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445457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3.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井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矿井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矿井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矿井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矿井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矿井应急预案.docx

《矿井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井应急预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矿井应急预案.docx

矿井应急预案

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第一章:

总则…………………………………………………………………1

第二章:

重特大危险源检测、评估及监控措施………………………………2第三章:

组织领导……………………………………………………………9

第四章:

应急救援体系………………………………………………………13

第五章:

《预案》的启动体系……………………………………………14

第六章:

《预案》的贯彻、学习、演练和修订……………………………16

第七章:

奖罚…………………………………………………………………16

第八章:

附则…………………………………………………………………17

 

第一章总则

一、为了进一步加强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提高对重特大事故、灾害的应变和控制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特制定《煤矿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以下简称《预案》)。

二、目的

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快速有效,救人优先”的方针,对矿区内发生的重特大事故实行统一指挥,分级负责,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国家财产损失。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煤矿在生产、建设、经营活动中,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如下重特大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1、瓦斯、煤尘爆炸事故;

2、矿井火灾事故;

3、矿井停风事故;

4、严重煤与瓦斯突出事故;

5、重大顶板事故;

6、重大提升运输事故;

7、大范围停电事故;

8、矿井水灾事故;

9、地面重大火灾事故;

10、易燃易爆物品、压力容器爆炸事故;

11、建筑物倒塌压埋人员事故;

12、多人食物中毒事件;

13、严重自然灾害;

14、其它一次遇险3人及3人以上的重特大事故。

四、如果事故危及范围达到了正龙公司及其以上救援范围时,应逐级上

报,及时启动上一级救援预案。

第二章重特大危险源检测、评估及监控措施

一、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说明

煤矿依据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识别》(GB18218—2000)及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D=LEC),对煤矿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说明如下:

1、贮罐区

煤矿贮罐区主要是食堂用液化气,最大贮存量达到18个(每天),贮存量0.27吨,小于10吨的临界量,故不属于重大危险源。

2、爆破材料库

煤矿北翼爆破材料库和东翼爆破材料库均设在井下,共有贮存壁槽32个,其中贮存水胶炸药5.2吨,贮存雷管4.2万发。

小于贮存区250吨临界量的规定,故不属于重大危险源。

3、压力管道

煤矿压力管道为压风管道,输送介质为压缩空气,属无毒、非可燃和非易爆介质,不是重大危险源。

4、锅炉

煤矿蒸汽锅炉额定蒸发量为4t∕h,额定蒸汽压力为1.25MPa,小于2.5MPa(临界量),不是重大危险源。

5、压力容器

煤矿压力容器为10台空气压缩机,输送介质为压缩空气,属无毒、非可燃和非易爆介质,不是重大危险源。

6、井工开采

经相关鉴定机构鉴定,煤矿无自燃发火倾向及煤尘爆炸性。

井工开采根据职业安全健康体系相关程序共识别重大危险源12项(见煤矿井工开采部分重大危险源清单),全部根据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D=LEC)确定。

其控制措施为煤矿三大规程、专项措施、应急预案。

7、煤矸石

煤矿矸石山体积约为9000m3,无滑坡体,无产生泥石流的条件,不属于重大危险源。

二、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D=LEC

1、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2、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3、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4、D——危险性分值

其中D——危险性分值

D值

危险程度

>320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160~320

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

70~160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20~70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20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分数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0

完全可以预料

6

相当可能

3

可能,但不经常

1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0.5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0.2

极不可能

0.1

实际不可能

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分数值

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10

连续暴露

6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3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2

每月一次暴露

1

每年几次暴露

0.5

非常罕见地暴露

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分数值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100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

40

灾难,数人死亡

15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

7

严重,重伤

3

重大,致残

1

引人注目,需要救护

三、根据煤矿危险因素的存在方式及作业场所的实际情况,按照LEC法预测风险等级,依次来识别重大危险源的分布并采取的监控措施:

煤矿井工开采部分重大危险源及监控措施清单

序号

作业

场所

作业

活动

危险源

可能

导致的

事故

风险

等级

D=

LEC

涉及

单位

控制措施

1

采煤工作面

采煤

冒顶、片帮、来压、巷道失修、违章作业等

冒顶/片帮人员伤/亡

5

各采煤区队

煤矿三大规程、专项措施等,应急预案

通风

违章停电,瓦斯涌出、积聚、超限,出现明火、风量不足、洒水装置无效、皮带摩擦等

瓦斯爆炸、

火灾、人员

伤/亡

5

各涉及单位

煤矿三大规程、专项措施等,应急预案

过老巷

过含水层、透老空、煤柱宽度不够、未勘探、突然涌水等

水灾、人员

伤/亡

6

各涉及单位

煤矿三大规程、专项措施等,应急预案

放炮

放炮警戒失误、瓦斯/粉尘超限、处理瞎炮、违章操作等

人员伤/亡

4

各采煤区队

煤矿三大规程、专项措施等

2

掘进工作面

支护

冒顶、支护转换/材料倒塌、水/瓦斯涌出、粉尘超标、违章停电/风等

灾害、人员

伤/亡

4

各掘进区队

煤矿三大规程、专项措施等,应急预案

放炮

警戒失误、瓦斯/煤尘超标、处理瞎炮、违章操作等

人员伤/亡

4

各掘进区队

煤矿三大规程、专项措施等

移动排矸/煤设备

吊物坠落、速度不均、违章停送电、违章作业等

人员伤/亡

3

各掘进区队

煤矿三大规程、专项措施等

运输

超负荷、违章停送电、漏电、带“病”运转、违章操作等

人员伤/亡

3

各掘进区队

煤矿三大规程、专项措施等

风机

管理

风电闭锁不齐全、违章停送电、违章操作等

人员伤/亡

3

各掘进区队

煤矿三大规程、专项措施等

3

井下

采区

采面

安装/回撤

起吊点不合格、违章起吊、单体倒塌/自动卸液、违章停送电/操作等

人员伤/亡

3

安装

二队

煤矿三大规程、专项措施等

4

井下

斜巷

矿车

运输

脱轨、连接不牢、制动/信号/安全设施失灵、超载、失修、操作失误等

跑车、人员

伤/亡

5

井下

各单位

煤矿三大规程、专项措施等,应急预案

5

主/副井

提升

运输

绳断、坠罐、过卷、安全设施失灵、超载、操作失误等

人员伤/亡、系统报废

3

机电科机电队

煤矿三大规程、专项措施等,应急预案

6

井下/地面

电机车运输

连接不牢、“带病”运转、轨距或载量不符合要求、违章驾驶等

人员伤/亡

3

各涉及单位

煤矿三大规程、专项措施等,应急预案

7

井下

皮带运输

违章停送电、清理滚筒漏斗、皮带过松/过紧、摩擦、违章作业等

人员伤/亡

4

各涉及单位

煤矿三大规程、专项措施等

8

配电室/变电所

停送电

未放验/挂牌、监护失误、温度超标、安全装置失效、违章停送电等

人员伤/亡

3

各涉及单位

煤矿三大规程、专项措施等,应急预案

9

井下

刮板机运输

防护栏失效、处理矸石卡堵、锚链断裂,违章操作等

人员伤/亡

3

各涉及单位

煤矿三大规程、专项措施等

10

井下/地面

机电

维修

违章停送电、未穿防护服、物料坠落/积压、带电作业等

人员伤/亡

3

各涉及单位

煤矿三大规程、专项措施等

11

回风巷

测/调风

巷道失修、进入盲巷、瓦斯升高、违章作业等

人员伤/亡

3

通风队

煤矿三大规程、专项措施等

 

第三章组织领导

一、为了加强对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领导,煤矿成立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指挥:

矿长书记

副总指挥:

生产副矿长总工程师安监处长机电副矿长工会主席纪委书记经营副矿长

成员:

机电副总地测副总通风副总开掘副总矿长助理

安全副总调度室主任生产科科长机电科科长

安检科科长供应科科长劳资科科长矿医院院长

行政办主任保卫科科长通风队队长机电一队队长服务公司经理车队队长事故单位负责人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调度室。

办公室主任:

调度室主任(兼)

办公室副主任:

调度室副主任(兼)

办公室24小时值班,矿至少有一名副矿级以上领导干部值班。

二、指挥部的主要职责

1、负责制定煤矿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统一协调指挥重特大事故现场的应急救援工作,调动多方面力量快速有效处理、控制事故的蔓延和扩大;

3、根据事故现场情况,对抢险救灾方案进行决策指挥,对应急救援工作中发生的争议问题进行裁决和紧急处理;

4、指挥、调度矿山救护,医疗工伤抢救,后勤支持,信息传递等工作。

组织调度解决抢险救灾所需人力、资金、物资、设备等救灾资源;

5、对事故善后处理、矿区秩序维护、事故的调查处理、恢复生产等工作进行安排督促落实;

6、督促各单位对干部职工进行重特大事故应急预案、应急救援知识贯彻学习和演练,不断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和应对突发事故的防范能力。

三、指挥部办公室的职责:

1、负责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过程中的通讯联络工作,根据指挥部的决定传达抢险救灾命令,并负责监督落实;

2、及时调度事故抢险救灾工作进展情况,并向相关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汇报;

3、参与制定救灾方案及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了解其执行情况和相关信息,及时为指挥部提供决策依据;

