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行进间运球单元教学计划.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04550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84.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篮球行进间运球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篮球行进间运球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篮球行进间运球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篮球行进间运球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篮球行进间运球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篮球行进间运球单元教学计划.docx

《篮球行进间运球单元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篮球行进间运球单元教学计划.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篮球行进间运球单元教学计划.docx

篮球行进间运球单元教学计划

授课教师:

教学内

篮球:

行进间运球

课时

3课时

1、 认知目标:

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及对体育课的兴趣。

2、 技能目标:

让学生了解运球在篮球比赛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篮球意识及学生在练习中相互帮助。

3、 情感目标:

磨练学生不怕困难、敢于挑战的意志品质。

课堂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资助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

教学内容

重点,难点

教学策略

熟悉球性,复习原地运球

教学重点:

掌握正确的低位运球方法。

教学难点:

控制好球与地面反弹的高度和人行进的速度与运球时的动作协调。

1、 教师讲解示范高运球对比讲解低运球的动作方法。

2、 附加条件的原地拍球接力,上体前屈,两腿前后开立稍弯曲,球与地面的反弹高度不超过膝关节。

进一步学习行进间运球,拍球位置正确,落点在脚的侧前方,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

教学重点:

运球手型正确,眼看前方,落点到位

教学难点:

上、下肢动作协调配合

学生体会练习,先慢走感受,再慢跑逐渐掌握。

学习行进间低位运球的方法,改变学生运球过高的错误动作

教学重点:

降低重心、限制高度教学难点:

控制好球与地面反弹高度和人行进的速度

学生之间相互纠正错误、互帮互练限制高度的运球动作的练习

篮球行进间运球教学设计

一、 指导思想

依据《体育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结合水平二学生的年龄层次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学生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小篮球•行进间运球”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为主旨。

课堂上注重学生运动技术的教学,充分调动大部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发展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

二、 设计理念

本课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和“自我调节”的教学理念,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意识和自我调节学习的能力。

本课的器材,源于儿童常见的篮球,将它作为教学的载体一物到底,并根据水平三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教材的编排。

力求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练、练中会、会中得,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体验到体育课的情趣所在。

三、 教材分析

小篮球活动是小学中高年级学生非常喜欢的一项体育活动。

开展小篮球活动,可以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快速反映能力和身体的灵活性,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团结拼搏精神;激发学生对小篮球运动的兴趣,有助于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

四、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3.2班共51人,班级大部分同学喜欢小篮球活动,对小篮球活动的积极性很高,但是他们对小篮球活动的技战术知识了解并不是很多,本节课学习行进间运球的动作方法,教学中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多种有趣的锻炼内容,生动活泼的锻炼形式,发展学生体能。

五、 学习目标

1、 85%的学生基本做到行进间运球时手部动作和球的落点。

2、 在学习行进间运球中,逐步提高控球能力,发展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 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发展快速反应、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

六、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运球手型正确,眼看前方,落点到位。

教学难点:

上、下肢动作协调配合。

七、 教学过程

1、 自我期待(开始部分——引起注意,活跃情绪。

① 体育委员整队,检查人数。

要求:

集队做到快、静、齐,精神饱满,声音宏亮。

② 教师与学生致礼问好。

③ 宣布本课的教学内容。

采用让学生“猜一猜”方法,来揭示教学内容。

【十人两个筐,个个抢瓜忙,明知筐没底,漏掉也要装。

(1) 谁能猜出今天的教学内容是什么项目?

(篮球)

(2) 提问:

你知道国内有哪些篮球明星?

生:

有姚明……。

师:

你们想不想学姚明哥哥?

生:

想。

师:

今天我们就当一次篮球运动员,去体验姚明哥哥童年走过的路程,好吗?

【设计意图:

借助“猜一猜”的形式,让学生实现了有效性期待,激发了学生向姚明哥哥学习的热情,树立学好本课学习内容的信心。

(4)环形跑依次拿球

2、 自我筹划(准备部分——激发兴趣,体验乐趣。

①热身运动 球操

总要求:

节奏准确、动作正确、姿态优美

【设计意图:

通过球操,活动肢体各个主要的大关节,将素质练习立位体前屈以腹背运动编入球操,以此来补偿学生的柔韧素质的发展;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中枢神经达到适宜的兴奋度,为下面更好的学习主教材服务。

3、 自我监控(基本部分——探究合作,体验成功。

(1) 复习原地运球

站姿 两脚前后站立,眼看前方。

技术要领——手腕带动小臂,手指拍球并协助稳球(手指要柔),另一手护球。

教师用口令或手势指导学生变换运球练习,要求学生抬头看教师手势或听信号做左右手变换练习。

强调:

手掌、手指触球部位。

【设计意图:

通过练习可以复习前面的内容,把前面的知识点和后面的知识点联系在一起。

(2) 左右手换手运球

右手为A、左手为B,听口令换手运球

【设计意图:

通过看或听信号变换练习,发展灵敏素质。

(3) 动感音乐

(4) 师提问:

除了原地运球外,学生还知道有哪些运球?

