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农民增收的途径与措.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21493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快农民增收的途径与措.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加快农民增收的途径与措.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加快农民增收的途径与措.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加快农民增收的途径与措.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加快农民增收的途径与措.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加快农民增收的途径与措.docx

《加快农民增收的途径与措.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快农民增收的途径与措.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加快农民增收的途径与措.docx

加快农民增收的途径与措

加快农民增收的途径与措施

农民增收是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缩小“三个差距”的关键。

重庆直辖以来,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差距依然明显。

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十二五”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以上,人均达到1.2万元以上,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到2.5︰1左右的目标,需要不断深化助农增收的政策措施,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一、我市农民收入现状

2010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5277元,比上年增长17.8%,比2005年翻了近一番;五年年均增长13.4%,比全国年均增幅高2个百分点。

从收入水平看,在全国相对位次上升,但绝对差距较大。

2010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全国居19位,比2009年上升1位,但与全国平均水平仍相差642元。

从不同区域看,发展也不平衡。

“一圈”农民收入大大高于“两翼”,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南岸区达9236元,比最低的巫溪县多出5589元。

从收入构成看,来源渠道已日趋多元化,呈现出全面快速的增长势头,但仍普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一)家庭经营收入比重下降,但仍是基础。

2010年,全市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2324元,较上年增长了10%,绝对数退居工资性收入之后。

家庭经营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从2005年的55%下降到44%,下降了11个百分点。

但分析近年来我市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轨迹不难发现,影响收入的因素主要有四:

一是农产品价格;二是农业结构;三是资源占有和开发情况;四是从业成员素质。

纵览农村政策形势,农产品价格将随着中央缩小“三个差距”的决策逐年上升,农业结构将随着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调整,农村闲置资源将随着各种条件成熟渐次开发,农村人均资源占有量将随着人口转移逐年增加,农民素质将随着科技和文化普及逐步提高。

因此,家庭经营收入未来仍然是农民收入最稳定、最可靠的基础。

(二)工资性收入跃居首位,但逐步趋稳。

2010年,全市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335元,比上年增长21.7%,占农民收入的比重达到44.2%,首次超过家庭经营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第一来源。

但分析我市工资性收入的走势,基本接近全国平均水平,逐步趋于稳定,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逐步趋于稳定。

城镇化、工业化提供的就业空间并不是无限的,随着就业空间的饱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将逐步稳定,只不过是转移后的存在状态有所变化,一部分人将会转户进城,一部分人仍然处于“候鸟”状态。

二是“工价落差”逐年缩小。

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深入推进,东西“工价落差”明显缩小,农民工在当地务工同样挣钱。

因此,目前农民工已出现回流,其中一部分甚至开始返乡创业。

三是“人口红利”逐步消失。

一个国家或地区出现“人口红利”有两个必要条件:

其一是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其二是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78亿人,老龄化为13.26%,农村的老龄化程度达到15.4%,重庆的状况和全国差不多。

老龄化面临的显性问题是社会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等巨大挑战,而隐形问题则是适龄劳动人口减少,劳动生产率下降。

在这种情况下,工资性收入很难持续增长。

(三)财产性收入比重偏低,但增势强劲。

2010年,全市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90.5元,比上年增长33.5%,但仍然只占总收入的1.7%,比全国平均数低111.5元,不到全国的一半。

分析农民财产性收入来源,计划经济时期几乎完全来自于储蓄利息,而改革开放以来,除利息收入外,房租收入、土地补偿收入也逐渐成为农民财产性收入的重要内容。

但由于土地市场化改革滞后,农村金融市场发展迟缓,农民财产性收入构成依然单一,土地等重要财产的价值仍没有充分发挥。

据专家保守估计,从1952—2002年,我国农民向社会无偿贡献土地收益51535亿元;其中2002年无偿贡献的土地收益为7858亿元,相当于被无偿剥夺了价值26万亿的土地财产权,而我国自实行土地征用补偿政策以来,累计支付的土地征用费不超过1000亿元。

对身无长物的农民而言,财产性收入只有依靠其拥有的土地权益来实现。

随着我市农村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农村“三权”抵押贷款的实施,使农民依靠土地权益而获得财产性收入成为可能。

(四)转移性收入大幅增长,但仍有上升空间。

2010年,全市农民人均转移性收入527元,比上年增长39.1%,比全国平均数高74元。

转移性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10%,比2005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

主要为离退休金、养老金、赡养费、报销医疗费、种粮直补、良种补贴收入等。

随着中央惠农政策力度逐年加大,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城乡社会保障逐步接轨,转移性收入也将进一步增加。

二、农民增收面临的形势

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十二五”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万元的目标,未来五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必须保持年均增长18%以上的速度,人均每年净增收1300余元。

综合多方面因素分析,实现这一目标,既有有利条件,也面临巨大压力。

(一)有利因素

一是宏观环境将为农民增收提供巨大动力。

随着中央支持“三农”发展的力度逐年加大,投入逐渐增加,特别是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建设重庆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

