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广泛性焦虑症之欧阳美创编.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34389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读广泛性焦虑症之欧阳美创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解读广泛性焦虑症之欧阳美创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解读广泛性焦虑症之欧阳美创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解读广泛性焦虑症之欧阳美创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解读广泛性焦虑症之欧阳美创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解读广泛性焦虑症之欧阳美创编.docx

《解读广泛性焦虑症之欧阳美创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读广泛性焦虑症之欧阳美创编.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解读广泛性焦虑症之欧阳美创编.docx

解读广泛性焦虑症之欧阳美创编

解读广泛性焦虑障碍

时间:

2021.01.01

创作:

欧阳美

摘要:

依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焦虑症分为惊恐障碍和广泛性焦虑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是一种表示为过度、耐久的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莫名其妙的紧张恐惧、担心不安,并陪伴随躯体和自主神经功能亢进的症状,严重者影响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让患者感觉痛苦不堪,不克不及控制。

在本文中,我将从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研究历程、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标准、病发原因以及治疗预防六个方面阐发,以期能够使得此种焦虑障碍能够为更多人所了解,或为正在忍受这种焦虑的人群提供一些帮忙。

目 录

一、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研究历程

泛性焦虑障(GeneralizedAnxietyDisorder:

GAD)以下简称GAD,在了解GAD的研究历程之前先了解一下GAD诊断标准的成长过程,诊断标准的适用性会帮忙我们更好的鉴别疾病并对病情进行有效控制,诊断标准的成长是对GAD认识的一部分。

最早把广泛性焦虑纳入到DSM是第三版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Ⅲ;美国精神病协会,1980)在这一版中GAD是指不合适其他焦虑诊断的残留类别,也就是说这个阶段GAD自身的一致特征还没有界定清楚。

到DSMⅢR时做了诊断标准的修改,病程要求6个月以上,核心症状是不切实际的过度的焦虑和担心,鉴别要求是当焦虑和I轴上的其他障碍呈现时,只有担心焦虑的焦点与这一障碍没有关系时才干做出诊断,并且指出担心是GAD的核心症状,GAD已经做为一个自力的精神障碍症状。

再到DSMⅣ根据相关研究更确定担心的特点,是对广泛领域的普遍性的担心,对一些小事情的担心是GAD区别于其他焦虑和非焦虑的关键。

另外删除对儿童过度焦虑的诊断,一个原因是儿童的过度焦虑也属于GAD,另外第四版修改的相关研究样本没有包含7岁以下的儿童,所以说这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证明。

又修订了第五版,没有太年夜的变更,世界上目前最普遍使用的的还是DSMⅣ,另外ICD10《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修订版,是1993年WHO研究的诊断准则,两者在病程标准上表述略有不合,ICD10中指出“至少数周(通常数月)在年夜大都时间存在焦虑原发症状”就可以,总体来看DSMⅣ对病情的描述更为详细,而我国《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强调鉴别诊断,必须排除一些躯体疾病的继发性焦虑,排除药物引起,排除其强迫症、恐怖症、疑病症、精神衰弱、狂躁症、抑郁症或精神割裂症等并发的焦虑。

我国在1987年开始要求使用ICD标准,在1993年的时候ICD9完全同即是国家标准,1998在中国神经精神科学会的精神科常委扩年夜会议上通过了CCMD2,它在修订上都尽量与ICD10靠拢,1994年参考DMSⅢR和ICD10以及我国的实际情况修订了CCMD2R,在CCMD2R中GAD的描述与CCMD3基本一致。

从各地区诊断标准的纵向成长可以看出,随着科技、医学的成长,GAD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各个国家在临床和理论上都取得了更新的进展,对病情能够更加准确的判断。

二、GAD的流行病学

(一)患病率

居住6个月以上,年满18岁的各族居民一项精神障碍现状调查颁发于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9(11):

817825.关于广泛性焦虑症的数据如下:

表:

云南≥18岁居住6个月以上的各族居民焦虑疾患患病率,(参照ICD10标准,仅考虑主要诊断)

焦虑障碍的患病率(%)

广泛性焦虑症的患病率(%)

总体

5.21

5.02

性别

7.36

7.07

3.2

3.11

年龄

1834岁

2.49

2.36

3549岁

5.51

5.12

5064岁

7.86

7.86

≥65岁

9.26

9.26

镇乡

3.90

3.80

6.33

6.07

通过这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GAD患者在焦虑症患者中属于普遍患病者,女性病患年夜约是男性的两倍,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不竭升高,中老年人患病最高,从乡镇患病比例来看,经济条件差的处所病患明显高于好的处所,这可能与文化条理、就业、生活条件有一定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确定。

