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届高考历史命题比赛试题6.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38748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6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杭州市届高考历史命题比赛试题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浙江省杭州市届高考历史命题比赛试题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浙江省杭州市届高考历史命题比赛试题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浙江省杭州市届高考历史命题比赛试题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浙江省杭州市届高考历史命题比赛试题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杭州市届高考历史命题比赛试题6.docx

《浙江省杭州市届高考历史命题比赛试题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杭州市届高考历史命题比赛试题6.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杭州市届高考历史命题比赛试题6.docx

浙江省杭州市届高考历史命题比赛试题6

浙江省杭州市2019届高考历史命题比赛试题6

考生须知:

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

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2019是清代著名思想家王阳明先生逝世490周年,1月9日,阳明先生祭祀典礼在浙江绍兴举行。

祭祀这种现象最早始于()

A.西周B.春秋C.秦朝D.汉朝

(原创题)【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了宗法制实行的时间和它所体现的内涵对我们日常生活和观念的影响。

宗法制是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在此后的长时间里,在广大范围内对中国社会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

答案:

A

2.伯利克利在《在阵亡将士国葬礼上的演说》中指出“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伯利克利时期是如何保证人民不因为贫穷而湮没无闻的()

 A.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B.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

 C.每个公民在会上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D.轮值主席由抽签的方式产生

(原创题)【命题意图】:

题目材料出自必修一专题六第二课的材料阅读与思考,考查了学生阅读材料,理解材料的能力,并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准确把握伯利克利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现。

根据材料中“不因为贫穷”得出“津贴”。

答案:

A

3.唐朝诗人王建在《夜看扬州市》中写道: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

”诗中能反映出的史实是()

 A.政府放松了对夜市的监管B.草市已经具备了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C.唐代“夜市”比较繁荣D.市的发展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原创题)【命题意图】:

题目材料出自必修二专题一第三课的资料卡片,考查了“市”在唐宋时期的发展情况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念的形成。

本题材料中所表述的是唐代夜市的发展情况,选项A、B、D均是宋代“市”发展的表现。

答案:

C

4.明朝万历皇帝二十八年不上朝,但即使皇帝不上朝理政,明朝也没有亡在他手中,原因在明朝形成一套完整成熟的官僚体系和社会体系。

在这个体系下,即使皇帝天天不上早朝,国家照样可以按部就班的运行。

下列不属于明朝的官僚体系和社会体系的是()

 A.西南部分地区仍实行土司制度B.内阁的作用

 C.六部直属皇帝D.密折制度的设置

(原创题)【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了明朝时期的中央和地方政治制度,能准确的判断区分明清时期的中央和地方政治制度。

选项D所反映的是清朝雍正时期形成的。

答案:

D

5.“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

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

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

  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D.绘画风格多元化

(改编自2011年广东卷)【命题意图】:

本题是一题材料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史料的能力,考查了儒学在唐宋时期的发展情况以及理学出现的背景这一知识点。

答案:

A

6.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深刻反映现实的百科全书式巨著,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这两部“百科全书”的共同之处是()

  A.属于现代主义的文学作品B.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

  C.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D.反映当代人的精神创伤

(改编自2011年11月广东六校联考)【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了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通过历史现象看到历史现象所反映出的本质。

曹雪芹的《红楼梦》和《巴尔扎克》都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

答案:

B

7.《日本侵华的铁证:

日本记者镜头下的九一八事变》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阐述了日本记者镜头下的九一八事变的相关史料,图片来源均是当时日本记者所拍,因此史料价值及其重要,同时编者提出了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十四年抗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开始的标志

B.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军民开始了顽强抵抗

C.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D.中华民族团结一致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原创题)【命题意图】:

本题旨在让学生领悟用唯物史观看待历史现象和用史料实证的重要性,抗日战争这一段历史需要每一个中国人铭记,培养家国情怀,本题考查了抗日战争的基本史实,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采取不抵抗政策,七七事变后日本开始全面侵华,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答案:

D

8.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到:

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

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

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A.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

C.通商口岸开放由内地向沿海扩展D.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改编自2011年10月淄博一中检测)【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学生比较历史事件和理解历史概念的能力,需要学生掌握这三次战争对中国造成的影响,然后做出分析比较,选项B、C、D均是期中一次战争的影响,不是共同之处。

答案:

A

9.《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入中国后,举国沸腾,国人在茶余饭后谈论的内容,其中正确的是()

①日本要这么多赔款,中国砸锅卖铁也不够给

②日本人比英国人的胃口还大,辽东、台湾都割走了

③日本人要在中国开厂,我们这些办厂的人日子更难过了

④听说有的青年去了日本,研究日本强大的原因,还成立了同盟会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原创题)【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了《马关条约》的内容,需要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去判断选项的正误。

