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水处理技术问答纯水一号.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66928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水处理技术问答纯水一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工业水处理技术问答纯水一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工业水处理技术问答纯水一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工业水处理技术问答纯水一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工业水处理技术问答纯水一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业水处理技术问答纯水一号.docx

《工业水处理技术问答纯水一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水处理技术问答纯水一号.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业水处理技术问答纯水一号.docx

工业水处理技术问答纯水一号

工业水处理技术问答—纯水一号

  水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珍贵的资源,我们的祖先很早就知道充分利用水资源,表现生活的智慧,也传递了水的文化。

水---滋润着世间万物,孕育着芸芸众生,承载着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希望,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水资源已无法承受人类无度的索取和肆意的破坏,水体污染,水资源紧缺,已严重威胁到经济的发展和人类健康的生活环境。

随着工业水处理的快速发展,工业超纯水设备已经广泛的应用在工业水处理的各行各业。

对此深圳纯水一号技术人员做出了以下有关工业水处理技术的一些相关性回答:

  1、什么叫离子交换剂?

可分哪几类?

  凡是能够与溶液中的阳离子或阴离子具有交换能力的物质都称为离子交换剂。

  离子交换剂分无机质类和有机质类两大类。

无机质类又可分天然的——如海绿砂;人造的——如合成沸石。

有机质类又分碳质和合成树脂两类。

其中碳质类如磺化煤等;合成树脂类分阳离子型——如强酸性和弱酸性树脂;阴离子型——如强碱性(I、Ⅱ型)和弱碱性树脂;其他类型的有氧化还原型树脂、两性树脂和螯合树脂等类。

  2、离子交换树脂发展的简况怎样?

  离子交换现象早在18世纪中期就为汤普森(Thompson)所发现。

直至1935年亚当斯(Aclams)和霍姆斯(Holmes)研究合成了具有离子交换功能的高分子材料,即第一批离子交换树脂——聚酚醛系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和聚苯胺醛系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

离子交换树脂的大发展主要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当时美国和英国一些公司成功地地合成了聚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在此基础上又陆续开发了交换容量高、物理-化学稳定性好的其他聚苯乙烯系离子树脂,相继又开发了聚丙烯酸系阳离子树脂。

20世纪60年代,离子交换树脂的发展又取得了重要突破,美国罗姆-哈斯公司(RohmanesHass)和德国拜耳公司(Bayer)合成了一系列物理结构和过去完全不同的大孔结构离子交换树脂。

这类树脂除具有普通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基团外,同时还有像无机和碳质吸附剂及催化剂那样的大孔型毛细孔结构,使离子交换树脂兼具了离子交换和吸附的功能,为离子交换树脂的广泛应用开辟了新的前景。

  离子交换树脂和它的应用技术的发展一直是相互促进、互相依赖的。

承受离子交换树脂的发展,树脂应用技术也在不断改善,开始是间歇式工艺,很快就发展到固定床工艺,20世纪60年代后逆流技术及连续式离子交换工艺,双层床技术等获得了很快的发展,这些新的应用技术和工艺的开发,使离子交换树脂在许多领域的应用更加有效的经济。

20世纪70年代后,人们正以极大的兴趣,注意着热再生离子交换技术的发展。

  3、离子交换树脂有哪些主要性能?

  离子交换树脂是高分子化合物,所以它的性能因制造工艺、原料配方、聚合温度、交联剂等的不同而不同,其主要性能分为两部分。

  

(1)物理性能

  ①外观树脂是一种透明或半透明的物质,因其组成不同,颜色各异,如苯乙烯树脂呈黄色,也有呈黑色和赤褐色的,但对性能影响不大。

一般情况下,原料杂质多或交联剂多,树脂的颜色稍深(但树脂在运行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有时颜色也会变化)。

