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安全经验分享手册t.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448061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59.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安全经验分享手册t.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安全生产安全经验分享手册t.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安全生产安全经验分享手册t.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安全生产安全经验分享手册t.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安全生产安全经验分享手册t.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安全经验分享手册t.docx

《安全生产安全经验分享手册t.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安全经验分享手册t.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生产安全经验分享手册t.docx

安全生产安全经验分享手册t

前言

非常感谢各位阅读本手册!

我们编制本手册的目的是:

1、激发全员参与安全生产的积极性,逐步实现团队互助管理;2、交流事故教训,做到警钟长鸣,提高安全意识;3、交流安全经验,强化正确做法,提高安全技能;4、潜移默化,转变理念,改变行为,培育文化。

本手册的案例也许曾经发生在自己身边,愿我们与同事之间相互交流经验,共同汲取教训,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

我们对这些事件进行分析,发现当事人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和知识或对工作的了解和判断出现偏差有关,有的甚至源自思想意识,通过安全案例宣传,以真实的案例,强化或唤醒大家的安全防范意识。

公司相关部门承担了案例的搜集和点评工作,他们为本手册倾注了很大的精力,共搜集了近二百个案例。

尽管如此,本手册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愿各位员工提出宝贵的建议,大家共同落实公司的各项安全工作。

愿开展安全经验分享活动在公司形成浓厚安全宣传氛围、培育公司的安全文化。

 

安全部

安全观察分委会

事故调查分委会

制度提升分委会

承包商管理分委会

二0一0年三月八日

 

1、事故案例

1)严重事故――――――――――――――3

2)损工事故――――――――――――――3

3)限工事故――――――――――――――9

4)医疗处理事故――――――――――――10

5)急救包扎事故――――――――――――12

6)未遂事故――――――――――――――19

2、习惯性违章的表现及纠正―――――――22

 

事故案例

一、严重事故

案例1:

2005年1月10日上午11:

00澄清工段吸滤机岗位在甘蔗断槽后10:

30过完流程,3台吸滤机体内尚存有较多的蔗渣和物料,需要开动搅拌并用水管来冲洗。

此任务由当班班长安排三位季节工完成,在冲洗完2#、3#吸滤机后,对1#机进行清洗过程中,某一季节工的衣服被吸滤机搅拌轴绞入,无法脱开,人被转动轴一起转动,碰对机体(卷入传动轴与泥汁槽身的空间),与其一起做工的季节工发现叫停机时,已来不及,致使被当场绞死。

事故给我们的启示:

该事故是近年来发生最严重的安全事故,给我们每个人搞响警钟;在有旋转部位设备附近操作中,作业人员要着装整齐(扣好衣扣、衣袖、女工要盘好长发并戴好工作帽、不佩戴金饰品如戒指、耳环);所有裸露的传动轴要安装防护罩,并保证其发挥作用。

二、损工事故

案例1:

1999年11月23日3:

10某一位季节在动力分厂蔗渣房回流蔗渣过程中,由其思想不集中,麻痹大意,上班迟到,工作时开玩笑,右脚跌进回流蔗渣槽内(蔗渣括板),当场被括板刮断腿骨。

事故给我们的启示:

要有充裕的时间休息;工作过程中不能相互开玩笑,要专心致志。

(后话:

公司近几年来已把蔗渣括板改为输送胶带,回流蔗带落口继续保留,已对落口安装护栏,工作过程中要保证其完好。

同时该区域是粉尘作业区,回流过程要戴好个人防护用品――防尘眼镜、口罩,防止眼部受伤及自身受伤害。

案例2:

2003年4月1日17:

08某一位蔗场外包工在2#称蔗台高为3.3米边缘问司机要水喝,不慎被吊车工吊来的甘蔗碰跌,跌下称蔗台,造成右手腕骨折。

事故给我们的启示:

承包商的管理是安全工作的薄弱环节,进入前须有专项的安全培训、作业过程中要给予督促、指正;在09/10榨季公司对蔗场作业制定出最低安全要求,分析存在的风险及控制措施。

事故原因:

该受伤者进厂后没有受过安全教育,工作中思想不集中、吹牛,没有听到吊车的打铃声,索要物品,吊车工违反操作规程――人员未走开就把甘蔗吊上称蔗台。

案例3:

2003年4月27日澄清泵群9#中和泵抽量小,易冒箱,转用10#泵用时,发现阀心脱落,停榨处理10#泵出口阀,倒流管道内物料完后,由于4#加热器眼镜阀有些漏,10#泵进口端有清汁,在撬开10#泵出口阀时,物料射对人,造成2人被高温物料烫伤的事故。

事故给我们的启示:

该作业是管道非常规第一次开封作业(公司已制定作业程序),作业前须确认相应的阀门已关到位,并上锁,防止误操作(保证作业人员安全),打开时,人员不能站在正面,最后一点,必须记住:

穿好隔热服才能撬开阀门或打开人孔。

案例4:

2004年1月14日11:

00分蜜乙糖糊汽送罐自动控制没有电源,岗位工通知当班两名电工去检查。

该电源从制糖分厂办公室内照明开关要。

其中一人想用电笔测量总开关上端是否有电源时,上端电源相间短路,产生电弧烧伤右手。

事故原因:

开关箱空间较窄;照明线路负荷超载使线头绝缘烧断,产生相间短路;总开关曾经超负荷,直接把电源接到各分开关的进线端;发现的隐患未能及时整改(总开关超负荷,未能一机一闸刀),接线不符合要求

事故给我们的启示:

各分开关的进线要经总开关出线端;类似的作业应戴绝缘手套,站在干燥的木板上测量是否有电;使用可移动的电动工具(如焊机、切割机、抛光机等)要实行定期检测,保证其绝缘性好,使用前,要检查电缆线是否有破裂、插头是否好、接地线是否接好等,发现的异常要及时汇报、处理。

案例5:

2003年11月19日12:

15因30T/H1#、2#炉碱度低,需添加氢氧化钠,某一位岗位工按化验单的要求用铲子加入5Kg氢氧化钠进加药溶解器,用热水溶解,一面放热水,一面搅拌溶解,溶解的过程中忘记关闭热水阀,溶解器的药水满后挂接喷出,当事人来不及躲开,被碱液喷到脸和身上,造成全身多处被烧伤(15%面积烧伤),十级伤残。

损工时间97天。

事故给我们的启示:

操作化学品必须按程序要求进行操作,工作中要戴好个人防护用品――防护面罩、耐酸手套、围裙等;维修化学品管道时,要遵守管道非常规第一次开封作业程序。

案例6:

2004年9月16日10:

50动力分厂某一作业组(4人)在旧炉给水泵房二楼面进行拆管作业。

拆完2个阀兰、1个弯头后,某一员工用缆绳将管子固定二楼面,准备拆至地面。

当事人与其他2位员工到楼下拆下一个截止阀门,欲将管子卸下,因有一根直径为80、长度为35cm的短管与要拆的管子没有焊接,造成直径为80、长度为35cm管子直接砸在头上。

事故给我们的启示:

作业前要检查需拆出的管子与其它物体是否有连接、稳固;作业前检查所使用的工具(梯子、安全带、切割工具、吊卸工具等)是否完好;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出现异常,不能强蛮作业,应及时寻求处理措施。

案例7:

2004年8月16日下午3:

30,某一焊工在动力分厂技改蔗渣打包间打包机落料筒中,由于人站在低处作业,割下的铁块温度高,被落下的铁块烫烂裤子,同时扎入右脚裤中,把右脚下部烫伤。

损工时间9天。

事故给我们的启示:

在动火作业中,要佩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如焊工手套、护脚套、防护眼镜、安全鞋等);在工作前要检查所用割具是否缺陷,如管子脱落,会引起火焰烧伤自己;同时要保持工作现场无杂物,管子摆放整齐,预防被缠跌。

案例8:

2004年7月27日上午,动力分厂某一作业组在30T/H炉一楼搬运工具箱过程,用滚筒做传动轮,放工具箱在上面堆,滚动的滚筒压伤一位员工的左脚两个脚趾。

损工时间9天。

事故给我们的启示:

移动所选用滚筒要合适;移动中要有统一的指挥口令,员人要相互提醒,同时要时刻考虑手、脚所处的位置;搬运作业穿戴适用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鞋、手套)。

案例9:

2003年11月26日早上5:

402#称蔗台链带板整体脱轮,吊车工、压榨班长及落蔗工3人进行抢修处理,在处理过程中用于捆绑上链带板固定用的8#铁丝断脱,致使蔗带板瞬间滑动、滑跌落,造成站在台面作业的压榨班长跌落台面致伤。

事故给我们的启示:

捆绑应选用钢丝绳来固定,同时考虑捆绑的位置,防止出现不平衡;作业中要考虑人员站立的位置,出现异常能及时撤离;使用适合的防护用品(如安全鞋、手套);评估工作内容可能会产生风险,并消除隐患。

案例10:

2004年3月14日上午10:

30某一通罐工在罐内检查通洗的质量(此时,高压机并未停机),被正在有压力高压水枪直射右小腿,流血过多,人员已晕迷。

损工时间10天。

事故给我们的启示:

该通罐工没有遵守停机规定及未使用的枪头必须将其完全放入加热管内之规定。

通罐作业是公司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进入前须有专项的安全培训、作业过程中要给予督促、指正;在09/10榨季公司对通罐作业制定出最低安全要求,分析存在的风险及控制措施。

案例11:

2003年12月13日上午11:

30某一通罐工在6#蒸发罐内用高压清洗机对加热管进行通洗作业,压力保持在600kg,而后11:

30清洗机压力突然升高800kg,无法掌握手中的枪管,被甩出枪头中高压水射右手腕。

损工时间10天。

事故给我们的启示:

正常的工作压力应保证在650kg以下,如积垢厚应考虑煮罐;每次开机前要全面检查清洗机所属设备是否有缺陷,如有,必须处理,不能带病工作;开机后慢慢升压力至工作压力,不能一次开到工作压力。

案例12:

2004年1月12日上午11:

30某一通罐工在压滤机换洗1#机滤布。

在准备上压滤机面上过程中,开动机子的人员看不到其上去,其右脚被压滤机的机械手压伤。

事故给我们的启示:

虽然公司已取消压滤机设备,其存在的隐患已不存在,但这事例告诉我们,多人作业中要有统一的指挥,口令要清晰,开机要专人负责,人员要相互提醒。

案例13:

2005年8月12日上午8时动力分厂有一作业组(一男四女员工)进行清洗旧炉除氧箱内的积垢。

在打开人孔盖(直径约为600mm、厚20mm、重量约50kg)拆出螺栓后,准备将之放下地面,由于人站立的位置不佳、配合不协调,该人孔盖滑落下来,砸伤一名员工左脚脚趾,造成一趾骨骨折的伤害事故。

事故给我们的启示:

该设备人孔处没有工作平台,人孔盖未采用铰链连接;对于高于地面的设备如需要维修,我们工作中应考虑有工作平台,拆出较笨重的零件应考虑用吊装工具;同时工作中考虑人员站立的位置,预防被工件夹伤、压伤、碰伤,要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带、安全帽、安全鞋等)。

案例14:

2005年7月6日上午9:

05制糖分厂压榨某一作业组对压榨机进行吊装作业。

某一员工站在榨辊的大齿轮面脱吊车大钩钢丝绳后,继续等待脱另一根,因距离远(人员不能伸手到),吊车工将吊车小车开近一些,由于吊车小车操作手柄弹簧失灵(手柄被卡无法回位,小车无法停下),运行速度很快,看到情况不同,顺手抓住身边的护栏躲开,仍被吊钩碰伤肋骨。

损工时间2天。

事故给我们的启示:

该作业是吊装作业,作业前要考虑所用的吊具是否能满足工作要求;按吊装作业程序要求实行检查,出现的问题要立即整改,不留隐患;吊装中,吊装人员要考虑自己所站的位置是否有可能被吊物碰伤、压伤、夹伤等。

案例15:

2005年3月25日21:

40动力分厂蔗渣打包间某一员工发现5#打包机的蔗渣水份高,用右手伸到打包机液压杆推头前取蔗渣进行蔗渣水份化验,被正在运行的液压杆推头压伤右手食指、中指和无名指。

事故给我们的启示:

该行为是违章作业,没有遵守操作规程造成,事故给本人造成痛苦,给公司带来负面影响;采样中必须按规定的位置进行样品采集,而不能走捷径;操作规程是通过血的教训得出的,愿您在工作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案例16:

2006年2月17日22:

04仓储部某一装卸工在化肥仓(原复混肥分厂)卸磷肥。

翻斗车载重20吨(25kg/包)磷肥入厂,该车装入的磷肥突出车箱边门,打开车箱边门后,其脚下的磷肥出现蹦踏,连人向外跌倒,造成脑部出血。

事故给我们的启示:

高于2米的作业须戴安全帽,防止头部受伤害;卸车时应先卸下高于车箱的货物,再打开车门;高处作业应穿软底胶鞋。

案例17:

2006年9月8日上午11:

12制糖分厂压榨工段某一班组负责安装、调校3#撕解机。

在吊装撕解机中,第一次吊装因钢丝绳放置位置不正确没有吊装成功。

在第二次吊装时,某一员工负责观看3#撕解机主动端轴承的就位情况,在轴承(底部)距轴承座尚有30mm~50mm的距离时,右手指挥吊车下放过程中,左手无意识扶着撕解机联轴器(小指、无名指在联轴器外端面),在吊车下放的瞬间,左手连手套一起被联轴器卡住,造成左手无名指末节被压伤、指骨骨折。

损失工作日14天。

事故给我们的启示:

吊装作业可能存在的风险:

钢丝绳断刀辊坠落伤人;碰伤;压伤手指。

起吊前检查钢丝绳是否完好,钢丝绳¢>16mm,专人指挥吊装;检修人员站在安全的工作位置;检修人员的手掌不要放在联轴器及轴承位置上,避免压伤手指;地面无障碍物,防止被绊倒的危险;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鞋等)。

案例18:

2006年12月7日14:

10在煮糖楼1#罐前移动工业电风扇时,左手不慎触电,事发后立即送往象州县医院检查。

当天室内温度较高,原料箱岗位需要使用工业电风扇,当事故人在第一次起动电风扇后,发现电风扇吹风不对人,断电后移动电风扇。

第二次起动电风扇仍发觉吹不对,用左手转动电风扇的固定杆,不慎被触电。

在触电的瞬间,因人体难以脱开,用脚支撑栏杆,人和电风扇同时跌地。

事故给我们的启示:

在使用焊机、电风扇等可移动电动工具,移动时必须断电后再移动;使用可移动电动工具前,查看检测记录是否在检测周期内、电缆绝缘层是否有破损、插头是否完好、接地线有无等,存在问题,及时请相关人员处理好,不使用“带病”工具,预防触电。

案例19:

2008年1月4日23时30分,一位蔗蔗渣打包女工,走路经过1#打包机输送架底时,头部碰对机架后身体失重跌倒,造成左脚小骨断的事故。

事故给我们的启示:

行走要走安全通道,不走捷径;车间内除非有紧急情况,不应奔跑。

案例20:

(一)2007年4月8日10时20分左右,制糖分厂某位蔗场外包工在散蔗车道对运蔗车辆进行吊卸蔗作业(该车辆共两吊蔗,上面第一吊蔗链条脱,吊不起)。

吊车工在吊完第一吊蔗后,将该吊链返还给该车辆,该名外包工站在车厢的边缘往地面卸链条,并向吊车工举手示意吊另一吊蔗(该车辆)。

吊车起吊时小钩钩对该外包工的右手手套,同时吊车小跑向外行走,以至于拉动该外包工使其跌下车辆致伤,造成该外包工左髋关节脱臼,头部出血。

(二)2008年3月28日19.30分,蔗场外包工熊某与覃某在蔗场东南面车道厂编1036号运蔗车辆上挂钩卸车。

当时该车共有三根吊蔗链,链条头吊环两端用小麻绳连接固定好。

熊某负责解开车箱前面一根链条,覃某负责解开车箱后面两根链条。

因吊车公共吊链只有四个小钩,有两个小钩必须挂两根链条。

当覃某弯腰抓住车箱最后面一根链条连接麻绳往中间根链条方向拉时,因用力过大,小麻绳被拉断,造成覃某重心偏移,身体失去平衡从车辆左侧坠落地面,造成下颌被碰伤的工伤事故。

