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自考小抄文档.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20696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4.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自考小抄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自考小抄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自考小抄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自考小抄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自考小抄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自考小抄文档.docx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自考小抄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自考小抄文档.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自考小抄文档.docx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自考小抄文档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是研究个体心里与发展以及为了促进个体心里发展的人类学习与教育的精神实质与规律的科学。

发展心里学:

主要探讨个体心里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学科。

教育心理学:

主要探讨学校教育情境下学与教心里特点和规律的学科。

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的第一本发展心理学著作人是陈鹤琴。

以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产生于西方。

1897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上第一个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产生,为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奠定了心理学思想基础。

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

撰写并出版了《儿童心理》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因此,普莱尔被尊称为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

霍尔还出版了《衰老:

人的后半身》是一本最早正式研究老年心理学的著作。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为标志。

前苏联教育心学的发展,主要是在维果斯基带领下。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则:

客观原则,发展性原则,教育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论理性原则。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设计:

横断研究设计,纵向研究设计,聚合式交叉设计。

发展教育与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问卷法,测验法。

观察法:

长期观察和定期观察法。

实验法指:

根据研究目的,改变或控制一些条件。

实验法的种类:

自然实验法,教育心理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

华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

华生从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立场出发,提出除了,极少数的简单反射外,环境决定论的发展。

环境决定论,华生说过:

请给一打健康而没有缺陷的婴儿,让我放在我自己的特殊世界中教养,那么,我可以担保,在这一打婴儿中,我随便拿出来一个,都可以训练成为任何专家,无论是他的能力,嗜好、趋向、才能、职业及种旗的是怎样,我都能够任意训练他成为医生或一位律师,或一位艺术家,或一位商人首领,或可以训练他成为一名乞丐或窃贼。

华生认为出生的婴儿有三种情绪反映:

怕,怒和爱。

华生的婴儿教育观:

反对统一标准,提倡区别对待,反对体罚儿童,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儿童的各种习惯,对幼儿养护的标准,提倡对儿童青少年正确的性教育。

(论述)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

1900年,弗洛伊德出版被子世人公认是他最有代表的著作<梦的解析》该书出版标志着精神分析心理学的诞生。

弗洛伊德认为,个体心理发展的,特别是其人格发展的动力,是由原我,自我,超我三者相互斗争,相互协调的结果。

原我:

类似于“无意识”的含义。

它是最原始的,本能的而且在人类中最难以接近的部份。

原我的核心就是本能。

自我:

是意识结构部份。

个体发展到儿童份部,逐步学会了不能冲动随心所欲。

逐渐考虑到后果,考虑到现实作用。

超我:

一是自我良心,一是自我理想。

在人格发展的过程中,超我是自我的人格控制。

心理发展具体年龄阶段:

口唇期(0-1),肛门期(1-3)前生殖器期(3-6),潜伏期(6-11)生殖器期(11、12以后)

焦虑主要有三种:

客观性焦虑,神经性焦虑,道德上的焦虑。

埃里克森,是新精神分析心理学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埃里克森认为,心理发展主要是个人与社会交互作用的结果。

心理社会性发展的八阶段理论(论述):

1、学习信任阶段(出生——1岁)2、自主与羞怯、怀疑阶段(1——3岁)3、主动与内疚阶段(3——6岁)4、勤奋与自卑阶段(6——12岁)5、同一性与角色混乱阶段(12——20)6、亲密与孤独段(20——40)7、繁殖与停滞阶段(40——60)8、自我整合与绝望阶段(60岁以后)

皮亚杰:

发生认识的创始人。

皮亚杰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的主要有以下4个:

1、是成熟2、练习和习得经验3、社会经验4、是平衡

适应有三种:

1、同化2、顺应3、平衡

心理发展(智力发展)有具体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2、前运算阶段(2——7岁)3、具体运算阶段(7----12)4、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

心理发展:

指一个人的心理在坏境与教育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

最近发展区:

教学时,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

别一种即将要达到的发展水平。

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的关点是维果斯基提出的。

论朱智贤关于心理发展的理论?