(二)共病性

美国流行病学责任区研究(ECA)和全国共病调查(NCS)均发明GAD纯真的患病率仅占它的1/3。

表示为与抑郁症共病,在终身GAD诊断的患者中共患抑郁症为62%,另有研究显示以后抑郁症患者有35%50%共患GAD。

与一些躯体化症状如胸痛、过度换气、肠激惹综合征、慢性躯体疾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共病。

与物质滥用共病,有研究酒精能够调节焦虑症状,同时酒精依赖可能招致焦虑。

与人格障碍共病,临床显示31%46%的GAD患者存在人格障碍,可是一种人格特征也可能先于焦虑呈现。

另外与惊恐障碍、创伤应激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拔毛癖和刻板运动障碍。

也有研究提到,GAD可能与创伤性脑损害、中风和甲状腺疾病共患。

三、临床表示

广泛性焦虑症是一种过度、耐久的没有明确对象和内容的体验,这种体验莫名其妙的就会呈现,让患者感觉紧张、恐惧、提心吊胆、不安,并在躯体上表示为自主神经的功能亢进和运动性不安。

患者通常对这种体验感到无法解脱,又无法控制因此而痛苦。

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的表示。

“过度”,是指患者的焦虑强度超出了正常焦虑反响在规模,患者预期指向消极一面并且是灾难性的。

比方:

期末考试挂科,我就完蛋了。

想法指向极真个黑暗。

“耐久”,是指患者的焦虑体验通常不是偶然产生,表示为经常性的数月,通常是数年,这个过程是逐渐成长的。

“对象和内容不明确”,指患者对很多事情担心,主要是自己的家人健康、财富、自己的事业等和自己密切相关的一些日常事务。

“感到无法解脱,无法控制”,GAD患者在面对焦虑担心时会表示出逃避行为,他感觉到无法控制就是逃避的表示,还会通过频频确认、求证、检查等来逃避。

例如:

一患者总是担心自己的爱人,在自己看不到的时候会遇到意外,会一直联络对方,通过对方简直认让自己感到稍稍安抚。

GAD患者还表示为对未来的害怕期待,他们的焦虑担心是指向未来的,容易激惹,对噪声敏感,坐立不安,因为年夜脑一直在思考注意力表示为下降。

患者经常埋怨因为注意力不集中而记忆力下降,其实并不是如此。

运动性不安,即坐立不安、来回踱步、小举措很多或肌肉在颤抖,如眼睑、面部肌肉或手指震颤,患者自觉感觉自觉在战栗,会因此而感到肢体乏力,酸痛,容易疲劳。

自主神经功能亢进,口干舌燥、胸闷气短、心悸、心跳过速、尿频尿急、头晕目眩、失眠等

过分警觉,容易受到惊吓、容易激惹等。

四、GAD诊断

(一)最新的国内和国际上的诊断标准

对广泛性焦虑症进行诊断需要从临床症状、病程、疾病的严重水平、和鉴别诊断进行。

我国最新的GAD的诊断标准CCMD3需要合适一下几个条件:

1、症状标准:

以继续是原发性焦虑症状为主,具有以下两项症状:

①经常或继续的呈现无明确对象和固定内容的恐惧、提心吊胆;②伴随自主性神经症状或运动性不安。

2、严重水平标准:

社会功能受损,病人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

3、病程标准:

合适症状标准为期6个月以上。

4、排除标准:

(1)排除甲状腺机能亢进、高血压、冠心病等躯体疾病的继发性焦虑;

(2)排除兴奋药物过量、催眠镇静药物或抗焦虑药物的戒断反响,排除强迫症、恐怖症、疑病症、精神衰弱、躁狂症、抑郁症或精神割裂症等并发的焦虑。

美国DSMⅤ诊断要点:

A、在至少6个月的年夜大都日子里,对诸多事件或活动(例如工作或者学校表示),表示出过分的焦虑和担心(焦虑性期待)。

B、个体难以控制这种担心。

C、这种焦虑和担心与下列6种症状中至少3种有关(在过去6个月中,至少一些症状在大都日子里存在)。

注:

儿童只需一项。

1、坐立不安或感到激动紧张。

2、容易疲倦。

3、注意力难以集中或头脑中一片空白。

4、易怒。

5、肌肉紧张。

6、睡眠障碍(难以入睡或坚持睡眠状态,或休息不充分、质量不满意的睡眠)。

D、这种焦虑担心或躯体的症状引起有临床的意义的痛苦,或招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