同盟会成立于1905年,与《马关条约》签订的1895年时间不符。

答案:

B

10.19世纪末,在“洋烟”进入中国并不断扩张直至逐渐垄断中国市场的背景下,中国的民族卷烟生产企业兴起并开始参与市场竞争。

据有关史料载,当时,我国共开办了30余家卷烟厂,其中规模最大的为南洋兄弟烟草公司。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创办时()

A.是中国民族工业的起步阶段B.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阶段

C.是中国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阶段D.是中国名族工业的短暂发展阶段

(原创题)【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了学生阅读材料并找出关键信息的能力,本题关键要求学生掌握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每个阶段的时间,结合材料中的“19世纪末”得出材料所述的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创办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阶段。

答案:

B

11.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五四运动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党史一般将其定义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并以此运动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下列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A.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五四运动是由工人阶级发起的,因此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五四运动后,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标志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中共一大的召开,制定了中国近代以来的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原创题)【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了五四运动以及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相关史实,考查了学生再认和再现历史基础知识点能力。

选项A、B、D表述均有误。

答案:

C

12.下列品牌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有直接关系的是()

     ①②③④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原创题)【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了学生能否学以致用、将历史知识与日常生活相关联的能力,通过对上述标志的辨识并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得出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相关的西门子、福特和卡尔本茨。

答案:

B

13.2016年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超过2.2万公里,占全球高铁运营里程的65%以上。

我国火车经历了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动车的进步,这说明了()

①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②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

③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④西方对我国经济侵略加深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

(原创题)【命题意图】:

中国的发展速度有目共睹,特别是近几年高铁的建设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题以近代交通工具火车的发展为切入口,考查了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因素。

答案:

A

14.1930年,希特勒在一次演说中说,“如果德国人不能解决自己国家空间缺乏的问题……那他2000年的历史就付诸东流了。

……(德国)必须抢占并保有空间”。

对希特勒所谓的“空间理论”出台的背景理解正确的是

A.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B.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

C.德国冲破凡尔赛体系             D.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形成

(改编题)【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整理提炼关键信息及理清历史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能力。

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930年”可知,此时的德国正值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大危机的影响,故A项正确;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标志是——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故B项错误;德国冲破凡尔赛体系是三个标志性事件:

德国吞并苏台德区、英法承认德国的“正常国家”地位、德国入侵波兰,故C项错误;法西斯轴心国建立的时间是1936年,故D项错误。

答案:

A

15.201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3月3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3月13日上午闭幕。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于3月5日上午开幕,3月15日上午闭幕,会期10天半。

关于两次会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1949年中国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B.1954年中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C.1956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大职能结束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原创题)【命题意图】:

本题以今年两会召开的史实为切入点,考查了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史实,旨在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对现代生活产生的作用和指导意义。

答案:

C

16.《大江大河》讲述了1978到1992年间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以宋运辉、雷东宝、杨巡为代表的先行者们在变革浪潮中不断探索和突围的浮沉故事。

发生在1978-1992的是()

A.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B.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三个代表理论的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

D.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原创题)【命题意图】: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这40年的变化翻天覆地,本题以电视剧《大江大河》为切入点,考查了1978改革开放后的相关史实,学生在形成时空观念的同时也能更好的形成以史为鉴的意识。

答案:

A

17.国民革命时期,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中最基本的相同点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B.节制资本

C.打倒列强,除军阀D.平均地权

(改编题)【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了孙中山新三民主义和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的内容的识记和理解的能力,选项A属于旧三民主义的内容,选项B、D属于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由于阶级属性不同,民生方面的主张也不同。

新三民主义明确的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

答案:

C

18.下列是一幅近代战争示意图,与此相对应的军事行动应该是()

 

 A.日本军队分三路大军由武汉开进B.国民党进攻山东解散区以失败告终

 C.人民解放军分三路发动渡江战役D.解放军挺进大别山揭开反攻序幕

(改编题)【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能够从图片中找出有效信息帮助解题,图中“大别山”这一标志性的地点指向性很明确。

答案:

D

19.2018年习近平在参加某次组织活动时发表题为《把握时代机遇共谋亚太繁荣》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当今世界,发展和变革风起云涌。

站在历史前进的十字路口,我们应该认清世界大势,把握经济脉动,明确未来方向,解答时代命题。

该组织应是()

 

ABCD

(原创题)【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要求学生在提取材料的同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辨别四个组织的标志,材料中习近平讲话中的“亚太”是解题的关键。

选项A为上海合作组织,选项B为联合国,选项C为欧盟,选项D为亚太经合组织。

答案:

D

20.日内瓦会议后,毛泽东就外交问题指出:

“关门关不住,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

”这里“必须走出去”的战略意义在于()