4、和地面110kv变电站做好停送电协调工作,如矿井主供电系统出现紧急故障或110kv变电站及以上供电系统出现故障,应将故障的地点、原因、影响的范围、正在采取的措施、影响时间等情况互相通报清楚,以便各自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5、配合有关部门作好事故的善后处理和事故调查等工作。

四、矿井发生重特大事故时,立即成立如下事故抢险、救灾组织机构

(一)抢险救灾指挥组

组长:

矿长

副组长:

生产副矿长总工程师安监处长机电副矿长工会主席

纪委书记经营副矿长

成员:

机电副总地测副总通风副总开掘副总矿长助理安全副总

调度室主任生产科科长机电科科长安检科科长

供应科科长劳资科科长矿医院院长行政办主任保卫科科长通风队队长机电一队队长运输队队长事故单位负责人

主要职责:

1、统一协调指挥重特大事故现场的应急救援工作,调动多方面力量快速有效处理、控制事故的蔓延和扩大;

2、根据事故现场情况,对抢险救灾方案进行决策指挥,对应急救援工作中发生的争议问题进行裁决和紧急处理;

3、指挥调度矿山救护、医疗工伤抢救、后勤支持、信息传递等工作。

组织调度解决抢险救灾所需人力、资金、物资、设备等救灾资源;

4、负责查明事故发生的地点、性质、时间及事故波及的区域;

5、负责分析、判断、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

6、负责查明事故波及区域的供电系统情况;

7、负责查明事故波及区域的人数及伤亡情况;

8、负责查明事故波及区域的通风系统情况;

9、负责抢险、救灾所需人员的组织调配;

10、负责发生事故时井上、下电话联系,保证电话畅通;

11、负责事故发生时对外通讯联络;

12、对事故善后处理、矿区秩序维护、事故的调查处理、恢复生产等工作进行安排落实。

(二)事故处理技术组

组长:

总工程师

成员:

机电副总地测副总通风副总开掘副总矿长助理安全副总

调度室主任生产科科长机电科科长安检科科长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

主要职责:

1、参加现场抢险救灾,协助事故抢险总指挥制定抢险救灾方案及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对抢险救援工作进行技术指导,为指挥部和现场抢险应急救援指挥部科学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2、指导各单位正确辨识重大危险源,帮助制定切实有效的应急救援预案;

3、为抢险、救灾提供所需图纸、技术资料等;

4、完成事故抢险指挥部委托的其它工作。

(三)警戒保卫及后勤物资供应组

组长:

纪委书记经营矿长

成员:

保卫科科长行政办主任服务公司经理供应科科长

劳资科科长车队队长

主要职责:

1、负责事故发生时矿区的社会治安、保卫工作,维护矿区稳定;

2、负责事故发生时入井、升井人员的统计,签发入井证;

3、负责抢险、救灾物质的调配;

4、负责抢险、救灾所需各种车辆的调配;

5、负责接待参与抢险外来人员的吃、住安排;

6、负责伤亡家属来矿吃、住安排。

(四)医疗救护及善后处理组

组长:

工会主席

成员:

矿医院院长工会办主任

医疗的救护地点在矿区医院内

主要职责:

1、负责抢救伤员所需医生、器材、药品、食品的调配;

2、负责井下伤员的急救安排、积极组织抢救伤员。

第四章应急救援体系

一、煤矿内部实行两级应急救援体系,矿为二级救援体系,各单位为一级救援体系。

1、一旦发生事故,事故单位应按照矿上应急措施实施抢险救灾。

2、应急救援预案实行逐级启动,当事故单位预案不能满足抢险救灾需要时,启动矿预案。

3、当矿预案不能满足抢险救灾需要时,及时请求上一级支持。

二、煤矿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根据集团公司文件要求,结合煤矿实际辨识出的重大危险源,分别制定如下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矿井停风应急救援预案;

2、矿井大范围停电应急救援预案;

3、矿井水灾应急救援预案;

4、矿井主、副井及东、北风井防淹井应急救援预案;

5、严重顶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7、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应急救援预案;

8、井下火灾应急救援预案;

9、瓦斯燃烧应急救援预案;

10、提升运输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1、地面火灾应急救援预案;

12、易燃易爆物品、压力容器爆炸应急救援预案;

13、其它人为或自然因素导致的重大事故、灾害应急救援预案。

三、制定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遵循以下原则:

1、救人优先的原则;

2、防止事故扩大,缩小影响范围的原则;

3、保护救灾人员生命安全的原则;

4、利于恢复生产的原则。

四、发生事故后人员撤离时的原则:

1、人员要安全撤离,掘进头、采煤工作面一旦停风,人员要马上往外撤离,人人都要具备这种本能意识;

