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设计说明书.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044851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政道路设计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市政道路设计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市政道路设计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市政道路设计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市政道路设计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市政道路设计说明书.docx

《市政道路设计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政道路设计说明书.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市政道路设计说明书.docx

市政道路设计说明书

道路工程施工设计说明书

、工程概况

本段XX路是南北向交通支路,本工程北起XX大道,南至XX路。

施工起点0+19.302,施工终点XXX,道路设计全长XXX米,道路规划红线宽度12米。

路面结构为沥青混凝土路面。

、设计依据

3•建设单位提供的水文资料及相关城建档案资料;

4•《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

6.《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7.《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

8.《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

9.《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06);

10.《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通用规范》(JTGD80-2006);

11.《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12.《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13.《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设部,2004年3月);

1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1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16.《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18.本区域按20年一遇洪水频率设计,20年一遇的洪水位为:

22.5m

19.现行相关规范、规程、标准等。

三、主要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

城市支路;

2.计算行车速度:

30Km/h;

3.设计年限:

沥青混凝土路面10年;

4.交通等级:

中;

5.荷载标准:

机动车道:

BZZ-100KN;

6.抗震标准:

道路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7.坐标系统:

1980西安坐标系;

8.高程系统:

1985国家高程基准。

四、设计概要

4.1道路平面设计

道路平面设计以规划的道路中心线作为设计依据。

与相交道路均采取平交形式

4.2道路纵断面设计

纵断面设计标高:

道路中心线处路面标高。

XX路纵断控制条件主要为:

XX路-XX大道交口处设计标高;

17.

XX路-XX路交口处设计标高;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99);

五十年一遇防洪水位控制标高;

路面设计荷载采用BZZ-100标准轴载,以行车荷载和温度梯度综合作用产生的疲劳断裂作

根据上述竖向控制条件,并结合现状地形,综合考虑土方平衡来进行竖向设计。

本次设计的XX路最大纵坡0.35%最小纵坡0.3%最小凹曲线半径13000m,无凸曲线。

4.3道路横断面设计

路幅分配型式如下:

人行道1.5m+车行道9m+人行道1.5m=12m,填挖方边坡为1:

1.5。

4.4无障碍设计

城市道路无障碍设计应符合乘轮椅者、拄盲杖者及使用助行器者的通行与使用要求:

(1)人行道设置的盲道位置和走向,应方便视残者安全行走和顺利到达无障碍设施位置,在距人行道外边线0.5米处设0.5米宽的盲道,盲道由行进盲道与提示盲道组成,并严格按规范要求设置;

(2)指引残疾人向前行走的盲道应为条形的行进盲道,在行进盲道的起点、终点和拐弯处应设圆点形的提示盲道;

(3)盲道表面触感部分以下的厚度应与人行道砖一致;

(4)盲道应连续,中途不得有电线杆、拉线、树木等障碍物,盲道应避开井盖铺设;

(5)沿线交口、道口均设置无障碍坡道,以方便残疾人出行,体现人性化设计理念;

(6)行进盲道触感条和触感园点规格应符合《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表422-1、4.2.3-1的规定。

4.5道路交叉口设计

XX路(XX大道〜XX路)是南北向交通支路,沿线与XX大道、XX路、XX路相交(其中与XX大道、XX路交口不在本次设计范围,仅顺接处理),上述交口均采取平交形式。

为设计的极限状态

4.6.1设计标准和设计荷载

道路交通等级为中。

结构材料参数如下表(括号内为非机动车道参数)

材料名称

抗压回弹模量(MPa)

劈裂强度

(MPa)

备注

20°C

15C

细粒式沥青砼AC-13C型

1400

2000

1.4

改性沥青

粗粒式沥青砼AC-25C型

1000

1200

0.8

普通沥青

水泥稳定碎石

1300(1300)

0.5

10%石灰土

550(500)

550(500)

