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一课走进汉语世界第一节美丽而奇妙的语言认识汉语练习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20388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4.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第一课走进汉语世界第一节美丽而奇妙的语言认识汉语练习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第一课走进汉语世界第一节美丽而奇妙的语言认识汉语练习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第一课走进汉语世界第一节美丽而奇妙的语言认识汉语练习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第一课走进汉语世界第一节美丽而奇妙的语言认识汉语练习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第一课走进汉语世界第一节美丽而奇妙的语言认识汉语练习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第一课走进汉语世界第一节美丽而奇妙的语言认识汉语练习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docx

《高中语文第一课走进汉语世界第一节美丽而奇妙的语言认识汉语练习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第一课走进汉语世界第一节美丽而奇妙的语言认识汉语练习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第一课走进汉语世界第一节美丽而奇妙的语言认识汉语练习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docx

高中语文第一课走进汉语世界第一节美丽而奇妙的语言认识汉语练习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一课走进汉语世界第一节美丽而奇妙的语言-认识汉语练习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语言是根植于民族灵魂与血液间的文化符号,真实记录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踪迹,传承着中国人对生命的理解和意义,成为延续历史与未来的血脉。

丢弃了母语、冷落了母语,我们以及我们的后人都将会愧对列祖列宗,成为千古罪人。

(选自天涯博客)

美字体

赏美文

 汉语的魅力

巴黎的街头立着广告牌:

“学汉语吧,那将是你未来20年的机遇和饭碗。

”汉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它意蕴丰富,神思邈远,音调和谐,悦耳动听;它如诗如画、如歌如葩,沁人心脾,令人心旷神怡。

汉语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开始以其读音和字形哺育一个古老的民族,并以其长久的生命活力凸显炎黄子孙的不屈与自尊,承载了十三亿人的光荣与梦想。

汉语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

孔子、老子等先贤就是用汉语讲述着儒学道教,在中国和世界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李白、杜甫、苏东坡、辛弃疾等文人就是用汉语吟出唐诗宋词,至今依然泠泠作响或掷地有声。

还有蔡伦、毕昇、黄道婆、李时珍等,同样是用汉语传播发明和技艺,不仅推动了中国的进步和发展,而且加速了世界文明化的进程。

我们的前辈就是说着汉语,赶走了占领台湾的荷兰殖民者、瓜分中国的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日本帝国主义,扫除了强权在我国推行的奴化教育,恢复了说中国话的权力。

在联合国大厦,乔冠华用汉语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并使汉语成为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

汉语是一面大旗,把无数的中国人召集在一起;汉语是汉民族的遗传密码和文化基因,它使每一个华夏儿女都心心相印。

今天我们的父兄依然说着汉语,走进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在深圳特区,汉语以三天一层楼的速度诠释“深圳速度”;在航天基地,汉语挟雷霆万钧之势,穿云破雾遨游太空,告诉人们什么是“长征系列”;在奥运场,汉语和五星红旗一次次升起,向着世界体育强国迈进;在国际论坛,汉语昂首挺胸,沉着而热情,用自身的形象昭示世人:

中国的明天更美好。

可是,曾几何时,我们有些人开始忽略我们自己的语言文字。

街头书刊错别字连天,电视广告里成语面目全非,流行歌曲中病句层出不穷……长此以往,汉语将变得浑浊甚或迷失,而缺少语言支撑的民族终将被淘汰出局。

同学们,热爱我们的汉语吧!

如果说汉语是一棵大树,我们每个人则是树上的一片叶子,我们从大树获取养料,我们又给大树提供养料。

只要大树根深叶茂,脚下的热土就会坚实牢靠,永不动摇。

(选自中国论文网)

【课内挖掘】

课内素材

汉语一边在异乡繁荣,一边却在故土“沦丧”;一边有层出不穷的创造,一边却无情退化。

“你的内人”在“我府上”,“富贵不能淫”被译为“要富有,不要性感”。

《民国语文》教材大热,中文系研究生都没人能当老师,陈丹青曾感叹,“大学生的中文水平已经相当可怕”,原因是“就连递上来的纸条都错别字连篇”。

300亿条春节手机短信与“我是郭德纲”早已取代了鸿雁传情与“床前明月光”的诗意。

国人和母语的距离,不再是信手拈来,而是到心灵那端的千年。

真会说中国话吗?

