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届初中语文毕业学业模拟考试试题040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450895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04.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届初中语文毕业学业模拟考试试题040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届初中语文毕业学业模拟考试试题040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届初中语文毕业学业模拟考试试题040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届初中语文毕业学业模拟考试试题040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届初中语文毕业学业模拟考试试题040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届初中语文毕业学业模拟考试试题0401.docx

《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届初中语文毕业学业模拟考试试题040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届初中语文毕业学业模拟考试试题0401.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届初中语文毕业学业模拟考试试题0401.docx

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届初中语文毕业学业模拟考试试题0401

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2018届初中语文毕业学业模拟考试试题

温馨提示:

(1)本学科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量为120分钟,满分为120分。

(2)请你将姓名、准考证号等相关信息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

(3)请你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5分)

优秀的书籍是一种由高贵的语言和闪光的思想所构成的财富,为人类所(míng)______记,所珍惜,是我们永恒的伴侣和慰藉________。

她把良师益友介绍给我们,使我们认识(qì)______今为止人类最伟大的灵魂;她把智慧、勇气赐予我们,让我们从狭隘_______的山谷走向广阔无垠的草原。

(1)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

míng________记qì________今

(2)给加点字注音。

(2分)

慰藉()狭隘()

(3)“气”第四笔笔画名称是________。

(1分)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对于戏剧人物的评论,他洋洋洒洒、鸿篇巨制几千字,令人敬佩。

B.小林滔滔不绝、倚马万言的演讲赢得了阵阵掌声。

C.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要亿万中华儿女长期地艰苦奋斗。

D.元旦晚会上,学校老师和同学们欢聚一堂、载歌载舞,共享天伦之乐。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今日,一组“学生为老师打伞”的照片在网上热传,在网上热议。

B.据报道,这名老师平时就与学生关系融洽,是为了表达敬意自愿为老师打伞。

C.学生给老师打伞,即使是发自内心的自愿,更有潜

在的负面影响。

D.可以有“老师背学生过河”的真情付出,也可以有“学生为老师打伞”的真心回报。

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一次,富兰克林买到一本《旁观者》刊物,便边读边把几篇文章的大意摘录下来。

②接着,他把自己写的与原文比较,发现自己的缺点,然后进行改正。

③几年以后,他模拟原文的风格,写出了一篇篇文章。

④这样下来,他不仅掌握了作者的观点,取到了“真经”,而且学到了作者的思维方法,锻炼了自己的创造力。

⑤“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强化记忆、训练思维能力的好方法。

⑥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的成功就是由此开始的。

A.⑤⑥②③①④B.④③②①⑤⑥

C.⑤⑥①③②④D.①②④⑤⑥③

5.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B.《诗经》也称“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赋”“比”“兴”三个部分。

C.《马说》《伤仲永》《记承天寺夜游》《醉翁亭记》都是“唐宋八大家”的作品。

D.周敦颐的《爱莲说》赞美了莲“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格;苏轼则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里表达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愿望。

6.古诗文默写。

(6分)

(1)_______________,但使愿无违。

(陶渊明《归园田居》)

(2)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______________。

(韦应物《滁州西涧》)

(3)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结尾直抒胸臆,抒发杀敌报国豪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4)学习和思考必须紧密结合,正如《<论语>六则》中所说:

“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5)人有品,花亦有德。

请写出两句赞颂花的品德的古诗文名句:

__________,

7.名著阅读。

(2分)

根据图片配文字。

请参照示例,为祥子“三起三落”中的“第二落”配上文字。

要求结合故事情节,用描写性语言表述图片,不超过60字。

示例:

图1

配文字:

出了西直门,连一辆车、一个行人也没遇上,祥子知道事情要坏。

他刚要抄土路走,就连车带人被十来个乱军捉了去!

