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中卫市城市森林公园植物规划设计研究大学毕业设计论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55641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2.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中卫市城市森林公园植物规划设计研究大学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宁夏中卫市城市森林公园植物规划设计研究大学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宁夏中卫市城市森林公园植物规划设计研究大学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宁夏中卫市城市森林公园植物规划设计研究大学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宁夏中卫市城市森林公园植物规划设计研究大学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宁夏中卫市城市森林公园植物规划设计研究大学毕业设计论文.docx

《宁夏中卫市城市森林公园植物规划设计研究大学毕业设计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中卫市城市森林公园植物规划设计研究大学毕业设计论文.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宁夏中卫市城市森林公园植物规划设计研究大学毕业设计论文.docx

宁夏中卫市城市森林公园植物规划设计研究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宁夏中卫市城市森林公园植物规划设计研究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当今世界,寻求自然化、生态化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大趋势,建设城市森林公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代表着现代文明城市发展的新浪潮。

党的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战略思路。

为响应这一号召,宁夏回族自治区于2012年12月出台了《关于加快市民休闲森林公园建设的意见》,规定到2017年,全区各市县(区)都要建成一座包括森林在内、面积达1000亩至5000亩的市民休闲森林公园。

中卫市决定于2014年在全区率先启动森林公园建设,总投资12.7亿元,建设占地11520亩,建成后项目区绿地率为62.2%,其中森林生态保护区绿地率为77.1%,本文对森林公园植物规划研究理论,以及宁夏平原地区原生态森林生态系统调查的基础上,通过与城市建成区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比较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出适宜宁夏平原地区城市森林公园植物规划设计的理论体系和系统性植物配置方法,为随后宁夏各区各市县(区)启动森林公园的建设提供植物规划设计方面的依据和理论支持。

据2013年末统计,中国的城镇化率为53.73%,有专家认为中国的城镇化率只具有统计学意义,中国真正的城镇化率大约为35%,但也能说明我国正处于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大量人口聚集在城市,而城市的基础设施还欠完善,公共服务设施远远达不到同等城市化率的国家,雾霾天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引发生活在城市的人恐慌,对于森林的渴求也达到了一个膨胀期。

截至2014年,全国有75个城市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据国家林业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统计,具有很重要的价值和研究意义。

近几年宁夏自治区通过对天然林的保护以及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重点生态建设工程,森林覆盖率从2010年的11.89%提高到2014年13.8%,从政策上转变了林业发展方式,以发展生态林业为核心,加快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特色优势经济林产业转型升级、市民休闲森林公园建设三板块来提高森林覆盖率。

良好的政策支持、趋于成熟的人工林建设技术、丰富的林木种植资源为中卫市城市森林公园森林植物景观营造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

1.2研究综述

1.2.1森林研究

1.2.1.1森林的定义

森林是以乔木为主体的生物群落,包括郁闭度0.20以上的竹林,或覆盖度30%以上的灌木群落,森林是与其生长环境中一切生物物种或非生物物质的统称,包括了微生物、动物、土壤等。

森林生态系统对维系整个地球的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全球生物圈中重要的一环,也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和环境。

森林美是一种自然美,其表现特征主要有群体美、变化美、空间美、气象美,森林美还体现在森林物种的多样,从高大的乔木到菌类,带给人们新奇、神秘的意味,因此我们在营建森林景观的过程中要重视森林美学的特征。

1.2.1.3森林美的特征

(1)林相

林相是指林分的外部形状,即森林的群体相貌,林相分为单层林和复层林,单层林即纯林,由一种树种构成,表现为林分的树冠分布形成一层,体现为美学特征的统一美;复层林林木的树冠多层重叠的林分,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树种构成(混交林),体现的美学特征为多样统一美、韵律与变化美。

混交林可以形成层次多或冠层厚的林分结构,根据树种组成不同分为乔木混交林、乔灌混交林、综合混交林。

乔木混交林有针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进行混交混交方法要注意种间关系、阴性与阳性树种的合适搭配;

(2)疏密度

疏密度是指某林分树木胸高总断面积与相同条件下模式林分胸高断面积之比,如模式林分胸高断面积为50m2,而某一林分的胸高断面积35m2,这个疏密度等于35/50=0.7。

