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专业古代汉语复习参考资料.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64870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90.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外汉语专业古代汉语复习参考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对外汉语专业古代汉语复习参考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对外汉语专业古代汉语复习参考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对外汉语专业古代汉语复习参考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对外汉语专业古代汉语复习参考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对外汉语专业古代汉语复习参考资料.docx

《对外汉语专业古代汉语复习参考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外汉语专业古代汉语复习参考资料.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对外汉语专业古代汉语复习参考资料.docx

对外汉语专业古代汉语复习参考资料

前言

古代汉语的范围:

广义:

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的汉语(华夏语)。

狭义:

周秦汉文献以及后世的模仿之作表现的语言,通称“文言”。

不加特别说明时,“古代汉语”就是指文言。

第一单元

1.名词解释

(1)古汉语(狭义)指周秦汉文献以及后世的模仿之作表现的语言,通称”文言”.。

(也说“文言文”)

(2)古今字:

古今字指的是不同时代的文献在记录同一个词时先后通行,使用了不同的字。

古今字反映的是一种历时的一词多字的现象。

也就是说古今字指同一个词的书写形式,这些字并非同时通行,时间有先后,在前面的就是古字,后面出现的就是今字。

(3)六书:

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4)王力:

(1900-1986),字了一,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人,中国语言学家、教育家、翻译家、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之一,散文家和诗人。

在音韵学方面的专著有40多种,论文近200篇,共约1000万字,这些论著汇编为《王力文集》(中华书局,1999年,音律)

(5)杨树达:

(1885年-1956),字遇夫,号积微,晚年号耐林翁,湖南长沙市人,中国语言文字学家。

在文字学研究上思路广阔,多有创见,取得了很高成就,为发展祖国的科学文化和教育事业做出了较大贡献。

著有《汉语文言修辞学》是一部有民主性、科学性、创造性的文言修辞学名著,还有不少的旧著在新中国得以修改出版。

(6)《辞源》:

我国现代第一部大规模的语文性辞书。

它以旧有宇书、韵书、类书为基础,吸收了现代辞书的特点。

它的编纂宗旨是以语词为主,兼收百科;以常见为主,强调实用;结合书证,重在溯源。

它删去了旧版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应用技术等方面的词目,专收古代汉语词,兼收古代文物、典章制度等方面的词语。

收词一般止于鸦片战争(公元1840年)。

可供查检,也可供阅读;专家能用,一般读者也能用。

是阅读古籍用的工具书和古典文史研究工作者的参考书。

(注:

古汉老师:

《词源》修订以后的分工作为阅读古汉语的词典。

 

(7)《辞海》:

最初刊行于1936年,是按部首编排,以字带词,我国第一部大型的兼有字典和百科词典性质的综合性辞书。

(注:

古汉老师:

修订以后作为中型的百科辞典。

(8)《说文解字》:

是我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认声读的字典,东汉许慎撰。

通过六书的方法来说解注词,主要说字代表词的本义,有的不是本义。

(注:

古汉老师:

字头是小篆,我国最早的一部字典,力图说解字的本义。

2.阐述题

(1)《尔雅》的地位

《尔雅》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书,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词典,汇集和解释了大量的先秦词汇,保存了丰富的方言资料,也保罗了社会和自然各种专科名词,因此它不仅是一部语文词典,也是一部百科词典。

包括释、诂、训、言,是我们阅读和研究古籍不可缺少的工具书。

(2)清代研究《说文解字》最著名的四大家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王筠(《说文释例》、《说文句读》)、桂馥《说文解字义证》

3繁简字转化

後---后鬥—斗榖—谷(简化方式:

同音代替)

孰—熟舍—捨說—悅竟—境(简化字)

附:

第一单元文选重点句子成分分析:

《黎丘丈人》

 

《苛政猛于虎》:

第二单元

文选部分:

1.郑伯克段于鄢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断代史书,为春秋晚期鲁国史官左丘明为解释鲁史春秋而作。

重点句子成分分析:

2.晋灵公不君1.语法现象

[一]判断句:

1.过三爵,非礼也。

(主语:

过三爵,注:

此爲话题主语,谓语:

非礼)2.翳桑之饿人也。

{主语:

我(省略),谓语:

翳桑之饿人}

3.子爲正卿。

{主语:

子(您),谓语:

爲正卿(宰相)4.董狐,古之良史也。

(主语:

董狐,谓语:

古之良史)5.赵盾,古之良大夫也。

(主语:

赵盾,谓语:

古之良大夫)[二]宾语前置句:

1.则莫之继也。

(之,前置宾语,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故提前。

)2.其我之谓矣!

