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实验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74910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90.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实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实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实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实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实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实验教案.docx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实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实验教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实验教案.docx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实验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一、二)》教案

教学目标1、初步记住化学研究的对象,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概念和物理性质的几个主要内容

2、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并能判断一些易分辨的曲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能运用物质性质的概念判断哪些性质的描述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

4、认识化学实验的目的意义,了解实验注意事项  

重  点了解实验中所接触到的仪器,能叫出它们的名称,了解它们的使用范围和操作要求

难  点练习和初步学会一些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并懂得所以这样操作的原理,同时要养成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教学准备电脑动画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

板书设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一、二)

【方法指导】

【典型例题讲解】

【同步练习】

教学过程 

【方法指导】

1、物质的两种类型的变化和物质的两种类型的性质是学习“绪言”的重点。

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属性,如铁能生锈,木材不能;木材可燃,石头不能;镁带能燃烧,而水不能等等,同时这些物质的状态,颜色气味也各不相同,为什么?

因为它们各自内部的组成不同,结构不同,这就决定了它们各自不同的性质,不同的变化形式。

两类变化和两类性质的比较: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特征

伴随的现象

实质

联系

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

  外形,状态变化

物质的组成结构没有变化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但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

有时可解有发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一种或多种现象

物质的组成结构发生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是依据物质在交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这一最本质的特征,而不是依据变化时伴随发生的现象。

只有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才能称为化学变化。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比较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定义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实质

物质的组成结构不需要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的组成结构发生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质

范围

颜色、状态气味光泽密度,熔沸点,溶解性

通过实验表现出来

2、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学好化学必须从做好实验,学好实验开始。

  ①记住下列常用化学仪器的名称、形状和主要用途,了解它们的使用范围操作方法以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初中常用仪器有:

试管、烧杯、酒精灯、烧瓶、胶头滴管、量筒、蒸发皿燃烧匙、漏斗、玻璃棒、药匙、镊子、水槽、托盘天平、试管夹、铁架台(附铁圈、铁夹)石棉网,坩埚钳。

根据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可按以下情况分类:

(1)可用于受热的仪器:

试管、烧杯、蒸发皿、燃烧匙。

其中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可直接受热,烧杯须垫上石棉网间接受热。

(2)用于称量和量取的仪器:

托盘天平,量筒

(3)用于取药和夹持的仪器:

取固体粉末或小晶粒状药品用药匙;取块状固体用镊子;取小量液体或逐滴加入液体时用胶头滴管。

用于夹持的有试管夹,铁架台(附铁圈,铁夹),坩埚钳。

(4)其他仪器:

漏斗,长颈漏斗,集气瓶,玻璃棒等。

②基本操作的内容:

(1)药品的取用:

重点掌握固体粉末和块状固体装入试管的操作方法;液体药品的倾倒方法和胶头滴管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注意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能尝药品的味道,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气味。

没有注明药品用量时,应取最少量:

液体一般取1-2ml,固体品要盖满试管底部,药品取用后立即盖紧瓶塞,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2)仪器的洗涤:

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准是,内外壁形成一层均匀的水膜,既不成滴也不成股流下。

(3)物质的加热:

能受热的仪器才可用于物质的加热。

直接加热时,先使仪器均匀受热,给试管里的固体粉末加热时,药品应斜铺试管底部,若在加热过程中有水生成,则要注意加热前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给试管液体加热时,要注意液体的体积,试管的规格,试管的倾斜度试管夹夹持的位置,试管口的方向等问题。

给物质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加热。

(4)在移取少量液体时,要注意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典型例题讲解】

例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水加热后有气泡产生    B、蜡受热熔化

  C、海水蒸发析出食盐晶体   D、白糖加热变黑

分析:

根据物质的外形,状态有无变化,以及是否有某些现象发生,是可以作为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参考,但最科学的办法是通过实验来检验它是否生成了其他的物质,例如本题的选项A和C从表面看好象有其他物质生成,A有气体放出,C有食盐产生,但它们都不是水发生了变化,而是溶解在水中的空气的逸出和食盐析出而已。

