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实例教程总结.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42397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3.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设计实例教程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机械设计实例教程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机械设计实例教程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机械设计实例教程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机械设计实例教程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设计实例教程总结.docx

《机械设计实例教程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设计实例教程总结.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械设计实例教程总结.docx

机械设计实例教程总结

一:

垫圈类零件及轴套设计

1.平垫圈实例:

旋转——倒角

2.开口异形垫圈:

拉伸——倒角

3.双耳止动垫圈:

拉伸——倒圆角

4.锥销锁紧挡圈:

旋转——拉伸切除小孔——倒角——注释。

重点:

插入——模型基准——注释,出现“注释特征”对话框,然后出现表面光洁度对话框,选择surffins-machined-standard1.sym

5.轴套:

旋转——倒角——草绘沉头孔——轴阵列沉头孔

二:

轴类零件设计

1.插入——高级——轴或环形槽注意:

工具——选项选择allow-anatomic-features的值改为yes.

2.光轴:

拉伸创建圆柱体——拉伸方式切除材料——拉伸方式切除材料——倒角

3.阶梯轴1:

旋转创建主体造型——旋转切除退刀槽——倒圆角——基准平面——拉伸切除创建键槽——创建第二个键槽

4.阶梯轴2:

旋转创建基本体——插入-高级-轴命令创建阶梯轴注:

过程似乎草绘沉头孔——插入-高级-环形槽命令创建退刀槽注:

过程似乎旋转切割特征——倒角——拉伸创建键槽1——拉伸创建键槽2——创建螺纹孔特征M6*1注意取消“添加埋头孔”按钮——镜像——建立notes层隐藏螺纹孔注释——倒圆角

5.花键轴:

旋转创建轴的基本体——倒角——拉伸切除创建键槽——扫描切除方式创建其中一个花键槽,注意:

扫描轨迹线画完以后选择自由端点或是合并端点。

——阵列——创建M8*1的螺纹孔——隐藏孔注释

6.曲轴1:

拉伸创建一个圆柱体——拉伸切除成两段——扫描实体——创建拉伸特征——拉伸——旋转特征:

绘制的第一条中心线即为旋转中心线,剖面为封闭的,必须位于旋转轴的同一侧——创建基准轴1——创建基准轴2——旋转特征2——旋转特征3——ctrl键选择要镜像的多个特征进行镜像——创建拉伸特征——拉伸——倒圆角

7.曲轴2:

旋转创建基本体——创建基准平面——创建拉伸特征——移动复制:

移动特征包括平移和旋转,参照为平面或是轴——基准轴(即后面的旋转轴)——旋转——基准平面——拉伸——移动复制——基准轴(即后面的旋转轴)——旋转——拉伸切除——拉伸切除创建键槽——倒角

三:

盘盖类零件设计

1.主体为回转体的端盖实例:

旋转产生基本体——拉伸切除一个孔——阵列孔

2.平板体端盖实例:

拉伸方式创建平板形主体——旋转实体——旋转切除内部孔:

建立剖截面方法:

视图——视图管理器。

选择X截面——新建——输入截面名称——确认——平面方式即选择基准面,偏距方式即绘制多段线——草绘沉头孔——阵列孔——旋转切除圆凸台曲面上的沉头孔——倒角——倒圆角

3.轴承盖实例:

旋转产生主体——旋转切除沟槽——旋转切除环形槽——拔模:

选择拔模曲面,再选择拔模枢轴的平面,(拔模拖动方向为自动选择)再输入拔模角度,整理好方向就OK了。

——拉伸切除一个通孔——阵列孔

4.阀盖:

拉伸创建基本体——倒圆角——旋转产生回转体——旋转切除材料——拉伸切除一个圆孔——阵列孔——边倒角——螺旋扫面切除方式产生外螺纹,螺纹:

