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梁0#块混凝土浇筑方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23556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46.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连续梁0#块混凝土浇筑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连续梁0#块混凝土浇筑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连续梁0#块混凝土浇筑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连续梁0#块混凝土浇筑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连续梁0#块混凝土浇筑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连续梁0#块混凝土浇筑方案.docx

《连续梁0#块混凝土浇筑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续梁0#块混凝土浇筑方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连续梁0#块混凝土浇筑方案.docx

连续梁0#块混凝土浇筑方案

连续梁0#块混凝土浇筑方案

海门河特大桥

(40+72+40)m连续梁145墩0#块混凝土浇筑方案

 

 

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宁启铁路通启段Ⅰ标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六年九月

145墩0#块混凝土浇筑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海门河特大桥(40+72+40)m连续梁施工图

2、《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3-2009)

3、《铁路砼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4、《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0-2010)

二、工程概况

设计时速:

160km/h。

桥式结构为:

(40+72+4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全长153.3m,(含两侧梁端至边支座中心线各0.65m)。

桥面横向布置:

(1.15m人行横道+0.20m挡砟墙+4.5m道砟宽+0.20m挡砟墙+1.15m人行道),桥梁顶面总宽7.2m。

145墩0#块混凝土设计方量为159.6m3。

三、人员组织安排

1、管理人员分工

为能高质量、高效率的保证海门河特大桥(40+72+40)m连续梁145#墩0#块的顺利施工,在开工前明确各人员的任务和职责,同时在施工班组中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协调好工班的工序交接问题。

投入的主要施工管理人员如下:

主要施工管理人员一览表

序号

人员

职务

联系电话

工作分工

1

常卫东

总工程师

186********

全面负责技术管理和协调工作。

2

孙永华

安全质量总监

182********

全面负责安全质量、文明施工工作。

3

李体兵

现场负责人

183********

负责现场生产协调、机械调度等。

4

王广辉

现场技术负责人

183********

负责现场施工的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工作。

5

吴春雷

工程部部长

183********

负责现场施工的质量管理工作。

6

姚志彪

安质部部长

183********

负责现场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

7

冒林虎

试验室主任

187********

负责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质量等试验控制工作。

8

韩世伟

物设部部长

183********

负责现场物质和设备供应、保障工作。

9

段颜斌

3#拌合站站长

133********

负责混凝土的拌合和运输等工作。

10

肖永平

第四责任区队长

185********

负责现场施工生产和协调工作。

11

唐中君

第四责任区技术主管

137********

负责现场技术管理工作。

2、施工班组人员分工

施工作业班组明确人员分工,各负其责。

投入的主要作业人员如下:

作业人员投入一览表

序号

岗位

人数

备注

1

交通指挥

1人

负责道路指挥。

2

记录

1人

负责混凝土浇筑记录的记录工作。

3

振捣手

4人

负责混凝土振捣作业。

4

放料

2人

负责放料作业。

5

布料、拆管

2人

负责布料和配合泵车拆管作业。

6

模板检查

2人

负责混凝浇筑过程中的模板检查工作。

7

钢筋修正

2人

负责钢筋的修正作业。

8

覆盖、养护

1人

负责混凝的覆盖养生作业。

9

临水

1人

负责临水作业。

10

临电

1人

负责临电作业。

11

合计

17人

3、现场作业管理人员分工

人员具体分工如下:

(1)总体组

组长:

常卫东

组员:

孙永华、李体兵、王广辉、韩世伟

(2)技术、质量组

组长:

王广辉

组员:

崔明鑫、吴春雷、冒林虎、唐中君等

(3)混凝土运输组

组长:

李体兵

组员:

段艳宾、王志发、纪成、施工班调度等

(4)物资设备组

组长:

肖刚

组员:

肖永平、施工班组队长、电工等

(5)安全、文明施工组

组长:

孙永华

组员:

姚志彪、刘松、班组安全员等

四、施工前准备

1、机械、设备准备

机械设备投入如下: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混凝土泵车

56m

2

1台现场施工,1台备用

2

搅拌站

120/180型

2

生产能力不小于100m3/小时,备用一个搅拌站

3

混凝土运输罐车

8方或以上

12

4台备用

4

插入式捣固器

50

6

4台施工,2台备用

5

插入式捣固器

30

2

1台施工,1台备用

6

塑料薄膜

m2

150

养护遮盖

7

复合土工膜

m2

150

混凝土养护

8

电焊机

2

备用

9

氧气、乙炔

1

备用

2、技术准备

(1)混凝土浇筑前,由项目部工程部和安质部对所有参与工作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交底内容包括混凝土方量、原材料需求及质量要求、混凝土浇筑方案、施工注意事项、施工安全质量要求等。

(2)现场报验检查

混凝土浇筑前由现场技术员及质检员再次对支架进行全面检查验收,重点检查支架是否存在脱空及加固情况、焊接是否牢固等安全隐患;对梁体钢筋、预应力钢筋安装、梁上预埋件(孔)等进行检查验收,重点检查预应力筋(或管道)位置是否正确、是否固定牢固和预埋件位置是否正确;对模板位置进行复核,模板温度进行测定;自检合格后及时报请现场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并签证检验批资料及浇筑施工许可证。

同时现场还需检查混凝土浇筑准备措施是否落实到位,所必须的设备运转情况,人员安排及到位是否落实到人,必须在以上各项工作均符合要求后,才能进行混凝土浇筑申请施工。

3、试验准备

混凝土浇筑前,由试验室主持在拌和站提前进行试拌工作,重点检查配合比是否合适;坍落度、和易性、含气量和初凝时间等;对砂、碎石含水率进行测定;检查混凝土搅拌站计量系统精度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必要时重新校核;现场准备好测量混凝土塌落度、混凝土温度和模板温度的工具,提前准备试件制作的模具、坍落度筒及含气量测定仪等现场必备的仪器;搅拌站及现场试验人员是否到位,分工必须明确且落实到人。

4、拌和站准备

根据混凝土方量和混凝土配合比,提前准备足够的水泥、粉煤灰、矿粉、砂石骨料、外加剂等。

其中要求拌和站进行混凝土供应准备不少于每次浇筑砼120%的原材料。

详细材料情况如下:

材料一览表

序号

材料

单位

数量

储存位置

备注

1

水泥

t

300

A1、A2、B2

2

中砂

t

2000

4#、5#仓

3

碎石

t

2500

2#、3#、8#、9#仓

4

粉煤灰

t

160

粉A1、粉A2

5

外加剂

t

6

1#、2#罐

5、混凝土运输通道

混凝土由3#拌合站供应,运输距离12.1km,混凝土运输通道采用当地336省道道路、正麒线道路及施工便道,到达施工现场历时35分钟左右。

在砼浇筑前确保场内施工便道畅通,并提前修整砼罐车调头及汇车场地。

为保证混凝土连续顺利浇注,派专人巡视混凝土运输通道并配备一台挖掘机和装载机随时进行道路维护。

详细运输线路如下图所示:

混凝土运输线路图

6、班前交底

混凝土浇筑前,由工程部和安质部主管对所有参与工作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交底内容包括混凝土方量、原材料需求及质量要求、混凝土浇筑方案、施工注意事项、施工安全质量要求等。

7、浇筑过程中沉降观测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根据沉降预压的原标准、原标点、原位置进行混凝土浇筑过程沉降观测,观测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对支架承载力的沉降控制,核对观测结果是否与事先预想一致,是否达到预想的效果。

观测方法及注意事项

本次沉降观测工作采用百分表读数和精密水准测量方法进行,观测过程中,各项偏差控制及内业数据处理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每次观测所用的仪器及水准尺固定,观测人员固定,观测路线固定,观测环境和条件基本相同;

观测时间: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实施监测;

测量时,水准尺气泡要稳定居中,扶尺员应快速稳定地竖直标尺,提高观测效率;

百分表读数读两遍,每次读数较差控制在1mm;水准测量每次测量在一站内完成,观测值的闭合差控制在1mm之内。

观测小组

序号

职务

姓名

职责

备注

1

组长

肖永虎

负责测量施工组织

2

副组长

徐鹏飞

协调指导测量参数

3

测量员

刘磊

4

测量员

盖新培

五、混凝土浇筑施工

混凝土浇筑应坚持“对称、平衡、同步进行”的原则进行施工,以免模板及支架因偏压产生变形。

1、混凝土浇注

采用泵车混凝土分层对称的方法浇筑,计划上午8:

00开始浇筑,下午16:

00结束。

沿0#块纵向从中间横隔板向两端分层对称浇筑,每个浇筑层厚度不宜大于30cm,上层混凝土必须在下层砼初凝前浇筑完成。

为减少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支架弹性变形对混凝土的影响,混凝土施工采用从中部向两侧对称浇筑,浇筑工艺流程为:

先浇筑底板混凝土,浇筑底板时,从横隔板向两端对称浇筑,待底板混凝土全部浇筑完成,混凝土开始初凝内模不上浮时,进行腹板混凝土浇筑,在腹板浇注过程中若因梁内翻浆或对内模造成上浮,则必须进行停息,停息时间不得大于混凝土初凝时间。

由于混凝土浇筑高大于2m,根据规范要求,需要布置串桶以减小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避免混凝土下落时碰撞到钢筋网而离析。

下料管的位置可根据预应力筋、钢筋之间的空隙进行适当调整,绝不能影响到预应力筋及受力主筋的布置。

下料管采用Ф160mmPVC管,下料管底部悬空50cm左右。

2、底板浇筑顺序

底板混凝土从中间向两端分层对称浇筑,布料时确保混凝土表面距溜管出料口不超过1m。

底板混凝土基本上从腹板下料,箱室中部时,通过串桶经天窗送料到底板,底板浇筑完成后,采用事先备好钢板封堵天窗,防止浇筑顶板时天窗漏浆。

在箱室中部的顶板上进行开天窗,天窗规格满足穿越串桶需求。

3、腹板浇筑顺序

腹板进行布料时,浇筑时按底板的浇筑顺序进行施工,从中间向两端进行浇筑,布料时确保混凝土表面距溜管出料口不超过1m。

腹板不平衡布料厚度不得超过30cm,不平衡重量不得超过2m纵向延长米。

4、顶板浇筑顺序

浇注方向均由中间向两端对称进行浇筑,并从中央向两侧推进,以防发生裂纹。

梁面标高由现场技术人员采用水准仪测量确定位置,并指挥施工人员按要求对梁面进行收面抹平。

5、混凝土振捣

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根据梁体钢筋及预应力筋分布情况,底板及腹板处采用Ф50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在钢筋分布较密,则需采用Ф30振捣棒振捣。

预应力锚板位置必须振捣密实,同时严禁碰撞预应力管道。

人员进入模板内部,加强对倒角部分的振捣。

现场配备6个Ф50插入式振捣棒、2个Ф30插入式振捣棒。

采用振捣器进行振捣,应满足以下要求:

(1)振捣器应遵循快进慢出的原则,在混凝土中上下穿插,避免触碰模板、钢筋、管道、预埋件。

振捣器与模板间距离宜为5~10cm。

(2)振捣器插入点应均匀排列,插入点距离不应大于振动作用半径的1.5倍,振动作用半径按50cm计算,且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宜为5-10cm。

(3)振捣过程中应将振捣器上下抽动几次,以使混凝土层上下振捣均匀。

(4)掌握好混凝土振捣时间,防止欠振和超振。

每一插入点可按下列表征判定停止振捣时间:

混凝土表面呈水平及出现浮浆并将模板边角部位填满,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及出现气泡。

(5)底板混凝土从横隔梁向两边分层浇筑,靠振捣棒振动及混凝土的流动性使混凝土流动到底板,箱梁内振捣人员用振捣棒引导混凝土,引导混凝土流动不得超过1m长的距离,防止混凝土离析。

(6)浇筑完底板后继续浇筑腹板混凝土。

腹板混凝土浇筑先中间后两端分层进行浇筑,振捣采用Ф50插入式振捣棒。

浇筑时要掌握混凝土初凝时间,及时在浇筑范围内补充新鲜混凝土并按要求进行振捣,避免出现施工冷缝。

(7)顶板混凝土浇筑时,坍落度可以适当降低1~2cm,坍落度小的混凝土浇筑顶板,根据混凝土坍落度调整浇筑位置,确保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

