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的本质》读书笔记范文通用4篇.docx
《《商业的本质》读书笔记范文通用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的本质》读书笔记范文通用4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商业的本质》读书笔记范文通用4篇
《商业的本质》读书笔记范文(通用4篇)
《商业的本质》读书笔记范文
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书笔记了!
你想好怎么写读书笔记了吗?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商业的本质》读书笔记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商业的本质》读书笔记1
如果你去问别人他为什么做这份工作,你会得到各种特别有意思的回答。
有人会说:
“因为我学的这个呀!
”如果再进一步问为什么学的这个,可能就会说:
“我妈让我学的!
”或者说:
“听说这个挺好找工作的,而且挣得也挺多,所以我就来学了,当然我就干这个了。
”
可能还会有人说:
“我毕业之后我父母刚好有办法帮我找了一份工作,所以我就来做了。
”
还会有人说:
“我只能找到这份工作,而且离我家也挺近,所以我就去做了。
”
很多人的工作都是这么来的。
这样就容易带来一个后果。
这个工作可能并不适合你,而且你不知道它是不是真的不适合你,所以你要做出成绩就比较难。
可能你觉得这份工作做着也行,为了生活,我得有收入嘛。
那你会有多喜欢这份工作么?
这个可就不一定了。
还有就是,生活通常会趋于复杂,生活的压力会变得越来越大。
比如说,你要花时间做家务啊,要花时间陪父母啊,还想有自己的娱乐时间啊等等。
那因为你不是很喜欢这份工作,你就更容易把工作和生活分开,工作的时间就工作,其他的时间再做自己想做的事。
就像大家常说的,“把你应该做的事做完,才能再去做你想做的事。
”
那好,我问你几个问题。
你用多少时间工作?
多少时间生活?
比例是多少?
如果把你醒着的时间算作100%的话,都各占多少?
可能有人会说各50%;有人会说80%工作,20%生活;可能也有人相反,这个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这么做之后你会面对一种平衡,就是工作和生活在什么比例上是平衡的。
当然每个人都不一样。
我想跟你说的是很难达到平衡,而且大多数人都很困扰,工作和生活就是平衡不了。
这又该怎么办呢?
杰克·韦尔奇在书中给了一个非常好的办法,按他的想法,工作是可以不断地向前晋升的,就相当于有个台阶。
按照台阶一步步走,你就比较容易获得工作中的幸福。
那咱们解释一下怎么做。
第一步,培养自己的职业素养
你得创造一种价值观,我相信我得通过工作来产生成果,这样我才能被别人所尊重。
换句话说,这个社会更尊重那些靠自己的劳动产生成就的人。
然后,你愿意为了让自己受人尊重也好,让自己获得幸福也好,因此而去努力得工作。
能做到这一点其实你就已经超越了很多人。
因为很多人都会觉得,我工作就是为了生活,别问我理想,我理想是不工作!
这种人通常很难从工作中获得幸福,因为工作对他来讲始终是一种负担。
他也会因此在工作中不停的打转儿,很难有进步。
所以如果你想在工作中获得成果、获得幸福感,首先你必须认同工作所带来的价值,然后让自己渴望通过工作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也就是我希望获得社会认同,我希望在工作中创造价值、寻找幸福,这是我的价值观。
第二步,要做什么样的工作
杰克·韦尔奇说你可以在脑子里面想象两条高速公路。
第一条高速公路是“你擅长的事”。
一提到擅长,你可能会想到很多。
比如说擅长写作、擅长唱歌、擅长跟人交流等等。
但杰克·韦尔奇认为的擅长不是普通的擅长,你得“非常地擅长”。
什么叫非常擅长呢?
