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新人教版高二必修4政治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31071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0.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新人教版高二必修4政治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新人教版高二必修4政治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新人教版高二必修4政治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新人教版高二必修4政治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新人教版高二必修4政治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新人教版高二必修4政治教案.docx

《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新人教版高二必修4政治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新人教版高二必修4政治教案.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新人教版高二必修4政治教案.docx

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新人教版高二必修4政治教案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一、课题:

4.1懂得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自然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含义、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理解世界的物质性、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区别和联系、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联系我国当前的社会改革以及社会发展的状况,说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用课本知识分析,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体会、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收集材料和整理材料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能从世界本质问题上指出有神论的荒谬性,从根本上消除有神论的影响,初步树立唯物主义的自然界、世界观

三.【教学重难点】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时间】2015年10月16日

六.【学情分析】

此内容理论性强,学生不易理解,需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

七.【问题聚集】

1、天地万物是怎么来的?

是上帝创造的吗?

2、哲学家所说的作为世界本原的水、火、原子等,同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具体事物是什么关系?

3、在自然界中,既有姿态万千的山川湖泊,也有许多看不见、摸不着却又真实地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如磁场、超声波、紫外线等。

从哲学的角度看,这些事物有什么共性呢?

4、什么是物质?

5、具体的物质形态与哲学上物质概念的关系是什么?

八.【新课内容】

(一)、自然界的物质性

1.自然界是物质的。

◇课堂探究:

天地万物是上帝创造的吗?

联系你所知道的有关地球起源的知识,明为什么上帝创世说是背离客观实际的。

◇探究提示:

太阳系是在约50亿年前由气体尘云形成的。

地球在约47亿年前生,它是由原始的太阳星云分馏、坍缩、凝聚而形成的。

地球的起源及演变过程表明,宗教的“创世说”是站不住脚的。

不仅是地球,宇宙间各个天体的形成与发展都是客观的。

2.什么是物质。

教材先列举了古希腊哲学家对世界本原的看法,引导我们探究物质的科学含义。

◇课堂探究:

(1)哲学家所说的作为世界本原的“水”“火”“原子”等,同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具体事物是什么关系?

(2)在自然界中,既有姿态万千的山川湖海,也有许多看不见、摸不着却又真实地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如磁场、超声波、紫外线等。

从哲学的角度看,这些事物有什么共性呢?

◇探究提示:

(1)它们之间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2)这些事物虽看不见、摸不着,但却真实地存在着,从哲学上说,那就是它们都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

根据以上探究,我们体会到哲学上所讲的物质不同于我们所看到的高山、河流、森林、原野等具体事物,要从哲学上揭示世界的本质,我们就必须超越日常生活的经验层次,撇开千差万别的事物各自生动的具体特性,把握它们共同的属性和本质特性。

教材引用恩格斯名言揭示出哲学上的物质,是万事万物共同特性的高度抽象和概括,它与具体事物之间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那么,什么是哲学上讲的物质呢?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所谓“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就是说,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无论人们是否感受劭或是否承认它的存在,它都客观地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所谓“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就是说物质具有可知性,能被人们所反映、所认识。

教材引用列宁名言高度概括了哲学上所讲的物质的本质含义:

第一,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第二,物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第三,物质具有可知性。

综上所述,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只有牢牢掌握了这一点,我们才能进一步领悟:

无论是天地自然,还是从大自然中孕育而来的人类社会,它们在本质上都是物质的。

◇思维拓展:

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具体的物质形态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二者的联系:

第一,二者是紧密联系的。

物质是从万事万物即具体的物质形态中概括抽象出来的,是万事万物的本质属性,如果离开万事万物,即离开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没有了物质。

可见,物质只存在于具体的物质形态中,而万事万物即具体的物质形态则是物质的具体表现。

第二,二者又是有区别的。

物质所概括和抽象的仅仅是具体物质形态的共同特性,而具体的物质形态除了这一共同的唯一特性即客观实在性以外,还有其自身的个别属性,正因为如此,我们就绝不能用物质代替具体的物质形态,否则就看不到世界的丰富多彩;同样,也不能用具体的物质形态代替物质,否则又会抹杀世界的物质性。