E、这种障碍不克不及归因于某种物质(例如,滥用的阿芙蓉、药物)的生理效应,或其他躯体疾病(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

F、这种障碍不克不及用其他精神障碍来更好地解释(例如,像惊恐障碍中的焦虑或担心产生惊恐爆发,像社交焦虑障碍【社交恐怖症】中的负性评价,像强迫症中的被污染或其他强迫思维,像别离焦虑障碍中的与依恋对象的离别,像创伤后应激障碍中的创伤性事件的启示物,像神经性厌食症中的体重增加,像躯体症状障碍中的躯体不适,像躯体变形障碍中的感到外貌存在瑕疵,像疾病焦虑障碍中的感到有严重的疾病,或像精神割裂症或妄想障碍中的妄想信念的内容)。

国际ICD10诊断要点:

1、基本特征:

泛化并且继续存在的焦虑,不局限于甚至不主要见于任何特定的外部环境(即“自由浮动”)。

如同其他焦虑障碍,站优势的症状高度变异,但罕见于一下主诉:

总感到精神紧张、颤抖、肌肉紧张、出汗、头重脚轻、心悸、头晕、上腹不适。

病人常告诉自己、亲人很快就会有疾病或者年夜难临头。

这一障碍在女性中更为多见,并常与应激有关。

病程不定,但趋于摆荡并逐渐演酿成慢性。

2、诊断要点

一次爆发中,患者必须在至少数周(通常为数月)内的年夜大都时间存在焦虑的原发症状,这些症状通常应包含以下要素:

(1)恐慌(为将来的不幸懊恼,感到忐忑不安,难以集中注意力等);

(2)运动性紧张(坐卧不安、紧张性头痛、颤抖、无法抓紧);

(3)植物神经活动亢进(头重脚轻、出汗、心动过速或呼吸急促、上腹不适、头晕、口干等)。

3、儿童患者的突出表示

儿童患者可能突出表示为经常需要安抚和一再呈现躯体主诉。

4、呈现长久的(一次几天)其他的症状,特别是抑郁

其实不排除GAD作为主要诊断,可是患者不克不及不得完全合适抑郁障碍、恐障碍、惊恐和强迫障碍的诊断。

5、包含焦虑神经症、焦虑反响。

注意ICD10中要求患者呈现自律神经过度活动症状,例如“头重脚轻”,并且使用诊断阶层结构,就是说如果患者同时存在恐慌性疾病、畏惧性疾病、强迫性疾病或忧虑疾病则不克不及诊断为GAD患者。

(二)GAD诊断有效的几种量表介绍

传统上诊断GAD主要依靠下面几种量表:

1、汉密尔顿量表(Hamilton,1959)

2、状态特质量表(StateTraitAnxietyInventory)(Spielbergeretal.,1983)

3、广泛性焦虑疾患问卷(Romemeretal.,1995)

4、忧虑向度问卷(Tallisrtal.,1992)

5、忍受不确定性及为何忧虑的问卷(Freestometal.,19941996a)

汉密尔顿量表主要用于估计患者的焦虑水平,但不适合判断焦虑的状态也不克不及很好的区分抑郁症,状态—特质量表包含身体和认知方面的题目,可以评定焦虑状态和人格特征的焦虑。

