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56703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28.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下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三下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三下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三下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三下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下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

《三下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下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下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

三下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制订时间:

2013年10月9日

本套教材整数除法的教学内容安排在三个年段进行,具体编排如下:

1、二年级下学期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

2、三年级下学期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3、四年级上学期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本单元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1)它是在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2)它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

1、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整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

2、使学生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3、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习惯。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整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

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习惯。

教学难点:

使学生会口算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整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

能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习惯。

单元课时安排:

约17课时

龙水第一小学备课纸

备课时间:

年月日

课题

口算除法

教学目标

1.经历一位数除除整百整十或几百几十数的口算过程,在理解算理得基础上掌握一般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在理解算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口算和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口算的方法,能正确进行口算。

理解用一位数除整十、整百的算理

 

一、导入新课

1.复习巩固乘法口诀。

(1)按指定的顺序背诵乘法口诀。

(2)根据给出的得数找相应的乘法口诀

(3)小结:

乘法口诀在我们能帮助我们又快又准地进行乘法和除法的计算。

二、走进情境,探索口算除法

1.出示主题图:

观察这幅图,说说有哪些数学信息,然后提出数学问题。

板书:

1)3次就能运完这60箱,赵伯伯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2)王叔叔有600箱西红柿,他3次运完,王叔叔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3)李阿姨要运240箱黄瓜,也运3次,李阿姨平均一次运多少箱?

4)李叔叔他们三个人共运走124箱茄子,平均每人运走多少箱?

2.想一想,怎么解决这些问题?

和你小组里的同学商量商量。

如果想到了解决的计算方法,再思考一下,为什么用这种方法来解决?

3.指名列式,并说明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4.探索口算方法。

1)独立思考:

怎样计算60÷3的得数?

可以直接计算,并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也可以用你们手中的工具帮助你说明你的思路。

2)回报交流:

(可能有以下几种思路)

(1)想口诀   二三得六

2×3=6   6÷3=2      60÷3=20

(2)20×3=60      60÷3=20

(3)(借助小棒图)把60看做6个十,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十,也就是20。

   60÷3=20

3)600÷3你是怎样计算的?

小组里面说说。

600÷3=200(箱)

4)240÷3可以怎样计算?

5)小结:

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在计算时可以如何思考?

可以想口诀,还可以用以前学的乘法运算来思考,还可以用数的组成的知识来解决。

三、组织练习

1.做一做求平均每个蜂房有多少只小蜜蜂。

2.口算

90÷3        80÷2     15÷5     270÷9

900÷3       800÷2    150÷5    2700÷9

观察各组,你有什么发现?

想一想300÷5的商是几,为什么不是600?

3.知识介绍:

除号的由来

四、布置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本》第6-7页。

课后反思

 

 

龙水第一小学备课纸

备课时间:

年月日

课题

估算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估算过程,学会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能正确合理地进行一位数除多为数的估算,初步学会表述估算过程。

3.体会除法估算的必要性,培养估算意识,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表达估算的思路。

根据不同情境或数据,采用合理的估算方法

 

一、复习旧知

1.师出示口算卡片:

1800÷3  2400÷6  250÷5  420÷6

2700÷9  140÷7  120÷6  5400÷6

学生开火车直接说得数。

看哪一组开得又对又快。

2.同桌一人说算式一人回答,答对的就坐下。

二、引入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教学挂图,呈现农贸市场的情境图

师:

上一节课我们共同为赵伯伯、李阿姨和王叔叔解决了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为李叔叔他们三人解决困难,好吗?

他们遇到了什么难题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呈现李叔叔三人的情境图:

师:

你们看,李叔叔他们三人想怎么把蔬菜运走呀?

(用三辆车一次把这124箱蔬菜全部运完。

同桌交流、讨论,提出问题,老师板书:

李叔叔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

师:

这道题该怎么解决呢?

(让学生讨论)

三、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确定问题:

你能大概猜一下他们每一个人运了多少箱吗?

可以用什么方法快速地解决它呢?

2生讨论后反馈结果。

请一学生叙述估算的过程。

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把124看成120,120÷3=40(箱)

(2) 把124拆成120和4,再分别和3除,每人平均分了40箱,还剩4箱,又分了一次,最后还剩下一箱,每个人大约运了41箱。

师板书:

124÷3≈40(箱)或者124=120+4 120÷3=40 4÷3=1……1

124÷3≈41(箱)

3.小结:

刚才你们是用什么方法很快地帮李叔叔解决难题的?

