。

TPM管理始终处于动态的PDCA循环过程中,才会有生命力,才会有效地发挥其独特的功能。

       8、持续性:

企业追求“5Z”目标和效率最大化的完美境界是无止境的,因此企业推进TPM管理不是突击性的、临时性的工作,不可能一劳永逸,它是一项连续不断的、持久的、艰巨的管理活动,稍有松懈,就有可能崩跨,前功尽弃。

因此,推进TPM管理必须思想上重视,工作上狠抓,切实下大力量,常抓不懈,才能推动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推行TPM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企业要想成功推行TPM管理,必须从整体优化出发,考虑到各项活动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制约,做好系统研究、系统规划和系统设计。

       二、TPM管理体系的规划与设计

       TPM管理体系就是在系统分析TPM管理特征的基础上建立的由组织机构、管理职能、方针、目标、制度、活动、方法等组成的推进TPM管理的有机整体。

企业推进TPM管理的有效性如何,取决于这个体系的形成和有效运转。

下面结合新钢公司推进TPM管理的基本框图谈TPM管理体系几个关键环节的设计要点。

       1、确立活动体系。

设计一个什么样的活动体系是企业推行TPM管理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由TPM管理特征可知,TPM的活动内容非常复杂和庞大,企业不可能一下子把它们全部抓好,只能一件一件地做,一步一步地深入下去。

因此,在设计活动体系时切忌一刀切,要以“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全面推进、重点突破”为原则,抓住关键和薄弱环节,突出重点和难点。

考虑到与ISO9000、ISO14000以及TQC活动之间融合性的问题,我们可以选择点检定修、改善提案、自主维修、教育培训等作为活动体系的主要支柱,并以5S活动为突破口,这样一般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推进工作取得明显的效果。

       2、建立组织体系。

强有力的推进组织是推动TPM管理体系有效运转的重要保证。

一般来说,要建立公司、厂矿、车间、班组四个层次的推进组织,其关键是落实各个层次以至每一个员工在TPM活动体系中的职能。

以公司级推进组织为例,公司TPM推进委员会的基本职能是:

制订TPM方针;批准推进计划书;评价改善效果;召集年度TPM大会;审议和决策公司推进工作的重大事项。

公司TPM推进委员会要下设办公室,作为日常管理机构,其基本职能是:

制订TPM目标计划,确定推进方法和方案;策划、主导整体推进活动及各项活动任务的部署;制订培训计划,组织实施员工教育培训;制订考核评价标准,并主持评审;协调处理各种与推进活动相关的其它事项。

厂矿、车间的组织职能与公司的相似,总之要分工清楚,责任明确,以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密切配合、全员参与的局面。

       3、制订方针目标。

方针目标是TPM管理体系的导向,能够引导和激励全体员工不断追求,并有利于TPM管理职能的落实。

制订TPM方针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与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宗旨相适应;②抓住要点,向全体员工表达出推进TPM管理的方向、期望、信心和决心;③尽量使用简明易懂的语言,使全体员工理解明白。

TPM目标是TPM方针的具体化,制订TPM目标要符合以下原则:

①明确性:

目标要明确可操作,不可含糊不清;②可量化:

目标必须具体化,可以用一定数据指标来表示。

可量化的目标能让员工知道要做到什么程度,现状距目标还有多远,从而激发其热情和能动性;③可达成:

目标设定要在对现状进行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不可盲目设定目标值。

好的目标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经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的。

脱离实际过高的目标,会让员工失去斗志和信心。

太低的目标,则失去了激励的意义和提高水平的机会;④时限性:

目标必须明确在什么时候完成,这样就会给实施者一定的压力,保证整体进度。

有时限要求的目标,对考核评价也会有所帮助。

       4、健全制度体系。

就是要制订和不断完善推进TPM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标准和管理办法,形成规范化的文件系统,使推进TPM管理的各项活动和各个环节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如对设备的清洁、点检、润滑、保养等工作,尽管简单,也要研究制订相应的标准,这样的标准既是衡量工作质量的尺度,又是活动开展的依据。

除此之外,还要建立与上述标准相适应的检查评估体系。

因缺乏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和评估机制,使规章制度只停留在管理层面上,没有落实到作业现场,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

因此,建立健全各项活动的检查评估体系至关重要。

       5、明确推进工作程序。

推进TPM管理是企业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活动,要使推进工作做到有计划、有部署、见成效,必须设计好推进工作程序,就是要将推进TPM管理的主要工作按照一定的时序展开排列,使之程序化、规范化。

优化设计的推进工作程序,有利于目标计划、管理运行、检查评估等一系列推进TPM管理行为连贯有序、协调一致、高效运行。

 

       三、新钢公司推进TPM管理的几点做法

       管理体系的设计方案要成为现实,还需付出巨大的努力,必须进行组织实施及有效的控制,而且在实践中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新钢公司在TPM管理体系的实施、运行和控制过程中,着重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以5S活动为突破口,夯实TPM管理基础。