(我,前置宾语,依靠指代词“之”复指,故提到动词“谓”之前)[三]双宾语句:

1.爲之箪食与肉。

(之,间接宾语,箪食与肉,直接宾语。

)[四]习惯句式:

1.虽猛何爲?

(何爲,是表示反诘的固定搭配。

意爲用不着,没什麽作用)

晋侯饮赵盾酒(使动双宾句)

子产说范选子轻币》

【词类活用】1.晋灵公不君。

(君,名词用如动词,意爲“行君道”)2.宰夫胹熊蹯不孰。

(胹,形容词用如使动,意爲“使……烂熟”)3.吾知所过矣。

(过,名词用作动词,意爲“犯过错”。

)4.过而能改。

(过,名词用如动词,意爲“犯了过错”)5.晋侯饮赵盾酒。

(饮,及物动词用作使动。

意爲“使………饮酒”)6.提弥明死之。

(死,用作爲动,主语爲宾语而动,意爲“爲他而死”)7.舍于翳桑。

(舍,名词活用作动词,意爲“投宿”)8.食之。

(食,及物动词用爲使动,意爲“使……吃”)9.免之。

(免,不及物动词用爲使动。

意爲“使……免”)

【重要虚词】1.寘诸畚(诸,之于的合音,是代词“之”与介词“于”的结合)2.会请先。

(请,表谦敬的副词,是说话人请听话人允许自己做什麽事。

与使令动词“请”的意义完全不同,下文“请以遗之”中的“请”同)3.吾知所过矣。

(所,特指代词,与动词性的词语一起构成一个名词性的结构)4.则能补过者鲜矣。

(者,特指代词,与动词性的词语一起构成一个名词性的结构)5.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

(之,结构助词,用在主谓结构中,取消其独立性,这里是使主谓结构作条件复句中的一个分句)6.遂扶以下。

(以,连词。

连接两个动作性的词语)7.公嗾夫獒焉:

(焉,兼词,可译爲“在这时”)8.鬬且出。

(且,连词,意爲:

“一边……,一边……”,表示同时进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作)

 

【修辞】引用:

诗曰: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又曰:

衮有阙,惟仲山甫补之我之懁矣,自诒伊戚对仗:

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

三.鞌之战

一、词类活用

(1)“马逸,不能止,师从之。

”  止,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停止。

(2)“故中御而从齐侯。

”  中,方位名词作状语,意为在当中。

(3)“从左右,皆肘之。

”  肘,名词用作动词,指用肘推撞。

(4)“人不难以死免其君。

” 难,形容词用作意动,“以……为难”,即“不把……看作难事”。

免,使动用法,“使……脱免于难”。

二、语法现象

1.使动用法:

臣辱戎士,敢告不敏,摄官承乏。

(辱:

使.....受辱,辱没)

2.被动用法:

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

(为戮:

被杀。

为:

介词,用于被动句中。

3.意动用法:

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

(难:

意动用法,“把....当做难事”)

三、修辞

委婉的修辞手法:

 

通论部分:

古今词义的异同

1、古今词义的异同的基本情况:

全同的,迥异的,有同有异的(造成这种词义变化的原因是词义的历史变化)

二、词义演变的结果:

1.转义的积累,形成了某一共时的多义词

2.某些义项的消失造成了从某共时到另一共时(如:

从上古到现代)的某词义的减少或增加(如:

走,本义为行,后又增加了移动等词义)

3.某些义项消失了,另外一些产生了,某些词义仍然是单义,但不一定是本义(例如士兵,为单义词,但是士兵不一定是本义,兵在古汉中最基本的意义是武器,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战士和武器)

