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从290分提高到600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71738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2.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个月从290分提高到600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两个月从290分提高到600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两个月从290分提高到600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两个月从290分提高到600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两个月从290分提高到600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两个月从290分提高到600分.docx

《两个月从290分提高到600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个月从290分提高到600分.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两个月从290分提高到600分.docx

两个月从290分提高到600分

两个月从290分提高到600分,给有梦想的

一楼给我的高考目标,清华大学。

在两个月前如果我说出这个目标会被人嘲笑,今天我终于有资格把我的高考目标大声说出来了,再也没有人说我自不量力,再也没有人能够以我学习不好为理由而看不起我。

说起学习,两个多月以前我还觉得很茫然,总觉得学习是个很艰苦的事。

现在想想,学习真的没什么难的,只要你有决心,只要你能熬过去,就没有学不好。

记得我下决心认真学习的那天好像是4月27号吧,那天正好是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成绩出来。

那次考试的内容是高三刚刚考过去的一模卷子,我考了290多分,全班倒数第3,全校1100多名,那个成绩真的深深刺痛了我。

很小的时候我就梦想上清华,但我学习一直不努力,总觉得时间还有很多,从而导致我的成绩一次比一次差。

那次月考之后,我家长对我也是深深的绝望了,打算让我去学文管或者去学艺术,就在家长告诉我这个决定的那天晚上,一向尊重家长,不与家长吵架的我和家长吵了第一架,记得那天吵得特别凶,我还骂家长“满脑子都是失败主义的屁话”。

从那时起,我突然清醒了,我知道了自己如果再不努力,别说上清华,很有可能连本科都上不了啦,面对糟糕到极点的成绩,我没有绝望。

从小学到高二下学期,我学习从来没有好过,我清楚对于我来说想学好有多大难度,当时我心想只要我还有一点力量,我就要再进行一次反击。

即使没人相信你了,你也不能对自己绝望!

那天晚上,我做了几个决定:

1,改变以往的听课+做作业的学习方式,因为我靠这个旧方式学了11年了都没学好,我曾经无数次下决心认真听课认真做作业但是都失败了,那时我明白了,让我认真听课认真做作业走大多数学生的常规路线对于我来说是行不通的,想学好就必须大刀阔斧的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做这个决定之前我没做一点犹豫,当时我已经是290多分,如果仅仅是加倍努力而不改变学习方法的话,成功率是微乎其微的。

我敢说吧里不少人都是和我一样绝对做不到上课认真听作业认真做,如果你也是这种情况,劝你立马改变听课+作业这种常规学习方法,找一种你能长期坚持的学习方法,常立志不如立长志,如果你还是继续立志认真听课做作业我不说100%起码99%你坚持不下来。

2,去食品店花200元钱买了200包特浓咖啡,以往我在白天的课上经常犯困,我想单凭意念对于一个颓废了很久的学生是绝对改变不了上课睡觉这个习惯的,必须借助外力,外力可以是咖啡,可以是向老师申请罚站,可以是吃东西等等等等,哪个适合你就用哪个,我觉得喝咖啡最适合我,我一天喝3包,上午下午晚上各一包,不要怕伤害身体,如果都到这节骨眼上了你还在乎你的身体你就等着复读或者去上三本专科吧。

3,我自己在家大声朝着墙吼了一句:

“从现在开始,我不会再相信你们的话。

”这句话中的“你们”指的是老师,从那往后我就一节课也没听过,上课就坐在坐位上自习。

做这个决定的原因就是我跟着老师学习从小学到现在从来没学好过,喊出这句话,表明我改变自己学习方法的决心。

并且我还在墙上写了这么几个字——老师,我信了你11年你坑了我11年,这句话主要是为了让我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说实话尽管我学习不好我还是非常尊重老师的,老师也很喜欢我,所以让我不听老师的课我会觉得很不好意思,但我一想到跟着老师学从来没学好过这种心理障碍立即烟消云散。

我先跟大家说一下2013年4月那次月考我各科的成绩吧,没记错的话我语文95,数学84,英语18,物理22,化学16,生物58,可以说各科基本上都是零基础了。

首先我认为在各科都不好的情况下要想大幅度提高成绩要先抓住一科,要是瞄准六个科目全面进攻那样需要统筹兼顾对于颓废了很久并且没有学习经验的人来说很难做到合理规划时间。

