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纹饰基础知识常用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35813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188 大小:51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陶艺纹饰基础知识常用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8页
陶艺纹饰基础知识常用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8页
陶艺纹饰基础知识常用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8页
陶艺纹饰基础知识常用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8页
陶艺纹饰基础知识常用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陶艺纹饰基础知识常用版.docx

《陶艺纹饰基础知识常用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陶艺纹饰基础知识常用版.docx(18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陶艺纹饰基础知识常用版.docx

陶艺纹饰基础知识常用版

陶艺纹饰基础知识

《印纹硬陶》

用含铁量料高的粘土制作、表面拍印几何图案的陶器。

其烧成温度比一般陶器偏高,温度高的烧成后呈紫褐色,低的呈灰褐或黄褐色。

个别胎体烧结程度高的扣击可发出金石之声。

印纹硬陶始见于江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如江西清江筑卫城遗址中层。

商周之际印纹硬陶在江南一带得到较大发展,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大量出土,从器形到纹饰普遍存在由少至多、由简变繁的发展过程。

汉代长江以南地区仍有印纹硬陶存在。

黄河流域印纹硬陶的出现晚于白陶,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上层、郑州二里冈上层商代遗址均发现少量印纹硬陶;在相当-段时间,印纹硬陶与白陶并存。

殷商之际白陶得到发展,出土器物质高量多,印纹硬陶都不见增长趋势。

印纹硬陶采用泥条盘筑法成型,器形不规整,器壁薄厚不均匀,其耳、鼻等附件一般为捏塑成型后,再用泥浆粘贴在器物上。

其纹饰为拍印而成,在盘筑的坯胎上,用抵手抵住器物内壁,并用刻印好纹饰的陶拍依次拍打器物外壁,既使泥条紧密粘结,又在外壁形成拍印纹饰。

新石器时代晚期印纹硬陶主要器形有鼎、罐、豆、壶等,主要纹饰有方格纹、曲折纹、圆圈涡纹、叶脉纹。

印纹粗浅,纹饰凌乱。

商周时期黄河流域印纹硬陶主要器形有圆肩深腹瓮、小口圆肩深腹罐、圆腹尊、折腹尊、直口罐。

西周至春秋器形无明显变化,且出土量渐少。

纹饰主要为叶脉纹、方格纹、绳纹。

长江中下游的湖北、湖南、江西、福建等地的印纹硬陶除有与北方相似的瓮、罐、尊,还有小口卷沿圜底釜、深腹碗、直壁杯、高柄豆等。

纹饰常见的有云雷纹、叶脉纹、大方格纹、曲折纹、回纹、菱形纹、波浪纹、夔龙纹、席纹等。

商周时期在南方还出现印纹硬陶与原始青瓷同时存在的情况,春秋战国时期也有印纹硬陶与原始青瓷同在-个作坊生产的现象,这些俏况反映出印纹硬陶与原始青瓷有着密切的关系。

《泥质陶》

用中砂性粘土作原料,质地细腻,成型稳定性好,成品中含砂量极少的一种陶器。

器物种类有碗、盘、钵、盂、瓶、罐、杯等饮食用具和储藏器具。

因烧成气氛和内含成分的不同,又可分为灰陶、红陶、黑陶、彩陶和彩绘陶,白陶也属于泥质陶的范筹。

泥质陶从距今8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开始,至今还在生产,新石器时代的泥质陶成型工艺有手捏成型法、泥片贴筑法、泥条盘筑法和陶车成型法。

泥条盘筑法和陶车成型法一直延续到今天,技术有所改进,但工艺原理仍然没有变化。

《夹砂陶》

胎体含砂粒的陶器,是选择含砂量较大的陶上,或在泥料中掺细砂作羼和料制成的,新石器时代开始生产。

陶胎含砂能提高陶器耐热急变的性能,不但能爱高温焙烧下不变形,而且制成的陶器再次受热也不碎裂,可作炊器,如陶罐、陶鼎、陶甑、陶甗、陶鬲等等。

在新石器时代,这类陶器在改进人们的生存环境,由茹毛饮血的生食习惯改为熟食,起了巨大的作用,夹砂陶质地较粗,主要成型方法是泥杀盘筑法和轮制成型法,夹砂陶有红陶和灰陶,为使胎体致密、常在器表拍印绳纹、席纹、方格纹。

