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信深外联考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455047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63.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执信深外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执信深外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执信深外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执信深外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执信深外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执信深外联考语文试题.docx

《执信深外联考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执信深外联考语文试题.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执信深外联考语文试题.docx

执信深外联考语文试题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

A

广州市执信中学深圳外国语学校

2017届高三联考语文试题

2017.2

本试卷共10页,22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班级、考生号、试室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填涂考生号。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儒家《易传·系辞上》云: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

”主张思想文化的融会贯通。

西汉司马迁认为,“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诸子百家立论不同,但也有彼此相通的方面。

东汉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诸子百家学说“相反而相成”。

由此可见,会通精神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

中国思想文化史就是思想文化会通的历史。

这从《吕氏春秋》一书可以看出端倪。

该书亦称《吕览》,为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编成,以儒家和道家学说为主,兼论名、法、墨、农、阴阳各家。

此书肯定了儒家的政治伦理,主张实行仁政,也赞成道家的君无为而臣有为的观点,体现了儒、道的会通。

汉高祖刘邦之孙刘安被封为淮南王,与门客编撰《淮南子》一书。

其中,既有道家的“无为”思想,也有儒家、墨家以天下为己任、劳作不息的论述。

从战国末期到秦汉及魏晋时期,其间贯串着儒家与道家学说的会通,由此产生了魏晋玄学。

魏晋玄学以《周易》《道德经》《庄子》为基础,称为“三玄”。

它既讲自然变化,也谈社会人事变迁;既鄙视世俗,表现出超然物外的态度,又主张保持“名教”(身份等级的象征)传统和对自身既得利益的重视,用以论证“名教”与自然的一致性,体现了儒家与道家学说的会通。

中国思想文化的再次会通,起于唐代“三教并立”,至两宋,由南宋理学完成。

唐代,中国佛学吸取了儒学和道家老子学说的某些方面,有些僧人以“人皆可以为尧舜”来解释佛性,并出现了专讲孝道的佛经,如《父母恩重经》。

有些僧人以忠孝思想为内涵、以家族组织为形式编写禅律《百丈清规》,使佛教中的若干宗派世俗化,这样佛教才有了立足的文化基础。

唐代思想家推崇儒学,同时研究佛学,居庙堂之上讲修齐治平、道德教化,处江湖之远则“栖心释梵,浪迹老庄”。

时至两宋时期,儒学吸取了佛学哲学的某些论证方法,使自身的哲学思辨特别是在本体论上有了新的理论创造。

“会通”,用南宋理学家朱熹的话说,就是为儒学寻找“活水源头”,否则儒学就会枯竭凋零。

他在诗里写道: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他和其他理学家将“三教”会通在以儒学为主的思想体系中,称为“新儒学”。

与朱熹理学有别,南宋产生了以陆九渊为代表的心学思想,认为“心即理”,只要“发明本心”,即可“穷理尽性”。

明代思想家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心学传统,论述“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学说,反映了人们要求独立思考的理性要求。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说,思想学术为天下之“公器”“公识”,要由天下士人共同研究,确定其价值。

在他看来,思想学术上的会通精神有助于打破学术上的门户之见,综合各家之长,开辟出一条新路。

(节选自张岂之《中华文化具有会通精神》)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司马迁和班固都认为,诸子百家虽立论、学说不同,但都主张思想文化的融会贯通,都具有会通精神。

B.《吕氏春秋》不仅会通儒、道两家的思想,还论及了名、法、墨、农、阴阳各家的学说和主张。

C.从《淮南子》有关道家、儒家、墨家思想的论述中,可以看出,我国汉代在思想学术上也具有会通精神。

D.魏晋玄学以“三玄”为基础,其产生的条件之一就是儒家与道家学说从战国末期到魏晋时期的长期会通。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唐代,中国佛学吸取了儒学思想,令佛教中的若干宗派世俗化,使当时的佛教有了立足的文化基础。