就是你的这种才能远远地超过了社会的平均值,它很有价值,甚至是别人发现了这种价值并且加以利用,这样才叫“非常擅长”。
举例子
比如说,有的人非常擅长组织,一要举办什么活动,大家首先想到他,把这个人找来,他就能给你找来一群人,把活动办得非常好,完全不用别人操心;
再比如说,有人非常擅长唱歌,就是进到KTV里大家宁可自己不唱也希望他唱,听他唱歌就是一种享受;
再比如说,有人非常擅长讲故事,只要说这个人要讲故事了,一传十,十传百,口耳相传就能来一群人听他讲,座无虚席。
类似这样的才能才叫“非常擅长”。
这是第一条高速公路,擅长。
第二条高速公路叫“我喜欢”。
我们可以喜欢很多东西,比如喜欢衣服、美食、喜欢旅游、甚至喜欢看一个人,我们喜欢的东西都非常多。
而杰克·韦尔奇提到的喜欢是,你做这件事的时候你能忘记时间,不管什么时候开始做,只要开始做就能忘掉时间、忘掉空间、忘掉身体的疲劳,甚至忘掉自己,这样才叫“喜欢”。
比如有人喜欢去网吧通宵打游戏、有人喜欢打球等等,当然我不是鼓励你去网吧通宵打游戏,就是描述的这种状态,基本上每个人都有。
这个就是喜欢。
那么这两条公路它会有一个交叉点,就是你特别擅长的事和你特别喜欢的事交叉的那个点。
如果你找到了,在那个地方,上帝就会为你留下一扇门。
从那里打开的,是你真正的职业路径。
西方有一句谚语说,“上帝为每一个人都准备好了位置”,那个交叉点就是上帝为你准备好的位置,当然前提是你能找到那个地方,并且通过自己的创意性思维把这两件事结合在一起,把它做成一份工作。
那什么叫创意性思维呢?
举例子
电子格斗游戏界有一个传奇人物叫“小孩”,他参加全世界各地的格斗游戏比赛,靠打游戏就赚了很多钱。
还有像今天网上很多的主播等等,这好像也不是什么特殊的才艺。
但其中真正能够做好的,真正能够变成网红被大家追捧的,通常都是,他真的很擅长并且喜欢做这件事,才会有好成绩出现。
那就是上帝为你准备好的那扇门,你从这儿进去,它就是你要的工作。
当然有时候可能还需要你的一些创意。
杰克·韦尔奇举了个例子。
他有个孩子上大学,本来是要学机械制造,后来发现自己实在是做不来。
但是他发现自己有个特点,就是喜欢听歌,而且他通常能听出来,这首歌以后能不能流行,所以他的朋友就开玩笑说,他能提前三年预测出“格莱美奖”。
那他怎么利用自己的喜欢和擅长呢?
他去一个电台当音乐编辑,挖掘那些明天可能成为巨星的歌手,这个工作他就很擅长而且他也很喜欢。
像这样,把喜欢和擅长融合在一起,创造的工作,就是上帝之门。
第三步,需要慢慢过渡
有个词叫“财务自由”,简单说就是你的非劳动性收入足以覆盖你的一般支出,你不再需要为钱而去努力工作的一种状态。
如果你找到这样一份工作,就是没人给你钱你也愿意去做的事,我想那种状态,也可以叫做“工作自由”。
当然,即使你找到了“工作自由”的状态,从你今天的工作状态过渡到那个工作,可能也需要一点时间,你也需要付出一点努力,不过我想,那也是值得的。
现在我们回到刚才提到的问题,工作和生活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比例关系呢?
我想跟你说的是,最好的关系就是没有比例!
也就是工作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工作,如果你能把这两件事放在一起,你会发现你的幸福感能大幅提升。
如果说这份工作需要更强大的创意,那你可以去创业。
但创业对很多人来说门槛很高,需要很多条件,要承担很多风险。
所以如果你不具备创业的条件,我想你至少还可以加入这样的团队,这样就可以找到适合你自己的位置。
总结一下
杰克·韦尔奇认为你怎么能找到一份适合你的工作呢?