修复和重建汉语传统,不是一道萝卜咸菜的选择题,而是文化还乡的必选题。

[应用提示] 以上材料可用于“汉语的未来”、“语言复兴”、“尊敬母语”等话题中。

精彩运用

在西单听见交通安全宣传车播出:

“横穿马路不要低头猛跑”,我觉得这是很好的语言。

在校尉营一派出所对外宣传夏季卫生的墙报上看到一句话:

“残菜剩饭必须回锅见开再吃”,我觉得这也是很好的语言。

这样的语言真是可以悬之国门,不能增减一字。

语言的目的是使人一看就明白,一听就记住。

语言的唯一标准是准确。

北京的店铺,过去都用八个字标明其特点,有的刻在匾上,有的用黑漆漆在店面两旁的粉墙上,都非常贴切。

“尘飞白雪,品重红绫”,这是点心铺。

“味珍鸡跖,香渍豚蹄”,是桂香村。

煤铺的门额上写着“乌金墨玉,石火光恒”,很美。

八面槽有一家“老娘”(接生婆)的门口写的是:

“轻车快马,吉祥姥姥”,这是诗。

【课外应用】

外国名人墓碑上的中国风

在西方各国拜谒墓园,有时能发现墓碑上有汉字的痕迹。

这表明逝者生前与中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也体现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喜爱和尊重。

美国作家赛珍珠(1892-1973年),一生以中文作为母语之一,也是世界上唯一包揽普利策奖和诺贝尔奖的女性。

赛珍珠出生不久就随父母来华,在苏赣等地生活、工作了近40年,熟谙中国文化。

她将《水浒传》译为《四海之内皆兄弟》,第一个用英文翻译这部巨作,引起西方世界的强烈反响。

最值得一提的是,赛珍珠凭长篇小说《大地》勇夺普利策奖、诺贝尔奖,这部小说以中国农民的真实生活为题材,是她在南京边教学、边创作完成的。

赛珍珠1973年逝世后,墓碑上只用中文镌刻“赛珍珠”三个字。

她对中国的爱恨情仇,永远凝固在这银钩铁划的三个汉字中。

在美国西雅图一个静谧墓园里,长眠着犹太裔汉学家埃尔温·赖夫勒(1903-1965年)。

他的墓碑上,用钟鼎文刻着一行汉字:

“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

”此句典出《论语》,是子贡向孔子请教时说的话,寄托了埃尔温·赖夫勒的家人和学生对他的深切缅怀。

埃尔温·赖夫勒汉名为罗逸民,生于奥地利,20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居住在上海,后移居美国。

他一生精研中国文化,学贯西中,曾在上海多所高校任教,参与编撰《德华标准大字典》,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苏联汉学家阿列克谢耶夫也对《论语》情有独钟。

他的黑色墓碑镌刻一幅汉字对联:

“诚意格物心宽体胖,孜孜不倦教学相长。

”横批是“不愠”。

洋溢着浓浓的儒家情怀。

“不愠”二字是阿列克谢耶夫的书斋名,典出《论语》中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一句。

阿列克谢耶夫晚年不愠不喜,确有宠辱不惊的君子风范。

除了阿列克谢耶夫,喜欢“墓碑中国风”的俄罗斯汉学家不在少数。

俄国18世纪的传教士雅金福·比丘林,晚清时来中国游学传教,促进了中俄文化交流。

他的墓碑刻有“无时勤劳垂光史册”八个汉字,第一个把中国风“吹进”俄国墓园。

再比如,克里夫佐夫(1914-1979年)的墓碑上刻着“忠贞苦学”,弗·季霍米罗夫(1929-1989年)把汉字“爱敬孤洁”写入墓志铭,这两人都是苏联时代的汉学家。

