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企业信息化规划.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35162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4.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州企业信息化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温州企业信息化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温州企业信息化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温州企业信息化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温州企业信息化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温州企业信息化规划.docx

《温州企业信息化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州企业信息化规划.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温州企业信息化规划.docx

温州企业信息化规划

 

温州市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

 

《温州市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项目组

 

二OO四年十二月

目录

温州市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5

序5

一、我市企业信息化的现状与存在问题7

(一)我市企业信息化的现状7

(二)我市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8

1、企业信息化缺乏总体发展规划8

2、企业信息化总体应用水平低9

3、企业信息化投入结构不合理9

4、“一把手工程”原则贯彻力度还要加强10

5、企业信息化专业人才特别是复合型人才缺乏10

6、信息系统建设与企业体制改革、管理创新协调推进不够11

7、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安全意识淡薄,系统安全设计标准低11

8、信息化工程建设“咨询-监理-评价体系”机制没有形成11

9、信息时代下新的企业文化尚未形成12

10、企业之间在信息化建设中缺乏交流,导致不少企业重复走弯路13

二、企业信息化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13

(一)指导思想13

(二)基本原则14

1、坚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14

2、坚持“超前”与“现实”相结合的原则14

3、坚持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原则14

4、坚持全面创新、与“三改一加强”相结合的原则14

5、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政府发挥引导作用的原则15

6、坚持开放性与安全性相结合的原则15

三、企业信息化的阶段划分和目标15

(一)阶段划分15

1、初级信息化阶段16

2、中级信息化阶段16

3、高级信息化阶段17

(二)目标19

1、至2007年底19

2、2008年至2010年底20

3、2010年后展望20

四、实施重点20

(一)全市企业信息化工作重点20

1、企业生产信息化21

2、企业管理信息化21

3、经营服务信息化21

(二)行业实施重点22

1、机械、电器、仪器仪表业22

2、汽摩配业22

3、鞋革、服装业23

4、打火机、眼镜业24

5、精细化工、制药、农药业24

6、印刷包装业24

7、信息技术(IT)业25

8、流通业25

(三)园区信息化实施重点25

1、宽带高速信息传输网络26

2、公用信息平台26

3、企业网的互联26

4、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27

5、数字园区的建设27

五、企业信息化发展重点项目表28

六、保障措施30

(一)加强对企业信息化的组织领导30

(二)认真编制并组织实施企业信息化规划30

(三)加强一批企业信息化的重点项目的建设31

(四)扶持和培育企业信息化的示范企业31

(五)建立和健全企业信息化的技术支撑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31

(六)加强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资金和政策支持32

(七)加快企业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33

(八)建立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信息服务平台34

(九)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营造有利于企业信息化的环境34

(十)加强企业信息系统安全工作,提高防范意识34

附件1《温州市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项目组成员名单36

附件2主要依据文件和参考文献37

温州市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

“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

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已确立为我国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是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跃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企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核心内容。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服务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

具体到一个企业,企业信息化就是要实现企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管理方式的网络化、决策支持的智能化和商务运营的电子化。

企业信息化包涵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产品设计和制造信息化,包括利用信息技术改造生产制造过程,用信息技术创新、改造传统产品和优化提高产品的设计开发能力;二是企业管理信息化,是用信息技术改造、优化企业的生产、管理、服务等流程,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三是提供企业信息化的信息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要有一批先进适用的信息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商作为支撑,以帮助企业完成信息化的任务;四是企业电子商务。

浙江省政府十分重视企业信息化工作,结合“数字浙江”的建设,在2002年以浙政办发[2002]56号文《转发省经贸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进企业信息化若干意见的通知》,把企业信息化作为发展我省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增强竞争力的主要手段。

温州市政府同样意识到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对经济发展强大的带动作用,提出“以政府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社区信息化为突破口,努力建设“数字温州”,并把企业信息化建设作为“数字温州建设规划纲要”的三大建设体系之一,并扶植了一大批省、市企业信息化建设示范企业。

为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后和在信息时代下温州企业面临的新挑战,加快企业信息化的步伐,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根据“数字温州建设规划纲要”统一部署,结合我市信息化发展现状和发展要求特制定本规划。

