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知识点难点精选分享五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30820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知识点难点精选分享五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三生物知识点难点精选分享五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三生物知识点难点精选分享五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三生物知识点难点精选分享五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三生物知识点难点精选分享五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知识点难点精选分享五篇.docx

《高三生物知识点难点精选分享五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知识点难点精选分享五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生物知识点难点精选分享五篇.docx

高三生物知识点难点精选分享五篇

高三生物知识点难点精选分享【五篇】

  对于很多刚上高中的同学们来说,高中生物是噩梦一般的存在,其知识点非常的繁琐复杂,让同学们头疼不已。

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高三生物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三生物知识点1

  1.将面团包在纱布里搓洗后,留在纱布里的物质是蛋白质,洗出的白浆为淀粉.

  2.外分泌性蛋白通过生物膜系统运送出细胞外,穿过的生物膜层数为零.

  3.植物细胞质壁分离时失去的水是液泡中的水.

  4.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均是真核细胞分裂方式.细菌为原核生物,分裂为二分裂.

  5.精原细胞既可以有丝分裂,也可以减数分裂.

  6.线粒体只存在于真核细胞中.

  7.蓝藻是原核生物.

  8.根减生长点细胞没有大液泡.

  9.叶肉细胞高度分化,不再增殖.

  10.基因重组发生在四分体时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11.同原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全过程中和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存在.

  12.愈伤组织特点:

未分化,高度液泡化的薄壁细胞.

  13.皮肤生发层细胞代谢旺盛,在间期易癌变.

  14.根分身区细胞含自由水量大于成熟区细胞.

  15.叶表皮细胞是无色透明的,不含叶绿体.叶肉细胞为绿色,含叶绿体.保卫细胞含叶绿体.

  16.植物中,叶绿素的含量是类胡萝卜素的三倍.

  17.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均有水生成.

  18.T2噬菌体为双链DNA病毒.

  19.基因突变与染色体变异均是分子水平上的变异.

  20.人体NaCl摄入量等于排出量。

  21.蒸腾作用强度会影响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速度.

  22.联系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的细胞是吞噬细胞.

  23.ATP中只有两个高能磷酸键,AP键为一般化学键.

  24.ATP由一个腺苷和三个磷酸基团组成.

  25.ATP中所含的糖为核糖.

  26.人的肠腺和胰腺能分泌麦芽糖酶,进入小肠.

  27.C3植物光合作用固定CO2不消耗能量,C4植物固定CO2消耗能量.

  28.应激性的最终结果是使生物适应环境.

  29.适应性是通过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

  30.遗传物质多样性,也决定了生物应激性和适应性的多样性.

  31.细胞中结合水越多,其抗逆性越强.

  32.细胞中的自由水与结合水之间可自由转化.

  33.N是土壤中最易缺少的元素.

  34.动物只能利用有机态的N[氨基酸],动物缺N实质是缺少氨基酸.

  35.植物缺Fe表现为失绿症,新叶先发黄.

  36.缺锌可引起苹果,桃的小叶症,从叶症.

  37.钠钾可参与兴奋细胞的兴奋性变化.

  38.核酸遗传特异性决定了蛋白质特异性.

  39.叶绿素的合成需要光.

  高三生物知识点2

  名词:

1、向性运动:

是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如光、重力等)而引起的定向运动。

  2、感性运动:

由没有一定方向性的外界刺激(如光暗转变、触摸等)而引起的局部运动,外界刺激的方向与感性运动的方向无关。

  3、激素的特点:

①量微而生理作用显着;②其作用缓慢而持久。

激素包括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

植物激素:

植物体内合成的、从产生部位运到作用部位,并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着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动物激素:

存在动物体内,产生和分泌激素的器官称为内分泌腺,内分泌腺为无管腺,动物激素是由循环系统,通过体液传递至各细胞,并产生生理效应的。

  4、胚芽鞘:

单子叶植物胚芽外的锥形套状物。

胚芽鞘为胚体的第一片叶,有保护胚芽中更幼小的叶和生长锥的作用。

胚芽鞘分为胚芽鞘的尖端和胚芽鞘的下部,胚芽鞘的尖端是产生生长素和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和胚芽鞘的下部,胚芽鞘下面的部分是发生弯曲的部位。

  5、琼脂:

能携带和传送生长素的作用;云母片是生长素不能穿过的。

  6、生长素的横向运输:

发生在胚芽鞘的尖端,单侧光刺激胚芽鞘的尖端,会使生长素在胚芽鞘的尖端发生从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的运输,从而使生长素在胚芽鞘的尖端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

  7、生长素的竖直向下运输:

生长素从胚芽鞘的尖端竖直向胚芽鞘下面的部分的运输。

  8、生长素对植物生长影响的两重性:

这与生长素的浓度高低和植物器官的种类等有关。

一般说,低浓度范围内促进生长,高浓度范围内抑制生长。

  9、顶端优势:

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

由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地积累在侧芽部位,使这里的生长素浓度过高,从而使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的缘故。

解出方法为:

摘掉顶芽。

顶端优势的原理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应用的实例是棉花摘心。

  10、无籽番茄(黄瓜、辣椒等):

在没有受粉的番茄(黄瓜、辣椒等)雌蕊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籽果实。

要想没有授粉,就必须在花蕾期进行,因番茄的花是两性花,会自花传粉,所以还必须去掉雄蕊,来阻止传粉和受精的发生。

无籽番茄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2N。

  语句:

1、生长素的发现:

(1)达尔文实验过程:

A单侧光照、胚芽鞘向光弯曲;B单侧光照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C单侧光照尖端罩有锡箔小帽的胚芽鞘,胚芽鞘直立生长;单侧光照胚芽鞘尖端仍然向光生长。

——达尔文对实验结果的认识:

胚芽鞘尖端可能产生了某种物质,能在单侧光照条件下影响胚芽鞘的生长。

(2)温特实验:

A把放过尖端的琼脂小块,放在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B把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小块,放在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胚芽鞘不生长不弯曲。

——温特实验结论:

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并运到尖端下部促使某些部分生长。

(3)郭葛结论:

分离出此物质,经鉴定是吲哚乙酸,因能促进生长,故取名为“生长素”。

  2、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

成分是吲哚乙酸,生长素是在尖端(分生组织)产生的,合成不需要光照,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往下端(如胚芽鞘的尖端向下运输,顶芽向侧芽运输),而不能反向进行。

在进行极性运输的同时,生长素还可作一定程度的横向运输。

  3、生长素的作用:

a、两重性:

对于植物同一器官而言,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生长,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生长。

浓度的高低是以生长素的最适浓度划分的,低于最适浓度为“低浓度”,高于最适浓度为“高浓度”。

在低浓度范围内,浓度越高,促进生长的效果越明显;在高浓度范围内,浓度越高,对生长的抑制作用越大。

b、同一株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同:

根、芽、茎最适生长素浓度分别为10-10、10-8、10-4(mol/L)。

  4、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

a、在低浓度范围内:

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不易生根的枝条,可促进枝条生根成活;促进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

b、在高浓度范围内,可以作为锄草剂。

5、果实由子房发育而成,发育中需要生长素促进,而生长素来自正在发育着的种子。

  5、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分布在正在分裂的部位,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脱落酸和乙烯(分布在成熟的组织中,促进果实成熟)。

  6、植物的一生,是受到多种激素相互作用来调控的。

  高三生物知识点3

  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2.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3.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4.生物体具应激性,因而能适应周围环境。

  5.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特征,使各物种既能基本上保持稳定,又能不断地进化。

  6.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第一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

  7.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统一性。

  8.生物界与非生物界还具有差异性。

  9.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10.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11.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12.组成生物体的任何一种化合物都不能够单独地完成某一种生命活动,而只有这些化合物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

细胞就是这些物质最基本的结构形式。

  13.地球上的生物,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4.细胞膜具一定的流动性这一结构特点,具选择透过性这一功能特性。

  15.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16.线粒体是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17.核糖体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为蛋白质的场所。

  18.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19.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20.构成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紧密联系、协调一致的,一个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够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21.细胞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22.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特征),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因而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生物的遗传具重要意义。

  23.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也就是保持着细胞全能性。

  24.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生物与非生物的最本质的区别。

  25.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

  26.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等条件。

  27.ATP是新陈代谢所需要能量的直接****。

  28.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29.植物成熟区表皮细胞吸收矿质元素和渗透吸水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30.高等的多细胞动物,它们的体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31.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之间是可以转化的,并且是有条件的、互相制约着的。

  32.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33.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双亲的遗传特性,具有更大的生活能力和变异性,因此对生物的生存和进化具重要意义。

  34.营养生殖能使后代保持亲本的性状。

  35.减数分裂的结果是,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精(卵)原细胞减少了一半。

  36.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开,说明染色体具一定的独立性;同源的两条染色体移向哪极是随机的,不同源的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间可进行自由组合。

  37.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38.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一种基因型)。

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精子(两种基因型)。

  39.对于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40.对于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

  41.很多双子叶植物成熟种子中无胚乳(如豆科植物、花生、油菜、荠菜等),是因为在胚和胚乳发育的过程中胚乳被子叶吸收了,营养贮藏在子叶里,供以后种子萌发时所需。

单子叶植物有胚乳(如水稻、小麦、玉米等)

