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与控制.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35991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3.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源辨识与控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危险源辨识与控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危险源辨识与控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危险源辨识与控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危险源辨识与控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危险源辨识与控制.docx

《危险源辨识与控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源辨识与控制.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危险源辨识与控制.docx

危险源辨识与控制

危险源:

(1)导致事故的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是危险的根源;

(2)是可能导致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源组成的三要素:

(1)潜在危险性:

一旦触发事故可能带来危害程度和损失的大小,可能释放的能量强度或危险物质量的大小;

(2)存在条件:

危险源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和约束条件状态;(3)触发因素:

不属于危险源的固有属性,危险源转化为事故的外因。

危险源的分类:

(1)根源危险源(第一类危险源):

能量的存在、能量的载体、危险物质;

(2)状态危险源:

可能导致危险或能量物质约束条件或限制措施的破坏或失效的因素,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管理因素。

两类危险源及其关系:

(1)第一类危险源的存在是事故发生的前提,它在事故发生时释放出的能量是导致人员伤害或财务损坏的能量主体,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

(2)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其出现的难易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3)一起事故的发生是两类危险源共同起作用的结果,两类危险源共同决定危险源的危险性。

危险源与事故隐患的关系:

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危险源不一定是事故隐患,事故隐患必是危险源。

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管理措施:

(1)对执行能力差的:

教育、训练;

(2)失误:

提示、指导;(3)无章可循:

建立完善;(4)章可不循:

改善提高;(5)有章不循:

监督、惩罚。

物的不安全状态:

机械设备、物质等明显不符合安全要求的状态。

导致不安全状态的原因:

设计不规范,施工、安装质量差,日常巡检、保养、维护力度不够,检修质量,正常生产运行过程中的磨损、腐蚀、疲劳等。

环境因素:

系统运行的环境,包括温度、湿度、照明、粉尘、通风、噪声和振动等物理环境以及企业和社会的软环境。

管理因素:

杜邦原则:

一切事故都是由于管理缺陷造成的,对事故的严重程度起到抑制或激发的作用。

管理失误:

人的经验是可以认识到错误的,但比较难于认识到造成错误的管理失误。

管理失误的主要表现:

(1)没有遵循生产过程和客观规律;

(2)没有完善遵循这些客观规律的制度;(3)没有认真执行这些制度。

管理层执行不力的原因分析:

制度的形成、制度的执行、制度执行效果的检查、制度的更新和完善、制度执行的外部环境因素影响。

非煤矿山常见危险源:

冒顶片帮事故、爆破事故、矿山水灾、火灾、有毒气体中毒及放射性危害事故、露天边坡事故、尾矿库事故。

❤危险源辨识的内容:

(1)辨识危险源种类、危害性质;

(2)辨识危险源的数量;(3)辨识危险源的分布,危险源可能发生的时间、地点。

危险源辨识的步骤:

(1)调查、确定危险源;

(2)识别危险源转化条件;(3)进行危险源分级;(4)制定危险源预防措施。

危险源辨识的依据:

(1)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的定义及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

(2)评价指标选取:

开采深度、开采强度、水文地质复杂程度、有毒有害气体的涌出、自燃发火危险、岩爆危险、外部环境的不断影响。

(3)金属非金属矿山重大危险源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1)现场观察法;

(2)(3)查阅有关事故和职业病记录;(4)文献资料查阅、专家咨询;(5)工作任务危害分析;(6)矿山危险源的评价方法:

安全检查表法、预先危险分析法、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法、事件树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

❤危险源控制的基本原则:

(1)危险源风险程度超出可容许风险标准,必须采取措施降低风险;

(2)危险源风险程度在可容许风险标准范围内,应对其进行控制措施,进行检测和维护。

控制措施:

(1)安全技术控制:

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

消除、限制、隔离、保护、保留、转移法;减少事故损失的措施:

隔离、设置薄弱环节、个体防护、避难与救援。

(2)人行为控制:

首先加强教育培训,做到人的安全化,其次是操作安全化。

(3)管理控制:

建立健全危险源管理规章制度,明确责任、控制检查,加强危险源的日常管理,抓好信息反馈、及时整改隐患,搞好危险源控制管理的基础建设工作,搞好危险源控制管理的考评和奖惩。

矿井水灾:

凡影响、威胁矿井安全生产、使矿井局部或全部被淹没并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矿井漏水事故。

❤矿井水害的水源:

大气降水、地表水、含水层水、岩溶陷落柱水、断层水、旧巷或老空区积水。

地面防水:

在地面修筑各防排水工程,防止或减少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渗入矿井。

❤地面防治水的措施:

(1)慎重选择井筒位置;

(2)河流改道;(3)铺整河底;(4)填堵通道;(5)挖沟排洪;(6)排出积水;(7)留安全矿柱;(8)加强雨季前的防汛工作。

❤井下防治水的措施:

查(做好水文调查与水文地质共组偶)、探(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放(疏干)、排、堵(注浆堵水)、截(利用水闸墙、水闸门和防水岩柱等物体)。

❤采掘工作必须遵循的防治水原则:

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

❤矿井透水前的预兆:

(1)挂汗;

(2)挂红;(3)水叫;(4)空气变冷;(5)发生雾气;(6)顶板淋水加大;(7)顶板来压、底板鼓起;(8)水色发混、有臭味;(9)采掘工作面有害气体增加(从积水区散发出来的气体有沼气、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10)裂隙出现渗水。

排除积水的方法:

直接排干、先堵后排。

排水恢复期的安全措施:

(1)保持足够的照明和协调工作的联系信号;

(2)良好通风、经常检查气体含量;(3)在井筒内安装排水设备时佩戴安全带和自救器;(4)在恢复井巷时应注意冒顶片帮坠井事故。

透水后现场人员撤退时的注意事项:

(1)透水后应在可能的情况下迅速观察和判断透水地点、水源、涌水量、发生原因、程度等情况;

(2)行进中应靠近

抢救长期被困井下的避难人员应注意的问题:

(1)禁止用头灯直接照射避难人员的眼睛;

(2)发现避难人员不可立即抬出井;(3)长期不进食的避难人员,吃适量食物;(4)检查安全后,打开氧气瓶放扬弃,增加空气含氧量;(5)搬运人员轻抬轻放并观察人员自身变化。

井下火灾燃烧的特征:

燃烧分类(燃烧模式):

(1)扩散燃烧;

(2)蒸发燃烧;(3)分解燃烧;(4)表面燃烧。

火灾爆炸事故的预防:

(1)控制和消除火源:

控制明火、减少摩擦与撞击、避灾电器燃烧;

(2)控制危险物料:

根据物料的物化特性采取措施、系统的封闭、加强通风、利用惰性介质加以保护、防止爆炸性混合物的形成;(3)完善的通风系统;(4)综合预防措施。

❤矿内火灾时消防与疏散的困难性:

(1)地面人员很难获得矿内火灾的详细信息,很难掌握火灾动态,因而消防指挥者很难对火灾状况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采取恰当的消防措施。

(2)火灾时矿内巷道充满浓烟和热气,增加消防活动的困难性。

(有的时候,火灾产生的浓烟和热气从矿井主要出入口涌出,阻碍消防人员进入矿井)(3)受井巷尺寸、提升设备以及矿内供水系统等方面的限制,有时无法把消防设备、器材运到火灾现场,或消防能力不足,不能迅速扑灭火灾或控制火势。

(4)另外,矿内火灾时烟气迅速随风流蔓延,对人员的安全疏散极为不利,远离火灾现场的人员缺乏对火灾情况的确切了解,成功地撤离到地面是相当不容易的。

❤井下火灾自救方法:

❤灭火机理:

冷却作用、窒息、隔离、化学作用。

灭火方法:

水灭火、气体灭火、泡沫灭火、干粉灭火、封闭灭火、联合灭火。

❤矿山内因火灾的早期识别与预防控制措施:

