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球弧圈技术精选.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41298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4.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球弧圈技术精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发球弧圈技术精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发球弧圈技术精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发球弧圈技术精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发球弧圈技术精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发球弧圈技术精选.docx

《发球弧圈技术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球弧圈技术精选.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发球弧圈技术精选.docx

发球弧圈技术精选

1.快收前臂:

 我在接受像这样正规的乒乓训练之前,曾经遇到一位非常资深的教练,他看了我的动作,第一句话就是提到了拉球必须收前臂的基本观念.在这之后,无论是业余的弧圈高手,或者是专业队的学生,都强调拉球要在触球时"快收前臂",我想对于"拉球瞬间要快收臂"这回事还有疑虑的,

 

  我想可以提供给您一个参考.初练时,建议先把触球前的速度放慢,先把球挂起来,感觉球停在球拍上久一点,拍子跟球一起走一段距离的感觉,然后再慢慢的加上快收前臂的动作.要注意,收前臂的时机越晚越好,力量越能集中. 有位弧圈高手告诉我:

"球要转靠前臂,球要冲靠腰腿",如果小臂用的不好,怎么练拉球都不可能练的好的. 小臂绝对是基础中的基础.

 

  2.摩擦旋转的掌握:

 无论你要拉的多冲多爆,一定要保有强烈的上旋.从没有任何一个老师会跟我说,只要往前撞击就可以拉的更爆而不必顾及旋转.相反的,每次我撞击多了,总是会被要求要多摩擦.我曾经质疑过那专业队的学生为何拉球爆冲的时候撞击声那么大,那学生的回答是:

那是我发力摩擦的结果.是力量集中與发力方向问题,不是减少摩擦增加撞击这么简单.

 

  3.发力方向的掌握:

每次球拉的太软,老师们总是要我往前多些,但还是摩擦. 每次球拉下网或者不够转,老师们就叫我往上摩擦多些.

 

  4.上肢的放松:

每个老师都强调要放松,但如何做到放松,真的是不容易.我長期的練下來,我的心得就是,蹬腿用腰與否的问题对于上肢的放松影响很大. 腿腰发力没用上,你想怎么放松上肢都是空想.真的想练好弧圈球的朋友们不要再怀疑了, 也不要再去研究"手上功夫"因為那真的是缘木求鱼的作法. 我的教练就告诉我:

"只要用腿腰,手都不动就要能打到到球,如果打不到,你的腿腰就是不及格也代表上肢还不够放松".

 

  5.还原与引拍:

我看很多朋友总是认为自己的拉球不够爆,老是在"触球那瞬间"的細節来找问题,努力研究如何摩擦,却忽略了还原与引拍的重要性.没有还原,就不可能做到引拍到位这回事.引拍没到位,身体力量用不上,上肢非僵起来不可,这样怎么可能练好弧圈呢?

 所以挥拍击球结束,手不要停在空中做造型,重心也不要停在左脚不动,从挥拍击球,收拍还原要一气喝成,不只是手要还原,重心更要还原,把重心回到两腿之间(可以在还原过程加个垫步,两脚稍为腾空再一起落下)

 

  6.引拍高低:

 再者,很多人引拍都过低了,重心也下座,怎么拉都爆不起来.要想想,引拍过低,怎么拉都是往上摩擦的多,往上发力多,怕拉飞只好磨的更薄,不敢主动去迎球.重心下座,重心动不了,如何迎前发力?

  反过来,很多人就是掌握不好起下旋,时常下网,越是用力下网的越厉害,自己都没发觉,引拍时拍子根本没有往下放,往前发力过多,越是用力越惨.

 

  7.用右脚找球:

其实步伐的学问说来不大,主要还是个练字.但怎么练法?