树脂外形呈球状,要求圆球率达到90%以上。

  ②粒度树脂颗粒的大小将影响交换速度、压力损失、反洗效果等。

颗粒大小不能相差太大。

用于水处理的离子交换树脂的颗粒以20~40目为宜。

粒度的表示方法以有效粒径和不均匀系数来表示。

  ③密度关系到水处理工艺和树脂装填量。

密度的表示方法有:

干真密度(一般1.6g/cm3左右)、湿真密度(一般1.04~1.30g/cm3之间)、视湿密度(一般在0.60~0.80g/cm3之间)。

  ④含水率树脂的含水率越大,表示孔隙率越大,交联度越小。

  ⑤溶胀率树脂浸水之后要溶胀,它与交联度、活性基团、交换容量、水中电解质密度、可交换离子的性质等有关。

树脂在交换与再生过程中会发生胀缩现象,多次胀缩树脂易碎裂。

  ⑥耐磨性反映树脂的机械强度。

它应保证每年树脂耗量不超过7%。

  ⑦溶解性树脂内含有低聚合物要逐渐溶解,在树脂使用过程中也会发生胶溶。

  ⑧耐热性阳树脂耐温100℃左右,强碱性阴树脂可耐60℃,弱碱性阴树脂可耐温80℃。

但在低于或等于0℃时,易结冰而破碎。

  ⑨导电性干树脂不导电,湿树脂可电导。

  

(2)化学性能

  ①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反应具有可逆性,因此既可以交换,也可以再生,可反复使用。

  ②具有酸、碱性。

H+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和OH-型阴离子交换树脂等的性能与电解质酸、碱相同,在水中能电离出H+和OH-的能力。

  ③具有中和与水解性能。

因它具电解质性质,能与酸、碱进行中和反应,也能进行水解。

  ④离子交换树脂吸着各种离子的能力不一,具有选择性。

  ⑤交换容量。

表示其交换离子量的多少。

根据树脂的形态可分平衡交换容量、全交换容量、工作交换容量等。

  4、离子交换树脂的结构是怎样的?

  离子交换树脂结构主要由高分子骨架和活性基团两部分组成。

  

(1)高分子骨架也称母体结构,它具有网状结构,是不溶于酸或碱的高分子物质。

高分子骨架按其聚合单体可以分为苯乙烯系、酚醛系及丙烯酸系等。

  

(2)活性基团它牢固地结合在高分子骨架上,由不能自由移动的官能团离子和可以自由移动的可交换离子两部分组成。

其中:

①官能团离子决定离子交换树脂的“酸”、“碱”性和交换能力的强弱。

官能团离子是强酸的(-SO3-),就叫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是强碱的(≡N+),就叫强碱性离子交换树脂。

同样,按官能团离子的性质,还可以有弱酸(-COO-),弱碱(-NH2+)和其他类型的离子交换树脂。

②可交换离子。

现代交换理论把离子交换树脂看做是一种胶体型物质:

高分子骨架是“胶核”,活性基团作为高分子骨架表面的“双电层”,官能团和部分可交换离子组成吸附层,另一部分可交换离子组成扩散层。

由于可交换离子组成吸附层,另一部分可交换离子组成扩散层。

由于可交换离子是可以自由移动的,因而可以与水中同符号的离子发生交换反应。

  如果离子交换树脂上的可交换离子为阳离子,例如H+,就叫H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如果可交换离子为阴离子,例如OH-,就叫OH型阴离子交换树脂。

其余可依次类推。

  5、离子交换树脂为什么制成球形?

  离子交换树脂根据需要,可以制成粉状,不规则的颗粒或球状。

但在化学水处理中使用的离子交换树脂是球状的。

由于球状树脂制造简单,在采用悬浮聚合时,可以直接制成球形。

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球状树脂的表面积最大,有利于提高交换能力。

  球状树脂充填性好,阻力较均匀,使树脂层各处的流量较均匀;而且水通过球状树脂层压力损失小,树脂的磨损也小。

  树脂成球状的质量分数通常用圆球率表示,一般要求圆球率在90%以上。

  6、离子交换树脂的粒度及均匀性对水处理有什么影响?

