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电视新闻的拍摄课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64692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电视新闻的拍摄课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六章电视新闻的拍摄课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六章电视新闻的拍摄课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六章电视新闻的拍摄课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六章电视新闻的拍摄课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六章电视新闻的拍摄课案.docx

《第六章电视新闻的拍摄课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电视新闻的拍摄课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六章电视新闻的拍摄课案.docx

第六章电视新闻的拍摄课案

第6章电视新闻的拍摄

重难点:

细节的捕捉

电视新闻所传达的,不仅仅是新闻采集的结果,而且还可以是新闻采集的过程。

因此,电视新闻的拍摄就成为是视新闻采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第一节摄像记者的职责

摄像记者是指电视新闻采集时运用摄像机记录现场画面和声音的专职人员。

摄像记者在电视新闻采集中的地位:

现场形象信息的物化过程要靠摄像记者来完成;摄像记者在现场拍摄的原始声画素材构成了电视新闻采集活动中的主体。

也就是说摄像记者工作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声画信息的记录质量。

具体来说,电视摄像记者的作用如下:

一、确何采集到技术合格的视听资料

二、抓取能够反映事物本质的声画信息

三、熟练地进行现场场面调度

四、拍摄时要在编辑意识

一、确保采集到技术合格的视听资料

根据环境调整白平衡;

在与拍摄时相同的照明条件下,放置一个白色纸,调整焦距,使白色充满镜头画面。

在被摄者处在高亮度背景时调整为手动光圈以保证人脸曝光准确;

为保证所有有价值的声音和画面被记录下来而提前开机,从而留出预卷时间;

操作机器时应肩平、脸靠、右肘紧贴右肋,右眼接触录像器的眼罩,必求镜头平稳;右耳要紧贴摄像机监控耳机或直接佩带外接监控耳机,时刻关注声音信息的采集效果,保证声音还原的质量。

摄像机操作的基本要领

1.稳

(1)利用三脚架或其它支撑物

(2)正确的持机姿式

(3)移动摄像时,双膝微弯曲,脚与地面平行移动。

(采用斯坦尼康摄影机稳定器更好)

(4)摇动幅度较大时,应以腰部带动上身回复到正身位,这样落幅稳定、到位。

(5)呼吸:

屏住呼吸或匀而浅的呼吸。

(6)尽量采用广角镜头

2.平

(1)用寻像器边框衡量;

(2)用三脚架上水平仪汽泡调节。

3.准

是指落幅的焦点、构图和时机一定要准。

还包括白平衡要准确,聚焦准确,光圈适宜,镜头长度合适等。

4.匀:

指拍摄运动镜头时,速率要均匀。

二、抓取能够反映事物本质的声画信息

新闻摄像是对客观真实事物中具有新闻报道价值部分所进行的拍摄活动,传递最新的信息是它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因此,捕捉那些能够反映和说明新闻事实的视听形象就成为它的主要任务。

三、熟练地进行现场场面调度

在电视新闻的拍摄中,场面的调度主要体现为镜头调度,而镜头调度,主要体现在摄像记者角度的选择、景别的选择、运动方式的选择这三个方面。

角度的选择

角度包括:

方向、高度和距离三个要素

拍摄方向,是以被摄体为中心,在水平方向上,围绕被摄体一圈选择拍摄点。

分为:

正面拍摄、侧面拍摄和反面拍摄三种方式。

拍摄高度,是指摄像机在纵向上与被摄对象的位置关系,分为平摄、仰摄和俯摄三种。

拍摄距离,是指摄像机与被摄对象的空间的远近。

景别的选择

景别包括:

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运动方式的选择

要求摄像记者要迅速决定现场的拍摄使用固定镜头还是运动镜头。

运动镜头包括:

推、拉、摇、移

四、拍摄时要在编辑意识

拍摄中的编辑意识是指摄像记者在拍摄时主动运用蒙太奇思维,在了解报道的整体构思的基础上使得所拍画面更有利于编辑的拍摄意识。

第二节拍摄的手段

挑、等、抢

要善于选择,捕捉最有价值的事件;