B.唐代思想家推崇儒学,同时研究佛学,也会通道家的学说和思想;两宋儒学会通佛学,在理论创新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C.南宋朱熹所代表的“新儒学”在以儒学为主的思想体系中会通了“三教”,为儒学寻找“活水源头”。

D.黄宗羲认为思想学术应该是由天下士人共同研究、确定其价值的“公器”“公识”,学术思想上的会通尤为重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战国末期到南宋末年,中国思想文化至少经历了两次大的会通,会通精神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

B.中国思想文化史就是思想文化会通的历史,其中儒、释、道“三教”的会通影响了整个中国思想文化史。

C.思想文化史上的会通,既体现在学说和思想的融会贯通,也包括一些研究和论证方法的彼此借鉴和吸收。

D.思想学术上的会通精神,不仅可以丰富传统的思想学术,还有助于构建新的学术体系和学术流派。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1980年年初,导演黄健中带着演员刘晓庆来到北大镜春园76号,拜访自己二哥黄侯兴(中国社科院郭沫若纪念馆研究员)的导师王瑶。

几天后,王瑶自我调侃地对黄侯兴说:

“你看,刘晓庆凭一部电影《小花》家喻户晓,可谁又知道我呢?

今年,“王瑶百年诞辰纪念”在京举行。

5月7日下午,北大博雅酒店,主持人颇有深意地说,自己已将当天会议发至微博,不少网民却问,谁是王瑶?

这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科奠基人”写过一篇《自我介绍》,其性情可见一斑:

迩来垂垂老矣,华发满颠,齿转黄黑,颇符“黑白颠倒”之讥;而浓茗时啜,烟斗常衔,亦谙“水深火热”之味。

惟乡音未改,出语多谐,时乘单车横冲直撞,似犹未失故态耳。

他在清华的同学、北大的老同事季镇淮生前更记得,1946年,西南联大解散,自昆明回到北平,搬入清华新西院,已写完研究生论文《魏晋文化思想与文人生活》的王瑶意气风发地向他宣称——“我相信我的文章是不朽的。

“对于昭琛,我也有我的认识,他有他的优点和长处,但也有缺点和不足的地方。

我不能把他看成一个圣人,如果那样看他就不真实。

”王瑶的妻子杜琇目前定居英国曼彻斯特,在发给我的资料里,她平静地收尾:

对于我们走过的路,经历的时代,现在似乎越来越明白了。

但真正难以说清的,恰是他者对逝者的述评。

自称王瑶“莫逆之交”的古文字学家朱德熙指出,他做学问兼占两种优势:

一是记忆力强,过目不忘;二是聪明绝顶,有敏锐的洞察力和细密的分析力,知人、论世、治学,多有深刻独创见解。

1942年5月,王瑶抵达昆明,9月复学西南联大。

继而考入清华文学院中国文学部,师从朱自清,攻读中古文学。

“朱先生手拿方纸卡片写黑板,一块一块地写;他跟着抄,一块一块地抄。

我坐在后面听,没动手。

”季镇淮忆道,朱自清在暑假开设《文辞研究》,只有他俩听讲。

1951年,王瑶发表了《中古文学史论》,来自他在清华讲授“中国文学史分期研究(汉魏六朝)”讲义,至今公认为研究汉魏六朝文学的里程碑式著作。

在书里他提到,成稿于1942年至1948年,每一篇写成,都先请朱佩弦师(朱自清)过目。

“已故的闻一多师,也曾给过作者不少的教正。

”朱自清病逝前,对他将史料竭泽而渔、探明史识的能力,倍加赞许——“前天读了你的《小说与方术》,觉得非常精彩。

你能见其大,将繁乱的琐碎的材料整理出线索来,这是难得的,有用的;同天读到你的《古文辞的研读》,也觉得有特见。

1963年给本系研究生做辅导时,王瑶大胆放言。

尤指曹禺解放后之所以没写出超过《雷雨》的作品,一是受了题材的限制;二是很受拘束,“写到一定程度就不敢放手写了”。

市委相关部门很快掌握信息,定罪“借为曹禺鸣不平来发泄不满情绪”。

陈徒手誊抄材料时,不禁为他在那一晦涩时刻敢于发出真知灼见而暗暗吃惊,又为一代有着深厚积淀的学者即将卷入的命运深深惋惜。

1968年8月,王瑶被关进牛棚,受到严格审查与监督劳动。

王瑶向乐黛云谈起,在“牛棚”里,严肃的朱光潜先生偷偷写了一首打油诗,念给他们几个听。

艰难苦闷中,他们忍不住笑出声来。

看守极为恼怒,强令他交待背诵。

他矢口否认,招致一顿痛打。

黄侯兴也说起,1973年,他结束在“五七”干校的审查批判,回到北京。

客厅里,师生相对无言,泪水代替了沉默。

“大概是为了改变那沉闷的空气吧,先生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一天下午,他和几个被管制的教授在校园里拔草。

几个红卫兵走过来嫌他拔得不干净,声色俱厉地问,你在干什么?

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拔草。

‘拔什么草?

’‘毒草。

’‘怎么拔?

’‘连根拔。

’一个红卫兵朝他的腰部猛踢一脚,气呼呼地说,牛鬼蛇神还有闲心开玩笑。

说完他哈哈大笑。

“我一直认为昭琛具备一个大学者应有的素质。

要是环境更好一点,兴趣更专一点,他一定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朱德熙点评道。

数十年如一日,王瑶每天读报,一字不落,从字里行间猜测言外之意。

钱理群、陈平原还常见到他坐在客厅里,扮演“政治分析家”,口若悬河、兴致勃勃地揣度天下大事,关注国家民族命运。

晚年,王瑶负责参与编撰《中国大百科全书》;担任过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主编,大力扶植青年学术力量;1987年,他申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挑选陈平原等一批学者专家,组织课题组。

第二年元旦过后,《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开启写作。

当天,大家聚在镜春园76号,他笑称,这是他平生最后一项学术事业,“只准成功不能失败。

”“先生去世前半年,虽有各种干扰而难得平心静气读书做学问,只要提及此课题,他那明显苍老了许多的脸上马上容光焕发。

”陈平原说,告慰王瑶在天之灵的是,这份他尚未来得及展开的学术史研究终有收获。

1989年11月21日,在肺病未愈的情形下,他强要参加巴金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的开幕式。

会上发言未几,便无力支撑,迅即被人扶出,送入医院。

12月13日上午,他在一个弟子的手心上划起一字——“死”。

钱理群闻讯后,告知陈平原:

大树倒了。

 

(选自《南方人物周刊》,有删节)

【相关链接】

①王瑶(1914-1989)字昭琛,山西平遥人,北京大学教授、文学史家。

先是从事汉魏六朝文学研究,后来转向中国现代文学,是中国新文学史研究学科的奠基人,著有《中国新文学史稿》《中古文学史论》《鲁迅作品论集》等。

著名弟子有钱理群、陈平原、温儒敏等。

(XX百科)

②先生说他“出语多谐”,面对那个时代严酷的事实,他却用幽默的语言来表达,这表现了一种心态,即看穿、看透了一切以后的坦然自如。

(钱理群《记住北大有个叫王瑶的教授》)

③我研究生毕业留校以后,先生又找我谈了一次话,使我终身受益。

他说:

“要学会拒绝,不然的话,在各种诱惑面前,你会晕头转向,看起来什么都做了,什么都得了,名声也很大,但最后算总账,你把最主要的、你真正追求的东西丢了,你会发现你实际上是一事无成,那时候就晚了,那才是真正的悲剧。

(钱理群《王瑶怎样当北大教授》)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本文引用的传主的一篇《自我介绍》,既真实地展示了作者的性情,又展现了他坦然自若的心态。