在肩腹接缝处作出附加堆纹。

这些纹样虽然比较粗糙,但与粗犷的器形、含砂的胎质和炊煮的使用功能很协调。

夹砂陶在陶器生产中历史最为悠久,距今10000多年的河北徐水南庄头遗址和距今11000多年的江苏溧水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的陶器及陶片就是夹砂陶。

此后的各个历史时期,生活用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夹砂陶器一直在生产,至今仍然使用,如砂锅、煎药器皿等。

《磨光陶》

采用打磨技术加工,表面富有光泽的陶器。

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坯体成型后,要经过初步的打磨,把凹凸不平的表面填平补齐,然后彩绘,彩绘以后又要打磨,使彩料渗进胎壁.结合密实,烧成后不致脱落,还会有一定的光泽。

龙山文化、屈家岭文化的黑陶,尤其是蛋壳黑陶和蛋壳彩陶,表面致密,有温润的光泽,是磨光陶器最优秀的代表。

制陶泥料无论北方还是南方所产,成分都很复杂。

里面包含石英、云母、玛瑙、砂岩等细致颗粒,这些坚硬颗粒的表面都有反光作用,它们在胎体表面排列零乱,干扰了反光效果。

制陶人用鹅卵石、骨片或硬木棒等工具,在坯体成型、含水份在11-13%的时候顺着-定的方向反复打磨,使胎体致密,上述反光微粒排列方式也由零乱到有序,对照射到胎体上光线的反射由漫反射变成一定程度的平行反射。

光线的平行反射给人的视觉感受就是温润的光泽。

这就是磨光陶器的工艺原理。

新石器时代磨光陶器的典型代表是龙山文化的黑陶、大汉口文化的白陶、良渚文化的黑皮陶。

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的许多灰黑陶、黑皮陶、白陶也经磨光处理,表面闪闪发光。

如河北省平山县中中山王墓出土的一套黑陶礼器,有鼎、盒等,烧成温度不高,但用渗炭法使之漆黑光亮,在装饰花纹的部分打磨得光彩悦目,而花纹以外的部分则质地粗糙,把花纹衬托得更加美丽。

《釉陶》

施有低温铅铀的陶器的总称,出现于西汉时期,经历了从汉代的单色釉陶,到北朝时的双色釉陶,再发展成唐、宋、辽时的三彩釉陶的过程。

其釉以铁、铜、钴的氧化物作着色剂,以氧化铅作助熔剂,烧成温度约700度-900度,烧成后呈现黄、绿、蓝等色,釉层透明,釉面光亮,但化学稳定性较差,不适合作实用器皿,多用作冥器。

《蛋壳陶》

新石器时代晚期山东龙山文化的一种精品陶器,因器壁薄若蛋壳而得名。

最早发现于山东章丘城子崖龙山文化遗址,主要流行于山东省东部地区。

最典型的器形为宽折沿、粗柄包住杯身下半部的高柄杯,此外还有单耳杯、豆形器等。

其制作规整,通体漆黑光亮,器壁仅厚0.3-1毫米,烧成温度达1000摄氏度左右,显示了极高的工艺水平。

《印纹陶》

汉以前中国南方普遍使用的-种表面拍印几何图案的陶器。

印纹陶始见于我国南方新石器时代晚期,江西山背文化跑马岭遗址、福建昙石山文化下层及广东石峡文化下层均发现有印纹陶。

商周时代,印纹陶得到较大的发展,战国时开始衰退。

根据考古发掘资料统计,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印纹陶出土数量约占同期陶器的5%至8%。