物质是不生不灭、永恒存在的,而具体的物质形态则有生有灭。

第三,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抽象和具体的关系,而不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九、作业布置:

21世纪是科学竞争的世纪,有人预测,21世纪是生物工程世纪,人类对自然的改造越来越表现在对生物具体形态的改造上。

人们已制造出一些“基因羊”“基因猪”等新型物种。

随着基因技术的发展,人们还会有意识地制造出更多的新型物种.

人们概括基因变化规律制造出新型物种的事实表明:

自然界中的万物是根据人的意志创造出来的。

你怎样认识这一观点?

教育:

课堂礼仪

1、预备铃响,要迅速进入教室,做好课前准备,端坐在座位上,安静等待老师。

2、老师宣布上课后,要在班长“起立”的号令下迅速起立站好,老师喊“同学们好”,学生要统一喊“老师好”,并鞠躬行礼,待老师示意坐下后方可坐下。

下课铃响,老师宣布下课后,要在班长“起立”的号令下迅速起立站好,老师喊“同学们再见”,学生要统一喊“老师再见”,并鞠躬行礼,待老师示意解散后方可坐下休息。

离开教室时,要让老师先行。

3、如果迟到,应该轻敲教室门,老师喊“进来”后,才能进入教室并立正站好,经老师允许后方可回到座位。

4、上课时,身体要坐直,读书写字姿势要正确;各种物品要轻拿轻放;要专心听讲,独立思考,认真做好课堂笔记。

5、要积极思考老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举手发言。

发言时,姿态端庄大方,声音洪亮清晰。

在别人发言时,要认真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讲话,不做无关的动作,不发出各种声响,更不能取笑他人,要通过真诚的眼神和表情给发言者以鼓励。

6、上课时,如遇到同学身体不适等突发事情,不要围观或表现出厌恶情绪,要关心同学,听从老师安排,协助老师妥善处理。

十、课后反思:

从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使学生慢慢接受。

一、课题:

4.2懂得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4.3说明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

(1)自然界的物质性

(2)物质的含义(3)人类社会的物质性(4)运动的含义(5)静止的含义(6)规律的含义(7)运动是有规律的(8)规律是客观的

理解:

(1)世界的物质性

(2)自然界是物质的,不是上帝和神创造的(3)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区别和联系(4)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5)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6)物质和运动的关系(7)运动和静止的关系(8)规律的客观性

分析:

(1)联系当前自然界中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说明自然界的物质性

(2)联系我国当前的社会改革以及社会发展的状况,说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3)用课本知识分析,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4)结合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科学执政等社会热点,说明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

2、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体会如何去理解一个哲学观点,如何以基本事实为基础进行哲学抽象,初步了解学习哲学的基本方法

(2)通过学习、体会、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3)通过收集和分析材料,培养收集材料和整理材料的能力(4)培养和训练透过现象认识规律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能从世界本质问题上指出有神论的荒谬性,从根本上消除有神论的影响,初步树立唯物主义的自然界、世界观

(2)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规律观

三.【教学重难点】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证明

2、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时间】2015年10月23日

六.【学情分析】

运动和规律都是抽象的概念,学生较容易将具体的运动和具体的规律和哲学上讲的运动和规律混为一谈

七.【问题聚集】

1、什么是运动?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是什么?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什么?

4、规律是什么?

5、人们如何把握规律为人类造福?

八.【新课内容】

一、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课堂探究:

(1)谈谈你对《易传》这句话的理解。

(2)想一想,物质和运动是什么关系?

探究提示:

(1)《易传》这句话揭示了自然界运动的规律性。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从物体位置的推移到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变化,从生命有机体的新陈代谢到社会生产方式的更替,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

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2.什么是运动

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3.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课堂探究:

(1)能不能把世界万物的运动归结为人的“心”、概念或精神的运动?