(估算)这节课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学生发言)在生活中你还认为哪些地方用得到估算呢?

估算经常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它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方法,当我们遇到数字较大的题目,比如分东西,而你又不能准确地算出该平均分多少物品给每个人时,我们就可以用估算来计算。

四、巩固练习,加深印象:

做P16“做一做”第1、2题

1.学生说说题意,并说一说为什么260可以看作240或者280。

之后解答这道题目。

2.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本道题。

之后进行全班性讲评。

五、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本》第8页。

课后反思

 

龙水第一小学备课纸

备课时间:

年月日

课题

练习课

教学目标

1.巩固用一位数除的口算、估算的方法,提高计算能力,会用除法估算和口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能根据倍的意义,解决有关倍数关系的实际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巩固用一位数除的口算、估算方法。

正确合理地进行除法估算;正确解决有关倍数关系的实际问题。

 

一、谈话引入

前两节课我们分别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口算和估算,这节课我们专门来进行有关练习,来进一步巩固除法口算和估算的方法,另外还要用口算或估算的办法解决实际问题,看谁最有收获。

二、组织练习

1.专项练习

(1)口算

第一组:

30÷3       400÷2      9000÷3

60÷2       800÷4      5000÷5

学生先口算,再从各列中任选一个算式说说口算方法。

第二组:

16÷2=          30÷5        21÷7

160÷2=         300÷5       210÷7

1600÷2=        3000÷5      2100÷7

先口算,再观察每列中三道算式,说说有什么发现;比一比第一、第二两列,说说有什么发现,为什么?

(2)估算

第一组:

71÷8         181÷2       359÷6

440÷9        138÷7       323÷4

先独立估算,有困难的可以找老师帮忙,或把难题直接写到黑板上。

集体交流,如果出现不同的方法,只要合理都予以肯定。

第二组:

用你喜欢的方法估一估。

125÷2    297÷4     378÷5      435÷7       469÷8    194÷6

学生练习后交流。

2.解决问题

(1)教科书第17页第4题。

学生读题后问:

本题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可以用哪种计算?

(口算、估算)

指名板演,集体校对。

(2)教科书第18页第6题。

学生独立填写空格后,交流各自的想法。

小结:

有关倍数关系的问题中,求一倍数的要用除法去计算。

(3)第18页第7题。

有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你会计算56÷4和64÷4吗?

我们后面将学习他们。

(4)挑战题:

a第18页第8题。

B找规律填数

4 8 16  32 (  )

243 81  27  9  (  )

2  5   11  23  47 (   )

8  24   12   36   18  (   )

三、课堂小结

今天你又有什么收获?

你现在是怎样看待除法口算、除法估算的?

四、作业布置

完成《课堂作业本》第9页。

课后反思

 

 

龙水第一小学备课纸

备课时间:

年月日

课题

除法笔算

教学目标

1.借助小棒,经历分物过程,理解除数是一位数商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过程,掌握这类除法竖式的正确书写格式。

2.能够正确笔算除数是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

3.在与他人交流计算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掌握笔算除法的计算顺序及书写格式。

除法竖式的掌握

 

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引入

阳历3月12日是我国植树节,瞧!

这里的小朋友们正在种树呢!

仔细观察,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2.根据三或四年级植树的棵树,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有选择地板书学生所提问题,:

(1)三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

(2)四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

3.指名列出问题

(1)的算式,并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义及特点。

4.先试算,再交流。

可能出现下面的算法:

(1)40÷2=20 2÷2=1  20+1=21

(2)42÷2≈20

二、直观操作,探索发现

1.如果用竖式来笔算这道算式,应该怎么算,又该怎么写呢?

让学生尝试笔算,并说说书写的依据。

可能会出现:

  21   这里要提问:

21怎么来的?

2)42    这样能看出计算的过程吗?

42

0

2.如果用小棒来替代数字,你能把4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吗?

你打算怎么分?

独立思考后,指名学生用投影演示如何分小棒,其他学生注意观察,并用语言表述分小棒的方法。

3.用除法竖式记录分小棒的过程。

第一次怎么分?

在竖式上怎么写?

先把4个十(手指着竖式中被除数十位上的4)平均分成2份,每份最多可以分得2个十,在被除数十位上写2。

第一次分走了多少小棒?

怎么计算出来的?

二二得四,第一次分走了4个十,我们要把第一次分走的4个十,也就是40,写到被除数的下面相应的数位上。

第二次怎么分?

竖式怎么写?