  树脂粒度的大小,对水处理工艺有较大的影响,树脂颗粒过大,则使交换速度减慢;树脂颗粒过小,又会使水通过树脂层的压力损失增大。

树脂的粒度应均匀,否则由于小颗粒树脂堵塞了大颗粒间的孔隙,会使水流不均和阻力增大。

  另外,树脂粒度不均匀也使反洗操作不易控制;反洗流速过大会冲掉小颗粒树脂;而反洗流速过小,又不能松动大颗粒树脂,使反洗效果变差。

一般水处理使用的树脂粒度以20~40目为宜,也就是0.3~1.2mm。

在高流速装置中要求粒度范围更窄,约0.45~0.65mm,这可使流体阻力更小,同时树脂球粒的耐压强度较一致。

  7、什么叫离子交换树脂的溶胀性?

它与什么因素有关?

  离子交换树脂是亲水性高分子化合物,当将干的离子交换树脂浸入水中时,其体积常常要变大,这种现象称为溶胀,使离子交换树脂含有水分。

由于树脂具有这种性能,因而在其交换和再生过程中会发生胀缩现象,多次的胀缩就容易促使颗粒破裂。

  影响离子交换树脂溶胀的因素有:

  

(1)交联度。

高交联度树脂的溶胀能力较低。

  

(2)活性基团。

活性基团易电离,即交换容量愈高,树脂的溶胀性越大。

  (3)溶液浓度。

溶液中电解质浓度越大,树脂内外溶液的渗透压差反而减小,树脂的溶胀就小,所以对于“失水”的树脂,应将其先浸泡在饱和食盐水中,使树脂缓慢膨胀,不致破碎,就是基于上述道理。

  一般讲,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由Na型变成H型,强碱阴离子交换树脂由Cl型变成OH型,其体积均增加约5%。

  8、什么是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性?

有什么规律性?

  由于离子交换树脂对于水中各种离子吸着(或吸附)的能力不相同,对于其中一些离子很容易被吸着,而对另一些离子却很难吸着。

被树脂吸着的离子,在再生的时候,有的离子很容易被置换下来,而有的却很难被置换。

离子交换树脂的上述这种性能称之为选择性。

树脂的选择性在实际水处理运行中,将影响离子交换过程和树脂的再生过程。

  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性有其一定的规律性,例如,水中离子载的电荷越大,就越易被离子交换树脂吸着。

反之,如果离子的电荷越小,就越不容易被吸着,如二价的离子比一价的离子更易被吸着。

但如果离子载有相同的电荷时,原子序数大的元素所形成的离子的水合半径小,就容易被离子交换树脂所吸着。

  在含盐量不太高的水溶液中,常见离子的选择性次序为:

  

(1)对于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Fe3+>Al3+>Ca2+>Mg2+>K+≈NH4+>Na+>H+>Li+;

  

(2)对于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

  SO42->NO3->Cl->OH->F->HCO3->HsiO3-;

  (3)对于弱酸性阳离子树脂:

  H+>Fe3+>Al3+>Ca2+>Mg2+>K+>Na+>Li+;

  (4)对于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

  OH->SO42->NO3->PO43->Cl->HCO3->HsiO3-。

  但必须指出,选择性能还与离子交换树脂的活性基团有关。

  9、如何选择离子交换树脂?