选项B,蜡受热熔化,也只是状态变化,液态的蜡仍然是蜡,冷却后又成为固体蜡,本质未变,但选项D,白糖加热变黑,这种黑色物质已不是白糖,它既无甜味又不溶于水,已完全失去了白糖所具有的性质,它是炭所以这种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例2、在下列各物质的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

A、酒精可以燃烧       B、白糖可溶于水

C、生石灰遇水能生成熟石灰  D、铁在潮湿空气中能生锈

分析:

“性质”与“变化”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

比如:

“木材能燃烧”是指木材具有这种化学性质(可燃烧)。

“木材在燃烧”是指木材正在发生一种化学变化(燃烧),因此“变化”是物质性质的表现而“性质”是物质发生变化的根据。

以上五种情况都是告诉我们这些物质“可以”怎样或“能”怎样这都是物质所具有的性质,而不是正在发生的现象。

选项A,由于酒精燃烧时,酒精发生了变化转变成水和二氧化碳,产生了其他物质,同时发光发热,选项C,生石灰遇水时转变为熟石灰,同时产生大量的热量,生石灰发生了化学变化。

选项D,铁在潮湿空气中能生成铁锈,铁锈与铁是完全不同的物质,所以这三项都是指化学性质,选项B,白糖可溶于水,属于溶解性,所以选项B属于物理性质。

例3、下列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手持试管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

B、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

C、用天平称量药品时用手直接拿砝码

D、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直悬在容器上方,不能触及容器内壁

分析:

给试管加热应用试管夹夹持;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个酒精灯易失火;手直接拿砝码会污染砝码或引起锈蚀而导致称量不准确,应该用镊子拿取;滴加液体时若滴管触及容器壁,容易弄脏滴管,污染试剂瓶中的试剂,故该题选D。

阅读材料:

1、使用酒精灯的六个为什么?

①为什么常用酒精灯加热?

酒精灯温度可达500°左右,适用于大多数实验的温度,而且无烟不污染受热器,移动方便。

②灯体内酒精量为什么以灯体的2/3为最好?

如果注入酒精太多,移动时容易溅出来,或在燃着时受热膨胀而溢出来,但灯体内酒精太少,灯体空腔太大,其中充满了酒精蒸气,易于从灯芯空隙处进入的空气混合形成易爆炸的混合气体,在有风或移动酒精灯时,就可能引起爆炸。

③酒精灯不使用时为什么要盖上灯帽。

酒精具有挥发性,这样不仅浪费酒精,而且会使灯芯上留有酒精溶液里的水,下次再使用时就不容易点燃或燃烧不旺。

④熄灭酒精灯后为什么要把灯帽重复盖一次?

为了防止冷却时,灯体内形成负压,把灯帽吸住,下次使用时不易打开。

⑤怎样稳定酒精灯的火焰,并提高它的温度?

使用前用镊子将灯芯提高,剪平且分散开,以调节火焰的大小或宽度,也可制成筒形铜网罩(或铁网罩),放在灯头上,遇风时火焰既不会发生摆动,温度也得以提高。

⑥碰倒酒精灯怎么办?

一旦溢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用湿抹布盖灭或覆盖砂土扑灭,绝对不能用水浇(因水能与酒精以任意比例混合反而扩大了着火面积)。

2、化学实验“八忌”

①忌实验目的不明确 ②忌仪器用途不清楚 ③忌观察实验不认真 ④忌操作不规范 ⑤忌动手不动脑 ⑥忌忽视安全 ⑦忌绘图潦草 ⑧忌实验报告词不达意。

3、怎样使用胶头滴管

吸液时用手指捏扁胶头,排出空气再插入液体中放松胶头吸取。

吸液后,滴管要竖直向下并用中指和无名指夹住滴管的玻璃管上端。

滴液时,用大拇指和食指挤压胶头,滴管的尖嘴要稍高于容器口,滴液完毕,将滴管中的液体排净,管内充满空气,再插入滴瓶中,以免管内存有液体腐蚀胶头。

【同步练习】

1、化学研究的对象是                 (   )

A、物质    B、实验   C、运动    D、物体

2、下列物质的变化:

①汽油挥发 ②铜绿受热由绿色固体变为黑色粉末 ③食物腐败 ④金属失去光泽 ⑤水受热变成水蒸气 ⑥车胎充气过多而炸裂 ⑦电灯发光发热,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②③⑦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⑦

