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SCDMA基站配套验收规范V30.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447272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65.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TDSCDMA基站配套验收规范V3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TDSCDMA基站配套验收规范V3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TDSCDMA基站配套验收规范V3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TDSCDMA基站配套验收规范V3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TDSCDMA基站配套验收规范V3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TDSCDMA基站配套验收规范V30.docx

《TDSCDMA基站配套验收规范V3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DSCDMA基站配套验收规范V30.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TDSCDMA基站配套验收规范V30.docx

TDSCDMA基站配套验收规范V30

TD-SCDMA基站

配套改造验收规范

Version3.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责任公司

工程管理中心编制

2009年3月

版本变更情况

日期

版本

描述

修订人

2007年3月10日

V1.0

初稿

濮伟心、孙镜华

2007年3月31日

V1.1

根据集团指导意见修改指标

孙镜华

2007年5月29日

V2.0

修改部分接地工艺要求

孙镜华

2007年6月22日

V2.1

修改个别接地工艺要求

孙镜华

2009年3月

V3.0

总则、修订接地、天馈、机房配套

孙镜华

 

目录

总则1

第一章无线基站机房2

1.1机房选址2

1.1.1机房选址原则2

1.1.2机房高度和面积2

1.1.3机房荷载3

1.2机房装修3

1.2.1机房改造要求3

1.2.2机房照明4

1.2.3机房环境4

1.2.4机房防火4

1.2.5机房防水4

1.2.6机房密封5

1.2.7机房温度5

1.2.8机房湿度5

1.2.9机房空调5

1.3设备监控5

1.3.1开关电源6

1.3.2空调设备6

1.3.3不间断电源(UPS)6

1.3.4交流配电箱(屏)6

1.3.5蓄电池组6

1.3.6环境6

1.4外部告警7

1.4.1温度告警7

1.4.2烟感告警7

1.4.3湿度告警7

1.4.4水浸告警7

1.4.5门控告警7

1.4.6外部告警的连接7

第二章接地8

2.1接地系统8

2.2联合接地9

2.3接地件9

2.4地排9

2.5母地线10

2.6馈线接地10

第三章无线基站机房室内配套10

3.1室内设备10

3.2室内走线架、线缆槽道12

3.3线缆布放12

3.3.1线缆布放通用要求12

3.3.2电源线布放14

3.3.3机柜内部线缆布放15

3.3.4机柜间线缆布放16

第四章无线基站配套电源16

4.1新建基站配套电源16

4.1.1市电引入16

4.1.2交、直流系统16

4.1.3交流配电箱16

4.1.4设备负荷16

4.1.5蓄电池17

4.1.6高频开关组合电源17

4.1.7防雷器17

4.2旧址共用基站配套电源17

4.2.1市电引入17

4.2.2交、直流系统17

4.2.3交流配电箱18

4.2.4设备负荷18

4.3蓄电池18

4.3.1对于原2G设备采用-48V电源的基站:

18

4.3.2对于原2G设备采用+24V电源的基站:

18

4.4RRU基站配套电源19

4.5微蜂窝基站配套电源19

第五章无线基站室外配套19

5.1无线基站天支配套19

5.2无线基站室外走线架20

5.3无线基站室外线缆21

5.4无线基站室外天馈系统接地22

第六章无线基站室内、外结构23

6.1无线基站室内结构24

6.2无线基站天面结构24

6.2.1标准24

6.2.2抱杆支架的加工制作24

6.2.3抱杆支架的运输与装卸25

6.2.4屋面抱杆支架的安装25

第七章竣工文件及验收评估26

总则

一、为保证TD-SCDMA无线基站工程的施工质量、明确工程质量监查的技术规范,特制定本检查细则。

二、本细则根据国家、行业及集团公司等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而制定,本细则未明确规定的部份可参照相关厂家的施工规范。

三、本细则既是工程管理部门和维护部门对工程质量的质监细则和对工程竣工验收的评分依据,又是工程施工部门的技术指导标准。

四、本细则适用但不限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我司”)TD-SCDMA三期及以后说涉及到的TD无线宏基站工程项目。

