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作品背诵.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20646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5.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文学作品背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古代文学作品背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古代文学作品背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古代文学作品背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古代文学作品背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代文学作品背诵.docx

《古代文学作品背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学作品背诵.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代文学作品背诵.docx

古代文学作品背诵

第一篇先秦文学

第一章诗经

《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

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玁(xiǎn)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盬(gǔ)彼尔维何?

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

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岂敢定居?

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岂不日戒?

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ì)。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ǐ)。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第二章先秦诸子散文

《秦晋殽之战》参考教科书

冬天,晋文公去世了。

庚辰这一天,晋国要把晋文公的棺材停放在曲沃择日安葬。

护送棺柩的队伍刚走出绛城,棺材里就响起了像牛叫一样的声音。

卜偃让大夫们行跪拜礼,说:

“国君向我们发布战争命令,秦师将越过我国界线。

我军攻击他们,必定能取得重大胜利。

杞子从郑国派人向秦国报告说:

“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国都北门的钥匙,如果秘密发兵来袭击,郑国的国都就可以得到了。

”秦穆公为这事征求蹇叔的意见。

蹇叔说:

“使军队劳累去袭击远方(的国家),还没听说过。

军队劳疲劳,力量都用完了,远方国家的君主防做好了准备。

恐怕不可以吧?

(我们)军队的行动,郑国一定会知道,劳师动众而无所得,士兵们必然产生叛离之心。

况且行军千里,谁会不知道呢?

”秦穆公谢绝(蹇叔的劝告)。

召集孟明、西乞、白乙,派他们带兵从东门外出发。

蹇叔为这事哭着说:

“孟明,我今天看着军队出征,却看不到你们回来啊!

”秦穆公(听了)派人对他说:

“你知道什么!

如果你活到一般人的寿命就死了,你坟上的树早就长得有合抱粗了!

蹇叔的儿子加入这次出征的军队,(蹇叔)哭着送他说:

“晋国人必然在崤山设伏兵截击我们的军队。

崤有南北两座山:

南面一座是夏朝国君皋的墓地;北面一座山是周文王避过风雨的地方。

(你)一定会死在这两座山之间的峡谷中,我准备到那里去收你的尸骨!

秦国的军队于是向东进发了。

(鲁僖公)三十三年春天,秦军经过周都城的北门。

(兵车上)左右两边的战士都脱下战盔,下车(致敬),接着有三百辆兵车的战士刚下车又一跃而上。

王孙满这时还小,看到这种情形,向周王说:

“秦国的军队轻狂而不讲礼貌,一定会失败。

轻狂就少谋略,没礼貌就纪律不严。

进入险境而纪律不严,又缺少谋略,能不失败吗?

经过滑国的时候,郑国商人弦高将要到周都城去做买卖,在这里遇到秦军。

(弦高)先送上四张熟牛皮,再送十二头牛慰劳秦军,说:

“敝国国君听说你们将要行军经过敝国,冒昧地来慰劳您的部下。

敝国不富裕,(但)您的部下要久住,住一天就供给一天的食粮;要走,就准备好那一夜的保卫工作。

”并且派人立即去郑国报信。

郑穆公派人到宾馆察看,(原来杞子及其部下)已经捆好了行装,磨快了兵器,喂饱了马匹(准备好做秦军的内应)。

(郑穆公)派皇武子去致辞,说:

“你们在敝国居住的时间很长了,只是敝国吃的东西快没了。

你们也该要走了吧。

郑国有狩猎之地,秦国也有狩猎之地,你们回到该国的狩猎之地中去猎取麋鹿,让敝国得到安宁,怎么样?

”(于是)杞子逃到齐国、逢孙、扬孙逃到宋国。

孟明说:

“郑国有准备了,不能指望什么了。

进攻不能取胜,包围又没有后援的军队,我们还是回去吧!

”(于是)灭掉滑国就回秦国去了。

晋国的原轸说:

“秦国违背蹇叔的意见,因为贪心而使百姓辛劳,(这是)上天送给我们的好机会。

送上门的好机会不能放弃,敌人不能轻易放过。

放走了敌人,就会产生后患,违背了天意,就会不吉利。

一定要讨伐秦军!