图2

配文字:

8.综合实践。

(6分)

邵阳市某中学正在开展“预防电信诈骗”综合性学习活动。

材料组已收集了一些材料,请你阅读这些材料,完成

(1)~(3)题。

材料一:

诈骗分子用网络虚拟电话冒充公安局的电话,打给退休在家的张女士,自称是某公安局的警官。

诈骗分子称张女士涉嫌犯罪,要求她把自己的银行存款打入指定的银行账户,以协助调查。

半信半疑的张女士通过查询得知,某公安局的电话与来电号码是一致的。

恐之下,张女士将十几万打入了对方提供的账户。

等她意识到被骗时,痛悔不已。

反诈骗专家说,公安机关执法期间要向老百姓了解情况时会当面询问当事人,不会电话要求你往银行账户存钱。

近年来,这类案件令群众的损失每年高达上百亿元,许多受害者除了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外,还承受着心理的痛苦。

材料二:

电信诈骗是指诈骗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犯罪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

受害者对这类案件了解不多,缺少警惕,容易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透露身份和银行卡信息,甚至向陌生人的账户存钱。

有些受害者接到这类电话,思想就被骗子控制了,不能及时询问亲友,或打电话给公安机关了解情况。

我们要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渠道多了解这类骗局,提高警惕,增强防骗意识。

(1)请用简短的语句概括材料一的内容。

(2分)

答:

(2)为了预防电信诈骗,增加对这类诈骗的了解,宣传组编写了一个知识卡片,请你根据上述两则材料将其补充完整。

(要求语言简洁,表意清楚)(2分)

预防电信诈骗小知识

①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

②接到不明电话要询问亲友或及时报警。

(3)为了增强大家的防诈骗意识,请你编写一条宣传标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与赏析(共43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9~12题。

(共11分)

材料一:

2016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17次提到了“消费”二字,对于今年政府的工作任务,指出要深挖

国内需求(潜能潜力),开拓发展更大空间,适应消费升级趋势,破除政策障碍,优化消费环境,维护消费者权益。

鼓励线上线下互动,推动实体商业创新转型。

李克强总理还表示,去年“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6.4%,成为______(支撑支持)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2015年全年全国网上零售额38773亿元,比上年增长33.3%,占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2.9%。

按照这个比例,未来电商消费的增长空间巨大。

材料二:

注:

图中一线至六线城市为根据网购发展环境确定的国内网购各级别城市

材料三:

以喜爱网购和敢于消费为特征的“全渠道消费者”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这些消费者有两个特点:

他们使用互联网,并会把收入花在基本需求以外的方面。

他们的需求因地区不同而有所不同,贫困城市的全渠道消费者会购买更多基本消费品,如纸巾、牙刷和奶粉等,而富裕城市的全渠道消费者则会花更多的钱购买更优质多样的产品。

2014年,这个群体的人数接近3.7亿,到2025年将增长到5.9亿,届时他们将贡献总消费支出的60%。

然而,在中国国家工商总局公布的《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2015年处理消费者投诉举报咨询情况》中,显示2015年消费投诉热点——网络购物投诉14.58万件,同比增长87.3%,与“十一五”(2006~2010年)末相比增长了77.67倍,连续两年排在服务类投诉首位。

从投诉问题看,网络购物商品质量和虚假宣传等问题比较突出,投诉量分别为3.7万件、2.21万件。

商家拒绝执行“七日无理由退货”规定、发货延迟等也在投诉问题之列。

净化网络购物环境_______

_(迫在眉睫迫不及待)!

9.从材料一和材料三的括号内分别选择词语填入前面横线处。

(3分)

10.依据材料二,对材料一中与图表相关的文字信息进行具体说明。

(3分)

答:

11.下列三个选项,属于材料一和材料三共同说明的内容的一项是()(只填序号)(2分)

甲.深挖消费潜力对于中国经济的意义重大

乙.网

购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丙.净化网购环境,开拓消费发展更大空间

12.校团委在校园网站上建立了“线

上跳蚤市场”,使大家的闲置物品能够物尽其用。

请你选择一样自己的闲置物品,拟一条广告语。

(3分)

答: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3~16小题,共8分)

关于科普

材料一:

9月17日,主题为“创新放飞梦想,科技引领未来”的2016年全国科普日活动拉开帷幕。

由中科协2014年启动的科普信息化建设专项《科普中国》栏目和“互联网+科普”活动,已经成为科学传播领域的响亮品牌。

“科普中国”各栏目频道釆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模式,与新华社、

XX、腾讯等互联网企业进行合作,上线1年,科普专员信息内容资源已达1.5TB,累计浏览量和传播量达到50亿人次。

中国科普研究所王康友所长认为,我国目前有6亿多网民

其中多数人是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这是一个很好的科普平台。

材料二:

科普工作是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的主要途径。

5年前的科普主要依靠文字、展板、场馆等传统手段传播科学技术。

尽管全国建有科技馆155座,流动科技馆220个,科普大篷车1071辆,但与我国十几亿人口和当今移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云平台的现状极不对等。

目前,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发展还存在先进的科技知识仅被少数人掌握,大多数人的科学素质水平提升较慢的现象。

要全面提升公民的科学素质水平,就要转变工作思路,改变过去政府居高临下的布道式科普,让互联网公司投身进来。

在传播内容、方式、主题上,思考公众需要。

同时也要根据公众的自我选择意识,化公众被动接受为主动需要,利用云计算、云平台等分析工具,分析公众搜索习惯,精准推送内容,做到因人而异,按菜单点菜。

另外,也要完善科学家从事科普工作的机制。

材料三:

项目

年份

科普方式

传统方式

占有率

我国公民

参与比例

我国具备科

学素质的公

民比例

2010年

传统方式

83%

23.5%

3.27%

2015年

传统方式、PPP模式+互联网

46%

53.4%

20%

(说明:

传统方式是指利用文字、展板、场馆传播科学知识的手段)

材料四:

科普是公益事业,长期以来,政府是科普事业的主导力量。

随着商业机构和科技工作者在科学传播中越来越受欢迎,开始有声音质疑政府主导效率低、传播效果不佳的问题。

要想科普事业持续发展,合理的状态是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有机结合,事业和产业并举,产业是事业的有力补充。

截至目前,我国科普产业总体来说仍散、小、弱,市场化程度不高,竞争力不强,缺乏良好的社会氛围,科学家参与传播的机制不够完善,多数科学传播工作还没有变成“有利可图”的事。

美国的商业氛围让科学传播事业有较好的市场保障,一些科普节目就是面向市场盈利的。

同时,美国科学基金资助活动,也让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变得家喻户晓。

13.根据材料,列出我国科普产业存在的问题。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分析材料三,归纳出两条有意义的结论。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下列内容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甲.我国目前有6亿多人接受科普。

乙.长期以来,政府主导阻碍了科学技术的传播。

丙.互联网+的科普模式代替了传统的科普手段。

丁.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发展不均衡。

16.材料二中画线句中的“主要”一词能删掉吗?

为什么?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议论文阅读(17~20小题,共12分)

勿让“必读”绑架阅读的初衷

李晓

①倾心于阅读的人,应该像一个深耕细作的田园老农,或像一位精雕细琢的作坊匠人。

他们耐得住寂寞,忍得住诱惑,静默的形体下,有着一颗充满情怀的心,在与作者跨越时空的对话中寻求价值的共鸣,这应该就是阅读的初衷。

可是,在我们的学生时代,当必读书目以课后作业的方式而存在时,这种阅读的初衷恐怕要大打折扣了吧。

②我们当然不能以这样苛刻的标准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保持阅读的热情,但“必读难读”却是一个难以绕开的话题,究其原因无外乎有这些:

必读的书目都是被规定的经典,学生没有相对自由的选择权,而学生的喜好倾向、阅读能力各有不同,对于经典书目的阅读水准也千差万别。

以作业形式出现的阅读要求,过多地讲究对段意的概括、人物的分析、读后的感想,这些阅读技法实则困囿了学生的视野,在徒增负担的同时,也减少了他们的兴趣。

殊不知,“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通过阅读

要教会学生的不单是阅读的技法,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培养一种自觉洞察、鉴赏和运用的能力。

③同时,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必读著作的创作时代与当下生活差异较大,学生对当时的社会变革、思潮很难有宏观、准确的把握,这就带来了阅读的障碍。

此外,必读著作大多反映的是作家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没有一定人生阅历的人,很难体会到其中的情感共鸣与价值认同,于是知难而退,让“必读”更难读。

④“必读难读”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阅读质量。

在以阅读数量为基本标准的考核模式中,学生不得不海量地浏览,并绞尽脑汁地完成课后作业。

但是,这些长篇大论、晦涩难懂的文章,是否会在他们的成长中留下或深或浅的痕迹呢?

