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黔南少数民族中草药方资料.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23447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黔南少数民族中草药方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精选黔南少数民族中草药方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精选黔南少数民族中草药方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精选黔南少数民族中草药方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精选黔南少数民族中草药方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黔南少数民族中草药方资料.docx

《精选黔南少数民族中草药方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黔南少数民族中草药方资料.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选黔南少数民族中草药方资料.docx

精选黔南少数民族中草药方资料

黔南少数民族中草药方

1.胡颓星宿汤

功能:

止咳,化痰,平喘

主治:

热哮;气喘咳嗽,吐黄浓痰(苔黄腻,脉浮滑)

处方:

胡颓叶(鲜)30g车前草30g地星宿15g丝瓜根30g岩茶15g陈皮10g甘草15g

水三斤,煎取一斤,去渣,入冰糖或蜂蜜少许,调匀,分三次服,日三次,饭后服.

2.麻杏苏茶湯

功能:

宣肺平喘,止咳祛痰

主治:

一.寒哮;咳嗽气喘,呼多吸少(苔白,脉迟或紧)二.风寒咳嗽

处方:

麻黄15g杏仁12g岩茶15g胡颓叶15g苏叶10g麦冬15g五味子10g炙甘草15g桔梗10g陈皮6g殭蚕6g

水煎服,日三次

1.仙鹤黄锁汤

功能:

收敛止血,消肿止痛

主治:

痔疮出血,肛门红肿

处方:

鲜仙鹤草根120g黄锁梅根60g猪瘦肉200g

用法:

以水三斤,炖至一点二斤,分三服,日三次,饭前服.

2.刺苋润通汤

功能:

止血,祛瘀,散结,润肠,通便.

主治:

痔疮.痔疮出血.大便秘结.

处方:

刺苋菜根50g铁苋菜15g秋海棠12g生地15g仙鹤草根15g栀子10g黄柏6g甘草10g.

用法:

以水2.6斤,文火煎至1.2斤,分三服,日三次,饭前服.

.1、杠归颓叶汤

功能:

敛肺止咳

主治:

小儿百日咳,小儿咳嗽

处方:

杠板归30g胡颓叶15g

用法:

水煎服,日3-6次,连服3-5天.或代茶饮.

2.岩白菜汤

功能:

止咳化痰

主治:

小儿咳嗽,痰多,百日咳

处方:

岩白菜15g梨皮(土生者妙)30g陈皮6g朝天罐12g杠板归10g甘草12g

用法:

水煎服,日三次,饭后服.

1、止泻治痢方

1.仙鹤刺梨汤

处方:

仙鹤草根15g刺梨根30g(鲜者加倍)红糖适量,微甜为度

用法:

水煎服,日三次

主治:

腹泻,久痢

方解:

仙鹤草,刺梨根均为苦涩良药,均有止痢止泻之用,刺梨根有消食化气之功,加之红糖温调脾胃,三药合用,涩补相兼,温良相宜,故久痢腹泻得治。

病例:

李XX,男,74岁,农民;因饮食不洁,腹泻便呈稀水,一日十余次,持续二日,神形全脱;服上方一剂而愈。

黄XX,女,45岁,毛麻纺织厂职工,患腹泻半年之久,一日腹泻五六次,并常伴腹痛,经中西医多方治疗无效,后服上方七剂,诸症消失。

注:

大便稀黄,或赤中带血,红糖改为白糖。

2.重楼雪胆汤

处方:

重楼6g雪胆6g马兰10g车前草10g矮陵菜根(又名:

白头翁)10g母草15g

用法:

水煎服,日三次,空肚服。

功能:

杀菌止痢,清热解毒,祛浊化湿

主治:

菌痢,湿热痢疾

方解:

重楼,雪胆解毒杀菌,母草,车前清热利湿,马兰,白头翁轻涩止泻;诸药合用,解毒杀菌,清热,利湿敛液备至,可治菌痢为患。

凡病人腹痛腹泻,翕翕有热,郁郁不欲食,里急后重,舌苔黄腻,脉洪或实,菌痢是也,服此方其效如神

病例:

罗XX,男,63岁,农民;患痢疾十余天;腹痛泻痢,里急后重,热结旁流,便呈稀水带赤,腥臭,时有硬结屎,日五六次,不思食,喜饮水;曽服痢特灵之药,未愈,后服上方,二剂而愈。

