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种子生产技术.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456165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5.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物种子生产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作物种子生产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作物种子生产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作物种子生产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作物种子生产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作物种子生产技术.docx

《作物种子生产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物种子生产技术.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作物种子生产技术.docx

作物种子生产技术

第四章作物种子生产技术

第一节水稻种子生产技术

一、水稻的花器构造与开花习性

1、水稻的花器构造:

水稻是雌雄同花的自花授粉作物,稻穗着生在茎的顶端,属圆锥花序。

穗的中轴为主梗,即穗轴。

轴上有节,由节着生枝梗,称第一次枝梗。

由此再分出的小枝,称第二次枝梗。

由第一次枝梗和第二次枝梗分生出小枝梗的末端着生颖花。

每个颖花由两个护颖、一个内颖、一个外颖、两个浆片、1个雌蕊(子房、花柱、柱头)和6个雄蕊(花丝、花药)构成。

外颖较大,顶端尖锐,称为颖尖或伸长为芒,芒的长短因品种而异。

2、开花结实特性

稻穗伸出剑叶叶鞘时称抽穗。

稻穗抽出的当天或次日开花,抽穗2—3天进入盛花期。

始穗、盛穗和齐穗期的划分标准分别是10%、50%、80%植株的稻穗抽出剑叶叶鞘。

每朵小花自内外颖张开到闭合称为开花。

水稻的开花顺序是,先主穗后分蘖。

从一个稻穗来说,上部枝梗的颖花先开,然后依次向下开放。

同一枝梗开花顺序是,最顶端的颖花先开,其次是枝梗基部的颖花开放,然后由下向上依次开放,顶部第二朵颖花最后开放。

每一稻穗从顶端颖花露出剑叶叶鞘到全部抽出需3—4天,一个稻穗的花期为5—7天。

水稻开花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很大。

水稻最适宜的温度为25—30,相对湿度为70%—80%,在天气晴朗、气温适宜的条件下有利于开花,而在阴雨连绵、气温偏低的条件下则延迟开花或不开花。

水稻一天中开花时间为上午8时至下午4时,以10—12时开花最盛,籼稻开花早于粳稻,早稻早于晚稻,如早稻的盛花期是10—11时。

花粉落在柱头上称授粉,授粉后8—12小时,完成双受精过程。

在田间自然条件下,花粉散出后3分生活力下降一半,5分后绝大多数死亡。

水稻开花授精3天后,子房达全长的1/2以上,5—7天达成熟子粒同等长度。

水稻种子成熟按子粒形态特征分成三个时期,乳熟期受精后5—7天,幼嫩子粒的内含物为白色液体,外观呈绿色。

蜡熟期受精后10—20天,子粒的白色液体渐渐失水固化转为软质,后进一步失水成为较硬的蜡质。

成熟期受精后25—35天,子粒颜色开始由绿转黄,当90%以上的子粒变成硬质并呈现黄色,即完全成熟。

二、水稻常规品种种子生产技术

(一)水稻常规品种原种生产技术

水稻原种生产可采用三圃制、二圃制,或用育种家种子直接繁殖。

三圃制生产原种过程如下:

1、单株选择

(1)选择对象在原种圃或种子田中选择单株。

(2)选择时间与选择标准在水稻抽穗期进行初选,成熟期复选。

主要是根据水稻的株高、成熟期、株型、叶型、叶色、叶鞘色、颖色、尖色、芒色等性状进行选择。

收获时,当选单株,每10株捆成一捆,或50单穗捆成一捆,并挂牌标明品种名称。

(3)选株数量依第二年株行圃的面积来确定,一般每公顷株行圃需4500个单株或12000个穗行。

(4)室内考种收获的单株或单穗应干燥,并根据穗部性状淘汰杂株和劣株,将典型性、丰产性符合要求的单株或单穗,分别脱粒保存并编号。

2、株行试验(株行圃)

(1)种植:

将上年当选的单株分别播在秧田中,并插牌以防发生差错。

插秧时将每个单株分别栽种成一个小区。

每隔9个小区设一对照,对照为该品种的原种。

株行圃的一切栽培管理措施均要一致,并在一天内完成。

(2)主要工作:

株行圃的主要工作是淘汰不良的株行,即典型性、丰产性不符合要求株行和株行间不一致的株行。

(3)收获:

先将淘汰株行、对照小区及保护行收获并清场,然后分别收获当选株行,并单脱、单晒、单藏并挂牌标明小区号。

(3)株系比较试验(株系圃)