五、一切与以往同类细则的差异之处,以本验收细则为准。

六、本验收细则的解释和修改权属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责任公司。

第一章无线基站机房

1.1机房选址

1.1.1机房选址原则

基站设置关系到无线网络效果、全网通信质量以及建成后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在基站选址时应注意遵循以下原则:

(1)充分考虑基站的有效覆盖范围,使系统满足覆盖目标的要求;

(2)在话务密度较高的区域设置基站时,应在满足覆盖指标的前提下,根据系统可用无线带宽及未来1-2年话务增长的趋势,使得在1-2年内,只需增加基站的载频数量,而不对基站数量做较大调整就可满足容量需求;

(3)充分利用现有局站站址和其它通信资源;新建的TD-SCDMA基站,要首先考虑与现网GSM基站同址设置;基站的选址要考虑现有的传输条件,优先考虑有自建传输或便于自建传输的点;

(4)基站的选址要考虑将来的可扩展性,机房应具备适当的面积,便于扩容和新加其他系统;

(5)应考虑其他系统的干扰因素,保证必要的空间隔离;

(6)基站站址宜选在交通便利、供电可靠的地方;

(7)基站不宜设在大功率无线电发射台、大功率电视发射台、大功率雷达站等附近;

(8)不宜选择在易燃、易爆建筑物场所附近;

(9)不宜选择在生产过程中散发有害气体、多烟雾、粉尘、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附近。

1.1.2机房高度和面积

机房必须有足够的空间高度,以便于安装机架、走线梯和布放电缆。

一般要求机房净高大于或等于2.7m。

为了扩容方便,机房面积要求足够大,一般根据站点规模情况按以下几点进行考虑:

(1)考虑到设备布置的需要,机房占用的面积,一般不宜小于25m

(2)当机房预期只布置有一套TD-SCDMA系统设备时,机房面积可以略小于25m

(3)当机房预期布置TD-SCDMA系统设备并新增GSM设备或其他系统设备时,同时考虑到电池放电时间的保证,机房面积不宜小于30m

1.1.3机房荷载

(1)机房的楼板必须有足够的荷载能力,足以承受机房内现有以及后期待安装设备所产生的压力。

(2)在选定机房时,需请具有相关资质的设计单位核实机房荷载是否满足要求,并出具相应的承重核实报告。

(3)机房负荷技术指标必须符合《基站承重测算及加固实施手册(Ver1.020060117)》要求。

1.2机房装修

机房装修符合设计文件要求,或相关规定。

1.2.1机房改造要求

(1)机房内不能做装饰性装修(如安装吊顶和活动地板等)。

(2)机房门一般情况下,其宽度不应小于1m,以便于工程期间设备的搬运。

机房门应向外开。

机房门应具有防火,防盗能力。

(3)机房的地板要求采用水磨石或耐磨砖,不能采用水泥地面(如果承重方面不满足要求,可以适当放宽要求)。

墙身要求涂墙漆。

墙身、天花要求结实,坚固。

(4)建议机房门口应有门槛,以防水、防鼠。

(5)机房内应安装带有接地保护的电源插座,其电源不应与照明电源同一回路,若不能单独成一回路时,应选择带有保险丝的插座,且电源插座距地面距离应不低于1米。

1.2.2机房照明

(1)机房的主要光源应采用日光灯。

照明要求:

离地0.8m水平面上≥50Lux。

(2)机房内应安装带有接地保护的电源插座,其电源不应与照明电源同一AC输出端子输出。

(3)机房内配置应急灯,安装位置在离地1.4~1.8m的墙上,应急灯前方尽量不能有设备,走线架等挡光源,应急灯有手动开关和测试按钮。

当正常照明系统发生故障时,应急灯能提供应急照明。

(4)不允许有太阳光直射进机房,所有窗户必须进行避光处理。

(5)接地(PE)或接零(PEN)支线必须单独与接地(PE)或接零(PEN)干线相连接。

1.2.3机房环境

(1)要求机房整洁干净,没有灰尘及杂物;