要善于观察,抓住最有代表性、最光彩的一刹神情、事件的特色;

就是要准确无误地迅速地抢拍。

一、挑选

就是记者从复杂纷繁、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对大量可供报道的事实进行严格的挑选,以确定拍摄那些最能体现事物本质的、最能说明问题的、适合于拍摄的典型事件、人物、场景等。

最具体镜头的拍摄来说,就要挑选最富有本质特点的情节、细节、动作表情、神态等,以生动的镜头突出表现新闻报道的主题。

二、等待

等待,就是在挑选的基础上,有预见地、有准备地等待最富表现力的场面出现。

三、抢拍

抢拍,就是抓住时机,把等待来的最富有表现力的形象迅速拍摄下来。

第三节增强现场感

所谓现场,就是新闻事件发生的真实的时间和真实的空间,也就是某一时空范围内,人物、事件、环境、氛围、声音、细节等诸多信息元素的组合。

增强电视新闻的现场感,就是充分展示新闻现场的真实状况,努力观察和捕捉新闻现场中的这些信息元素。

一、增强现场感的必要性

黄匡宇

"电视新闻最大的魅力莫过于以它的现场图像和音响,将亿万观众带到新闻现场,给人们以心理参与和耳闻目睹的满足。

"

二、过程的记录

中国电视新闻由于拍摄过多的会议新闻和请请柬新闻,已习惯对一个新闻事只用几个固定类型的结性画面增表现,而不是记录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

对于事件性报道而言,记录事件发生的过程,不但可以捕捉到许多有价值的信息,而且会产生强烈的现场感。

特别是对重大新闻事件的突发事件,摄像记者应当采用全程跟踪式方法进行拍摄。

对过程的记录,不仅体现为记录新闻事件的发生过程,还体现为记录记者访问的过程。

这种对采访过程的记录会产品生一种调查感,能够提高过程感不强的新闻事件的现场感。

在电视新闻中时空中发生转变时,尤其需要必要的过程交代。

这些过程,能够帮助观众理解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

长镜头

20世纪50年代,法国著名电影评论家安德烈·巴赞提出了“长镜头”(也称“场面调度理论”)理论,向传统的蒙太奇理论挑战,使电影回到了早期卢米埃尔时代那种一部电影一次拍摄完的情景。

从技术上讲,所谓长镜头是指较长时值(30秒以上)的镜头画面;

从内容上讲,在这个较长时值的镜头里往往包含了一个完整的段落。

在一次性拍摄中通过演员调度和镜头运动(推拉摇转等视角和视距的变化),在画面上形成各种景别和构图的镜头。

亚历山大·索科诺夫2002年的作品《俄罗斯方舟》可以称为一部非常极端的实验片,整部影片90分钟,只有一个镜头。

三、同期声的录制

同期声,是指录自现实生活,并源自电视画面自身形的客观音响。

在电视新闻的声画构成当中,同期声是一个重要的元素,它是增强电视新闻现场感的有力武器。

同期声的作用

1.同期声是新闻信息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2.同期声增强了现场感

3.同期声破除了"假"的感觉

4.同期声增强了电视新闻的感染力

同期声录制操作中注意的问题:

一、在拍摄记者访问或人物对话时,在注意三个问题:

1.采访话筒是否出现在镜头中。

从记者和镜头的关系来看,电视新闻有"隐性话筒"式和"我在场"式两种类型.

2.注意别忘了录下采访记者的关键性提问.