最有意思的要数彼得罗夫(1907-1949年)的墓碑,上面只留下一个大大的汉字——“梦”。

据说他自视有贾谊之才,却郁郁不得志,早逝时还只是个小小的讲师。

这个“梦”字,或许是他对一生怀才不遇的无奈喟叹。

1.下列关于汉语词汇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

B.随着社会的进步,新事物不断涌现,我们现代汉语词汇的数量将越来越多。

C.古代汉语中的很多词语由于种种社会原因,都为现代汉语词汇所代替,如:

人风——民风。

D.古代汉语词汇相对于现代汉语词汇,词语意义的引申变化有三种情况:

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

解析:

B项,因为随着社会的进步、旧事物的消亡,有些词汇也在逐渐消亡。

答案:

B

2.下列关于汉语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汉语中的词语常常可以活用,而现代汉语中根本不存在这种现象。

B.古代汉语中常常用“……者……也”来表示判断语气,而现代汉语中通常用动词“是”来表达。

C.古代汉语中疑问句和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通常要放在动词前,而现代汉语的动宾结构中的宾语都是放在动词后面。

D.“甚矣,汝之不惠!

”是个倒装句,现代汉语的意思是:

你太不聪明了!

解析:

A项,现代汉语中也有一些词类活用的情况,如“月光便朦胧在这水汽中”中的“朦胧”。

答案:

A

3.量词的使用要遵循一定的搭配习惯,下列各组词语中,量词使用不完全恰当的一项是(  )

A.一轮朝阳 一尊佛像 一眼水井

B.一潭死水 一颗红心 一片落叶

C.一道闸门 一场酒席 一双眼镜

D.一座房子 一所大学 一缕青烟

解析:

C项中“一双眼镜”应为“一副眼镜”。

答案:

C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近日,我外交部发言人指出,美国无视中国政府的忠告与抗议,执意让“华盛顿”号核动力航母进入黄海参加“韩美军演”,使中美关系再三出现动荡,由此产生的后果将是中美双方都不乐意看到的。

B.无论在欧洲,在美洲,还是在非洲,在大洋洲……我相信,全世界的华人在此一刻,都会举起酒杯一起来为伟大的祖国祝福。

C.有人担心,近些年以来,全球性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会使逐渐增强的市场信心急剧下滑,从而延缓经济复苏的步伐。

D.经验具有个体性,对别人的经验不能照搬,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作为出发点来考虑问题。

解析:

A项,“再三”表示人的主动动作时适用,反之用“一再”。

B项,“一起”:

同时同地发生。

应用“一齐”。

D项,“从”换成“把”。

答案:

C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学校的日子里,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默默地注视着学校红色的大门,由衷地感谢她带给我的一切。

①很多时候你可能觉得今天跟昨天没什么不同

②这时你可能非常留恋过去的日子

③突然发现它写得真好

④你回过头来,其实一切都在改变

⑤不禁哼出一句“月亮的脸偷偷地在改变”

⑥现在要离开这个工作了七年的学校

A.①②④⑤⑥③  B.①⑥②⑤③④

C.⑥②⑤①④③D.⑥⑤③①④②

解析:

本题是由语境排序考查语言的连贯。

解答本题,首先依据所给的语境确定首句应为⑥,⑤引用歌词,③是对⑤的评价;①“可能觉得今天跟昨天没什么不同”与④“其实一切都在改变”相对应;②紧承④而来。

因而确定顺序为:

⑥⑤③①④②。

答案:

D

6.按表达要求在规定空格内将下列词语组成句子。

(不能增减词语)

5月3日 校长 是 在会上 向灾区 提议 捐款 全校师生

(1)以“5月3日”为表达重心。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校长”为表达重心。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解题时要注意题干的要求。

本题第

(1)小题强调的是时间“5月3日”,第

(2)小题强调的是“校长”,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把所要强调的内容放在动词“是”字的后面,因为“是”字有加强语气的作用。

根据这一特点,我们还可以演变出许多句式,如:

①5月3日校长是在会上提议全校师生向灾区捐款。

(以“在会上”为表达重心)②校长5月3日在会上是提议全校师生向灾区捐款。

(以“提议”为表达重心)③5月3日校长在会上提议全校师生是向灾区捐款。

(以“向灾区”为表达重心)

答案:

(1)校长是5月3日在会上提议全校师生向灾区捐款(或:

校长在会上提议全校师生向灾区捐款是5月3日)。

(2)是校长5月3日在会上提议全校师生向灾区捐款。

7.有些格言,用正反语句组成,既深刻含蓄又富有趣味,令人回味无穷,例如:

“不能用别人的长处,便是自己的短处。

”“人可以有傲骨,但不可以有媚骨;人不可以有傲气,却应该有正气。

”仿照这两个例句,完成下面的句子。

(1)善用人者能成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实人不一定可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些人,成就造就了名声;有些人,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能成事者善用人 

(2)但可靠的必然是老实人

(3)名声造就了成就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一课走进汉语世界第三节四方异声-普通话和方言练习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有一种美,没有华丽的外观,但一旦失去,你才会倍觉它的珍贵;有一种情感看似落伍,但一旦缺失,你却发现心灵的荒芜;有一种文化看似粗鄙,但一旦丢失,你会发现自己成了精神的无根遗民!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一种方言背后,都有其风土人情、社会心理的长久积淀。

但随着现代化的推进,人员流动加速,由方言带来的尴尬比比皆是,由此导致一种深沉的身份焦虑。

美字体

赏美文

漫谈河南话

河南话,即河南方言,主要通行于河南省。

由于方言区和行政区划界线大都不是重合的,所以河南话在河南之外也有它的身影,而河南省内也并非都讲河南话。

众所周知,古代中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

所以,有人认为“河南话就是古代的普通话”。

电影《手机》里面有句经典的台词:

“搁在宋朝,我们河南人得教你说话。

其实这只是调侃的玩笑话,不可信以为真。

准确的说法是古代的河南话才有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古代普通话,因为,古代的河南话(中原话)迄今已历经上千年沧海桑田般的演变。

数千年来发生在中原大家庭的无数次大动荡,使得很多子女无奈地离开家乡,向东南西北各个方向迁徙,在更广阔的土地上开枝散叶;同样,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数次大举南下也使中原大家庭内换了一拨又一拨的儿孙。

离开家的中原人有些经过千里迢迢的跋涉,最后在岭南和闽南找到了合适的落脚点,定居了下来。

这些中原儿女虽然离开了故乡,但是不敢忘怀乡音,加上当地山阻水隔,地理上较为封闭的缘故,便慢慢形成了古朴的粤语、闽南话及客家话。

所以,时至今日,在这些号称“古汉语的活化石”的汉语方言里仍可依稀寻见中原古音的影踪。

现代语言学家们通过研究证实,隋唐以前河南话的痕迹更多地保留在闽南话中,与唐代河南话较近似的是粤语,相对接近宋代河南话的则是客家话。

注意,以上的比较只是“大致和相对”,离“等于”还相去甚远。

且以一例来证明,唐朝河南诗人杜甫的五言诗《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如果用粤语朗读明显比普通话和河南话押韵得多。

所以,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即使同为洛阳人但不同时代的历史人物,西汉才子贾谊和唐代高僧玄奘及宋代大儒程颢、程颐如能相聚,是很难用口语沟通的。

再回过头来说说那些留在故土上的古代中原人,其子子孙孙讲的话也经历了时缓时剧的不断变化。

最明显的是自北宋以后,河南话在与北方游牧民族的语言长期亲密接触中,改变了模样,而南方话却成了一个调节水库,不断将被挤压出来的中原古话储存、保留起来。

如此循环不止。

故此,现在的河南话早已不再是“中原古音”了。

(选自《洛阳日报》)

【课内挖掘】

课内素材

汉族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程度不同的分化和统一,因而使汉语逐渐产生了方言。

方言形成的因素很多,有属于社会历史地理方面的因素,如长期的小农经济、社会的分裂割据、人口的迁徙、山川的阻隔等;也有属于语言本身的因素,如语言发展的不平衡,不同语言之间的相互抵触、相互影响等。

现代汉语有各种不同的方言,他们分布的区域很广。

现代汉语各方言之间的差异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各个方面,语音方面尤为突出。

汉语按地位分为两大类:

官话和其他六大南方汉语,官话由于和通用语之间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十分接近,因此它们不是独立的语言,即现代汉语。