四.止咳平喘方

咳者,咳嗽,喘者,呼吸急促,哮者,喉间有哮鸣之声,三者常合一体,或各兼有之,民间俗称“吼疱”是也;有寒热虚实之分。

1.胡颓花湯

处方:

胡颓花15g车前草(鲜)30g地星宿(鲜)30g牛肉150g

功能:

止咳平喘

主治:

哮喘咳嗽(小儿支气管哮喘效佳)

用法:

加水适量,三药与牛肉炖至肉熟,服汤吃肉,连服三天。

方解:

胡颓花味酸涩微辛,性凉,其酸涩补肾纳气,其微辛,轻宣肺气,(肺属母,肾属子,气喘者,为肾不纳气,咳者为肺气不宣,所谓母病及子,子病母优,在此证中,这里充分的反应了出来。

医者不可不明。

)车前草镇咳祛痰;(日本久保田晴光所著《汉药研究纲要》云:

“本物质(指车前草)能使呼吸运动深大缓慢,大有镇咳作用;又能亢进分泌神经,増气管及支气管之粘液、消化液之分泌,根据以上药理,以为镇咳祛痰药试用于临床,认得成绩良好…..与他种Saponin性祛痰药不同,不障凝消化器是其特色也。

”)地星宿利湿化痰;(痰鸣者,湿作祟也。

)三药和合,又取血肉有情之品---牛肉,温补脏腑;故温脏、纳气、宣肺、镇咳、利湿、化痰皆顾,共奏治疗此症之作用。

病例:

李XX,女,16岁,学生。

患支气管哮喘近8年;每感受寒热,即发作;多方治疗,只能缓解,不可根治;症状:

气喘咳嗽,喉中痰鸣如鸡鸣之声,呼吸急促,不得平卧;脉滑数,苔厚,白腻微黄。

服上方七剂,告愈,随访二年,未见复发。

2.麻杏香茶汤

处方:

麻黄15g杏仁12g爬地香10g翠兰香6g岩茶15g胡颓根30g桔梗10g紫菀10g生地15g百部15g羊齿天冬10g甘草15g

功能:

宣肺平喘,益气止咳

主治:

气虚咳喘,寒性哮喘

用法:

以水3斤,煎取1.2斤,分三服,日三次。

方解:

麻黄、杏仁宣肺散寒,二香益气舒心,岩茶、桔梗、紫菀,镇咳化痰,百部、天冬润肺补气,胡颓根、生地补肾纳气,甘草调和诸药,共奏气虚喘咳之用。

病例:

李XX,男,62岁,石匠。

患哮喘病多年;西医诊为支气管炎哮喘兼肺气肿。

症状:

呼吸急促,咳嗽连连,犹以早晚为甚,咳痰不畅,或干咳无痰,常因咳喘而不能平卧,坐以待日。

形消瘦;脉细数,苔白而薄。

服上方5剂,证状消失,连服三月,如常人。

随访二年,未见复发。

2.三白一黄汤

处方:

三白草30g八角枫须根3-5g麦冬须根15g黄柏15g薄荷10g(后下)山枝茶30g桂枝10g

功能:

清热利湿,活络祛风,凉血止痛。

主治:

热痺,症见关节红肿疼痛等。

用法:

以水三斤,煎取一斤,分三服,日1-3次

方解:

三白草清热利湿,黄柏、麦冬须根凉血止痛,八角枫通经活络,袪风除湿,薄荷、桂枝相互制约,疏散风邪,行利关节,再得山枝茶寻骨搜风,重镇止痛,活血化瘀;故清热利湿,通络祛风,凉血、活血、祛瘀备至,可治热痺为患;证见关节红肿热痛,筋脉拘急,并兼有发热恶风,口渴烦躁等症。

加减:

a.尿赤、舌苔黄腻者:

加车前草15g地星宿15g

b.瘀重,局部有瘀斑者:

加红花10g梔子10g紫草6g川芎6g生地15g

c.体虚者:

加四叶参15g黄茋15g。

d.湿重者:

加羌活15g独活15g苍术15g。

病例:

李某某,女,34岁,铁路职工。

于1992年6月患病,西医诊为风湿性关节炎。

查:

患者初觉全身乏力,汗出不畅,继而全身酸痛,开始还能行走,经多方治疗,未见好转,后疼痛移于下肢,稍有微肿,继而关节红肿疼痛,宛如锥刺,屈伸不利,麻木不仁,历时三月,经多方治疗无效,现呈瘫瘓现象。

脉象:

数而滑舌苔:

白腻浮黄

诊断:

热痹症兼湿热侵体。

服上方加d,二剂,疼痛消失,已可下地行走,连服七剂告愈。

附注:

本方八角枫如量重,亦有似醉酒样反应,如有反应,每晚(天)只服一次,无反应者日三次。

服后避风靜养。

忌食生冷酸涩、糖。

4.八风牵正汤

处方:

八角枫须根3.5-6g排风藤15-30g马兰枱15g称杆升麻10g猪蹄一只

功能:

活络通经,祛瘀散滞,扶正驱风

主治:

口眼喎斜(面神经麻痺)

用法:

共炖至肉熟,服汤和肉,或以酒为引。

方解:

八角枫舒筋活络,驱风破滞,排风藤疏风解表,马兰枱解郁祛瘀,称杆升麻提气升阳,其与马兰枱合用后,又能调营和卫,轻宣开窍;故舒筋活络,祛瘀破滞,升提开窍,调和营卫,再得猪蹄血肉有情之品,滋补元阳;诸方即顾,共奏治疗此症之效。

加减:

喎于右者:

加黄芪、人参、防风、秦艽、桑枝。

喎于左者:

加当归、川芎、羌活、防风、秦艽。

有自汗者:

加桂枝、芍药。

释注:

凡囗眼喎斜,总因气血亏虚,阴阳失调所至;清代王清任云:

人之气血若是十分,左右应各持五分,即是气血平衡;若是七分,则左右各得三点五分,然半分之气血,常成波动,易填足彼边,滿足四分,变为奇偶之数,导至一边正常,一边虚甚,失却平衡,出现偏瘫,口眼喎斜等症。

此说虽属推理,余则信服。

(学者可参阅《医林改错》偏瘫痺痿篇说。

)故在治疗口眼喎斜时,应视其身体素质,气血虚盈,注意加减。

病例:

雷某某,女,23岁,菜农;于劳动中相互喜笑而突然嘴歪,西医诊为面神经麻痹;经多方治疗无效,嘴歪反甚,历时近三月,未见减轻,嘴喎至颊,颊面紧硬;左眼变形,入睡不能闭目;服上方(无加减)一剂,则嘴歪己正,唯笑时还歪,再服三剂,即痊愈。

此方乃治疗经络中风囗眼喎斜之要方,曾治疗口眼喎斜近百例,有效率达百分之九十以上;唯脑溢血中风症的口眼喎斜,效果不佳。

附注:

方中八角枫如过量亦有似醉酒样反应,医者应视患者体质,严格掌握用量,如产生中毒现象,解法按八风汤的附注执行。

五.止血方

血乃生命之源,止得一分血,保得一分命。

1.鸡冠海棠汤

处方:

鸡冠花30g秋海棠15g朝天罐10g甜酒汁50毫升。

功能:

益气止血,阻流止漏。

用法:

加水1.2斤,文火熬至200毫升,去渣,入甜酒汁再煎一滚,顿服。

主治:

妇科血崩、血淋、久漏

方解:

鸡冠花、秋海棠凉血止血,朝天罐益气止血,三药性均为酸凉,善止宫胞离经之血,加之甜酒守而不散,故守气固漏,凉血止血,益气生血备至,崩漏得治。

此方之妙,妙在酸甘;崩漏成因,总以元气虚弱,气不能摄血所至,酸收甘补,血气得固。

病例:

某媳,女,26岁,农民。

小产后血流不止,血间接阵发性崩流,面色苍白,命显重危,脉细而弱,多方治疗无效,服上方一剂,血止安宁。

二剂后,改服当归补血汤加小红袍,半月康愎。

2.紫珠止血散

处方:

紫珠叶150g仙鹤草90g秋海棠90g朝天罐90g当归15g山醋浆草90g三七50g

功能:

止血安神,和血生血

主治:

衄血,吐血,便血,內外伤出血

用法:

共为细末,和匀,每服10-15g,甜酒水或水冲服,或每用15-30g煎水服。

方解:

紫珠叶轻宣益气止血,善止上焦之出血,仙鹤草、秋海棠、朝天罐酸凉止血,善止下焦之出血,山醋浆草、三七益气安神,止血生血,反佐当归辛温止血,故血止而不竭,血生而不瘀;诸药和合,共奏止血安神,益气生血,和血散瘀之用。

批注:

a.朝天罐还有健脾统血之功。

b.凡出血一证,无不波及脏腑,而至心血不宁;心血者,乃神之本源;故止血需得安神,得山醋浆草安神定气,止血宁心,得三七生血镇惊,秋海棠、仙鹤草乃传统止血之药,均有止血安神之功,诸药相须相使,甚为恰当。

此方治疗多种出血之症,常得心应手,随手而愈

加减法:

(1)吐血、呕血,来势凶猛者,常属气逆,用炙大黄15g煎水送服。

(2)崩漏者,气血虚弱者,用补中益气汤煎水送服。

(3)脫气者,人乳50毫升兑水100毫升冲服。

病例:

付XX,女,35岁,工人。

患胃溃疡出血,发作时,口吐鲜血,血量约250毫升,兼有瘀块;形体消瘦,面色无华,脉微弱;经中西医各种方法治疗,无效果,每星期输血补液两次,耗资累累;后服此方,三剂而宁,十五剂康愎。

随访五年,未见复发。

3.随手外伤止血药

凡遇刀斧伤,皮损外伤等出血,血流不止,随即在路边田埂,采田艾叶适量,路边菊适量,洗净,口咀绒或搗绒,敷之即止。

方解:

田艾,苦涩,凉,止血止痛,路边菊,辛涩,清热解毒,抗菌消炎,二药合用,止血、止痛、消炎;为刀斧伤权且之止血良药。

病例:

罗XX,男,13岁,学生;于72年6月X日上山砍柴,不慎,左手食指被刀砍伤,致指端指甲被削全无;伤口呈浸润型流血不止,持续约4小时,曽用血余炭,墨鱼骨等药敷之,毫无效果;而至头昏,脸色苍白等证,后敷上方,血流立止

三.痉症方

痉者,痉挛也。

常见于高热惊风、脑热抽搐。

1.鸡冠草汤

处方:

鲜鸡冠草10株茶油30毫升

功能:

清热解毒,凉血镇惊

主治:

小儿惊风,高热痉挛。

(脑炎,流行性脑膜炎)

用法:

水适量,煎服;日三次,每日一剂。

(现用法:

取鲜鸡冠草适量,捣烂绞汁,兑米泔水调匀,频服。

方解:

本方来源于1972年,《中草药通讯》所载福建省闽清县六都医院:

关于《鸡冠草治疗乙型脑炎的情况报告》一文。

据我们考查,鸡冠草乃都匀地区治疗毒蛇咬伤的草药---降龙草的一个品种,以绿茎无斑点为佳;此草药味淡微咸,性大凉,又名山亮杆菜、花姑桹、岩萵苣等,喜生岩山荫湿处,喀斯特地貌普遍有产。

福建六都医院报告说:

用其治疗“乙脑”26例,有效率达95.7%,且疗效快,无任何后遗症。

(多年来,经我们试用,对小儿高热惊风,疗效确切。

2.米泔白毛饮

处方:

白毛夏枯草嫰尖七株,米泔水适量。

功能:

清热镇痉

主治:

小儿惊风,高热痉挛。

方解:

白毛夏枯草(大苦,寒。

)淸热镇痉,安神定志,米泔水甘凉,调胃和中,轻升胃气,二药合用,甘苦相济,高热降,胃气升,标本兼故,高热惊厥得治。

注:

此方来源于民间药农治疗小儿惊风之特效药,治愈多人。

另:

贵州省1972年贵阳《中草药展览馆》展出用散血草治疗小儿惊风症100多例,效果滿意,亦是本品。

二.痹痿方

痹痿者,肢体麻木不仁,四肢无力,肌肉痿缩,行动受限或机能丧失是也,多因病久气血虚淫而成,治疗中,滋补气血,扶正驱邪,是其大法。

1.灯盏草汤

处方:

灯盏草30g石南藤15g红藤15g胡颓根30g猪蹄一只.