早期识别:

(1)矿山内因火灾的外部预兆:

巷道冒汗、嗅到刺激性臭味、火区附近的大气条件使人感觉不适;

(2)化学分析法:

分析可疑地区的空气成分和地下水;(3)物理测定法:

通过测定可以地区的空气温度、湿度和岩石温度可以最直接、最准确地鉴别内因火灾的发生、发展情况。

预防控制措施:

(1)合理选择开拓方式和采矿方法;

(2)建立合理的通风制度;(3)封闭采空区或局部充填隔离;(4)预防性灌浆;(5)均压通风防火;(6)阻化剂防火。

火灾封闭的原则:

准备先行、行动果断

封闭火区的顺序:

先进后回、进回同时。

封闭火区的方法:

锁风封闭火区(O2<12%)、通风封闭火区、注惰

❤采空区因漏风供氧和蓄热条件,由外向内形成哪三带?

冷却带、自燃氧化带和窒熄带。

❤火风压的特性:

(1)火风压出现的位置:

产生于烟流流过的有高差的倾斜或垂直巷道中;

(2)火风压的作用相当于在高温烟流流过的风路上安设了一系列辅助通风机;(3)火风压的作用方向总是向上,其大小和方向取决于:

烟气流过巷道的高度、通过火源的风量、巷道倾角、火源温度和火源产生的的位置。

❤火灾时常用的通风制度:

(1)维持正常通风、稳定风流;

(2)停风机;(3)反风:

全矿反风、区域性反风、局部反风;(4)风流短路。

❤矿井下氡的来源:

(1)进风风流的氡污染;

(2)矿体及岩体氡的析出;(3)矿水中氡的析出;(4)裂隙对流也可能是某些地区某些季节氡的主要来源。

❤金属矿山的辐射防护措施:

(1)抑制氡源:

采用正压通风;

(2)使用密闭墙;(3)净化氡子体(4)个体防护,根本防护。

个体防护:

佩戴高效防尘面罩,清除表面污染、上班更衣下班沐浴,充分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工作时间,上班下井时不吸烟、皮肤破裂不得在放射性场所工作,设置密闭罩使操作者与氡气体隔离。

从根本上防治放射性物质的方法:

(1)全面调查已退役或将退役的放射性矿山、尾坝库,在有条件的地方应坚决做到植被还林、还田;

(2)严禁土法开采冶炼;(3)大力推广溶浸采矿、钻孔浸矿技术(采、选、冶结合);(4)选择合适的地层深埋,使之衰变到无害化水平;(5)人力开展放射性废物的综合利用,如生产核电池、照射源、特殊能源。

❤供电的重要性及其基本要求:

(1)供电可靠:

供电不间断、对重要负荷供电绝对可靠、采用双回路供电;

(2)供电安全:

防火、防爆、防触电;(3)保证供电质量:

在额定参数下运行,频率、电压;(4)供电经济:

降低电能消耗和维修费用,降低设备、材料、有色金属的消耗,降低基本建设的投资。

❤三类负荷:

(1)一类负荷:

主排水泵、副井提升机、煤矿主扇——两个独立电源供电;

(2)二类负荷:

停电造成减产,主井提升机、压风机——专用线路供电或两个独立电源供电;(3)三类负荷:

单回路供电,公用一条输电线路。

负荷分类意义:

(1)合理设计供电系统,根据负荷确定不同供电方案,满足不同的供电需求;

(2)确保一类负荷供电不间断、保证二类负荷用电、考虑三类负荷供电。

工矿企业电源:

电力来源:

电力系统、地方发电系统、自备发电系统。

主结线:

单线图形式来绘制

桥:

断路器、隔离开关:

靠近电源(外桥)、靠近变压器(内桥)、全桥。

高压网络配电电压不超过10Kv,低压网络配电电压不超过1140v。

矿井地面变电所位置确定的原则:

(1)尽量靠近负荷中心;