答:

1、讨论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2、强调用系统的观点研究的观点心理发民问题3、教育用系统的观点研究心理学4、多学科结合研究心理发展问题。

遗传:

亲代的某种特性基因在子代再表现的现象。

遗传的作用:

遗传为心理发展担供了生物的前提。

家谱分析法:

就是选出一个具有某一特征的对象作为指标个案,然后从这指标个案出发,调查其家族史中出现相似特征的对象的数目。

英国科学家高尔顿最早运用家谱分析提出了“天才是遗传的”观点。

遗传只为心理发展提供了生物前提和自然条件,其作用不能夸大,这表明遗传不能完全决定个体的心理发展。

成熟:

随着年龄增长自然而然出现的个体身心的成长变化。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提出了著名的成熟决定论。

他主张:

1、支配发展的因素有两个:

成熟和学习。

其中成熟更为重要。

2、心理发展是一个按顺序与成熟的关系较大,与学习的关系较少。

3、心理发展主要由成熟决定的。

社会环境对人的心理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辩证惟物主义认为,教育对个体心理发展的主导作用是通过个体活动、通过个心理发展的内部原因来实现的。

教育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答:

1、教育能促进或延缓个体心理发展的进程。

4年级是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的一个转折期。

2、教育是引起个体领会和掌握知识经验的关键。

3、教痛必须适合个体心理发展内在需要的变化。

总这,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是心理发过程中,外因与内因的关系。

内因是发展变化的基础,外因是发展变化的科学条件,外因是通过内因引起的。

我国发展心理学界普遍认为,在个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过程中,社会和教育向个体提出的要求所引起有新的需要和其已有的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也就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

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是指:

个体心理在一定年龄阶段中的那些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关键期:

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动物习性学家提出的“印刻”

印刻与学习有4点不同:

1、印刻不依赖于任何一种强化。

学习则是如此。

2、印刻是不可逆的。

学习则不会这样。

3、印刻可能形成很快。

则学习需要多次尝试。

4、印刻只会在早期的“关键期”。

而学习在任何时期内发生。

游戏是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的一种社会性活动。

幼儿对左右概念的正确理解要到9——11岁才完成。

人的一生中大部份词汇是在幼儿期所掌握的,其中3——4岁汇量的年龄长率最高。

依恋:

婴幼儿对某个人或某些人特别亲近而不愿意离开的一种情感。

婴幼儿与母体相互作用发展过程的几个阶段:

1、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0——3个月)2、选择性的社会反应阶段(3——6个月)3、特定的依恋阶段(6个月——2、3岁)4、目标调整的参与阶段(2、3以后)

动作发展规律遵土地循什么原则?

答:

从上而下原则、由近及远原则、由大到小原则。

自我意识是一种形势,是主体对自己的反映过程表现为对自己的认识、态度和行为调节。

婴幼儿有气质类型,托马-切斯的三类型说:

1、容易型2、困难型3、延缓型。

幼儿性格发展的突出时期:

1、活泼好动2、好奇好问3、易冲动自觉性差4、缺少自信心,模仿性强。

进入小学儿童的主导活动就是从游戏转变为学习。

可分为广义和狭义。

学习动机:

引起个体行为,维持这种行为,并使这种行为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一种心理倾向性。

元记忆:

个体对自己记忆过程的理解和认识。

主要有元记忆知识、理解、监控。

整个小学阶段,学生是从具体形象性向抽象逻辑性过渡。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质变化期或“关键年龄”一般认为是在小学4年级(10—11岁)

道德感:

人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举止、思想意图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

理智感:

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认识、探求或维护真理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美感:

人对客观事物或对象美的特征的情感体验,是由具有一定审美观点的人外界事物的美进行评价时产生一种肯定、满意、愉快、爱慕的情感。

自我评价由他律向自律性发展

角色采择:

个体采取他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和情感的一种必要的社会认知技能。

青春期心理表现出以下特点:

1、过渡性2、闭锁性3、社会性4、动荡性

随着初中生情绪感体验也复杂了,最明显的是:

1、强烈与温和。

(用狂风暴雨来形容)2、外露与含蓄3、波动与稳定4、自尊与自卑

成人感:

初中感到自己长大成人了,渴望参与成人的活动,要求独立,希望得到自尊的体验。

初中生在社会发展的任务及其都师在其发展中的作用?

答:

1、谋求独立2、确定自我3、获得性别角色4、准备适应性的成熟5、学习适应成人的社会。

代际差异:

两代人之间的思想、行为等方面的差异。

群体差异:

以人的某种属性相区别的群体之间的差异。

个体差异(个别差异):

是个体在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而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特点。

个别差异主要是两个方便:

一是智力因素二是人格因素差异

智力因素主要是智力水平的个别差异、智力结构的个别差异和特殊才能。

元认知:

是个体对自己认知过程和结果意识,它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

人们将智力测验作为鉴别智能超常儿童的主要工具,把智商作为鉴别能超常儿童的决定性指标。

学习:

凭借经验在主体身上产生的比较持久的能力和倾向的变化。

认知策略:

对内的、控制与调节自己的认知技能。

加涅的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

答:

一、加工系统(操作系统)1、瞬时记忆2、短时记忆3、长时记忆二、执行控制和期望系统。

1、可以被意识到2、易受其它过程干扰3、可以随时练习而改进、提高4、因智力和动机水平而呈现出个体差异5、需要耗费心理能量。

梅耶的学习模型?