一、我市企业信息化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我市企业信息化的现状

我市企业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

上世纪80年代,我市一些企业就利用计算机进行生产控制和管理。

到了90年代温州企业信息化建设进入了较大范围的推广应用阶段,一批大中型企业开始应用计算机技术对企业生产和管理实施控制。

进入新的世纪,我市作为全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试点城市,随着我市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加强,一大批企业领先应用信息技术,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进步,获得了良好的效益。

突出表现在:

一是有相当一批企业已在产品设计、生产销售管理、过程控制和决策环节上不同程度地运用了信息技术,如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产品设计和制造的计算机化,以及综合管理过程中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集成化和智能化。

在信息化硬件、基础软件投入的水平和数量上,情况较好,已开始实施基础性管理系统、综合性管理信息系统、生产过程自动化系统、电子商务系统等,一些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是网络应用日益广泛。

在抽样调查的79家企业中,有69家企业中在互联网上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占了87.34%;30家企业(包括已部分实现26家)建立了电子商务系统,占37.97%。

三是部分大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向着现代化企业管理的较高层次攀登。

正泰集团成功地实施了企业资源规划(ERP)管理,涵盖了财务、管理会计、销售与分销、物料管理、生产计划等模块和电子商务等。

瑞立集团、东瓯鞋机、兴乐电缆、康奈鞋业等企业实行“全面规划、分步实施、财务先行”的具体方针,从财务管理入手,向着现代管理模式迈进。

温州人本超市有限公司已成功实施了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管理信息系统(MIS)、销售终端机(POS)等系统,为流通行业的信息化树立了榜样。

(二)我市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在充分肯定我市企业信息化工作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应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主要表现在:

1、企业信息化缺乏总体发展规划

企业信息化缺乏整体规划原则、整体规划方法、规划平衡问题方法、整体解决方案框架、信息资源规划等总体规划内容和发展步骤,一些企业的信息化应用处于离散状态,软件繁杂,同时企业内部产品编码、管理编码等技术标准、规范不统一,体系混乱,造成了企业内部“信息孤岛”现象严重、系统不能集成、资源不能共享的局面,严重制约我市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的提高。

2、企业信息化总体应用水平低

根据调查统计分析:

一些企业在信息化硬件、基础软件上投入的水平和数量不低,启动的基础性管理、综合性管理信息、生产过程自动化、电子商务应用等系统也不少,但系统只部分实现的企业居多,系统应用深度不够,导致企业信息化整体应用水平不高、综合效益得不到应有的发挥的现象,总体效率不佳。

同时尚未实施系统的企业比例也不低。

3、企业信息化投入结构不合理

从现阶段企业信息化投入可以看出,企业信息化建设投入中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维护更新”、“重网络轻资源”、“重技术轻管理”等倾向和误区。

这样的投资结构,不能保证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维护更新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之间的协调发展,造成“有路没车”或“路多车少”的现象;不利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和企业真正通过信息化提高经营效率、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同时要注意,硬件基础设施强调的是“使用”,是不仅仅是“拥有”,也就是说企业应该要最大限度地发掘信息技术的潜在价值。

目前,在我市企业中,能够不仅拥有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还能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很好地发挥它们的作用,从而实现其商业价值的只占很少一部分。

而大多数企业只限于使用基本功能,缺乏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全方位业务活动的能力。

4、“一把手工程”原则贯彻力度还要加强

公司高层领导是否从战略意义上理解信息化,对信息时代下的企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从调查结果看,不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领导对企业信息化有了一定的认识,并都表现出十分积极的态度。

但在实际实施或具体落实的过程中,却把对信息化的认识当作意识,对信息化重视不够,缺乏紧迫感,存在“短视”行为,特别是对企业信息化带来的管理理念和模式的变革准备不足,认为企业信息化是技术工程,是技术部门的事,让“信息中心”、“办公室”或“科技部门”抓一下就行了,不能充当企业信息化的“火车头”。