二是日益增强的经济实力将为农民增收提供有力支撑。

“十一五”期末,全市人均GDP2.7万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991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就超过了2000亿元,具备了工业大规模反哺农业、城市大力度支持农村的条件。

三是农业转型将为农民增收开辟更广阔的空间。

重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主城进入“二环时代”,1000万人口、1000平方公里的特大都市加快建设,为拓展农业的生产、生态、生活功能,全面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重大机遇。

(二)困难与压力

一是农业基础依旧薄弱。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农田灌溉条件较差,自然灾害频繁,农村及场镇防洪能力低;农业生产物质技术条件较差,支撑体系不全,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靠天吃饭”的局面仍然没有根本改变。

二是资源约束矛盾凸显。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耕地资源数量递减和质量下降趋势难以逆转,全市人均耕地面积仅1.17亩,为全国的1/2;人均蓄引提水能力仅269立方米,为全国的1/3,工程性缺水严重,同时兼有水质性缺水和资源性缺水。

三是产业化经营水平较低。

农业经营规模小,农业生产成本、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上升,比较效益低下,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滞后。

同时,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尚未形成,农村劳动力平等就业的体制性障碍尚未消除,制约了农民增收。

四是科技水平和劳动力素质有待提高。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高层次农业创新人才匮乏,科技基础条件薄弱,成果转化应用不够。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移,人力结构矛盾加剧,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现象日趋明显,农村劳动力总量过剩与结构性短缺并存。

三、加快农民增收的途径

分析我市农民收入现状和面临的形势,我认为,完成“十二五”农民增收的目标,关键要抓住以下主攻重点:

一是家庭经营收入是基础,必须进一步强化。

2010年,我市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收入比全国平均数低509元。

未来五年,必须进一步夯实家庭经营收入这个基础,确保稳步提升,力争赶上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二是工资性收入是主导,必须进一步增加份额。

在稳定农民外出务工的同时,加快就地转移就业步伐,提高劳动力素质,进一步增加工资性收入份额,稳定比重。

三是财产性收入是增收的新途径,必须不断挖掘潜力。

抓住中央推进“三化同步”、我市建设改革试验区的契机,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农业经营机制创新,实现财产性收入的成倍增长。

四是转移性收入是重要补充,必须进一步完善。

进一步加大农业投入,扩大对农业的补贴和支持。

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做大主导产业,夯实支撑促增收。

粮油产业重点是稳定播面,主攻单产,推广良种良法,大规模开展高产创建。

袁隆平研发的超级稻新品种亩产超过900公斤;我市南川区“籼改粳”新品种平均亩产达到650—850公斤,既解决了高温伏旱下水稻高产稳产的问题,又极大地改善了品质,增加了农民收入,带来重庆水稻革命性的变化,这说明我市粮油产业大有潜力。

优势主导产业重在进一步扩大规模,延伸链条,提高效益。

突出抓好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长江三峡柑橘产业带和1000万亩蔬菜自给保障工程建设。

同时,针对各区县千差万别的自然地理条件,着力培育发展渔业、林业、蚕桑、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创建产业特色区县。

如果全市粮油产值能稳定在200亿元以上,畜牧产值达到600亿元以上,柑橘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蔬菜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再加上产业链条的延伸,把全市的农产品加工业销售值与农业产值之比由现在的1:

1.3提高到1:

2左右,就能增加1000亿元的销售值。

假设农民能够从产业链条上分享10%的增值收益,人均就可以增收500元。

如果考虑物价因素,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将会更高。

(二)发展非农产业,转移就业促增收。

主要有三个抓手:

一是深入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坚持把劳务作为第一产业、第一经济来抓,大力开展阳光工程培训和新型农民培训,争取每年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30万人,全市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总体稳定在950万人左右。

二是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

支持区县特色工业园区建设、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带动农民就业增收。

突出发展乡村旅游,推出生态游、乡村游、名镇游等各类主题活动。

以特色经济作物基地为载体,通过开展各种节会活动,加快发展休闲农业。

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使二三产业收入占比由目前的6%提高到12%以上。

三是扶持农民自主创业。

认真落实市委三届九次全委会决定,大力发展微型企业,制定出台优惠扶持政策,努力打造低物流、低税费、低要素、低融通、低物业成本的投资环境,营造创业热土,激发创业活力,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和农民自主创业,培育一批创业园、创业街。

(三)转变经营模式,产销一体促增收。

在农户分散经营的情况下,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千军万马的小流通难以适应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广大农民往往增产不增收。

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在转变经营模式上做文章,产销一体,风险共担,措施有三:

一是壮龙头。

通过贷款贴息、减免规费等优惠政策,支持龙头企业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运销,培育一批百亿级、五十亿级、十亿级的龙头企业。

大力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让农民和企业建立稳定的产品购销关系。

对于龙头企业到农村租地,适当搞一些示范基地是可以的,但不能大规模圈地,因为土地是农民最大的生存权、发展权。

二是抓合作。

这是把农民组织起来进行有效生产的重要形式。

全市现有1万多个专业合作社,但这些合作组织的突出特点,就是管理职能、官方色彩更强一些,经营服务、民间色彩更轻一些,必须加快改造步伐,着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合作社的内生性、自发性、灵活性。

