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教育.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462584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教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教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教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教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教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教育.docx

《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教育.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教育.docx

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教育

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

 

年级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分数____

总分

 

得分

阅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共22题,题分合计44分)

 

1.从起义军首领,到明朝开国皇帝的历史人物是

A.刘邦  B.刘秀  C.李渊  D.朱元璋

2.明朝建立的时间是

A.1271年  B.1368年  C.1405年  D.1433年

3.朱元璋建立明朝时定都

A.南宁B.集庆  C.南京  D.建康

4.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的皇帝是

A.明太祖B.明英宗C.明成祖D.明景帝

5.明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中,不属于明太祖采取的内容是

A.废除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

B.科举考试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

C.增设东厂等特务机构

D.废除行中书省,在各地设立三司

6.“八股取士”形成于

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

7.靖难之役的胜利者是

A.吴王刘濞B.燕王朱棣C.秦王李世民D.建文帝朱允文

8.明成祖改北平为

A.涿郡B.燕京C.大都D.北京

9.明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采取的措施是

A.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B.废除丞相

C.设殿阁大学士,以备皇帝顾问D.撤销中书省

10.明朝设立厂卫特务机构的直接目的是

A.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B.充实和加强司法部门

C.监视官吏和镇压人民D.防止外戚和宦官干预朝政

11.明朝采取的下列政治措施中,具有明显腐朽性的是

A.废除丞相,权分六部B.废行省,设三司

C.设立厂卫特务机构D.迁都北京

12.明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中,与后来宦官专权有直接关系的是

A.废除丞相B.地方设“三司”

C.八股取士D.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13.下列措施中,属于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表现的是

A.行省制度确立B.分封制度确立

C.八股取士形成D.厂卫等特务机构建立

14.“八股取士”的主要目的是

A.使考试更加规范、标准B.促进文化教育的发展

C.选拔听命于皇帝的官吏D.利于时政问题的解决

15.下列内容不中,不属于明朝“八股取士”规定的是

A.科举考试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  

B.考生的答卷,不允许有个人见解  

C.文体必须死板地分成八个部分  

D.考生可以针对时政,谈古论今

16.明朝为加强中央集权,实行的文化专制措施是

A.采用八股文考试的办法B.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C.设置殿阁大学士D.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

17.朱元璋登基后为巩固江山分封藩王的做法类似于前朝的

A.汉高祖B.唐太宗C.秦始皇D.宋太祖

18.下列哪一项措施,不利于明太祖中央集权的加强

A.废除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B.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C.设置锦衣卫特务机构D.分封子孙到各地做藩王

19.靖难之役”的性质是

A.反抗压迫的农民战争B.争夺皇位的统治权力之争

C.争夺地盘的军阀混战D.少数民族反对中原王朝的战争

20.明成祖迁都北京的时间为

A.1405年B.1421年C.1433年D.1444年

21.明成祖迁都北京的主要目的是

A.为了发展社会经济B.为了有效控制黄河流域

C.为了加强对北方的控制D.为了巩固刚夺取的皇位

22.下列封建帝王中,与明成祖朱棣登上帝位最相类似的是

A.东汉光武帝刘秀B.唐太宗李世民

C.东晋元帝司马睿D.宋太祖赵匡胤

得分

阅卷人

二、多项选择题(共5题,题分合计10分)

 

1.元朝末年,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原因包括

A.政治腐败B.灾害频繁C.宦官专权D.藩镇割据

2.明朝统治者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中央采取的措施是

A.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B.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

C.设殿阁大学士,以备皇帝顾问D.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3.下列有关八股取士制度的论述,准确的是

A.文体死板分成八个部分   B.利于培养出皇帝的忠实奴仆

C.考生不能有个人见解   D.利于选拔有真才识学的人才

4.下列有关明朝厂卫特务机构设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为了加强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B.为了防止外戚和宦官干预朝政