疏密度带给人们对于森林空间美的不同体验,体现了空间美和变化美。

(3)郁闭度

郁闭度是反映林分密度的指标,指树冠对地面的遮盖程度。

是林木树冠垂直投影与林地面积的比,用十分法表示。

如林地面积全部为树冠投影所遮盖,那这块林地的郁闭度为1.0,假如林地仅遮着7/10,这一林地的郁闭度为0.7。

1.2.1.3森林的分类

按照森林的景观美程度把森林分为以下几类:

(1)原始森林:

是指天然形成的,未遭到人的破坏的完整生物圈。

不仅仅包括绿林湿地也包括动植物间的食物链关系,原始森林受到破坏以后,即使人工补种了大量的树林,也无法弥补森林被坏对生态带来的影响。

原始森林的美是人工不好模仿的,是纯自然最本源的美。

(2)风景林:

以满足美化环境为目的,分布在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郊野公园、城市公园、游览区内的内的森林、林木和灌木林。

通过模拟自然部分人为改造互修复的林地,使之更符合人的审美与喜好。

(3)城市森林:

位于城市中以乔木为主体的生物群落,包括森林公园、防护林、纪念林、公园绿地林、人工林、苗圃等,以一种纯人工的方式营建的人工森林景观。

1.2.1.4城市森林的功能

改善城市环境,杀菌防病,降低噪音,疏导交通,美化城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2.2城市森林公园研究

1.2.2.1森林公园与城市森林公园

关于森林公园的概念,陈戈等人(2001)总结了从1991年到1997年中国学者关于但并未对各个类型进行深入的论证与分析。

房仕钢(2008)通过对国内外森林公园规划建设的调查研究,分析两者的规划建设理论和方法,从国家标准研究出发,对森林公园的概念定义为:

谢莉和李梅(2010)从城市森林公园产生的背帚及发展历程,从城市森林公园的社会经济属性、地带性森林自然特征、公园属性入手对城市森林公园的概念进行界定,研究出城市森林公园在城市绿地分类系统中的定位,自然公园予以廓清。

森林公园是以森林植被为基调,自然景观为主融合了其它多种景观类型的自然公园;运用生态技术、保护生态文化并提供生态旅游的一种绿地。

因此城市森林公园是城市生态公园的一种类型,其定义可以为:

位于城市城区或近郊,保护利用自然资源人工模拟森林生态环境的一种公园。

1.2.2.2国内外研究进展

李矿明(1996)对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梁金兰和郭双宙(2004)本着源于自然和高于自然的思想,依据现代林业理论和森林美学理论,并按照森林公园功能分区的原则,在重点研究游览区、疗养度假区、野营烧烤区、旅游服务区以及道路两旁的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后,提出了各区的规划思路和规划重点。

1.2.3森林公园植物研究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于2003年开始建设,2008年7月3日正式落成,在此期间,胡洁等人(2006)以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为例,从种植设计理念、设计分区、植物群落分区及群落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由此拉开了城市森林公园植物规划设计理论的特例研究,与此相类似的研究有:

梁金兰,郭双宙(2004)对森林植物景观规划的理论依据、规划原则,森林公园中不同区域植物景观设计进行了研究;杨铁东、王洪波(2006)通过对人工湖为核心的森林公园现状植物景观优势与劣势的分析,从植物规划设计原则、植物景观设计、植物选择方面进行了论述;任梦非、朱祥明(2007)上海滨江森林公园规划设计研究,蔡鲁祥(2009)从森林公园景观种植设计现状出发,分析森林公园植物种植景观与自然景观失调的原因,阐述了森林公园的景观种植设计要点,出花境形式对森林公园景观种植设计的重要性;彭历(2008)的胶南喜鹊山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设计分析;叶茁等人(2010)从人工植物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入手,对如何做好人工植物景观设计提出了几点理论方面的指导,但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李梓雯等人(2011)浅析龙湖山国家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规划与设计思路,严少君等人(2011)

由以上的文献研究得出,我国森林公园植物规划的理论研究相对较多,但是对城市森林公园植物规划设计方法理论研究极少,案例的分析和描述性的分析占主体,且理论涉及面和理论深度都不够。

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城市森林公园植物规划设计在技术方法的探索上还不完善,研究方法的先进性亟待提高。