(2)不占或少占农田;(3)进出线方便避免交叉和跨越;(4)交通方便;(5)防止洪水浸淹;(6)远离易燃易爆场所;(7)与其他建筑保持足够防火间距;(8)留有扩展余地。

高压供电系统:

地面变电所——中央变电所——采区变电所三级高压供电系统。

井下中央供电系统:

井底车场的附近,单母线分段结线方式

井下中央变电所位置确定的原则:

(1)位于负荷中心,以节省电缆减少电能与电压的损失;

(2)电缆进出线和设备的运输要方便;(3)变电所通风要良好;(4)变电所的顶、底板坚固、无淋水。

铠装电缆:

固定或半固定设备的供电

❤井下电缆的选择:

动力电缆:

铠装(钢丝铠装:

主井、急斜井、45°以上;钢带铠装:

水平或缓倾斜巷道、45°以下、固定铺设的照明电路)、橡套、塑料电缆。

保护接地:

在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电源系统中,把电器设备的金属外壳用导线和埋在地中的接地装置连接起来。

保护接零:

井下采用电源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系统

采用电源中性点接地系统的危害:

(1)井巷条件有限,电缆敷设高度有限,极易触碰,一旦触电,触电电流很大;

(2)单相接地,单相短路电流很大,易导致设备损坏、爆炸着火等;(3)接地点的高电位,大地中的大电流极易导致电雷管超前爆炸。

总接地网的接地电阻不超过2欧,任何一个局部接地处,所测的总接地网接地电阻值均不超过2欧。

触电电流对人体的影响:

电击:

电流用过人体外部,造成人体的部分器官的损伤破坏;电伤。

危险电流:

凡是能引起心室颤动的电流或虽然不足以引起心室颤动,但使触电者不能自主的摆脱带电体的电流。

安全电流:

能主动摆脱的电流,交流30mA,直流50mA。

人体的电阻:

体内电阻(500欧)和皮肤电阻(1000~2000欧)。

安全电压:

36V、12V(潮湿地方)

触电时间长短对伤害程度的影响:

触电电流的途径对伤害程度的影响:

手到手,手到脚是最危险的电流途径

触电频率对伤害程度的影响:

50Hz~60Hz最危险,频率越大越安全

人体状况对伤害程度的影响

触电方式:

直接触电:

单相触电、两相触电;间接触电:

跨步电压触电、接触电压触电

❤触电的预防方法:

(1)使人体不能接触和接近带电导体;

(2)人体接触较多的电气设备采用低电压;(3)设置保护接地或接零装置;(4)设置漏电保护装置;(5)井下及向井下供电的变压器中性点严禁直接接地;(6)正确使用安全用具。

❤触电的急救:

(1)两快:

快速切断电源和快速进行抢救;

(2)一坚持:

坚持对失去知觉的触电者持久连续的进行人工呼吸与心脏按压;(3)一慎重:

慎重使用药物。

尾矿:

金属非金属矿山开采出来的矿石经过选矿厂选出精矿后剩下的矿渣。

尾矿库:

筑坝拦截谷口或围地构成的用以金属非金属矿山进行矿石选别后排出尾矿的场所。

❤尾矿设施组成:

尾矿水力输送系统,尾矿堆存系统,尾矿回水系统,尾矿水处理系统,尾矿库排洪系统,尾矿坝观测系统。

重要性:

(1)是维持矿山生产的重要设施,为保护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用水、维持矿山正常生产,必须设有完善的尾矿库处理设施。

尾矿库作为堆存尾矿的设施是矿山不可缺少的生产设施。

(2)是重要的污染源:

尾矿库堆存的尾矿和尾矿水都是重要的污染物,若得不到妥善处理,必然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3)重要的危险源。

尾矿坝:

挡尾矿和水的尾矿库外围的构筑物,一般包括初期坝和堆积坝。

初期坝:

基建中用作支撑后期尾矿堆存体的坝。

(均质土坝、透水堆石坝、废石坝、砌石头坝、混凝土坝)