其他南方汉语没有官方语言地位,除客家语、闽南话、粤语、北部吴语之外,其他都没有规范化,处于衰落、消失的境地。

除了闽语、粤语是保留了很多上古汉语特征外,其他都和广韵能对应起来,属于中古汉语后裔。

客家语、赣语很大程度上是中古汉语的北朝汉语后裔,而吴语、湘语可能是南朝汉语的后裔。

[应用提示] 以上材料可用于“文化寻根”、“传统文化”、“尊敬母语”等话题中。

精彩运用

乡音最亲,乡情最重。

家乡的人出外走走,总觉着老家的土话方言动听,听别人说话总感到不着调,轻飘。

出门在外,一听到说老家话的,立马觉得亲热,即刻拉起近乎来。

不过,出门老讲方言,也有别扭的时候。

我刚到邢台读高中时,还不习惯说普通话,用老家方言与别人交流便闹出不少笑话。

一次课间,我突然要回宿舍拿东西,便找宿舍长大云要钥匙,心里琢磨着这“钥匙”应该怎么说。

“钥匙”在我们方言里音译是“也止”,怕大云误会,便想讲普通话。

可情急之下,哪里来得及查字典呀,自己琢磨应该念“月尺”吧。

连说带比划弄了半晌,大云终于明白我要说什么了,不禁“月尺、月尺”地捧腹大笑起来。

当晚,宿舍同学便给我送了个“月尺”的雅号。

【课外应用】

方言趣谈

中国方言可谓世界一绝。

全国书同文,然各地语不同音。

戊戌时期,光绪召见梁启超,梁启超的粤方言将“考”说成“好”,把“高”说成“苟”,光绪听不明白,彼此不能达意。

据说光绪原本准备重用这位25岁维新新锐,擢为侍从之臣,然因难懂广东方言,仅赏六品顶戴,叫他去办大学堂译书局,也算“专业对口”“才尽其用”。

1949年后,一次政协会上,竺可桢先生发言因绍兴口音浓重,大家听不懂,只好请人翻译。

竺先生慨曰:

“我说英语能够走遍世界,我说中国话却走不出家乡!

”1937年9月,斯诺夫人从延安去黄陵,中央保卫局给她派的“特务员”乃是来自江西的老红军,一口难懂赣语,“h”念成“f”,软音读作硬音,陕西农民听不懂他连珠炮似的南方话,反而得由外国女士来当翻译,真不知谁为中国人。

20世纪20年代,南方学生上北京读书,兜转沙滩附近租房。

房东为求保险,一般只愿租给带家眷者,三两句话谈妥价钱,会加问一句:

“您有家眷吗?

”南方人以为问的是“家具”,答曰:

“家具不是你们提供吗?

”房东大怒,还有可能动武,已经谈好的租约就这么稀里糊涂崩了,南方租客还不知道毛病出在何处,不明白对方怎么突然翻脸。

沈从文长期居京,然乡音难改,湘西味儿特重。

“文革”结束后,沈从文赴美讲学,其连襟、汉学家傅汉思教授当翻译,常有听不懂之处,只好按自己的理解“自行”转译。

沈从文另一连襟乃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周有光先生,一次他对小姨妹张兆和说:

“从文的话我有两成听不懂。

”不料,与沈从文一起生活半个世纪的张兆和答道:

“我只有一成听不懂!

20世纪20年代,鲁迅在广州中山大学执教,学生听课并不踊跃,语言是一大障碍。

起初,选鲁迅课的学生相当多,旁听的也不少。

可鲁迅满口绍兴普通话,粤籍生实在听不懂,听众便渐渐稀下来。

“原来挤得座无虚席的现象,也渐渐变成寥寥可数的冷落现象了。

”当时国语尚未普及,江浙川湘鄂粤各省教授各讲各的方言,很妨碍交流。

上海的暨南大学,“同学要跟教授说话,先以国语,国语不达意,则改用上海话,如上海话又不适用,那么只好各说各的了”。

好在学生适应能力强,无论教授讲什么方言,一个月下来,大致都能听懂,只是最初的一个月,苦了学生要艰难“适应”。

(选自空间日志范文)

1.下列关于现代汉语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代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叫作现代汉语。