5、企业信息化专业人才特别是复合型人才缺乏

企业信息化建设固然首先要有领导层亲自推动,但没有系统理解与把握信息化知识、技能的管理层、技术层和执行层人才队伍的密切配合,信息化仍然难以成功。

从调查情况看,大多数企业员工一般拥有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方面知识的基础能力,并经过一定的培训后能够较熟练掌握软件的使用,但企业信息化专门知识和跟踪信息技术发展的能力还是比较低。

企业普遍缺乏信息化专业人才,而且队伍结构不够合理。

IT高级人才少,特别是既懂业务、管理,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更少(信息技术人员只占总人数的1.141%;IT人员中高级工程师只占5.988%;IT人员中博士占1.198%)。

另外,近几年一些企业人才激励政策不到位,企业信息化骨干人才特别是复合型人才流失严重,这种状况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

企业领导应注意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

6、信息系统建设与企业体制改革、管理创新协调推进不够

大多数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在陈旧的体制和管理模式下进行的,企业内部管理不规范,基础数据不准确、不及时,体制改革和管理创新没有同步进行,或进行得很不彻底,业务流程没有优化、没有重组,不能引进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模式,导致信息系统建成后不能正常运行或根本无法运行,形同虚设,不能真正发挥信息化对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正如有人形容的“在高速公路上还开着拖拉机”的现象还很多。

7、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安全意识淡薄,系统安全设计标准低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多数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安全意识淡薄。

在信息化安全措施应用上,大多是安装了单机版杀毒软件并严格按照供应商要求按时升级等简单的方法。

在网络信息中心的安全设计上,一般只采取本地定时备份。

有相当数量的企业信息系统没有安装防火墙;异地备份、2个及2个以上的ISP、档案服务器和网络服务器、防火墙等网络流量相关的设备很少有安全措施;安装邮件加密系统、重视员工安全意识的培养、制定严格的员工信息安全制度等方法的使用上所占比例很低,信息系统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8、信息化工程建设“咨询-监理-评价体系”机制没有形成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由于“咨询—监理—评价体系”机制没有形成,造成企业信息化工程缺乏严谨的科学论证,盲目上马,缺少“第三方”的监理,工程质量无法保证;在信息系统工程完成后,也没有科学定量的评测标准,企业信息化项目良莠难分,难做评价和验收,“豆腐渣工程”、“半拉子工程”就很难避免了。

9、信息时代下新的企业文化尚未形成

企业信息化促进了业务流程的简化(业务流程和管理过程的改变),组织结构(组织结构的改变)的扁平化,人员的终身学习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形成了新的企业文化。

新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组织结构方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企业信息的共享程度,包括员工是否参与决策和是否参与企业管理(如企业资源计划、分配的决策过程),在被调查企业中,虽然有些企业认识到信息共享的重要性,但实际水平却非常的低。

这说明采用信息技术后,企业并没有对组织机构作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新的内部工作环境。

对业务流程方面的影响,主要是在信息化的大环境下,企业十分关注目前的管理热点问题,在企业中更加注重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商关系管理(SRM)和供应链管理(SCM)。

但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大多数企业对如何将信息技术整合到企业内部和外部(包括与客户、供应商有关的)相衔接的业务活动中,进行业务流程重组,形成跨企业、跨功能的业务流程以便提高企业整体效益还没有真正实现,真正的协同还没展开。

总体来看,在所调查的企业中,企业文化没有新层次的变革发生,新的企业文化尚未真正形成。

10、企业之间在信息化建设中缺乏交流,导致不少企业重复走弯路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目前温州市大多数大中型企业都已开始进行企业信息建设,并且有的企业已进行了好几年,已达到一定的规模,同时也积累了不少企业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经验。

但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大多数企业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都是以企业自身发展需要而进行,各企业之间缺乏交流,特别是同行业同类型的企业之间,所以一些好的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经验不能被其他企业所借鉴,另外一些企业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教训也不能引起其他企业的重视,这样就导致各企业在企业化建设中重复工作较多,甚至重复走弯路,造成极大的浪费。

二、企业信息化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按照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部署,适应经济市场化、国际化的要求,坚持以企业信息化为主体,以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为目标,以市场链为纽带,以企业管理创新和流程再造为核心,大力推进和扶持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改组,提升企业的设计、研制、采购、生产、营销、服务和管理水平,结合实施“数字温州”规划,建设“数字企业”,使信息化建设真正成为推进我市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支撑。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