堆积坝:

生产过程中在初期坝坝顶以上用尾矿充填堆筑而成的坝。

(尾矿坝的主体部分)

按堆积坝的堆筑方式,尾矿坝有

(1)上游式筑坝:

工艺简单管理方便、费用低,浸润线高、上粗下细、结构不尽合理;

(2)中线式筑坝:

粗砂筑坝、渗透性强、稳定性较好,管理较复杂,有一定适应性;(3)下游式筑坝:

粗砂筑坝、渗透性强、稳定性好,工艺复杂、管理复杂、费用高;(4)一次性筑坝:

安全性好、管理简单、建设费用高。

膏体尾矿干式堆存:

尾矿经过脱水后干式堆存在地表。

❤尾矿库的类型:

(1)山谷型尾矿库:

在山区或丘陵地区下游谷口地段一面筑坝,进行拦截形成尾矿库,我们矿山绝大多数的尾矿库属这种类型。

(2)傍山型尾矿库:

在丘陵和湖湾地区,利用山坡洼池,三面或两面筑坝围截形成尾矿库,丘陵地区的矿山采用。

(3)平地型尾矿库:

在平原和沙漠地区的平地或凹坑处,地面筑坝围成的尾矿库,平原矿山的沙漠平原地区和新矿山采用。

(4)河谷型(截河型)尾矿库:

截断河谷在上下游两面筑坝截成的尾矿库。

❤❤尾矿库示意图:

❤坝高:

对初期坝和中线式、下游式筑坝为坝顶与坝轴线处坝底的高差;对上游式筑坝为堆积坝坝顶与初期坝坝轴线处坝底的高差。

总坝高:

与总库容相对应的最终堆积标高时的坝高。

堆坝高度(堆积高度):

尾矿堆积坝坝顶与初期坝坝顶的高差。

沉积滩:

水力冲积尾矿形成的沉积体表层,通常指露出水面部分。

滩顶:

沉积滩面与堆积坝外坡的交线,是沉积滩的最高点。

滩长:

由滩顶至库内水边线的距离。

最小干滩长度:

设计洪水位时的干滩长度。

安全超高:

滩顶至设计洪水位之间的高差。

最小安全超高:

规定的安全超高最小允许值。

总库容是设计最终堆积标高时的全库容。

全库容:

尾矿坝某标高顶面、下游坡面及库底面所围空间的容积。

包括有效库容:

尾矿;死水库容、蓄水库容:

正常水位线以下;调洪库容:

最高洪水位到正常水位之间;安全库容:

滩顶到最高洪水位之间。

(如下图所示)

尾矿库安全设施:

直接影响尾矿库安全的措施:

(1)初期坝、堆积坝、主坝、副坝、子坝(边坡);

(2)尾矿库排水、排渗设施(浸润线:

坝体内部的水位线);(3)尾矿库检测设施。

根据尾矿库的库容和尾矿坝的高度规定了尾矿库各使用期的设计等别。

(1)当两者的等差为一等时,取高者了;

(2)当等差大于一等时,按高者降低一等;(3)尾矿库事故可能使下游重要城镇、工矿企业或铁度干线遭受严重灾害时,其设计等别可提高一等。

❤尾矿库构筑物等别:

(1)主要构筑物:

尾矿坝、库内排水构筑物等实施后难以修复的构筑物;

(2)次要构筑物:

出问题后不致造成下游灾害或对尾矿库安全影响不大并易于修复的建筑物;(3)临时构筑物:

尾矿库施工期临时使用的构筑物。

等别

全库容m3

坝高m

二等库具备提高等别条件者

≥一亿

≥100

一千万——(一个亿)

60——(100)

一百万——(一千万)

30——(60)

<一百万

<30

等别

构筑物的级别

主要构筑物

次要构筑物

临时构筑物

1

3

4

2

3

4

3

5

5

4

5

5

5

5

5

排洪设施:

尾矿库必须设置的安全措施,其功能在于将汇水面积内洪水安全地排出库外,保证尾矿库在洪水运行期的安全运行。

它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尾矿库防洪安全。

排洪方式:

井(塔)—管洞式、斜槽—管(洞)式、截洪沟式、溢洪道、截洪坝—管(洞)式排洪。

尾矿库观测设施:

库水位、坝体位移、浸润线、构筑物变形、渗流水、孔隙水、坝体固结观测。

❤尾矿库安全度:

根据尾矿库防洪能力和尾矿坝坝体稳定性把尾矿库安全程度分为:

危库:

安全没有保障、随时可能发生垮坝事故的尾矿库,必须停止生产并采取应急措施。

险库:

安全措施存在严重隐患,若不及时处理将会导致垮坝事故的尾矿库,立即停产、排除险情。

病库:

安全设施不完全负荷设计规定,但负荷基本安全生产条件的尾矿库,限期整改。

正常库四个等级。

尾矿坝事故:

坝坡局部塌陷、坝坡深层滑动、尾矿坝溃坝。

尾矿坝溃坝的直接原因:

坝体失稳、洪水漫顶(主要因素:

防洪设计标准低、调洪库容低、子坝直接挡水、泄洪能力不足、排洪设施能力不足)。

渗透破坏、地震液化。

❤闭库:

表明停用的尾矿库能达到长期安全稳定的要求而进行一系列工作的全过程。

种类:

(1)已达到设计最终堆积高程并不再进行继续加高扩容的;

(2)尾矿库尚未达到设计最终堆积高程,但由于各种原因提前停止使用的。

闭库程序:

(1)对停用尾矿库进行安全现状评价,确定尾矿库安全度,作为闭库设计依据,并报安全监管部门备案;

(2)针对安全现状结果和正常库标准进行闭库设计,采取必要的工程治理措施,保证闭库后尾矿库长期安全稳定。

闭库设计须报经安全监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审批;(3)闭库治理工程施工、监理;(4)闭库治理工程安全验收评价,并报安全监管部门备案;(5)按《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办法》(第18号令)进行闭库申请和闭库治理工程安全验收。

尾矿库再利用:

(1)对在用尾矿库进行回采再利用;

(2)对已停用或已闭库的尾矿库重新启用,加高扩容,或进行复垦造地,移作他用。

采空区:

人为挖掘或者天然地质运动在地表下面产生的空洞。

❤❤采空区的危害:

矿层采空后,将冒落带:

直接顶板岩层产生破坏的范围,移动变形很大;裂隙带:

在采空区上覆岩石中产生裂缝、离层及断裂,移动变形较大;弯曲带:

(从下到上)

采空区顶板冒落:

预兆:

(1)矿柱发生劈裂破坏现象,且破坏呈加速的情况;

(2)支架发出爆裂声,开始折断;(3)顶板岩石发生破裂、撞击声;(4)顶板有岩石碎块掉落;(5)涌水、淋水增大。

❤影响因素:

(1)空区暴露面积;

(2)矿柱留设尺寸;(3)采深;(4)围岩岩性;(5)地质构造因素;(6)爆破震动;(7)大气降水和地下水。

与矿柱及顶底板稳定性有关,矿区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矿区构造对其有很大影响。

在时间上,均是老采空区先冒落,有的进而引起新采空区冒落。

其面积的大小与矿柱岩体的力学性质、开采层的埋藏深度及连续隔离矿柱的分布有关。

❤采空区处理方法:

(1)矿柱支撑;

(2)充填;(3)封闭和隔离;(4)自然崩落和强制崩落;(5)联合。

充填法的优点:

(1)充填体能降低岩移幅度,减少地表沉降值;

(2)可防止上部围岩冒落时产生的冲击载荷和空气冲击波对下部生产阶段的危害;(3)充填体的侧压力可以提高永久房间矿柱的支撑能力,承受大的压力;(4)能保持围岩和夹墙的稳定或限制其移动幅度;(5)有利于保护上部回风系统的巷道;(6)利用尾矿充填采空区可以减少地表尾矿的容积等,用废石充填可简化地表废石场和运输提升的工作。