阅读终究强调的是“以文化人”,它是最不能用“量”来评价的,单纯地考虑“量”,就容易滋生功利之心,尚未积跬步就妄想至千里,这样的阅读无异于缘木求鱼,徒增负累。

阅读的本质是教会你在存储知识的过程中,唤醒内心的自我诉求,塑造个体的价值体系和处事方式,而这样的独特性和可贵性是急于求成的阅读方式难以获得的。

更何况,阅读是件功不唐捐的事情,坚持以“质”为基础,注重日积月累,阅读便会成为一次发现自我的旅途。

⑤在发现自我的旅途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的由来需要给予学生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

以名著的阅读为例,你既可以选择红楼经典,也可以关注乡土文学;既可以斟酌词语的精妙,也可以品味立意的深远。

这些才是阅读的初衷——给予一颗想要读书的心足够的包容,让每一个人的品格可以得到自由而健全的塑造。

(选自《光明日报》2016年4月25日)

1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全文,说说“必读难读”的原因有哪些。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论证了什么观点?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根据文章回答,应当怎样阅读才不违背“阅读的初衷”?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散文阅读(21~24小题,共12分)

一颗糖,一世暖

张君燕

①小时候,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和小伙伴们围在一起,从攥紧的手心里取出一颗糖,小心翼翼地撕开糖纸,慢慢地将糖放进口中,瞬间,那甜便可以蔓延开来,在稚嫩的脸上妖娆绽放。

②每每此时,小颜只是远远地望着我们,不肯靠近,却也不舍得离开。

直到他的母亲恶狠狠地喊着他的名字,小颜才恋恋不舍地拿起镰刀,迈开细长的双腿到后山去割猪草。

小颜的母亲从来

没有给他买过一颗糖,甚至有时连饭都不给他吃。

③有次放学,我和小颜结伴回家。

我从兜里掏出一颗糖,即将入口的时候,却在眼角的余光中留意到了小颜眼神中的渴望,我轻轻咬下半块糖,把剩下的半块递给小颜。

小颜抬起头,眼睛里闪烁着亮晶晶的光,满脸的天真和烂漫。

④也许是因为半块糖的缘故,小颜和我成了最好的伙伴。

小颜长得瘦弱,又总是沉默不语,便时有调皮的同学欺负他。

可无论同学们如何欺负,小颜总是默默承受。

然而有一次,小颜却和别人打了起来。

高年级的同学知道我口袋里有糖,就把我堵在回家的路上。

“放她走!

”一直沉默的小颜突然开口道。

那些同学根本没有把小颜放在眼里,便和他扭打起来。

平时看似柔弱的小颜此时却爆发出了超强的力量,他像一只发怒的豹子,闪转腾挪,火焰般的气势震慑住了他们,他们最终落荒而逃。

⑤而在家里,小颜永远都是逆来顺受的样子,无论母亲如何打骂。

后来小颜考上外地的大学,才结束了不堪回首的时光。

我们都替小颜庆幸,觉得在苦难里浸泡的他终于有了出头之日,我们也理所当然地认为,小颜永远不会再回来了,毕竟,这里没有任何让他留恋的东西。

⑥没想到,毕业之后的小颜竟然回来了!

他放弃了外面条件优厚的工作,毅然回到了家乡。

工作之余,小颜悉心侍奉瘫痪在床的母亲,给她做各种好吃的饭菜,给她换上新衣服,推着她在阳光晴好的小路上散步。

仿佛幼时的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仿佛在他面前的是视他如宝的亲生母亲。

⑦坐在洒满阳光的小院里,我提出了一直以来的疑惑:

“你从来没有恨过你的继母吗?

”小颜轻轻地笑了:

“没有,从来没有。

其实我很感激她,她让我和爸爸重新拥有了完整的家,而且她始终坚持没有让我辍学。

就像你当初给我的半块糖,那份甜,氤氲了我的整个童年。

在生活里,她也给了我一颗糖,那一点点甜,化作了温暖我一辈子的暖。

⑧突然想起小时候吃糖的情景,我们把糖含在嘴里,就那么任糖在嘴里慢慢融化,直至渗透到身体里的每一个角落。

多年以后,我们甚至回忆不起糖的味道,但只要看到当年珍藏的糖纸,那些甜蜜的点滴便会卷土重来,暖暖的,将我们包围。

原来,当年的一颗糖,早已溶解在我们的身体里,化作了映亮一世的暖。

(选自《情感读本·生命篇》2017年第1期)