3.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要善于把摄像机当做录音机来用.如暗访中

二、在拍摄庆典、仪式、会议或其他可预测场景时,要注意对现场讲话或现场音乐的完整记录。

一般情况下,要对现场同期声全程录制,以便后期制作时进行合理挑选。

三、只要摄像机处于录像状态,就要保证话筒是打开的。

第四节细节的捕捉

所谓细节,是指构成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情境、自然景观的最小组成单位。

由于细节能使新闻丰满、生动、因此被称为新闻的血肉。

在新闻新闻中,细节多以近景或特定加以突出和强调。

一、细节的重点性

在电视新闻中,细节不仅可以深化主题、增大信息量同学可以增大新闻的感染呼和冲击力,加强新闻的可看性。

具体来说:

1.细节可以深化主题

例如:

《新闻调查透视运城灌溉工程》

2.细节可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电视节目具有声画合一的优势,可以充分调动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知手段,可以通过人物社态红节、动作细节等画面语言,鲜明、生动地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电视节目中的细节在全方位刻画人物性格、展示内心情感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3.细节可以增加节目感染力

电视新闻中,除了采访人物或新闻事件时的同期声以外,伴随着人物说话时的一些非语言符号,如语调、目光、表情、肢体动作和静态的身体姿势、空间距离、衣着打扮乃至周围环境、氛围,都具有表情、达意、传神、、暗示、指代以及传递信息的功能。

二、细节的分类

对于电视新闻来说,细节大致分为:

语言细节、形象细节、景物细节和场面细节四种

1.语言细节

新闻事件中人物有鲜明特点的语言,能够表现出人物强烈的个性。

抓拍到这样的语言细节并用在电视新闻当中,能使新闻"活"起来。

例如:

《焦点访谈咸宁工商取财有道》

2.形象细节

形象细节指的是新闻事业中的人的表情细节、动作细节或服饰化妆等细节。

在电视新闻的不同细节当中,这是最为常见的一种。

3.景物细节

景物细节的作用是将有特殊意义的景物同新闻事件联系起来,从而加深观众对新闻事件的理解。

4.场面细节

场面细能让观众深入了解当时当地的状况和气氛,从而加强对新闻的理解。

三、细节的捕捉方法

1.拍摄前要做充分的准备

了解新闻事件的背景资料

了解被采访者的基本情况

了解周围的环境条件

2.现场保持高度敏感

第五节出镜记者

本节咱们从目前出镜记者存在的问题导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细细分析如何作好一名出镜记者!

那么目前的出镜记者存在哪些问题呢?

定义

记者出镜,广义上说,是指在电视新闻中,直接出现记者采集新闻事实、评述新闻事件的形的一种报道形式。

从狭义上说,是指记者在新闻现场面对镜头直接交代、播报和评论新闻事实的报道方式。

一、记者出镜的作用

1.增强现场感

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记者对新闻事件的交代与对观众的引领使之成为新闻事件的导游,观个人全能有产生仿佛置身于现场的感受。

2.提高亲和力

一方面,记者出镜直接对观众介绍现场的情况,能够形成人际化交流的亲切感。

就像面对面沟通一样,能够有效拉近现场观众和记者的心理距离,提高报道的亲和力。

另一方面,记者出镜是正在进行时,报道过程与事件发展过程相同步。

尽管观众在收看时并非一定与记者同步,但由于观众认识妻当记者出镜进行报道的时候,他与观众一样对事件的发展结果不可预知。

因此,这种由此而产生的同步感就会引发观众的期待心理,增强报道的感染力。

3.成为结构新闻的手段,起到过渡作用

在很多电视新闻当中,记者出镜经常成为一种结构手段,特别是在电视深度报道中,记者面对镜头进行南场所介绍和评述已成为段落转换的方法。

4.提高新闻时效性

如果记者出镜能在新闻现场,根据新闻事态的具体情况,安排好报道内容,有条不紊地进行采访,并通过对现场的进一步描述和评价,把一条新闻组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那么这条新闻稍加剪辑就可以播出,能省去很时间。