B.广义的现代汉语包括汉语的各种方言,即不同地区的汉族人所使用的语言。

C.狭义的现代汉语仅指普通话,普通话是指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D.普通话和地方方言只在语音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余都是相同的。

解析:

D项,普通话和方言不只是在语音上有差异,在语法和词汇上也存在着一定差异。

答案:

D

2.推广普通话、说好普通话,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可是方言作为一种文化,正活跃在舞台上。

尤其是小品表演,几大名角几乎成了各大方言的代言人,下面是对他们所用方言的连接,选出连接不当的一项(  )

A.赵本山、宋丹丹——东北话

B.巩汉林——广东话

C.郭冬临——北京话

D.郭达——陕西话

解析:

C项,是天津话。

答案:

C

3.目前,在全国有不少地方声母“n”和“l”不分,如四川、湖北、江西、安徽、广东、甘肃等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这种现象。

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词语就反映了这一现象,请据语意写出它们相应的普通话词语来。

作为一个蓝人(A),没有必要和旅人(B)生气,即使她再让你老路(C),你也只是感到无赖(D),而不能把她怎么样。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解析:

依据n、l互换的规律亦可推出,此题目的在于提醒该方言区的学生,注意此类发音的错误。

答案:

A.男人 B.女人 C.恼怒 D.无奈

4.请猜猜下面

(1)~(5)句中加点的方言词是什么意思,(6)~(8)的方言句子是什么意思,然后分别换成普通话的表达方式。

(1)经过这一次遇难,世界我都睇淡。

(黄谷柳《虾球传》)

(2)蓑衣箬笠挂在金钩上,夹糖麦饼放在饭镬头。

(吴语)

(3)这就是李玉山的婆姨。

(杜鹏程《保卫延安》)

(4)我家今天来了人客,是我童年时的同学。

(闽语、粤语)

(5)这种人少跟他搭界。

(吴语)

(6)拨本书我。

(吴语)

(7)佢高过我。

(粤语)

(8)你格认得?

(昆明话)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普通话和方言在词语和句式方面差异认识的能力。

(1)“睇”是个古语词,东南方言比普通话保留了更多的古汉语词。

(2)“镬”是个古语词。

(4)一些方言词和普通话的差别在于字的排列顺序刚好相反。

(6)吴语、粤语等方言的双宾语句是把表示物的宾语放在表示人的宾语的前面,这和普通话的语序相反。

(7)粤语的比较句格式比普通话更接近古汉语格式,如古汉语格式中说这个意思就要说“某人高于某人”。

(8)有些方言中使用疑问副词来构造类似于普通话反复问句式简单问句的疑问句形式。

答案:

(1)看 

(2)饭锅 (3)妻子、老婆 (4)客人

(5)联系、搭理 (6)给我本书 (7)他比我高 (8)你认识吗

5.“秀逗”也是近年来产生的新词,根据它在下列各句中的意思,分别用一个词语置换。

(每处不超过4个字)

(1)一位朴实的大四学生,面临着学习和就业的沉重压力……从出生起就因为不时的脑筋“秀逗”和过于单纯而留下一连串“光辉”的足迹的他,被同学们光荣地誉为“霉矿”。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于是,笔者试着把一些比较有名的动漫作品改一个有些秀逗的名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起来,平日里也是一样,到报社来征婚的男女,大多都是男的不如女的。

怎么说呢,好像是男的通常会因为条件不如别人,蹉跎了岁月。

而女的,却老是因为条件太优秀,被流光抛在时间的那一头。

当然啦,这也就是一种普遍现象,并不适用于每一个人,也有非常优秀的男士和非常秀逗的女生。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反应迟钝或愚笨 

(2)滑稽或可笑 (3)素质差或条件差

6.请从下面所举的两个北京日常口语词语中,任选一个,就其生动形象的特点,仿照文段中的画线句子作简要解说。

细琢磨北京日常的口语词语,往往能看出北京人的智慧。

说出话来,仿佛看得见,摸得着,非常形象,十分生动。

比如,天刚黑,说是“擦黑儿”,刚和“黑”擦个边儿,多有分寸!

又如,____________。

(1)奔饭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起眼儿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