(2)有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

探究提示:

设置这一探究栏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探究物质与运动的关系,弄清运动的主体是物质。

(1)不能。

(2)没有。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宏观物体是机械运动的载体,原子、离子等是化学运动的载体,生命有机体是生物运动的载体,生产方式是社会运动的载体,人脑是思维或精神运动的载体。

总之,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教材引用恩格斯的名言深刻揭示了物质与运动的关系,即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主体,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离开运动谈物质,或者离开物质谈运动,都是错误的。

4.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课堂探究:

(1)世界上有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

(2)有人说,世界上存在着不运动的物质,例如,某些物体从出现的第一天起就没动过,大雁塔在西安,故宫在北京就是如此。

请你分析一下,这句话错在哪里?

探究提示:

教材设置这一栏目的目的是引导我们深刻体会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1)没有。

(2)此观点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

大雁塔和故宫处于相对静止之中。

(1)静止的含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它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这一问题是本课的难点之一。

这是因为,学生容易把握形象思维,但缺乏辩证思维能力。

对于事物是什么,不是什么容易区分;但对事物既是什么,又不是什么,样,又不这样,则难以理解。

如运动就是运动,静止就是静止。

对静止是运动的状态就难以理解,不易接受。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肯定物质永恒运动的前提下,并不否认物质世界存在着状态,但认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具体分析如下:

①运动是绝对的。

运动的绝对性是一切事物都在运动,一切物质都自始至终贯穿着运动。

运动是由物质内部的固有矛盾推动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

②静止是相对的。

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也就是说,静止不是绝对不动,是有条件的、暂时的、不显著的运动,因而是相对的。

静止的相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其一,就特定的运动形式而言,某种事物在一定的空间之内,不具有某一特定的.运动形式便是静止。

例如坐落在地面上的高楼,相对于地面没有发生位置移动;坐在。

行驶的汽车上,相对于座位,身体在一定时间之内保持静止状态等。

其二,就事物的性质而言,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虽然仍属于量变阶段,但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暂时具有质的相对稳定性,从而就显示出静止状态。

例如人在其一生的几十年中,尽管由儿童一少年一青年一中年一老年不断变化,但由于仍是处于他本身,所以,这个人在死亡之前是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③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此处,教材在“相关链接”栏目中批判了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如克拉底鲁的“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在“专家点评”栏目,批判了将相对静止绝对化,从而导致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静止论,如“飞矢不动”说。

课堂探究:

想一想,欧布里德为什么会犯如此荒唐的错误?

探究提示:

欧布里德只看到绝对运动,而否认了相对静止。

二、运动是有规律的

1.规律的普遍性。

课堂探究:

人类根据什么发现并制造出新的元素?

探究提示:

教材设置这一栏目,旨在引导我们深刻体会规律的客观存在,从而激发我们探索规律的兴趣。

人类是根据元素变化的规律,即元素周期律发现并制造出新元素的。

(1)规律的含义。

首先,任何规律都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联系。

作为事物发展规律的联系,不是人们从外部强加于事物的,也不是人的主观意识赋予事物的,更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事物在发展过程中自身所固有的。

唯心主义者否认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把规律看成是外部力量强加给事物的东西。

有的唯心主义者宣称,规律是“客观精神”外加给事物的。

他们所说的“规律”其实不过是“天命”和“神意”的代名词而已。

还有的唯心主义者认为规律是人的主观精神的产物。

他们说自然界原本是一团乱麻,毫无规律,是“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这样自然界才有了规律。

这些观点显然都是不对的。

引力规律既不是“客观精神”的产物,也不是牛顿为自然界立的“法”,在牛顿发现它以前,它就一直在自然界客观地存在着,并以不可抗拒的力量起着作用。

其次,任何规律都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本质联系。

世界上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的形式也是无限多样的,有现象之间的联系,也有本质之间的联系。