(2)工程剩余材料要堆放整齐,并附有余料清单。

1.2.4机房防火

(1)对机房进行改造时,只可进行为满足机房电气要求的修缮,而且需采用不透光,不燃或阻燃的满足防火要求的材料。

(2)电力线、传输线、接地线、空调管、馈线等进线口,须用防火泥进行密封,如用套管时可用水泥密封,要求密封处平整,无缝隙。

(3)要求机房内安装有烟雾告警设备,并且在室内靠门处配置有灭火器。

机房内不得放置易燃物品。

1.2.5机房防水

(1)要求机房所有的门、窗和馈线进出口能防止雨水渗入,机房的墙壁、天花和地板不能有渗水、浸水的现象;

(2)机房内不能有水管穿越;

(3)不能用洒水式消防器材;

(4)如机房地处低洼地区,门槛高度应不低于0.5米。

1.2.6机房密封

要求机房有良好的密封性,既能防止灰尘及害虫从外界进入机房,又便于对机房温度和湿度的控制。

1.2.7机房温度

(1)要求机房室内温度不超过28度;

(2)机房应配有温度计和温度告警设备。

1.2.8机房湿度

(1)要求机房保持干燥,机房湿度H在15%~80%范围内;

(2)配有湿度计和湿度调节设备(如空调、抽湿机)。

1.2.9机房空调

(1)基站机房独立房间原则上应配装柜式分体空调,其制冷容量按面积的大小和远期的设备散热量进行配置。

配置两台不小于3HP空调,至少有一台空调处于工作状态,且具有自启动功能。

广、深等特大城市的密集市区机房面积不够时可配置一台5HP空调、其它城市和区域可配置不小于一台3HP空调。

根据广东地区气候特点,宜选择单冷型空调。

(2)独立的电池房,应配装柜式空调,房间温度保持在25±3℃。

(3)室内空调机的温度设定为26℃,并贴标识以防止其他施工人员操作。

(4)空调设备必须采用具备断电来电自启动功能。

(5)机房空调应安装牢固,在底座固定的同时,若条件具备,应与墙体固定。

1.3设备监控

新建TD-SCDMA独立宏蜂窝基站应配置1套一体化数据采集器(含传感器、变送器等设备)对基站内的交流配电箱、开关电源、蓄电池组、UPS、空调机等进行监控。

1.3.1开关电源

遥测点:

三相输入电压、三相输出电流、输入频率、输出总线电压、模块单体输出电流、总负载电流、蓄电池电流;

遥信点:

模块单体状态(开/关机、限流/不限流)、模块单体故障/正常;系统状态(均/浮充/测试)、系统故障/正常、一次下电开关状态、监控模块故障、主要分路熔丝/开关故障;

遥调点:

均充/浮充电压设置、限流设置;

遥控点:

模块开/关机、均/浮充、电池管理;

1.3.2空调设备

遥测点:

温度;

遥信点:

空调工作状态、工作模式(通风/制冷/加热/除湿);

遥调点:

温度设置;

遥控点:

空调开/关机;

1.3.3不间断电源(UPS)

遥测点:

三相输入电压、蓄电池组电压、三相输出电压、三相输出电流、输出频率;

遥信点:

故障告警;

1.3.4交流配电箱(屏)

遥测点:

三相输入电压、三相输入电流、功率因数、频率、有功功率、电度;

遥信点:

开关状态、市电状态;

1.3.5蓄电池组

遥测点:

蓄电池组总电压;

1.3.6环境

遥测点:

温度、湿度;

遥信点:

烟感、水浸、门磁;

遥控点:

智能门禁;

1.4外部告警

所有基站外部告警在触发时,告警信息能够在RNC上读取。

1.4.1温度告警

机房温度超过31摄氏度时,触发温度告警,并将告警送至基站外部告警端口。

探头应安装于机架顶的走线梯上。

1.4.2烟感告警

探头感应烟雾时延迟超过30秒后,触发烟雾告警,并将告警送至基站外部告警端口。

探头应安装在电源机架处天花板上。

1.4.3湿度告警

湿度范围为15%~80%,高于80%时触发湿度告警,并将告警送至基站外部告警端口。

探头应安装在门口或窗口附近。

1.4.4水浸告警

在机房地面上放置水浸传感器,在机房发生水淹时触动传感器,并将告警送至基站外部告警端口。

探头应安装在门口、窗口或房间的最低水平位置。

探头水平面尽可能与地水平面距离最短。

1.4.5门控告警

门开时触发门开关的告警,并将告警送至基站外部告警端口。

门控装置应安装在门的内侧,注意其防水及防潮处理。

1.4.6外部告警的连接

要求所有的外部告警依次连接到DF盒的告警输入端口上,并且接触牢固,连线留有一定余量,对于各个厂家的电源系统的电源外部告警的接线应参照该厂家设备安装说明书要求来完成。