纹饰一般为阳纹,印痕松散粗浅,不够规整。

纹饰种类少,主要有方格纹、游涡纹、重圈纹、曲折纹、网纹、编织纹、水波纹。

纹饰的制作方法是先用陶拍和抵手将器表拍平,再用陶印模拍打出印纹。

陶印模有圆、方、长方、椭圆及蘑菇形。

刻划纹饰有篮纹、方格纹、叶脉纹。

进入阶级社会,上述地区印纹陶得到发展,不仅数量种类有所增加,而且质量也有很大提高。

陶质以灰陶为主,纹饰规整清晰,印痕深浅一致。

因文化不同,纹饰种类有所差别,江西一带有网结纹、划纹以及细绳纹与圈点组合纹。

广东地区有乳钉纹及少量布满全身的组合纹。

福建地区出现叶脉纹、横人字纹、间断条纹、篦纹等。

纹饰制作延续早期的拍打印纹法,但注意到每组纹饰间的修整。

商代晚期至春秋时期,是南方印纹陶繁荣发展时期,印纹陶数量空前增长,纹饰种类繁多,较盛行的有曲折纹、回字纹、大块云雷纹、夔纹、菱形纹、凹窝纹、凸回字纹等,其中大部分为浮雕式阳纹,生动鲜明有立体感。

这个时期几乎所有的陶器身上都拍印有两种以上的组合纹,纹饰粗深有力、简洁利落,清晰协调,富于变化。

其中以一种纹饰为主,主体花纹饰于器物醒目部位,另外再配一种或几种陪衬纹饰,陪衬纹饰多饰于主体花纹上、下部,起辅助烘托作用。

常用的纹饰组合有夔龙纹与凸回字绞、篦点凹窝纹与云雷纹、凸菱形纹与卷云纹、水波纹与同心圆纹、夔龙纹与勾连纹、曲折纹与宽带兽面纹等,多达数十种。

纹饰拍印技术与装饰手法得到很大提高,每组纹饰相接处吻合严密,修整细腻。

纹饰粗细深浅一致。

到了战国时期,随着南方制瓷业的迅速发展,各地印纹陶骤减,纹饰由繁至简,逐步走向衰退。

延续下来的纹饰有米字形纹、方格纹、圆圈纹等。

而此时,青瓷以造价低、美观耐用、易清洗等优点得到空前的发展。

汉以后印纹陶终于被青瓷取代。

《彩绘陶》

烧成后装饰彩绘图案的陶器。

彩绘陶始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常用的色彩有红、黑、黄、白、赭等,色彩绚丽,因绘制后不再烧彩,所以彩绘极易磨损脱落。

彩绘陶主要是在泥质灰陶上作画。

首先将陶器修整光滑,然后将彩绘颜料粉碎磨浆,添加适量植物胶,在器表描画图案。

彩绘最常见的底色有3种:

黑地以墨打底,红地以朱砂或铅丹打底,白地多用白粘土打底。

也有个别为黄地,主要颜料是五氧化二磷或硫化砷。

彩绘陶通常为黑地绘红白彩,红地绘黑白黄彩,白地绘红黑彩,底色与彩绘的搭配多绚丽斑斓,协调醒目。

新石器时代晚期长江流域的屈家岭文化、马家浜文化,黄河流域的陕西、河南、山东龙山文化都出土彩绘陶器,尤其是龙山文化陶寺类型遗址,凡泥质陶盆、壶、瓶、罐、盘等均施彩绘。

彩绘陶以黑、褐、红色为地,用红、白、黄、绿色矿物颜料绘图案。

纹饰以几何图案为主,有圆点、条带、云纹、涡纹、回纹等,也有一些构思复杂的图画,如蟠龙、变体动物纹等。

彩绘蟠龙纹陶盘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平。

战国、秦汉时期是彩绘陶发展的繁荣时期,无论南方还是北方,墓葬中常陪葬彩绘陶。

壶、豆、盘及鼎、尊的盖等几乎通体绘彩,颜色丰富,纹饰复杂。

如洛阳汉墓出土彩绘陶壶,以红、白、黄、赭色在壶的不同部位分层绘出宽带纹、锯齿纹、绦坟、云纹、双线三角纹、圆点纹,构成上下连接通体的图案,颜色搭配协调,纹饰布局紧凑合理。