并非一切联系都是规律,作为规律的联系,不是浮现在事物表面的现象的联系,而是隐藏在事物现象之中的本质的联系。

本质联系是相对于非本质联系而言的,它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是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主要的、决定性作用的联系。

这种联系体现了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内在的根本性质,并贯穿于事物整个发展过程,而区别于事物外部的、表面的、现象的联系。

再次,任何规律都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必然联系。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有的联系是必然要发生的确定的联系,有的联系是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的联系,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偶然的不确定的联系。

规律就是事物的必然联系,而不是偶然联系。

只有事物变化发展中的确定不移的、必然如此的联系,才能成为规律。

规律是本质的联系,不是现象的联系。

但规律和它的现象是密切相关的。

规律是现象中稳定的、深刻的东西,它深藏在事物的内部;现象是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

规律要通过现象来表现,现象和规律统一在同类事物中。

现象是人们认识规律的向导,人们只有认识了现象,借助抽象思维才能揭示规律。

最后,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中稳定的联系,而不是多变的,易逝的联系。

(2)规律是普遍的。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没有规律的世界是不可思议的。

教材引用苟子的名言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都具有规律性。

2.规律具有客观性。

课堂探究:

(1)“永动机”为什么无法制造出来?

(2)焦耳的成功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探究提示:

(1)“永动机”无法制造出来,是因为这一设想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从一开始就是不科学的。

(2)焦耳成功启示我们要尊重科学、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1)规律的客观性。

就是指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这里有两层意思:

一是指规律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不管人们是否承认它、喜欢它,它都客观地存在着。

二是指规律是否发挥作用,也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规律起不起作用,关键在于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是否存在着。

当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存在时,规律就必然起作用。

当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不存在时,规律就不起作用。

(2)规律具有客观性,还意味着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人们不能根据自己的意志创造一个客观上不存在的规律,也不能改造或消灭仍然在起作用的规律,规律只能随着客观事物本身的性质、内容和所依赖的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而不能由人的主观意志任意改变。

(3)规律的客观性突出地表现在它是不可违抗的。

规律的必然联系,说明它是铁的法则,具有强制性。

人们想问题、办事情不能同规律背道而驰,否则,就一定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规律的不可违抗性有力地证明了规律是客观的。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

3.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1)人能够认识规律。

如:

人们通过抽象思维,发现客观世界中纷繁复杂的化学元素是有规律的,从而发现了它们变化的周期律;人们还从眼花缭乱的商品交换中,运用抽象思维发现了价值规律;马克思更是对大量复杂的社会现象进行抽象分析,认识到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

(2)人能够利用规律。

历史上有“草船借箭”“庖丁解牛”的典故,也有古人修筑都江堰的创举,更有今人“飞船上天”“三峡工程”的奇迹。

这些都是人们利用规律、造福人类的典范。

人们对规律的利用体现在两方面:

①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指导实践活动,如“草船借箭”“庖丁解牛”、预测彗星的回归、把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等,这些都是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从而有效地指导实践活动,取得预期目的的典型事例。

②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使人们少受其害或免受其害,直到变害为利,为人类造福。

如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是我国古代劳动人们利用规律、造福人类的杰出典范。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人们对规律的认识和利用,并不意味着改变或创造规律,规律是不能被改变或创造的。

九、作业布置:

“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署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易传》中这段话描述了大自然的运动和变化。

“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生命在于运动”等名言也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运动。

(1)这些名言主要说明了什么道理?

(2)想一想,物质和运动是什么关系?

材料一:

洪水泛滥、沙尘天气、酸雨、城市烟雾笼罩等现象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没有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结果。

材料二:

水往低处流,但人们可以引水上山;洪水泛滥造成灾害,但人们可以修筑堤坝防洪发电,造福人类;退耕还林,保护湿地、节能减排等举措,再现碧水蓝天。

(1)上述两段材料反映了什么哲学道理?

(2)人与规律的关系是怎样的?