1。

孔工具建立,2。

螺旋扫描切口方式建立,3。

插入-装饰螺纹,内螺纹和外螺纹区别,扫描的截面区别——倒圆角

5.V带轮:

旋转产生基本体——拔模,注意方向——继续拔模,注意方向——镜像之前的所有特征——拉伸切除完成键槽结构——旋转切除完成V带槽结构——阵列V带槽——倒角——倒角——倒圆角。

四:

叉架类零件设计

1.连杆实例:

拉伸创建连杆的主框架结构——拉伸工具创建圆台——拉伸创建叉框架——拉伸切除侧板造型——镜像侧板造型——倒圆角——倒圆角——倒角

2.拨叉实例:

拉伸创建圆环体——拉伸创建拨叉结构——拉伸创建拨叉的接触结构——创建筋特征——创建拉伸特征——创建拉伸特征——镜像前一步拉伸特征——创建M6*1的螺纹孔——设立层来管理标准螺纹孔的注释

3.支架实例:

拉伸创建基本体——拉伸创建圆环体——拉伸创建连接支撑体——倒圆角——拉伸创建加强用的特征——倒圆角——旋转特征——拉伸切除出一个圆孔——拉伸切除——倒角——倒圆角。

4.摇臂座实例:

拉伸创建基本体——拉伸切除圆柱体——拉伸切除圆孔——拉伸——拉伸切除——镜像上一步拉伸切除——倒角——倒圆角。

5.支座实例:

拉伸创建底座——创建拉伸特征——拉伸创建圆柱体——镜像圆柱体——拉伸切除通孔——创建草绘孔——镜像草绘孔——建立基准轴——建立标准全螺纹孔特征——建立图层来管理注释——轴阵列孔——镜像轴阵列孔——倒角——倒圆角。

五:

箱体类零件设计

1.简单的箱体零件实例:

以拉伸方式创建箱体底座——拉伸创建箱体侧壁——拉伸创建圆凸台——镜像——拉伸切除——拉伸创建圆台——镜像——拉伸切除——拉伸切除出均匀分布的小孔——创建M6*0.75标准螺纹孔——阵列螺纹孔——隐藏NOTES图层——倒圆角

2.齿轮油泵泵体:

拉伸创建基本体——拉伸创建背部——拉伸创建背部——拉伸切除圆孔——拉伸创建旋转特征——拉伸创建底座——倒角——旋转切除——螺旋扫描切口创建外螺纹,注意绘制的中心线要和轴线重合,且轨迹线和圆柱的轮廓线重合——创建草绘孔——镜像草绘孔——拉伸创建圆凸台——镜像圆凸台——拉伸切除出通孔——倒角——螺旋扫描切口创建内螺纹,注意绘制的中心线要和通孔的轴线重合,且轨迹线和通孔的轮廓线重合,产生基准方式生成基准平面,先穿过轴线,后平行于FRONT平面——草绘圆锥销孔——复制——粘贴圆锥销孔——建立标准螺纹孔M6*0.75,取消“添加埋头孔”按钮,设定钻孔深度,设置螺纹深度。

注意复制粘贴和复制选择性粘贴的区别,选择性粘贴增加了旋转和平移的选项。

——阵列标准螺纹孔——镜像阵列特征——隐藏NOTES层——倒圆角。

注意外螺纹和内螺纹的扫描截面图形的差异

3.减速器箱体:

拉伸创建底座——拉伸——拉伸——旋转创建倾斜的圆柱体——拉伸切除中空图形——拉伸切除半圆孔——创建拉伸特征——镜像上一步拉伸——拉伸创建凸缘——拉伸切除9个小圆孔——拉伸创建筋特征——镜像——拉伸创建圆凸台——创建M16*1.5的标准螺纹孔作为放油孔——创建用来安装油面指示器的标准螺纹孔M12*1.5,放置的时候注意“同轴”的选用,中心轴线作为主参照,圆柱的端面作为次参照——创建用来安装轴承端盖的螺纹孔M8*1——阵列上一步螺纹孔——镜像阵列——创建用来安装另外轴承端盖的螺纹孔——阵列上一步螺纹孔——镜像阵列——隐藏NOTES层——草绘圆锥销孔——复制——粘贴——筋特征建立,注意箭头要指向实体——继续创建筋特征——镜像两个筋特征——在筋特征的两侧及圆柱侧面创建5°拔模特征,——继续拔模——草绘孔——阵列草绘孔——倒圆角