生答:

行进间等

(5) 生练习,并体会行进间运球时的动作

(6) 生谈感受,师总结并讲解运球时的部位及其球的落点和球的反弹高度

(7) 生练习

(8) 优秀学生展示

(9) 运球接力赛

(10) 放松活动

(11) 传球接力赛

4、 自我升华(结束部分——放松机体,愉悦身心。

(1) 课堂小结。

(2) 安排学生收器材,下课。

篮球行进间运球教案

时间:

2017.12.5 课次:

2 授课人:

杨毓玉

教材内容

1、 主教材:

行进间运球

2、 辅教材:

原地运球(复习)

教材重难点

重点:

运球手型正确,眼看前方,落点到位。

难点:

上、下肢动作协调配合。

教学

目标

1、 认知目标:

在知道原地运球的基础上初步了解行进间运球的手法以及球的落点。

2、 技能目标:

90%的学生能基本掌握行进间运球的手法。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不怕困难、团结合作、敢于挑战的意志品质。

课序

教学内容

教师(指导方式)学生(活动方式)

次数时间

组织形式

准备

部分

基本

部分

一、 课堂常规

强调球在不用的时候放在自己的两脚之间,保持安静。

一、准备活动

1、 游戏“猜一猜”

十人两个筐,个个抢瓜忙,明知筐没底,漏掉也要装。

(猜一项体育运动)

2、 沿路线慢跑拿球。

3、 做篮球热身操

一、 原地运球练习

原地运球口诀

五指自然分,手指按拍球,臂腕指用力,迎送要协调。

A、 原地高低运球。

B、 左右交换运球

C、 动感篮球

二、 新授课

1、 教师考勤,检查着装

2、 师生问好

3、 宣布本课内容并说明课堂要求

4、 安排见习生

5、 安全教育

教师领做示范动作并口令指挥学生活动。

学生听口令进行高低运球练习,左右交换运球。

生听师口令运球

2分钟

组织:

要求四列横队图1

要求:

快、静、齐

组织:

站成4列纵队

图2

要求:

站在标志线上,各排对整齐,面向教师站整齐。

组织:

站成4列纵队

图3

行进间直线运球的做法动作口诀:

上体前倾微屈膝

五指分开手心空

用力拍球后上方

上下配合向前行

1、 直线行进间运球慢走(绕过对面的同学)。

2、 直线行进间运球快走。

3、 直线行进间运球慢跑(左右手交换)。

4、 传球接力比赛

5、 游戏:

运球接力赛

6、 放松活动--一跟老师一起做放松操。

提出问题:

你们知道还有哪些运球?

生练习,并体会行进间运球时的动作技术

1、 根据刚才的练习学生谈体验和发现的问题。

教师示范动作,并讲解拍球位置和球的落点。

生练习(图4)

2、 教师个别纠正,根据学生表现的情况适时的进行讲解,对重难点进行强调。

3、 优秀学生进行展示,鼓励学生继续的训练,树立自信心。

进一步巩固练习,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1、学生按要求认真放松,跟着教师做动作。

要求:

快速,安静的将球放入篮筐

5分钟5分钟3分钟8分钟

要求:

站在标志线上,各排对整齐,学生之间按要求面对面站好。

组织:

站成4列纵队

图4

要求:

学生在面对面跑的时候,要注意安全,1,2排为一个练习小组,3、4排为一个练习小组。

图5

束分结副

1、 课堂总结评价

2、 师生再见

3、 器材回收

2、 学生相互评价和总结

3、 归还器材

5分钟

组织:

要求四列横队

场地

器材

场地:

器材:

一个篮球场52个篮球

安全预设

1、 课前场地器材的检查。

2、 课中对学生的安全进行讲解,并对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运动负荷经行控制。

3、 课中学生的保护与帮助。

4、 课后安全的提示。

运动负荷

课后

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