此时期彩绘常见纹饰还有S纹、雷纹、蛇纹、虎纹等,特点是周身布满纹饰。

另外还出现写生人物故事彩绘图案,河南密县后郭村出土东汉陶仓楼正面彩绘地主收租图,图中绘4人,其中2人正往粮袋中装粮,身边有斗、斛、粮堆。

两侧各1人,均头裹平帻,身着黑衣,左侧1人双手执箕,右侧1人腰间佩剑。

背面为彩绘饲弓图。

彩绘陶还大量用于随葬陶佣。

秦始皇陵及西汉杨家湾大墓出土上千件兵马佣,均施有彩绘,只是施彩方法不如器物描绘仔细,而是整片涂抹,追求整体效果。

唐代彩绘陶已走向衰落,仍延用的器形主要有塔形罐、卷沿罐、盆、碗等。

受佛教影响,纹饰多用仰、覆莲花,也有少量菊花、梅花。

河南陕县出土塔形罐通体施白衣,盖钮绘红彩,盖沿部以双黑线勾覆蓬纹,罐口点红彩,肩部以双黑线勾覆莲纹,其下为黑条带云纹,腹部为上下交错的6朵红彩菊花,底部为双黑彩仰莲纹,其座束腰部为黑彩条带云纹,足为双黑彩覆莲纹。

花纹上下呼应,腹部红彩醒目突出,华丽精美。

同时期其他墓中出土的卷沿罐彩绘纹饰也与之相似,只是有的腹部花纹不同而已。

唐代随葬生肖佣大都施彩绘,有些三彩佣面部也多在烧成后施彩绘。

唐以后彩绘陶不常见,彩绘花纹潦草简单,至明代消失。

《薄胎晕染彩陶》

彩陶的一种。

见于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屈家岭文化,器形多为直腹的碗、杯类。

器物多以泥质黄陶制成,器壁较薄。

先以灰、黑、红或橙黄色颜料为陶衣,然后在器物的内、外壁以黑彩分别绘框格、卵点、条带、垂幛纹等。

其特点是一件器物上兼用两三种颜色的陶衣,纹饰浓谈相间,具有特殊的晕染效果。

《黑色陶》

黑色陶器。

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就已开始生产,但数量很少,胎体较厚,颜色不太黑。

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大溪文化等新石器时代文化生产一种夹炭黑陶,质地比较粗松。

黑陶主要流行于父权制氏旅社会的龙山文化、屈家岭文化,造型精美,漆黑光亮,胎壁较薄,有的薄如蛋壳,称为蛋壳黑陶。

黑陶的原料是中砂性粘土、河流沉积土,经过精细的淘洗、充分的提炼和陈腐,陶坯成型以后要仔细修刮和打磨。

在陶窑中焙烧时,开始用氧化火焰,使胎体硬结,在烧窑即将结束时,火焰控制力还原焰,并用浓烟熏翳,经过相当时间的渗炭,即烧成黑陶。

黑陶的还原比值大于红陶,但小于灰陶,渗炭使胎体孔隙含有相当多的炭微粒。

这些炭微粒很细,表面面积大,能把照射到胎体上的所有光波全部吸收,从而导致胎体变黑。

至于黑陶表面呈现的光亮,主要是陶坯制成后尚未干透时,用鹅卵石或兽骨作成的光滑工具在上面打磨的效果。

打磨不仅使胎体表面高低不平的结构填平补齐,而且让原料中的云母片、石英等物质的颗粒平行排列于坯体表面,这些矿物颗粒有反光作用,平行排列就可以减少光线的散射,增加光线的平行反射,因而出现光泽,所以黑陶表面熠熠发亮。