缺点:

(1)需建立专门的充填系统,配备充填人员;

(2)施工复杂、费用高;(3)不利于深部地压的应力释放。

崩落围岩:

(1)通过崩落围岩,释放应力,改变应力集中部位,将承压带转移到采空区周围较远的岩体上,使岩体中的应力达到新的对回采工作无安全威胁的相对平衡状态。

(2)崩落围岩使生产阶段与上部陷落区之间隔有高度足够的废石垫层,以缓冲上部围岩冒落时的冲击载荷和隔绝空气冲击波。

(3)与充填法相比,其成本低,能较主动的控制地压活动,但只用于地表许可崩落和地表崩落所造成的危害可控的条件下。

隔离法:

对于孤立分散的小采空区,隔绝它们与生产作业阶段之间的可能传递危害的一切通路。

对于连续或基本连续的大矿体,在其中设置隔离带,隔离两侧采空区次生应力场的相互影响并消除她们相互叠加的条件。

隔离带可以是大条带形矿柱、大的夹石带、呜矿带或高强度的混凝土充填体。

用矿柱支撑围岩:

顶住中切应力大,拉应力大,围岩应力集中大,采空区最易失稳。

崩落可以完全消除或显著降低顶柱中的拉应力,大幅降低其垂直应力,从而大大提高了下部阶段

总之,从保持稳定,充填优于矿柱支撑但不如崩落围岩效果显著。

采空区探测:

微重力法、高精度磁测、高密度电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瞬变电磁法等。

冒顶片帮是由于矿岩不够稳定,当强大的地压传递顶板或两帮时,使矿岩遭受破坏引起的。

冒顶片帮事故:

矿井、隧道、涵洞开挖、衬砌过程中因开挖或支护不当,顶部或侧壁大面积垮塌造成伤害的事故。

顶板事故分类:

(1)地点:

采场、巷道冒顶;

(2)范围:

大面积;(3)岩性:

坚硬难冒、破碎、复合型顶板。

冒顶片帮事故的原因:

(1)教育培训不到位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不完善;

(2)放炮后或工作前排险不彻底,复试未清理干净和浮石清理站位不当,顶板管理不善;(3)地质构造复杂,节理发育,地压大;(4)矿房充填不即使,采场顶板,上盘暴露面积大,时间长造成塌方;(5)支护设计不合理,不及时,支护材料质量不合格;(6)采矿方法不合理,采场设计不合理,工程布置不科学,如采场过高,顶板暴露面积大等。

❤冒顶片帮前的预兆:

(1)冒落前,压力增大,顶板岩石开始下沉或围岩变形增大,支架开始发生断裂声;

(2)围岩发出啪啪或噼啪的破裂声;(3)冒落前几秒钟,顶板开始掉落小碎石块,涌水量也逐渐增大,而后便开始冒落;(4)顶板裂缝:

顶板有裂缝并张开、增多;(5)顶板出现离层(复合型顶板):

检查顶板通常用“问顶”的方法,俗称“敲帮问顶”。

如果声音清脆表明顶板完好,顶板发出“空空”的响声,说明上下岩层之间已经脱离;(6)打眼时,钻眼省力;(7)风流变化。

❤冒顶片帮事故的预防:

(1)选用合理的采矿方法:

选择合理、安全的采选矿方法,指定具体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建立正常的生产秩序和作业制度,是防止冒顶片帮事故的重要措施;

(2)搞好地质调查工作:

对于工作面推进地带的;(3)加强工作面顶板的管理、支护和维护,要选择合理的支护方式,支架要有足够的强度:

支护要及时、不要在空顶下作业,支护方式需和顶板岩性相适应,不同岩性的顶板要采取不同的支架方式;(4)及时处理采空区:

矿山开采应处理好采矿与空区的关系;(5)坚持正规循环作业,加快工作进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