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真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24396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8.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真题.docx

《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真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真题.docx

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真题

2012年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真题

75道选择题,50个单选,每个0.8分,共40分;25个多选,每个1.2分,共30分;写作题,第一个五分,第二个25分,共30分。

多选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漏选不得分。

1、执政为民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依据: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代表?

人民群众执政主体

2、质量互变规律

3、汇率、理论汇率概念

4、结构性减税的概念

5、银行本质,经营货币?

经营信用?

6、我国土地资源特征,A,绝对数量小,错了

7、山东自然地理资源常识,山东半岛是第一大半岛,海洋生物种类数量1000种,亿吨级大港3个青岛,烟台,日照

8、齐鲁作为地域概念使用,是哪位圣人最先提出来的,孔子,孟子,荀卿?

9、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5+1+2”教育任务

10、《社会保险法》相关规定

11、我国古代医学常识,名医,名著等

12、香港新特首梁振英

13、我国贸易地位,进口第二大,出口第一大

14、陆海空肩章底色棕榈黑天蓝

15、事业单位聘用合同分类,短期,中期,长期,项目

16、今年出台的事业单位改革文件节选

17、风险评估的几个方面

18、省厅的行政诉讼案,哪一级法院审理

19、政务微博保障了公民的哪些权利,知情权,参与权等

20、规范性文件的有效期,3-5年

21、公文类别识别,通报:

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

22、省电的常识,空调每调低一摄氏度,节电百分之10,家庭影院模式的液晶电视省电,电脑节电程序也省电

23、21世纪我国取得的一些科技成就,天河一号,超级稻等

24、国家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济南中心启动运营

25、违宪决定权的是全国人大常委会

26、可以撤销变更的是因重大误解、欺诈而订立的合同

27、物流网,云计算(cloudcomputing)是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

28、山东四德工程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

29、民事主体对自己不法行为后果依法应当直接承担的民事责任是直接责任人

30、新刑诉法的生效时间,相关规定

31、电磁波的实验证明者。

1864年,英国科学家麦克斯韦在总结前人研究电磁现象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电磁波理论。

他断定电磁波的存在,推导出电磁波与光具有同样的传播速度。

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之后,1898年,马可尼又进行了许多实验,不仅证明光是一种电磁波,而且发现了更多形式的电磁波,它们的本质完全相同,只是波长和频率有很大的差别。

32、雷锋精神核心——为人民服务

33、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34、金融犯罪界定

3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

36、文学名篇《醉翁亭记》开头一段写成后,作者欧阳修觉得没能准确反映景象。

于是再赴滁州城外,最后把开头改为:

“环滁皆山也”。

这一写作修改过程生动地体现了一个  A.参加实践的过程  B.抽象思维的过程  C.获得经验的过程  D.寻求真知的过程。

37、人与社会核心价值选择是共同进步?

协调发展?

还是共生共进?

38、检测pm2.5体现了政府公共服务?

政府的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

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39、15世纪以来的科学技术革命,分阶段等

40、事故伤害的工伤认定时间规定等等

41、事业单位考核等次,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

42、学生学校打篮球,伤了,起诉学校,如何判?

43、人间喜剧作者应为巴尔扎克,题目是雨果

44、事业单位的定义,概念

45、文化消费包括哪些

46、长效机制的特点

47、给一个定义的概念,选择下面四个选项哪些是?

48、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逻辑判断

49、并非只有天才才能创造发明,也就是说……

50、温家宝总理考察广东,对改革开放的点评,四个选项,讲改革的,多选

51、国家优化开发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

52、公文发文字号,中括号,国发〔2000〕1号

53、季羡林的话,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己思想的和谐相处,体现了什么?