  选择离子交换树脂的一般原则是选择交换容量大、容易再生、而且使用耐久的树脂。

具体来说:

  

(1)交换容量是离子交换树脂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交换容易越大则同体积的树脂能吸附的离子越多,一个交换周期的制水量也越大。

一般来说,弱酸或弱碱性树脂比强酸或强碱性的树脂交换容量大。

另外,在同类树脂中,由于树脂的交联度不同,交换容量也不同。

一般交联度小的树脂交换容量大;交联度大的树脂交换容量小。

因此在选择树脂时要注意。

  

(2)要根据原水中需要去除离子的性质来选择树脂。

如果只需要去除水中交换吸附性弱的离子时,则必须选用强酸或强碱性树脂。

  (3)要根据出水水质要求来选择树脂。

如果只需要部分除盐的系统,可以选用强酸性阳树脂和弱碱性阴树脂配合使用。

对于必须完全除盐的纯水或高纯水系统,则要选择吸附性最强的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和旨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配合使用,以去除较难吸附的离子。

  (4)要根据原水中杂质的成分来选择树脂。

如原水中有机物较多,或去除离子的半径较大时,应选用交联网孔直径较大的树脂。

尽量选择高强度多孔性树脂。

  (5)用于混合床的树脂,较多的是强酸-强碱性树脂的组合。

但要考虑混合床树脂再生时分层容易,因此,要求两种树脂的湿真密度之差应大一些,一般应不小于15%~20%。

另外,还要考虑到混合床运行时交换流速比较大,树脂磨损较为严重的情况,故应选择耐磨性的树脂。

  (6)要根据除盐水工艺要求来选择树脂。

例如双室床,选用强、弱性树脂配合使用,因为弱性树脂容易再生,对再生剂的质量要求也比较低,可以利用强性树脂再生后的再生液来再生弱性树脂,这样,再生剂的消耗低,制水成本低。

  10、什么是离子交换树脂的全交换容量和工作交换容量?

  将离子交换树脂中所有的活性基团都变成可交换离子之后,而把这些可交换离子全部交换下来的容量称全交换容量。

因此,全交换容量也即表示离子交换树脂中能够起交换作用的活性基团的总数。

  离子交换树脂的工作交换容量是在水处理的实际运行条件下(或模拟条件下),也就是离子交换树脂在动态的工作状态下测得的交换容量。

由此可知,运行条件不同,测得的工作交换容量也就不同,影响工作交换容量的因素很多,例如,水的离子浓度、交换终点的控制指标、树脂层的高度、交换速度以及交换基团的形式等。

在实际使用中,树脂的工作交换容量更有意义,但全交换容量与工作交换容量没有固定的比值关系,因此,不能以全交换容量去推算工作交换容量。

  此外,还有平衡交换容量,也就是离子交换树脂在水溶液中到达交换平衡状态时的交换容量。

  11、大孔型树脂有什么特点?

  大孔型树脂是在凝胶型树脂制备的基础上改进发展制得,它的特点:

  

(1)树脂的结构上,存在永久性微孔。

其大小、孔道的数量和分布情况,是根据需要在制备过程中通过致孔剂来调节,不是仅仅通过交联度来控制的,树脂无论在干、湿情况下都永久性地存在孔道;

  

(2)树脂的表面积,由于内部为多孔海绵状,其表面积可以人为调节到1000m2/g以上;

  (3)交换速度,由于大孔树脂内部微孔多而大,表面积大,离子交换扩散速度增大,交换速度加快,有的比凝胶型树脂大10倍;

  (4)应用范围,扩大到非水体系,甚至气体也可以用;

  (5)稳定性,耐溶胀收缩性很好。

有好的耐化学性能和耐辐照性能。

耐磨损性能也较好。

有良好的耐热和耐冷热变化性能。

有较强的抗有机物污染性能。

流动性能好,对流体阻力小。

一般用于吸附和分离相对分子质量大的物质。

  但大孔型树脂的价格贵,体积交换容量低,再生剂耗量略高。

  12、凝胶型与大孔型树脂有什么区别?