对于不采用采用DF盒的主设备,也需要按照需求配备外告连接。

第二章接地

2.1接地系统

基站地线系统应采用联合接地方式,即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防雷接地共设一组接地体的接地方式。

图21联合接地示意图

图22移动基站地网组成

(1)地网应在适当位置留出测试端,方便检测接地电阻。

(2)接地引下线的出土部位应有防机械损伤的措施,如采用竹管包覆或其它机械加强方式。

(3)有相应的防腐防锈措施GB,如涂防锈漆或沥青等。

2.2联合接地

(1)移动通信基站必须采取联合接地方式。

基站地网的工频接地电阻宜控制在10Ω以内,当基站土壤电阻率大于1000Ω·m时可不对基站的工频接地电阻予以控制,此时的地网等效半径应≥20m,并在地网四角敷设20~30m的辐射型水平接地体。

2.3接地件

(1)所有接地连接件要求有两点压接。

(2)接地体宜采用热镀锌钢材,其规格要求如下:

钢管φ50mm,壁厚不应小于3.5mm,角钢不应小于50mm×50mm×5mm,扁钢不应小于40mm×4mm。

(3)垂直接地体长度宜为1.5~2.5m,垂直接地体间距为其自身长度的1.5~2倍。

(4)当垂直接地体埋设有困难时,可设多根环形水平接地体,彼此间隔为1~1.5m,且应每隔3~5m相互焊接连通一次。

(5)接地体的上端距地面不应小于0.7m。

2.4地排

(1)室内地线排应尽量靠近地线进口。

(2)不同类型的设备要单独接入地线排(如无线架、电源架、天馈线、AC屏等),并在地线排处标明;

(3)地线排采用镀锌铜排。

(4)与2G共机房的基站,应保证机房室内地线排至少有4个空余的孔位(包括电源系统工作地、保护地、主设备接地、馈线接地),对于鼎桥设备,无须预留馈线接地的孔位。

(5)新增一个国产地线排,TD系统的工作地、保护地均接入该新增地线排。

(6)新增地线排与原有地线排用截面积不小于95mm

的铜芯电力电缆与原有的室内地线排并接。

(7)原有机房总地线排空余孔位不少于4个时,TD设备可以和2G设备共用原地线排。

2.5母地线

(1)从机房所在楼房的地网或从原GSM系统机房总地线排上单独拉一根截面积≥95mm

的总地线,接到机房的室内地线排上。

交流引入线不宜与机房母地线同路由进机房;当条件受限导致交流引入线与机房母地线同路由进机房时,两者需保持20cm的距离。

(2)拉进机房的母地线必须直接连到室内地线排上,不能再经过任何设备(如:

交流屏)才下地,必须直接落地。

(3)馈线的母地线末端不能与走线梯相连接,同时必须做好绝缘处理。

2.6馈线接地

(1)接地件在馈线进入馈线孔后1米处室内接地(鼎桥基站除外);

(2)室内馈线避雷器连接至室内馈线避雷排。

室内馈线避雷排入地方式:

首选通过单独接地线接到室外地网;机房条件受限的,连接到室内总地排上。

(3)馈线母地线的每个接地点只能接一根馈线,不能两根或多根馈线同接在母地线的同一点上。

第三章无线基站机房室内配套

3.2室内设备

(1)设备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文件。

(2)绝缘底座安装时,必须保证膨胀螺栓与机架之间绝缘(鼎桥基站除外)。

(3)机柜或底座(支架)与地面固定膨胀螺栓安装正确牢固,各种绝缘垫、平垫、弹垫和螺栓螺母安装顺序正确,无垫反现象。

(M12螺栓)紧固力矩不小于45Nm。

(4)螺栓连接处有防松处理。

(5)设备的垂直度偏差不大于3mm。

(6)同一排机架的设备面应在同一水平面,偏差不大于5mm;每列设备的列头柜应在统一水平面上,偏差不大于5mm。

(7)室内安装相邻机架时,要求相邻机架紧密靠拢,架间缝隙应小于等于3mm。

(8)不同排的机柜在主走道一侧应对齐,误差不大于5mm。

(9)同类机柜相邻,高低偏差小于2mm。

(10)同规格紧固件外露部分的长度差异小于3mm。

(11)抗震加固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要求做抗震加固处理的机架(设备)应有抗震加固处理。