4.词在一开始产生的时候大多都是单义词,在后来发展中,词义项的增加,使单义转变为多义词

3、新词的构成方式有:

造词、组词、借词

4、造词的方式有:

音变造词、同源造词、引申造词

5、组词:

1、合成法联合法、偏正法和其他类型

2、派生法(即加前后缀)

6、词义范围的不同:

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

7、同义词形成的原因:

时间地点的不同,还有就是外来词

第二单元第六节“词义的发展与多义词,同族词”(第七八节不考,所以没有整理。

(提示:

关于第二单元第六节的复习,古汉老师要求的是:

首先解释“本义,转义,单义,多义”它们的意思,再来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分析书上给出的关于词义“引申,分化,既引申又分化”三个例子,见下图,这一题会以理论题的形式出现,希望大家不要死记硬背,重在理解。

名词解释

1.本义:

一个词最早的意义,通俗的来说就是词本来的意义。

2.转义:

在本义基础上产生的都叫做转义

3.如何探求一个词的本义?

1)记录这个词最古的汉字字形

2)这个词在文献中最早的用例

3)要符合人类认识发展的规律

4.转义的类型

逻辑转义,修辞转义,语法转义

5.单义词:

只有一个意义或者是特指某一物的词,如:

常见事物的名称,如汽车、飞机、大米、西红柿;

专有名称如马克思、鲁迅、北京、黄河;

科技术语,如原子、元素、行星、克隆,等等

6.多义词:

指具有多个互有联系意义的词

7.本义,转义,单义词,多义词之间的关系

1)单义词所具有的意义就是这个词的本义

2)单义词在本身具有本义的基础上有了转义就变成了多义词

3)多义词是由单义词发展而来的

8.词义引申:

词义的引申是指在原有词汇意义的基础上派生出新的词汇意义。

9.词义分化:

词义的分化是指在原有词汇意义基础上派生出来的新的词汇意义或原意脱离原词位而独立成词。

(PS:

词义的引申使词的意义不断增加,由单义词变成多义词。

当一个多义词的义位过多而指称不明,多义词的某些义位可能从原词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新词。

 

注:

课本119120124页的词义引申或分化的范例需要识记。

(如图)

词义的引申:

词义的分化:

词义既有引申也有分化:

第二单元第九节数量表示方法

数量表示法

数词包括基数词、序数词和概数词。

量词包括物量词和动量词。

数的表示法

基数和序数

基数和序数的表达法同现代汉语差别不大,但要注意:

(1)一般整数和零数之间用“有”或“又”连接;“百、千、万”等表示整数时前面不加“一”;整数和零数之间不加“零”字来补位。

比如:

斩首虏三万二百级。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2)序数词同基数词有时候没有形式差别;序数除了使用序数词来表示外,还可以使用“次,其次”等词表示依次的顺序。

比如:

萧何第一,曹参次之(《史记•萧相国世家》)

概数

(1)概数表示大约的数量,古代汉语概数的表示法是取相邻之数,也可以使用概数词“几、数、若干”等;也可以在数词或数量结构前加“可”或在后加“许、所、余”等词。

比如:

一日行三百余里(《战国策•楚策》)

倍数和分数

古代汉语表示分数和倍数的方法与现代汉语有所区别:

(1)倍数可以用数词加“倍”字表示,可以直接用数词表示。

有时“倍”字是用来表示一倍的,“蓗”字表示五倍。

比如:

或相倍蓗,或相什伯,或相千万。

(《孟子•滕文公上》)

(2)分数的完整表示法是:

分母+“分”+名词+“之”+分子

但是,除了分母和分子外,其他成分往往可以省略。

 

量的表示法(重点)

数词直接表示数量

上古汉语表示数量时往往用数词直接搭配名词或动词,表示事物或者动作的数量,数词可以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定语,有时还可以作谓语、状语。

(1)数词表示数量关系

数词可以用在名词前,也可以用在名词后。

在表示物量关系时,数词后面有时用指示代词“者”来复指前面提到的事物,形成一个“者”字结构,进而充当句子成分。

(2)数词表示动量关系

数词表示动量关系一般用在动词前。

在描述一个动作行为或一个事件时,有时用指示代词“者”来复指前面所提到的动词短语或是主谓短语,使之成为一个“者”字结构,从而充当句子的主语,后面用数词充当句子的谓语。