”栾枝说:

“没有报答秦国的恩惠而去攻打它的军队,这不是忘记了先君的遗命吗?

”,原先轸说:

“秦国不为我们的新丧举哀,却讨伐我们的同姓之国,秦国就是无礼,我们还报什么恩呢?

我听说过:

‘一旦放走了敌人,会给后世几代人留下祸患’。

为长远利益考虑,也可说是为了已死的国君吧!

”于是发布命令,迅速征调姜戎。

晋襄公把白色的孝服染成黑色,梁弘为他驾御兵车,莱驹担任车右武士。

这一年夏季四月十三日这一天,(晋军)在崤山打败了秦军,俘虏了秦军三帅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而回。

于是就穿着黑衣服给晋文公送葬,晋国从此开始形成穿着黑色孝服的习俗。

(晋文公的夫人)文嬴向晋襄公请求把秦国的三个将帅放回去,说:

“他们的确使两国国君结怨。

秦穆公如果得到这三个人,就是吃了他们的肉都不满足,您何必屈尊去处罚他们呢?

让他们回到秦国去受刑,以满足秦穆公的心愿,怎么样?

”晋襄公答应了她。

先轸上朝见襄公,问起秦国的囚徒哪里去了。

襄公说:

“母亲为这事情请求我,我把他们放了。

”先轸愤怒地说:

“战士们花了很大的力气,才把他们从战场上抓回来,一个女人的刹那之间就把他们从国内赦免了,毁了自己的战果而助长了敌人的气焰,亡国没有几天了!

”不顾规矩礼貌,朝地上吐唾沫。

晋襄公派阳处父去追孟明等人,追到河边,(孟明等人)已登舟离岸了。

阳处父解下车左边的骖马,(假托)晋襄公的名义赠给孟明。

孟明(在船上)叩头说:

“贵国国君宽宏大量,不杀我们这些囚徒,让我们回到秦国去受死刑,如果国君把我们杀死,虽然死了,也将不磨灭。

如果遵从晋君的恩惠而赦免我们,三年后我将回来复仇。

秦穆公穿着白色的衣服在郊外等候,对着被释放回来的将士哭着说:

“我违背了蹇叔的劝告,让你们受了委屈,这是我的罪过啊。

”不撤换孟明的职务。

(又)说:

“这是我的错误,大夫有什么罪呵!

况且我不会因为一次过失而抹杀他的大功劳。

《邵公谏弭谤》

周厉王残暴无道,老百姓纷纷责骂他。

邵穆公对厉王说:

“老百姓已不堪忍受暴虐的政令啦!

”厉王听了勃然大怒,找到一个卫国的巫者,派他暗中监视敢于指责自己的人,一经巫者告密,就横加杀戮。

于是人们都不敢随便说话,在路上相遇,也只能以眼神表达内心的愤恨。

周厉王颇为得意,告诉邵公说:

“我能制止毁谤啦,老百姓再也不敢吭声了。

”邵公回答说:

“你这样做只能堵住人们的嘴。

可是防范老百姓的嘴,比防备河水泛滥更不易。

河道因堵塞而造成决口,就会伤害很多人。

倘使堵住老百姓的口,后果也将如此。

因而治水者只能排除壅塞而加以疏通,治民者只能善于开导而让人说话。

所以君王处理政事,让三公九卿以至各级官吏进献讽喻诗,乐师进献民间乐曲,史官进献有借鉴意义的史籍,少师诵读箴言,无眸子的盲人吟咏诗篇,有眸子的盲人诵读讽谏之言,掌管营建事务的百工纷纷进谏,平民则将自己的意见转达给君王,近侍之臣尽规劝之责,君王的内亲外戚都能补其过失,察其是非,乐师和史官以歌曲、史籍加以谆谆教导,年长的师傅再进一步修饰整理,然后由君王斟酌取舍,付之实施,这样,国家的政事得以实行而不背理。

老百姓有口,就像大地有高山河流一样,社会的物资财富全靠它出产;又像高原和低地都有平坦肥沃的良田一样,人类的衣食物品全靠它产生。

人们用嘴巴发表议论,政事的成败得失就能表露出来。

人们以为好的就尽力实行,以为失误的就设法预防,这样社会的衣食财富就会日益丰富,不断增加。

人们心中所想通过嘴巴表达出来,朝廷以为行得通的就照着实行,怎么可以堵呢?