       针对冶金企业历来被人们视为“傻、大、黑、粗”和“脏、乱、差”的传统观念,我们选择了以5S活动为突破口,重点抓了三个专项整治:

整治生产现场的“脏、乱、差”,以净化作业环境;整治设备的“跑、冒、滴、漏”和“脏、松、缺、锈”,以提高设备实物质量;整治厂区动力管网,以塑造全新的企业形象。

通过“三整治”取得了三个效果:

一是强化了员工日常行为规范,营造了“人人积极参与,事事遵守标准”的良好氛围;二是通过公司在短期内发生的显著变化,增强了员工进一步搞好TPM管理的信心和决心;三是通过随时对生产现场进行调整和优化,保持了良好的作业环境和生产秩序,为TPM管理的成功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抓典型示范机台引路,带动一般,全面推广。

       仅仅把TPM管理局限在5S活动的整治,认为5S活动搞好了TPM管理就搞好了是远远不够的。

为了向更高的层次迈进,我们采用“学习、对照、建典、推广、验收、巩固”的“十二字工作法”,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单机设备到大型机组”的循序渐进的推进思路,先后培植树立了水泵站、变电所、吊车、液压站、仪表室等53个典型示范机台,这些机台广泛建立与健全了区域TPM管理责任制,对环境卫生、隐患处理、润滑紧固、周期换油、维护保养等所有工作全部落实到人头,充分体现了全员参与的TPM管理理念。

同时,我们通过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和开展达标竞赛活动的形式,将这些典型示范机台的经验推广到和植根于全公司2163台套同类机台,起到了星火燎原的作用。

另外,我们还把达标竞赛活动与经济责任制和年终评选先进有机地结合起来,极大地调动了各单位“月创典型不停步,年攀先进新高峰”的积极性。

       3、坚持周例会制度,突出推进工作的计划性。

       针对各单位设备运行条件和技术状况参差不齐的现状,我们采取了分阶段的推进方法,依据公司年度目标计划,每月制订《推进TPM管理月实施计划》。

为了确保月计划的上传下达、贯彻落实、信息反馈等一系列工作在一个闭环的平台上运行,我们坚持了各单位TPM联络员参加的周四例会制度,并重点抓了三个环节:

一是抓分解:

将月计划进一步分解细化为每周按天的具体推进任务;二是抓落实:

例会上逐项落实上一周推进任务的完成情况;三是抓协调:

协调解决各单位计划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进一步理顺了管理职责。

目前,公司的周例会已成为使公司推进TPM管理工作组织化、制度化和日常化的保证和纽带。

       4、以建立健全标准化、模型化的点检定修体制为落脚点,抓好整章建制。

      为了规范生产、点检、协力三方的责权利,我们将点检定修作为TPM制度建设的落脚点,在全面推广“以专职点检为核心,以运行点检和操作点检为支撑”的“三位一体”点检模式的基础上,组织专业人员对公司“点检标准及评价体系”的11项指标进行了量化,形成一整套系列化、标准化、模型化的按岗位和机台的全员参与的设备点检作业标准,并以此为中心,在全公司初步建立起“以点检为核心,以定修为重点,以大年修为辅助”的设备点检定修体制。

同时,我们对《TPM管理职责控制程序》等433项原有规章制度进行了全面修订、整合、完善,确保了每个员工身上有指标、有责任、有考核,实现了TPM重心下移到机台的有效管理。

       5、以录像曝光为手段,严格检查,落实整改。

       严格按标准检查是使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现场的有效手段。

因此,我们制订了详细的检查推进计划,并在检查中遵循了“敢于暴露问题,力求解决问题”的原则,采用录像的形式,每周制作问题点曝光录像片,于周二在公司生产调度会上播放,摆脱了以往单纯扣罚的框框,较好地实现了“三个结合”,即检查与指导相结合、检查与整改相结合、检查与树立典型相结合。

为了引导全员参与,我们还制订并实施了填报《周曝光信息反馈卡》制度,发动员工立足于本岗位和机台提问题、查隐患、抓整改、促转变,形成“录像、曝光、整改、评价”的“四位一体”良性循环。

       6、实施动态管理,做到持之以恒。

       我们坚持对TPM管理体系的运行实施动态管理。

一是利用周例会及时征求各单位的意见,及时调整推进方案;二是现场大量运用“推进TPM管理显示板”,使各个推进阶段的工作内容和管理目标快捷、准确地传递给现场所有员工,同时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时时动态更新推进工作的各类信息;三是对于已达标机台,改变了以往星级设备挂牌终身制的管理方式,而是采取颁发验收证书的办法,对其实施终身管理,即规定车间每季度复查一次,厂每半年复查一次,公司每年复查一次,并将复查结果记录在证书上,这种动态的跟踪管理确保了达标机台得到长期的巩固和提高。