我认为最基本的就是,不管是定点还是走动击球,都要习惯去用右脚去找球(也可以说是用身体找球).有位老师就这么教我:

每打一颗球,第一个念头就是右脚去踩那么一下,时常提醒自己养成习惯.即使是定点,也要在原地踩那么一下,这样只要来球位置一偏,自然就会移动右脚去找球了.各位可以一试.另外强调一点,右脚踩下去的时候全身要放松膝盖要弯要稍微沉那么一下,要有那种重量下沉到小腿与脚掌的感觉,脚掌要踩实,一位老师形容说就像是脚掌有爪一样扎实的抓住地面,不能踩的含糊.

 

  8.用左脚打球用左脚还原:

其实意思就是"用重心打球"还有"击球节奏的掌握".老师要我手要等左脚踩下去的同时才能有击球动作,要主动踩而不是球打出去了才被动的踩.主动去踩左脚就会逼迫自己去蹬右腳,就会主动去迎前.手要等脚就是节奏问题,用左腳控制右手,做到腿带腰腰带手. 其实重心转移就这么简单,就跟走路一样. 

 

  但可别误解成重心完全转移后才开始转腰击球,而是要在左脚踩下去的同时就完成击球动作,在重心转移的过程转腰击球.要注意拉球的站位是左脚在前右脚在后,所以并非往人的正前方蹬而是侧蹬. 侧蹬的力量主要是靠小腿与弹掌的力量,但也不需要把右脚整个伸直.小腿力量掌握不好的人可以多练习跳绳. 至于用左脚还原这个大家应该都没什么疑问,力量出去之后也就是重心转移之后就要立刻用左脚把重心顶回来.正确的节奏是引拍慢还原快,也就是重心停在左脚的时间要比右脚短些.

 

  练习方法:

引拍动作完成之后,手都不要有动作,脚往左前方跨一小步(不是正前方,基本站位:

左脚在前右脚稍后).就跟走路一样.当脚往左前方踩人同时转向正前方,不就完成了蹬转了吗?

你手不需要动,拍子也已经跟着身体走了一段了,最后在脚就要落下的同时,收臂击球,球一出手左脚立刻把重心顶回手跟着放下还原到准备动作.

 

  9.用腰引拍,身前击球:

如果"用右脚找球用左脚打球"的节奏都做到了,步伐也到位了,还原也有了,接下来就要注意,加上转腰动作.有非常多的业余朋友都犯了"用手引拍"的毛病,手直接往后拉,上半身还却忘了向右转腰.很多人都知道打球要用腰,结果引拍时都忘了用腰去引拍,击球时怎么能用好腰呢?

其实引拍动作很简单的,就是从准备动作为基础,重心右移的同时把你的脸向右转(不是转脖子),小臂稍微打开(肘保持在腰侧别动但也别夹紧),这样就是标准的引拍动作了.

 

  只有用腰引拍,避免手肘后拉,才能做到所谓的身前击球,而不是身侧击球,击球点往前,才有足够的发力空间,这样球质才会高,也不会被球顶住发不了力.许多人只能打下降期半出台的短球老是拉不好,这跟"手后拉不会身前击球"是有很大的关系的.要注意,是转腰引拍,只是弯腰是不对的. 只要做好用腰引拍,在蹬腿重心转移的过程做好"腰臂同步",感觉就是用丹田力量在控制手臂,这样就是所谓的"蹬转"了--右脚蹬上半身转的拧腰,这样一來"以腿帶腰以腰带手"一点都不是问题. 

 

  10.动作完整流畅第一进球第二,最后才求质量:

很多人一开始就想用力去拉,想拉的冲拉的爆拉的转,其实都是不正确的学球方法.  刚开始练,就是什么都不要想,先把动作做完整要求流畅舒坦,不要听人家说拉上升期比较爆就赶鸭子上架,刚开始练就是拉慢一点,人退远一点,拉下降前期或者是下降期就可以了,这样才有充分的准备时间把动作做完整.  

 

  然而业余朋友大都是单球训练,有进球的压力,我认为最好的方式是一次打一颗球次就停下来,不要管进球与否. 也不要去想着要用力去磨,就算是只把球挂过去都可以.先要求步伐的到位身体重心的到位引拍的到位击球动作要流畅完整.打好基础再做连续动作,接着才是发力摩擦.