  凝胶型树脂与大孔型树脂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孔隙度不同。

  用普通聚合法制成的离子交换树脂,是由许多不规则的网状高分子所组成,类似凝胶,所以称为凝胶型树脂。

常见的凝胶型树脂,如苯乙烯系列的001,201等。

  凝胶型树脂的孔隙度很小,一般都在3nm以下,而且严格的讲这些孔隙并不是真正的孔,而是交联与水合多聚物凝胶结构之间的距离,它随运行条件而改变,在干的凝胶型树脂中,这种“孔”实际上是消失了。

  凝胶型树脂浸入水中会发生溶胀,体积变大。

这种溶胀性会使树脂的机械强度降低;同时当凝胶型树脂在不同离子形态时,其膨胀率也会发生变化,这样就会因为树脂的反复膨胀、收缩而使树脂颗粒破裂。

  大孔型树脂则不同:

它的“孔”大于原子距离,而且不是凝胶结构的一部分,所以这个孔是真正的孔,其大小及形状不受环境条件而改变,因而在水溶液中不显示溶胀。

  由于无机物离子的直径都很小(0.3~0.7nm),用普通的凝胶型树脂是完全可以除去;但当水中有有机物分子存在时,由于其分子很大(胶硅化合物的粒径可大于50nm,某些蛋白质分子为5~20nm),用普通凝胶树脂除去它们则有困难。

而且再生时,这些被吸附的有机物也不易被再生下来,所以凝胶型树脂易于被有机物所污染。

  由于大孔型树脂的孔径较大,在10~200nm以上,因之它能够比较容易地吸着高分子有机物,并且容易被再生下来,所以有较好的抗污染性。

  大孔型树脂有交换容量较低,再生时酸碱用量大及价格较高等问题。

  凝胶型树脂在聚合的时候,需要加入交联剂,并要控制交联剂数量上的变化,使得在树脂中形成相应的微孔,孔径在0.5~5nm之间。

主要是用于吸附水中阴、阳离子,对有机物的吸附能力很弱。

易污染老化,比表面积<0.1m2/g干树脂。

外观呈透明球状颗粒。

  大孔型树脂是在合成的过程中,添加芳香烃、脂肪烃、醇类等有机溶剂,即所谓致孔剂,当树脂聚合后,除去上述溶剂,即在树脂里形成许多大孔。

大孔树脂在湿态时呈不透明或乳白色,内表面积在5m2/g以上,视密度与真密度之差大于0.05g/cm3。

大孔树脂在水处理中能起吸附、过滤作用,能去除有机物质、腐殖酸、木质磺酸等;还可除铁、去色、并保护离子交换树脂免受污染,而延长交换树脂的使用寿命。

在纯水制备过程中,如果主要起过滤作用,大孔型树脂要装在离子交换树脂或反渗透装置的前面;如果主要是用于吸附,大孔树脂宜于酸性水中进行吸附。

  13、树脂对使用的温度有何要求?

  各种树脂均具一定的耐热性能,在使用中对温度要求都有一定的界限,过高或过低都会严重影响树脂的机械强度和交换容量。

温度过低如小于或等于0℃时,树脂易冻结,使机械强度降低,颗粒破碎,从而影响树脂的使用寿命、降低交换容量;温度过高,会引起树脂热分解,也影响树脂的交换容量来使用寿命。

各种树脂的耐热性能应由鉴定试验来确定。

但一般来说,阳树脂比阴树脂的耐热性能好。

盐型树脂比H型或OH型好,而盐型又以Na型树脂耐热性能最好。

一般的阳树脂可耐100~110℃,阴树脂可耐50~60℃(强碱性)。

而弱碱阴树脂的耐热性能要比强碱性的好,一般可耐80~90℃。

因此,树脂在使用时,对于水温要有严格的控制。

  14、对离子交换树脂要检测哪些项目?