  

 21

2)42

40

2

2

0

4.看竖式,想小棒,说说42÷2的笔算过程。

并以同样的方法尝试39÷3。

5.指名列出问题

(2)的算式:

52÷2。

6.尝试列竖式笔算。

可以直接算,也可以边分小棒边写竖式,也可以在头脑里想象着分分小棒,再来列竖式;有困难的可以想好问题跟大伙交流,也可以找老师帮忙。

几个十刚好分完该怎么办?

7.交流:

按几次分?

第一次不能把几个十刚好分完该怎么办?

尝试56÷4和64÷4。

8.小结,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要把两位数看成几个十和几个一按2次计算。

三、运用新知,发展技能

1.抢萝卜。

完成第20页第1题,作对一题得一个萝卜,全对再另加一个,看谁能得7个萝卜。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说说其中1-2题的思考过程。

2.解决问题。

四、看书质疑,总结全课

看书质疑,有什么问题?

今天学的算式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我们是怎么笔算的?

五、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本》第10页。

课后反思

 

龙水第一小学备课纸

备课时间:

年月日

课题

除法笔算练习课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能正确进行除法笔算的计算。

2.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3.养成认真审题、认真计算、自觉检查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熟练除法笔算

教学难点:

根据已有信息,正确提出相关问题。

 

一、巩固练习

26÷2       93÷3      88÷4       66÷6

34÷2       75÷3      56÷4       84÷6

1.要求每人从每行中各任选两道进行笔算。

2.指名板演

3.集体交流:

他们的计算对吗?

你能看出他是怎么计算的?

你认为笔算除法要注意什么?

二、变式练习

下面的计算对吗?

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题见教科书第22页第2题。

三、解决问题

1.先提问,再解决问题。

明信息:

有96盆花要用来布置校园,小芳想用6盆一组,摆成三角形的,小东想用8盆一组,摆成正方形。

提问题:

根据以上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

1)照小芳的想法摆,可以摆几组?

2)照小东的想法摆,可以摆几组?

3)各能摆几组?

4)小芳的摆法比小东的摆法可以多摆几组?

5)共摆几组?

(引导学生理解这样的问题不符合实际)

解决问题:

挑自己喜欢的问题解答。

校对。

2.解决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

出示教科书第21页第4题,理解题意。

交流:

你是怎样想的?

要解决第二个问题,必须要有哪些信息?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本》第11页。

课后反思

 

龙水第一小学备课纸

备课时间:

年月日

课题

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三位数的除法笔算

教学目标

1.经历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且有余数)除法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计算方法。

2.能结合具体情境估算一位数除三位数的商,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体会估算和笔算的互补性。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一位数除三位数除法的估算、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会正确处理当被除数的前一位不够商1时要用除数去除被除数前两位的问题,并能理解算理。

 

一、创设情境,获得材料。

小梦和小欣整理照片。

一共有238照片,影集每页可插6张,要插多少页?

1)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怎么列式?

2)观察算式,与前面学过的除法比,它有什么不同?

二、互动交流,探索算法。

1.能估算一下大致的结果吗?

指名说说估算的过程和结果。

2.尝试笔算。

如果遇到问题或困难,可以找老师帮忙或先把问题记下来一起交流。

3.互动交流。

1)在笔算中遇到什么问题?

2)提问:

当6除2个百不够商1时怎么办?

6除23表示什么意思?

商是几?

商写在什么位置?

为什么?

3)小棒边演示边写竖式,强化算理。

4.试一试。

838÷6

比一比例3和本题,你有什么发现?

5.小结一位数除三位数的一般方法。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填一填,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4×( )﹤37   7×( )﹤59   3×( )﹤23

6×( )﹤58  8×( )﹤66    5×( )﹤39

2.完成教科书第22页做一做(先估算,再笔算)

3.练习五第1题。

先判断商的位数,再计算。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当百位不够商1时,该怎么办?

怎样判断商是两位数还是三位数?

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布置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本》第12页。

课后反思

 

龙水第一小学备课纸

备课时间:

年月日

课题

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练习课

教学目标

1.学会根据被除数最高位和除数的大小关系判断商的位数。

2.通过辨析错题,找出原因,从而探求出一位数除三、四位数应注意的地方,进而总结出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

3.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学生敢于大胆提出问题和质疑的学习品质。

4.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学习策略。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判断商是几位数;正确计算一位数除三位数。

教学难点:

定商

 

一、开展“小诊所”活动,人人争当“好医生”。

师出示一些典型的错题,如:

①      ②       ③

158      161       89

2)317     5) 807     8) 713

2      5       64

11       30        73

10      30        72

17       7        1

165

12

 

④      ⑤      

157      45      

2)317   4 )183      

2      16       

11      23      

10      20       

17      3        

14         

3                  

1.提出要求:

“小诊所”里来了6个病人,同桌合作,一起当医生,给它们把把脉、学生同桌合作,订正错题。

2.全班交流,交流时重点引导学生说出“病根在哪里?