21.梳理②~⑦段内容,仿照示例,补充概括文章写了“小颜”的哪几件事。

(3分)

(1)→轻咬半糖,开心感激→

(2)→考上大学,庆幸感叹→(3)

22.结合语境,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好在哪里。

(3分)

瞬间,那甜便可以蔓延开来,在稚嫩的脸上妖娆绽放。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结合语境,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3分)

他像一只发怒的豹子,闪转腾挪,火焰般的气势震慑住了他们,他们最终落荒而逃。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联系全文,从结构上和内容上简要分析第⑧段的作用。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共50分)

25.

请任选下面两道作文题中的一题写作。

(50分)

文题一:

下次,你会做得更好

文题二: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和谐”有和睦协调的意思,和谐就是美。

和谐是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美好的价值观,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观念。

人与人的和谐需要诸多美好的品德来构建,生活中的和谐之美无处不在。

人们的心灵因和谐而美丽,人们的生活因和谐而幸福!

请以“和谐之美,美在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如果你选择文题二,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再作文;②立意自定

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2018年初中毕业学业模拟考试语文

(一)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

1.

(1)铭迄

(2)jièài(3)横斜钩

2.C3.D4.C5.B

6.

(1)衣沾不足惜

(2)野渡无人舟自横(3)会挽雕弓如满月(4)学而不思则罔(5)示例: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或: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或: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7.示例:

祥子急了,把拳头握紧,孙侦探急忙掏出手枪,说:

“老实点,把钱拿出来!

”祥子直跺脚,几乎要哭出来,只好把钱拿出来了。

8.

(1)电信诈骗让群众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并带来心理痛苦。

(2)要点:

不要透露个人身份和银行卡信息,更不能向陌生账户存钱;要警惕自称是公安局打来的电话;多学习防骗知识,增强防骗意识。

(3)增强防范意识远离电信诈骗

9.潜力支撑迫在眉睫

10.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

①网络购物用户逐年增长;②低级别城市随着电商的渗透,新增用户数增速较快;③这说明“未来电商消费的增长空间巨大”。

11.乙

12.示例:

“乐高”不只是玩具,更是你创造力的源泉。

13.①科普产业总体来说仍散、小、弱;②市场化程度不高,竞争力不强;③科学家参与传播机制不完善;④整体社会氛围不好。

(每点1分,至少答出其中三点)

14.①科普方式有了新的变化,PPP模式、互联网+已经参与科普;②传统科普方式的占有率下降,人们逐渐通过新的方式接受科普;③公民参与比例迅速提升(,达到53.4%);④(短短5年,)公民的科学素质大大提高。

(每点1分,至少答出其中三点)

15.丁

16.不能删掉。

“主要”表明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的途径中科普工作起关键作用,但还有其他途径。

如果删去,就成了科普工作是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的唯一途径,与事实不符。

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所以不能删去。

17.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书目的空间,而不应以“必读”绑架阅读。

(或:

勿让“必读”绑架阅读的初衷。

18.①必读的书目都是被规定的经典,学生没有相对自由的选择权;②以作业形式出现的阅读要求,在徒增负担的同时,也减少了他们的兴趣;③必读著作的创作时代与当下生活差异较大,学生对当时的社会变革、思潮很难有宏观、准确的把握;④没有一定人生阅历的人,很难体会到作品中的情感共鸣与价值认同。

19.道理论证(比喻论证)。

“必读难读”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阅读质量。

20.坚持以“质”为基础,注重日积月累,使阅读成为一次发现自我的旅途,给予一颗想要读书的心足够的包容,让每一个人的品格得到自由而健全的塑造。

21.

(1)远望吃糖,恋恋不舍。

(2)怒打同学,勇敢仗义。

(3)侍奉病母,无怨无悔

22.“蔓延”原指像蔓草一样不断向周围扩展,文中写出了糖在嘴里慢慢融化,甜味渗透在味蕾上的美妙感觉,表现出“我”心情的愉悦。

23.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颜”愤怒的样子,表现了他内心的激动愤慨。

24.内容上,点明主旨,抒发了作者对生活中要学会珍惜感恩别人给予的微小帮助的感悟;结构上,与文章开头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25.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