  42.植物花芽的形成标志着生殖生长的开始。

  43.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包括胚的发育和胚后发育。

胚的发育是指受精卵发育成为幼体,胚后发育是指幼体从卵膜内孵化出来或从母体内生出来并发育成为性成熟的个体。

  44.胚的发育包括:

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三个胚层分化→组织、器官、系统的形成→动物幼体。

  45.向光性实验发现:

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而向光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一段,向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的少,生长的慢;背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的多,生长的快。

  46.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往往具有两重性。

这与生长素的浓度高低和植物器官的种类等有关。

一般说,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47.在没有受粉的番茄(黄瓜、辣椒等)雌蕊柱头上涂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籽果实。

  48.垂体除了分泌生长激素促进动物体的生长外,还能分泌一类促激素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分泌活动。

  49.相关激素间具有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50.(多细胞)动物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基本结构是反射弧(即: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51.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

  52.动物行为中,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是相互协调作用的,但神经调节仍处于主导地位。

  53.高等动物生命活动是在神经系统-体液共同调节下完成的。

  54.生物的遗传特性,使生物物种保持相对稳定。

生物的变异特性,使生物物种能够产生新的性状,以致形成新的物种,向前进化发展。

  55.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在前后代之间保持一定的连续性的是DNA,而不是蛋白质,从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56.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57.在真核细胞中,DNA是主要遗传物质,而DNA又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所以,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58.在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对某种特定的DNA分子来说,它的碱基对排列顺序却是特定的,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

这从分子水平说明了生物体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的原因。

  59.遗传信息的传递是通过DNA分子的复制来完成的,从亲代DNA传到子代DNA,从亲代个体传到子代个体。

  60.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61.子代与亲代在性状上相似,是由于子代获得了亲代复制的一份DNA的缘故。

  6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叶绿体和线粒体中的DNA上也有基因存在)。

  63.遗传信息是指基因上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64.遗传密码是指信使RNA上的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65.密码子是指信使RNA上的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

信使RNA上四种碱基的组合方式有64种,其中,决定氨基酸的有61种,3种是终止密码子。

  66.反密码子是指转运RNA上能够和它所携带的氨基酸的密码子配对的三个碱基,由于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种,所以,反密码子也有61种。

  67.基因的表达是通过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

  68.由于不同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碱基顺序)不同,因此,不同的基因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即:

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

  69.生物的遗传是细胞核和细胞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70.一般情况下,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在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

  71.生物个体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是:

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在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

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生物个体的表现型不仅要受到内在基因的控制,也要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72.在杂种体内,等位基因虽然共同存在于一个细胞中,但是它们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在进行减数分裂的时候,等位基因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这就是基因的分离规律。

  73.由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的发病率是很高的,一般表现为代代遗传。

  74.在近亲结婚的情况下,他们有可能从共同的祖先那里继承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而使其后代出现病症的机会大大增加,因此,近亲结婚应该禁止。

  75.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F1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则表现为自由组合。

这一规律就叫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也叫独立分配规律。

  76.据统计,我国的男性色盲发病率为7%,而女性发病率仅为0.49%。

  77.一般地说,色盲这种遗传病是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遗传给他的外甥的(交叉遗传)。

  78.我国的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79.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主要****,也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它可以产生新性状。

  80.基因突变是在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或生物内部因素作用下,由于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的改变而产生的。

也就是说,基因突变是基因的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的结果。

  81.自然界中的多倍体植物,主要是受外界条件剧烈变化的影响而形成的。

人工形成的多倍体植物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使有丝分裂前期不能形成纺锤体。

  82.利用单倍体植株培育新品种,可以明显地缩短育种年限。

  83.所谓的利用单倍体进行秋水仙素处理可以得到纯合体,这里要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这个单倍体必须是针对二倍体而言,即是由二倍体的配子培育而成的单倍体。

  84.生命的起源经历了四个化学进化阶段:

从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从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高分子物质、从有机高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从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

  85.进化论者认为,现在地球上的各种生物不是神创造的,而是由共同祖先经过漫长的时间演变而来的,因此各种生物之间有着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

  86.自然选择学说包括:

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87.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对环境能适应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

这就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称为自然选择。

  88.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89.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是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90.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可以知道生物的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则是定向的(定在与生存环境相适应的方向上)。

当生物产生了变异以后,由自然选择来决定其生存或淘汰。

  91.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生存斗争推动着生物的进化,它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92.种内斗争,对于失败的个体来说是有害的,甚至会造成死亡,但是,对于整个种群的生存是有利的。