主要三步:
第一步,你要培养自己的职业素养,创造一种正确的价值观。
就是你得认为通过工作来获得成就是你追求的,并且我愿意为此而付出持续不断的努力,这个时候你就已经超越了世界的大多数人。
第二步,是你要弄清楚自己擅长什么和喜欢什么,并在其中找到交叉点。
然后根据这个交叉点设计一份工作,那就是上帝早已为你准备好的位置,你只需要找到那个位置并且把门推开。
第三步,是你做这件事的时候,它和你今天做的工作可能需要一个过渡。
你可能需要点儿时间,才能把自己从现在的工作转移到那份工作中去,这个过程你应该能逐渐感受到,你的工作和生活的界限逐渐变得模糊,最后甚至融为一体。
如果你找到这种感觉,那恭喜你,你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位置。
《商业的本质》读书笔记2
十年前,杰克·韦尔奇写过一本书——《赢》。
经过十年的沉淀,积累,出了这本《赢》的升级版《商业的本质》。
赢是企业存在的根本目的,在《赢》中,杰克从六个方面阐述了公司如何才能赢,从四个方面讲述了个人的事业如何才能赢,而这本《商业的本质》在企业取得竞争如何胜利的基础上,更多的强调的是团队的力量。
21世纪不是靠个人单枪匹马杀出一条血路的时代,而是依赖团队的合作达到共赢的繁荣,这也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通过股权等方式寻找到各种有力量的合伙人的原因。
这本书首先是一本领导者的书。
作者在开始的商业篇中既已阐明,作为一个领导人,如何将鼓舞人心的使命与行之有效的措施以及最终达到的结果协同一起,尽最大可能依靠群策群力达到团队胜利,是领导人的核心工作。
而如何更好的提升领导力,杰克给出了自己20年GE首席执行官的工作经验:
①体谅下属,先人后己;
②将自己视为首席解释官;
③为下属的前进道路扫除障碍;
④愉快地展示慷慨基因;
⑤确保让下属快乐工作。
经营企业的最后是经营人,如果每一个领导人都把员工的内心经营好了,如果每一个员工都在企业工作中感受到关爱与尊重,企业凝聚力的形成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一个企业要做的事就像一种选择,而一个稳固的团队则是一种保障,是不惧于变迁和任何由于更换选择引起的变动。
简而言之,领导力的内涵的主要有两个方面:
①真实和信任;
②不断地探求真实,不懈地打造信任。
从细节处,主要体现在活力、鼓动力、执行力、决断力、激情上面。
领导力不是抽象的事物,而是存在于点点滴滴的细节。
大事成于细,事品人品见于细,而领导力的体现也呈现在细节处,如何格物以求最本真的事实,如何追求真相以求最基础的信任,如何在员工需要的时候给予鼓励和支持,如何在员工犹豫不决的时候助其决断,如何在员工颓废消弭的时候带动其激情等,互信的形成就在这样的点滴细节中形成,上善如水,不知不觉渗透旁人心中,而最高的领导成于细,不知不觉中给人信任和被跟随的力量。
企业的生存中,赢是目的,团队是根本,而增长是王道。
杰克也同样给出了他的提升业绩的方法:
①为公司注入新鲜血液;
②要集中资源,不要分散资源;
③重新定义创新,让每个人参与其中;
④利用最优秀的人才实现增长计划;
⑤为员工提供合理的薪酬;
⑥通过任何手段拉拢那些抵制增长计划的人。
这其中有些观点是老生常谈,有些观点是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其中最值得领导人深思的两点是,重新定义创新和拉拢抵制增长计划的人。
创新,一个人人皆知大而化之的词,天天喊在口上却似乎大而无当的词语,作者从另外一个视角给我们阐述了创新的意义,让每一个人都参与其中,积跬步至千里,积小流成江海,通过发挥群众的力量,通过激发团队的智慧从而日日新,事事新,好主意应来自四面八方,点子的沟通应该随时随地。
而另一方面,企业的领导人是冰球运动中的那个扫除冰渣渣的人,对于组织中任何阻碍团队前进的力量,领导人都有义务去清除,而拉拢那些力量,则不失为一种怀柔的软性的更为聪明的策略。
在增长的方式中,市场营销的力量从不能忽视:
合适的产品、合适的渠道、合适的价格、合适的宣传信息和合适的营销团队,读后感《商业的本质读后感》。
理易知,行难成。
如何保持有竞争力的产品,如何选择恰当的营销和宣传渠道,如何设定合适的价格,如何打造漂亮的团队,需要企业领导人的眼光和洞察力。
洞察力是商业中最基本的一点,是良好的判断力,即同时具备商业头脑、文化敏感性和古老的智慧。