(三)2008年11月26日早上06:

43时,某厂蔗场丙班挂脱钩工赖某在2000线东向称蔗台进行甘蔗吊卸挂钩作业,赖某由于动作匆忙,在转身跳跃时方向偏离,斜跳至甘蔗车尾与平台的交界处上,虽然前脚已踏上称蔗平台,但后脚因踩在甘蔗车边缘,脚底打滑,被平台拽住,无法踏上称蔗平台,经过用手一番挣扎,仍无法爬上平台,在身体向后仰失去重心的情况下摔落到地面,左肩膀及头部先后着地,安全帽被撞击损坏(帽壳与帽衫脱离);经医师检查诊断为:

①左锁骨骨折;②头部右侧额颞叶脑挫裂伤并颅内血肿形成;③头部蛛网膜下腔出血;④左肺下叶挫伤。

(四)2009年3月2日,因雨天甘蔗断槽,蔗场外包工陈某由蔗场外包工班长安排在东北面蔗场进行堆蔗作业。

陈某在东北面蔗场第四栋蔗堆(1#吊车正常停放位置附近)上对一吊刚从车上吊下来的甘蔗进行脱钩作业,当该吊蔗在吊车工摆好位置后,陈某即走到该吊甘蔗上捆绑吊蔗链副链,当时该吊蔗仍被吊蔗链夹紧,陈某捆好副链后,站在该吊蔗中间略偏西处等待吊车工松下吊蔗链以便脱钩,当时其未用手抓住吊蔗链。

18:

45分,当吊车工将吊蔗链松下时,该吊甘蔗因链条松动而逐渐松散,陈某所站着的几捆甘蔗因松散滑跌下蔗堆,造成陈某遂不及防身体后仰随甘蔗从约4米高的蔗堆上滑跌到地面,臀部着地。

经医院诊断为左肢骨、骶骨骨折。

事故给我们的启示:

吊车操作工与外包岗位联系至关重要,双方互不配合,安全很难得到保障;蔗场堆蔗时,吊车工要逐层逐堆堆放,避免参差不齐;高处临边不要站在甘蔗近悬空处;作业人员相互配合,堆蔗人员要密切注意吊车动向;在蔗堆上脱钩时,要考虑人的站位置,以防从蔗堆上坠落;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在蔗堆上的脱挂钩人员均应穿软底胶鞋,以防止从蔗堆上滑跌,同时禁止跳跃上下。

案例21:

2010年2月22日19:

15分,一名外包清洁工按要求对打包一楼地面进行清洁,当清洁到6号打包机尾架附近时,蔗渣包平送带东边喂料口下方的一只滚筒被蔗渣包冲击后,从支架卡槽弹出,弹出的滚筒从2.2米高的平送带掉落到工作平台后,又从1.4米高的平台掉落地面,掉地上后砸对这名清洁工左脚小指骨(小指骨裂)和左脚面。

蔗渣装包人员反映,该滚筒经常出现跌落。

事故给我们的启示:

滚筒易掉落,设备有安全隐患;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发现滚筒掉落后简单处理又使用,没有根本改决滚筒掉落问题。

三、限工事故

案例1:

2007年11月29日9:

55时,制糖分厂澄清工段通罐外包工对6#加热器进行通洗。

某通罐工进行通洗时,不小心左脚踩入加热器进汁孔中,此时,孔中有经过二次加热的蔗汁(事后测量温度有790C),致使通罐工左脚被蔗汁烫伤。

事故给我们的启示:

设备本身在使用过程,温度高,要好充分冷却;加热器进、出汁孔需安装防护网;制定通洗加热器的工作安全分析,作业人员要熟练掌握通洗程序。

案例2:

2007年12月24日甘蔗断槽洗机,从蒸发接DN125Ⅰ效汁汽管道到成糖筛乙、丙糖,在原有废汽管通DN80管道加装DN80阀门。

19:

50时,制糖分厂成糖某一分蜜工站在岗位0.87米高的工作平台上作业。

当分蜜工站在工作平台上割DN80管道时,刚割穿管道时管道内有残留水流出,作业人员为避开残余水溅到身上,从工作平台上跳下被扭伤右脚踝。

事故给我们的启示:

该作业属设备与管道非常规第一次开封作业,作业前相关人员必须清楚意识该类似作业具有潜在的液体、气体或固体的意外释放的可能;正确识别设备与管道开封的危害,采用隔离、屏蔽、监护、上锁、规范操作方法是保护作业人员人身安全的最基本控制手段,所配备的个人防护用品只是作为第二控制手段,作业中必须保持以上两种控制手段同时得到落实;作业人员熟悉紧急撤退路线;根据管道内不同的介质,选用不同的个人防护用品。

案例3:

(一)2008年元月21日21:

50分左右,某厂三名通罐工在打开7#加热器下盖时,蔗汁从加热器下盖密封面喷出,两名通罐工胸部被烫伤。

(二)2010年01月27日16:

20分,一名通罐工在通洗6#加热器打开底盖的时候,被射出的残汁(水)烫伤背部、左手上臂。

事故给我们的启示:

确认相关阀门(眼镜阀、汁汽阀、排水阀)已关到位,残汁要经底盖的排污阀排出;用铁枝清通底盖排汁阀,以便再次确认加热器内残汁(水)已排尽;打开底盖要穿戴防护服;打开底盖要考虑人员站的位置。

四、医疗处理事故

案例1:

2004年11月19日上午9时,某两位员工在处理吸滤机设备过程中,一位员工被吸滤机洗涤用的热水烫伤。

事故原因:

新设备安装后,安装人员没有把吸滤机打水用的胶管紧固到位、胶管接头松,致使热水喷出伤人。

岗位人员对设备检查不到位。

事故给我们的启示:

对于新设备安装操作人员要理解其工作原理,设备是否能满足生产需要。

案例2:

(一)2006年3月10日15:

45制糖分厂某一员工在拆乙原箱面糖浆管道时(管道连接为垂直方向),拆最后一颗螺栓过程中,一边手拿工具扭转阀兰面上的螺栓,同时用另一边手扭转阀兰面下的螺栓,管道突然下滑,手面被管道阀兰压伤。

(二)2007年4月21日11时55分左右,制糖分厂澄清工段通罐外包工用高压清洗机通洗二次管道,并进行组装。

当组装到4#加热器旁的管道时,由于该管道的固定架焊口已脱,形成没有支撑。

当时该名通罐工用砖头支撑固定。

在重新用右手拿钢钎撬起、左手摸平找正时,管道摆动砖头移位,从而使管道下沉,压对左手中指指头破裂。

事故给我们的启示:

在拆卸管道阀兰时,要考虑其是否有固定或固定稳,若没有固定,在拆完最后一颗螺栓则有可能会使管子直接下落,造成事故;必要时,应采用吊装工具拆装;禁止用手指伸入螺丝孔内触摸找正,应使用专用工具。

案例3:

2006年3月6日复混肥分厂某一员工发现硫酸泵出口阀兰滴漏稀酸液,停机处理后,试机时,稀酸液从阀兰处飞溅着眼睛。

事故给我们的启示:

稀酸液同样具有腐蚀性的化学品;在管道阀兰连接处应安装防护罩,维修后,应立即安装上再进行试机;操作化学品必须按程序要求进行操作,工作中要戴好个人防护用品――防护面罩、耐酸手套、围裙等;维修化学品管道时,要遵守管道非常规第一次开封作业程序。

案例4:

2008年1月22日11:

00厂编1147#运蔗车驶到1#爬蔗台装完链条后,蔗场外包工要求司机更换一根干木桩来生火,司机随即从驾驶室旁的扶手楼梯爬上蔗车告诉那根木桩是干的。

此时,蔗场某外包工也欲上车,但见爬蔗台与蔗车距离还较远,不便于上蔗车取干桩,就启动伸缩平台,启动后,伸缩平台已向司机方向移动,蔗场某外包工即按住开关收回伸缩平台,但开关失灵,伸缩平台继续朝着司机处移动,以致于挤压着司机的腰部,即司机被挤压在伸缩平台与蔗车之间。

事故给我们的启示:

操作启动伸缩平台要待人离开时方可操作;对设备存在缺陷――启动开关按钮失灵,及时更换;同时建立操作规定,并给予足够的培训,不违章作业。

案例5:

2008年4月16日3:

40时,一位压榨榨底工在铲1#榨机前辊蔗汁盆前面蔗渣时,(1#压榨机前的高速带漏渣到1#榨机前辊前;张紧滤布承接漏渣使用到木板、铁钉、铁线;)因蔗渣较多,绕有铁线的铁钉被盖在蔗渣下面,榨底工踩着铁钉,扎伤左脚板,造成轻微伤。

事故给我们的启示:

工作场地应及时清理,地板上不应有尖锐利器;工具或设备存在的隐患,及时整改;工作中穿安全鞋。

案例6:

2008年11月20日21:

15时,当时蔗场需要存蔗,一位蔗场外包工在蔗场北东7号存蔗蔗堆上把蔗捆绑好后脱钩,脱完钩后想把吊蔗链条穿好。

由于所吊蔗蔗捆比较松散,外包工用手把吊蔗链条吊环穿起来时,蔗捆突然散开,该外包工发觉有危险时,手已经来不及抽开,蔗捆压到链条后链条夹对左手无名指造成该指第一关节表皮破裂轻微伤,随后送往罗秀镇卫生院进行包扎,缝了五针。

事故给我们的启示:

解开吊蔗链存在的风险有:

吊钩碰伤;人体站位姿势不当,跌落受伤;绑链竹篾拉断时伤人,跌落受伤。

作业中:

站位要合理,姿势要正确,力度要适当;正确穿戴个人劳动防护用品;链头捆绑物只能解开,不要用人力强行拉断。

案例7:

2008年11月24日上午11:

00时,吸滤机真空低,不稳定,且有跑糖现象,检查发现1#吸滤机高真空抽汁罐至平衡罐管道堵塞(即阀门上方处)。

考虑抽汁罐内尚有残留滤汁,且滤汁温度70℃~80℃,故在清垢时,为避免滤汁射对自己,当事人用一块铝皮护着身体部位,然而,当积垢清通时,残留滤汁一倾而下,当事人本能反应,转身跑出,不料,滤汁四处飞溅,致使其腰部被滤汁烫伤。

事故给我们的启示:

该作业属设备与管道非常规第一次开封作业,作业前相关人员必须清楚意识该类似作业具有潜在的液体、气体或固体的意外释放的可能;正确识别设备与管道开封的危害,采用隔离、屏蔽、监护、上锁、规范操作方法是保护作业人员人身安全的最基本控制手段,所配备的个人防护用品只是作为第二控制手段,作业中必须保持以上两种控制手段同时得到落实;作业人员熟悉紧急撤退路线;根据管道内不同的介质,选用不同的个人防护用品。

案例8:

2009年3月7日11:

15分,扛包人员甲控制西边的蔗渣包输送带下降时,没有注意到车上扛包工乙的一只手放在胶带机架下面,导致左手掌被机架下面角钢压对,员工乙抽出左手掌时,中指和无名指之间皮肉被角钢划伤,伤口约2.5厘米。

事故给我们的启示:

多人协助作业,控制设备开关的操作员注意力要集中,听从指挥人的指挥,待人员离开方能启动。

五、急救包扎事故

案例1:

2004年2月8日机修某一员工在焊接循环池水管,在清除焊渣过程中,被焊渣飞进其右眼。

事故给我们的启示:

在可能产生异物进眼睛的作业(如打磨作业、清扫作业、切割作业等),作业前需戴防护眼睛,防止眼部受伤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