 

数词+量词的表示法

物量词在甲骨文、金文中已经开始萌芽,春秋战国时期有所发展,汉代以后,物量词才渐渐增多;动量词在上古汉语一般不用,魏晋以后,动量词才大批出现。

(1)数词+物量词

物量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单位。

物量词组一般用在名词前,有时用在名词后。

(2)数词+动量词

动量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

动量词组常常用在动词后。

第三单元

第二组(第三单元)

考点一:

词类活用的定义、句法特征

定义:

词类时对词的语法分类。

一般而言,一个词的词类归属是固定的,每个词类都具有一定的语法功能,充当相应的句法成分。

不过古汉语中的实词具有一些现代汉语所没有的功能,及某些实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其基本语法功能,转而具备其他词类的语法功能,这种情况就成称为“词类活用”。

句法特征:

“活用”是指词在句子中临时具有其他词类的语法功能,充当其他词类所充当的句法成分,诗词与临时转类的一种语言现象,句中出现的语法意义不是词固有的语法意义。

所以“活用”一般要依赖语境才能存在,对它的翻译也必须靠上下文来决定。

考点二:

宾语前置

1.宾语在前(宾语在动词或介词前,尤其是代词作宾语的时候)

分别三种情况:

疑问代词作宾语、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代词复指宾语。

(这几种都是现代汉语没有的,要特别注意!

(1).疑问代词作宾语要前置

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谁,何,奚,恶,安”等作宾语时放在动词或介词前面;动词前如果有助动词则放在助动词前面。

例句:

王谁与为善?

分析:

例句中的“谁与为善”,现代汉语的语序是:

“与谁为善”,疑问代词“谁”充当介词“与”的宾语。

古代汉语中,宾语“谁”提到了介词“与”的前面。

(PS,汉代以后逐渐从前置转向后置,但是后代人仿古的例外)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要前置

在否定句中,代词宾语放在否定词“不,毋(无),未”和无定代词“莫”之后,动词之前。

例句:

楚弱于晋,晋不吾疾也。

分析:

例句中“不吾疾”的意思是“不以我为疾”,古代汉语中将代词宾语“吾”放在否定词“不”之后,动词“疾”之前。

(3).代词复指前置的宾语

在为了强调宾语前置而将宾语提前的句子中,一般用代词“是”或“之”复指提前的宾语。

复指宾语的代词也要放在动词前。

(PS:

复指:

复指代词在句子里是重复指代前面的人、事、物或情况等,有强调、突出的作用。

例句:

岂不谷是为?

先君之好是继。

分析:

“不谷”是诸侯对自己的谦称,“不谷是为”按现代汉语的语序是“为了不谷”,意思是“为了我”;“先君之好是继”按现代汉语的语序是“继先君之好”,意思是“继承先君的友好关系”。

这个句子中,“不谷”是宾语,“是”是复指代词,“为”是动词。

“先君之好”是宾语,“是”是复指代词,“继”是动词。

它们都将宾语提前,连复指宾语的代词也要放在动词的前面。

补充:

1.有时宾语前面面会加上“唯”强调单一性和排他性,构成“唯....是”或“唯....之”的句式。

例句:

1.敢不唯子是从?

(“唯...是”的句式)

2.唯利之求。

(“唯...之”的句式)

分析:

例1中,“子”是宾语,“是”是复指代词,“从”是动词,“唯”放在宾语“子”的前面,强调单一性和排他性。

2.如果强调的宾语本来就是由代词充当。

则常常用“之”复指。

1 例:

1.《诗》曰:

“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其此之谓与!