B.《中古文学史论》成为至今公认的研究汉魏六朝文学的里程碑式著作,这与传主将史料竭泽而渔、探明史识的能力息息相关。

C.“我一直认为昭琛具备一个大学者应有的素质”,这句话既有朱德熙对传主的赞许之意,也隐含了遗憾之情。

D.本文描写了传主“每天读报,一字不落”的相关细节,刻画了一位孜孜不倦的学者形象,印证了前文“具备一个大学者应有的素质”的论述。

5.试分析本文开头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4分)

6.结合文中“他者对逝者的述评”,试概括并分析传主的性格特点。

(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怀念拥有阳光的日子

墨白

车停了,站牌前的人都拥挤着往车门边来。

乘务员用尖细的声音喊道,先下后上先下后上……车上的人鱼贯而出,接着,车下的人鱼贯而入。

在车门快要关闭的时候,车门里伸进来一根竹竿。

乘务员又说,慢点慢点。

我和萍同时看到了一位盲人。

盲人摸索着走上来,把竹竿揽在怀里,伸手探摸着头上的吊栏,他高大的身子仿佛一道墙贴在我的身边,他的衣襟被车外的风扬起来,撩着我的脸,这使我生出几丝不快,我看了身边的萍一眼,身子往里挤了挤。

萍突然说,让他坐吧。

说完她就站了起来。

那个时候我和萍正在热恋,萍的善意驱走了我心中的不快。

我也跟着站了起来,拉着盲人的衣服说,来,你坐。

盲人很感激,说,谢谢。

在行驶的汽车上,我指着盲人身边的座位对萍说,你坐吧。

萍伸手揽住了我的腰,萍说,就这样。

我的手抓在吊栏上,萍的身子在行驶的车上不时地靠在我的怀中,她那光滑而散发着菠萝香味的长发使我感到无比的幸福。

恋爱使我身边的一切都变得美好,我用祥和的目光来看待世间的一切,那段日子里的阳光无比的明媚,我成了世上最幸福的人。

在那些日子里,我和萍几乎每个星期都要乘6路车到河滨公园去,到那里度过我们有着浪漫情调的周末。

就在那年的春季里,我开始注意到那位盲人。

他总是一个人坐在河边的石凳上,面对撒满阳光的河面,久久地一动不动。

有些时候我和萍远远地看着他,就对他的行为产生了兴趣。

一个盲人,他来这里怀念什么呢?

我想过去和他交谈,但被萍拦住了。

萍说,别打扰他,或许他正在回忆一段幸福的往事。

我说,什么往事呢?

萍说,可能在想他所爱的人吧。

我说,他所爱的人到哪里去了?

萍对我摇摇头说,不知道。

而后她又补充道,或许她出远门了,他们约好了在这里相见,他就一直在这里等她归来……

我抚摸着萍的头发说,或许是这样。

说完我就紧紧地把萍拥在怀中,我们一同望着河道。

河岸上,有几个孩子正在放风筝,风筝飞得很高,风哨从洒满阳光的空中传下来,那快乐的声音掺和了某种情绪撒满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这样快乐的时光一直延伸到夏季,在那场暴风雨来临之前,我和萍又一次看到了那个盲人。

盲人在闷热的空气里坐在那条石凳上一动不动,雷声从头顶上传过来,狂风像一只巨臂蹂躏着河边的树木。

萍说,去告诉他,暴雨要来了……可没等萍说完,那个盲人已经站起身来,他用竹竿探着路向我们走来。

那时暴雨已经来临,在盲人的前面,有一根高压电线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刮断了,黑黑的粗线像一条蛇横在盲人的前面,可是那个盲人还在向前走。

萍惊叫一声,挣脱我的手,朝那个盲人跑过去。

萍在风雨中展开她的胳膊,像一只飞翔的鸽子,她一边跑一边朝接近高压线的盲人喊叫,别动——!