3、下列物质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是            (   )

A、冰和水  B、铁和铁锈  C、镁和氧化镁  D、木材和木炭

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

A、镁是银白色金属

B、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金属钠能用小刀切开

5、我国古代化学工艺制造业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是    (   )

A、制井盐,烧碱,盐酸

B、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C、制硫酸,氮肥

D、生产石油,天然气,沼气

6、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应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

A、干电池中用碳棒作电报

B、用氢气填充探空气球

C、煤燃烧放出热量用来发电

D、灯泡通电发光

7、加热   色碱式碳酸铜时,观察到固体颜色逐渐转变为   色,试管口有   生成,产生一种无色,无气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   的气体,证明是   气体。

8、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卫生球消失    B、白糖受热变成炭

C、铁生锈      D、铜铸成铜器

E、电灯发光     F、煤燃烧

9、把某种金属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观察到该金属能与水剧烈反应,并放出热量,金属就熔化成银白色的小球,浮在水面上。

根据以上叙述,推断该金属的物理性质有:

①硬度    ;②熔点     ③密度     ④颜色   

该金属的化学性质有             

10、填写下列空白

(1)液体药品经常盛放在   里,取用时,瓶塞应   在实验台上,试剂瓶口与试管口应    。

若实际没有说明用量,液体应取   ml

(2)实验室里的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   性,有    性的药品,因此在使用时,    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   ,更不得尝      。

(3)把块状药品或密度较大的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先把容器    ,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后,再把容器     。

(4)用1/3,2/3,45°等数字填空:

①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②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试管夹应夹持在距管口    处;③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应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

(5)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几点:

①绝对禁止向    添加酒精;②绝对禁止用     点燃另一酒精灯;③用完酒精灯,必须用   盖灭,不可用       ;④万一酒精洒出,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     灭。

(6)洗涤干净的试管应      插在      上晾干。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在沪教版初中化学课本第二章第三节,在全书乃至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所占有的地位十分重要。

它是培养学生在实验室中制取某种气体时,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实验的方法等思路的最佳素材。

上好此节课对学生今后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基本实验及实验探究能力都有深远的影响。

本节知识的学习较容易,重点是能力训练。

学生在前面已学习过氧气实验室制法,具备一些气体制备的实践经验,各项实验技能也已具备,此时,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正是时机。

教师提出探究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通过小组合作,设计方案、表达交流、实施方案、总结等环节完成整个探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2)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和设计思路。

2、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室里制取氧气的方法和设计思路,探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实验装置,让学生初步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假设,实验探究,获得结论)和方法,体验化学实验方法的科学性;能进行初步的科学探究活动。

3、情感目标:

通过实验、问题讨论,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品质。

通过师生间、学生间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探究欲。

三、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教学重点:

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的选择,并利用设计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重点突破:

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教材中已知能产生二氧化碳的反应,师生共同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演示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大理石与稀盐酸及稀硫酸的反应确定反应原理,并提醒学生注意不能用浓盐酸和硫酸;课前布置学生设计实验装置到课堂展示,让部分学生到台上演示实验,教师针对学生演示指出实验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

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

难点突破:

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图,让学生分析对比两套装置,从而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

四、学情分析

新课程中涉入了大量的实验探究,在前面知识的学习学生也感受了实验探究、讨论、归纳等方法,这为本课的实验探究打下了基础。

学生已经学习过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对于气体的制法与收集较为熟悉,懂得气体的收集方法与物理性质有关,并且学生懂得要制取某种物质,必须通过含有该物质元素的其它物质通过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来实现,如何制取二氧化碳学生很快想到的是木炭的燃烧,碳酸、碳酸氢铵等物质加热分解,除了看书之外不会想到用大理石与盐酸反应来制取,所以要在课前安排学生查览资料,收集能产生二氧化碳的物质。

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和教师的演示实验,加上教师的引导,调动好学生的积极性,不断提供动脑的问题情景,提供动手的练习机会,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是上好本节课的关键。

五、教学设计思路

教材中直接给出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这样学生虽能一下子记住所用药品,但是过后接触到其它能够产生二氧化碳的药品时可能会混淆,故本人在开始设计了一组对比实验,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又初充介绍为什么不用浓盐酸或硫酸代替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而有关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选择则采用探究的方式进行。