洛克菲勒如何在范德比尔特的夹逼中成为一代石油大亨,钢铁大王如何在举世怀疑中成就钢铁神话,金融巨鳄摩根如何在父亲的坚决反对下支持电的应用,真知灼见的洞察力和一针见血的判断眼光是这些商业大亨的得以成就其事业的关键因素。
而作为企业中最能简易的`体现出领导人洞察力的方式莫过于招聘如何能够为企业为团队招聘到合适的人,则是打造优秀团队的先决条件。
杰克说,因为招聘到正确的人很难,招聘时再谨小慎微都不为过。
管理是一门艺术,杰克说:
在你成为领导者之前,成功的全部就是自我成长;当你成了领导者,成功的全部就变成帮助他人成长。
管理没有永恒的答案,只有永恒的追问,《商业的本质》中所阐述的管理哲学,是大道至简,然后知易行难,如何将知化为行,如何做到知行合一,才是每一个领导者乃至每一个个人所应探求的根本。
《商业的本质》读书笔记3
《商业的本质》是韦尔奇夫妇对毕生从事管理相关工作的一个回顾,尤其对过去十几年商业变革的反思和总结。
书中提出了企业实现快速增长的六大突破口,包括:
协同力、领导力、影响业绩和成本的关键数据、快速敏捷的战略制定流程、组织结构优化和领导者的心理素质。
整本书应该来说没有特别新颖或高深的理论,也是平时管理咨询或企业管理中经常会涉及的,但是跟一些案例结合显得更加深刻和透彻,因此本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具体来说,在几个方面感受比较深:
1、协同力。
书中一开始强调且基本上贯穿全文的要点就是——协同力。
协同力是让公司的使命、行动与结果协同起来,这一点其实就是从战略规划到实施落地的全过程,但是用了这个词感觉很贴切。
一个好的公司,必然有一个充满激情的使命,能让公司上下未来实现这个共同的使命而持续奋斗。
在这个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8090后,工作开始更多地追求实现自我价值,而不仅仅是追求到手的工资,所以一个能让他/她“嗨起来”的使命和公司愿景本身就是不错的激励机制,再配套明确的行动计划和评估奖励体系,能有效地把员工的个人目标和公司的战略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就能更好地实现既定的目标和结果。
2、企业运营健康指标。
衡量企业运营健康状况有三个关键指标:
员工敬业度、客户满意度和现金流。
这一点我表示非常认同,内在逻辑就是通过内部的管理优化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效果,进而提升客户的体验和满意度,最终体现在财务上的回报。
一看到这个我就想起了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战略地图所描绘的,它们是相通的。
管理大师们的基本思路是一致的,体现为不同的形式,我们学习和运用管理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融会贯通。
员工敬业度是更高层次的满意度,从物质和表面上的满意上升到精神和骨子里的认同,员工才能真正的热爱工作和体现主人翁精神,加强自我驱动,最大程度发挥他的价值。
齐心协力是员工敬业的核心,大家往一个方向发力才能形成合力。
提升员工敬业度,除了富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待遇和职业发展机会等要素外,我认为有两点至关重要。
一是前文提及的协同力,领导者阐明使命并明确指出员工应该采取哪些行动,然后评估和奖励表现出色的员工,始终保持员工的行为与公司的期望是一致的,对于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和敬业度有重要作用。
二是对工作的及时认可和奖励,这种认可和奖励不一定是物质的,很多时候,领导在公开场合的一个口头表扬同样能发挥这种作用,中国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往往对口头表扬或精神上的鼓励不太看重,认为涨薪或晋升等奖励才有作用,其实不然,公开场合的表扬对于员工来说是一种很大程度的认可,对于80后尤其是90后来说,它的作用绝对不是三五百块钱奖金可以媲美的。
甚至听大公司的朋友讲过,公司的高管们尤其是老板如果能直接叫出一个无名小卒的名字,他们已经觉得莫大的荣幸了,虽然有些许夸张,但道理是很明显的。
客户满意度书中提及用NPS衡量,即“你愿意多大程度上向自己的朋友或同事推荐我们的公司、产品或服务”。