如果硬是堵住老百姓的嘴,那又能堵多久呢?

周厉王不听,于是老百姓再也不敢公开发表言论指斥他。

过了三年,人们终于把这个暴君放逐到彘地去了。

《冯谖客孟尝君》

齐国有个名叫冯谖的人,穷得没法养活自己,托人请求孟尝君,说他愿意在孟尝君家里当个食客。

孟尝君问:

“客人有什么爱好?

”回答说:

“他没有什么爱好。

”又问:

“客人有什么才能?

”回答说:

“他没有什么才能。

”孟尝君笑着接受了他,说:

“好吧。

孟尝君身边的办事人员因为孟尝君看不起他,便拿粗劣的饭菜给他吃。

过了不久,冯谖靠着柱子弹他的剑,唱道:

“长铗啊,回去吧!

吃饭没有鱼。

”办事人员把这情况告诉孟尝君,孟尝君说:

“给他鱼吃,按照门下的食客那样对待。

”过了不久,(冯谖)又弹着他的剑,唱道:

“长铗啊,回去吧!

出门没有车。

”办事人都笑话他,并把这情况告诉孟尝君。

孟尝君说:

“给他准备车,按照门下坐车的客人一样对待。

”于是冯谖乘着他的车,举着他的剑,去拜访他的朋友,说道:

“孟尝君把我当作客人看待了。

”这以后不久,冯谖又弹着他的剑,唱道:

“长铗啊,回去吧!

(在这里)没有办法养家!

”办事人员都厌恶他,认为他一味贪求不知满足。

孟尝君问道:

“冯先生有父母吗?

”答道“有个老母亲。

”孟尝君派人给她吃的用的,不让她缺少什么。

于是冯谖再也不唱歌了。

后来孟尝君出了一个通告,询问家里的食客们:

“谁熟悉会计工作,能替我到薛邑去收债么?

”冯谖(在通告上)签名,写道:

“我能。

”孟尝君看了感到奇怪,说:

“这(签名的)是谁呀?

”左右办事人说:

“就是唱那‘长剑啊,回去吧’的人。

”孟尝君笑着说:

“客人果真有才能啊,我对不起他,以前不曾接见他。

”便特意把冯谖请来接见他,向他道歉说:

“我被一些琐事搞得很疲劳,被忧患缠得心烦意乱,生性又懦弱愚笨,陷在国事家事之中,(不得脱身与先生见面),得罪了先生。

先生不以(我对您的简慢)为羞辱,还有意替我到薛邑去收债么?

”冯谖说:

“愿意(替您)做这件事。

”于是准备车马,收拾行李,载着借契出发。

告辞的时候,冯谖问:

“债款收齐了,用它买些什么回来?

”孟尝君说:

“看我家里缺少的东西(就买些回来)。

冯谖赶着车到了薛邑,派官吏召集应该还债的老百姓都来核对借契。

借契全核对过了,(冯谖)站起来,假托(孟尝君的)命令,把债款赐给老百姓,随即烧了那些借契。

老百姓们欢呼万岁。

冯谖一直不停地赶车回到齐国(都城),大清早就求见孟尝君。

孟尝君对他回得这么快感到奇怪,穿戴整齐来接见他,说:

“借款收齐了吗?

怎么回得这么快呀?

”答道:

“收完了。

”问:

“用它买了什么回来?

”冯谖说:

“您说‘看我家所缺少的’,我私自考虑,您宫里堆积着珍宝,猎狗和骏马充满了牲口圈,美女站满了堂下,您家所缺少的只是‘义’罢了。

我私自用债款给您买了义。

”孟尝君问:

“买义是怎么回事?