对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或者办了不划算的事情,要本着谁能服务谁服务、谁能服务支持谁的原则,积极培植多样化的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

三是拓市场。

完善农产品营销体系,加大品牌建设力度,深入开展农商对接,组织市内大型商贸餐饮企业到农村采购农产品,经常性组织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参加各类展示展销活动,确保农产品卖得远、卖得久、卖出好价钱。

(四)开发闲置资源,挖掘潜力促增收。

农村资源开发利用不够,是制约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

目前,全市有近1000万亩可利用林地,130多万亩水面,耕地的复种指数也不高,还有大量的赋闲劳动力。

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必须深度开发农村闲置资源,挖掘增收潜力。

一是开发“闲山”。

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放活山林经营,发展林下经济,适度规模发展林下养禽、养畜、种植、林果等产业。

二是激活“闲水”。

利用三峡水库130余万亩闲置水面,每年投入2—3亿元,打造三峡库区天然生态渔场,带动10万渔民增收致富。

三是挖掘“闲地”。

利用立体气候优势,挖掘土地潜力,大力发展柑橘、蔬菜、中药材等优势特色产业,依托博富文、三峡建设集团等龙头企业,建设亚洲最大的橙汁加工和晚熟鲜销柑橘基地。

开发400余万亩冬闲田土,因地制宜种植榨菜、马铃薯、小杂粮等。

四是用好“闲劳”。

针对留守的农村劳动力多为老人和妇女,积极帮助农民寻找增收项目,让七八十岁的老人和残疾人也真正行动起来。

比如垫江的劳务外包,老年人在家就可以组装电子原件,实现坐地增收。

(五)深化农村改革,激活要素促增收。

当前,随着我市农村土地、林权、房屋等产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农村“三权”抵押融资全面推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使一些长期以来制约财产性收入增长的因素得到逐步化解。

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重点有三个渠道:

一是土地财产收入。

通过逐步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在城镇建设规划范围外经批准的非公益性项目,允许农民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开发经营;探索建立土地流转保证金制度和风险基金;大力发展以地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措施,保障和提高农民土地财产收入。

二是房产收入。

完善农村居民住房产权,探索建立农村房产市场。

扩大宅基地复垦和“地票”交易规模。

鼓励农民通过农房风貌改造发展乡村旅游或对外出租。

三是股权收入。

积极发展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重点推广土地股权合作、内部要素合作、混合股份合作等模式。

加快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将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到人,按股分红。

力争“十二五”末,财产性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重提高到5%以上,人均达到600元。

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农民增收的工作协调机制。

在现行的农业制度设计下,农民增收关键要靠政府推动和投入。

因此,建议市里在总结“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的基础上,及时启动实施全市“农村居民收入超万元计划”,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将增收实绩纳入考核范围,并构建农业、发改、财政、水利、交通、金融等多部门参与的工作联动机制。

同时,将实施“超万计划”纳入财政预算,设立专项经费,逐年增加投入。

财政支持的重点应从重生产转向重民生,从重锦上添花的项目投资转向重弱势群体的雪中送炭,缩小贫富差距。

(二)加快推进统筹城乡“五个一体化”。

造成城乡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城乡分享发展成果的制度分割、机会不均等。

因此,建议要坚持用统筹城乡的办法抓增收,加快城乡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要素市场、劳动就业“五个一体化”进程,逐步实现城乡统一的体制机制、政策制度、社保标准和城乡居民统一的权利义务。

采取国家投、地方配、民间筹的办法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加强以水利、交通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土地、林权、资本、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向农村流动。

实行农民工与城镇劳动者同工同劳同权,健全农民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监控管理制度。

(三)有效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建议在完成农村“三权”确权颁证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闲置、超占宅基地退出机制,进一步完善征地补偿安置措施,加大宅基地复垦和集体建设用地整理力度,扩大“地票”交易,最大限度盘活农村土地资产。

深化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打通农民从集体资产中获取收益的通道。

(四)切实化解影响农民增收的“三大风险”。

自然风险、疫病风险、市场风险是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症结。

一旦发生风险,所有的努力都将付之东流。

因此,促进农民增收尤其要注意防范风险。

建议增加基层防疫体系建设投入,健全队伍,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落实目标责任制。

组建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不断扩大农业保险的品种和覆盖范围,完善保费补贴政策,建立健全政策性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降低农业生产风险。

加强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及时发布供求信息,指导农民生产。

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实行保护价收购,保障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五)进一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随着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老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现象已非常突出。

知识水平较低,素质不高已成为影响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原因。

因此,建议市里要更加重视农民的教育培训,从战略的高度,制定农民教育培训规划,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民生产技能。

积极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和“阳光培训工程”,实施科普“村村通”工程,开展经常性的“三下乡”活动,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教育和培训,加快提高农民的科技致富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