1.3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1.3.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对中卫市城市以及宁夏平原地区原生态森林生态系统调查的基础上,通过与城市建成区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比较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出适宜宁夏平原地区城市森林公园植物规划设计的理论体系和系统性植物配置方法,为随后宁夏各区各市县(区)启动森林公园的建设提供植物规划设计方面的依据和理论支持。

1.3.2研究内容

(1)从宁夏地区森林自然植被的类型、及分域特征研究入手,调查宁夏地区乡土植物资源及植物群落的类型,筛选适合森林公园建设的物种,确立其在构建森林景观方面的地位。

(2)以目前国内建成的城市森林公园为例,对城市森林建设的思想理论、科学方法进行总结,分析其优势和出现的弊端,研究实现城市森林公园植物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得有效途径和方法。

(3)以中卫市城市森林公园植物规划设计实例,结合城市整体定位、城市空间合理布局、城市生态资源合理利用等方面制定合理的规划设计指导思想以及规划目标;结合城市森林公园总体规划,提出合理的植物规划分区,按分区类型进行植物规划设计的研究;调查建成区域植物群落现状,分析其在森林景观营造方面的成就及存在的不足,构建更为合理的植物群落模型。

结合前期的理论研究,并通过设计实例进行验证和实践

第二章研究地点和方法

2.1研究地点概况

2.3.1规划区区位

中卫市城市森林公园选址,位于中卫市远期规划中心城区的中西部,地理坐标:

东经105°18′,北纬37°51′。

东西南北分别以机场大道、迎水桥大道、滨河大道、沙坡头大道、平安大道为界,东部靠中卫市行政中心,西部与沙坡头旅游景区遥相呼应,并紧邻张金山万亩葡萄基地,南段项目区将黄河及大河之舞滨河景观带包含其中,实现城市拥抱黄河,黄河融入城市的景观效果,北侧与腾格里湖森林景观形成生态廊道,东北侧毗邻后续规划建设的中阿大学。

规划用地面积约1214.4hm2,其中水域面积378.4hm2。

2.3.2规划区自然条件

2.3.2.1气候条件

2.3.2.2地形地势与土壤条件

规划区地貌为黄河冲积平原,区内地势平坦,沟渠水系密布,构筑森林景观条件优越,用地主体为耕地,地势平坦,沟渠水系密布,由于长期耕种形成灌淤土土质适中,理化性好,有机质含量高,保水保肥适种性广,为构筑森林景观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条件,局部低洼地区有湖土和盐土分布,土壤类型的多样性为森林公园植物群落物种的丰富多样性提供了可能,同时也对该地区植物规划提出了高要求。

2.3.2.3水系与水质

中卫市水资源条件优越,地下水蕴藏丰富,中卫境内有黄河及其支流长流水、清水河三条主要河流,沿市域西北侧自西南向东北穿境而过,全长约182公里,规划区域将黄河纳入整个规划范围,北部与腾格里湖森林自然保护区连通;规划区地处中卫市规划的一、二级水源保护地范围内,而现状中因为有这块水源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的存在,使得项目实施意义巨大。

同时有美利渠和太平渠两大农业灌溉渠穿梭而过,北部低洼地区多为森林景观,为森林公园植物景观特色创造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2.3.3规划区社会条件

2.3.3.1居民与产业

规划区位于中卫市远期规划中心城区的中西部,是未来城市旅游划区的核心区域,该区域东部临近主城区位置,远期规划中将打造成为高品质社区,北部将打造成为智慧公园,西部与沙坡头5A级旅游区遥相呼应,未来建设中将在两个区域之间建设旅游服务区,根据周边的发展定位,森林公园在功能上要能缓和城市内部分区的矛盾、满足城市环境卫生安全方面的需要、满足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的的紧急避难所的要求、满足美化城市景观的需要、依托城市森林公园的建设,在旅游产业链条中将沙坡头旅游区和腾格里湖森林公园进行了优化和整合了,形成了宁夏沙坡头旅游经济开发试验区、中卫市城市森林公园、沙坡头区万亩酿酒葡萄基地三大开发板块,整体带动了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2.3.3.2交通

