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投资发展史和现状.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61992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险投资发展史和现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保险投资发展史和现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保险投资发展史和现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保险投资发展史和现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保险投资发展史和现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保险投资发展史和现状.docx

《保险投资发展史和现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险投资发展史和现状.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保险投资发展史和现状.docx

保险投资发展史和现状

保险投资发展史和现状

  一、前言

  保险投资在保险公司的经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是目前我国保险公司资金运作现状并不尽如人意,保险公司作为一个商业企业,其根本目的在于追求利润的最大化,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保险公司利润已不能单纯依靠收取的保险费与一定概率下的保险赔付差额,而是越来越倚重于保险投资的有效运营。

因为保险与给付之差,其利润率是一定的,而且还有减少的趋势,而保险投资的运营,其预期的利润率却是无限大的,所以只有安全有效地进行各种投资运营才能使保险资金获得长期稳定的增长,使保险公司获得较高的利润。

可见有效的资本运营是现代保险业的支柱,是保险经营发展的生命线。

  二、我国保险投资的历史和现状

  我国保险投资的历史沿革

  建国初期,我国保险企业的资金按规定只能存入银行,所得利息全部上缴国家财政,无任何保险投资可言。

经过20年的停办以后,我国保险业随着改革开放而获得新生。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1980年开始恢复办理国内保险业务,并积极发展国外保险业务。

  1984年11月,国务院批转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关于加快发展我国保险事业的报告》中指出:

“总、分公司收入的保险费扣除赔款、赔偿准备金、费用开支和纳税金后,余下的可以自己运用”。

1985年3月国务院颁布的《保险企业管理暂行条例》又从法规的角度明确了保险企业可以自主运用保险资金。

这不仅是我国保险体制改革的一次重大突破,也是增强我国保险业活力的一项战略性措施,对加快我国保险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国保险企业投资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初步发展阶段:

1984年至1988年底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取得投资权后,从1984年下半年开始,总公司在北京、江苏等地尝试性地开展投资业务,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计划单列城市分公司也相继开展保险投资业务。

  在这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对保险企业的投资活动实行严格管理,一是对资金运用规模实行计划控制,例如1986年人行对人保下达2亿元投资额度。

二是对资金运用的方式与方向作了严格规定。

1986年人保的资金运用被限定为投资地方自筹的固定资产项目。

1987年批准试办流动资金贷款业务和购买金融债券。

这一阶段的经营效益不大理想,资产运用率和投资收益水平都比较低。

以1986年为例,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国内业务汇总的资产运用率只有%,投资收益率仅为%。

  2、调整整顿阶段:

1988年底至1990年底

  由于面临治理整顿的经济环境和紧缩信贷规模的局面,加之保险业本身经营效益不佳,我国保险投资业务于1988年底进入调整整顿阶段。

其内容和措施有:

总结前几年资金运用工作的经验和教训,严格执行信贷计划,严肃利率政策,把资金转投到流动资金贷款方面,坚持“十不贷”和注意“重点倾斜”并采取了担保和银行承兑汇票抵押等手段,努力提高资金运用的安全性与收益性。

在这一阶段,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工作除办理流动资金贷款业务外,大部分工作放在对原有投资贷款项目的清理的催收上。

资金运用的范围被限定为流动资金贷款、企业技术改造贷款、购买金融债券和银行同业拆借。

  3、进一步发展阶段:

1991年至1995年

  经过两年多的调整整顿,加之宏观经济形势的好转,保险投资业务于1991年开始进行新的发展阶段。

在这一阶段,保险投资在保险界得到了普遍认同和重视。

两家新成立的全国性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先后加入了保险资金运用的行列。

保险投资规模不断扩大,1992年底。

人保、平保、太保三家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余额达亿元。

保险投资的范围有所拓宽,证券投资得到较大发展,保险投资收益得到提高。

  4、规范发展阶段:

1995年至今

  随着1995年《保险法》的出台和实施,各保险公司遵照《保险法》调整业务,以符合《保险法》的要求。

《保险法》的实施,为我国保险投资业务的规范与健康发展奠定的基础。

  我国保险公司保险投资现状

  1、决策机制薄弱

  目前许多保险公司尚未建立一套规范有效的决策机制,人保财险公司直到2003年下半年才成立了专门的保险投资公司。

决策的盲目性、被动性、随意性十分突出,在仅能投资债券的时期,这类决策机制不会体现任何危机,对于资产规模迅速壮大的保险公司来说,更是掩盖了其决策的弊端:

决策机制落后,决策反馈机制尚未建立,在保险公司进入基金市场后会充分暴露出来。

  2、保险投资渠道狭窄

  1998年以前,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渠道限于:

银行存款、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

2000年3月1日起实行的《保险公司管理规定》,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限于银行存款、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买卖中国保监会指定的中央企业债券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

而西方国家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法定渠道则较广泛。

如美国、日本就规定保险公司可进行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股票、抵押贷款、不动产、保单放贷等业务。

  3、保险资金利用率低

  保险资金的利用率,在国外基本上达到90%,而在我国还不到50%。

有限的保险资金主要用于银行存款。

据统计,1998年人保、平保和太保三大保险公司保险资金的40%—60%局限于现金和银行存款,保险资金基本上无“运用”可言。

截止到1999年底,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率还不到20%。

为了保证保险资金的安全,保险公司将大量资金存于银行,由银行进行专业的资金运用,而保险公司只能获得固定的较低的存款利息,银行存款的利息已经远远不能使保险资金保值、增值了,保险公司必须开拓出投资新领域来保证其资金的收益性、安全性。

  4、保险投资缺乏相应人才

  三、建立我国保险投资体制的构想

  保险投资客观上需要建立有效投资体制

  所谓保险投资体制是指保险投资活动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的总称。

保险投资机制建立的目的在于提高保险投资的收益,降低投资风险。

  保险公司的承保业务与投资业务是现代保险业的两个重要特征,其中保险投资业务已经成为现代保险公司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一方面,保险投资业务的发展,将扩大保险公司的盈利,增加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和经营和稳定性。

同时,保险公司收入的增加,将使保险公司有能力降低保险费率,减轻被保险人的负担,提高保险公司的竞争能力。

我国保险业如果没有投资收益作为基础,加入WTO后,在承保业务上很难与国外保险公司进行价格竞争。

另一方面,保险投资业务的发展和获利可以弥补业务上亏损,维持保险公司的生存和发展。

如1987年英国两大保险公司保险业务亏损分别为亿英镑和亿英镑,而投资利润为亿英镑和英镑,盈亏相抵后,还有不小的综合盈利。

从近期国际保险业的发展特点来看,保险公司的主要收益已经从传统的承保收益逐步转移为投资收益,如美国产险业务自1978年以来连续21年出现承保亏损,主要收益来自于投资收益。

  由于保险经营是一种负债经营,因而保险资金的运用除了考虑投资的收益外,还必须保证投资的安全性。

因此,市场的开放,投资工具的增加和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客观上需要保险公司进一步加强投资机制的建设,提高化解风险的能力,保证保险资金实现安全性和投资收益的协调。

  保险业应尽快建立、健全保险企业的制度和规范

  建立和完善中国保险投资体制是一个系统工程。

只有保险公司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加强经营管理,才可能为高水平、高效益的保险投资提供根本制度保证。

如何加强经营管理,我个人认为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第

  一、加大公司运作的透明度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运用法律武器,严惩那些损害股东权益的行为,有效地维护股东的权益。

  第

  二、建立和完善对经理层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彻底改变旧的用人机制,让市场和竞争来决定经理的选拔,使经理的报酬与公司的业绩直接挂钩。

  第

  三、加强管理创新,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摒弃旧的、传统的管理模式及其相应的管理方工和方法,创建新的管理模式及其相应的方式和方法。

  进一步拓宽资金运用渠道

  保险资金运用是保险公司稳健经营的基础,是关系到保险公司经营状况的重要因素。

  由于我国保险业起步较晚,加之其它种种原因,目前我国保险资金运用存在的问题是证券投资基金规模太小;保险公司无法控制入市资金的风险;在目前封闭式基金占据主流的情况下,保险公司只能被动的分红,其变现很难实现;保险资金的运用渠道过窄;保险资金中短期性行为严重。