54、犯罪动机属于犯罪的主观方面

55、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56、公益性文化

57、老人跌倒不扶,讲内因外因的关系

58、司法制度定义

待续

电磁波

1864年,英国科学家麦克斯韦在总结前人研究电磁现象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电磁波理论。

他断定电磁波的存在,推导出电磁波与光具有同样的传播速度。

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之后,1898年,马可尼又进行了许多实验,不仅证明光是一种电磁波,而且发现了更多形式的电磁波,它们的本质完全相同,只是波长和频率有很大的差别

“齐鲁”缘起于先秦齐、鲁两国,是齐、鲁两国的合称,原是国家概念。

齐与鲁是西周初年的两个封国,是西周在东方代行统治权的两个重要阵地。

因为西周初建时,东部沿海地区殷人和东夷人的势力强大,不服统治,屡次发生反周叛乱。

周公东征,平定武庚和商奄叛乱之后,周王便将两个最得力的人物:

周公和姜太公分别封于商奄和薄姑旧地,建立鲁国和齐国,以镇抚东方殷人和夷人。

鲁居泰山之阳,都曲阜,齐居泰山之阴,始都营丘(今山东昌乐,一说即临淄),后迁薄姑,再迁至临淄。

齐、鲁始封时,地方各百里,至春秋战国时期,经过数百年的兼并战争,两国疆域不断拓展扩大,基本控制’了今山东地区。

而且随着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民族融合,人文同化。

文化的交流,齐、鲁两国内部联系逐步加强。

有别于中原、燕赵、秦、晋、吴越、荆楚等的齐鲁地域文化圈逐步形成。

“齐、鲁”一词也逐步联系起来,由国家概念向地域概念过渡,

事业单位,一般指以增进社会福利,满足社会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方面需要,提供各种社会服务为直接目的社会组织。

事业单位不以盈利为直接目的,其工作成果与价值不直接表现或主要不表现为可以估量的物质形态或货币形态。

事业单位是相对于企业单位而言的首先事业单位包括一些有公务员工作的单位,是国家机构的分支。

科学发展观,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写入党章,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

科技革命是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合称。

一般地讲,科学革命是指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质的飞跃,它表现为新的科学理论体系的诞生;技术革命是指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新飞跃,它表现为生产工具和工艺过程方面的重大变革。

科学革命是技术革命的基础和出发点,科学革命引起技术的进步;而技术革命是科学革命的结果,先进的技术及其应用成果反过来又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目录

第一次科技革命

第二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四次科技革命

第五次科技革命

第六次科技革命

成就

1.第一次科技革命

2.第二次科技革命

3.第三次科技革命

4.第四次科技革命

影响

1.第一次科技革命

2.第二次科技革命

3.第三次科技革命

4.第四次科技革命

三次科技革命的对比

启示

面对

认识

关系

主要成就和特点

主要影响及对中国的影响

第一次科技革命

第二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四次科技革命

第五次科技革命

第六次科技革命

成就

1.第一次科技革命

2.第二次科技革命

3.第三次科技革命

4.第四次科技革命

影响

1.第一次科技革命

2.第二次科技革命

3.第三次科技革命

4.第四次科技革命

∙三次科技革命的对比

∙启示

∙面对

∙认识

∙关系

∙主要成就和特点

∙主要影响及对中国的影响

展开

第一次科技革命

  第一次科技革命(18世纪60年代)又称工业革命,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海外贸易、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资本圈地运动的进一步推行造成了大批雇佣劳动力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生产技术18世纪中叶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国外市场急剧扩大。

  开始标志:

18世纪60年代,珍妮机的发明和使用。

  开始部门:

棉纺织业。

  完成标志:

1840年前后,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历史意义:

1840年前后,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工业革命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

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编辑本段第二次科技革命

  第二次科技革命(19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资本积累和对殖民的肆意掠夺积累了大量资金自然科学取得突破性进展世界市场的出现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进一步扩大了对商品的需求。

编辑本段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二战后,资本主义推行福利制度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局稳定20世纪初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和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的形成。