其他三种问卷是针对GAD的,能够较好的做出鉴别。

五、GAD的病因阐发

(一)遗传因素的影响

据统计GAD的遗传度在30%左右,Noyes等人陈述,GAD患者亲属的患病风险为19%左右,年夜于正常对比组的6倍。

(二)生化因素的影响

基于苯二氮类经常使用于临床治疗GAD,取得良好效果,推出脑内苯二氮受体系统异常可能会引起GAD。

苯二氮受体的浓度以枕叶堆高,推出GAD可能由于枕叶功能异常引起。

一些脑部的显像学已经证明确实如此,另外还与边沿叶、基底叶、前额叶有关。

抗焦虑剂丁螺环酮为5HT1A的激动剂,对治疗GAD有效,说明5HT对GAD病发有影响,另外去肾上腺激素的影响还不明确。

(三)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

1、童年经历

一些病例证明童年时期的心理创伤,包含受虐待、丧失双亲、与主要监护人之间关系不服安都可能招致GAD。

2、生活中的应激事件

与童年经历原理相似,一些不愉快的经历让患者心理受到创伤比方说经历严重的车祸、家人患病或家庭遭遇不幸这些事情城市留在患者的记忆力,有可能在一些条件下成长为GAD。

3、病理模式

患有病理性焦虑担心的人,他们的思维模式自动化的产生黑暗的、灾难性的想法。

比朴直在播放的一段“平安讲座”的电视节目就会引起这些人对家人平安的担心,无论听到、看到城市让病理性担心的人焦虑不止。

另外他们不止对正常情况下年夜家都担心焦虑的事情担心焦虑,他们的担心由于过度过多只指向黑暗而让自己感到痛苦,比方说在跟一个自己很喜欢的人说话时,那个人缄默了许久,病理模式的想法会想“我一定很蠢,他觉得我是个傻瓜所以不说话”,当考试失败的时候他们会想“我就是个loser,我根本就不会考出好成果,我就永远这样了。

4、人格因素

人格包含气质和性格,气质与生俱来,性格表示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法,在形成过程中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人格没有好坏之分,如果把人格划分类型,有些就容易患GAD,例如神经质的人格,敏感、整天紧张兮兮、性急、脾气急躁,重视周围人对自己的看法等;依赖型的人格,对自己很是没有信心,感觉没有他人的帮忙自己什么都做不了。

回避型人格,从小就害羞、胆寒不肯与陌生人接触,特别注意他人对自己的挖苦讥笑。

这几种人格都容易患GAD。

六、GAD的治疗和预防

(一)药物治疗

GAD的治疗经常使用氯丙咪嗪等三环类抗抑郁剂和5—HT再摄取抑制剂、也经常使用苯二氮卓类、丁螺环酮等药物。

苯二氮卓类药物具有由缓解焦虑、镇静情绪和增强睡眠的作用,该类药物能够很快的控制焦虑症状,可是由于药物依赖问题不克不及长期使用,一般好转时才干使用。

丁螺环酮较少依赖,可是作用很慢,使得患者难于坚持治疗。

(二)心理治疗

适用于GAD病患的治疗办法有众所周知的认知治疗,另外还有抓紧治疗、阶层流露、结构式问题解决法,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面临的不合情况采纳适当的对策,让患者在引导下让GAD远离自己,重获自由。

下面我们来针对一个患者理解这些治疗办法的奇妙。

案例:

G小姐为年近30岁,已婚,育有两名子女,G小姐已经经受多年的忧虑之苦,她自述为“天生的紧张年夜师”,最近她特别担心自己家人的健康——先生多年前患过一次重病特别加重了她的害怕,她暗示“从那时候起,不管先生给我提何等微小的事情,凡举他觉得累了,他吃工具没有我吃的多,我城市担心他再次病发。

一直到他去看了医生,我确定他没有什么年夜碍之后,才干停止忧虑。

孩子们也也是这样,我知道这很荒谬,我就是一直担心有什么事情会产生在他们身上,甚至想到我要怎么应付这些事情,我得去医院看他们,甚至是更糟……”我已经厌烦借由寻求家人、朋友和医生的再包管来处理忧虑,其他的忧虑包含她担心他人怎么看待她,她是不是说了让人烦的话,如果她先生晚回家—或即使他没有晚回家—她城市担心她先生出意外,不就之前她还担心全球温室效应,担心她们家会被淹了。

在与焦虑相关的症状上面,G小姐暗示她经常感觉提心吊胆和紧张。

她说“我一直无法好好坐着,总是必须不断的活动。

”她也自述自己有明显的肌肉紧张,这有时会招致她颈部和肩膀疼痛和僵硬。

另外,在忧虑加剧的期间,她自述有入睡困难,也会丧失胃口。

去医院做过全科医生的检查,显示没有躯体疾病。

G小姐之前曾有两次重抑郁的爆发,最近一次还需要服用抗忧郁剂,过去的六个月已经没有忧郁的明显症状,可是她还继续服药,她不曾有惊恐爆发,畏惧逃避或强迫意念。

G小姐自述自己离开学校后就去读了艺术年夜学,生小孩之前,在学校教过几年书,自述有一个愉快的童年和稳定的家庭生活,也暗示自己可能从怙恃那里就学会“忧虑”,她没有用咖啡因和不法药物,偶尔会喝一点酒,但过去的几个月她已经避免使用浓的咖啡和巧克力,因为她发明这回加剧她的焦虑。