  检测离子交换树脂的目的:

一是检验新树脂的质量;二是掌握树脂使用后的质量变化情况。

故树脂使用前应有检测数据,使用后也应定期(半年)进行检测。

  离子交换树脂检测之前要清洗和转型,阳树脂转为钠型,阴树脂转为氯型,以便于在统一的基础上分析比较。

检测的项目有:

  

(1)离子交换树脂的全交换容量。

全交换容量是树脂性能的重要标志,交换容量愈大,同体积的树脂能吸附的离子愈多,周期制水量愈大,相应的酸、碱耗量也就低,检测全交换容量也为了便于选择树脂。

  

(2)离子交换树脂的工作交换容量。

工作交换容量是树脂交换能力的重要技术指标。

是指动态工作状态下的交换容量,工作交换容量的大小与进水离子浓度、终点控制、树脂层高、交换速度等有关。

因此,工作交换容量的测定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3)离子交换树脂的机械强度。

树脂在使用过程中相互摩擦,以及每一运行周期树脂的膨胀与收缩和表面承受压力,会使树脂破裂、粉碎,所以树脂机械强度的检测,关系树脂的使用寿命。

  (4)离子交换树脂的密度检测。

检测树脂的视密度用来计算离子交换塔所需湿树脂的用量。

湿视密度一般为0.6~0.85g/mL;检测树脂的湿真密度是便于确定反冲洗强度大小,并且与混合床树脂分层有很大关系。

湿真密度一般为1.04~1.30g/mL左右。

  (5)离子交换树脂所含的水分。

因为树脂交联网孔内都有一定量的水分,与树脂交联度及孔隙率有关,交联度越小,孔隙率则越大,因此,检测树脂水分计算出含水率,可以间接反映出树脂交联度的大小。

一般树脂含水率约50%左右。

  (6)离子交换树脂的颗粒度。

颗粒大小对树脂交换能力、树脂层中水流分布的均匀程度、水通过树脂层的压力降以及交换与反洗操作等都有很大影响。

树脂的颗粒度越小,其交换速度越大,水力损失也大,进、出水压差也越大。

因此,颗粒度与运行操作有很大的关系。

  (7)离子交换树脂的中性盐分解容量。

检测树脂中性盐的分解容量主要是测定树脂中的强酸或强碱基团的组成。

因此树脂交换基团的组成不同,使水中离子交换和吸附强度也不相同。

另外,检测中性盐的分解也是测定树脂交换基团的离解能力。

离解能力强的,离子交换速度快,否则,就慢。

检测树脂中性盐分解容量对选用树脂很重要。

  (8)离子交换树脂中灰分及铁含量。

灰分和铁会沉积在树脂表面,堵塞孔隙,不易洗脱,长期积累会影响树脂交换能力和使用寿命。

因此需要及时检测,采取措施。

  (9)离子交换树脂的耗氧量。

耗氧量主要是反映树脂受有机物污染的程度。

树脂受有机物污染之后,清洗水耗量剧增,工作交换容量降低,出水水质差。

检测树脂耗氧量,以判断树脂被污染的程度,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15、离子交换树脂的强度为什么会降低?

  离子交换树脂的强度降低造成破碎的原因主要有:

  

(1)离子交换树脂由于强氧化剂的作用而分解,降低了树脂强度。

这种情况大都发生在阳树脂,例如由于进水余氯控制过高而受到影响。

但是阴树脂受有机物的严重污染也会降解影响其强度。

从运行的经验表明,有必要使进水的耗氧量降低至1mg/L以下(27℃,高锰酸钾法氧化4h),国外有的规定进水耗氧量<0.3mg/L。

  

(2)离子交换树脂由于反复的机械摩擦而损坏,如经常反冲洗、快速水力输送、交换流速过大、空气及超声波的擦洗等,影响树脂强度。

  (3)由于离子交换树脂有时在高压力、高流速状况下运行,进、出水压差太大,树脂受到挤压碎裂而损失其强度。

  (4)由于在运行操作中树脂的容积膨胀太大,例如树脂在转型时的膨胀速度过快过大,反复胀缩而使树脂强度降低。

  (5)树脂的热稳定性能差,使用时水温过高,例如凝结水回收水温较高,往往会引起树脂碎裂,使强度降低。

  (6)由于树脂保管不当,失水干燥,一旦遇水就会胀裂;或是环境温度低于0℃,因树脂内部水分冻结而胀裂、破碎,造成树脂的强度降低。

  16、离子交换树脂使用后颜色变深说明什么?