C.由皇帝直接指挥或由宦官统领D.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表现

5.下列有关明朝加强君权的认识,正确的是

A.可以防止大权旁落,巩固中央政权统治

B.可以创造安定局面,保证统治长治久安

C.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的表现

D.暂时缓和社会矛盾,最终抑制社会发展

得分

阅卷人

三、填空题(共8题,题分合计16分)

 

1.    年初,朱元璋以    为南京,称皇帝,建立明朝。

2.1368年初,在应天称帝,建立明朝。

1421年,把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

3.锦衣卫是由皇帝的侍卫亲军组成,兼管对臣民的、侦查,不受法律的约束,成为

组织。

4.明代为加强中央集权废除了丞相,由分理朝政;地方上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

5.明太祖死后,即位,为加强君权,他下令实行。

6.明朝科举考试,只许在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有

见解。

7.之役以燕王的胜利告终。

燕王称帝,他就是明成祖。

8.年,明成祖把都城从南京迁到。

得分

阅卷人

四、材料分析题(共2题,题分合计17分)

 

1.阅读材料: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顾炎武)

请回答:

(1)这是对哪一朝代科举制度的批评?

 

(2)关于科举考试该朝作了哪些规定?

 

(3)这些规定产生了什么后果?

 

2.阅读下列材料:

(宋濂)尝与客饮,帝(明太祖)密使人侦视。

翌日:

问宋濂昨日饮酒否?

坐客为谁?

馔(饭食)何物?

宋濂具以实对。

帝笑曰:

“,卿不欺朕。

请回答:

(1)以上材料反映出明太祖时设置了什么机构?

设置这一机构的目的是什么?

 

(2)到明成祖时,又增设了什么类似的机构?

由谁来统领?

 

(3)这一现象的出现,反映了什么问题?

 

得分

阅卷人

五、列举题(共1题,题分合计6分)

 

1.列举明朝前期加强君权的措施。

 

得分

阅卷人

六、问答题(共2题,题分合计12分)

 

1.明朝前期从哪些方面加强了君主的权力?

 

2.比较唐朝与明朝科举制有什么不同?

 

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2题,合计44分)

1.614答案:

D

2.615答案:

B

3.616答案:

C

4.617答案:

A

5.618答案:

C

6.624答案:

D

7.630答案:

B

8.633答案:

D

9.619答案:

A

10.620答案:

C

11.621答案:

C

12.622答案:

D

13.623答案:

D

14.625答案:

C

15.626答案:

D

16.627答案:

A

17.628答案:

A

18.629答案:

D

19.631答案:

B

20.632答案:

B

21.634答案:

C

22.635答案:

B

二、多项选择题(共5题,合计10分)

1.636答案:

AB

2.637答案:

BCD

3.638答案:

ABC

4.639答案:

ACD

5.640答案:

ACD

三、填空题(共8题,合计16分)

1.641答案:

1368、应天。

2.642答案:

朱元璋、明成祖。

3.643答案:

监视、特务。

4.644答案:

六部、三司。

5.645答案:

建文帝、削藩。

6.646答案:

四书五经、个人。

7.647答案:

靖难、朱棣。

8.649答案:

1421年、北京。

四、材料分析题(共2题,合计17分)

1.651答案:

(1)明朝。

(2)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

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

(3)造成许多读书人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

考中做官后,他们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

2.652答案:

(1)设置特务机构锦衣卫;对臣民监视和侦查。

(2)增设特务机构东厂;由宦官统领。

(3)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同时说明封建制度更加趋于没落。

五、列举题(共1题,合计6分)

1.650答案:

中央废除丞相和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

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设立厂卫等特务机构,对臣民进行监视;

迁都北京,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

八股取士;

执行削藩政策。

六、问答题(共2题,合计12分)

1.653答案:

政治方面:

中央废除丞相和中书省,以六部处理朝政;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设立厂卫等特务机构,对臣民进行监视;迁都北京,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执行削藩政策。

文化方面:

八股取士。

2.654答案:

唐朝科举以进士、明经两科最重要,强调以才学作为选官标准。

明朝科举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八股取士,不讲求实际学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