诊断根据,合适CCMD3的诊断标准。

G小姐说“她受多年的忧虑之苦”病程超出了6个月;担心丈夫、孩子的健康,担心温室效应会淹没自己的家表示担心的事情宽泛没有明确的目标内容,担心过度;躯体感觉肌肉紧张,表示运动性不安“无法好好坐着,总是必须不断的活动”;做过全身检查没有躯体疾病,6个月内没有其他的精神疾病(注意她之前患有抑郁症,可是已经可以控制,并且她没有停止服药说明不会药物的戒断反响),她只是偶尔喝一点酒,也停不必咖啡因等排除物质滥用的反响,可以诊断为原发性的GAD。

治疗要点:

第一次会谈,与患者进行晤谈,进行临床评估,依据所得信息制定治疗蓝图。

在和患者探讨病情的过程中,表达自己在倾听、在理解对方,建立起信任感。

诱导患者说出自己产生各种忧虑的安慰情境,了解患者的家庭布景,生长布景,确定出病因。

使用焦虑量表评定。

对患者进行支持性心理治疗。

第二,一起认识一下焦虑,焦虑自己是人面对危险的时候正常的一种反响,也就是说人人都有焦虑,只是当它的反响超出正常规模时就会让人感觉痛苦,所以焦虑并没有什么可怕的,我们可以也能够控制它。

鼓励、帮忙、支持让患者树立起战胜焦虑的信心。

第三,针对患者指向黑暗的思维模式,使用认知疗法。

认知疗法的目标是学会控制焦虑,认知的实质是对问题的正确认识和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在对问题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上,这时要对自己的进行认识,针对G小姐的例子,她的认知模式就是:

因为丈夫之前得过年夜病,所以他现在随时可能犯病。

因为温室效应全球变暖,所以冰雪就会全部融化我家就被淹了。

这种认知模式显然是夸年夜了灾难,单一负向思维。

这时针对这种思维我们需要采纳替代想法,让患者想其他的可能,特别是真实的可能,从这种存在良久的负性思维中解脱出来。

然后进行认知重建,让患者重新开始新的思维模式,并进行强化,患者在治疗早期,因为会经常呈现逃避反响,比方通过再确认的方法,G小姐在担心丈夫犯病的时候就是不竭的带他看医生从医生的再确认让自己的担心暂时消除,这个过程采取阶层流露法,禁止去看医生,让G小姐面对自己的担心,去解决自己担心这个问题,而不是寻求再确认去逃避。

第四,使用抓紧技术,暂时的解除焦虑。

当G小姐因为焦虑感到躯体上的痛疼紧张时,可以暂时使用肌肉抓紧技术,让自己缓解一下,可是注意这个时候仍然要坚持进行认知自己的焦虑,而不是让这种抓紧技术隐性的成了逃避的工具。

第五,患者通过记录家庭作业,配合焦虑量表丈量治疗中的焦虑水平变更,看到自己的进步也是支持性治疗的一部分。

第六,在治疗过程中使用问题式的解决技术。

在治疗不竭加强的过程中,患者已经逐渐的认识了自己,明确了自己的焦虑状况,也知道只有自己才干修改自己,看到焦虑水平的降低会更加有信心,并且会开始认清自己负向思维,开始使用头脑风暴战略让自己有更多想象的标的目的而不只是负向,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让患者学习问题解决方法的办法,管理自己的思维进而管理焦虑。

最后的会谈,频频练习已经学习到的办法,这个时候治疗师需要让患者明确,加强训练结束了其实不料味着练习结束,还是要继续练习那些办法,会谈的时间可以延长了,思维模式经过很久的训练才干稳固下来,特别是修正原有的这种训练的思维是很困难的,治疗是一个长久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吴文源、季建林主编《综合医院精神卫生》[M]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盖文等著,陈秀蓉译《焦虑性疾患的治疗》[M]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3]、戴维·H·巴洛著,王建平等译《焦虑障碍与治疗》[M]北京:

中国人民年夜学出版社,

[4]、陈晋东等编著《解析焦虑》[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5]、戴维·H·巴洛著,刘兴华等译《心理障碍临床手册》[M]北京:

北京轻工业出版社

[6]、美国精神病医学学会编著张道龙译《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案头参考书)》(第五版)[M]北京:

北京年夜学出版社

[7]、秦虹云,季建林.基层医疗保健中心抑郁障碍的共病现象[J].中国全科医学,5(11):

900901

[8]、鲁文庆、黄悦勤、罗传琳、陈红光、向兴华、刘肇瑞、李建芬、吉宁、胡昌华、黄萍、袁华芬、沙俊杉、廖帮磊.西盟佤族自治县精神障碍现状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9(11):

817825

时间:

2021.01.01

创作:

欧阳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