  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种半透明或透明的物质,依其组成的不同,其颜色也不一样,苯乙烯系树脂均呈黄色;丙烯酸系树脂有的无色透明,有的呈乳白色。

一般讲,交联剂多,原料中杂质多,制出的树脂颜色则深。

  离子交换树脂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水中的铁质或有机物的污染,其颜色也会变深;失效的离子交换树脂的颜色,比再生好的树脂要稍深一些。

  因此有时候可以从树脂颜色的变化,看出树脂的“失效”程度。

  17、树脂受到污染的原因是什么?

  离子交换树脂在运行的过程中,如果发现颜色变深;树脂交换容量不断地下降;清洗水不断地增加;出水水质变差;周期性制水量不断下降等现象,可以认为树脂受到污染。

污染的原因主要有:

  

(1)有机物引起的污染有机物质在水中往往带有负电,成为阴离子交换树脂污染的主要物质。

有机物主要是存在于天然水中的腐殖酸、胶团性的有机杂质、相对分子质量从500至5000的高分子化合物以及多元有机羧酸等,这些物质吸附在树脂上,有的占据或者结合了树脂上的活性基团,有的使树脂的强碱活性基团碱性降低而降解,使树脂降低了离子交换能力。

这类污染从COD的监测中可以检出。

  

(2)油脂引起的污染水中往往含有油类物质,形成膜状物,堵塞或包裹了树脂的微孔,阻碍树脂微孔中的活性基团进行离子交换。

  (3)悬浮物引起的污染水中悬浮物质,紧裹着树脂表面的液膜层,从而隔绝了树脂的离子交换过程,使树脂受到污染。

这种污染以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多。

  (4)胶体物质引起的污染水中胶体颗粒常带负离子,使阴离子交换树脂受到污染。

胶体物质中以胶体硅对树脂的危害最大,它吸附并在树脂的表面上聚合,阻止树脂进行离子交换。

  (5)高价金属离子引起的污染原水中的高价金属离子(如混凝剂中高价金属离子的后移等),如Al3+、Fe3+等扩散进入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内部,由于这些高价金属离子的交换势能高,与树脂中的固定离子—SO3-牢固结合形成Al(SO3)3、Fe(SO3)3等,从而使这部分的固定离子失去作用,丧失了离子交换能力。

  (6)再生剂不纯引起的污染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剂不纯往往混有许多杂质,尤其是烧碱(NaOH)中的杂质甚多,如Fe3+、NaCl、Ns2CO2等,对阴离子交换树脂的污染最为严重。

  此外,细菌、藻类以及水中含氟、氨基酸之类物质等也会不同程度地使树脂受到污染。

  18、为什么阴离子交换树脂容易变质?

  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化学稳定性要比阳离子交换树脂差,所以阴离子树脂对于氧化剂和高温的抵抗能力较弱。

阴离子树脂最易受到侵害的部位是分子中的氮,如季铵型的强碱悸阴树脂在受到氧化剂侵蚀时季铵逐渐变为叔铵、仲胺、伯胺,使得碱性减弱,最后降解为非碱性物质。

这就是阴离子交换树脂的氧化变质过程。

在此过程中,强碱性交换基团逐渐降解减少,弱碱性交换基团比例增加,阴树脂总的交换基团也在减少。

开始时阴离子树脂氧化变质的速度最大,随后逐渐降低,约两年之后,氧化变质速度几乎恒定。

为了防止阴树脂氧化变质,在进入阴离子交换塔之前,要尽力将水中氧化剂除去。

运行中,要切实控制好水温。

有的厂为了提高阴树脂的除硅效果将再生剂溶液加温,但要注意切不可过高。

  19、树脂受到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