(8)其他措施

a、检查模板的人员要备有垂球,随时观察模板及支架的变形情况。

混凝土浇注前必须根据材料实际情况进行试拌,且现场必须根据现场混凝土实际情况及时将混凝土信息反馈给搅拌站试验员处,以确保拌合物各性能指标满足现场施工要求,特别是对混凝土坍落度及和易性的控制。

b、注意观察顶板混凝土浇筑时间,当混凝土浇筑完成并收好面后立即洒水覆盖塑料薄膜养护,塑料薄膜上再加盖一层土工布,要准备好养生用水。

c、现场只能有一个指挥人员进行总体指挥,避免多人参与指挥而造成现场混乱,影响施工,且在信息反馈时必须提供车号给搅拌站试验人员,以便有针对性的调整配合比。

d、现场试验要有专人负责,定人定岗,落实到每个人。

e、人员相互要及时沟通,主要在底板振捣人员和腹板、顶板振捣人员的沟通,还有布料、放混凝土人员与指挥人员、振捣工与指挥长等沟通。

f、事先要调整好振捣棒下棒位置,并做好标记。

g、混凝土浇筑至波纹管位置时安排专人来回抽动波纹管内衬管或钢绞线,避免因漏浆而造成波纹管堵塞或钢绞线的锚死。

h、混凝土捣固必须定人分区域进行浇筑,以免漏捣,每个振捣工要熟悉自己的振倒位置,并了解波纹管及钢筋分布情况。

6、试件留置

试件留取办法:

一共做8组,用于同条件2组,监理平行检验2组,拆模1组,张拉1组,备用2组。

弹性模量1组。

7、拆模

模板的拆除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以后方可进行,拆模时混凝土的温度不能过高,混凝土内部开始降温之前以及芯部混凝土与表面混凝土之间的温差、表面混凝土与环境之间的温差大于15℃时不得拆模,尽量延迟混凝土拆模时间。

8、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成并收面后,立即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然后用土工布覆盖并洒水养护,底板处应在底板混凝土收面后立即覆盖保湿养护,并按要求洒水保湿。

梁面和箱内同时进行覆盖和洒水养护,洒水次数已能保证混凝土表面充分潮湿为宜,养护时间按照规范要求进行,不得少于7天,安排专人负责。

非承重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且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拆除。

拆除底模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腹板、翼缘板及顶板模板混凝土强度及弹性模量达到设计的60%以上时方可拆除模板,梁体混凝土及预应力管道压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以上且龄期不小于5d方可进行拆除模板。

9、施工质量控制

混凝土到场后立即进行含气量的检测

混凝土含气量的最低限制混凝土养护

(1)养护期间,混凝土芯部温度不宜超过60℃,最大不得大于65℃,混凝土芯部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宜大于20℃(梁体混凝土不宜大于15℃),养护用水温度与混凝土表面温度之差不宜大于15℃。

拆模期间混凝土芯部与表面、表面与环境之间的温差不得大于20℃。

(2)自然养护期间,应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1h内对混凝土进行保温保湿养护,养护时间应符合下表,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禁止洒水。

六、混凝土施工注意事项

(1)混凝土浇注时必须分层浇筑、分层振捣,每层厚度不得超过30cm,插入式振捣棒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范围的1.5倍,振捣时间30~50s,振捣时注意钢筋密集处、锚下和波纹管下等部位,不得出现漏振、欠振和过振。

每一振点以表面出现浮浆和不再下沉,不再有大量气泡上冒为基本捣实。

为使上下层混凝土结合成整体并且混凝土色泽一致,上层混凝土振捣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并要求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为50-100mm。

捣固棒振捣时,注意锚垫板后方和波纹管处位置必须振捣密实,且不得直接捣固波纹管。

(2)底腹板混凝土,严格控制混凝土坍落度,底板混凝土坍落度宜采用试验室配置混凝土坍落度较小值为宜,在底板浇注完毕,开始浇筑腹板时,布料速度应当放缓,注意检查底板以防梁内模混凝土翻浆及内模上浮。