(12)机架和底座连接牢固可靠。

(13)应有钢质底座,非镀层底座应涂防锈漆,做防腐防锈处理。

(14)各机架裙板安装到位齐全。

(15)设备安装完毕,设备周边防静电地板安装平整、牢固,底座应与地板紧密相贴。

(16)机柜上各种零件不得脱落或损坏,漆涂层应无剥落、碰伤,如有则应补同色涂,

(17)无线设备的母地线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35mm

多股铜缆;无线机架,应用截面积为不小于25mm

多股铜缆作为接地线与母地线连接,并用绝缘盒将连接点盖上。

室内RRU的接地方案以产品指引为准。

(18)保护地线应用整段线料,多余长度应裁剪,不得盘绕。

(19)机架间保护地线不得串接,设备间有意设计的等电位连接线除外。

(20)室内接地排上接地,一个接地螺栓只能接一根保护地线。

(21)设备金属外壳、前后门板应可靠接地;设备的外壳除了有意连接的保护地之外,不存在另外的接地路径。

(22)保护地线上没有接头,没有加装熔断器或开关。

(23)同一套设备的相邻机柜间应做等电位互连。

(24)数字通信设备和模拟通信设备共存的机房,两种设备的保护地应分开,并防止通过走线架或钢梁在电气上连通。

(25)接地铜排和建筑物的金属物采用绝缘安装,即采用绝缘瓷壶方式隔离。

(26)所有基站支架采用热镀锌处理、不锈钢螺栓连接,避免因阻抗增大而影响雷击防护性能。

(27)交流电源端口有不小于20kA的电源防雷器。

(28)除却鼎桥基站外,由室外引入室内的所有带有金属材料的信号线(如天馈口)有不小于5kA的防雷器。

3.3室内走线架、线缆槽道

(1)安装位置及高度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2)电缆走线架与墙壁或机柜列应保持平行,每米允许水平偏差为2mm。

(3)走线架横平竖直,各横铁规格一致,两端紧贴走线架扁钢和横铁卡子,横铁与走线架扁钢相互垂直。

(4)横铁卡子等部件、固定螺栓齐套并安装牢固。

(5)走线架横铁间隔均匀,当影响走电缆时,可做适当调整。

(6)槽道安装应平直、端正、牢固。

列槽道应成一直线,两槽道并接处允许水平偏差2mm。

(7)走线架接地接地方法:

用一根不小于16mm

的接地线与总地线排连接,各段走线架接头处用16平方毫米电缆保持电气连通。

(8)线槽或走线架连接时,应保证可靠的电气连接。

(9)电缆走线架的地面支柱安装应垂直稳固。

(10)加固支撑安装平稳牢固,吊挂垂直整齐。

(11)所有支撑加固用的同类膨胀螺栓余留长度应一致(螺帽紧固后余留5mm左右)。

(12)电缆走线架穿过楼板空洞或墙洞处应加装保护框,电缆放绑完毕应用盖板或防火袋封住洞口。

(13)室内馈线走线架应可靠接地,当走线架较长时,推荐每5m用多股铜线接地一次,接地线径不小于25mm

(14)室内走线架不得与室外走线架有电气连接。

3.4线缆布放

3.3.1线缆布放通用要求

(1)走线

●电源线、地线、信号线缆的走线路由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各种电缆分开布放,电缆的走向清晰、顺直,相互间不要交叉,捆扎牢固,松紧适度。