将上年当选的株行分别种成一个小区,每隔9个小区设一对照。

株系圃的主要工作与株行圃基本相似。

当选株系须具备本品种的典型性、株系间的一致性、丰产性好。

当选株系混合收获、脱粒、贮藏。

(4)混系繁殖(原种圃)

将上年当选株系的混合种子种在原种圃中。

单粒栽植以提高繁殖系数。

原种圃的主要工作是去杂去劣,在苗期、抽穗期、成熟期根据该品种的特征特性进行去杂去劣工作,并将其带出田外。

成熟后及时收获并严防机械混杂。

原种圃收获的种子即为原种。

对纯度较高的群体可采取二圃制生产原种,即单株选择、株行试验、混系繁殖。

(二)水稻常规品种良种生产技术水稻良种生产过程如下:

1、种子田的选择与面积种子田应选择阳光充足、土壤肥沃、排灌方便、无检疫性病虫害的田块。

同一品种的种子田应集中连片。

种子田的面积占大田面积的3%—5%。

2、种子田的管理

(1)提高播种质量和繁殖系数适时播种。

播前应晒种、选种。

播种时应稀播、匀播,培育壮秧。

单株栽插并扩大株行距以提高单株产量。

(2)采取正确的留种技术在品种表现最明显的抽穗期,根据品种的特征特性,选择生长健壮,具有典型性状的优良单株挂牌,成熟时进行复选,入选单株拔出带回室内,经考种进行决选,当选单株混合脱粒作为下一年种子田繁殖用种。

(3)适时收获在选株留种的同时,根据本品种的特征特性除去杂株和劣株,适时收获其余单株,收获时做到“五单”即单收、单运、单打、单晒、单藏。

三、水稻杂交种种子生产技术

杂种优势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利用杂种优势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是现代农业科学的主要成就之一。

杂交水稻就是利用杂种一代的优势,因此必须年年制种,以供大田生产用种。

目前有三系杂交稻和两系杂交稻两大类。

(一)三系杂交水稻制种技术

我国杂交水稻的研究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1970年李必湖在海南岛崖县野生稻群中发现“天然”雄花败育株,为“三系”配套打开了突破口,于1973年实现了籼型野败“三系”配套,经过近40年的研究和实践,“三系”杂交水稻的组合不断增加,杂交制种和繁育技术不断的提高与完善,制种产量也不断提高。

三系杂交水稻制种是以雄性不育系作母本,雄性不育恢复系作父本,按照一定的行比相间种植,使父母本花期相遇,不育系接受恢复系的花粉而受精结实,生产杂交种子。

三系杂交水稻制种的核心工作就是如何提高制种的产量和质量。

由于制种过程中,技术要求高,过程较复杂,稍微疏忽轻则影响产量,重则可能颗粒无收。

实践证明,要提高制种的产量和质量,必须抓好以下技术环节:

1、选择制种基地

(1)自然条件应在该组合适宜的区域内,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集中连片、无检疫性病虫害的地块作作制种基地。

(2)安全隔离空间隔离平原地区在100米以上,山区或丘陵地区在50米以上。

时间隔离制种田的花期与其四周其它水稻品种花期应错开25天以上。

父本隔离制种田四周可种植父本,既起到隔离作用,又提供了父本花粉。

屏障隔离可利用自然屏障或种植高杆作物,高杆作物应在2米以上,隔离区的宽度为30米。

2、确定安全扬花期安全扬花期是指制种田的开花期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异交结实。

其最适宜的气候条件是日平均气温在23—30,昼夜温差8—9,田间相对湿度为70%—90%,天气晴朗并有微风。

长江流域适宜的扬花期为,秋季制种为8月中下至9月上旬,

3、确保父母本花期相遇父母本花期是否相遇是制种成败的关键。

目前所用的野败型不育系大多是由我国长江流域感温性的早稻品种转育而成,而恢复系是来自东南亚的迟中稻品种,二者生育期相差较大,因此调节二者的播种差期,使之花期相遇是制种成败的关键。

良好的花期相遇的标准是母本比父本早1—2天始穗。

父母本播种差期是指第一期父本与母本播种所相差的天数。

由于母本花期较长,父本的花期较集中,故父本一般分二期或三期播种,两期父本间隔天数为7—10天。

确定父母本播种差期的方法有时差法(生育期法)、温差法(有效积温法)、叶差法(叶龄差法)。

(1)时差法:

一般来说,在同一地区、同一季节、同一品种、相同的栽培条件,其生育期相对稳定,时差法就是利用这一特性,根据父母本从播种到始穗的天数来确定播种差期,即生育期长的早播,生育期短的迟播。

(2)温差法:

同一品种在不同年份、不同的季节,生育期受温度的影响会发生改变,但其从播种到始穗的有效积温是相对稳定的,根据这一特性,将父母本有效积温差值作为播种差期,称温差法。

使用这种方法首先应知道父母本的有效积温。

有效积温是指日平均温度减去生物学下限温度数之和。

生物学下限温度籼稻为12、粳稻为10。

计算公式:

A=69

(3)叶差法:

同一品种在基本相同的生态条件下,主茎的叶片数是比较稳定的,出叶速度也有一定的规律。

根据这一特性,在确保父母本花期相遇的条件下,母本播种时父本的主茎叶龄数,称叶龄差法。

如“汕优63”的组合中,父本“明恢63”主茎叶片数为17,母本“珍汕97A”为13叶,在某地某季父母本同时始穗时,母本播种时父本的主茎叶龄为9左右,即该组合在该地该季制种时的叶龄差为9叶。

叶龄差不是父母本主茎叶片数的实际差值。

叶龄差法对同一组合在同一区域、同一季节、相似的栽培条件,不同年份应用效果较好。

在不同区域或不同季节应用叶龄差法来确定播种差期就有一定的出入。

以上三种方法各有适用的条件,应灵活应用。

一般春季制种时以叶龄差为主,以时差法和温差法为辅。

秋季制种时以时差法为主,以叶龄差和温差法为辅。

4、创建高产群体

(1)培育壮秧在秧田培育壮秧,本田靠插不靠发,依靠主茎和低位分蘖成穗。

壮秧的标准是:

生长健壮,叶片清秀,叶片厚实不披垂,根白而粗。

插秧时,母本4—5叶,带2—3个分蘖;父本6—7叶,带3—5个分蘖。

(2)合理行比制种田父本种植的行数与母本种植行数之比,称行比。

确定行比的原则是在保证父本有足够花粉的前提下尽可能扩大母本种植行数。

一般早、中熟组合为2︰(12—14),迟熟组合为

2︰(16—18)。

(3)田间管理分为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前期主攻父母本群体的早生快发,早施重施分蘖肥。

中期主攻父母本稳健生长,要控制N肥的施用量,适时晒田控制无效分蘖的发生,并施P、K肥,使植株叶直秆壮,增强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发生。

5、做好花期预测与调整制种田父母本的生育期除了受遗传因素影响外,但还受到天气、土壤、肥水管理、病虫害等因素的干扰而造成花期相遇不理想,因此在抽穗前30天应进行花期的预测工作,如花期相遇不理想可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调整。

(1)花期预测:

主要有幼穗剥查法和叶龄余数法。

幼穗剥查法就是在父母本幼穗分化时期,对幼穗分化的进度进行剥查进而判断父母本是否同时始穗。

具体方法是在始穗前30天,每3天一次,对父母本进行取样,选有代表性单株10—20株进行剥幼穗,观察其发育进度。

幼穗分化分为八个时期,花期相遇的标准是:

一、二、三期,父早一(期);四、五、六期,父母齐;七、八期,母早一(天)。

叶龄余数法叶龄余数是主茎叶片数减去当时叶龄差数。

由于水稻最后几片叶的出叶速度相对稳定,故叶龄余数与幼穗分化进度的关系也相对稳定。

根据这一规律,可用叶龄余数来预测花期。

具体做法:

用主茎总叶片数减去已出叶片数,求出叶龄余数,根据叶龄余数查出对应的幼穗分化期。

图教材72

(2)调整措施:

根据花期预测,如果父母本花期相遇不理想,则应采取各种措施加以补救,具体方法有:

水调根据目前所用的父本对水分敏感,而母本对水分不敏感,如父本发育偏快的田块,排水晒田,可使父本延迟抽穗。

肥调N肥可促进营养生长,而P、K肥可促进生殖生长,根据这一原理,在水稻幼穗分化的初期对发育偏快的亲本可偏施尿素使其延迟始穗3—4天。

而对发育偏慢的亲本喷施磷酸二氢钾2—3次可提早始穗1—2天。

激素调节目前最常用的激素是赤霉素(九二O),可使花期提前2—3天。

其它措施拔苞如果花期预测发现父母本始穗期相差5—10天,对早抽穗的亲本可在见穗期,拔除幼穗促使其迟发分蘖成穗,从而推迟花期。

6、提高异交结实率

(1)喷施赤霉素赤霉素的作用不仅可使花期提前,还可减轻母本包颈现象和调节父母本的高度,均有利于异花传粉,提高结实率,进而提高制种产量。

赤霉素的使用应根据制种田的具体情况而定,如母本包颈程度低可减少赤霉素的用量。

赤霉素一般分2—3次喷施,如果分2次喷,应前轻后重,比例为3︰7,如果分3次喷,比例为2︰6︰2。

最佳喷施时期是见穗5%—10%。

应选择在晴天的上午9时前或下午4时后进行喷施。

喷施后若3小时内下雨则应重喷。

(2)人工辅助授粉期人工辅助授粉可使花药开裂,扩大散粉范围,进而提高异交结实率。

一般用竹竿赶粉,在母本抽穗达50%时进行,于每天中午进行3—4次,

7、严格去杂去劣为了保证杂交种的质量,在选用高纯度的亲本种子和隔离措施以外,还应认真做好除杂除劣工作。

在秧田、分蘖期、始穗期、成熟期根据三系的不同特征将混入父母本中的杂株、劣株及病株拔除。

特别是要在抽穗期,将混入不育系中的保持系除去。

(二)三系杂交水稻不育系的繁殖技术

用不育系作母本,保持系作父本,按一定比例相间种植,依靠风力和人工授粉,使不育系接受保持系花粉而结实,产生不育系种子,保持系可自交结实,这一过程称不育系繁殖。

生产出的不育系种子少量用于繁殖不育系,多数用于杂交制种。

因此,不育系繁殖时不仅要提高产量,更应提高种子的质量,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制种的质量。

由于杂交制种和不育系繁殖都是通过异花传粉而结实,但是制种和繁殖所用的父本不同,因此他们的技术措施也大同小异,为了搞好不育系的繁殖,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确保花期相遇

(1)适时播种繁殖田父母本抽穗扬花期所要求的气候条件与制种田相同,各地应根据本地气候特点来安排抽穗扬花期,夏繁时应避免连续阴雨和高温的天气,安排在6月下旬以后较为有利。

秋繁时应考虑低温的影响,在9月份抽穗较好。

(2)播种差期由于不育系的繁殖田中父母本是同型的,因此父母本播种差期相差不大,且播种顺序与制种田相反,应先播母本后播父本。

夏繁时不育系与保持系相差4—5天;秋繁时相差3天。

(3)父本分期播种由于保持系的花期短而集中(5—7天),而不育系的花期长(9—12天),所以保持系应分二期播种,二期相隔3—5天。

2、适宜种植密度和行比母本的株行距为10×13.2—16.5;父本的株行距为16.5×16.5,父本双行种植,二期父本相间种植。

由于父母本是同型的,所以父母本的行比比制种田要小得多,适宜的行比是2︰8。

3、肥水管理繁殖田容易出现母强父弱的现象,为了保证父本有足够的花粉,在栽培管理上应偏重父本,在分蘖盛期对父本偏施1—2次氮肥。

4、去杂去劣不育系繁殖必须搞好防杂保纯工作,特别是在抽穗扬花期,将混入不育系的保持系除去,同时将混入不育系和保持系中的杂株、劣株及病株拔除。

收获时,应先收保持系,清场后再收不育系。

(三)两系杂交水稻制种技术

1973年,原湖北省沔阳县沙湖原种场石明松在单季晚粳品种农垦58中发现了自然雄性不育株,但一直未能找到保持系,1978年他在农垦58的后生分蘖中发现了自交结实现象,经几年研究试验,发现农垦58不育株在8月底以前抽穗表现为雄性不育,9月中旬以后抽穗则恢复育性。

后证实光敏型核不育系农垦58S在长日高温下表现雄性不育,在秋后短日相对低温下表现雄性可育。

此后全国掀起了两系法杂交水稻的研究高潮,人们又相继发现温敏型不育系,其育性的转换受温度的制约。

1995年两系杂交水稻在生产上大面积使用。

两系杂交水稻是利用光温敏核不育系一系两用,并配合恢复系进行杂交制种,两系杂交水稻与三系杂交稻相比,优点主要表现在:

一是不育系一系两用,无需保持系,种子繁殖简便,杂交种子成本低。

二是不育系恢复源广,不受恢复基因的制约,组配自由,较容易获得性状优良的杂交组合。

其缺点是:

其育性的表达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出现波动,因而制种和繁殖都受到时、空条件的制约。