规划区东邻机场大道、西邻迎水桥大道、南邻滨河大道、北以沙坡头大道、平安大道为界,与城市主干道相连,交通便利。

2.3.3.3土地利用现状

森林公园的土地利用现状共分为现有住房、耕地、苗圃地、园地、养殖用地、鱼池、设施用地等。

表12-1森林公园土地利用情况汇总表

土地类型

单位

面积

百分比

居住用地

410.74

4.98%

耕地

5989.50

72.75%

苗圃

756.10

9.18%

园地

36.70

0.45%

养殖用地

40.70

0.50%

鱼池

152.00

1.85%

设施用地

847.20

10.29%

2.3.3.4生态环境现状

规划区处于宁夏的中部干旱带核心区,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现状分布有15个村庄点,2条灌溉渠,一处鱼塘(约9公顷),一处小学,一处砖厂,一处加油站,若干苗圃地及温室,用地主体为耕地。

未来将进行高起点规划,森林公园周围用地将形成高品质社区、智慧公园、旅游服务等城市功能区。

现状湿地主要有河漫滩涂地、常年稻田、人工池塘等。

规划区植物包括天然树种、人工林树种,草本植物、地被植物。

天然树种以旱柳、红沙、柠条、毛条、沙冬青、酸枣等半荒漠耐旱植物为主;天然草本植物主要有车前草、冰草、牵牛花、短花针芽等为主;天然植被以荒漠化草原植被为主。

人工植被主要为人工种植的防护林、经济林等。

防护林树种主要为刺槐、杨树、臭椿、沙枣、白蜡、侧柏等。

项目区内原住户较多,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以小麦、玉米、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以大枣、葡萄、梨为主,农田剩余的化肥和农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加剧,水质变坏,极大地威胁水生物种的生存。

2.2研究方法

利用图书馆论文数据库和期刊资源,搜集、查阅现有的关于城市森林公园植物规划设计理论和方法等方面的书籍和文献,了解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情况,并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对与研究相关的概念重新定义,并参考国内已建成的城市森林公园规划、森林保护区规划的相关资料,借鉴其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调查宁夏地区森林自然植被的类型、野生林木种植资源以及市域内建成区植物群落现状,了解当地乡土树种的配置模式,从而得出构建城市森林公园植物选择的依据和栽植要点,为理论研究提供现实依据,最后结合中卫市城市森林公园的项目实例,探讨城市森林公园植物规划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2.3技术路线

 

第三章城市森林公园植物规划设计理论研究

3.1生态设计理论

3.1.1生态设计概念

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有伊安.麦克哈格、迈克尔.霍夫、约翰.西蒙兹。

伊安.麦克哈格是第一个把生态学用在城市设计上的,他反对以往土地和城市规划中功能分区的做法,强调视自然过程为资源,将场地的风景资源特点、地质、生物分布等情况表现在一张图上,找出具有良好开发价值又满足环境保护要求的区域,寻求最优的利用方法,即生态设计。

迈克尔.霍夫在此理论的基础上强调用生态学的视角去重新发掘景观的内在品质和属性,寻求一种包含人及人赖以生存的社会和自然在内的舒适性多样空间。

约翰.西蒙兹的研究更趋向于生态平衡的思想,强调理解人、尊重人、规划人的体验,尊重自然过程、尊重人文文化,提高景观设计的认同感。

他认为:

生态设计就是有效的适应自然过程并与之统一。

3.1.2生态设计表现形式

生态设计的表现形式主要有:

自然式设计、乡土化设计、保护性设计、恢复性设计。

完善及修复已遭破坏的生态因子,减少人为继续的破坏,通过自然更新能力以期恢复到原来的生态环境水平。

3.1.3生态设计理论应用

运用生态设计理论进行城市森林公园植物规划设计,首先要尊重场地的现状,尊重场地中生活的人、植物、动物、人文景观、历史景观等因素,将场地中动植物资源特点、地质土壤条件、生物分布情况等表现在一张图上,综合分析出该区域适合的分区类型,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设计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并能延续场地精神的的景观空间。

3.2生态位理论

3.2.1生态位概念

生态位主要指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反映的是一个种群在其生态系统中最具有优势的能力。

如果一个稳定的群落中有两个物种占据了相同的生态位,其中一个终究会灭亡,如果一个稳定的群落中,各个种群都有其各自的生态位,种群间就能避免直接的竞争,从而保证了群落的稳定性。