0.5

路床

36

36

-

以上各结构层中,水泥稳定碎石7d无侧限抗压强度要求达到4MPa(人行道为3MPa),压实度》98%人行道》97%;石灰土7d无侧限抗压强度要求不小于0.6MPa(人行道为0.5MPa),石灰土重型压实度》97%(人行道压实度》96%,施工中必须按强度要求,以实验为准。

结构层沥青采用70号A级沥青,透层及粘层油采用乳化沥青,透层油宜紧接在基层碾压成型后表面稍微变干燥,但尚未硬化的情况下喷洒在新铺沥青砼之前。

沥青层之间及路缘石、雨水口、检查井、平缘石与新铺沥青砼接触的侧面必须喷洒粘层油。

考虑到道路建成后,所在区域将进行开发建设,为满足区域开发建设期间行车荷载要求,对道路基层进行了适当加强设计。

4.6路面结构设计

462路面结构组合

1.5,且填料应采用碎石等渗水性好的材料。

边坡应结合绿带景观设计对两侧放坡的要求具

4cm

8cm

34cm(分两层施工)

20cm

66cm

6cm

3cm

10cm

10cm

29cm

(1)机动车行道路面结构设计

AC-13(C)细粒式沥青混凝土SBS(I-D)

AC-25(C)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改性乳化沥青透封层

4.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10%石灰土底基层

总厚度

(2)人行道路面结构设计

彩色抗滑地砖

水泥干拌黄砂垫层

C20砼基层

级配碎石底基层

总厚度

各种路面结构及路缘石安装大样图详见路面结构设计图

车行道土基设计回弹模量应达到36MPa,人行道土基设计回弹模量应达到30MPa,不能满足要求时须采取措施提高土基强度。

4.7路基结构设计

1•路基边坡设计体考虑,道路两侧可不设挡土墙,采用放坡形式结合绿化较为美观。

2•路堤填料要求

不得使用淤泥、沼泽土、冻土、有机土、含草皮、生活垃圾、树根和含有腐朽特征的土。

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土以及含水量超过规定的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堤填料,需要使用时,必须采取满足设计要求的技术措施处理,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若采用膨胀土作为路堤填料时应经掺灰改性处理后方可填筑。

弱膨胀土作为路堤填料

时,若膨胀率不超过0.7%,可直接填筑,并采取防水、保温、封闭、坡面防护等措施。

3.路堤施工方法

根据地形情况的不同分别采用水平填筑法或纵向分层填筑法两种形式。

水平分层填筑法,按设计断面分成水平层次逐层向上填筑,每填一层,需经压实符合规定后,再填筑上一层。

纵向分层填筑法,当原地纵坡大于12%勺路段,应沿纵坡分层,逐层填压密实,采用机械碾压时,分层最大松铺厚度不应超过30cm。

4.挖方路堑的施工

当挖方路基开挖到设计标高时,对路基顶部表层的土,应做土工试验。

当路堑路床的表层下30〜80cm内为有机土、难以翻拌晾干的过湿土、暴露后易风化的软岩,其CBR值应

大于规范规定要求,如不符合规定,应清除进行换填。

当路堑路基顶部以下位于含水量较多的土层时,应换填透水性良好的材料,换填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并整平凹槽,设置盲沟,将地下水引出路外,再分层回填压实。

5.填挖接合段的施工

应清除草皮及树根。

对土质路基填挖衔接处应采取超挖回填措施并进行压实。

6•桥涵等结构物处的填筑

1)填料:

按设计要求选用符合规范的材料。

2)填筑:

应适时分层回填压实,分层松铺厚度宜小于20cm。

当采用小型夯具时,松铺厚度不宜大于15cm,并应充分压(夯)实到规定要求。

结构物回填处顺路线方向长度应按设计规定,并挖成台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才能分层回填。