       7、坚持以人为本,搞好教育培训工作。

       在推进TPM管理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始于素养,终于素养”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从培训和引导两个环节入手,通过建立健全员工上岗培训机制和开展全员参与的岗位技能培训,大大提升了广大员工的自主维修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过组织现场观摩、征集成果论文、举办展示板巡展活动、在基层班组播放录像片、开展班前5分钟TPM理论学习,以及举办研讨会、座谈会、总结表彰会等多种形式的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使广大员工对推进TPM管理在思想上达成了共识,并积极参与其中,营造了全公司的TPM大气候,这为TPM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转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TPM的精髓要义

作者:

未知文章来源:

BBS点击数:

1125更新时间:

2006-10-25

 

 1.TPM的定义

       TPM是全员生产维修英文缩写,即全体人员参加的生产维修、维护体制。

TPM要求从领导到工人,包括所有部门都参加,并以小组活动为基础的生产维修活动。

TPM涉及到设备终生、各部位的维护保养及整个工作环境的改善,目的是提高设备的综合效率。

       2.TPM的五大支柱

    

(1)最高的设备综合效率。

    

(2)设备终生全系统的预防维修。

    (3)所有部门都参加。

    (4)从最高管理层到工人全体参加。

    (5)实行动机管理,即通过小组活动推进生产维修。

       3.TPM的三个“全”

       全员、全系统、全效率。

三个“全”之间的关系是:

全员是基础;全系统是载体;全效率是目标。

还可以用一个顺口溜来概括:

TPM大行动,空间、时间、全系统,设备管理靠全员,提高效率才成功。

       4.TPM要达到的三个目的

    

(1)提高设备的综合效率。

    

(2)建立一套严谨、科学的、规范化的设备管理模式。

    (3)树立全新的企业形象。

       5.设备的“六大损失”

       设备的“六大损失”为设备故障、安装与调整、闲置、空转与短暂停机、减速、加工废品、试运行减产。

       6.TPM的“5S”

    

(1)整理—取舍分开,取留舍弃。

    

(2)整顿—条理摆放,取用快捷。

    (3)清扫—清扫垃圾,不留污物。

    (4)清洁—清除污染,美化环境。

    (5)素养—形成制度,养成习惯。

       7.优秀TPM小组活动的标志

    (l)每个成员都能积极地提出合理化建议。

    

(2)每个成员都能自觉、自主地参加"5S"活动。

    (3)每个成员都能熟练地掌握设备管理现场标准化作业程序。

    (4)每个成员都能自觉地进行自我检查和评估。

    (5)小组具有自主维修能力。

       8.TPM的三圈闭环循环

      TPM活动通过对现行状态的评估,找出问题不足,制定改善措施,建立标准化体系,从而使设备状态不断改进,形成状态循环图。

TPM通过设备综合效率的计算,度量管理的进步,形成度量循环图。

TPM分析六大损失的程序和专题技术攻关,以求减少六大损失,达到设备最佳运行状态,形成改善措施循环图。

      以上三个循环形成一个闭环,使TPM进入一个良性发展,循序渐近。

TPM的最新发展

作者:

未知文章来源:

BBS点击数:

2716更新时间:

2006-10-25

 

   日本人在1971年提出TPM。

这一整套理论和规则,其实是日本的企业在吸收了国际上的先进维修策略及自身的实践之后产生的新体会和新发展。

TPM在国际维修界已不仅仅是某种做法,而且逐渐变成了一种维修文化。

       一、新一代TPM的基本原则

       日本在原有TPM的原则基础上,又提出了更高的目标。

日本近年提出的TPM基本原则是:

     (l)建立盈利的公司文化。

推行TPM的公司应该通过减少16大损失,优化质量、成本和交货期来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要求。

     

(2)推进预防哲学(MP→PM→CM)。

从维修预防到预防维修到改进维修,按照“现场-实物”原则防止损失,达到损失为零。

     (3)全体员工参与。

各级员工组成小组,制定如零故障、零废品的更高目标,参与解决问题,实现目标。

人人参与管理,注重人的价值,满足人成长的要求,让员工感受成功和成就,感受生活的意义。

     (4)现场与实物。

推动TPM的企业实行“现场-实物”落实到人的检查方式,实行视野控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5)在8大支柱下推进TPM。

     (6)争取4S(CS,ES,SS,GS)。

     (7)自动化与无人化工厂的运行。

创造一个无人的、对人友好或者灵活的工作环境。

       二、新一代TPM的目标

       新的TPM以减少16大损失为基础,力争达到如下目标:

       

(1)检查和弄清本企业的总损失情况。

       

(2)弄清本企业的利润损失。

       (3)搞好本企业的维修基准4M。

       (4)建立短、中、长期发展规划。

       (5)优化PQCDSM(产量、质量、成本、交货期、安全与劳动情绪)。

       (6)进行盈利企业的变革,生产减少而利润增加。

       (7)明确观念,即对企业、生产线、设备及人员制定3到5年或进人21世纪的明确目标,而且用数字表明。

       (8)管理者的思维变革;改进管理能力,如领导、行动、决策和逻辑能力。

       (9)生产现场的变革,即操作工人的思想变革。

       (10)取得IS09000,14000的认证。

       把上述的结果归纳成三句话,即:

改进和加强企业文化;建立21世纪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交规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