 

  其他发力與步伐的问题我想在此就不多讨论.但要记住,击球动作都是圆周运动:

转腰带臂是圆周运动,收臂也是圆周运动.转腰(拧腰)是手臂以丹田(脊柱)当作是转轴,收臂則是小臂以肘为转軸.只要做好圆周运动,动作就一定会协调流畅.

 

  最近我看了几位朋友一直在研究该如何摩擦,在这里我跟大家说一个事实,也许有人会产生质疑,但这却是我所经历的,这个事实就是:

没有任何一个老师教过我们要如何摩擦.教学的过程,就是要我们掌握摩擦的厚薄,引拍的高低,往上发力与往前发力的分配,击球时机与击球点等等.我所看到的,乒乓专业里面对于"拉球摩擦"的涵意并没有业余朋友想像中的那么复杂与神秘,彼此看法也很一致没什么冲突.

 

 

注意后发力,要求在拍子接触球的时候再发力,如果有可能,发力越晚越好。

记住;时刻感觉重心落在弯曲的膝盖上,这会让你感觉更灵活,起动更快,更有弹性,希望乒乓球爱好者你们在练球中尝试和体会。

(本人的一点心得),我们相互交流一下经验有不足请指正。

拉弧圈求3大要素:

击球点、暴发性摩檫、完整弧线,其中击球点判断最难,你要有意识去盯球下降初期,你看去成一个清晰的球体的时候就是该出手拉球的时候,如果看去球成一片你就坚持不要出手一直耐心等待到成清晰的一个时果断出手。

一是屈膝。

 不妨试着将膝盖放低,屈膝强烈些,

重心的上下以及向前的转移上。

拍形,如果是旋转很强烈就应该变得前倾少一些

充分的转腰引拍,然后蹬地把腰转回来是充分发力的前提

手腕注重发力

手臂自然下沉,前臂与大臂之间的角度应在130度左右(此有争议,郗恩庭认为,肘关节角度约为175°。

编者认为,肘关节角度应充分展开与放松),击球时用腰带动手臂向前,在击球瞬间突然收缩前臂而发出最大的力量。

蹬转的时候,蹬要更加充分,右脚要用得上力(拉到球之前顶住,接触球之后随便你跳)。

蹬转过程就是迎前。

击球瞬间扭腰发力+收小臂,收小臂一定要击球瞬间收,早了就变成抽了,吃不住球。

另外收小臂呢,慢点收,柔和点收,不要着急(更能体会摩擦的感觉)。

另外,收小臂一直线向前收(引拍高度决定了挥拍轨迹,不要去乱压弧线,乱往上发力,如果你理解了,向前就行了),多余动作不要乱作。

拉下旋时间点有2个,一个是高点期(冲),一个是下降前期(差不多落到球台差不多高度),建议一开始练第二个时间点,多拉拉就会了。

如果你一直下网,看看肘关节向前多不多啊,体会下自己脚上蹬的力有没有用得上啊。

如果你出界,也要审视一下肘关节,是不是没出去啊,压不住弧线了吧。

徒手练习:

引拍放松,挥拍握紧,向上“敬礼”

重心向下一些

迎前再迎前

盯住球,瞬间“爆砸”球

肘关节向前是为了压住弧线

裹球后瞬间激烈爆发

怎样是"锁肘"?

很简单,就是在蹬转迎前的启动阶段,肩肘要同步运动(锁住肘与身体的相对位置),肘带动"放松"的小臂迎前触球(注意放松两个字),在触球瞬间以肘为支点进行杠杆运动,作半圆形的收臂动作。

要注意的是,肘在接收腿腰力量之后就不必再锁,顺着惯性迎前即可,收臂阶段,肘要保持在肩膀的右方稍前(敬礼动作)。

  只要这个动作做的好,再加上正确的收臂动作,我可以告诉您,您的正手弧圈就开始要像样了。

因为肘的位置锁住了,不转腰都不行!