  93.生物圈包括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及其无机环境。

  94.生物与生存环境的关系是:

适应环境,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在改变环境。

  9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只是一定程度上的适应,并不是绝对的,完全的适应。

  9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既有普遍性又有相对性。

生物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够影响环境。

  97.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98.种群是指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种群的特征包括:

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

  99.生物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种群的总和。

  100.所有的生态系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既有大量的生物,还有赖以生存的无机环境,二者是缺一不可的。

  101.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便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102.食物链和食物网是通过食物关系而构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渠道。

  103.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越是位于能量金字塔顶端的生物,得到的能量越少,而通过生物富集作用,体内的有害成分却越多。

  104.人们研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主要目的,就是设法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105.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之间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106.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二者的关系是相反的,即抵抗力稳定性大,则恢复力稳定性就小,反之亦是。

  107.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的生产模式由传统的"原料-产品-废料"改变为现代的"原料-产品-原料-产品"。

  108.我们应当采取措施,保持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这样才能从生态系统中获得稳定的产量,才能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109.保持生态平衡,并不是维持生态系统的原始稳定状态。

人类还可以在遵循生态平衡规律的前提下,建立新的生态平衡,使生态系统朝着更有益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110.我们强调自然保护,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

而是反对无计划地开发和利用。

  111.只有遵循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从长远观点和整体观点出发来综合考虑问题,才能有效地保护自然,才能使自然环境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高三生物知识点4

  一、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

  1.定义:

是指人类根据植物病虫害流行规律,推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病、虫的分布、扩散和危害趋势。

  2.流程:

  二、新型农药

  1.概念:

是指具备环境和谐或生物合理的特征,具有安全、广谱、低毒、无公害、易分解、与环境相容和免除有害副作用特性的农药。

  2.学生讨论农业生产中有哪些新型农药的使用。

  三、生物防治

  1.定义:

利用病虫害的天敌生物来防治病虫害的方法或途径,就是生物防治。

  2.学生合作探讨在一个农田中,如何利用生物防治。

  3.生物防治的基本策略。

  四、昆虫信息激素的应用

  1.信息激素:

是指由成虫释放于体外,能够吸引同种异性昆虫前交尾的一类激素。

  2.应用:

学生探讨吸引素是如何用来防治害虫的?

  高三生物知识点5

  名词:

1、食物的消化:

一般都是结构复杂、不溶于水的大分子有机物,经过消化,变成为结构简单、溶于水的小分子有机物。

  2、营养物质的吸收:

是指包括水分、无机盐等在内的各种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的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

  3、血糖:

血液中的葡萄糖。

  4、氨基转换作用:

氨基酸的氨基转给其他化合物(如:

丙酮酸),形成的新的氨基酸(是非必需氨基酸)。

  5、脱氨基作用:

氨基酸通过脱氨基作用被分解成为含氮部分(即氨基)和不含氮部分:

氨基可以转变成为尿素而排出体外;不含氮部分可以氧化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也可以合成为糖类、脂肪。

  6、非必需氨基酸:

在人和动物体内能够合成的氨基酸。

  7、必需氨基酸:

不能在人和动物体内能够合成的氨基酸,通过食物获得的氨基酸。

它们是甲硫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等8种。

  8、糖尿病:

当血糖含量高于160mg/dL会得糖尿病,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的疾病由于糖的利用发生障碍,病人消瘦、虚弱无力,有多尿、多饮、多食的“三多一少”(体重减轻)症状。

  9、低血糖病:

长期饥饿血糖含量降低到50~80mg/dL,会出现头昏、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无力等低血糖早期症状,喝一杯浓糖水;低于45mg/dL时出现惊厥、昏迷等晚期症状,因为脑组织供能不足必须静脉输入葡萄糖溶液。

  语句:

1、糖类代谢、蛋白质代谢、脂类代谢的图解参见课本。

  2、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之间是可以转化的,并且是有条件的、互相制约着的。

三类营养物质之间相互转化的程度不完全相同,一是转化的数量不同,如糖类可大量转化成脂肪,而脂肪却不能大量转化成糖类;二是转化的成分是有限制的,如糖类不能转化成必需氨基酸;脂类不能转变为氨基酸。

  3、正常人血糖含量一般维持在80-100mg/dL范围内;血糖含量高于160mg/dL,就会产生糖尿;血糖降低(50-60mg/dL),出现低血糖症状,低于45mg/dL,出现低血糖晚期症状;多食少动使摄入的物质(如糖类)过多会导致肥胖。

  4、消化:

淀粉经消化后分解成葡萄糖,脂肪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蛋白质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氨基酸。

  5、吸收及运输:

葡萄糖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