如果有一科成绩一下子从极差变成极好,就算你别的科目成绩还是极差,对于你来说也能提高很大信心,如果你太关注整体成绩那样不太容易坚持,学好其中一科完成中间突破对于一个差生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首先应该抓住的那一科必须是成绩比较容易提高并且比较重要的,如果你是理科生我建议你选择物理,我瞄准的第一科就是物理,理综三科中难度最大的一科,在我下决心好好学习的第二天,我去学校书店花好几十块钱买了一本物理的2014《五年高考三年模拟》A版,当时2014B版还没出来,至于我为什么选择物理这个学科,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物理这个学科需要理解的东西多,需要记的东西少,题型也相对较少,只要掌握好做题技巧就能很快提高,并且能把你颓废了很久的脑子激活了,锻炼你的思维方式,有助于你接下来对其它科目的学习。

语数外三科的知识量非常大想快速提高比较难,化学既需要大量记又需要大量理解前后知识关联性非常大学起来容易让你烦,生物主要靠背,拿下生物并不能代表什么。

2,物理我觉得是理科生需要学的科目中(语数外理化生)最有意思的一科,学起来不会感觉太枯燥。

3,物理是理综三科中难度最大的一科,只要拿下物理就等于给你吃了一颗定心丸。

当时我们学校正在逐渐进入一轮复习,老师在讲台上讲东西自己在底下不听怪不好意思的,但是为了提高成绩,必须对自己狠一点,必须做到。

我把我的物理《5.3》买回来之后,上课我就不听课戴上耳塞从自己的座位上看《5.3》的知识清单,我是从电场那个专题开始看的,因为当时觉得电场这种东西特别有意思,现在看来这个决定是完全错误的,电场那个专题和以前知识的关联特别大,导致我一开始吃尽了苦头,看知识清单的时候一定要念出来,如果是在课上那就默念,如果你实在看不进去,可以动手抄(我试过挺累手的),《5.3》上的知识清单非常全面内容也非常多,我算过一节课能念下一遍就不错了,多念几遍,不要怕费时间,注意要边念边品味,理科不像文科,理科必须理解才行,如果你理解不了,那就尝试着让自己读熟实在不行就背过,不管怎样只要你肯下功夫总能理解的。

至于学习顺序吗我觉得还是从第一个专题开始比较好,第二个专题是相互作用可能要用到数学平面向量上的知识,如果理解不了可以看看数学的平面向量。

对于物理来说我觉得机械能守恒定律和磁场那两个专题最难,其它的专题只要你多动动脑子一天一个绝对无压力。

我一上来用的资料就是《5.3》,说实话对于一名差生来说一上来就用《5.3》压力是很大的,里面有很多不会的题,我是这样用的,先把知识清单的内容记熟,然后做高考题,看解析批改,再做模拟题,再看解析批改,我一般做错题弄懂之后不但把正确答案写到《5.3》的空白处,还把自己的思路,答案上的思路等一些对自己有价值的东西写到《5.3》的空白处将来复习的时候会省不少事并且动笔写一遍有助于你加深印象,现在再看我的《5.3》里面写的满满的,起码看起来就很充实,假如你不愿意往书上写,你可以往你的错题本上写。

如果遇到不会的题,那就空着然后看解析,如果还是看不懂那就先放放,总之零基础做题是非常痛苦的,有时思考很长时间结果做不出来或者做错的感觉让你很崩溃,不管怎样,坚持下来就是胜利,不要怕动脑,对于学生来说把脑袋想爆是一种享受。

做题一定要做一个弄懂一个,刚开始的时候如果你实在弄不懂可以空着不过将来一定要弄懂。

至于问老师嘛,本人不建议,问老师你能问一个两个但是零基础的学生不会的题绝对不止一个两个,买本有详解的资料比如《5.3》里面的答案解析就是你最好的老师。

题不在多而在精,你做你会做的题就算你做1000个也比不了弄懂10个你不会的题。

当时我的学习时间分配是这样的,语数外理化生6科的时间比是000600,一种近乎变态的时间分配方式,但我可以告诉大家,这种时间分配效果并不好。

如果让我现在选择的话,我会把学物理的时间拿出一部分分配给语文和生物等记忆性学科,那样可以换换思维,不会让你感到太难受,效果也比一天的时间全学物理好很多,但是要以物理作为主攻学科这一点不能变。