A.缓和中苏关系恶化的局面B.行使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权力

C.重建中美间战略伙伴关系D.发挥在国际关系中应有的作用

(改编题)【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了学生阅读材料并准确理解材料含义的能力,要求学生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

题中关键理解好“走出去”的含义并结合日内瓦会议召开的时间是1954年,排除选项A、B、C。

答案:

D

21.有人以“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面照顾”来形容1948年以来的英国国民。

这主要是突出英国是一个福利国家。

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确立并完善了社会福利制度。

以下对“福利国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缓解社会矛盾,改善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B.扩大了社会消费,提高了人们工作积极性

C.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D.其实质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改编题)【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了“福利国家”相关知识,A项是其意义,说法正确;C项是其弊端,说法正确,D项是其实质,说法也是正确的,而B项说法是错误的,福利是国家保障性措施,并不能扩大社会消费,提高人们工作积极性。

答案:

B

22.电影《钱学森》主要讲述的是钱学青年赴美、励志求学、涉险回国、建功立业等一系列鲜为人知的曲折人生。

面对新中国技术、人才、工业等各方面的空白,钱学森带领科研人员从仿制入手,根据现有技术和条件逐步研究、完善,奠定了中国导弹的基础。

下列哪些成就是在钱学森的努力带领下实现的()

①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1967年,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③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④1984年,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

A.①②B.①②③C.③④D.①②③④

(原创题)【命题意图】:

本题以电影《钱学森》为切入点,钱学学森对新中国的导弹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考查了新中国尖端科技领域的成就,也引导学生去观看该电影,培养家国情怀,爱国主义。

答案:

B

23.读书是明史的重要途径。

某高中生读右图所示著作中可能获知()

A.第一部有声电影是德国摄制的《爵士歌手》

B.第一部具备画面、声音和色彩三大要素的影片是美国摄制《浮华世界》

C.电影是当今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传播工具

D.电影艺术在1927年传入中国

(改编题)【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了影视艺术的诞生与发展历程,需要学生根据材料提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根据史实判断出选项B是正确的。

答案:

B

24.有学者指出:

在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只是“半球化”,只有到80、90年代经济全球化浪潮才真正具有全球性。

导致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只是“半球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不结盟运动兴起B.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

C.两极格局的存在D.南北经济发展的悬殊

(改编题)【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当今世界格局。

注意提干能够得时间,20世纪50年代处于美苏两极格局之下,两大阵营之间相互对峙。

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两极格局瓦解,因此两大阵营打破对峙,加强了相互联系。

答案:

C

25.老师在讲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有关史实时,向同学们展示了下列一组图片,下列哪一选项最准确地反映了图片展示的主题()

A.一战中德军“施里芬计划”的破产

B.一战中旷日持久的阵地战

C.一战中英德的海上争霸战

D.一战中的新式武器

(改编题)【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了学生读图和根据图片总结归纳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涉及到了一战中所用到所用新式武器,因此答案选D。

答案:

D

26.(原创题)电视剧《宰相刘罗锅》讲述乾隆年间刘墉与和绅在朝廷、在民间,对公事、对私事发生了一系列斗智斗勇的故事。

从一开始就打出了“不是历史”的招牌。

从而获得了极大的创作自由,作品中充满了游戏感。

这部剧原料非常庞杂,包括正史、野史、民间故事、单口相声。

尤其是传统相声《官场斗》,为该剧提供了丰富的笑料和情节。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这种文学创作完全是虚构的,判断史实真伪唯有通过考古发掘一途

B.该剧来源所包括的野史、民间故事、单口相声,文学作品有艺术加工之嫌不具备历史价值

C.《宰相刘罗锅》这一名称存在问题

D.对历史的随意篡改是对历史的不尊重,不应提倡

(原创题)【命题意图】:

史学理论的考察以及历史概念的理解已经成为高考历史的新动向,选考卷中必有一题涉及到史学理论常识。

本题以史学理论作为出发点,考察学生历史学习史料在鉴别和运用的能力。

答案:

C

27.下列所示为1913~1939年英、德、美、苏经济发展数据曲线图。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①美国②苏联③德国④英国B.①美国②苏联③英国④德国

C.①美国②英国③德国④苏联D.①英国②美国③德国④苏联

(原创题)【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了学生阅读图表型材料题的能力,从图表中找出关键数据,指向性明确的数据,如曲线①,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受29-33年经济危机影响较大,1933年后经济恢复发展,是受罗斯福新政的影响;曲线③与④相比较得出英国经济发展水平比德国高,受经济危机影响,后德国经济赶超英国。

答案:

A

28.世界在进入二十世纪时出现了新的特点:

既不是美国建国之初还处于弱小时期的世界,也不是英法老牌帝国主义当年称霸一时的世界。

这是一个复杂而又需要重新认识的世界。

处于这样一个时代的威尔逊政府需要为美国制订一个与时代相适应的外交战略。

下列言论皆出自威尔逊总统在公开场合的讲话,时间顺序正确的是(  )

①“我们现在接受这种敌对国的挑战…没有任何自私的目的可追求”

②“美国必须不但在名义上而且在事实上做到保持中立。

③“领海以外…必须保持公海航行的绝对自由”

④“我们对全世界提供相当大的款项,应当认识和了解这个世界,并且要全凭自己的知识和智慧管理这个世界”

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②①④③D.④③②①

(原创题)【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准确理解材料含义的能力。

要求学生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解读到威尔逊每一句发声的时间,选项①和④出自选修3第17页的学习延伸中的阅读与思考,①是威尔逊在美国参加一战的演说,④是1916年7月的演说。

选项③出自选修三第25页的资料回放,是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的内容。

答案:

B

29.1812年,拿破仑亲率大军进攻俄国,给时年13岁的普希金留下了惨痛的回忆。

在短暂的38年人生岁月中,普希金多次撰写诗歌作品评价拿破仑,但前后态度截然不同。

起初以贬低为主如《皇村回忆》中称之为“人间灾星”,中期特别是拿破仑离世时转变为赞誉,末期普希金的态度偏于中立客观,称他为“奇异的过客”。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拿破仑后期战争带有明显的侵略性质,势必引起他国人民的反感

B.拿破仑战争中所宣扬的启蒙思想惠及欧洲,推动了浪漫主义思潮

C.各民族文化之间的融合交流和与时俱进,促成了普希金对拿破仑的态度缓和

D.拿破仑动摇欧洲封建统治秩序的行为与普希金反对沙皇专制产生了共鸣

(原创题)【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了对拿破仑的评价,考查了学生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的能力,通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

答案:

C

30.在古代东西方,具有中轴线平面布局意识特征的建筑随处可见。

对称安排、秩序井然、有条不紊,是古代建筑文化的一大特色。

下列世界文化遗产中有体现“中轴对称”风格的是()

①大昭寺②圣彼得大教堂③平遥古城④颐和园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原创题)【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选修六所学的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综合认识,大昭寺确实有中轴线,但并不对称,教材中也没有提到。

答案:

D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31.礼仪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反映了一定的政治制度及其变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艺祖(宋太祖)继位之一日,宰执范质等犹坐,艺祖曰:

“吾目昏,可自持文书来看。

”质等起,进呈罢,欲复位,已密令中使去其坐矣,遂为故事。

——邵博《邵氏闻见后录》

汉制,皇帝为丞相起(立);晋、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唯宋(群臣)乃立,元乃跪,后世从之。

——康有为《拟免跪拜诏》

材料二

材料三1912年初的一天,有位80多岁的萧姓盐商,从扬州来南京求见临时大总统孙中山。

孙笑着起立和他握手。

老先生却放下手杖,欲行三跪九叩大礼。

孙连忙将他拉住,请他坐下说:

“现在已是民国,不再行这一套了。

”并亲切地和他交谈:

“总统是国民的公仆,是为全体国民服务的。

”老先生问:

“总统若是离职呢?

”孙说:

“总统离职后,就和百姓无异了。

”临走时,老先生高兴地说:

“今天我总算见到民主了!

——摘编自吴剑杰《中国近代思潮及其演进》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至明清君臣相见礼节的演变历程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唐宋、明清三个时期相权的变化,并概括其趋势。

(4分)

(3)指出材料三中“见到民主了”反映了什么?

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社会巨变的重大历史意义。

(4分)

(改编题)【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学生在阅读材料,提取材料相关信息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通过历史现象考到本质的能力。

题目以考查基础知识为主,考查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演变和发展趋势,从历史现象到历史本质。

同时以专制到民主的这一线索,延伸到辛亥革命以及辛亥革命的影响。

答案:

(1)皇权的不断加强(2分)

(2)秦汉:

设丞相,协助处理朝政。

唐宋:

设三省六部、参知政事等,分散相权。

明清:

废丞相,设内阁、军机处等,权力高度集中于皇帝手中。

(3分)相权逐渐削弱。

(1分)

(3)反映了政治制度的变革,民主共和理念得到传播(2分)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长达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从君主专制到民主共和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2分)

32.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

这两个纪念节点的“汇合”,让中国社会有了回望与前瞻的历史契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

1978年5月,一篇名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在《光明日报》一版刊发。

它掀起了席卷中国的真理标准大讨论,成为那支撬动改革开放的哲学杠杆。

短短六千字,激荡四十年。

 为改革开放迈出了一大步。

1992年初春,新的改革瓶颈亟待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