在内模底板上焊接标示钢筋以控制混凝土厚度,同时观察内模上浮情况。

(3)腹板浇注时,腹板混凝土灌注尽量控制两侧对称进行,以防因不均匀灌注造成内模偏压而引起内模变形。

混凝土浇注过程中要派专人用小锤敲击内模,检查混凝土是否密实尤其是倒角处加强检查。

(4)顶板混凝土灌注时,必须严格控制顶面标高及平整度控制。

顶板浇注时宜在顶面预留2cm左右的厚混凝土,浇注一段后,开始在从跨中向两侧收面,预留混凝土在收面时补满,必须进行二次收面工序,防止表面出现龟裂现象。

收面时,一定要加强劳力组织和管理、保证收面速度,必须在混凝土初凝前收完浆,边收面边覆盖,防止出现干缩裂纹。

收面提浆整平需要配备专业装置。

(5)混凝土浇注过程中,要安排专人进行支架、模板、混凝土捣固密实度、底板标高、顶面标高等控制性项目的监测及控制。

同时试验人员要随机进行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指标的检测,在拌合物出现偏离时,及时指导搅拌站混凝土生产,同时随机取样制作好混凝土试件。

(6)严格检查预埋件,确保不漏埋,并严格检查其位置、尺寸、型号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7)浇筑前,关注天气变化,尽量在天气较好时间浇筑混凝土,避免雨天浇筑而造成混凝土质量隐患及施工困难。

(8)选取有经验的捣固工和布料工,确保均衡布料及分层均匀、确保梁体底腹板倒角和隔板位置混凝土捣固密实。

(9)浇筑前,必须检查波纹管各个接口连接情况,保证管道的密封性。

七、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1、施工用电

连续梁混凝土浇注时作业空间较小,作业人员及设备比较多,且多安排夜间作业,所以施工前必须布置临电线路走向,所有带电设备必须设漏电保护器;箱梁内行照明灯要有防护罩。

2、高空作业

外模模板检查人员要系安全带,顶板施工人员要距梁体边缘有一段距离,下方人员注意高空坠物,所有施工人员必须戴安全帽。

3、夜间施工

视线不好,注意不要踩破电线外皮、被钢筋头绊倒等。

4、机械作业

注意泵车臂杆回转半径,砼运输车的行走方向等。

5、高温天气

由于气温较高,现场必须预备足够的饮用水或凉茶、清凉油、风油精、藿香正气水等消暑应急药品。

八、应急预案

1、应急预案工作流程图

 

 

2、成立应急预案组织机构

为提高抢险救援工作的快速反应能力,项目经理部成立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和协调抢险救援等相关工作,各作业队相应成立应急领导小组,组建抢险救援队伍。

组长:

常卫东

副组长:

孙永华、程学武、李体兵

组员:

王广辉、崔明鑫、吴春雷、姚志彪、肖刚、肖永平、唐中君。

义务应急抢险队队员:

人员20人,特殊情况下保证组织不少于50人的临时抢险应急救援队伍。

具体分工如下:

组长在局指领导下负责统一指挥、协调、督促应急响应小组按照应急预案进行事故抢救,在发生事故时,必须在第一时间赶到事故现场。

由于特殊原因不能及时赶往现场时,必须临时指定一名副组长代为行使组长职责。

副组长李体兵必须在第一时间赶到事故现场,负责掌握了解事故情况,积极利用各种资源,合理安排、组织现场进行抢救,肖永平配合。

程学武负责迅速与当地救援单位或设备单位取得联系,通报事故各项情况,并联系支援抢险。

王广辉在掌握了解事故情况后,制定相应技术方案、措施,为抢险工作提供技术保障,唐中君配合。

崔明鑫吴春雷姚志彪负责施工各项日常安全工作,负责督促技术,安全管理人员落实各项安全技术方案和措施,在事故发生时,负责及时组织抢险人员按照事故应急响应预案进行抢险,使事故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

高连胜、

肖刚负责应急车辆、药品供应能够满足应急所需,保证应急车辆处于正常状态。

义务应急抢险队保持人员组成稳定,定期进行学习和组织演练。

在发生事故时,必须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集合并赶往事故发生现场,服从统一指挥,进行有组织的抢险救援。