不同的生态区,要选用不同的不育系。

根据光温敏不育系的特点,杂交制种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确定两系杂交稻制种的两个安全期两系不育系的不育性既受细胞核不育基因的控制,又受环境条件影响,不育性只有在一定光温条件下才能表达。

因此,在制种生态条件选择上,既要选择一个最佳扬花授粉期,又要选择一个安全的育性转换期,前者是两系制种高产稳产的前提,后者是两系制种成败的关键。

根据常年气象资料和现有制种母本的生育特性,一般在7月下旬至9月上旬有一个稳定不育期,长江流域各省宜安排抽穗扬花期在8月上旬至中旬。

具体要求是:

(1)安全的育性转换期安全的育性转换期应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在育性转换敏感期,日平均温度必须高于25℃,日平均气温不小于20℃,光照长度必须长于14小时,从而保证母本的育性安全为不育。

二是在制种基地选择上,应选择阳光充足,排灌方便,土壤性能好,无冷浸水的地方制种。

(2)安全的扬花授粉期安全的扬花授粉期应包括三个方面的条件:

一是扬花授粉期应多为晴朗天气,开花时段无3天以上的连续阴雨洗花;二是日平均气温26-32℃,无连续3天以上高于36℃或低于24℃;三是相对湿度80%~90%,无3天以上高于95%或低于75%。

(3)在两个“安全期”确定好之后,再根据父母本的生育长度来逆推父母本播种期,也就是说,在安排播种期和始穗期时,既要考虑到安全地度过扬花授粉期,又要考虑能安全地通过育性转换敏感期,从而达到制种既高产又优质的目的。

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例,光温敏型核不育系如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抽穗,易受到低温影响而导致制种失败。

如在8月中下旬抽穗,有利于制种。

2、选择制种基地在选择制种基地时,首先应考虑制种基地的隔离条件。

其次不宜选择在山区有冷水田的地方制种,否则,种子质量难以保证。

另处山区地带气候异常、变化多端,除了阴、雨、大风外,还有雾气、大露水等,即使白天天气较好,由于昼夜温差大,对不育系的育性表达就有影响。

3、建立高产制种群体

(1)培育壮秧秧田用种量,父本是10公斤/667,母本是7.5公斤/667。

(2)插足基本苗母本15万/667,父本4万/667。

父母本行比为2︰(14—16)。

有效穗达20万/667。

(3)合理施肥施足基肥,每667施尿素10公斤、碳酸铵20公斤、氯化钾5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

插秧10天后每667施复合肥15公斤。

4、提高制种质量两系制种除了要防生物学混杂、机械混杂外,更应防止自身受光温影响、栽培措施不当、收割不及时而造成的育性恢复,产生自交种子。

防止的措施:

一是若在幼穗分化期遇到持续几天低温时,应采取化学杀雄来控制其自交,确保制种纯度。

二是培育壮秧,确保分蘖早、齐,进而抽穗齐。

三是及时收割避免后生分蘖自交结实。

(四)两系杂交水稻不育系繁殖技术

1、掌握不育系的育性转换温度

目前生产上所用的光温敏型不育系的育性转换临界温度为24,低于24则恢复育性。

在繁殖不育系时应控制在20—23,这样既可达到恢复育性的目的,又不因低温造成冷害或生理不育。

2、掌握不育系的育性转换部位和时期

育性转换的敏感部位是幼穗生长点,育性转换敏感时期是幼穗分化第三期至第六期。

因此在育性转换敏感时期,用24度以下的低温水灌溉,灌水深度由10公分加深到17公分,使幼穗生长点在育性转换期始终处在低温环境中。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采取的具体做法是多口进水,多口出水,进行串灌,使全田水温基本保持一致,进而提高植株群体结实率。

3、运用综合措施,提高产量采取两段育秧、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和病虫害防治,使主茎穗和分蘖生长尽可能一致,便于在育性转换时期用低水温处理。

(五)主要不育系、恢复系及其组合

优良三系不育系

1、珍汕97A2、V20A3、协青早A4、中9A

5、金23A6、博白A7、II-32A8、优IA

9、D702A10、K18A11、冈46A12、粤丰A

13、甬粳2号A14、盐粳5号A

优良两系不育系

1、培矮64S2、香125S3、安湘S4、安农810S

5、GD-1S6、SE217、蜀光612S8、株1S

9、7001s10、N5088S

主要三系恢复系

1、IR242、IR263、测64-74、明恢63

5、桂996、密阳467、明恢778、晚3

9、R40210、绵恢50111、R20712、中恢8006

知识拓展水稻概况

水稻属于禾本科、稻亚科、稻属,为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一年生草本植物。

稻属有两个栽培种和20余个野生稻种,两个栽培种是亚洲栽培稻和非洲栽培稻,栽培稻起源于野生稻。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世界有一半以上人口以稻米为主食,90%的产销集中在人口密集的亚洲。