这与互联网思维的要求是一致的,用户体验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前提还是好的产品或服务。
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很快,好的产品和服务本身就自带光环,很快被人熟知,马太效应特别明显,好的越来越好、差的越来越差。
以前去外面吃饭总是很不理解那些人为什么宁愿花一两个小时等位,也不愿意去旁边那个不用等位的去吃,现在想想用NPS就很容易解释。
3、领导力。
韦尔奇认为优秀的领导者需要做好五个方面:
一是要体量下属,二是要将自己视为“首席解释官”,三是要为下属的前进道路扫清障碍,四是要愉快的展示“慷慨基因”,五是要确保下属快乐工作。
首席解释官还是挺有趣的。
在很大程度上,领导者存在的意义就在于让团队找到正确的目标并持之以恒、充满激情地向下属解释目标,告诉他们我们正处于什么境地,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将奔向什么目标,你在这个过程中的位置是什么,你应该做些什么。
不断地重复甚至啰嗦,让下属真正的理解公司的使命目标并为之努力的时候,没有什么是实现不了的。
冰壶运动。
看冰壶比赛不是太多,因为不是太懂规则,但是印象却很深刻。
一个人掷球出去以后,两个人在前面拼命擦扫地面,清除可能的障碍,让冰壶能到达预定的区域。
优秀的领导者也应该是这样,为下属扫除工作过程中的障碍,从而推动他们个人和整个团队目标的实现。
从这一点来看,将领导者称为助手也不为过,清除障碍和整合各种资源应称为其工作重心。
快乐工作。
从大多数人的实际情况来看,工作是生活最重要的一部分之一,如果连最重要的这一部分都很无趣的话,的确是个悲哀的事情。
所以营造快乐工作的氛围和环境绝对是领导者的必修课。
富有挑战性的工作、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深入挖掘员工喜欢和擅长的工作并进行平衡,也许都是让员工快乐工作的途径吧。
总体来说,不管社会怎么发展,商业的本质和管理的本源是一脉相通的,研究大师们的管理精髓对从事管理的人员应该是相对的捷径。
《商业的本质》读书笔记4
最近有幸拜读了杰克韦尔奇先生写的《商业的本质》一书。
获益匪浅,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获得了一些想法和今后做事的方法。
在学习本书的过程中发现了我在我日常的企业管理中比较严重的问题。
第一条:
当读到韦尔奇先生关于团队目标设立的时候。
忽然发现,自己在日常管理中经常强调,我们企业的所有员工都是一家人,都应该一起合力,抓成一个拳头来奋斗。
我们整个是一体的,我是头,大家是四肢等等。
但是恰恰忘记了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我居然没有设立一个明确的企业的目标,而且也没有告诉所有的员工企业现在的经营状况。
这样如何才能叫所有的员工有所目标的努力奋斗啊,也根本就不知道自己企业的情况,没有一点的危机意识。
忽然就汗如雨下啊,这是犯了多么愚蠢的错误啊!
第二条:
员工犯错没有及时指出,而且并没有及时的告诉员工对的是什么。
而且为了顾及员工的面子,并没有告诉其他员工,他做错了,是如何错的,对的是什么样子。
还有就是做的好的员工,赞扬和奖励也不够及时。
综上所述,通过对韦尔奇先生《商业的本质》的学习,特别制定出了今后具体的改进和应用。
面对第一条问题的解决方案:
通过一月一次的员工大会上直接使用6张ppt,首先明确企业的目标,并且多次重复强调记忆。
通过ppt直观的叫所有员工了解企业的运行状态和竞争对手的信息,并了解双方的市场地位和市场潜在的一些变化因素。
面对第二条的解决方案:
员工如果犯错,及时指出,并告诉员工如何做是对的。
并及时告知所有人。
员工如果做的好,就及时的肯定和赞扬,及时的奖励以及告诉其他的所有员工。
经过以上两条长期的潜移默化,所有的员工就会逐渐形成适合于我们企业的是非观,知道什么东西是对的,什么东西是错的。
至于不认同我们企业目标,无法改变以及劝阻的,及时清理出队伍。
“心要善,刀要快。
”这一句好像是马云说过的!
以上几条,已经开始执行中,由于工作的原因,这篇读后感也好,计划书也好,还是晚到了两个月左右,但是可喜的是,通过以上的这些计划的实际应用,员工的凝聚力和主观能动性明显提高。
所以现在写的这篇东西,也算是确实实践过的东西,希望对朋友们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