学习强度的提高也是逐步的,我4月底那段时间每天的有效学习时间在8个小时左右,就是上午五节课下午四节课不听讲在下面自己学,还有晚上三节自习课,从我开始自学之后,我上课从来就没睡过觉,也从来没犯过困,这和我的学习方法改变有很大关系,这也和我喝咖啡有关系,我当时一天喝3包咖啡。

学习强度一下子从0小时变到8小时说实话感觉有点累,刚开始的那段时间每天回家我都没精神熬夜了一般是躺下就睡着。

我从4月底到5月中旬那两周的时间基本上全看物理了,我的《5.3》A版基本上都是一天做一个专题,当然我不建议大家这样分配时间,这样很不靠谱。

5月中旬我的《5.3》A版做完了,虽说当时还空着一些难题,但是我已经基本上掌握了高中的物理知识体系。

两周,14天的时间去攻克一本书,如果你这还做不到的话只能说你不够努力了,记住要想学好就不要怕苦,物理这种东西理解的时候特别难,但是理解之后就会觉得很容易了。

总之想快速学好物理,就三个字——多动脑。

物理的题型不是很多,不建议题海战术,买一套质量高的资料做完然后再重温一遍把资料上90%的题弄懂就差不多了,起码你会发现你做完资料后你再听课能听懂了,你再听课不怎么吃力了,当然楼主属于不听课的。

看完物理之后,我开始做下一步逆袭的准备,当时我有三个选择,一是数学,二是化学,三是生物。

当时我仔仔细细考虑了很长时间,这三个选择各有利弊,如果你选择数学,数学占分比重较大,而且提升起来比语文和英语相对要容易一些但是难于化学和生物,数学的思维量计算量非常大,我担心自己会坚持不住半路崩溃;如果你选择生物,优点是提分比较快毕竟生物需要背的东西多,需要记忆的东西少,但是还是那句话,拿下生物实在不能代表什么,如果生物你想突击只要你把别的科目搞好了在高考前一个月突击都没问题,我不能光顾分数,不顾实质,所以我选择了化学。

我用两周的时间看完了化学,这时已经是五月底了,五月份的月考开始了,那次月考我考了380多分,比上次月考进步了将近100分,全班倒数第8名,全校900多名,进步的科目主要就是物理和化学。

没记错的话物理考了80+化学考了70+,虽说我的总分还是不怎么高,但是物理化学这两科成绩的提升却给了我巨大的信心,我们班物理老师化学老师都惊呆了,下课把我叫到办公室问我为啥不听课还进步这么大,当时我心里那个美啊。

从那时起,我便暗下决心,我愿做我们学校自学成才第一人!

考完5月份的月考之后已经是6月,不知不觉中发现自己已经努力了一个多月,这时自己已经形成了刻苦学习的习惯,感觉学习明显没有以前那么累了,月考的成绩进步也给我带来了巨大的信心。

于是我决心全面进攻剩下的四科,这段时间的安排是这样的,早上5点半起床先喝一杯咖啡,然后从我刚买的物理化学的天利38套中挑出10—20个题做(和以前一样,学了新东西不能忘了旧东西,每天坚持做10—20个题成绩就能稳步提高,你挑题你也得会挑,你挑那些对于你来说有挑战性的,如果你挑那些你会做的,对不起,绝对没多少提高),然后做完就快7点了,去学校,早读的时候读生物,读什么内容呢就读刚买的生物《5.3》上的知识清单,我一天读一个专题,重要的内容记住,其余的内容明白大体意思就行了。

早读结束之后前两节课头脑最清醒,前两节课做数学,至于数学嘛我承认我还是有点基础的,我先把《5.3》知识清单上的内容默念1—3遍(数学不用背知识清单,但是那些重要的公式必须记住),然后开始做上面的高考题,关于做题还是那句话,太难的题跳过,多做那些对自己有挑战性的题,关于数学怎么学不少同学都觉得很头疼,我给大家按单元介绍一下吧:

1,集(和谐)合这个单元一般高考有一个5分的选择题,这个单元内容不多,无非就是什么交集并集补集或者什么互异性之类的,还有什么子集真子集,包含不包含等一些很好理解的东西,高考的时候这5分千万不能丢。

2,什么程序框图啊,复数啊这些内容和集(和谐)合一样,高考一般都考一个5分的选择题,只要多认真看看,这些分绝对不会丢,相反某些同学容易题你不做,难题你不会,你不觉得你这是在浪费分吗?