答:

1、注意2、原有的知识3、新知识的内部联系4、原有知识与新知识的联系5、新知识进入长时间记忆STM为短时记忆WM为工作记忆LTM为长时记忆。

联结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桑代克、巴浦洛夫和斯金纳

试尝错误学说(试误说):

学习不断常试错误,满意的保留,不满意的消去(桑代克提出)。

桑代克提出的学习率?

1、 准备律2、效果律3、练习律

巴浦洛夫通过实验发现的条件反射被人称为经典条件反射

以具体事物“第一信号”以词语“第二信息号”

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又称为工具性条件反射。

强化:

凡施加某种影响有肋于机体反应频率、速度和强度增加的过程。

格式塔心理学的学习理论及其观点?

答:

一、格式塔心理学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1、学习是对问题情境的整体知觉和理解。

2、学习的过程是顿悟而不是试误。

二、苛勒的猩猩学习实验。

1、利用工具克服阻碍的实验2、“制造”工具的克服阻碍的实验。

三、对格式塔的心理学学习理论简评。

意义学习三个条件:

1、学习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2、学习者必须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3、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

班杜拉提出学习是由注意、保持、动作再现和动机过程组成的。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学习观(论述):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学习观1、必须尊重学习者2、必须相信学习者3、必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4、教师必须是具有感情的。

二、对人本主义学习观的得简评。

广义的知识分类:

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大类

学习的过程经过习得、巩固与转化、提取与应用。

表征:

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指信息在人脑中记载和储存的方式。

陈述性知识主要以命题网络或图式进行表征。

表征式程序性知识的最小单位是产生式

学习策略:

指学习方法进行选择、运用和调整

高原期:

在技能形成中,练习中期往往出现进步暂停顿的现象,这就是练习曲线上所

迁移:

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迁移:

1、正迁移,负迁移和零迁移2、顺向正迁移和逆向迁移。

品德:

指个体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为时所表现出来的某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我国传统的观点(论述):

1、道得认识2、道德情感3、道德意志4、道德行为。

章志光有品德形成三维结构(解答)

答:

由生成结构、执行结构、定型结构。

生成结构:

指个体不道德状态过渡到出现道德行为或初步形成品德时的心理结构。

执行结构:

定型结构:

个体具有某种品德的心理上结构。

对偶故事法是皮亚杰研究道德判断的主要方法。

皮亚杰的4阶段说(道德品质阶段)

1、 自人中心阶段(2——5岁)2、权威阶段(6——8岁)3、可逆性阶段(8——10岁)4、公正阶段(11——12岁)

柯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学说(论述):

一、前世俗水平1、服从与惩罚的对象2、朴素的利己主义的定向。

二、世俗水平1、社会习俗的定向2、铁序和法规定向三、后世俗水平1、社会契约的定向2、良心和普遍原则的定向

造成品德不良主要有主、客观原因:

一、学生品德不良的客观原因1、家庭方面

(1)父母的溺爱、迁就

(2)父母对子女的要求过高(3)家长的教育方式方法不一至(4)家长缺少表率作用(5)家庭成员本身的恶习或家庭结构的剧变。

2、学校方面3、社会方面二、学生品德不良的主观原因1、缺少正确的道德观和道德信念2、道德意志薄弱3、受不良行为习惯的支持4、性格上某些缺点5、某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成就动机:

由追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组成。

奥苏伯尔有关成就动机的关:

1、认知内驱力2、自我提高的内驱力3、附属内驱力

归因理论:

从结果来阐述行为动机的,它的理论价值与实际。

班杜拉将强化分为:

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学习动机的形成(论述)一、学习动机的形成1、学习动机可以由外部条件激发2、学习动机可以由内部需要转化。

二、学习动机的变化1、外部学习动机与内部学习动机相互交替、转化2、近景性学习动机与远景性学习动机相结合3、主导性学习动机与铺肋性学习动机协调作用。

学习动机可以迁移。

学习动机的培养:

1、远近性学习动机与近景性学习动机教育相结合2、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发求知欲3、充分利用反馈与评价的作用四、科学运用奖励与惩罚五、合理开展学习竟赛活动六、引导学生对学习春成败进行积极归因。

学习评价: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研究目的,改变或控制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种心理活动的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这种心理活动之间关系的方法,称为(B.实验法)

2.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D.冯特)

3.新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C.埃里克森)

4.用家谱分析法研究遗传与智力的关系问题的第一个科学家是(C.高尔顿)

5.教育和心理发展之间的中间环节是(A.领会)

6.成人用"如果你再不听话,大灰狼就来了"的话教育孩子。

这是利用儿童的(C.预测)恐惧。

7.婴儿说出的句子像发电报式的电报句的年龄阶段处于(A.1.5-2岁)

8.影响小学生性格发展的最直接的因素是(A.家庭教育方式)

9.在下列时间单位中,小学生最容易掌握的是(A.一小时)

10.一般认为小学生思维发展的质变期或关键期是小学(B.四年级)

11.当一个人的思维发展处于"每个人对问题的看法都是不一样的"时,其思维发展处于(B.多元论阶段)

12.从记忆方式的发展来看,高中生擅长于采用的记忆方式是(A.理解)

13.自我形象受到空前关注是在(C.高中阶段)

14.在历史上规模较大,时间最长的一项关于超常儿童的追踪研究是由(C.特曼)率领的研究小组完成的。

15.将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的心理学家是(B.卡特尔)

16.在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中,认知领域的最高级目标是(D.评价)

17.奥苏伯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A.有意义接受学习)

18.现代认知心理学的陈述性知识相当于加涅学习结果分类体系中的(C.言语信息)

19.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形式主要是(D.产生式)

20.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反对形式训练说,提出了迁移的(A.相同要素说)

21.体现了垂直迁移的具体事例是(B."角"的概念的掌握影响"直角"、"平角"等概念的学习)

22.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规范和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具有评价意义的特性叫做(A.品德)

23.品德心理结构中最具有动力色彩的成份是(B.道德情感)

24.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的过程,提出了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理论的心理学家是(D.柯尔伯格)

25.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需要的最高层次是(B.自我实现)需要。

26.一般而言,把学习成败归因于何种因素对学习动机的激励作用最大?

(A.努力程度)

27.为了与学生家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应扮演的角色是(D.协商者)

28.教师将以往教学监控的过程和方式恰当地运用到与其相同或类似的环境中。

这表明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D.迁移性逐渐提高)

29.测验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况下行为表现的有效程度叫做(C.效标关联效度)

30.在实际测量中,信度值一般用描述两次测量结果一致性的(D.相关系数)来估计。

1.用同一种测验对同一组被试前后两次施测结果的相关系数来表示的信度称作A.重测信度

2.根据动机的归因理论,在能力高低、努力程度和身心状态三种因素中,属于可控的内在因素是B.努力程度

3.学生为了获得教师的赞许而努力学习,这种动机被奥苏伯尔称为A.附属内驱力

4.在强化的作用下,有机体反应的频率、速度和强度将C.增强

5.柯尔伯格认为,决定儿童品德发展水平的是A.思维发展水平

6.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称为学习的B.迁移

7.奥苏伯尔用来解释有意义学习过程的是C.同化论

8.程序教学的形式之一是斯金纳提出的D.交叉式程序

9.奥苏伯尔将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统称为A.意义学习

10.提出发展任务这个概念的是美国心理学家C.哈维斯特

11.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开始过渡的年级是B.初二

12.影响小学生性格发展的最直接因素是A.家庭教育方式

13.小学生能比较概括地、灵活地掌握左右概念的年龄是D.9~11岁

14.幼儿的主要思维形式是B.具体形象思维

15.大脑皮层的发育是按一定顺序进行的,成熟最晚的是C.额叶

16.随着年龄增长自然而然出现的个体身心的成长变化,称作D.成熟

17.华生以阿尔伯特为被试,研究其惧怕情绪发展的方法是A.经典条件反射

18.弗洛伊德认为,人格中的意识结构部分、其活动遵循现实原则的是B.自我

19.弗洛伊德将由于担心原我的需要所导致的冲动可能战胜自我而引起的焦虑称作A.神经性焦虑

20.1903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诞生的标志之一。

它的作者是A.桑代克

21.埃里克森认为,小学阶段心理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矛盾是B.勤奋感对自卑感