能够自然放松。

打球时身体不能僵硬,要放松柔软,这是击球命中率的重要一环。

特别是击球前,肩要半放松,便于起动,大臂、小臂、手腕、手指要全放松,这是“爆冲”的关键。

随蹬地转身以腰为圆心抡臂圆弧,后收小臂

只知道放松----紧张,摆臂----爆发,扭腰----前迎。

1.抬肘和翻肘:

这个毛病的形成主要是初学时站位过直导致的,只要作到身体前倾的话,想翻肘都不可能,你要是向后抬肘的话就只能打球台边了。

2.腰不发力:

只要作到前倾和内收,腰不发力都不行。

不信你站起来试试看。

3.没有重心转移:

前倾和内收是重心转移的基础,作到这两点就会实现自然的重心转移,刻意去转移重心只会导致重心失衡。

4.包不住球;主要是击球时无法形成内弧线,要知道只向前发力是形不成内弧线的,只能拍子上扬形成外弧,而直着身体形成的内弧也不是自然的内弧,只有身体前倾腰带动身体内收才能作到包球。

5.不向前送肩:

只要前倾才能作到。

6.拉球后身体钉住动不了:

主要是身体过直而发力向上想前不注意内收所致。

7.发力拉球后第二板反应过慢动作不到位:

如第6条一样使身体不能形成弹簧状的节奏,另外眼光不随身体内收到对方拍上,造成预启动过迟。

8.拉球没有威力:

首先是上一板完成时眼光没有落回到对方的球拍上,引拍过迟造成拉球时发力距离过短无法形成快而有力的摩擦——-拉球时是要有一定的发力距离的,这一点容易忽视但尤为重要;其次还是不注意前倾和内收影响了动作的质量。

9.其他的毛病你也不妨用此方子诊治一下。

 

发球:

发出一个强烈的下旋球,一定要经过苦练,练习时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1 增大发球时的作用力;这是提高旋转的主要手段;  

    提高击球瞬间的挥拍速度,尤其是加速度:

手腕放松,上臂后拉上抬,前臂再往外后上,手腕前臂抖动,但以手指、手腕发力为主。

  

    关键是如何应用手腕,手腕的基本动作是屈、伸和内收、外展,屈、伸要较内收、外展动作幅度大,速度快;直板可以充分利用手腕的屈、伸动作而发球较好,横板也可以通过调节握拍的方法(如老瓦)来充分利用手腕的屈、伸动作;再辅以内收、外展动作。

其次是手腕的发力时机,要在触到球的瞬间发力才有很好的效果,这就是所谓的发球的手感,也是要苦练的地方,不然每个理论家都是发球的高手了。

第三手腕动作的轨迹,要尽量是球拍从球的中下部位摩擦到球的底部,这里可能是要掌握手腕屈伸,内收外展的组合比例,也要摸索(但总的是屈伸要较内收外展为多)。

  

    发球时手腕是否有发力,可以从发球时球拍前端的运动距离是否比拍柄的运动距离要大来判断,也就是说可以从球拍是否有转动来判断。

  

    2 解决力臂和正压力之间的矛盾;这是提高旋转的重要手段。

指高抛发球,一可借助重力加速度的作用,二可击到平抛做不到的击球部位,如底部。

  

    3 其余皆为辅助条件:

  

(1)以拍头及拍面左侧下部发球;  

(2)向内摆弧;  

(3)右肩及上肢向前用力转动;  

(4)球在身体与球拍之间;  

(5)胸前发力;  

    另外发下旋球时要注意的是发出的球的绝对速度一定要快,这是下旋发球的必然趋势!