河南龙山文化、山东龙山文化和湖北屈家岭等文化的黑陶器有碗、盘、盆、鼎、甗、高柄杯、斝、罐等。

胎体比较厚实的作品是生活中的实用器具,胎体薄如蛋壳的则是为祭祀和殉葬而精心制作的。

黑陶的艺术性与彩陶不同,主要持征是造型端庄,线条优美,通体墨黑,熠熠发光,工艺难度比红陶、灰陶和彩陶要高得多。

黑陶生产主要用快轮成型,其主要生产时间为公元前2700年至前2000年前后,商、周、战国、秦汉时期也都有生产。

《灰色陶》

颜色呈灰色或灰黑色的陶器。

陶器呈色是由于制陶泥科中含有呈色元素的关系,也由于人们了解到烧成火焰性质能使陶器出现某种颜色,于是采取措施来控制和利用火焰的性质,赋予陶器特定的颜色。

如果烧窑后期为还原火馅,陶土原料中金属铁的氧化物大部分转化为二价铁,还原比值很高,这种情况下陶器的胎体就呈灰色或灰黑色,即所谓灰陶。

烧灰陶的火焰充足,烧得成熟,灰色就纯正、质地坚固,耐用.火焰性质控制不住,烧得不成熟,灰陶颜色就不纯,器物呈灰黑色、灰黄色或灰褐色等,质地较疏松,影响使用;专门用来陪葬的冥器,大多数是这类灰陶。

灰陶是日用陶器中生产数量最多的品种,历史也最悠久,距今5800年至6000多年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以及夏、商、周、春秋、战国和汉代,灰陶生产工艺水平很高。

随着历史的发展,有的陶器品种在日常生活中消失了,而灰陶却一直在生产。

虽然瓷器在人们生活中使用量增加,陶器和瓷器制作分为两个不同的手工业体系,灰陶生产日益粗放,但至今没有中断。

《红色陶》

颜色呈土红色、砖红色或褐红色的陶器。

红陶是中国最早的陶器品种之一,在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各个文化中最为普遍。

10000多年前的的河北徐水南庄头遗址、江苏溧水神仙洞遗址出土的中国最早的陶器遗物主要是红陶。

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马家浜文化、大溪文化等等,人们生活中使用的陶器,红陶占很大比例。

精美的彩陶、彩绘陶,陶胎本色均是红色。

以后各个历史时代,红陶的使用虽然逐渐减少,但一直没有中断。

在陶器烧制到一定程度将窑内火焰的性质控制为氧化焰,在氧化气氛焙烧下,陶土中的金属铁大部分转化为三价铁,还原比值低,烧成的陶器即呈现红色。

陶土比较纯净细腻、含细砂极少者,称为泥质红陶,主要作饮食器具和盛储用具。

陶土中掺有细砂者,能耐火,主要作炊具用,称为夹砂红陶。

在中国考古学史上,红陶是l921年在河南省渑池县的仰韶村最先发现的,因此称这种新石器时代文化为"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遗址里有红陶、灰陶、彩陶和黑陶等。

以后随着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在许多文化遗址里都发现了红陶。

《白陶色》

用白粘土作胎烧成的陶器,因其胎中氧化铁含量低,仅约1.6%左右,所以烧成后胎呈白色。

白陶最早见于湖北大溪文化汤家岗遗址,至仰韶文化晚期、黄河流域中下游的大汶口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比较流行。