根据气候生态型,可将水稻分为籼稻和粳稻。

根据水稻对光、温反应特性,可分为早、中、晚稻。

根据子粒的淀粉性质可分为粘稻(非糯性)和糯稻。

根据水稻对水分的要求可分为水稻和陆稻。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其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粮食作物首位。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和消费国。

我国水稻播种面积居世界第二位,总产量居世界第一。

全国水稻播种面积占粮食种植面积的27%,稻谷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43%,单产可达5.75吨/公顷。

第二节棉花种子生产技术

一、棉花的花器构造与开花习性

1、花器构造棉花为雌雄同花,每朵花由苞叶、花萼、花冠()、雄蕊、雌蕊五部分构成。

苞叶在花的最外边,共3片,呈三角形起保护作用,并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苞叶的基部还有3个蜜腺。

花萼由5个萼片联合而成,围于花冠基部,其基部也有蜜腺。

花冠由5个花组成,陆地棉一般为乳白色,海岛棉为黄色,基部有紫斑。

雄蕊由花药和花丝组成,花丝基部联合成管状,称雄蕊管,花药有60—100个,每个花药含有很多花粉粒,花粉粒为球形表面有刺,易为昆虫传带而黏附到柱头上。

雌蕊在雄蕊管中,分柱头、花柱、子房三部分,柱头有刺状突起,在开花时分泌粘液,粘住花粉。

柱头裂数与子房心皮数相同,子房含有3—5个心皮,形成3—5个心室,每室着生7—11个胚珠,每个胚珠受精后发育成1粒棉子。

2、开花习性棉花现蕾开花有一定的顺序,以第一果枝基部为中心,从第一果节开始呈螺旋曲线由内围向外围依次开放。

相邻果枝同一节位的花,开花相隔2—4天,同一果枝相邻果节的开花日期相隔4—6天。

棉花从早到晚都能开花,但以上午7—10时开花最盛。

开花后花粉生活力仅能保持较短时间,花粉生活力最强是在上午10时—下午2时。

柱头生活力可以维持稍久,但也不超过开花第二天的下午。

所以授粉应在开花当天的午前进行。

二、、棉花常规种子生产技术

(一)棉花原种生产技术棉花是常异花授粉植物,在繁殖过程中易发生变异和混杂,所以棉花原种生产一般采取三圃制和自交混繁法来生产。

1、三圃制原种生产技术

(1)单株选择在原种圃、株系圃或纯度高的种子田中选择具有原品种典型性状的单株。

选株数量依下年株行圃的面积而定,一般每666.7平米株行圃需选200个单株,考种时加以淘汰,最后入选约为100个单株。

选株时期应在结铃盛期进行初选、吐絮期进行复选。

依据的性状有株型、铃型、叶形、结铃性、绒长、色泽、成熟期等。

(2)株行圃将上年入选的单株按编号分别种植于株行圃内。

每个单株种一行,每隔9个株行设一对照(本品种的原种)。

株行圃四周种植本品种的原种。

在苗期、花铃期、吐絮期对各株行分别进行观察和鉴定,典型性和一致性符合要求的株行可当选,当选株行收取中部果枝上吐絮完好的内围铃20个用于考种。

其余分株行收获并根据室内考种结果加以淘汰。

(3)株系圃将上年当选株行分别种植于株系圃内,每个株行种成一个小区,每隔4个小区设一对照。

在生长期进行田间观察和鉴定,方法同株行圃。

入选株系混合采收、轧花。

(4)原种圃将上年混合采收的种子种在原种圃,在生长期间,针对典型性状认真做好去杂去劣工作。

原种圃中收获的种子即为原种。

2、自交混繁法原种生产技术

自交混繁法是南京农业大学陆作楣等人根据棉花授粉和繁殖特点提出的,比传统的三圃制更简便易行。

它通过分系自交保种、混系隔离繁殖来减少个体遗传差异,生产出高纯度的原种。

其程序是建立保种圃、基础种子田、原种田,三者比例为1︰20︰500。

(1)建立保种圃保种圃是自交混繁法的核心,保种圃一旦建成,一般不再更换,直至品种淘汰为止。

保种圃的建立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选株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