六:

弹簧类零件设计

1.等螺距圆柱螺旋弹簧实例:

螺旋扫描创建主体,先绘制母线即弹簧轮廓线,再输入节距值,最后绘制弹簧丝剖面——草绘曲线1,以备后续扫描挂钩特征——继续草绘曲线2,以备后续扫描挂钩特征——扫描形成一个挂钩结构,注意依次选取轨迹线段1,2,3,4,5,6,属性选项时选择自由端点——创建基准平面DTM1——在基准平面DTM1内绘制曲线1——绘制曲线2——扫描形成另一个挂钩结构——弹簧在空载时各圈一般相互并拢,所以螺距值=弹簧丝直径。

2.变螺距圆柱螺旋弹簧实例:

该类弹簧常作为压缩弹簧,在自由状态下,各有效圈之间应有适当的间距,以便弹簧在受压时产生相应的变形。

螺旋扫描创建弹簧主体,注意属性选项为可变的,(绘制轮廓线,包含5段线段,箭头从下到上,分别是压平段-过渡段-标准段-过渡段-压平段,——输入起始点的节距值4mm——输入轨迹末端的节距值4mm,——在轨迹上单击第2点,输入节距值4mm,——在轨迹上单击第3点,输入节距值10mm,——在轨迹上单击第4点,输入节距值10mm,——在轨迹上单击第5点,输入节距值4mm——绘制弹簧丝剖面,直径为4mm),——建立关系式,对弹簧的长度建立关系式,选择工具——关系,在关系对话框选择“零件”选项,在模型窗口中单击螺旋扫描特征,选择“轮廓,截面或全部”选项,在关系式中输入弹簧的长度dx=H,确定后推出——切边弹簧的两端,拉伸——去除按钮——进入草绘平面,绘制长方形,并在二维草绘窗口里建立工具——关系,输入关系式sdx=H,该关系式表明拉伸切除的长度=弹簧的长度,说明随着弹簧长度的改变,拉伸切除的长度也会随着改变,结果是保证弹簧的两端始终是平的。

确定后,可以在模型树上选择螺旋扫描特征,右键编辑定义,改变弹簧的长度后,结果弹簧的长度改变了,两端还是平的。

3.圆锥螺旋弹簧实例:

螺旋扫描,螺距可变的,绘制倾斜的轮廓线,由5段组成,输入起始处的螺距值2mm,输入末端处的螺距值2mm,——选择轮廓线上的第2点,节距值2mm,选择轮廓线上的第3点,节距值6.8mm,选择轮廓线上的第4点,节距值6.8mm,选择轮廓线上的第5点,节距值2mm,——绘制弹簧丝剖面直径为2mm,确定——磨平圆锥螺旋弹簧的两端,拉伸切除工具,注意长方形的长度=轮廓线的垂直高度,也可以不相等,因为后面有相等的约束条件——建立关系式,打开关系式对话框,选择“特征”选项,在模型树上分别单击拉伸切除特征和螺旋扫描特征,选择全部选项,显示特征的全部尺寸参数符号,在关系式中,输入拉伸切除的剖面的高度dx1=弹簧的垂直高度dx2,确定后退出。

4.蜗簧实例:

基准曲线——从方程——选取坐标系——圆柱——

r=30+0.1*theta

theta=360*5*t

z=0

——扫描——以通过边创建图元工具草绘轨迹——绘制弹簧丝剖面,方形截面——OK

5.通用的参数化弹簧模型实例:

螺旋扫描创建弹簧主体,注意属性选项为可变的,(绘制轮廓线,包含5段线段,箭头从下到上,分别是压平段-过渡段-标准段-过渡段-压平段,——输入起始点的节距值4mm——输入轨迹末端的节距值4mm——在轨迹上单击第2点,输入节距值4mm,——在轨迹上单击第3点,输入节距值7.8mm,——在轨迹上单击第4点,输入节距值7.8mm,——在轨迹上单击第5点,输入节距值4mm——绘制弹簧丝剖面,直径为4mm)——拉伸切除命令切平弹簧的两端,(注意长方形的长度=轮廓线的垂直高度,也可以不相等,因为后面有相等的约束条件)——1.添加参数(选择工具—参数,单击添加新参数命令4次,分别添加弹簧中径25,弹簧长度80,弹簧丝直径4,标准节距7.8)——2.设置关系式(在查找范围选项组里选择“特征”,单击拉伸切除特征,模型窗口显示其尺寸代号,接着单击螺旋扫描特征,在“轮廓,截面或全部”选项里选择全部,即显示螺旋扫描特征的全部尺寸代号,输入如下关系式:

针对螺旋扫描特征的尺寸代号如下:

D1=弹簧长度

D0=弹簧中径

D9=弹簧丝直径

D12=标准节距

D11=D12(即轮廓轨迹线上的第3,4点的节距相等)

D3=D9

D4=D3

D5=D9

D6=D5(即轮廓轨迹线上的第1,2,5,6点的节距相等,而且等于弹簧丝直径D9)

D10=1.5*D9(压平段的长度)

D2=3*D9(过渡段的长度)

针对拉伸切除特征的尺寸代号如下:

D15=D1(即拉伸切除的长度=弹簧的长度,这样的话,弹簧长度改变,拉伸切除随着改变,保证两端始终是平的)

D14=D0+D9(即拉伸切除的宽度=弹簧的中径+弹簧丝直径)

注意:

以上尺寸代号必须使用实际绘图时出现的尺寸代号。

——3.设计简单程序,使该弹簧成为通用模型,

工具——程序,在程序菜单里选择“编辑设计”,在INPUT和ENDINPUT之间输入如下语句:

弹簧丝直径NUMBER=4

“请输入弹簧丝的直径=”

弹簧中径NUMBER=25

“请输入弹簧中径=”

弹簧长度NUMBER=80

“请输入弹簧的长度=”

标准节距NUMBER=7.8

“请输入标准节距=”

注意:

以上绿色部分的名称为弹簧的参数名称,名称要一致相同。

保存后退出

单击再生模型命令,选择“输入”命令,分别改变弹簧中径,弹簧长度,弹簧丝直径,标准节距,使得该弹簧成为通用模型。

6.设置弹簧挠性实例:

打开本章第2个实例,编辑——设置——选择挠性——打击螺旋扫描特征,选择轮廓选项,即显示轮廓尺寸,在模型中单击长度尺寸100,确定,零件设置完成。

注:

在装配弹簧时可以将弹簧的长度设置为所需要的长度。

七:

常见齿轮设计

一.直齿圆柱齿轮

直角坐标参数方程:

x=rb*sina-rb*a*cosa

x=rb*cosa+rb*a*sina

rb为基圆半径

a为渐开线展角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实例:

模数m=2.5,齿数z=125,齿宽=80mm,压力角=20

1.工具——参数,建立4个参数,分别为模数m=2.5,齿数z=125,齿宽WIDTH=80,压力角PA=20,

2.旋转特征创建基本体,绘制的第一条中心线将作为旋转轴,绘制草绘截面,

3.不退出二维草绘视图,选择工具——关系,

Sd0=WIDTH,代表草绘的最大外形宽度=WIDTH

SD19=0.25*WIDTH代表草绘的腹部宽度=0.5*WIDTH

SD11=m*z+2*m代表齿轮的齿顶圆直径

4.拉伸切除建立键槽结构

5.拉伸切除在腹板上创建均匀分布的孔

6.草绘曲线,绘制4个圆,选择工具——关系

Sd0=m*(z+2)代表齿顶圆直径

Sd1=m*z代表分度圆直径

Sd2=m*Z*cos(PA)代表基圆直径

Sd3=m*z-2.5*m代表齿根圆直径

DB=Sd2

7.创建渐开线:

插入基准曲线——从方程——选择基准坐标系——笛卡尔——在弹出的记事本里输入以下关系式:

r=DB/2

theta=t*60

x=0

z=r*sin(theta)-r*cos(theta)*(theta*pi/180)

y=r*cos(theta)+r*sin(theta)*(theta*pi/180)

8.创建基准点:

选择渐开线,ctrl选择分度圆曲线,建立PNT0

9.创建基准平面DTM1:

选择圆柱轴线A-2,CTRL选择上一步的PNT0

10.创建基准平面M-DTM:

选择DTM1,CTRL选择圆柱轴线A-2,在旋转角度框中输入“-360/(4*z)”

11.镜像渐开线:

选择渐开线,镜像平面为上一步创建的M-DTM基准平面

12.倒角:

45°*2

13.拉伸切除的方式建立第一个齿槽:

注意选择齿根圆和渐开线组成开放图形

14.建立曲线图层并隐藏

15.阵列齿槽:

选择第一个齿槽,轴阵列,阵列个数为125,角度增量为360/Z,

16.创建拔模特征:

选择拔模曲面,再选择拔模枢轴,定义拔模角度为-atan(1/15)=3.81

17.创建倒角:

1.5*1.5

 

二.齿轮轴实例

1,旋转的方式创建基本体

2,拉伸切除创建键槽结构

3,倒角特征,45°*2

4,螺旋扫描创建外螺纹,绘制轮廓轨迹和中心线,输入节距值=1.5,绘制螺旋扫描剖面,

5,工具——参数,建立5个参数,模数m=2,齿数z=18,压力角PA=20,齿顶高系数ha=1,顶隙系数c=0.25

6,草绘4个圆,工具——关系,

Sd0=m*(z+2*ha)

Sd1=m*z

Sd2=m*z*cos(PA)

Sd3=m*(z-2*ha-2*c)

DB=sd2

7,创建渐开线,插入基准曲线——从方程——选择基准坐标系——笛卡尔——在弹出的记事本里输入以下关系式:

r=DB/2,r为基圆半径

theta=t*60,渐开线展角为0~45

x=0

y=r*sin(theta)-r*cos(theta)*(theta*pi/180)

z=r*cos(theta)+r*sin(theta)*(theta*pi/180)

8,创建基准点:

选择渐开线,ctrl选择分度圆曲线,建立PNT0

9,创建基准平面DTM2:

选择圆柱轴线A-2,CTRL选择上一步的PNT0

10,创建基准平面M-DTM:

选择DTM1,CTRL选择圆柱轴线A-2,在旋转角度框中输入“360/(4*z)”

11,镜像渐开线:

选择渐开线,镜像平面为上一步创建的M-DTM基准平面

12,拉伸切除创建第一个齿槽,注意选择齿根圆和渐开线组成开放图形,备注:

齿根圆和基圆的相对大小不确定

13,轴阵列第一个齿槽,输入第一方向的成员数为18

14,建立曲线图层将曲线隐藏起来

三,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实例

1,工具——参数,增加7个参数,分别为法向模数mn,齿数z,法向压力角an,螺旋角b,齿顶高系数han,顶隙系数cn,齿轮宽度width。

2,在TOP面上草绘4个圆,工具——关系,输入以下关系式:

Sd1=mn*z/cos(b)代表分度圆直径

Sd0=mn*z/cos(b)+2*(han*mn)代表齿顶圆

Sd2=mn*z/cos(b)-2*(han+cn)*mn代表齿根圆

Sd3=mn*z/cos(b)*cos(at)代表基圆

At=atan(tan(an)/cos(b))代表端面压力角

DB=sd3

3,创建渐开线,插入基准曲线——从方程——选择基准坐标系——笛卡尔——在弹出的记事本里输入以下关系式:

r=DB/2

Theta=t*45

z=r*sin(theta)-r*cos(theta)*(theta*pi/180)

x=r*cos(theta)+r*sin(theta)*(theta*pi/180)

y=0

4,选择渐开线,ctrl选择分度圆曲线,建立PNT0

5,拉伸创建圆柱体,由齿顶圆创建圆柱体,对称拉伸,拉伸深度为width

6,倒角:

45°*2

7,在圆柱的中心处创建基准轴A_1

8,创建基准平面DTM1:

选择圆柱轴线A-1,CTRL选择上一步的PNT0

9,创建基准平面M-DTM:

选择DTM1,CTRL选择圆柱轴线A-1,在旋转角度框中输入“360/(4*z)”

10,镜像渐开线:

选择渐开线,镜像平面为上一步创建的M-DTM基准平面

11,由分度圆创建一个圆柱曲面,对称拉伸,深度为width

12,在RIGHT面上拉伸创建曲面,该曲面通过基准点PNT0,两端点约束在轮廓边上,工具——关系,输入与中心轴线成螺旋角的关系式,即夹角sd7=b,曲面拉伸深度为150

13,创建交截曲线,过滤器选择“面组”选项,CTRL选择拉伸曲面和分度圆圆柱曲面,则在两曲面的相交处产生一段螺旋线

15,在螺旋线的两端点处创建基准点PNT1,PNT2

16,在TOP面上创建齿槽轮廓,注意选择齿根圆和渐开线组成封闭图形,

17,在圆柱体顶面上绘制辅助线,以形成一个角度,由PNT0和轴线参照点连接一段线段,PNT1和轴线参照点连接另一线段

18,分析——测量——角,在类型选项中选择“特征”,并输入ANGLE,分别单击以上两条线段,改变箭头方向,形成锐角。

则在模型树上建立了一个角度分析特征。

19,在圆柱的一个端面上建立齿廓,编辑——特征操作,复制——选取——从属,选取16步创建的封闭曲线,点选“平移”,输入偏移距离为width/2,接着点选“旋转”,输入旋转角度为ANGLE:

FID_ANGLE,

20,在圆柱的另一个端面上建立齿廓,重复上一步操作。

平移和旋转方向相反。

21,以扫描混合方式切除第一个齿槽,选择交截曲线作为原点轨迹,剖面控制选项选择恒定法向,选择PNT1作为链首点,单击草绘,通过边创建图元草绘封闭齿廓曲线,单击插入,选择PNT2,单击草绘,绘制另一封闭齿廓曲线,则第一个齿槽创建OK。

22,选定第一个齿槽,轴阵列,齿数为80,

23,旋转切割,创建腹板式

24,拉伸切割,创建键槽结构

25,拉伸切割,在腹板上创建圆孔

26,阵列以上圆孔

27,创建拔模特征,拔模曲面为旋转切割出的圆柱曲面,

28,创建倒角特征

29,创建倒圆角

八:

蜗杆与涡轮设计

一,圆柱蜗杆齿轮段设计实例

1,工具——参数,添加5个参数,分别为直径系数q,蜗杆模数m,蜗杆头数z1,压力角ALPHA,蜗杆螺旋部分的长度L。

2,旋转绘制蜗杆基本体,创建旋转剖面和中心线,建立工具——关系式,如下

Sd1=L,代表蜗杆螺旋长度

Sd2=m*(q+2),代表齿顶圆直径

3,螺旋扫描切除出一条齿槽,先绘制螺旋扫描轨迹线,建立工具——关系式,如下

Sd4=m*q代表分度圆直径

Sd3=L+3*pi*m代表轨迹线长度

Sd1=1.5*pi*m

以上pi*m表示蜗杆轴向齿距,

4,输入节距值:

z1*pi*m

5,绘制螺旋扫描剖面,剖面为等腰梯形,建立工具——关系式,如下

Sd24=2*ALPHA,夹角为两倍的压力角

Sd4=1.2*m,齿根高

Sd23=pi*m/2,蜗杆轴向齿距的一半

至此,蜗杆一头齿槽建立OK

6,移动复制以上螺旋扫描特征,编辑——特征操作,复制——移动—选取——从属,选择以上螺旋扫描特征,平移——平面,选择RIGHT,偏移距离为pi*m,完成。

二,阿基米德蜗杆轴设计实例

1,工具——参数,建立4个参数,分别为直径系数q,轴向模数m,压力角ALPHA,蜗杆头数z1

2,旋转创建基本体,最外圆直径=齿顶圆直径=m*(q+2)

3,旋转切除,创建退刀槽

4,螺旋扫描切除出一条齿槽,常数——穿过轴——右手定则,绘制螺旋扫描轨迹线,建立工具——关系式,如下

Sd4=m*q代表分度圆直径

Sd3=L+3*pi*m代表轨迹线长度

Sd1=1.5*pi*m

5,输入节距值:

z1*pi*m

6,绘制螺旋扫描剖面,剖面为等腰梯形,建立工具——关系式,如下

Sd10=2*ALPHA,夹角为两倍的压力角

Sd11=1.2*m,齿根高

Sd12=m齿顶高

Sd9=pi*m/2,蜗杆轴向齿距的一半

7,移动复制以上螺旋扫描特征,编辑——特征操作,复制——移动—选取——从属,选择以上螺旋扫描特征,平移——平面,选择RIGHT,偏移距离为pi*m,完成。

7,创建倒角,45°*2

8,创建一处螺纹修饰特征,插入——修饰——螺纹,选择螺纹曲面,选择螺纹起始面,选择方向,指定深度,输入螺纹小径为53.835,至此创建OK

9,如上,创建另一处螺纹修饰特征

10,拉伸切割创建一处键槽结构,

11,拉伸切割创建另两处键槽结构

12,创建倒圆角特征,齿槽两端倒R5,

三,涡轮实例

1,工具——参数,添加7个参数,分别为蜗杆涡轮的模数M,涡轮的齿数Z2,蜗杆的直径系数Q,蜗杆的头数Z1,涡轮齿的压力角ALPHA,涡轮的宽度B,涡轮的变位系数X2

2,工具——关系式,如下

GAMMA=ATAN(Z1/Q)GAMMA代表涡轮分度圆柱的螺旋角

BETA=GAMMABETA代表蜗杆分度圆柱的导程角

ALPHA_T=ATAN(TAN(ALPHA)/COS(BETA)),代表端面压力角

S=Z1*PI*M代表蜗杆导程

3,创建基准平面DTM1,选择TOP,平移距离为M*Q/2

4,创建基准轴WORM_GEAR,TOP和RIGHT相交

5,创建基准轴A_1,DTM1和RIGHT相交

6,创建基准坐标系CS0,CTRL选择DTM1,RIGHT,FRONT

7,创建CS1基准坐标系,编辑——特征操作,复制——移动——选取——从属,点选CS0,旋转——曲线/边/轴,点选A_1,输入旋转角度:

360/(4*Z2)-180*TAN(ALPHA_T)/PI+ALPHA_T,OK。

8,在FRONT面上草绘4个圆,工具——关系,如下:

Sd3=M*Z2涡轮分度圆

SD0=M*Z2+2*M涡轮齿顶圆

SD5=M*Z2-2.4*M涡轮齿根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