商代中晚期白陶得到较大的发展,不仅黄河流城的河南、山西、河北、山东等地商代墓中常有出土,而且在长江流域的湖北盘龙城、江西清江筑卫城也都有发现。

西周以后各地几乎均不见白陶。

大汶口文化的白陶以坩子土为原料,胎土有的较粗,烧成后呈白色或粉色,也有的呈黄色。

此时白陶基本采用轮制成型,器形复杂者采用分部位制坯,然后用泥浆粘接成型。

如筒形柄豆,豆盘与柄先分制,然后粘接,修坯,经修饰后不见接痕。

此时主要器形有袋足鬶、三足盉、宽肩壶、筒形豆。

这个时期的白陶以素面为主,个别鬶、盉腹部贴有附加堆纹,既起加固作用,又有一定的装饰效果。

商代晚期白陶得到较大的发展,胎土选料精,胎质细腻。

个别白陶以高岭土为原料。

器物成型均为轮制,器壁薄厚均匀。

大、中、小墓中常有白陶随葬。

据考古发掘出土的白陶器分析,商代白陶大体分粗细两种。

粗者为小型墓葬中的鬶、盉、斝、爵、罐等生活用具,其工艺粗糙,器形不甚规整。

细者多见于安阳殷墟大中型墓葬,有鬶、盉、斝、爵、罍、壶、卣、觯等。

这些白陶不仅造型好,而且制作工艺要求极精。

如安阳殷墟出土牺首雷纹白陶罍,制作得几乎与当时贵重的青铜器一样庄重精美。

商代晚期白陶纹饰除常见的附加堆纹,还有拍印的绳纹、刻划的人字纹,有些细白陶壶等器身出现仿青铜礼器的纹饰,如饕餮纹、夔龙纹、蝉纹、云纹、变形云雷纹等。

安阳殷墟出土、现藏美国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的牺首虺龙雷纹白陶罍,即刻有3层纹饰,双鼻及双耳为贴塑兽首,其肩宽而圆,刻有4条夔龙,腹部刻有雷纹,雷纹中剔出虺纹。

精美的造型、繁缛的图案,代表了商代白陶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

白陶虽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昙花一现,但它确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并为瓷器的出现奠定了技术基础,无愧为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枝奇葩。

《彩陶》

装饰着彩绘图案的陶器,是我国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中一种精美的陶器。

主要特征是在陶胎上描画红、黑、赭、白等色的彩绘,经过压磨,然后用火烧结,作为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人们的日常用具。

中国北方生产彩陶最早的是距今约7000年的河北磁山文化,南方最早的是浙江河姆渡文化。

新石器时代彩陶生产遍布各地,比较着名的,中原地区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长江下游地区有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菘泽文化、良渚文化,长江上游地区有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青龙泉三期文化,黄河中上游地区有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黄河下游地区有大汶口文化等等。

常见的彩陶器物有饮食器、盛储器、汲水器等,如钵、碗、盆、盘、杯、罐、瓶等。

一些文化遗存中有少数炊器如夹砂陶罐也有简单的彩绘纹饰。

彩陶不仅是实用品,而且是有很高欣赏价值的工艺美术品。

彩陶上的彩绘形式基本上可以分为图案和写实绘画两大类。

图案主要包括植物花纹和几何形线条。

人们在长期的采集与农业劳动中熟悉了许多植物,创造了变化多端的植物花纹,不但枝叶、花瓣、籽实等配置得体,匀称相宜,而且以各种形状表现出来,构成种种图案。

几何线条的形状也很多,如水波纹、垂幛纹、平行条纹、弧线三角纹、圆圈纹、方格纹、葫芦形纹、锯齿纹、人字形纹等。

图案结构优美,富有韵律感。

许多纹样如水波纹、绳纹、网格纹,是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的片断,反映出人们对自然和生活的观察。

彩绘中的写实形象虽少,但艺术价值很高,已经发现的有奔驰的野鹿,独立的云鹤,飞翔的野鸟,同窝对嘴相戏的雏鸟,长嘴啄鱼的猛禽,张口露齿吞噬食物的大鱼等;还有人面与成群鱼纹的组合,有伸肢爬伏的蛙类,屈肢爬伏的大龟,游划行进的小虫,这些艺术形象反映了当时渔猎经济和种植经济的情景。

只有在长期生产实践的活动中,仔细入微地观察生活,才能创造出如此优美而写实的作品。

西安半坡遗址发现的彩陶器上的人像,滚圆的头形,戴尖顶饰物,细长的弯眉,双眼眯成一条线,倒丁字形鼻子,嘴作上下对顶的三角形,紧连耳部还各有一条小鱼,生活趣味浓郁而有神秘感。