    

主要是手腕接触球的一顺间手腕加力,前提要求板形保持下旋球板形,这个属于技巧,

有些朋友说发球难学,有些朋友说发球不转,那么针对这个问题,今天再简单一些,教大家一个球:

超强下旋发球。

如果希望了解更多乒乓球培训知识,请参阅:

乒乓球培训简介

简单得上台十分钟你就学会,业余圈里谁碰谁吃。

在我以前讲解发球的帖子里有一位朋友说需要“摩擦瞬间的手法和感觉”,今天一并讲了,希望对众多爱好乒乓球的新人朋友有所帮助。

 

有几个要领或者说指标:

∙1、弧线堪堪擦网而过;

∙2、球速非常快且力量非常大;

∙3、拍触球要比网低很多;

∙4、必须确认手臂和手腕的所有力量都要用上,甚至身体重心和跺脚的力量也要逐步加上去;

∙5、第一落点在球台边缘十公分之内;

∙6、对方是业余六七级以上水准。

 

首先发球必须有低弧线,堪堪擦网,过网后的弹跳更要又低又扎;

球的速度和力量必须大到一定程度,我曾经说过,发急球要让对方措手不及,发奔球要让对方接球震手。

以低于球网很多的触球点换取更大的发力空间;

发球说白了就是球拍碰球,当然是速度快摩擦大球才能转,所以得把吃奶的劲也使上。

以边缘第一落点换第二落点靠近边缘;

对方水准太低难以看出你这个球的质量。

----------------------------------------

 

第一步:

预习动作

干什么都得先熟悉基本动作,学乒乓你不认真学动作还能凑合打,学游泳不学动作下去就没了.....

∙1、立正站立,然后右脚金鸡独立,两臂左右平伸,左膝平抬,这个架势有个称谓是白鹤晾翅!

∙2、猛烈收腹,两手迅速收拢在腹前,同时左脚用力踏地;(这里要多多练习,能练几千次最好,练好了这个环节,你所有发球的发力问题就都疏通了。

注意一个是重心迅速下降,二个是弓背收腹的猛烈,三个是两臂回收的力量和速度,四个是左脚踏地要和身体动作配合发力)

∙3、右手持拍,身体立正站立,左手手心向上向身体正前方平举,右手持拍正手向上向身体正右方平举,提左膝至大腿平行地面,右膝略弯曲。

∙4、猛烈弓背收腹,同时左手猛拍右肩(只是这么一说,但不用拍上),右手球拍向腹前用力平砍,同时进行的还有左脚用力踏地。

(注意左臂的发力要和右臂相反,这是初学者最快掌握发力要领的关键,这样身体协调。

右手球拍的挥砍路线要平直,不要走乱七八糟的弧线,新人上手越简单越见效)

 

看到这,有些老朋友可能醒悟过来了,这就是我以前教过的丁松发球,就是我所说的超常规强下旋。

 

我教过很多国际选手的发球要领,我不知道多少人能学会,马琳的发球我开了两帖去写,但是这个丁松发球是最简单、最实用,最具威胁、最白菜的新人发球,远比大家去追求逆旋转、追求回网球来的快捷。

 

其实看到这,你花不上十分钟,上台后也花不上十分钟就能掌握这个球,你大胆上手去练个几天就会有效果。

 

---------------------

丁松的砍式转与不转,他的球你如果要遮挡很容易,曲起手臂和头部护住球,如果不遮挡,前臂高举手过头顶就可以了,出球是在腋下,用最大的右臂伸展引拍来换取加速度距离,薄摩擦,不送球就是短的,触球与网同高,送球就是急长球,触球要在比网略低。

基本有强下旋、下旋与不转球之分。

这套发球你可以试着发五种下旋强度,一个比一个转,这是我在小球时代,也就是21分时候的秘密武器。

你吃了第一个强下旋,然后是一个比一个的更转的强下旋,对手接连吃5个下网,

 

 网上只找到这一张发球的照片,但是非常棒,有悟性的朋友完全能看出他现在的姿势能蓄多大的力以及他发球的发力轨迹能用出多大的摩擦。

他下一步就是手臂最大限度的外展,然后连收腹的力度都用在摩擦上了。

右侧身很大,狠跺脚借力,前臂猛收缩,这是他整套动作的发力基础,然后就是手法了,很好学。

 

以上是我在半小时教你国际水准发球一帖里关于丁松发球的部分

 

丁松发球的关键是,挥拍砍球要平直砍削球的底部,越底部越好,而这个力量要发挥出十二分,有朋友说了,十分劲你哪出来的十二分?

