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D卷.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19907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教版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D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鄂教版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D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鄂教版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D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鄂教版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D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鄂教版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D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鄂教版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D卷.docx

《鄂教版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D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教版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D卷.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鄂教版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D卷.docx

鄂教版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D卷

鄂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D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

1.(2分)(2013·咸宁)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撮(cuō)合   颚骨(é)      褶皱(zhě)    在劫难逃(jié)

B.挑衅(xìn)   洗濯(zhuó)   狡黠(xiá)    春华秋实(huá)

C.贮蓄(zhù)   虔信(qián)   瘠薄(jǐ)     筋疲力竭(jīn)

D.睥睨(pì)    愧怍(zuò)    技俩(jì)     吹毛求疵(cī)

2.(2分)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关键   健康   健谈    

B.难堪   勘探   精湛    

C.旷工   旷野   旷达    

D.瞻仰   观赡   屋檐    

3.(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老师的一番教育,使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B.中学生上网吧,已经引起了教育工作者和广大班主任老师的重视。

C.是否多读书,也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

D.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4.(2分)(2019·北部湾模拟)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

庄子,姓庄,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

B.朱自清是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我们学过他的《背影》。

C.对联这种传统的文学样式由上联和下联组合而成。

按照传统的习惯,贴挂时,上联在左,下联在右。

D.“角声满天秋色里”“折戟沉沙铁未销”中的“角”“载”都是古代的军中用品。

5.(2分)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用不着为一次小小的挫折而痛哭流涕。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如果胜了,我可以把脚下的基石夯硬。

①如果败了,我可以从头再来

②人生本来就充满坎坷,没有创伤的珍珠贝,怎会有闪烁迷人的晶莹

③如果在一条阴沟里都翻了船,你的人生一定苍白,绝对不会生动

④跌几次跤,摔几次跟头,是经常的事

A.④②③①    

B.②③④①    

C.④③①②    

D.④①③②    

6.(2分)下列短语属同一类型的一项是()

A.嘶哑的喉咙常含泪水    

B.脸上和身上含着微笑    

C.悲愤的河流我的眼里    

D.温柔的黎明爱得深沉    

二、默写(共1题;共11分)

7.(11分)(2016八下·梁子湖期中)根据提示,用作品原文填空。

①________,何似在人间?

(苏轼《水调歌头》)

②兴来每独往,________。

(王维《终南别业》)

③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

④________,松柏有本性。

(刘桢《赠从弟》(其二))

⑤海内存知己,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⑥长风万里送秋雁,________。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⑦《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描写潼关壮景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有一位名人曾说过:

“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10分)

8.(10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相关问题

山雨

翁卷

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

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

(1)

发挥想象,描绘“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所呈现的画面。

(2)

有关雨的诗句很多,而这首诗写雨比较独特,试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四、名著导读(共1题;共2分)

9.(2分)(2017七下·临沭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在我们头上是成群结队的管状水母,它们伸出它们的天蓝色触须……还有月形水母,它那带乳白色或淡玫瑰红的伞,套了天蓝色框子,给我们遮住了阳光。

在黑暗中,更有发亮的半球形水母,为我们发出了磷光,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

(1)

上面的文字选自________(作者)的小说________。

(2)

这部小说最突出的特点是________。

五、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6分)

10.(6分)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

美国教育机构仅为高中学生列出的必读经典书目就有20部之多。

这个书目包括:

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弥尔顿的《失乐园》,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惠特曼的《草叶集》等。

这是美国高中在校生的必读书目,而且教育部门规定,这些书目数十年不变,且要参加相关内容的考试。

材料二:

我们的《语文课程标准》也向中学生推荐了十几本经典必读书目,仅初中三年就有吴承恩的《西游记》,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等。

以江苏常州市的中考为例,自2004年每年的中考都把名著题作为必考的题型。

现实的情况是:

我们常常看到现在许多中小学生的经典阅读只停留在“绘画中国古典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

同时,肆意改编经典的现象也十分普遍,《西游记》被‘大话’,《三国》被‘水煮’”。

(1)

从两则材料中你得出的共同结论是什么?

(2)

针对材料二中所存在的现实情况,请你联系自己阅读文学经典的体验从下面题目中任选一题阐述。

题一:

举例说明阅读文学经典对你成长的意义。

题二:

浅俗化的经典阅读给我们带来的不良后果。

我选择________,回答:

________

六、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15分)

11.(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一)

纪昌者,学射于飞卫。

飞卫曰:

“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

”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①。

三年之后,虽锥末到眦,而不瞬也。

以告飞卫。

飞卫曰:

“未也,必学视而后可。

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昌以氂②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

旬日之间,浸③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

以睹余物,皆丘山也。

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竿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

以告飞卫。

飞卫高蹈拊膺曰④:

“汝得之矣!

(二)

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命小奚⑤以木简束书从。

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

因问渡者:

“尚可得南门开否?