教育:

个人家居安全1.安全用电。

2.雷雨时不要打电话。

3.个人在家要关好门窗。

4.对陌生人来访不要随便开门。

5.陌生人强行闯入,要跑到窗口,大声叫喊。

(打110电话)6.外出游玩要告诉家长行程去处。

7.陌生人称家中有急事,要先打电话与家长联系落实。

8.不单独与陌生人同乘无人看管电梯。

9.不把家中钥匙挂在胸前。

10.不搭乘陌生人便车。

11.开车的陌生人问路要保持距离。

六.玩耍时安全1.不要盲目从高处跳下。

2.不要在阳台、走廊把身体探出太多。

3.不要盲目模仿电视武打危险动作。

4.不玩发射撞击玩具。

5.做家务要防烧伤、烫伤。

十、课后反思:

对于古文学生需多加练习,抓出关键词。

一、课题:

5.1理解意识的基本内涵;

5.2懂得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

意识的起源。

意识的本质。

理解: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劳动的产物。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运用:

结合所学哲学原理,分析在从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映特性,到一切生命物质所具有的刺激感应,再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的过程中,人的意识产生的条件,论证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结合所学哲学原理,谈谈人为什么能够认识世界,论证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得出世界是可以认识的结论。

2.能力目标

通过对意识起源和本质原理的学习,使学生逐步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识观,具有正确认识意识现象、分辨物质与意识的界限、把握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牢固树立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坚定辩证唯物主义的信仰

三.【教学重难点】

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时间】2015年10月29日

六.【学情分析】

概念抽象性强,需进行条理的梳理,并以事例佐证

七.【问题聚集】

1、物质世界的范围?

2、动物的心理为什么不能发展为人的意识?

3、动物的脑在机能上有没有可能达到人脑的水平?

4、对动物说“梅”,能不能使动物“止渴”?

对动物谈“虎”,能不能使动物“色变”?

5、人对外界刺激产生的反映和动物对外界刺激产生的反应有什么区别?

八.【新课内容】

一、意识的本质

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课堂探究:

想一想,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生物的反应形式同人的意识是什么关系?

◇探究提示:

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是物质的或者化学的反应;生命物质包括植物和动物,都具有对外界刺激做出感应的特性,动物还具有感觉的能力,-但这些反应都属于它们的本能;而人的意识活动则是自觉的,无生命物质、植物和动物的反应有着本质区别。

但人的意识活动也要依赖于一定的生理基础,特别是人脑这一高度发达的物质器官。

因此,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生物学基础。

教材设置这一栏目,旨在引导我们探究人类意识与非生命物质、植物和动物反应的历史联系,从而说明人的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现象既不是人的头脑主观自生的,也不是从来就有的,自然界先于意识而存在,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随着运动的发展,大脑越来越发达,大脑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生物的反映由应激性到动物的感觉、心理的发展,为人类意识的产生准备了条件。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课堂探究:

(1)谈谈你所熟悉的动物有哪些复杂的心理反应。

(2)上述动物的心理为什么不能发展为人的意识?

◇探究提示:

(1)高等动物的心理不仅包括感觉、表象、情感,甚至还有简单的分析和判断。

如猴子可以借助木棒获得高处的食物。

关于这一点,教材中也有不少事例。

(2)动物心理不能发展为人的意识,其根本原因是它们缺少意识赖以产生的物质器官——人脑。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动物的大脑和单纯的动物心理并不会自发地产生意识。

意识是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意识是社会劳动、语言和人脑的必然产物,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又说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劳动是使猿变成人的决定因素,也是人的意识产生的决定因素。

人的劳动同动物活动的根本区别在于制造和使用工具。

而在制造和使用工具改造外部世界的劳动中,不仅要求人们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还要有抽象思维这种人类意识的反映形式来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在劳动过程中,由于交流的需要而产生了语言。

语言的产生推动了人类意识的发展。

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使猿脑变成了人脑,并随着社会劳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