五分体力+八分爆发力。

 

他的发球直观,简练,见效,上台后超一流水准。

 

很多人说这个发球好那个发球好,都是相对而言的,做再多的假动作,做再多的旋转差异,也不如实实在在提高自己发球的转速和球速来得直截了当。

 

我自己是业余六七级的臭手,打不上去了,也没那个体力和时间条件了,毕竟球扔了有十来年没好好打,能对付玩就行了。

在我身边的圈子里也大致都是这个级别的,或者有八九级的几个人,但是碰到这个球很少有不吃的。

 

平时一局十一个球,对方一般都吃我五个以上,然后一般是我输得多,即使是在一起打了多年的老球友,一局球至少也要吃三四个,说白了就是我的球发力比较好,弧线和落点还可以,十几个国际球手的发球轮番的发,总有他愣神的时候。

 

最近在用波尔和孔令辉的正手逆旋转发球,感觉非常不错,就是我脚步有点懒,发完球就伸脖子看对方吃不吃,不吃再复位,有时候经常会救不到正手大角度。

 

发球这东西,你要么千招会,像我一样,要么一招熟,但是你熟了对手也就熟了,十几局过后怎么他也不吃了,这时候你就得加强球的质量。

 

在发这个强下旋的时候,上台后注意不要管失误不失误,你输个几百局球能丢一毛钱啊?

手上不要留一丁点余力,全磨到球上去。

 

左手向上抛球,然后向右引拍,注意把右臂伸直了,以距离换发力惯性,然后在弓背收腹的同时,身体猛烈收缩,右臂回收和踏步、收腹一起进行。

 

练习后感觉效果不好的,你仔细看看我这里写的猛烈两个字,你的动作算得上猛烈吗?

 

这个猛烈的程度,我感觉同样的力量我打在拳击机上至少是120KG的力量,我原地的右直拳是146KG。

 

注意啊,这套发球没有转腰、转肩,就是一个以腹部为中心,四肢收缩协调发力的一个过程。

 

我们平时经常在市一级的圈子里看到发球黑马,或者昙花一现,或者白驹过隙。

所说超常规强下旋,就是不用管落点变化,不用管对方站位,只要这个球能过网上台,基本可以点烟了。

 

没经历过这种怎么接都是下网的下旋发球,我怎么说你也是不屑的笑,我跟你说了也没用。

 

接十个至少要下网八个,撩都撩不回去,正胶都一个劲下网。

 

我在很久前爆发过两次,都是遇到市里顶尖高手,在省里也是有名次的高手,一次是21:

11,这11分都是对方吃球的分,看明白没有?

就是说除了他直接吃的这11个发球以外一共还有21个球,我居然一分没得到!

人家连一分的失误都没有。

水平差的天上地下那么远,但是他吃了11个发球。

还有一次对手是我们市第一的直板正胶,吃球吃的没法打了,比赛干脆就中断了,他让我一个劲的发,他在那一个劲的吃,这两次发的都是这丁松发球。

我碰上他直到今天从来没赢过,只有那一次如果比赛打下去会惨胜。

我现在经常把比赛打到10:

10,然后输掉,知道怎么回事不?