电视媒体现在最推崇的就是"无剪辑"拍摄。

二、加强记者出镜的感染力

在西方新闻界中,几乎每一条新闻中记者都会出镜为观众作现场报道,因此,如何提高记者出镜的水平,加强记者出镜的感力,就成为一则电视新闻成败的重要因素。

1.对出镜环境的选择

记者出镜应当选择那些最能体新闻现场环境,即“典型环境"。

“典型环境"能对记者出镜的评说进行有效的补充,对加强报道效果起到重要作用。

好的出镜场景需要出镜记者和摄像记者反复斟酌,不但要选择新闻事业的发生现场,还要选现场中最能体现新闻事件本质特征的背景。

2.出镜记者应口语化表达

在电视新闻中,出镜记者的出现主要是为营造一种面对面式的人际传播语镜,这就要求出镜记者应当以一种人际交流的方式表达,也就是应当以口语而不是书面语表达,向观众介绍,而不是背稿,是"说"而不是"播"。

3.出镜不是表演

出镜记者出现的六大问题

一、缺乏对新闻现场的判断能力

二、缺乏对自身情感的把握能力

三、无法摆正记者和被采访对象之间的关系。

四、在镜头前装腔作势,关注自己多于关注新闻。

五、提问能力不足,随意性强。

六、没有倾听意识,只顾自己表现而忘了记者的本分。

一、缺乏对新闻现场的判断能力

新闻判断能力是新闻记者的核心能力之一,它又分为两个层次:

事实判断力和价值判断力。

一个现实的问题是,我们有很多主持人凭着优越的外在因素走进了出镜记者的行列。

他们中的很多人缺乏实际的新闻训练,虽然有着清新的形象、伶俐的口齿,具备一定的镜头感,但一旦遇到复杂的新闻现场或者事件突发变故,他们就会变的语言迟滞,神态窘迫,甚至完全丧失对新闻的判断力。

案例:

1997年香港回归,中央电视台进行全程直播,一位小有名气的记者负责报道港督彭定康的活动。

事件刚开始一切正常,彭定康依计划乘车离开了港督府。

该记者对现场进行了描述,发了感慨,做了评论,报道本可以就此告以段落。

但谁也没有料到,记者的话音刚落,彭定康的车子竟然绕了一圈又回来了。

该记者只好又拿起话筒,把刚才的一番话重复了一遍,最后说:

“……我们也不知道他为什么又回来了。

”这次总算对付过去了。

但不可思议的是,片刻之后,彭定康又回来了。

这位记者只好把刚才的话第三次重复背诵。

噩梦还没有结束,彭定康的车子再次缓缓驶入镜头!

这一次该记者彻底被击垮。

电视观众只能看着无声的画面,自己揣摩了。

应该承认的是,记者出镜报道时,既要顾及镜头又要对新闻事实做出迅速准确的判断,心理压力很大。

但出现如此重大的报道事故,究其根源只能怪记者学艺不精。

记者的事实判断力的形成源于对新闻背景的翔实把握以及对现场信息的瞬息捕捉,这两者缺一不可。

而记者对事实的价值判断力的形成,则需要在准确的事实判断的基础上具备超凡的洞察力。

由此看来,如果我们的出镜记者不在这方面下苦工夫,早晚是要吃苦头的。

二、缺乏对自身情感的把握能力。

这一能力的欠缺往往使采访走向两个极端。

一个极端是:

沉迷于现场气氛,忘记了自己是新闻现场和受众之间的中介,忘记了自己的职责。

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情况:

某些记者在现场时,往往受现场情绪感染,被现场氛围牵着鼻子走,或激动万分,或惊诧惶恐,或兴高采烈,或悲愤不已。

自己不能从新闻事件的影响中超脱出来,成为客观的媒体代言人。

另一个极端是:

置身事外,情感冷漠。

不管现场氛围如何,无论是什么题材和事件的新闻,记者总是千篇一律的“保持”同一风格、同一表情(无表情)。

这种情况很容易造成访谈双方的情感隔阂,使采访在浅层面上止步。

这两种情况都是职业素养未近成熟的表现。

这里涉及到的其实是采访学里的一个老话题,采访过程中记者应该如何处理自身情感。

应该说在这个信息激荡涌动的年代里牵动记者心弦的新闻事件越来越多。

首先我们应该对采访过程中记者的情感投入持肯定态度。

作为人民记者一定要有强烈的是非观作为情感表达。

穆青同志说过:

“人民的记者一定要有(和)人民群众一样的情感,你(人民)想的也就是我(记者)想的……”我们讲求记者的客观公正,讲求记者的情感控制,但决不接受情感狭隘、冷漠自私,内心毫无新闻热情,这是比记者如何控制情感更重要的问题。

那么,面对镜头我们的记者应如何把握自己的情感呢。

我们知道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是以双重身份出现的,一个是个性的我,一个是职业的我。

“个性的我”要求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具备常人的常态,喜怒哀乐,随情而动;“职业的我”要求记者的情感生发始终围绕采访主题,切不可恣意蔓延影响采访进程和新闻判断。

这里强调的是,我们反对角色扮演,但一定要有角色控制。

中央电视台王志的采访一直以沉着稳健、不露声色著称。

但也有例外,他在广州采访抗击“非典”第一线的医务人员时,观众看到了王志多次擦眼泪抹鼻子的镜头,但每次情到深处,他都能适时转换话题,把采访引向深入。

应该说,这里的情感控制是比较到位的。

三、无法摆正记者和被采访对象之间的关系

在大量的新闻节目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记者采访提问时,神态居高临下,提问咄咄逼人。

有些记者在采访中有轻视被采访对象的心态,不是求教于他人而后明,俨然法庭法官,采访有如审讯。

有时甚至使被采访对象紧张不已,回答语无伦次,一致严重影响媒体的客观公正。

在我们的社会里,人和人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记者和被采访对象之间也应该是平等的关系。

记者在新闻现场采访,无论被采访对象是谁,现场记者的行为视角不宜“仰俯”,而应该是“平视”

所谓“平视”首先是人文观念上的平等,即对被采访对象的充分尊重。

记者采访时代表的不是自己,而是媒体和观众。

怎样做到平视呢?

不同的场合和对象,是有变化的。

对待强势的被访者应该压抑,对待弱势的被访者应该扶一把。

这样才是平等的对话,平等的相互尊重。

同时,由于电视新闻的现场记实性,记者采访时的神态、语气、声调、提问的方式和措辞都直接展现在观众面前。

记者的采访态度如何,将直接影响传播效果。

这是出镜记者尤其要重视的一个问题。

四、在镜头前装腔作势,关注自己多于关注新闻。

这种出镜记者多是新手,或故作深沉或自我欣赏,最终的结果是搔首弄姿,贻笑大方。

出镜记者一般都会注意两个问题,一个是镜头前自身的形象,一个是进行现场采访。

一个成熟的出镜记者会很自然的分清两者的主次关系,但对一个新手来说,由于自信心不足就自然产生心理障碍,首先表现为对自身形象的苛求

案例:

中央电视台《直播中国》曾试用过一个出镜记者,这位记者是当年“荣事达”杯节目主持人大赛笔试第一名,但由于心理素质太差而名落孙山。

出于爱惜人才考虑让他出任记者,但他站在平遥古城墙下一脸严肃,满头大汉,声音颤抖,让人大跌眼镜。

最后只得弃用

案例:

记录片《侯家家事》的成功使该片的主人公小有名气,后来她在记录片《侯家兵妹走军营》中客串了一把出镜记者。

这位优秀的士兵在镜头前眼神飘忽、笑容僵硬、手势夸张、语言空洞,神采尽失。

由于出镜记者的原因使片子的感染力大大减色。

案例:

中央电视台《面对面》制片人王志曾检讨自己:

“如果你过分在意自己的角度或神态,那么你会忘了你要干什么,你要问什么问题。

所以出镜时最好的状态是‘忘我’,做一个具有自己个性特质的本色记者。

五、提问能力不足,随意性强

现阶段,我们的新闻节目中充斥着大量的模式化提问:

“请问,你有什么感想?

……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你能给我介绍一下吗?