回填处如有泄水孔或其它构筑物时,按设计或规范要求碎石、粗砂或砂砾层。

回填钢筋混凝土圆管涵时,必须注意两边对称同时进行,直至管顶。

回填时特别要注意管道两侧腋下的回填压实。

桥台、涵身背台和涵洞顶部的填土压实度标准,从填方基底或涵洞顶部至路床顶面均为96%

为确保沟槽回填土质量,管、涵顶30厘米以下及雨水口、检查井肥槽均采用8%石灰土回填。

7.路基处理

(1)清表处理

业主未提供本道路的岩土工程地堪报告,故参考周边已设计道路的地勘报告,全线清表深度暂按0.5米计算,清表总挖方约0.43万方。

(2)填浜路基处理

桩号1+20〜1+80等处有形状不规则的现状水塘、沟渠。

上述水(鱼)塘及沟渠的路基处理方法参见道路结构设计图(四),即填浜路基处理图。

道路全线遇沟塘处按1m淤泥深

(3)一般路基的处理(弱膨胀土路基)

全线均按膨胀土地段路基处理:

1)清表后填方w40cm、挖方段及零填零挖路段:

自路床顶向下0-20cm深度均用6%石灰改良土换填(场拌),20-40cm深度6%石灰改良土换填(原土改良);

2)清表后填方>40cm的路段:

先做20cm6%石灰原土改良,路床顶以下均以6%?

灰改良土(场拌)换填。

为防止人行道外侧渗水对路基的浸泡影响,采用土工膜进行隔水,土工膜施工至路床顶面以下1米深度即可。

(4)软弱地基的处理

若本段道路存在软弱地基,处理措施如下:

1)车行道清表后原地面反挖40cm,用级配碎石换填。

人行道清表后原地面反挖20cm,用级配碎石换填。

2)其它路段局部若清表后原土含水量较大,不易碾压成型,经业主、设计、勘察现场共同确认后可先铺设20cm级配碎石,压实后再用6%5灰改良土分层填筑。

(详见道路结构设计图)

上述路基处理中所用到的级配碎石最大粒径控制在80毫米以下,且有一定的级配,其技术要求可参照填隙碎石。

所有材料回填时,必须满足各层位设计的压实度及强度(CBR值)的要求。

五、设计与施工技术要求

5.1道路路基

路基压实应采用重型压实标准,路基压实度要求见下表:

填挖类型

深度范围

(cm)

压实度(%)

填料最小强度(CBR)(%)

车行道

人行道

车行道

人行道

填方

0〜30

>95

>90

8

5

30〜80

>95

>90

5

3

80〜150

>94

-

4

3

>150

>92

-

3

2

挖方

0〜30

>95

>90

8

5

30〜80

>95

>87

5

3

表列深度范围均由路槽底算起,新建车行道道路槽底面处理后的回弹模量值不小于36MPa,

新建人行道道路槽底面处理后的回弹模量值不小于30MPa。

5.2道路基层、底基层

本次设计底基层采用石灰土,石灰土施工要求如下:

(1)必须首先清除干净土基表面的石块等杂物。

(2)每隔10〜20m挖一小洞,使洞底标高与预定的石灰土层的底面标高相同,并在洞底做一标记,以控制翻松及粉碎的深度。

(3)用犁、松土机或装有强固齿的平地机或推土机将老路面或土基的上部翻松到预定的深度,土块应粉碎到符合要求。

(4)应经常用犁将土向路中心翻松,使预定处治层边部成一垂直面,防止处治宽度超过规

(5)用专用机械粉碎粘性土。

(6)用刮板将石灰均匀摊开,石灰摊铺完后,表面应没有空白位置。

量测石灰的松铺厚度,根据石灰的含水量和松密度,校核石灰用量是否合适。

(7)用平地机或多铧犁将石灰翻到土层中间,但不能翻到底部。

(8)采用专用稳定土拌合机进行拌合并设专人跟随拌合机。

雨季施工应精心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