3、施工事故报告程序

施工发生险情时,事故发现第一人应立即报告现场负责人和防护人员。

现场负责人或防护人员获得信息并确认后,立即向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汇报发生情况。

项目经理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接到项目分部电话报告后,应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了解和掌握事故情况,开展抢救和维护现场次序工作。

迅速展开事故现场调查,根据事故具体情况,通知与事故有关联的单位,请求他们协助处理事故和修复设备,尽快使设备恢复功能,疏散现场人员脱离危险所。

当有人员伤亡时,拨打120急救电话,请医疗单位急救。

a向医生说明伤情和已经采取的措施,以便让救护人员事先做好急救的准备。

b讲清楚伤者(事故)的发生地点。

c说明被救者单位、姓名和联系电话,以便救护车找不到地方时好随时联系。

d搬运伤员时,若疑有脊椎受伤可能的,一定要使伤员平卧在硬板上搬运,切忌只抬伤员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伤员。

做好现场急救工作。

在专职医护人员赶到现场前,初步检查受伤人员,判断其神志、气管、呼吸循环是否有问题,进行现场急救和监护,保持其呼吸道畅通,视情况采取有效的止血防止休克、包扎伤口、固定、保存好断离的器官或组织、预防感染、止痛等措施。

⑦做好现场照相、取证和保护事故现场等工作。

⑧由项目经理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与有关部门立即联系,及时取得他们的支持。

在上级有关部门支持下,确定现场处理方案,并及时组织应急分队人员对事故进行处理,以最快速度恢复使用。

⑨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南京铁路枢纽建设指挥部、华东监理、地方安全相关部门、公司安质部等单位报告。

通知伤(亡)者家属,做好善后接待和配合事故调查处理小组工作事宜。

4、重大危险源分析

根据工程特点,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以及对重大危险源辨识分析的结果,可能或潜在的突发事件有:

大型机械施工伤人、脚手架、钢筋骨架倾覆等。

5、可能发生的危险源预防及应急措施

(1)危险源一:

支架坍塌

A预防措施

所有支架的材料应详细检查,不得使用腐朽、劈裂、铸蚀、扭曲严重的杆件和钢管等。

施工时,必须在铁路线上下行离作业点800m处设置一名防护人员,如有突发时间立即报告。

支立排架要按规范要求施工,应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并要与支架桩联结牢固,防护不均匀沉落(降)、失稳和变形。

支立排架时,应设专人统一指挥。

两排架间的水平和剪刀撑拧紧,形成整体。

现场施工人员(特种工种)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

从事高处作业的员工必须定期进行体检,患有高血压、低血压、严重心脏贫血病、癫痫病等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高处作业。

在支架搭设过程中,必须有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控,一旦发现问题,必须及时报告并整改。

在支架搭设结束后,必须有专人进行定期观测,发现支架有变形或其他异常现象必须及时报告并整改。

B应急措施

发生施工安全事故后,应立即按照事故应急救援相应程序启动应急预案,并由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根据事态严重性,组织开展应急救援。

负责现场指挥应急救援的副组长必须立即根据事态严重性和是否对行车安全构成威胁,来决定是否需要通知线路上下行防护员采取措施拦停列车,并及时通知驻站联络员与车站取得联系,采取相应应急措施。

一旦事故影响到行车和设备安全,必须立即通知上下行线路防护人员设置响墩、停车信号等操作(见移动停车信号防护示意图),并及时向相邻车站运转室报警,报警内容包括:

在什么区间上/下行线几公里处发生什么事故影响铁路运营线安全,请禁止列车进入此区间。

上下行防护人员必须设置响墩并出示停车信号(白天为红色信号旗、晚上为红色信号灯)。

各应急救援队伍在接到应急救援小组事故通知后,集合好救援人员赶往事故地点,到达事故地点后按照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统一安排开展救援,救援过程不许一切听从指挥。

负责应急物资设备管理的人员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必须立即组织相关应急救援物资及设备及时赶往事故现场。

如发生支架坍塌事故影响到铁路路基稳定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