我心里闪过一丝惊恐,也跟着萍奔过去。

在明亮的雨丝里,我看到萍在拉起那根黑线的时候被什么东西抛起来,而后又摔在了地上,我还没有接近倒在雨水里的萍,就感到有一股强烈的电流涌进我的体内,我的身子被什么东西狠推一下,抛进了路边的冬青丛里……

醒来的时候,我的眼睛上缠着绷带。

我看不到外面的世界,就伸出颤抖的双手,我说,萍……可是我没有听到萍的声音,回答我的只是悲伤的哭泣声。

我撕心裂肺地叫着,萍……我在悲痛之中又一次昏了过去。

在那个遥远的夏季里,我失去了明亮的双眼,世界从此在我的面前变得一片黑暗。

我常常处在一种凄感的情绪里,我的耳边常常回响起萍的笑声,我开始变得沉默不语。

在黑暗里我常常回忆起我和萍在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

在一个周末,我突然产生了一种要到河滨公园去的渴望。

我独身一人用竹竿探着路来到6路车的站牌前,仿佛看到了萍就站在我的身边。

车来了,我听到乘务员那尖细的声音,慢点慢点……我被一只手拉到了车上,我把竹竿揽到怀中,伸手摸索到了头顶上的吊栏。

这时我听到一个女孩甜甜的声音,她说,你坐吧。

我在一只手的搀扶下,在座位上坐了下来。

我听到一对情人站在我的身边窃窃私语。

在黑暗里,我突然看到了萍,萍在灿烂的阳光里朝我奔过来,萍奔跑的样子很像一只飞翔的鸽子,我在心里默默地叫了一声,萍……泪水就夺眶而出……

(选自《中国当代名家小小说精粹》)

7.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小说中盲人上车后高大的身子像墙一样贴在“我”身边,衣襟撩着“我”的脸,“我”的心中因此生出几丝不快,后面之所以为盲人让座,是迫于萍的压力。

B.暴风雨中,“我”和萍同时向身处险境的盲人伸出援手,却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萍失去生命,“我”双目失明。

C.小说的前半部分写热恋中的年轻人助人为乐,充满明快的旋律;中间风云突起,年轻恋人救助盲人,充满悲壮色彩;结局沉重忧伤,却又不乏生活的暖意。

D.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衬托的写法,用“我”的冷酷无情反衬萍的善良。

E.小说中关于暴风雨的描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着力表现暴风雨的狂暴,是为了衬托人物形象,暗示故事的悲剧结局。

8.这篇小说构思精巧,颇有特色,请结合文本分析。

(4分)

9.有人说这是一篇“充盈着诗意”的作品,请谈谈你的理解。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

父益,都官员外郎。

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

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

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辩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

于是上万言书,以为:

“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

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

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

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收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尔。

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缰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

愿监苟者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当世之变。

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也。

”后安石当国,其所注措,大抵皆祖此书。

俄直集贤院。

先是,馆阁之命屡下,安石屡辞;士大夫谓其无意于世,恨不识其面,朝廷每欲畀以美官,惟患其不就也。

以母忧去,终英宗世,召不起。

二年二月,拜参知政事。

上谓曰:

“人皆不能知卿,以为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

”安石对曰:

“经术正所以经世务,但后世所谓儒者,大抵皆庸人,故世俗皆以为经术不可施于世务尔。

”上问:

“然则卿所施设以何先?