企业信息化建设要处理好眼前与长远的关系,在制定规划时应注重总体设计,强调系统的集成性和开放性,留有合理的扩展空间,同时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循序渐进,逐步升级。

2、坚持“超前”与“现实”相结合的原则

企业信息化发展要坚持高起点、快发展,既要密切跟踪世界信息技术发展动态,紧跟国际信息化的进程,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又要立足我市实际,兼顾各个行业,紧密结合企业的实际,采取适度超前的信息化建设模式,从解决企业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入手,确定有限目标,坚持量力而行,不做表面文章,不盲目求新求高,重在应用,讲求实效。

3、坚持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原则

推进企业信息化要坚持点面结合,既要重视对面上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指导及各项信息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又要注重典型经验的培育和总结,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实现以点带面,全面推进我市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整体提高我市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水平。

4、坚持全面创新、与“三改一加强”相结合的原则

要把企业信息化融入企业流程再造、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实现三创新(应用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全过程,并与企业的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和核心竞争力的增强。

5、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政府发挥引导作用的原则

充分发挥政府在发展规划、政策环境、市场秩序、人才引进和行业标准等方面的引导作用和服务作用,积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提高信息化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6、坚持开放性与安全性相结合的原则

企业实施信息化必须最大限度地获取外部的信息资源,以提高企业内部网和外界的兼容性和开放性,同时,必须从制度上、技术上保证企业信息与网络运行安全。

三、企业信息化的阶段划分和目标

(一)阶段划分

为了便于企业信息化工作目标的制定和推进程度的描述,将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按以下初、中、高级划分为三个阶段,每阶段分生产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经营服务信息化和信息资源整合利用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1、初级信息化阶段

即以单项信息化技术应用为主的阶段。

在组织管理上,企业应有信息化建设主管部门或独立的信息化职能机构。

主要体现在:

(1)初级生产信息化

在产品设计、制造中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或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在生产过程自动化中使用可编程控制器(PLC)或计算机辅助工艺编制系统(CAPP)等控制技术及计算机辅助检测(CAT)技术。

(2)初级管理信息化

在企业信息管理、日常办公或生产计划调度等方面开始使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OA)、产品数据管理(PDM)等部分功能模块,初步实现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企业人、财、物、产、供、销的计算机辅助管理。

(3)初级经营服务信息化

建立企业自己的网站,进行网上信息发布和产品宣传。

2、中级信息化阶段

即以业务流程再造为核心的系统集成阶段。

在组织管理上,必须建有独立的信息化职能机构或设立企业信息主管(CIO))。

从信息孤岛向系统集成转变的同时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引进现代管理理念,对落后的经营方式、僵化的组织结构、低效的管理流程等进行全面而深刻的变革,对业务流程进行再造,实现企业管理的创新。

主要体现在:

(1)中级生产信息化

进入制造集成阶段。

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或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应用的基础上,制造业加工过程实现计算机数字控制(CNC)或柔性制造系统(FMS);流程工业开始实现主要工艺过程的分布式控制系统(DCS)或柔性控制系统(FCS)。

(2)中级管理信息化

进入到管理信息集成阶段,基本实现制造资源规划(MRPⅡ),企业资源规划(ERP)主要功能,开始实施供应链管理(SCM)及客户关系管理(CRM)。

(3)中级经营服务信息化

运用网站的互动功能,初步实现网上询价、网上采购、网上营销等非支付型电子商务。

(4)信息资源整合利用方面

在企业内部进行信息资源规划与整合,建立起企业级数据库、信息资源库,实现信息共享。

初步实现计算机辅助决策,为企业领导提供决策支持;并考虑向上级各有关主管部门进行网络化的数据提供。

3、高级信息化阶段

即以优化价值链为核心的协同设计与制造和协同电子商务阶段。

在组织管理上,必须建有独立的信息化职能机构并设立企业信息主管(CIO))。

以价值为核心,对企业结构进行全面优化,向网上协同设计与制造阶段迈进,从以产品为核心转化为以客户为核心的电子商务。

主要体现在:

(1)高级生产信息化

在设计、生产等领域普遍使用集成化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或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分布式控制系统(DCS)或柔性控制系统(FCS),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最优智能控制;进行跨地域、跨行业的网上协同设计与制造。

(2)高级管理信息化

在实现企业资源规划(ERP)的基础上,进入到知识管理阶段。

实施企业供应链管理(SCM)及客户关系管理(CRM),实现管理方式的网络化。

(3)高级经营服务信息化

实行企业与企业电子商务(BtoB)、企业与消费者电子商务(BtoC)支付型电子商务,将网上订货与企业内部的企业资源规划(ERP)结合,通过网络营销和网上支付,实现对市场的快速反应,并与现代物流网络整合,建立现代物流系统,全程实现商务运营的电子化。

(4)信息资源整合利用方面

实现价值链的全面优化,建立基于标准化的信息开放系统,实现完全的信息流通和共享,做到管理决策的智能化。

(二)目标

根据统筹规划,分类指导;面向需求,立足应用;突出重点,有序发展的思路,确保我市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始终处于领先水平。

各阶段的目标是:

1、至2007年底

每年培育20家信息化应用试点企业,10家信息化应用示范企业。

大型企业(销售收入3亿以上)全面实现初级企业信息化;60%市“五个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实现中级企业信息化;在现有省企业信息化试点(示范)企业和市“五个一批”重点骨干企业中培育2家企业实现高级企业信息化。

80%左右中型企业(销售收入3000万-3亿)实现初级企业信息化,20%中型企业实现中级信息化,培育一、二家中型企业初步实现高级企业信息化。

30%左右小型企业(销售收入小于3000万)实现初级企业信息化,5%以上小型企业实现中级信息化。

省级以上产业园区基本实现信息化,为园区企业信息化提供重要载体和基础。

此阶段主要要认真总结省、市企业信息化试点(示范)企业和市“五个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成功经验和试点(示范)推动作用。

2、2008年至2010年底

90%以上市“五个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实现中级企业信息化水平,50%以上省企业信息化试点(示范)企业和市“五个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实现高级企业信息化。

中型企业全面达到实现初级企业信息化,50%以上中型企业实现中级信息化。

50%左右小型企业实现初级企业信息化,10%以上小型企业实现中级信息化;少数有条件的规模以上小型企业初步实现高级企业信息化。

3、2010年后展望

通过几年的努力,在我市形成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运行机制和社会化服务的体系,显著提高支撑信息化改造的装备能力、技术能力和服务能力,促进生产力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合理流动,使信息化对工业化产生显著的带动作用,努力使我市成为全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示范城市。

四、实施重点

(一)全市企业信息化工作重点

企业信息化内容广泛,不同层面、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在不同时期实施的重点都会不同,2007年底前,全市企业信息化工作的重点是:

1、企业生产信息化

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计算机辅助工艺编制(CAPP)、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柔性制造系统(FMS)、分布式控制系统(DCS)或柔性控制系统(FCS)和数控技术等,改造企业的生产过程,改进和提升企业的产品研制、技术开发能力,实现技术创新。

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品,实现产品创新。

企业研制、生产信息化要和产品结构调整、技术结构调整紧密结合,真正推进产品和技术结构的优化升级。

2、企业管理信息化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的流程,实施财务、采购、生产、营销等各个流程的信息化管理,实现管理方式的网络化、决策支持的智能化、经营管理的实时化和运作过程的规范化。

企业管理信息化要和企业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紧密结合,从而有效提高企业素质和竞争力。

3、经营服务信息化

加快企业网站的建设和行业网站的建设,特别要注意开展重点行业中产业、产品配套体系的电子商务,为相关中小企业提供良好的信息交换和信息沟通;考虑与现代物流网络的整合,实现协同电子商务。

(二)行业实施重点

实行分类指导的办法,在全市主要的几个行业中抓好企业信息化建设。

重点任务是:

1、机械、电器、仪器仪表业

(1)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等技术,提高设计、生产加工能力,实现设计制造一体化,提高产品的标准性和一致性;提高模具设计能力和加工精度;应用信息技术提高测试水平。

(2)利用嵌入式计算机技术改造传统产品,开发和应用虚拟制造技术和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