其他新石器时代文化彩陶上也有人物、动物形象。

彩陶显示出中华民族祖先无穷的创造力,是研究我国原始社会史和美术史极为重要的资料。

《瓦当》

陶质建筑构件,是古代建筑物檐头筒瓦前端的片状瓦头,有遮挡风雨侵蚀、保护延长建筑物寿命的作用。

瓦当源于中国,日本、朝鲜的古建筑物上也普遍使用。

始见于西周中晚期,陕西扶风西周中晚期召陈建筑遗址发现的大量瓦当,是迄今所见最早的瓦当。

瓦当直至明清时代仍被沿用。

瓦当一般用黄土烧成,因胎厚、烧制时间较长,火候较高,故胎质坚硬呈铁灰色,色泽表里如一。

瓦当初为半圆形,战国晚期出现圆形,秦汉时圆形逐步代替半圆形。

半圆瓦当的制法是先用泥条制成圆片形瓦头,然后在瓦头边缘盘筑成筒,再用细绳或竹、木刀将圆筒剖成两半。

战国至秦时的圆形瓦当,最初是先制出瓦当心,然后用泥条粘压在筒瓦上;后期采取瓦当心与边轮一次范制成,接于筒瓦上。

这个时期的瓦当边栏窄,当面小。

汉代瓦当采取整体结构一次成型,瓦当边栏宽,当面最大。

由于时代与地域不同,瓦当在式样与纹饰上也存在着明显差别。

陕西省扶风县召陈衬出土的西周中晚期半瓦当大部分为素面,也有些刻划粗绳纹、细绳纹及重环纹。

战国时期瓦当各地出土不少,多数带花纹或文字,燕国以饕餮纹为主,齐国以树形纹最多,周也以饕餮纹为主,但以简化,仅突出其双目。

秦瓦当纹饰取材广泛,山峰之气、禽鸟鹿獾、鱼龟草虫皆有,图案写实,简明生动。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大兴土木,咸阳、临潼、西安出土的大量瓦当正是极好的例证。

这时的瓦当纹饰以动物形象居多,有鹿、四灵、双獾、夔凤、鸿雁、鱼及变化的云纹。

画面写实与写意相融,图案构思设计巧妙,有将画而一分为二,也有一分为四的,在对称中求变化,均衡自然,富于生气。

汉代瓦当艺术达到顶峰。

纹饰题材有四灵、翼虎、鸟兽、昆虫、植物、云纹、文字及云与字、云与动物等。

出现了以瓦当心乳钉分隔画面的布局形式。

带字瓦当有一字至十二字不等,内容有吉祥语如"长乐未央"、"与天无极"等,也有标明建筑物宫毁、署、陵寝等名称与用途的。

图案大都表达某种理想和意愿。

魏晋南北朝瓦当的当面较小,纹饰以简云纹为主,文字瓦当锐减。

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瓦当纹饰出现忍冬与莲花。

唐代莲花纹瓦当最常见,文字瓦当几乎绝迹。

宋代始用兽面纹瓦当。

明清多用蟠龙纹瓦当。

《画像砖》

带有模印绘画的砖,是东汉时期大型墓葬中,嵌在墓壁上用于装饰墓室、炫耀墓主身份与地位的建筑装饰材料。

画像砖的产地主要集中在四川省的成都平原地区,其他地区发现的数量和品种都较少。

有的墓葬全用画像砖装饰,有的与画像石并用,画面内容与画像石大体一致又互相补充。

画像砖多为方形、长方形。

方形砖长、宽一般在40-50匣米左右,制作较精。

长方形砖一股长50、宽30厘米,工艺较粗,图案简单。

画面的制作方法用陶模压印而成,根据内容需要施彩绘。

画像砖的画面内容,生动地反映了汉代社会现实情况、风俗习惯和精神信仰。

题材内容有:

一、反映农业、副业、手工业和商业活动,如播种、收获、桑园、采莲、采盐、煮盐、射猎、市集交易、践碓舂米、酿造。

二、表现墓主人身份和经历,有车马出行、尊老养贤、讲学授经、借贷等。

三、表现墓主人生前居住的高门大宅和享乐生活,如楼阙、宅院、粮仓、庖厨、宴饮、乐舞百戏等。

四、神话故事,如伏羲、女蜗、西王母、仙人六博等。

五、描绘社会习俗方面的内容,如树下成群男女相会的高媒图,反映出一种原始风俗的遗痕。

在墓葬中,靠近墓门处为门阙内容的画像砖,向内依次为车马出行、生产活动,享乐和神仙故事等内容的画像砖,多嵌在后室或侧室较高的位置上。

画像砖除四川地区,还在陕西、江苏、江西、湖北、云南等地东汉墓中有所发现,装嵌在砖室墓中,画像位于小砖侧面,内容多为仙禽神兽、车骑、祥瑞图以及荆轲刺秦王等历史故事。

画像砖艺术在三国两晋南北朝仍然存在,如河南邓县后庄村南北朝时期的画像墓葬,墓砖侧面墨书"家在吴郡"等语,推测为南朝墓,墓室及甬道均用莲花花纹砖砌成,嵌砌模印加彩的画像砖。

画像内容有兽面、飞天、持刀门吏、玄武、步骑鼓吹、牛车出行、孝子故事以及与有关佛教的内容。

南京地区东晋、南朝墓中,还用画像砖拼出大幅砖画。

如1960年发掘的南京西善桥南朝初年墓,用模印砖拼出"竹林七贤和荣启期"等画面,其他画像砖还有佛教方面的内容。

这些画像砖是研究东晋、南朝绘画艺术和服装的重要资料。

《生肖俑》

俑的一种,以12种动物形象分别代表十二地支。

多放置于墓室四壁小龛内。

一般为陶瓷制品,亦有少数为石制。

最早的生肖俑为陶质,见于北朝时期,形象是单纯的动物形。

隋代出现青瓷与白瓷生肖俑,形象演化为端坐的动物首人身形象。

唐代流行身着袍服站立的动物首人身或抱不同生肖动物的人物形象,品种更为丰富,有陶、三彩、瓷等。

唐末至宋,演变为在人物冠上饰以动物形象。

宋代以后逐渐消失。

清代圆明园大水法中尚有石雕的十二生肖形象。

《琉璃》

1古代指玻璃器。

2陶胎琉璃釉制品,是一种低温釉陶器。

釉色有黄、绿、蓝、紫、白等几种,多作建筑构件、供器和日用器皿。

琉璃早在战国时已出现,唐代至辽代较为流行,明清时继续烧造,今口仍然延用。

主要产于我国华北的山西、陕西、北京地区。

琉璃釉以铅为助熔剂,以铁、钴、锰、铜为着色剂,再配以石英等制成。

琉璃器先烧素坯,挂釉后二次入窑低温烧成。

元代以前,由于琉璃釉只有着色剂、助熔剂和一定量的土料,所以釉面无光泽,易风化,尤其是受到水份中碳酸气的侵蚀,釉面很快会剥落,因此宋代琉璃只作为少量建筑构件,至于器物传世者几乎不见。

元代以来,琉璃釉中加入了适量的石英、玻璃等原料,釉料变成三元配方。

这样不仅光亮增加,而且耐腐蚀,釉面更加强固,即使长年风雨侵袭,仍能保持其色泽,故明清两代被大量用在宫殿、庙宇、陵墓、佛塔等建筑上。

此外,还用来制作缸、香炉、牌位等器。

在琉璃器基础上,元代发展出了珐华的新品种。

历代琉璃器都以砖、瓦、鸱吻等筑构件为主,用各色琉璃构件叠砌出照壁、屋面、佛塔等建筑。

著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