”应该说开放式提问是采访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种采访方法,不可或缺,但它也是一种很懒的提问方法,过多地使用这种方法会使采访流于表面,无法深入。

这就涉及到了出镜记者的提问能力。

记者的任务就是采访。

出镜记者在采访当中的角色就是一个问询者、探询者,提问几乎就是采访的实质。

在西方的新闻学里,提问就是采访最核心的内容。

他们把掌握提问的技巧看作一个记者最重要的业务能力。

因此,我们或许可以从这个意义上去定义:

一个会提问的记者就是一个好记者。

在采访过程中问什么,怎么问,需要我们记者动一番脑筋。

面对复杂的新闻事件,需要记者提前做好准备。

这里的准备包括大量案头工作,你得动笔把要提问的内容事先写下来,做到心中有数。

怎么设计采访提纲,凭空想是想不出来的,你得翻阅大量文字资料,向知情人了解被采访对象的背景情况,如此等等。

在这个问题上没有捷径,要想得到有价值的回答,要想取得对手的尊重,只有做出艰苦的努力。

六、没有倾听意识,只顾自己表现而忘了记者的本分

出镜记者的倾听,首先是一种尊重的态度。

新闻题材的广泛性决定了记者面对的被采访对象几乎可以是所有人,虽然这些人的思想差异很大,但有一点是相同的,所有这些被采访者都希望在一个平等的氛围下进行交流,没有人愿意处在被支配的地位,更没有人愿意看到自己的形象在电视上被矮化。

“倾听”是与人为善的外化,也是请对方打开言路的一种期待。

采访中记者常遇到这种情况:

你想要被采访对象说出来的内容,往往是人家不愿意说的;而被采访对象想讲的,又往往不是你所要的。

此时“倾听”是非常必要的,它是你获得边缘信息的重要渠道,更是你进一步发问的起点。

其次,记者的倾听还是一种技巧。

当记者遇到采访阻力时,真诚的倾听就变成了与被采访对象沟通的点化剂。

记者的倾听会逐渐为对方培养起美妙的成就感,他会认为你是一个愿意倾听他的故事、愿意接受他的思想的人。

一旦采访双方能达到这种心灵互动,那么你距离想要得到的答案也就不远了。

同时,“倾听”也会让你真正地投入到采访当中去,了解更为全面的信息,说不定会有以外收获。

还有一点很重要,出镜记者的倾听本身就是胸有成竹的表现。

这是记者传递给观众的很重要的非语言信息,这种信息的传播效果远远胜过你滔滔不绝的叙述,言之凿凿的结论。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崔永元曾介绍过自己的采访经验,采访的核心目的是得到新闻事实,记者要给对方说话的权力,自己对话题的流向进行宏观调控,适时引导,就是要起到化学反应过程中“催化剂”的作用,让对方发出火花,烧出光亮。

这才是记者的真本事。

备注:

记者的着装

最后说一下采访记者的着装问题。

我认为记者的着装应视采访的环境而定,不能和环境情况反差太大。

例证:

某电视台做的一期新闻节目,记者到一个很穷的革命老区采访,当地老百姓穿得比较破旧,而前去采访的主持人则身穿崭新的毛领大衣,带着皮手套,两者对比相去甚远,再加上主持人冷漠严肃的表情

如果记者在着装上和环境格格不入,容易与采访对象产生距离,沟通起来也就麻烦。

电视节目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不是哪一个人就能单独完成的,它需要艺术人员和技术人员的紧密团结协作。

在观众的欣赏水平越来越高和媒体日益发达繁荣的信息时代,要求我们每一个电视节目制作人员,在各方面都要努力学习,从每个细节做起,才有可能做好电视节目,赢得一席生存之地。

所有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大量的出镜记者无法为自己的角色找到准确的定位,因此自身的努力就变的无的放失。

结论

出镜记者从传播本质上讲是介于信源(新闻事件)和信宿(受众)之间的一个第三者,其本质功能是尽可能拉近信宿与信源的距离,最理想的状态是零距离。

一位优秀的出镜记者既要能够准确把握电视传播规律,又要具备很高的新闻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在电视镜头前挥洒自如,只有这样才能报道出新闻精品,也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好这个“第三者”的角色而不会在电视观众面前露羞露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