”渡者熟视小奚,应曰:

“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

”予愠为戏,趋行。

及半,小奚仆,束断书崩,啼未即起。

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⑥矣。

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

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而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

注:

①牵挺:

织机上的牵引机。

②氂(máo):

牛尾毛。

③浸:

渐渐。

④高蹈:

跳起来。

拊(fǔ):

拍。

⑤小奚:

小书童。

⑥牡下:

关门。

牡:

门闩。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贯虱之心,而悬不绝(悬挂)    

B.以目承牵挺(盯着看)    

C.及半,小奚仆(摔倒)    

D.速进,则阖(关门)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天下之以躁急自败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B.南面而望之   人不知而不愠    

C.学射于飞卫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D.汝得之矣    没当余之从师也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三年之后,虽锥末到眦,而不瞬也。

②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

(4)

这两则故事所包含的道理有什么相同之处?

请结合两文内容,作简要分析。

七、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26分)

12.(9分)(2018八上·长春期中)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噪音

①从医学角度分析,噪音往往能引发身体的疲劳和不适,对人的心理也造成一定的伤害。

②60分贝以下的噪音一般不会引起人的厌烦。

假如在超过70分贝噪音的环境中,想要更好地休息就得服用镇静剂或安眠药。

当然,75分贝的噪音算中等级别,它能影响人的思维和情绪。

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常有一些尖利的噪音,它们虽然比较短暂,但其激烈程度可以严重干扰人们的生活。

例如:

摩托车在行驶中的噪音可以达到100分贝~110分贝,其强度超过电锯锯木发出的声音;摇滚乐队的某些演奏可能产生140分贝的噪音,它大大超过喷气式飞机降落到距地面100米时产生的轰鸣。

科学实验表明,超过115分贝的噪音能引起人严重的烦躁和不安的情绪,这种情况相当于癫痫病发作时的一系列大脑变化;面对160分贝的噪音,动物有可能死亡。

③虽然我们生活在喧闹声中,但不是人人都能察觉。

人的耳朵有一种“掩蔽”功能,能自动清除环境噪音,而把那些我们感兴趣的声音突现出来。

因此,我们能听见站在人群中或公共场所的人对我们的讲话。

耳朵还能将讲话人的声音分离出来,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忽略环境噪音。

但这只是大脑的一种“应对”技巧,噪音已经丝毫不漏地进入我们的听觉和神经系统,其后果是,强烈和长时间的噪音会破坏声感细胞上的纤毛。

这些纤毛就是我们的“传声器”,随着它们的逐渐被破坏,我们甚至可能失去听觉功能。

长此以往,耳鸣和心悸将接踵而来,并且身体的平衡系统也会因此而遭到破坏。

从国际上的一些统计数据可以发现,生活在喧闹地区的一部分居民的听力正在变得越来越差。

在美国,64岁~75岁的人群中有1/4的人失去听力;在意大利这个比例达到了18%,是40年前的两倍。

据一些国家征召新兵的人介绍,现在有听力缺陷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1)本文主要说明了________。

(限10个字以内)

(2)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第②自然段内容的?

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3)第③自然段画线句表明人们的听力________,运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句子中,删去划线词后对原句意思表达影响最小的一项是()

A.常有一些尖厉的噪音,它们虽然比较短暂,但其激烈程度可以严重干扰人们的生活。

B.耳朵还能将讲话人的声音分离出来,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忽略环境噪音。

C.摇滚乐队的某些演奏可能产生140分贝的噪音。

D.面对160分贝的噪音,动物有可能死亡。

13.(17分)阅读理解。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

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

想像一下,“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下面的诗句中哪一句描写的画面与它最接近?

()

A.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州》)    

B.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C.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D.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2)

第四段写春花的顺序是从              到                ,写出了春花繁密茂盛,                       、                     的特征。

(3)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中的“闹”换成“叫”,意思一样吗?

为什么?

(4)

景物本身没有思想感情的,但我们可以把它当作有思想感情的人来写。

文中有这样的例子,你认为写得好不好?

请说说你的看法。

八、命题作文(共1题;共5分)

14.(5分)(2011·滨州)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题目一:

请以“我的那一片天空”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题目二:

岁月如梭,你已走过一段人生路,途中一定有许多让你受益的东西。

也许是一处风景、一段真情、一次活动,也许是一次愉快的合作,也许是一次痛苦的选择……再回首,那些刻骨铭心的画面,一定会带给你非同寻常的感悟。

请以“再回首”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

1、答案:

2、答案:

3、答案:

4、答案:

5、答案:

6、答案:

二、默写(共1题;共11分)

7、答案: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10分)

8、答案:

四、名著导读(共1题;共2分)

9、答案:

五、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6分)

10、答案:

六、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15分)

11、答案:

七、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26分)

12、答案:

13、答案:

八、命题作文(共1题;共5分)

14、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