2、在初步判断出事故涉及范围后,要尽可能地使各种设备保持正常完好状态,如及时停电、设备临时移至相对安全地点等;

3、人员撤离前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尽可能地将风机、排水设备、开关等调整到正常安全状态,以便事故处置完毕后能够尽快恢复通风和排水;

4、不经过调度室同意,井筒梯子间不能随便撤人使用。

五、井下恢复通风时应遵循由近到远,先检查瓦斯后送电;先恢复各变电所高压供电系统,后恢复低压供电系统;先恢复主要排水地点,后送采掘工作面的原则恢复送电运行工作,严禁瓦斯超限送电。

恢复通风时,原则上由区队现场负责人牵头,瓦检员、安检员等做好相应的检查和指导监督工作。

六、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领导机构;2、组织分工;3、明确职责;4、预案的启动程序;

5、汇报程序;6、通知顺序;7、救援方案;8、对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9、物资、设备、材料储备清单;10、恢复正常状态的原则和程序;11、应急预案的学习和演练。

七、各业务科室,必须备齐满足应急救援所需要的图纸、资料等。

第五章《预案》的启动程序

一、应急救援预案按照逐级启动的程序实施运行,一旦发生重大事故、灾害,首先启动责任单位、所在系统相应性质的应急救援预案,及时实施抢险救灾,防止事故扩大,并立即向矿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汇报。

汇报的主要内容包括:

1、发生事故、灾害的单位、时间、地点;

2、事故类型;

3、影响范围;

4、人员遇险情况;

5、事故原因的初步判断;

6、应急预案的启动情况;

7、已采取的应急抢救方案、措施和进展情况;

8、需请求报告的其它事宜等。

二、矿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接到基层单位重大事故或灾害的汇报后,要立即向当天值班矿领导或矿长以及副值班人员汇报,由当天值班矿领导根据灾情,决定是否启动《预案》及是否向上一级应急救援体系汇报、求援。

三、《预案》启动后,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按应急救援人员通知程序表,尽快通知指挥部成员,成立矿抢险应急救援指挥部,由矿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或副总指挥任总指挥(办公地点设在调度室,安检科、通风队、机电科等部门密切配合工作),根据灾情安排相关的指挥部成员和技术组成员赶赴事故现场,成立现场抢险应急救援指挥部,组成抢险救灾指挥、医疗救护、物资供应、善后处理、警戒保卫和事故处理技术等工作小组,研究制定抢险救灾方案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全力以赴投入救灾工作。

对应急救援工作中发生的争议问题及时进行裁决和紧急处理,同时指定专人向上级部门和领导汇报抢险救灾工作进展情况。

四、在抢险救灾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和利用本矿的救护队伍、医疗机构、物资、设备和场地。

当本单位的抢险救灾资源不能满足需要时,现场抢险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向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报告,请求支持,确保抢险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抢险救灾工作结束后,3日内由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写出抢险救灾总结报告。

六、应急救援过程应保存完整的文字记录、资料。

第六章《预案》的贯彻、学习、演练和修订

一、矿主值班人员、副值班人员、调度室人员、队副科级及以上人员(包括矿下文任命的后备副队长)要熟悉本《预案》,理解《预案》的种类。

各队队干至少要熟悉本队所在采区所有施工地点和队伍的分布状况,调度室人员和矿值班人员必须熟悉矿井所有施工地点及队伍的分布状况。

二、各单位必须组织全体员工学习相关的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知识、本岗位职责,不断提高应急救援的能力。

井下作业人员无论在何处都要知道现场或附近电话的位置(特别是通风队、巷修队等工作地点较零散的人员)。

井下有电话地点的作业人员在接到电话后,有责任立即通知或联系附近作业人员,以便用最短的时间执行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指令。

三、为保证预案的科学性及可操作性,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负责组织对《预案》每半年修订或补充完善一次,遇条件变化或重要人事变更,要随时修订、补充《预案》内容。

四、为验证《预案》的有效性,矿及各基层单位都要定期对《预案》进行模拟演练。

五、各单位根据应急救援的需要,必须储备足够的救援物资和提供资金保障。

第七章奖惩

一、对及时报告事故,为抢险救灾赢得时间,避免事故扩大的;在抢险救灾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减少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单位或个人,按照集团公司、矿有关规定,给予奖励和表彰。

二、对因迟报、虚报重特大事故而延误抢险救灾时机的,或由于失职、渎职等人为因素导致事故扩大的,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分,触犯法律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八章附则

一、一般伤亡事故及非伤亡事故的报告、抢救、处理仍按矿有关规定执行。

二、各单位制定不同施工地点出现险情时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并组织职工学习,熟练掌握,确保险情得到妥善处理,不断提高现场应变、防灾、抗灾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