”答道:

“现在您有个小小的薛,不把那里的人民看做自己的子女,抚育爱护他们,反而趁机用商人的手段在他们身上谋取私利。

我私自假托您的命令,把债款送给了老百姓,随即烧了那些借契,老百姓高呼万岁,这就是我用来给您买义的方式啊。

”孟尝君不高兴,说:

“好吧,先生算了吧!

过了一年,齐王对孟尝君说:

“我不敢用先王的臣子作我的臣子。

”孟尝君便到他的封地薛邑去。

离那里还差一百里路,老百姓就扶老携幼,在路上迎接他。

孟尝君回头看着冯谖说:

“先生给我买义的道理,今天才算见到了。

”冯谖说:

“狡猾的兔子有三个洞穴,仅能避免死亡。

现在您只有一个洞穴,还不能垫高枕头睡大觉呀。

请让我替您再凿两个洞穴。

孟尝君给冯谖五十辆车,五百斤金。

往西到梁国去游说。

(冯谖)对梁惠王说:

“齐国把它的大臣孟尝君放逐到诸侯国来,诸侯国中首先迎接他的,就会国富兵强。

”于是梁惠王把相位空出来,让原来的相做上将军,派遣使者带一千斤黄金,一百辆车,去聘请孟尝君。

冯谖先赶车回到齐国,提醒孟尝君说:

“一千金,是很厚重的聘礼,(出动)一百辆车,是显赫的使节。

齐国该听说这情况了。

”魏国的使者往返三次,孟尝君坚决推辞不去。

齐王听到这些情况,君臣都惊慌害怕起来,就派遣太傅送一千斤黄金、两辆彩车、一把佩剑(给孟尝君)。

封好书信向孟尝君道歉说:

“我很倒霉,遭受祖宗降下的灾祸,又被那些逢迎讨好的臣子所迷惑,得罪了您。

我是不值得您帮助的;希望您能顾念先王的宗庙,姑且回来统率全国人民吧!

冯谖提醒孟尝君说:

“希望您向齐王请来先王传下的祭器,在薛地建立宗庙。

”宗庙建成了,冯谖回来报告孟尝君说:

“三个洞穴都已凿成了,您可以暂且高枕而卧,安心享乐了!

孟尝君做了几十年相,没有一点祸患,都是(由于)冯谖的计谋啊。

第三章先秦说理散文

《齐桓晋文之事》

齐宣王问(孟子)说:

“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可以讲给我听听吗?

齐桓晋文之事

齐桓晋文之事

孟子回答说:

“孔子这些人中没有讲述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的人,因此后世没有流传。

我没有听说过这事。

(如果)不能不说,那么还是说说行王道的事吧!

(齐宣王)说:

“要有什么样的德行,才可以称王于天下呢?

(孟子)说:

“使人民安定才能称王,没有人可以抵御他。

(齐宣王)说:

“像我这样的人,能够保全百姓吗?

(孟子)说:

“可以。

(齐宣王)说:

“从哪知道我可以呢?

(孟子)说:

“我听胡龁说(我从胡龁那听说):

‘您坐在大殿上,有个人牵牛从殿下走过。

您看见这个人,问道:

‘牛(牵)到哪里去?

’(那人)回答说:

‘准备用它(的血)来涂在钟上行祭。

’您说:

‘放了它!

我不忍看到它那恐惧战栗的样子,这样没有罪过却走向死地。

’(那人问)道:

‘那么既然这样,(需要)废弃祭钟的仪式吗?

’你说:

‘怎么可以废除呢?

用羊来换它吧。

’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

(齐宣王)说:

“有这事。

(孟子)说:

“这样的心就足以称王于天下了。

百姓都认为大王吝啬(一头牛)。

(但是)诚然我知道您是出于于心不忍(的缘故)。

(齐宣王)说:

“是的。

的确有这样(对我误解)的百姓。

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啬一头牛?

就是因为不忍看它那恐惧战栗的样子,就这样没有罪过却要走向死亡的地方,因此用羊去换它。

(孟子)说:

“您不要对百姓认为您是吝啬的感到奇怪。

以小(的动物)换下大(的动物),他们怎么知道您的想法呢?