(直接推动力是二战及战后各国对高科技迫切的需要--这与前两次有别。

编辑本段第四次科技革命

  第四次科技革命(20世纪后期)依据曾邦哲的观点,以系统科学的兴起到系统生物科学的形成为标志,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纳米科学与生命科学的理论与技术整合,形成系统生物科学与技术体系,包括系统生物学与合成生物学、系统遗传学与系统生物工程、系统医学与系统生物技术等学科体系,将导致的是转化医学、生物工业的产业革命。

  发展新能源被看成是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核心任务。

从战略的眼光来看,新能源本身就是一个经济发展方向,促进新能源经济的发展,可以推进能源结构乃至经济结构的转变,对国民经济产生深远影响,也是未来世界各国的竞争重点,能源工业未来的方向将是从能源资源型走向能源科技型。

美国利用经济低迷的时机,大力发展新能源,如果成功了,未来的能源格局可能将被美国所主导。

  以生物技术为重点的第四次科技革命,已经实现或者即将实现:

塑料将不以石油为原料而完全以玉米替代;建筑材料将由洋麻等纤维类作物替代;石油的枯竭也不再可怕,因为用秸秆完全可以替代;2050年人类的寿命有可能达到120岁;5亿亩的不毛之地、盐碱地将会成为植物的生长乐园。

[1][2]

编辑本段第五次科技革命

  电子和信息技术普及应用开启了第五次科技革命之门,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全球正处于半个世纪以来的又一次重大技术周期之中,不久的将来,移动宽带会覆盖到所有人群,而现在正处于从导入期到拓展期的转折点。

“手机就是当年的电灯泡,未来我们可以想象到的,就是几乎所有设备都会接入网络”爱立信总裁兼CEO卫翰思(HansVestberg)说道。

  回顾历史,人类曾经历过四次重大技术革命,工业革命时代,蒸汽机和铁路时代,电力、钢铁和重型机械制造时代,汽车和大规模生产时代,而目前是第五次技术革命,是以信息通信技术为标志的。

历史上每一次技术变革其实都分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导入期,即头20-30年,这是技术的引入阶段,新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并在主要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继而进入第二个阶段,拓展期,在这个阶段,人们会在这个技术的基础上,部署很多创新应用,新技术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掘。

  第五次大技术变革发生在25年前,就是IT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开端。

事实上现在我们正处于这次革命的转折点,从导入期到拓展期的转折点。

事实上,我们经历了不同阶段的互联,最开始的时候我们是靠固定电话把固定的各种地点连接在一起,随后连接的是人,现在因为有了移动通信,每一个人之间都可以互联互通。

随后,我们的目标是把所有的东西连接在一起,这也就是中国所讲的物联网。

现在我们就在一个创新应用的部署阶段。

[3][4]

编辑本段第六次科技革命

  第六次科技革命,从科学角度看,可能是一次“新生物学革命”;从技术角度看,可能是一次“创生和再生革命”;从产业角度看,可能是一次“仿生和再生革命”;从文明角度看,可能是一次“再生和永生革命”。

  在农业时代,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是生存压力,民以食为天,它的需求属于基本需求,科技发展主要是农学、天文学和实用技术等。

在工业时代,人类面临不断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它的需求属于基本和中级需求,科技发展主要是与物质生产相关的科技,包括现代科技的各门学科。

而在知识时代,人类的物质生活已经非常丰富,面临的压力主要是提高生活质量和满足精神生活需要,它的需求属于高级需求,科技发展主要是与物质和文化生活质量相关的科技。

精神需求还包括健康长寿和遨游太空等。

  从这些时代科技特点的变化中,可以看出——如果说,18~20世纪的科技重点是人类认识自然、征服自然,最大限度满足人类的物质生活需要;那么21世纪的科技重点则是人类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全面提高物质和文化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可持续性和适应宇航时代的需要。

[5]

  在过去500年里,世界上先后大约发生了五次科技革命,包括两次科学革命和三次技术革命。

目前,第六次科技革命正向我们走来。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在发表的《卡位“第六次科技革命”》文章中表示,“中国再也不能与新科技革命失之交臂,必须密切关注和紧跟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大趋势,在新的科技革命中赢得主动”。