2 《诗》曰:

“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分析:

例1这个句子中“此”是代词,指代前面的句子,在这里作宾语,“之”复指(重复指代前面的人、事、物或情况)前面的宾语“子”。

(PS:

有时“此之谓”“是之谓”形成固定结构,常常用在句子里,可以翻译为“这叫做”。

3 要强调的宾语由代词“是”充当时,也可以不用代词复指,而把“是”直接放在动词前。

(注:

古汉笔记:

“是”字本身作宾语,常前置)

例:

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分析:

“寡人是征”和“寡人是问”按现代汉语的语序就是“寡人征是”和“寡人问是”。

两句中的“是”分别指代前面提到的“尔贡包茅不入昭”和“王南征而不复”这两件事情。

句中“是”本身是介词,在这里充当宾语,直接将“是”放在动词“征”和“问”的前面,省去了代词复指。

4 代词“是”充当介词“以”的宾语,也常常放在介词前,“是”指代前文提到的原因。

“是以”逐渐形成一种惯用的格式,相当于“因此”。

例:

恢恢乎其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分析:

代词“是”做“以”的宾语,指代前文提到的“游刃有余...”的原因,“是”和“以”组成惯用结构“是以”做“因此”讲,引出下文的结果“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注:

古汉笔记:

“以”字宾语常前置)

考点三:

被动句

被动句的基本特征:

①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②广义的被动句分为无标记的被动句和有标记的被动句③无标记的是指语义上表被动关系,但无标记。

又叫“意念型被动句”④有标记的是指有专门的句法表现手段,有专门的被动标记。

狭义的被动句只包括这种,又称“结构型的被动句”“被动句式”

被动句式:

1、(动词)+于+(施动)

例:

①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

《荀子•修身》。

〈注〉:

“于”字本身并不是真正的被动标记,但古人常用它来标记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2、动词前用介词“为”引进主动者。

例:

①为+〈动词〉例:

战而不克,为诸侯笑。

——《左传•襄公十年》②臣死,妻子为戮,无益于君。

——《左传•文公十三年》

〈注〉:

介词为的语法功能类似今天的被,用来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是很常见的被动标记,为字介宾短语用在动词前,及时行为动作的主动者不出现,仍然构成一个被动句式。

3、“为+所”被动句式为+施动+所+动词

例:

①为秦所困②不为人所容③为世所疑

〈注〉:

所本来是一个辅助性代词,指代动作行为的对象,在被动句式中词义进一步虚化,并无所指,只起标记作用。

4、为+所+动词

例:

①自以为国近淮南,恐一日发。

为所并。

《史记·五宗世家》

〈注〉:

当为字后面不带宾语的时候,“为……所”句式就缩略为“为所”,行为主动者不出现。

5、见+动词

例:

①说不行而有败则见疑,如此者身危。

《韩非子·说难》

〈注〉:

副词见是一个被动标记,加在动词前,表示主语是动词的受事。

6、受动+见+动词+于+宾语(只用于被动的句式)

例:

①其自以为见爱于天子也。

(贾谊《新书》)

〈注〉:

“见”不是用来引进施事者的,因此,动词后面可以用介词“于”来引进行为的主动者。

考点四:

“之”的用法

(一)做结构助词

1.用在偏正结构中,连接定语和中心语,表示修饰或领属关系。

可译为“的”或不译。

例句: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左传曹刿论战》

2.用在主谓结构中,使这个结构成为名词性的,从而充当单句的某个成分或充当复句的分句。

例句: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三国志隆中对》

3.用在前置宾语和动词或介词之间,作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例句:

姜氏何厌之有《左传郑伯克段于焉》

4.用在谓语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或不译

例句:

人不食十日则死,大寒之隆,不衣亦死,《韩非子定法》

5.用在主语和介宾词组之间,起强调介宾词组的用法,可不译

例句: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梁惠王上》

6.用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作宾语后置的标志,可译为“的”

例句:

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荀子劝学》

7.用在谓语和后置状语之间,不译

例句:

子何绝我之暴也《晏子春秋内篇杂上》

 

(二)做连词

“之”相当于“与”,表示联合,用在词语与词语之间,可译为“和”。

表示并列或选择关系。

用例见于先秦,数量极少。

例句:

黄父子之二子死焉《左传文公十一年》

考点五:

“乎”的用法

(一)介词,与“於”“于”大体相同,但应用不那么普遍,所组成的结构一般作补语

1介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和处所,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在到从”等

例句:

子之还兮,遭我乎狃之间兮。

《诗齐风还》

2介进动作行为的对象,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向跟给对”等

例句:

或向乎曾西曰《孟子公孙丑上》

3介进比较的对象,介宾短语一般用在形容词后,译为“比……”

例句:

行无高乎此矣《吕氏春秋至忠》

(二)语气词

一、用在疑问句句尾,表示疑问语气

1用在是非问句尾,可译为“吗”

例句:

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战国策赵策四》

2用在特指问句句尾,可译为“呢”

例句:

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资质通鉴赤壁之战》

3用在选择问句尾,可译为“呢”

例句:

滕,小国也,间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

《孟子梁惠王下》

二,用在反问句句尾,与反诘语气副词“庸”“宁”“岂”“独”等相呼应,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例句: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

三,用在猜度问句句尾与猜度语气副词“其”“殆”“无乃”“得无”等呼应。

表示猜度语气,可译为“吧”

例句:

日食饮得无衰乎《战国策赵策四》

四,用在感叹句句尾,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

例句:

天乎!

吾无罪!

《史记》

五,用在祈使句句尾,表示祈始语气,可译为“吧”

例句:

归休乎,君!

《庄子,逍遥游》

六,用在句中,表示停顿或舒缓,可译为“吗”或不译

例句:

此秋声也,胡为乎来哉?

欧阳修《秋声赋》

(三)词缀,依附在形容词后,表示某种状态,可译为“……的样子”

例句:

周监于二仪,郁郁乎文哉!

《论语》

考点六:

作为第三人称,之和其在身(人称)、数(单复数)、性(性别)、格(辞格)的区别

一、在上古汉语中已经有了一套比较完备的第三人称代词系统,其代词只要有“之”“其”“彼”“厥”。

虽然它们最初以指示代词为主,但是到了上古中后期,其人称代词的用法已经占了很大的比重,成了它们最重要的语法功能之一,所以认为“之”“其”“彼”“厥”在上古时期已经基本完成了向第三人称代词的转化,可以称为第三人称代词。

二、就其句法功能来讲,“之”只要是做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以作双宾语中的间接宾语和兼语句中的兼语,“之”偶尔也可以作定语,用法相当于领格()的“其”“其”主要是作定语,与后面的名词或名词短语有领属关系;“其”也可以做主语,主要是做主谓结构中的小主语,间或做句子的主语。

在表达第三身范畴的时候,有格位上的区别,分工较为明显,大体上将就是“之”主要做宾语,“其”主要做定语。

“其”的意义相当于名词加“之”,所以如果承接上文不用名词而用代词的时候,不能用“之”只能用“其”。

三、就称代对象而言,“之”“其”既可以称代人也可以称代事物,称代人时,基本上都是称代第三人称,偶尔也可以称代说话者自己或对方。

这些第三人称都没有数的区别,既可以称代单数也可以称代复数。

 

考点七:

文献及作者概貌

司马迁(公元前145——前90年),字字长,夏阳人史称“太史公”,是我国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我国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无论在史学史和文学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是古代汉语典范作品。

《汉书》主要作者是班固,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西汉230年的历史。

它的史学思想的学术成就,长期广泛的影响我国史学的发展。

考点八:

1.“批亢捣虚,形格势禁”——词义错综P143

2.“请指示王”——双音指给……看P148

3.“不忍为之下”——因为他的地位比较低而不能忍受(吕老观点,与书上相异)P152

考点九:

说文解字注:

梳、镂(鏤)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木部】梳

理法也。

从木,疏省身。

所菹(zū)切

所㠯理发也。

所㠯二字今补。

器曰梳。

用之理发因亦曰梳。

凡字之体用同称如此。

汉书亦作疏。

從木。

疏省声。

疏,通也。

形声包会意。

所菹切。

五部。

金部】鏤

刚铁,可以刻镂。

从金娄声。

《夏书》曰:

“梁州贡镂。

”一曰镂,釜也。

卢候切

钢铁也。

可㠯刻镂。

镂本钢铁之名。

钢铁可受镌刻。

故镌刻亦曰镂。

释器曰。

金謂之鏤。

鏤,?

也。

詩。

钩膺鏤鍚。

箋皆訓刻金。

許以可以刻鏤释鏤。

此卽已已也,?

也之例也。

今則引申之义行而本义废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