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机器人走迷宫.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29515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82.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5课机器人走迷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15课机器人走迷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15课机器人走迷宫.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15课机器人走迷宫.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15课机器人走迷宫.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5课机器人走迷宫.docx

《第15课机器人走迷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5课机器人走迷宫.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15课机器人走迷宫.docx

第15课机器人走迷宫

第15课机器人走迷宫

第15课机器人走迷宫

编写意图

机器人走迷宫是本节课在经过几节实验课后,在掌握了相关知识后的一项大的、传统的,并具有一定任务难度的活动课,它要求我们的同学能够综合运用前面所学的各种传感器,加上自己的创造、创新,去分析、解释任务,搭建机器人,理解机器人走迷宫的策略,写出详细的流程图,并通过运行机器人来检验其正确性,通过反复调试最终完成学习任务。

同时,走迷宫也是一项比较有趣的活动,可以有效地考验学生的记忆和判断能力。

内容分析

在前面的课程中,我们学习了红外传感器的使用,了解了红外传感器在实际中的某些应用,本节课我们继续使用红外传感器,通过动手搭建迷宫机器人,理解机器人走迷宫的策略,学习子程序及复杂程序的编写。

根据本节课内容特点及学生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

的综合实践课,涉及到的知识比较多,因此教师要注意讲解重难点,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

本节课建议教师给学生强调走迷宫的策略的重要性,通过分析决定采取右手定则或左手定则,画出流程图,以图示展示其运动过程和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确定任务的算法,编制出程序;由实践经验总结出在设计、制作机器人时的关键(在搭建机器人时,可在左上角45度上再放一传感器,以防卡死);调试中要求小组分工合作、共享脑力智力、技术资源,在活动中得到第一手的资料,把每一次的创造、创新以及改进的地方进行记录,从而掌握实践过程的第一手资料,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比较好的地方,积累了经验,以利于活动的开展;最后进行作品的展示有利于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提高自己的作品,找到不足,发现更多、更好的创新地方,给别的同学一个示范,相互学习、借鉴提高,并形成和谐的活动课,还可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另外,子程序的建立是一个新的引入,虽然在以往的编程中有所涉及,但是本堂课给出了一个明确的定义,所以要强调并及时检验学生对它的理解,这为今后学生编程思维的培养大有帮助。

评价建议

本节课教学设计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运用系统方法,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制定教学方案、对教学效果作出评价。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在学生充分动手操作的基础上,更好的展示教学内容,进一步引起学生的求知和实践的欲望,实现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

参考资源

机器人博览:

中国机器人网:

机器人俱乐部(英文):

纳英特机器人:

教学案例

第15课机器人走迷宫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将红外传感器及多种传感器有机结合,完成机器人走迷宫;

◆理解机器人走迷宫的策略,掌握迷宫机器人的搭建;

◆学会编写机器人迷宫程序流程图;

◆掌握子程序及复杂程序的编写。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视频播放机器人走迷宫,激发学生兴趣;

◆通过教师讲解左右手定则,培养学生的编程思维;

◆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编程、调试,体会成功的乐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制作走迷宫的机器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培养学生积极探索、敢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和意识。

【教材分析】

机器人走迷宫是本节课在经过几节实验课后,在掌握了相关知识后的一项大的、传统的,并具有一定任务难度的活动课,它要求我们的同学能够综合运用前面所学的各种传感器,加上自己的创造、创新,去分析、解释任务,搭建机器人,理解机器人走迷宫的策略,写出详细的流程图,并通过运行机器人来检验其正确性,通过反复调试最终完成学习任务。

同时,走迷宫也是一项比较有趣的活动,可以有效地考验学生的记忆和判断能力。

【学情分析】

在前面的课程中,我们学习了红外传感器的使用,了解了红外传感器在实际中的某些应用,本节课我们继续使用红外传感器,通过动手搭建迷宫机器人,理解机器人走迷宫的策略,学习子程序及复杂程序的编写。

【教法选择】

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分组协作。

【教学重点】

1.理解机器人走迷宫的策略与搭建。

2.学会如何编写机器人走迷宫的流程图。

【教学难点】

1.机器人行走方向的判断;

2.掌握子程序及复杂程序的编写;

3.红外传感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多元运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1.设置情景:

欣赏走迷宫的机器人视频;

2.引入课题:

引导学生分析机器人走迷宫的原理,观察走迷宫机器人中运用到的知识,引出本堂课的任务。

学生活动:

欣赏视频,所学知识的整理和回顾,明确学习目标。

二、展现目标,引入任务

教师活动:

实例讲解机器人走迷宫的原理及走法规则:

如果一个人在漆黑的迷宫场地中寻找出口,怎么才能走出迷宫呢?

一般地,人会通过手的触摸来寻找行走路线,沿迷宫的围墙的某一侧行走可以使机器人走遍迷宫的每个地方,这是走迷宫的一般方法。

由于场地漆黑,根据两手获得的墙壁触摸信息可以做出判断,我们称沿左侧行走的方法为左手走,称沿右侧行走的方法为右手走。

让机器人假设按左手法则行走,用左手去摸索左侧的墙壁,以确定前进的方向,同时右手伸向前方,避免在前进的过程中撞到前方拐弯处的墙上。

学生活动:

通过观察和教师的讲解,了解机器人走迷宫的策略。

三、自主学习,任务探究

教师活动:

1.布置学习任务一(走迷宫策略——左右手定则)

阅读教材,根据教师所讲解的内容以及自主理解,强化对左右手定则的理解;

2.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式协作学习,完成搭建走迷宫机器人。

鼓励完成快的同学当小组长,辅导制作有困难的学生;

3.布置学习任务二(走迷宫程序的设计及子程序的引入)

通过分析“走迷宫机器人”的程序以及观察流程图,小组讨论出程序设计的意图,并独立完成程序的再设计。

对“子程序”概念的归纳及讲解,为学生整理一下编程思路。

学生活动:

1.结合教材完成任务一。

在练习过程中,完成快的同学辅导制作有困难的同学;

2.结合教材完成任务二。

在实践过程中,收集出各组制作机器人时出现的问题,协作探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分享学习的快乐。

教师活动:

1.引导和激励各组的探索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探究、合作等一系列学习活动,熟练掌握左右手定则的判断方法,正确运用到实际编程中;

2.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所学编程知识,通过子程序的学习,引导学生合理编程、简化编程。

学生活动:

动手实践,遇到问题,小组内解决。

四、学习评价、归纳总结

教师活动:

1.利用教学平台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进行自评和他评;通过归纳总结,让学生进一步强化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内容;

2.启发引导学生完成教材“博弈舞台”中的任务;

3.提示学生将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及学习感受记录到“成长基石”中。

学生活动:

1.欣赏作品,自评、他评;

2.完成博弈舞台中任务;

3.记录学习成果及学习感受。

【教学反思】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