怎么治?

引导学生发现:

1号病人忘了被除数个位上的数。

2号病人则是一次用两个数“80”去除以5,引导学生发现8够除以5,所以应该先用8个百除以5。

3号正确和4号病人错在余数上。

5号和6号病人则是数位对齐的问题。

3.小结:

今后笔算时,该注意什么?

重点引导学生小结出: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商;每次除后余下的数要比除数小……

二、商是几位数

1.出示书24页第5题,重点分析276÷6和640÷3。

问:

商是几位数?

为什么?

要使 6 □76 的商是两位数,百位上还可以填几?

要使它的商是三位数,百位上又可以填几?

2.小结:

判断商是几位数,关键是比较除数和被除数最高位的大小。

三、激发问题,拓宽思路。

1.出示书24页第6题。

先让学生读题,问:

你有哪些问题?

先自己小声说,再同桌说。

交流时,要求不提相类似或重复的问题。

交流问题。

2.完成书24页第7题。

有些学生能认真观察梨和香蕉每箱都是35千克,从而求出梨和香蕉的总质量是(8+7)×35。

这样列式比较简便。

3.第8题,学生独立解题,集体反馈。

重点引导学生自己读题,找出关键字“一种、哪种、各、这些、只买”。

四、课堂总结。

说说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本》第13页。

课后反思

 

龙水第一小学备课纸

备课时间:

年月日

课题

除法验算

教学目标

1.经历验算除法的计算过程,感受除法验算的必要性,学会利用乘除法的关系进行除法验算的方法。

2.逐步养成验算的良好习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想法的过程,逐步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正确理解乘、除法(特别是有余数除法)各部分的关系。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小朋友,你听说过二月二吃要“芥菜饭”吗?

据说,如果在农历二月初二吃过“芥菜饭”,这一年就不会长固痨(座疮)。

昨天是农历二月初二,之前在农贸市场批发蔬菜的李大伯向菜农收购到120吨芥菜,用限载7吨的卡车来运送需要运几车?

如果用限载8吨的卡车运送呢?

二、合作交流,掌握方法

1.指名列式并计算。

120÷7=17(车) ……1(吨)

120÷8=15(车)

2.如何确认刚才的计算结果的正确与否?

1)先独立思考,同桌交流各自的验算方法。

学生可能会想到再算一次或用乘法验算。

2)指名列式用乘法验算除法。

3.小结:

用乘法验算除法你认为哪些地方要注意?

引导学生总结,用商乘除数是否等于被除数验算除法,如果是有余数的除法,还得把商与除数的积加上余数。

板书:

商×除数(+余数)=?

=被除数

三、巩固应用,提高能力

1.计算并验算。

54÷8     209÷3     856÷7

2.计算并归类。

90   72  585  78  120    267

被2除余数为0的    被3除余数为0的  被5除余数为的

 

观察各组数,你有什么发现?

3.春雨小学有389名学生乘车去参观自然博物馆。

已知每辆车准乘45人,租9辆车够吗?

你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四、课堂总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本》第14页。

龙水第一小学备课纸

备课时间:

年月日

课题

除法验算练习课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提高除法计算的正确率,熟练验算的方法。

2.体会除法验算的重要性。

3.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熟练除法验算

教学难点:

正确解决条件隐蔽的实际问题

 

一、基本练习

1.先判断商是几位数,再计算下面各题,并且进行验算。

148÷2     676÷4     791÷7

249÷8     343÷5     514÷3

2.按要求把下列数正确的填入圈内

90 72 585 120  267 78

被2除余数为0的      

被3除余数为0的        

被5除余数为0的

 

3.在□内填上正确的数

29×3=90-□   12×3=□÷3

□+63=25×4    150÷3=□×2

4.经过刚才的练习,现在我们来个比赛P27 5

二、综合练习

1.P26  2   学生独立完成

2.P26  4  读题思考,小组讨论,看看谁的方法好

3.P27  6请你帮帮王叔叔解决以下问题

三、分层练习

1.P27  7(成绩好的学生做)

2.找出相同的除数

61÷□=□……568÷□=□……575÷□=□……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