白春礼说,历史经验表明,全球性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与突破。

而当今,一些重要科技领域已显现出革命性突破的先兆,新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初现端倪,世界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拂晓”。

  白春礼预期第六次科技革命很可能是在生命科学、物质科学以及它们交叉的领域出现。

因为人的生命和健康中未知的东西非常多,有很多、很大的问题需要探索,有很多新的理论需要建立。

建立了新的理论并得到应用,会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有很大改善,甚至会带动新产业的发生。

  白春礼表示,中国错失了前四次科技革命的机遇。

第五次科技革命中,中国也只是一个跟踪者,而且是一个没有取得优良成绩的跟踪者,即将到来的第六次新科技革命涉及科学和技术的深刻变革,为中国科技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

中国再不能与其失之交臂,中国必须要抢抓机遇,前瞻布局,以期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赢得主动。

而在生命科学领域,中国与国外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但最近几年随着国家对科技投入的快速增长、对杰出人才培养力度的不断加大,获得了一些非常好的成果。

相信经过不懈努力,中国会为抓住该领域的新突破奠定更好的知识基础和人才基础。

[6]

编辑本段成就

第一次科技革命

  棉纺织:

一系列纺织机器的发明

  动力:

瓦特改良蒸汽机(1785年)

  交通运输:

富尔顿-轮船(美、1807年);史蒂芬孙-蒸汽机车(英、1814年)

  1、首先发生在英国,并以英国为主体;

  2、以轻工业为主导;

  3、以蒸汽动力为主要标志;

  4、技术发明主要源于工人和技师的实践经验。

第二次科技革命

  电力的广泛应用(西门子-发电机、格拉姆-电动机)

  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卡尔·本茨-内燃机驱动的汽车、莱特兄弟-飞机)

  新通讯手段的发明(贝尔-电话、马可尼-无线电报)

  1、科学同技术开始密切结合

  2、新技术发明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国家

  3、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第三次科技革命

  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

  1.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2.科学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

  3.科学技术各个领域相互渗透。

第四次科技革命

  细胞与分子的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形成的是生物能源、生物信息与生物材料的全方位生物产业革命,将带来的是生物太阳能、生物计算机与生物反应器的技术突破与产业化。

编辑本段影响

第一次科技革命

  【主要影响】

  1、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使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与广泛建立;

  2、使社会阶级结构发生重大变革,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

  3、使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开始了城市化进程;

  4、使世界格局发生变化:

东方从属于西方

  5、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起来,殖民侵略进入以商品输出为主时期。

  【对中国的影响】

  1、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近代工业产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3、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第二次科技革命

  【主要影响】

  1、促使生产力迅速发展;

  2、生产关系进一步调整:

垄断与垄断组织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3、列强加紧瓜分世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殖民侵略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时期;东西方差距进一步扩大;

  4、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世界力量对格局发生改变;列强争夺与冲突加剧;

  5、无产阶级壮大,工运逐渐走向高潮。

  【对中国的影响】

  1、列强继续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3、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如:

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1、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手段改变;

  2、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发生变革;

  3、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各地联系更紧密;强化国家资本主义和科技竞争;扩大了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第四次科技革命

  抓住机遇就能使科技与经济实力全面崛起,细胞的人工设计与人工合成是一场有机化工、微电子技术兴起时期那样的技术革命,并将更广泛涉及许多传统产业升级变革而带来新产业的时代,系统生物科学与工程领域比以往科技的产业转化缩短了周期,欧美国家科技决策机构已经制定了教育、科技与产业体制的改革措施以迎接新的产业革命到来。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科学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随着改革开放,引进外国先进科学技术,在科技领域硕果累累。

机遇与挑战并存。

  三次科技革命共同影响

  1、改进了生产工具和技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2、导致人口增加和城市化的进程;