3,关于函数吗我觉得也没什么难的,看看《5.3》了解各种函数的性质,多看看例题,函数应该就能差不多,学好函数是学好导数的基础,如果你学不好函数这个单元那么导数那个大题你别想得分。

对了还有一点就是想学好函数就要多画函数图象,不要尺规作图,练习手工作图的能力,画二次函数的时候不要画Y轴,Y轴一般没什么用,而且会容易干扰你的思路。

还有就是要学会一个思想,那就是凑,选择题和填空题不需要过程,只要你能凑出来就可以大大节省时间。

4,三角函数这个专题的公式非常多,想学好一定要把公式全部记住,不但要记住,还要能够灵活运用,三角函数属于函数,所以想学好三角函数也一定要学会画图,画出图之后你的思路会清晰很多。

记住公式之后就去做做《5.3》上的练习题,楼主敢很负责人的说,对于三角函数那个单元,只要你把《5.3》知识清单上的内容全都弄透了,做高考题绝对没问题,一开始做起来可能会觉得比较吃力比较慢,那是因为你对公式不熟悉,慢慢的你做上10—20个你就会发现你基本上掌握了三角函数这个题型了,三角函数在高考中有个12分的解答题,这12分一定要拿下才行,你拿不下就说明你对公式掌握不熟。

解三角形可能有点难,想学好那一节一定要学会数形结合。

总之三角函数这个专题还是很好拿下来的。

5,数列楼主学的也不好,尤其是那些什么递推公式变通项公式,以及什么裂项啥的楼主看见了也是觉得一头雾水,但是有两个考点一定要掌握,那就是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那些什么通项公式一定要记住。

数列在高考中一般是5分的选择题和12分的解答题,只要你学好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这两种类型,拿下那个选择题和解答题的第一问应该没有问题。

我听某些同学说数列也是个理解之后就很简单的东西,也许是我逆袭的过程中对这个专题没有太重视吧才导致我现在数列学的不好。

6,关于立体几何嘛,那些证平行证垂直求什么面积体积的方法我在此就不多说了,多画图,培养立体感。

我最想说的一点就是,如果你是文科生,我建议你去学学选修2-1的空间向量,那个东西对于立体几何来说是非常有用的,单靠几何证明来做立体几何题确实压力不小,如果有空间向量做那种立体几何题就明显轻松多了,但是不要觉得自己空间向量学好了就不认真学几何证明,还是两种方法都掌握起来为好。

立体几何在高考中是一个5分的小题和一个十几分的大题,只要你练好了,想做到不丢分还是比较容易的。

还有就是个人感觉立体几何的题型也不算是特别多,练上20—30个解答题手感基本上就出来了。

7,关于解析几何,高考一般是一个选择题和一个十几分的大题,这种题型比较难,计算量也非常大,想拿满分功夫在平时。

我建议是先看一看《5.3》上那些知识清单,记住那些直线、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等图形的性质和一些重要公式,然后每天找1—2个大题练一下(做一个就要弄懂一个,每隔一段时间重温一遍),这种题如果你想拿高分只能这样,靠一时的突击根本没用。

我觉得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稳拿选择题和解答题的第一问应该是可以的,后面那几问不是特别难的话经过这种积累性的练习也能做出来,遇到特别难的我也没办法。

如果想稳拿后面那几问的分,建议你买本奥赛教程看看(针对优等生而言,如果你是差等生建议你还是抓基础吧)。

8,关于导数我前面说过了,必须得学好函数才能学好导数,如果你是因为函数基础差才学不好导数那我建议你先补函数,再补导数。

导数无非就是什么求导法则,什么导数的应用,理科生还多学一个积分,积分在高考中可能考个选择,一般很简单,不要丢分,后面那个大题要想做出来还是那句话,每天挑1—2个题坚持练,坚持积累,这都不是一时的功夫。

9,统计与概率这个专题经常被人由于觉得简单而被忽视,我看过贴吧里不少人写的学习攻略,都说概率简单,概率给我的第一印象也是简单,但是要想在简单中不失分,那就得适当多做一些练习,多在细节上注意问题,千万不要因为觉得简单就不拿出时间学。

我承认前段时间我自己复习的时候就对这个专题有所忽视,导致我对概率的知识体系掌握的非常不好。

接下来我说一下大家比较关心的语文和英语吧,这两科的知识量非常大,老师常常说这两科是积累性的学科,那么是不是积累性的学科想快速提高就完全不可能呢?