您如果痛惜它没有罪过却要走向死亡的地方,那么牛和羊又有什么区别呢?

齐宣王笑着说:

“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想法呢?

(我也说不清楚),我(的确)不是(因为)吝啬钱财才以羊换掉牛的,(这么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理所应当的了。

(孟子)说:

“没有关系,这是体现了仁爱之道,(原因在于您)看到了牛而没看到羊。

有道德的人对于飞禽走兽:

看见它活着,便不忍心看它死;听到它(哀鸣)的声音,便不忍心吃它的肉。

因此君子不接近厨房。

齐宣王高兴了,说:

“《诗经》说:

‘别人有什么心思,我能揣测到。

’说的就是先生您这样的人啊。

我这样做了,回头再去想它,却不知道自己是出于什么想法。

先生您说的这些,对于我的心真是有所触动啊!

这种心之所以符合王道的原因,是什么呢?

(孟子)说:

“(假如)有人报告大王说:

‘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却不能够举起一根羽毛;(我的)眼力足以看清鸟兽秋天新生细毛的末梢,却看不到整车的柴草。

’那么,大王您相信吗?

(齐宣王)说:

“不相信。

(孟子说:

)“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及禽兽,而老百姓却得不到您的功德,却是为什么呢?

这样看来,举不起一根羽毛,是不用力气的缘故;看不见整车的柴草,是不用目力的缘故;老百姓没有受到爱护,是不肯布施恩德的缘故。

所以,大王您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是不肯干,而不是不能干。

(齐宣王)说:

“不肯干与不能干在表现上怎样区别?

(孟子)说:

“(用胳膊)挟着泰山去跳过渤海,告诉别人说:

‘我做不到。

’这确实是做不到。

为长辈按摩肢体,告诉别人说:

‘我做不到。

’这是不肯做,而不是不能做。

大王所以不能统一天下,不属于(用胳膊)挟泰山去跳过渤海这一类的事;大王不能统一天下,属于对长辈按摩肢体一类的事。

尊敬自己的老人,进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进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

(照此理去做)要统一天下如同在手掌上转动东西那么容易了。

《诗经》说:

‘(做国君的)给自己的妻子和子女做好榜样,推广到兄弟,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

’──说的就是把这样的心推广到他人身上罢了。

所以,推广恩德足以安抚四海百姓,不推广恩德连妻子儿女都安抚不了。

古代圣人大大超过别人的原因,没别的,善于推广他们的好行为罢了。

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广到禽兽身上,老百姓却得不到您的好处,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用秤称,才能知道轻重;用尺量,才能知道长短,任何事物都是如此,人心更是这样。

大王,您请思量一下吧!

还是说(大王)您发动战争,使将士冒生命的危险,与各诸侯国结怨,这样心里才痛快么?

齐宣王说:

“不是的,我怎么会这样做才痛快呢?

我是打算用这办法求得我最想要的东西罢了。

(孟子)说:

“您最想要的东西是什么,(我)可以听听吗?

齐宣王只是笑却不说话。

(孟子)说:

“是因为肥美甘甜的食物不够吃呢?

又轻又暖的衣服不够穿呢?

还是因为美女不够看呢?

美妙的音乐不够听呢?

左右受宠爱的大臣不够用呢?

(这些)您的大臣们都能充分地提供给大王,难道大王真是为了这些吗?

(齐宣王)说:

“不是,我不是为了这些。

(孟子)说:

“那么,大王所最想得到的东西便可知道了:

是想开拓疆土,使秦国、楚国来朝见,统治整个中原地区,安抚四方的少数民族。

(但是)以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理想,就像爬到树上却要抓鱼一样。

齐宣王说:

“真的像(你说的)这么严重吗?

(孟子)说:

“恐怕比这还严重。

爬到树上去抓鱼,虽然抓不到鱼,却没有什么后祸;假使用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理想,又尽心尽力地去干,结果必然有灾祸。

(齐宣王)说:

“(这是什么道理)可以让我听听吗?

(孟子)说:

“(如果)邹国和楚国打仗,那您认为谁胜呢?