  针对这些问题,必须进一步拓宽保险资金的运用渠道,加快资金入市步伐,使我国保险业能够持续快速发展。

  1、保险资金入市

  保险资金入市可以增强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如果运用得当,还可有效解决保险公司所面临的“利差损”问题。

在《保险法》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投资,仅每年的利差损就有3至6个百分点,这为保险公司的长期发展埋下了巨大隐患。

在银行存款的利率为%,国债的买卖收益最多不过6%-7%,在同业拆借市场上,因资金量有限,所以收益率微乎其微。

而在2000年保险公司投资证券基金的平均收益达12%。

因此,保险资金入市,从长远来看,对保险公司增加盈利能力、解决“利差损”具有重要的意义。

  保险资金入市可以有效改善保险公司资产结构。

如果允许保险资金按严格的比例进入证券市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金闲置的压力。

因为保险资金进入证券市场是进行股权的交易,在证券市场机制作用下,根据保险资金运用原则,保险公司必然将资金投入到效益好、有成长性的企业中去,这样客观上就使保险资产得到了相应的改善。

  从长期来看,保险资金入市对于启动保险消费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保险资金入市无疑使国家找到一种对资金更有效的配置方法,从而使部分社会资金与证券市场之间形成纽带。

在这个纽带的连接过程中,不但可以改变整个社会资金的结构,还可以使经济发展得到更大的保障,以便使国家、企业、个人以及保险公司更好的发展。

  保险资金入市,可以增强我国保险公司的国际竞争力。

随着我国加入WTO,保险业面临着更大的冲击,承受着更大的压力。

保险公司除了用提高服务质量来争取保单,扩大客户群外,其所得到的保费收入如何获取最大的安全收益是关键问题。

在发达国家,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较我国畅通的多,除了存入银行和购买国债外,还可涉足证券市场甚至房地产业。

所以,保险资金入市,可以增强我国保险公司与国外保险公司的竞争实力,更好地奠定加入WTO后的经济基础。

  保险资金入市可有效缓解证券市场中资金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有助于稳定证券市场。

随着保险业的不断发展,可入市的保险资金的规模将越来越大,必将会改善证券市场的资金结构,它对证券市场的长期发展所起的作用也会越来越明显。

  2、保险资金进入短期拆借市场。

  尽管保险公司都有较高的信誉,但上前还不能以信用方式进入短期拆借市场,而须有抵押。

如果能直接以信用方式进入短期拆借市场,可以为保险公司提高资金运用效率提供方便。

新晨范文网

  3、扩大可投资的企业债券范围。

  目前保险资金只可购买铁路债券、电力债券和三峡债券,应扩大到其他的企业债券。

尽管企业债券质地有好有坏,或者说存在风险,但应相信保险公司有一定的鉴别能力。

  4、进行资产委托管理。

  资产委托就是保险公司以合同的形式把资金委托给专业的资产管理公司进行运作。

它的最大好处是保险公司省心省力,不必事事躬亲,同时由专业公司进行操作,也可确保较高回报。

  培育专门资金运用人才

  我国加入WTO将使保险业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保险公司如何作好准备,采取措施,搞好投资收益,上面已经从体制和机制创新、拓宽资金运用渠道等多方面进行了探讨,但要确保这些对策措施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决策的参考性和实施的可操作性,关键在人,关键取决于目前保险公司干部职工队伍的素质。

因此,首先要改变干部队伍年龄老化问题,采取买断工龄、提前内退等方式,分流一批年龄老化的人员,以保证队伍的生机与活力;其次,要从管理入手,通过秘诀革,建设与国际接轨的一流现代化商业保险公司的高效精简的机关管理体制,尽快与国际经济接轨;再次,要注重人才的引进和使用,以及后备干部和后备人才的储备。

目前,当务之急是要围绕加快效率的长远目标,建立结构合理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以及培养选拔一批优秀的中青年干部,建立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后备干部队伍,构建既有长期培养对象,又有近期可以上岗的人才储备库。

保险投资发展史和现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