”安石曰:

“变风俗,立法,最方今之所急之。

”上以为然。

于是设制置三司条例司,命与知枢密院事陈升之同领之。

安石令其党吕惠卿任其事。

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诸役相继并兴,号为新法,遣提举官四十余辈,颁行分下。

安石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

至议变法,而在廷交执不可,安石傅经义,出己意,辩论辄数百言,众不能诎。

甚者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罢黜中外老成人几尽,多用门下儇慧少年。

久之,以旱引去,洎复相,岁余罢。

终神宗世不复召,凡八年。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缰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

B.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缰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

C.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缰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

D.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缰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晚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B.忧此指丁忧。

古代官员在位期间父母去世,要辞官回乡为父母守制,是为“丁忧”。

C.参知政事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

D.“召”有征召、召唤、招致之意,特指君召臣,即由君王征召来授予官职或另有调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安石少年时酷爱读书,思维敏捷;成年后议论高奇,做事果敢无畏,有改变社会风气的远大志向。

B.王安石认为,经术学问是用来处理政务世事的,世上俗人都以为经学不能辅佐治世的原因,是后世很多所谓“大儒”,都是才能庸俗之人罢了。

C.王安石认为改变劣习风俗,树立法规,是当时最亟需的了。

这得到皇帝的认可。

D.王安石很早就有变法的思想,他在当政后就推行变法。

变法虽遭到了朝廷中许多官员的反对,但这并没有动摇他变法的决心。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后安石当国,其所注措,大抵皆祖此书。

(5分)

(2)罢黜中外老成人几尽,多用门下儇慧少年。

久之,以旱引去,洎复相,岁余罢。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5题。

酹江月秋夕兴元使院作①,用东坡赤壁韵

胡世将

神州沉陆,问谁是、一范一韩人物②。

北望长安应不见,抛却关西半壁。

塞马晨嘶,胡笳夕引,赢得头如雪。

三秦往事,只数汉家三杰③。

试看百二山河,奈君门万里,六师不发。

阃外④何人,回首处、铁骑千群都灭。

拜将台欹⑤,怀贤阁杳,空指冲冠发。

阑干拍遍,独对中天明月。

【注】①兴元,地名,今陕西汉中市,南宋时为宋金对垒前线。

作者曾任川陕宣抚使。

②一范一韩人物:

指北宋抗击西夏的范仲淹与韩琦。

③汉家三杰,指张良、萧何、韩信。

④阃外,指统兵在外。

⑤拜将台,传说刘邦在此拜韩信为将。

下文中的怀贤阁是为纪念诸葛亮而建。

欹,倾斜。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神州沉陆,问谁是、一范一韩人物”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年为国建功的名将的功业已逐渐被人们淡忘,与“但使龙城飞将在”的情感有异曲同工之妙。

B.“北望长安应不见,抛却关西半壁”写出现在缺少可以抵御外侮的名将,国家半壁江山已沦入敌手。

C.“三秦”二句,宕开一笔,写历史汉初三杰的故事。

言外之意,指古有“三杰”收复失地,今天已无收复失地的可能。

D.“试看百二山河,奈君门万里,六师不发”诗人写出了朝廷的消极避战,没有尽力地保卫山河。

E.“栏杆拍遍,独对中天明月”二句,与辛弃疾“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表达的情感极为相似。

15.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词人是如何表达情感的?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

(1)《小石潭记》中描写水声清脆悦耳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

(2)同为赤壁怀古诗词,苏轼塑造了青年将领周瑜的英雄形象,而杜牧在《赤壁》中,却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讽刺了周瑜赤壁之战中成功的侥幸。

(3)早在千年之前,屈原就在《离骚》中以“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教导我们“道不同,不相为谋”。

 

第Ⅱ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组是(3分)

①诗歌语言审美教学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一是解读不作定论,允许见仁见智;二是想象要有理有据,防止无中生有。

②学习总得靠个人努力,如果自己不长进,即便有人在旁边耳提面命,恐怕也无济于事。

③在2016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中,郎平执教的中国女排以总比分3比1战胜塞尔维亚队,夺得冠军,这是中国女排时隔12年再登奥运之巅,真是大快人心。

④多亏您和乡亲们的鼎力相助,从物质上、精神上给了我家孙女极大帮助,她才顺利读完大学。

⑤本赛季,可以和湖人分庭抗礼的球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可爱清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