(齐宣王)说:

“楚国会胜。

(孟子)说:

“那么,小国本来不可以与大国为敌,人少的国家本来不可以与人多的国家为敌,弱国本来不可以与强国为敌。

天下的土地,纵横各一千多里的(国家)有九个,齐国的土地总算起来也只有其中的一份。

以一份力量去降服八份,这与邹国和楚国打仗有什么不同呢?

还是回到根本上来吧。

(如果)您现在发布政令施行仁政,使得天下当官的都想到您的朝廷来做官,种田的都想到您的田野来耕作,做生意的都要(把货物)存放在大王的集市上,旅行的人都想在大王的道路上出入,各国那些憎恨他们君主的人都想跑来向您申诉。

如果像这样,谁还能抵挡您呢?

齐宣王说:

“我糊涂,不能懂得这个道理。

希望先生您帮助我(实现)我的愿望。

明确的指教我,我虽然不聪慧,请(让我)试一试。

(孟子)说:

“没有长久可以维持生活的产业而常有善心,只有有志之士才能做到,至于老百姓,没有固定的产业,因而就没有长久不变的心。

如果没有长久不变的善心,(就会)不服从约束、犯上作乱,没有不做的了。

等到(他们)犯了罪,随后用刑法去处罚他们,这样做是陷害人民。

哪有仁爱的君主掌权,却可以做这种陷害百姓的事呢?

所以英明的君主规定老百姓的产业,一定使他们上能赡养父母,下能养活妻子儿女;年成好时能丰衣足食,年成不好也不至于饿死。

这样之后督促他们做好事。

所以老百姓跟随国君走就容易了。

如今,规定人民的产业,上不能赡养父母,下不能养活妻子儿女,好年景也总是生活在困苦之中,坏年景免不了要饿死。

这样,只把自己从死亡中救出来,恐怕还不够,哪里还顾得上讲求礼义呢?

大王真想施行仁政,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来呢?

(给每家)五亩地的住宅,种上桑树,(那么)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织的衣服了;鸡、小猪、狗、大猪这些家畜,不要失去(喂养繁殖的)时节,七十岁的人就可以有肉吃了;一百亩的田地,不要(因劳役)耽误了农时,八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挨饿了;重视学校的教育,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重兄长的道理叮咛他们,头发斑白的老人便不会再背着、顶着东西在路上走了。

老年人穿丝衣服吃上肉,老百姓不挨饿受冻,如果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那是没有的(事情)。

《侍坐章》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个人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

“不要认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就不敢在我面前随便说话,你们平时总在说:

‘没有人知道我呀!

’如果有人知道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办呢?

”子路赶忙回答:

“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常受外国军队的侵犯,加上内部又有饥荒,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孔子又问:

“冉有,你怎么样?

”冉有回答说:

“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得另请高明了。

”孔子又问:

“公西华,你怎么样?

”公西华回答说:

“我不敢说能够做到,只是愿意学习。

在宗庙祭祀的工作中,或者在同别国的会盟中,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孔子又问:

“曾皙,你怎么样?

”这时曾皙弹瑟的声音逐渐慢了,接着铿地一声,放下瑟直起身子回答说:

“我和他们三位的才能不一样呀!

”孔子说:

“那有什么关系呢?

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皙说:

“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上身了。

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青少年,到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儿回来。

”孔子长叹一声说:

“我是赞成曾皙的想法呀!

”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都出去了,曾皙走在最后。

曾皙问:

“他们三位的话怎么样?

”孔子说:

“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皙说:

“您为什么笑仲由呢?

”孔子说:

“治理国家要讲礼让,可是他说话一点也不谦让,所以我笑他。

难道冉有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吗?

哪里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就不是国家呢?

公西华所讲的不是国家吗?

有自己的宗庙,有同别国的盟会,不是诸侯国家又是什么呢?

如果公西华只能为诸侯做小事,那谁能为诸侯做大事呢?

《逍遥游》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面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

“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

上占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

不亦悲平!

  汤之问棘也是已: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

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

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鹅笑之曰:

‘彼且奚适也?

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面彼且奚适也?

’”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