功能:

舒筋活络,活血化瘀,补精益髄。

主治:

偏瘫(脑血栓后遗症、肢体痿缩形偏瘫)

方解:

灯盏草、石南藤舒筋活络,溃塞疏滞,红藤理血化瘀,胡颓根固本生精,猪蹄益补元阳,又可补精生髄,故元阳得补,又有诸药理血化瘀,溃塞疏滞,推动气化,如锅炉之火,沸水气化,温暖沐室,经络得暧通畅,偏瘫得治。

加减:

形体消瘦,气血亏虚者加当归、黄芪

形体肥胖,血有余而气不足者加黄芪、归尾、赤芍、地龙、红花,参须隔日水煎服。

2.红袍仔鸡汤

处方:

小红袍30g红牛膝15g团筋药(红金钱草)15g仔鸡一只

功能:

活血通络

主治:

痹痿症(小儿麻痹症)

用法:

将仔鸡用线勒死,去毛及内脏,內腔勿洗,纳入三药,蒸熟,服汤和肉,温服,每两天服一只鸡,连服一至三月。

注:

此方乃都匀西园村雷家明老人治疗小儿麻痹症主方,曽治愈病期在一年内的小儿麻痺症多人,方义尚不能理解,有待研究。

医中龙鳞凤羽录司有奇

“藕皮散血,起自疱人;牵牛逐水,近出野老。

”我国劳动人民在数千年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

中国医药学,作为国之瑰宝,有识之士,无不穷毕生之精力,努力发掘,加以提高,为其増添异彩。

有奇君,自年轻时即学研中草医药,历三十余年,遍历山川,尝尽百草,心习方,目习症,或常或异,辄应手而愈。

尤于中草医药,有独特之见。

虽檄及岐黄之灵,肉骨而生死,不无小补于人间。

然思一人之技,终己之身,施亦有限,于是贾其余力,编著《医中龙鳞凤羽录》以期有裨于世。

《医中龙鳞凤羽录》乃有奇君多年治疗疾病经验之精粹。

有论有注。

见阴阳虚实之原委;有方药释解,见君臣佐使之调停;有中药草药之配用,见其独特之功效;有实践之病例,见病之不可猜,药石之不可乱投。

奇症奇方奇论而为奇书,阅后不无感其异也

谨为序。

承明于辛未年十月

现将此书分批分期发佈于此.

(一)

医方释解

一.痺症方

痺者,以麻木不仁,肢体关节疼痛,活动受限为症.其成之因,不外乎风.寒.湿.热等邪气乘虚而入.即內经云:

”风寒湿三气杂至”是为痺.

1.八风汤

处方:

八角枫须根6-12g当归15g生草乌1.5-3g羌活15g岩马桑30g桂枝15g

用法:

以酒(粮食酒--40度为好)3.5斤,浸泡三日,即可內服.毎次服药酒15毫升(不可多服或视体貭酌加,最多不能超过50毫升).或八角枫量降至3-5g草乌降至1-2g水三斤,煎取一斤,每次服三两,每天只服一次,服后避风休息.

功能:

祛风湿,止痺痛,舒筋活络.

主治:

风痺,;寒痺,湿痺。

(风湿性腰腿痛,关节痛,坐骨神经痛。

方解:

本方乃治痺痛要方,疗效满意。

方中八角枫、生草乌驱风除湿,;散寒止痛,活络宽筋;当归活血行气,岩马桑、羌活健脾燥湿,三药合和,则可助八角枫、生草乌驱风散寒有余,理血燥湿不足;再得桂枝调营散达,引诸药周行四肢,驱散十二经之寒;则风消寒散,湿去络通,血行气疏,共奏治风寒湿三气杂至之症。

病例:

石某,男,年三十,农民。

于76年得一疾,左腿先自胯腰处,隐隐作痛,后痛引至臀,环跳穴至阳陵泉穴之侧深部,疼痛重作,尤如锥扦,坐时痛减,起时痛甚,甚则迈步不起,弓腰就其痛,蹣珊而行,行久痛又减,坐时痛又甚;无有休止;历时三月,服活络丹类药物,毫无效果,反而加重,疼痛难忍。

后用此方,先煎水服之一剂,当夜痛即止。

后其厌煎药麻烦,用上方法泡酒服用,酒未服完,即告愈。

附注:

1.服用此方,如过量,大多数人有四肢发软,指尖发麻,头晕眼花或似醉酒样反应,此为一般正常反应,令其避风休息即可,医者应视其体况,严格掌握用药量,如产生恶心呕吐,神昏譫语….视为中毒反应,立即服浓白糖水或打吊高渗葡萄糖即可解。

2.高血压症者,心力衰弱者,肾功能衰弱者忌服。

3.百日咳方

处方:

杠板归30g朝天罐10g

The鎻愯ChuaiXi樿ChuaiCongplank綍功能:

敛肺止咳

TheQiHui瀷鎵樼洏主治:

百日咳、小儿咳嗽、久咳。

The鏃犲warship鎹熻€?

用法:

水煎服,日四至六次

The鍦version澘Lu熻嵎鐜?

方解:

杠板归酸凉敛肺止咳,朝天罐酸甘平,益气止咳,二药相须,肺气得敛不乱不逆,正气得伸,久咳得解。

The閰嶉€?

Bi勬簮Cong″?

病例:

李X,男,2岁。

患咳嗽,阵发性发作,每一发作,咳声连连,痰少或无痰,咳后气促,经西医诊断为百日咳,服西医镇咳药及鸡胆汁兑冰糖无效,延绵十天,未见减轻;服上方三剂而愈。

闆嗚Chuai4.风寒咳嗽

The鍙爢Liao忕墿Xian佺处方:

麻黄15g苏叶10g杏仁10g岩茶15g胡颓叶15g麦冬10g五味子6g甘草10g

TheJuan嶆槑Luтjoys功能:

宣肺散寒,止咳化痰

主治:

风寒咳嗽

用法:

水煎服,日三次,饭后服。

Xi撳簱方解:

麻黄、苏叶疏风散寒,杏仁、岩茶降气止咳,胡颓叶、五味子止咳敛肺,麦冬润肺宁心、甘草调和诸药;故散寒、降气、止咳、润肺敛气备至,咳嗽得治。

The鐗╄祫Xian佽strachesCong″垝注:

a此方为余多年治疗风寒咳嗽之主方,疗效确切,治愈成百上千的患者,尤其孕妇咳嗽,咳得尿滴,(有的医者不敢下药)用此方,立杆见影。

B.此方去苏叶,加:

桑叶、鱼腥草、小龙胆(又名:

伴雪开。

)治风热咳嗽,效果亦佳。

3.辣椒抹方

处方:

生草乌30g樟脑10g65度酒精1斤,浸泡7天,制成酊剂,辣椒7枚(子母灰炮脆)。

功能:

强力驱寒,活血化瘀

主治:

漏肩风(肩凝症,现之肩周炎)风湿痺痛(无红肿者),肌肉关节痛,痛有定处,痛如针锥(民间俗称“阴箭”症,效果特佳。

用法:

先用樟脑酊揉擦患处,来回揉擦至发热,再用辣椒搓擦患处,令辣椒碎于患处,再加酊液,来回抹擦,每次用一角辣椒;擦完七角辣椒,即用酒精洗刷干凈,待1--2小时后,患处即感觉焚热如烧,发烫难忍,令其强忍,勿敷冷物;待烫感消失,疼痛亦去。

方解:

本方为治疗寒痺症之外用特效药,止痛散寒力极强,方中草乌、樟脑松驰肌肉,驱寒止痛,辣椒辛热散寒,行痺祛瘀,三药合用,乃大辛大热,散寒止痛祛瘀通络备至,故寒凝痼疾得解。

病例:

石某某,男29岁,农民。

卧醒时,感肩臂部酸痛,持续四天,痛逐步加重,后于肩臂处大痛,痛如锥扦,手不能上举,穿衣困难;求治某医,服中药黄茋、桂枝、芍药、川芎、千年健、独活、羌活等剂,疼痛稍减,再服,无效;痛仍如前,后用上方揉擦一次,即告愈。

注:

漏肩风,又称肩凝症,现医院均称肩周炎,其特征为肩臂部疼痛,活动受限;前人云:

“痛定于肩臂,此着痺之类,必用外治之药攻之,煎药不能取效也。

”此方之立,乃裨意也。

附注:

现之辣椒,大多不辣,凡用此方,必迭辛辣够味的土辣椒,方可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