22.广义的发展心理学包括个体发展心理学、民族心理学和C.比较心理学

23.内部言语开始发展的时期是在B.幼儿期

24.威特金将人格分为两种类型,即C.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

25.经过多年研究,卡特尔发现人格的根源特质有C.16种

26.智力落后者不仅智商明显低于同龄人,而且A.社会适应行为存在明显缺陷

27.桑代克的学习律包括三个成分,即:

准备律、效果律和D.练习律

28.巴甫洛夫认为,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系统是B.第二信号系统

29.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判断是D.从他律发展到自律

30.斯金纳发现,效果最好的强化方式是D.不定比间隔强化

1.同一组被试接受两个等值测验所得结构的一致性程度称为B.复本信度

2.根据需要层次理论,人类最基本最原始的需要是C.生理需要

3.一般认为,喜欢非常容易的任务或者很难完成的任务的人是B.成就动机水平较低

4.关于惩罚在道德行为训练中的作用,正确的应该是C.适当运用惩罚还是必要的

5.在迁移理论中,强调综合分析及其导致的概括是学习迁移真正本质的理论是D.分析概括说

6.学生已经有“三角形”的概念,现在要学习“等腰三角形”。

这是一种A.派生类属学习

7.根据学习方式对学习进行分类的心理学家是D.奥苏伯尔

8.关于超常儿童的研究中最为著名的研究是D.特曼(Terman)的研究

9.对“现实的我”认识和评价过度高估而且“理想的我”也是虚妄的高中生,其自我意识的类型应该是C.自我扩张型

10.一般来说,下列能力中初中女生比男生占优势的是B.计算能力

11.婴幼儿游戏中最高级的游戏形式是C.创造性游戏

12.根据个体认知发展水平作为标准划分心理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B.皮亚杰

13.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青年期主要的心理社会性矛盾是D.亲密感对孤独感

14.在弗洛依德的人格动力结构中,受快乐原则支配的部分是A.原我

15.为了了解学生在日常学习活动中的进步情况,我们应当采用的研究方法A.观察法

二、填空题

31.婴幼儿期的主导活动是游戏。

32.通过记录大脑皮层的脑电活动的变化,发现在4-20岁之间,大脑有两个显著加速期。

第一次发生在5-6_岁之间,第二次发生在13-14_之间。

33.人格方面的个别差异主要包括人格类型_差异和人格特质_差异两个方面。

34.动作技能的形成要经历三个阶段:

认知阶段、联系形成阶段和自动化_阶段。

35.奥苏伯尔认为,成就动机由认知_内驱力、自我提高_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组成。

36.对于学习测验而言,测验项目的质量分析主要包括项目难度分析_和_项目区分度分析。

31.加涅将智慧技能分成多重辨别、具体概念、定义性概念、规则和高级规则(解决问题)多个层次。

32.弗洛伊德认为,超我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两个部分。

33.学校学习活动具有很强的社会义务性。

即有一定的约束性和强制性。

34.婴幼儿动作发展的顺序是从上而下、由远而近、由大到小。

35.人的脑重量和容积一般在20~25岁之间达到最大值。

36.观察学习中的动作再现过程包括动作的认知组织、实际动作和动作监制三个基本步骤。

1.德国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出版《儿童心理》一书标志着科学的儿童心理学的诞生,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一书标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2.弗洛依德研究的本能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求生的本能,另一种是求死的本能。

3.元记忆主要包括元记忆知识、元记忆体验和元记忆监控三个方面。

4.学生在学习中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智力差异和人格差异。

5.条件反射有两种:

即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

6.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关于知识分类的观点,技能可以分为智慧技能(认知技能)和动作技能。

7.根据信息加工观点,学习策略可以分为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和复述策略三种。

8.影响学习结果的认知结构变量主要有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包括清晰性)变量。

9.阿特金森指出,成就动机由追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组成。

10.教师的教育能力主要体现在了解学生的能力,处理教材的能力,言语表达能力和教学监控能力。

三、名词解释

37.关键期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38.强化凡施加影响有助于有机体反应频率、速度和强度增加的过程。

是影响行为形成和改变的最重要因素。

39.练习曲线是指在连续多次的练习期间所发生的动作效应变化的图解。

40.移情指个人对他人的情绪、情感状态进行感知和体验后而产生的类似于他人情绪、情感状态的替代性情感反应。

41.教学效能感指教师对自己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的自我评价和判断,它直接影响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自我监视和调控。

37.自我整合感埃里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