3.2.2生态位理论的应用

为了保证森林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在一个植物群落设计中要注意选择占据不同生态位的植物种,避免选择对光照强度、水、土壤等环境因子以及与相关种群关系相同的物种,减少种群之间的竞争,从而保证植物群落的稳定性。

3.3群落演替理论

3.3.1群落演替概念

其个体数量多、生物量高、生活能力强,亚优势种次之,伴生种即在群落中不起主要作用的偶见种,数量少。

在生物群落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一个优势群落代替另一个优势群落的演变现象,称为群落的演替。

3.3.3群落演替理论的应用

在人工森林营建的初期,可以选用大量的速生树做为先锋树种,如旱柳、新疆杨、小叶杨、泡桐、白榆、毛白杨等形成混交林,增大常青树和慢生树的比例,同时增加改良土壤的地被如苜蓿,柽柳等,以利于后继植物的入侵、定居,以期森林群落能不断的演替更新,最后达到这个地区的顶级群落。

3.4森林生态恢复理论

3.4.1森林生态恢复定义

森林生态恢复的定义,是指对森林生态系统停止人为干扰,其含义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减少对现状森林的人为干扰,并采取森林生态恢复技术,使森林群落向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其二是对于在空地上营建人工森林就是一种强人为干扰的的方式、让森林生态系统的形成跳过了森林演替的初始阶段和形成阶段,直接模拟森林阶段的植物物种、生物过程和非生物过程,不断辅助人工措施,使人工森林逐渐形成可以自我更新自我修复的森林生态系统。

3.4.2森林生态恢复理论的应用

森林生态恢复是生态退化的逆转过程,不能靠纯粹的自然恢复,需要从森林群落的自然演替理论中找到到途径与方法,通过调查,找到更利于森林植物生长与恢复的介质,比如中卫城市森林公园其土壤为盐碱土,可以利用生物的改良技术来改变土壤,选用耐干旱、耐贫瘠、固氮、高产、速生的草本和灌木来进行改良。

对于植被退化的群落类型,要进行退化程度的分析,通过人工引种、人工植被的复建来促进群落的结构和功能上的改变,促进其自我恢复的能力。

3.5游憩学理论

3.5.1游憩概念

游憩从字面意义上可以解释为游览、休憩,是自古以来的人们所热衷的一种健康的休闲方式。

游憩学是研究人的游憩行为、方式、需求以及观念,并关注游憩心理与游憩动机,探索游憩与人的生命价值、与社会进步、人类文明的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3.5.2游憩学理论应用

在城市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设计中,游憩学理论的应用始终贯穿在每一个环节,在森林公园植物规划设计中,更是要从研究人的游憩需求入手,观察人的游憩心理对森林景观的需求,关注游憩活动对植物的影响,从而在植物规划设计中,考虑不同人对于植物空间的需求,比如营造山林景观搭配野花野草满足人们对于郊野的向往,营造参天的大树、郁闭度比较高的复层林,满足人们对原始森林的向往,或者是通过树墙树篱划分空间形成私密到半私密空间满足人休憩的需要。

3.6园林美学理论

3.6.1园林美概念

3.6.2园林美学理论应用

森林景观的营造要注重园林美学理论的应用,在植物配置过程中,注重森林植物的色彩美、形式美,通过色彩的冷暖、植株的高低错落、质地等方面的对比产生变化丰富的空间,同时要注重不同植物带给人心理上的不同感受,增加植物的人格审美情趣。

园林美学最本质的特征是追求“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审美情趣,强调意境的营造,因此在森林植物规划中要从美学特征的主要表现形式入手去研究适宜的配置模式。

形式美:

分为外在和内在的美,外在的美就是森林植物群落整体或个体的形象带给人们最直接的视觉感受,比如植物群落整体的色调、林缘线与林冠线的变化、树干的形态以及某个植株的树形等;内在美就是人们通过外在美体会到的一些心理感受,比如当人们看到蓝天下高大整体的新疆杨树群时心理会产生一种积极向上心态,当人们走进幽暗密闭的树林时,产生一种神秘不安的意味,由此可以看出,外在的美是内在美产生的物质条件,想要达到外在美必须通过对外在美的有选择的搭配才能完成,因此在森林景观的营造中对植物材料的选择及搭配模式都要根据形式美的法则来完成。