具体设计如下:

①让学生列举所知道的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分析学生所举例子后直截了当介绍实验室制取CO2的药品、通过演示实验探究反应原理,并投影出相关化学反应式的书写。

通过比较演示的方式提醒学生不能用浓盐酸或硫酸来代替稀盐酸制取CO2,原因是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使制得的气体不纯,硫酸与碳酸钙反应后产生的硫酸钙微溶于水,会阻止硫酸与碳酸钙进一步发生反应,反应无法彻底进行,也不好用碳酸钠代替石灰石或大理石。

从而归纳出实验室在选择药品制取气体时应注意的事项。

由此确立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意识。

②引导学生回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两套装置,学生讨论并思考如下问题:

A、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由哪几部分组成?

B、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C、收集气体一般有哪两种方法?

D、确定气体收集装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通过氧气和二氧化碳相关性质的比较,了解制备氧气与二氧化碳时其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异同。

初步确立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与方法。

在教学中本人将相关比较以表格形式列出,用媒体展示,一边引导学生回忆氧气制取的装置,一边归纳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用表格归纳出方法并投影出来。

③投影教材有关实验仪器。

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选择相关仪器进行实验。

本人在组织课堂的同时,依据投影上的注意事项适时提醒学生注意正确操作。

如:

A、长颈漏斗末端插在液面下。

B、导管伸入锥形瓶不能过长。

C、收集气体时应用向上排空气法,不能用排水法(CO2溶于水)。

D、检验气体是否集满的方法。

E、检验C02气体的方法。

整个过程让学生体验、反思和完善实验设计,掌握基本技能,体现师生互动。

④随堂小结,让学生对该节内容进行小结,并指导学生完成随堂练习且当场讲评。

最后布置分层作业(必做题,选做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六、教学和学法指导

教法指导:

考虑到初中学生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并且这几年随着新课改的层层开展,学生有一定的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解决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的选择这两个重点问题上,主要采用类比、实验探究的教学策略。

通过设置问题,创设情景,鼓励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参与、合作,给每个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力求让学生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研究学习,体验到学科的乐趣。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主动探索为主,教师的引导、点拨为辅,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课堂效率。

总起来说就是“实验探究”为主,情境激学、启发讨论、多媒体动态展示为辅。

学法指导:

本节课主要采取学生自主探究,同时配上图片、视频和课件等电教手段进行教学。

学生主要以动手实验,观察演示实验进行讨论、交流,再结合老师的指导、点评最终完成教学目标。

注重指导学生实施“六字方针”:

听、做、思、说、议、乐。

听---听得明白;做---做得准确;思---敢思会思;说---表达完整;议---学会交流;乐---乐于探究。

七、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一首生日快乐歌,祝愿我们大家永远快乐,一个小小心愿,但愿都能实现,一块甜甜的蛋糕,祝福大家生活永远甜蜜。

(幻灯片切到蛋糕图片)这些蛋糕的细孔是怎样形成的呢?

原来,面包、馒头发酵时产生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使面包、馒头生成了许多小孔,这样我们吃的时候感觉很松软很可口。

面包发酵会产生二氧化碳,那么我们实验室里如何制取二氧化碳呢?

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研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设计意图:

通过图片、生日歌,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板书: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2.知识回顾

过渡:

在第二单元,我们曾研究过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请同学们观看大屏幕,回忆相关知识。

(1)学生回顾(媒体呈现表1、图1)

表1: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知识回顾

药品

KMnO4

H2O2溶液和MnO2

反应原理

KMnO4→K2MnO4+MnO2+O2↑

H2O2→H2O+O2↑

反应物状态

固体

固体、液体

反应条件

加热

不需加热

发生装置

A

B

收集装置

C或D

验证方法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进瓶内,木条复燃,则该气体是氧气。

验满方法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复燃,则证明已满。

 

图1:

供选择的实验装置

(2)教师总结:

由刚才的知识回顾,我们可以得出,反应原理、制取装置、实验操作,是研究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主要内容,具体的研究思路是,确定制备气体的反应原理,也就是确定反应物及反应的化学反应原理→确定气体的制取装置,气体制取的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两部分,发生装置确定的依据是?