●机柜间电缆、连接其他设备的电缆应牢固地捆扎在走线架上。

●在走线架内,电源线和其他非屏蔽电缆平行走线的间距推荐大于100mm。

●在墙面、地板下布线时应安装线槽。

(2)绑扎

●电缆必须绑扎,绑扎后的电缆应互相紧密靠拢,外观平直整齐。

电缆表面形成的平面高度差不超过5mm,电缆表面形成的垂面垂度差不超过5mm。

●机柜外的馈线,离开机柜及馈线窗1m以外不允许有交叉,1m以内允许交叉,但不得缠绕和扭绞。

●线扣规格合适。

电缆束的截面越大,所用线扣越长越宽(确保能够承受较大拉力),尽量避免线扣的串联使用,线扣串联使用时最多不超过两根。

●线缆固定在走线架横铁上,线扣间距均匀美观,确保线不松动,间距与走线架间隔一致,一般为300~700mm。

●多余线扣应剪除,所有线扣必须齐根剪平不拉尖,室外采用黑色扎带。

●电源线(包括地线)与信号线分列在走线架的两侧。

●线缆表面清洁,无施工记号,护套绝缘层无破损。

(3)连接

●线缆剖头不应伤及芯线。

●在剖头处套上合适的套管或缠绕绝缘胶带,颜色与线缆尽量保持一致(黄绿色保护线除外)。

●同类线缆剖头长度、套管或缠绕绝缘胶带长度尽量保持一致,偏差不超过5mm。

●焊线不得出现活头、假焊、漏焊、错焊、混线等,芯线与端子紧密贴合。

焊点不带尖、无瘤形,不得烫伤芯线绝缘层,露铜小于等于2mm。

●各种电缆连接正确,整齐美观。

●线缆与铜排连接时,需将铜排表面打磨以去除氧化层。

(4)电源线、接地线制作

●电源线、接地线应用整段线料,不得在电缆中间做接头或焊点。

线径与设计容量相符,布放路由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多余长度应裁剪。

●电源线、接地线端子型号和线缆直径相符,芯线剪切齐整,不得剪除部分芯线后用小号压线端子压接。

●电源线、接地线压接应牢固,芯线在端子中不可摇动。

●电源线、接地线接线端子压接部分应加热缩套管或缠绕至少两层绝缘胶带,不得将裸线和铜鼻子鼻身露于外部。

●-48V电源线采用蓝色电缆,GND工作地线采用黑色或红色电缆,保护地采用黄绿色电缆。

●电池组的连线正确可靠,接线柱处加绝缘防护。

(5)其他

●数字中继电缆线缆拐弯应均匀、圆滑一致,其弯曲半径大于等于60mm。

●机架内用扎带固定尾纤时不应过紧,尾纤在扎带环中可自由抽动。

固定尾纤时,推荐在尾纤外面缠绕尼龙粘扣带后,再用扎带固定。

●尾纤布放后不应有其它电缆压在上面,尾纤盘放弯曲直径大于等于80mm。

●尾纤在机架外部布放应加套管保护,套管末端应固定或伸入机柜内部。

●尾纤保护套管两端应用绝缘胶带封扎,避免尾纤滑动被套管切口划伤。

胶带颜色宜与套管颜色一致。

●过长尾纤应整齐盘绕于尾纤盒内或绕成圈后固定。

●未用尾纤的光连接头应用保护套保护。

●地排上的接地铜线端子应采用铜鼻子,用螺母紧固搭接;地线各连接处应实行可靠搭接和防锈、防腐蚀处理。

●所有连接到汇接铜排的地线长度在满足布线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选择最短路由。

3.3.2电源线布放

(1)电源线与电源分配柜接线端子连接,必须采用铜鼻子与接线端子连接,并且用螺丝加固,接触良好。

(2)电源线与机柜输入接线端子连接,必须连接可靠,接触良好。

(3)电源线布线应整齐美观,转弯处要有弧度,弯曲半径大于50mm(不小于线缆外径的20倍),且保持一致。

(4)压接电源线、地线接线端子时,每只螺栓最多压接两个接线端子,且两个端子应交叉摆放,鼻身不得重叠(室内接地排上保护接地严禁与其它设备共用接地点)。

(5)当电源线及地线接至电源接线端子时,应用工具钳拧出走线形状,走线应平直、绑扎整齐。

连线时,连线较远的接线端子所连电线应布放于外侧;连线较近的接线端子所连的电线应布放于内侧。

(6)在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