因为对方吃球,吃的厉害。

他发球得两分,我发球得两分,两个人都是一人两分或者一分。

如果我不靠发球,现在体力又差,基本上不剩下什么优势了。

 

我自己也遇到过超强的下旋,那还是在十七年前,我顶峰的时候,遇到个师范的男生,他正手的下旋简直没法接了,速度还非常快,球碰到拍子就往网下使劲扎,然后嗖嗖的磨网,球落到拍子上顿时就感觉手上一沉,真的是非常沉,抬不起来的感觉。

 

一力降十会

 

怎么练,练不练,我左右不了,球技是你们的,我讲到位,不留一手,能下多少功夫看大家的心情了。

 

我这人就这样,教就教彻底,没啥留一手的,等你把这一手学会了,我别的东西也琢磨出来了,到时候你们谁愿意学我也愿意往出掏。

很多朋友看我帖子总喜欢说如果分析得再透彻一些就好了,如果多一些细节就好了,如果多一些视频就好了,如果多一些感觉和手法就好了。

 

你知道,纸上得来终觉浅,你看完易筋经你就学会了么?

你看完通背拳拳谱你就大成了么?

太极拳的招式演练够全方位立体化的演示了吧?

几个人学会了?

你坐在那就能学会?

 

最后说说摩擦瞬间的手法和感觉。

 

要说手法,首先你要能薄摩擦,发球不能出撞板的声音,遇到发球出撞板声的直接起板即可。

有人说我不懂什么是薄摩擦,我也做不到。

我短信箱里有时候会收到这类的询问,有时候实在不耐烦了,我回复说:

你拿菜刀砍桔子,一刀下去砍掉块皮就是薄摩擦,一刀下去砍下来一大块看到果肉了就是厚摩擦。

这点事儿还用问么?

有人说我上台后做不到薄摩擦怎么办?

多练多体会呗。

你自己控制不好自己的手,你说别人怎么帮你?

我写个教程还得四五个小时呢,你看完之后练个几分钟说学不会?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脸红的问题就不要再问了。

你提问写个七八个字,我回复写个几百字,然后你回复两个字谢谢,完事了,我倒不差回复这功夫和心情,但是真正解决你的问题了吗?

 

关于这个发球,我要求不高,谁能发满一千个练习,谁可以提问。

这要求不高吧,才一千个,你全国里随便挑,你任意挑一个公认发球好的,你说你练过一千个发球没有,他肯定气喷了嘴里的饭,吼道:

就算老太太上市场买土豆,也得扒拉个百八十个才挑回三个来,你当发球是买土豆那么容易啊?

 

但是话说回来,真的练了一千个发球的,他还需要问我吗?

很多问题其实不是问题,渐渐自己就有体会了。

别人说一万句不如你自己体会一刹那。

 

最可气的是坐而论道,大家也不是下盲棋的,得拎拍子上台洒汗水才行啊。

 

发球时的瞬间,全部的力量集中在拍子上,随后手腕再把力量和速度加上一倍有余,那力量是非常大的,我发球失误的时候,球碰在台沿要蹦出去很高很远,球能抛多高我就抛多高,我说过即使是在篮球馆我也是扔到棚顶超过铁梁。

 

我发球就是发力大,想怎么发怎么发,其余的真没啥太特别的。

 

你要说瞬间摩擦的手法,那可多了去了,上旋下旋不一样,侧旋和急球不一样,但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发球要领,是幼儿班的课程,我这个最起码是初中的。

但是在具体应用上,我的体会是集中不模糊,球拍摩擦球绝对不能模糊,哪个点就是哪个点,你先竖切了再横拖,你说什么转?

弱旋转,对方直接可以起板了。

再一个,瞬间摩擦的时候手腕动作要快,快到接近0.2秒。

 

要说感觉,就是要充分感觉到乒乓球的重量。

 

乒乓球真的是举重若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发力好,摩擦好,在这个时候摩擦球的一刹那,是包裹着球甩出去的感觉,球碰到胶皮上,胶皮要有咬住球的那一刹那感觉。

然后就是在这咬住球的一刹那做摩擦。

 

拍子咬球的瞬间感觉,不是碰到球,而是碰到钉子扎到套胶上的感觉。

 

有人说怎么“咬”?

这个咬球,必须要靠手腕爆发力集中摩擦,达到一定程度的加速度之后撞击球,然后就咬住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