收集装置确定的依据是?

→实验操作,在操作中,如何验满和检验?

接下来,我们就沿着这一思路来研究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室制取。

(设计意图:

前后知识产生联系,实现思维的迁移)

3.探究活动1:

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1)提问:

在我们所学过的反应中,有哪些反应可以产生二氧化碳呢?

实验室里能选用这些反应来制备二氧化碳吗?

(2)师生活动(投影)——议一议

表2:

能够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

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

能否用于实验室

制取二氧化碳及理由

1

C+O2→CO2

不能,制得的气体可能不纯

2

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不能,制得的气体可能不纯

3

H2CO3→H2O+CO2

不能;反应比较难控制

4

NH4HCO3→NH3+H2O+CO2

不能;制得气体可能不纯

(3)教师讲述:

很遗憾,我们所熟悉的这些能够产生二氧化碳的反应,因为

生成的气体可能不纯、反应很难控制等原因,没能入选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反

应。

下面,我们能不能根据馒头的发酵原理得到我们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介绍发酵原理,告诉同学们,原来一些酸性物质会和像碳酸氢钠、碳酸钙这类物

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让我们通过一组较为粗略的对比实验,看看哪些反应适用

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设计意图:

通过对各种反应优越点的讨论交流,初步感知实验室制取二

氧化碳应具备的基本要求,开阔了学生眼界和知识面,让学生学会比较和筛选。

(4)教师演示实验

①投影实验内容(投影)——做一做

图2:

三个对比实验的示意图

②教师讲述:

在进行实验时,要注意:

我事先已准备好碳酸钠和碳酸钙分别约5g放入试管中;现在我只要向三支试管中分别倒入约相同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或稀硫酸;我们在实验时要注意观察和对比三个反应中气泡产生的快慢。

③学生填写实验报告(投影)——说一说

表3:

石灰石、碳酸钠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的对比实验

实验药品

实验现象

1.稀盐酸和碳酸钠粉末

产生气泡,速率很快

2.稀盐酸和块状石灰石

产生气泡,速率适中

3.稀硫酸和块状石灰石

产生气泡,速率缓慢并渐止

④引导学生分析哪种反应适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想一想

讲述:

针对上述实验现象,同学们想一想,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最佳反

应是?

⑤整理实验原理的确定因素(投影)——理一理

讲述:

由此可知,确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时,我们要就以下因素加以综合考虑:

制得的气体较纯;反应容易控制;反应速率适中等。

由于石灰石和稀盐酸的反应符合上述几点要求,因此,我们将该反应确定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

【板书:

一、反应原理】

(5)投影反应原理

 

CaCO3+HCl→CaCl2+H2CO3;H2CO3→H2O+CO2↑

总反应的化学反应式:

CaCO3+HCl→CaCl2+H2O+CO2↑

(6)边投影边讲述:

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石灰石和稀盐酸,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稀盐酸的主要成分是氯化氢和水,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也是碳酸钙,因此,也可以用大理石来替代石灰石

【板书:

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

该反应的原理是:

石灰石或大理石中的碳酸钙与稀盐酸中的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钙和碳酸,碳酸不稳定,很容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将第一个反应式中的碳酸用水和二氧化碳加以替换,这样就得到了该反应总的化学反应式

【板书:

CaCO3+HCl→CaCl2+H2O+CO2↑】

(设计意图:

充分利用对比实验,突出几种方法的优越点,达成选取制取二氧化碳药品的共识,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对重要知识点加以梳理,使学生形成强化概念)

4.探究活动2:

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过渡:

确定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接下来,我们该研究什么呢?

【板书:

二、制取装置】

(1)师生活动(投影)——相信你会思考

①提问1:

确定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时要考虑哪些因素?

请一位同学说一说

这两个方面的情况。

由此可推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和哪一个反应的发生装置相似。

【板书:

发生—固液、不加热】

(设计意图:

通过前面两种气体发生装置的对比,使学生能总结出气体制取的一般思路,同时也养成分析、比较、归纳的能力)

②提问2:

确定二氧化碳的收集装置时要考虑的因素又有哪些?

由此可推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