  3、促进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工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变化;

  4、促使阶级结构发生变化,推动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

  5、导致东方从属于西方,形成资本主义对世界的统治格局,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并形成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6、影响了世界工业的布局;

  7、加剧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编辑本段三次科技革命的对比

  开始时间及条件

  第一次科技革命(18世纪60年代)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海外贸易、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资本圈地运动的进一步推行造成了大批雇佣劳动力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生产技术18世纪中叶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国外市场急剧扩大

  第二次科技革命(19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资本积累和对殖民的肆意掠夺积累了大量资金自然科学取得突破性进展世界市场的出现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进一步扩大了对商品的需求

  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二战后,资本主义推行福利制度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局稳定20世纪初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和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的形成。

(直接推动力是二战及战后各国对高科技迫切的需要--这与前两次有别)

编辑本段启示

  科技革命的哲学启示

   

(1)其出现是实践的需要,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

  

(2)即有共性也有各自特点,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3)不仅促成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随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编辑本段面对

  如何面对新的科技革命

   

(1)作为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科技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发展科教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重视人才,建立知识创新体系。

  

(2)从个人讲,努力学习,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注意对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3)从经济学上看,充分认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认识其在社会生产中作用,依靠科技和提高效益,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4)从政治学角度看,国际竞争重点已发生变化,决定国际地位的关键因素是科技。

需全面行使国家职能,把振兴科技、发展教育作为国家战略的重点。

  (5)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面对汹涌而来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机遇与挑战、压力并存。

根据本国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经济、科技、社会发展战略,努力缩小同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

探索一条适合本国高速发展的道路,是摆在广大发展中国家面前的首要任务。

编辑本段认识

  如何认识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科学、技术、生产三者之间的关系

  

(1)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科学、技术、生产三者之间的联系大为加强。

  

(2)科学提供物化的可能,技术提供物化的现实,生产则成为物化的具体实现过程。

  (3)对于科学来说,技术是科学的延伸;对技术而言,科学是技术的升华;对生产来说,科学技术是其实践活动的必要前提。

  (4)三者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以致出现了密不可分的趋势,正如教材资料所引《苏联大百科全书》第三版中的“科学技术革命”条目所言。

编辑本段关系

  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的关系

  科学革命指的是科学理论、方法、知识等巨大的进步,从库恩的科学革命观看,往往是科学的理论、概念、规范,也就是范式或模式的突破,新学科的诞生并延伸到其它学科,比如,相对论、量子论、系统论、控制论等的诞生就导致了科学革命。

科学革命的先导有时来自哲学思潮、有时来自技术与实验的突破,后者比如,伦琴射线的发现导致了后来的物理学革命,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导致了分子生物学时代等,还科学革命又带来了技术革命,比如,系统科学于计算机技术、遗传学于基因工程技术,系统生物学于合成生物技术。

工业革命又称为产业革命(industrialrevolution)建立在经济与产业结构变革的基础上,又主要决定于技术革命是否到达导致一系列产品在技术与设计等方面广泛的刷新,从而诞生一系列发明与新产品乃至新的行业,比如,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化之于电气化能源、照明、电动机、家用电器、计算机等出现,21世纪的系统生物学与系统生物工程兴起,将导致计算机技术、纳米技术、生物技术、医药技术等学科的高度交叉与整合,从而带来在材料、能源、信息产业的全面生物产业化,可能带来新的一轮产业革命。

编辑本段主要成就和特点

  第一次科技革命棉纺织:

一系列纺织机器的发明动力:

瓦特改良蒸汽机(1785年)交通运输:

富尔顿-轮船(美、1807年);史蒂芬孙-蒸汽机车(英、1814年)1、首先发生在英国,并以英国为主体;2、以轻工业为主导;3、以蒸汽动力为主要标志;4、技术发明主要源于工人和技师的实践经验

  第二次科技革命1、电力的广泛应用(西门子-发电机、格拉姆-电动机)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