当然不是的。

说起积累,你每天学半小时坚持一星期和第一天学三个半小时后六天不看在效果上我承认确实是有差距的,但是想在短时间内完成积累绝对不是不可能。

语文要是想拿高分首先要做的就是抓基础,前面那些送分的题一定要做对,买本语文的《5.3》,把知识清单上那些积累的内容(比如什么字音字形啊)记住那就差不多了,一下子记太多东西可能会让你觉得很恶心,记住,坚持就是胜利,再恶心也得记,谁叫你以前没好好积累?

文言文的实词虚词一定要弄懂,还有那些古诗词默写一定不能丢分,那些常见的题型比如什么病句修改,图文转换那就没事的时候多练练吧,只要多练,想拿分还是很容易的。

有人说语文很枯燥,我倒没觉得那样,我是理科生每天做上大半天的题让我特别恶心特别累,看看语文是一种很好的放松方式。

至于阅读,一定要记住常见的答题用语,这个主要看你的理解能力怎样,每天坚持做一篇坚持下去成绩就会有不少提高。

关于作文嘛,我语文作文从没下过45分,但从没上过50分,高中的语文作文主要是议论文,只要掌握好议论文的格式,背几篇《5.3》上的范文然后多动笔练练想拿个40多分还是比较容易的,语文作文一般拉不开多大差距这个大家不用担心,想拿50分以上那就得看你的文学功底了,这东西都是不太好培养的。

还有就是一定要练好字,记得小学初中的时候我的字特别难看,字难看那样很吃亏的,想练好字,也是要平时多注意点,不要单独拿字帖练,描字贴费时费力而且效果不大。

英语这一科我可以说是差到了极点,4月那次月考,我考了18分,从小学到高二我从来没认真学过英语。

英语这一科想提分难度很大,但是和语文相比我觉得还是相对容易的,更重要的是英语在高考能拉开不少差距,吧里很多英语零基础的吧,千万不要放弃。

英语和语文一样,都是需要积累,语文需要记的东西比较有意思,但英语需要记的东西真的很枯燥,所以嘛,英语我建议还是每天坚持记一点然后日积月累坚持下去比较好,楼主是大量记的,差点没把我记吐了。

我是在逆袭完化学之后开始看的英语,和别的科目不同的是我的英语没买《5.3》,我买的是记3500用的那种小册子,单词是按字母排序的,从那时起我便开始坚持每天记100个,我是从Z开始记的,因为从Z开始记比较有成就感...A开头的单词太多了从A开始记容易让你从心理上觉得记的慢。

一天记100个确实很痛苦,还是那句话,谁叫你以前不记?

想学好就不要怕痛苦。

坚持了一个多月,我那3500个单词总算记的差不多了,我每天都重温以前记住的单词那样不容易忘,然后你再找几套英语试卷做做,你就会发现试卷上的很多内容你都能看懂了,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单凭记单词考到及格或者考到100分应该没有问题,想考到120、130甚至更高的方法现在我正在摸索,我现在心里也没数。

不知不觉中一个月又过去了,这一个月可以说是真正进入那种逆袭状态了,我过的是常人无法忍受的生活。

这个月我是同时主攻语文、数学、英语、生物四科的,一开始我以为三大主科学起来会很难,也不知道是后来自己更加努力了还是由于逆袭了物理化学让我进入高效学习状态了还是由于我语文数学多少有点基础,这三科进展的比我想象的要顺利很多。

一个月之后就是期末考试了,这次期末考试的成绩让我也感到很惊讶,我语文118、数学126、英语98、物理91、化学90、生物82,一共是605分,全班第12名全校第388名。

尽管这两个月我过的是炼狱般的生活,但是能取得这么大的进步连我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再说一下大家都关心的时间利用问题吧,我觉得我逆袭主要是靠的后一个月,但前面那一个月也非常重要,正是因为在前一个月我对物理化学两科的逆袭才让我彻彻底底的摆脱了颓废,也让我彻彻底底的找到了学习的信心。

前两周每天的有效学习时间在8小时左右,第三、四周我每天的有效学习时间为11—12小时,最后那一个月我每天的有效学习时间甚至达到了14—17小时。

我的学习强度是一个逐步提升的过程,如果让你一下子就从一天学0小时改成学大半天我想你也受不了。

我后面那一个月的作息时间表:

起床5:

00

早饭5:

00—5:

20

午饭12:

00—12:

20

晚饭6:

00—6:

20

休息0:

00

每天我就睡5个小时左右,我一般0点就睡了,不熬夜,我夜里脑子不清醒,如果我想多学一些,一般就早点起床。

其余的时间我基本上全用来学习了,除了偶尔听听歌喝点茶或咖啡放松放松,课间我也不和同学玩闹,都是坐在座位上戴着耳塞静心学习,每天晚上都有一种脑子要爆炸的感觉,只要你想逆袭你就必须忍住,如果你不能吃苦,那我劝你还是老老实实的一步步学吧。

给大家解答几个在逆袭的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一,关于《5.3》。

《5.3》是逆袭常用的教辅书,这种书的优点有以下几点:

1,题都是选自高考题和高质量的模拟题,可能有难题,但是绝对没有偏题、怪题。

2,《5.3》的答案解析可以说是各种教辅资料中最详细的。

3,《5.3》的知识清单非常详细,而且归纳的非常合理。

有人问我A版和B版有什么区别,我也给大家分条列举一下吧:

1,A版的题相对B版要少一些,A版的讲解比较多。

2,B版的题比较新,有今年的高考题和大量今年的模拟题,而A版的题比较旧,没有今年的高考题,今年的模拟题也是只有少量。

3,A版的高考题和模拟题是分开装订的,模拟题单独成册,而B版的高考题和模拟题都在一本书上。

4,在难度上个人感觉A版要容易一些。

楼主在那两个月逆袭的时候用的是A版,现在放暑假了楼主也没闲着,买了B版正在做,个人感觉还是B版比较好,B版还有个网络错题本是个非常省事的东西。

《5.3》上的题做起来可能比较费时间,一定要做一个弄透一个,千万不要迷迷糊糊的应付过去,这是做给你自己的。

只要你能把《5.3》上90%的题弄的很透,再加上少量的试卷练习,成绩过600绝对没问题。

一定要好好看《5.3》的知识清单和答案解析,有些同学用《5.3》只做题那样效果真心不大。

有人问我总是做《5.3》那么学校发的资料做不做,我可以很明确的回答你,我不做,学校发的那些资料什么《创新设计》、《金版新学案》、《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真心觉得特别不好用,知识清单排列混乱,更糟糕的是答案解析非常不全,容易让你错了题但不知道错在哪里,唯一的优点就是可以和老师同步,但是楼主不听课的。

《5.3》那些知识清单如果看不懂就大声念出来,实在不行就动手抄不要怕麻烦,突破方法也一定要看,那都是讲一些解题技巧,这个我在前面说过在此再强调一遍。

对于差生来说,看知识清单和突破方法比做那些高考题模拟题重要得多,不要怕看那个浪费时间,如果感觉做上面的那些题吃力甚至可以先把整本书的知识清单突破方法通读完再做题。

二,关于这种方法的风险。

这个问题大家都挺关注,我先给大家列举一下我这种方法的风险吧:

1,你可能没有足够的毅力和足够的自觉性,很有可能坚持不住就中途放弃。

2,你可能不适合这种方法,实践这种方法需要一定时间,如果无效的话既浪费了时间又错过了跟老师学习的机会(自学的机会有很多,但跟着老师学的机会就课堂那一点)。

3,那些理解能力较差的同学自学可能会学不懂。

4,自学学不好,没有人会替你承担责任,所有人都会责怪你。

所以说请大家一定要谨慎考虑,我发这个贴子主要是针对那些靠听课做作业学不进去并且自觉性较强的同学们的,如果你靠听课还能多少学进点去说明你不是彻彻底底的零基础,那我建议你还是跟着老师学吧,一般用这种方法的不是学习极好感觉老师讲的太简单不愿意跟着老师学的就是学习极差跟着老师学压根就跟不上学不进去的,那些中游的同学我建议还是不要冒这个险,还是老老实实跟着老师学为好。

那些学习特别差一轮复习都听不懂的我强烈推荐你冒这个险,如果你一轮都听不懂,你跟着老师学下去必定是一头雾水,不会进步多少,与其那样,还不如冒险一试也许会有你想象不到的收获。

最终的决定权在你,还是那句话,你自学学不好没有人会替你承担责任,所以想实践我这种方法的还是请你认真考虑一下吧,楼主之所以能果断做出自学的决定是因为楼主当时的成绩差到了极点,一轮复习根本听不懂,学和不学一个样所以就算输了楼主也不亏。

还有就是不要生搬硬套我的学习计划以及我的作息时间,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三,关于师生关系,与父母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