色彩美:

森林的色彩表现为构成森林的植物的色彩,单个植物根据季相的变化体现出不同的颜色,因此森林的色彩美是一种变化的美,在配置过程中要善于运用色彩的冷暖进行植物色彩上的规划,掌握色彩心理学理论,营造色彩统一中又有着丰富变化的森林美。

除形式美之外还要注重植物配置的搭配手法,运用均衡与稳定、对比与协调、比例与尺度、韵律与节奏等综合配置,才能体现森林在美学意义上的价值。

第四章中卫市城市森林公园植物规划与设计

4.1前期调查、分析及评价

4.1.1植物资源调查

4.1.1.1宁夏森林植物群落类型

罗山是宁夏中部干旱带中一片自然孑遗的天然次生林区,通过对宁夏天然次生林的调查分析,当地森林植被的垂直地带性分布。

植被类型主要分为针叶树纯林、针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树纯林、阔叶混交林、乔灌木林、乔草林、草原八大类型。

针叶纯林主要为青海云杉林、油松林;针叶混交林主要是青海云杉和油松混交林;针阔混交林主要为青海云杉、山杨、油松、华山松;阔叶树纯林主要为山杨、灰榆、白桦、红桦、山柳等;针阔混交林主要有华山松、山杨、红桦、白桦、辽东栎、山柳、椴树、小叶杨等;乔灌木林主要是以上乔木与花楸、茶条木、小叶忍冬、葱皮忍冬、水栒子、蒙古绣线菊、蒙古扁桃、蒙古荚蒾、灰荀子、毛山楂、毛樱桃、单瓣黄刺玫、华北紫丁香等灌木的混交林;野生的地被主要有:

紫花地丁、金露梅、银露梅、展枝唐松草、扁蓄、翠雀、苦豆子、黄花铁线莲、狼毒、百里香、蒙古莸、星毛萎菱菜等。

4.1.1.2中卫市野生林木种植资源

为保护这些珍稀濒危野生林木种植资源,在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中要考虑设立植物专类园,收集、科普展示、驯化利用这些野生林木种植资源。

4.1.1.2中卫市园林绿地现状

根据国标《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所列绿地类型对中卫市中心城各类绿地进行分类统计,找出中心城区现状绿地存在问题。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尚未形成结构清晰的绿地系统网络

从整个建成区范围来看,中卫中心城具有依黄河而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腾格里湿地旅游开发区与建成区绿地系统建设有机结合,对改善中心城整体生态效益具有重大作用。

然而,旧城绿地不足严重,新区正在建设中,公园绿地主要集中在新区,整个城市公园绿地、防护绿地等各类绿地建设亦不成系统;城市铁路、市政设施与居住区之间的防护绿带都未能系统建成;

(2)各类型公园绿地功能不完善,景观质量良莠不齐。

表现为专类性植物园缺乏,各类绿地中没有科普性质强的的植物园;苗圃地植物品种单一,抗病虫害差,农药的使用使当地生物多样性减少同时加剧了水源地污染物;道路绿地中行道树树种单一,乔灌草搭配欠缺统一性,缺乏严格的筛选与城市整体协调性;绿地中园林植物群落层次单一、以国槐和草坪的单一模式间隔常青树小组团种植,没有形成高低错落、林缘线和林冠线变化丰富的景观性种植组团,同属由于缺乏常绿植物冬季景观差;城市植物的地域特色性没有营造出来,季相变化不明显等问题。

(3)防护绿地发展较慢,体系尚未健全,

中心城防护绿地建设发展较慢,至2010底,已建成的防护绿地总面积95.85公顷。

从防护绿地的整体分布来看,尚未形成完善的防护绿地体系。

已建成的防护绿地以道路、滨河防护绿地为主,或分布在苗圃、果园附近。

针对以上的分析和现状的调查研究,表明我们在进行城市森林公园整体植物规划中要考虑与城市整体绿化空间相联系,合理城市整体生态布局,在新的规划中要解决目前城市绿化中所存在的问题,同时要善于运用城市中已成型的植物群落结构进行植物配置,优化城市绿化树种结构、以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