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顺义高二下期中化学教师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19189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246.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顺义高二下期中化学教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北京顺义高二下期中化学教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北京顺义高二下期中化学教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北京顺义高二下期中化学教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北京顺义高二下期中化学教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顺义高二下期中化学教师版.docx

《北京顺义高二下期中化学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顺义高二下期中化学教师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顺义高二下期中化学教师版.docx

北京顺义高二下期中化学教师版

2020北京顺义高二(下)期中

化学

一、选择题

1.(2分)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蜡烛燃烧

B.钠与水的反应

C.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D.H2SO4与NaOH溶液的反应

2.(2分)已知反应A+B=C+D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该反应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

3.(2分)能源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我国目前使用的主要能源是化石燃料

B.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对于节约能源十分重要

C.科学家正在研究开发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新能源,并取得了一定进展

D.氢能是一种理想的绿色能源,现在的科技水平已经能够全面推广使用氢能

4.(2分)在25℃、101kPa下,1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H3OH(l)+

O2(g)═CO2(g)+2H2O(g)△H=+725.76kJ/mol

B.2CH3OH(l)+3O2(g)═2CO2(g)+4H2O(l)△H=﹣1451.52kJ/mol

C.CH3OH(l)+

O2(g)═CO2(g)+2H2O(l)△H=﹣22.68kJ/mol

D.2CH3OH(l)+3O2(g)═2CO2(g)+4H2O(l)△H=+1451.52kJ/mol

5.(2分)化学反应N2+3H2=2NH3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A.N2(g)+3H2(g)═2NH3(l)△H=2(a﹣b﹣c)kJ•mol﹣1

B.N2(g)+3H2(g)═2NH3(g)△H=2(b﹣a)kJ•mol﹣1

C.

N2(g)+

H2(g)═NH3(l)△H=(b+c﹣a)kJ•mol﹣1

D.

N2(g)+

H2(g)═NH3(g)△H=(a+b)kJ•mol﹣1

6.(2分)如图所示,E1=393.5kJ•mol﹣1,E2=395.4kJ•mol﹣1,下列说法或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石墨与金刚石之间的转化是物理变化

B.C(s,石墨)═C(s,金刚石)△H=+1.9kJ•mol﹣1

C.金刚石的稳定性强于石墨

D.断裂1mol化学键吸收的能量:

石墨比金刚石的少

7.(2分)已知在298K时下述反应的有关数据:

C(s)+

O2(g)═CO(g)△H1=﹣110.5kJ•mol﹣1

C(s)+O2(g)═CO2(g)△H2=﹣393.5kJ•mol﹣1

则C(s)+CO2(g)═2CO(g)的△H为(  )

A.+283.5kJ•mol﹣1B.+172.5kJ•mol﹣1

C.﹣172.5kJ•mol﹣1D.﹣504kJ•mol﹣1

8.(2分)最新报道:

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

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和O生成CO2是吸热反应

B.在该过程中,CO断键形成C和O

C.CO和O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O2

D.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与O2反应的过程

9.(2分)根据图所得判断正确的是(  )已知:

H2O(g)═H2O(l)△H=﹣44kJ/mol

A.图1反应为吸热反应

B.图1反应使用催化剂时,会改变其△H

C.图2中若H2O的状态为液态,则能量变化曲线可能为①

D.图2中反应为CO2(g)+H2(g)═CO(g)+H2O(g)△H=+41kJ/mol

10.(2分)已知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其浓度数据如表:

当用氢气浓度的减少来表示该化学反应的速率时,其速率为(  )

N2

H2

NH3

起始浓度/mol•L﹣1

1.0

3.0

0

2s末浓度/mol•L﹣1

0.6

1.8

0.8

A.0.4mol•L﹣1•s﹣1B.0.6mol•L﹣1•s﹣1

C.0.9mol•L﹣1•s﹣1D.1.2mol•L﹣1•s﹣1

11.(2分)绿原酸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绿原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16H18O9

B.能与Na2CO3反应

C.0.1mol绿原酸最多与0.8molNaOH反应

D.能发生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

12.(2分)在密闭容器里,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v(A)、v(B)、v(C)表示,已知3v(B)=2v(A)、2v(C)=3v(B),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

A.3A+2B⇌3CB.A+3B⇌2CC.2A+3B⇌2CD.A+B⇌C

13.(2分)在25℃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表: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X

Y

Z

初始浓度/mol•L﹣1

0.1

0.2

0

平衡浓度/mol•L﹣1

0.05

0.05

0.1

①反应达到平衡时,Y的转化率为25%

②反应可表示为X+3Y⇌2Z,其平衡常数为4

③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K增大

④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

⑤K值越大,说明该反应正向进行的程度越大

⑥同温度下,当X、Y、Z的浓度分别为0.06、0.08、0.08mol•L﹣1时,反应的V正>V逆

A.④⑤⑥B.②④⑤C.①②③D.①③⑤

14.(2分)四个试管中都装有5mL0.1mol/LNa2S2O3溶液,分别在不同温度下加入0.1mol/L硫酸和一定量水,最先出现浑浊的是(  )

A.20℃10mL硫酸B.20℃5mL硫酸5mL水

C.30℃10mL硫酸D.30℃5mL硫酸5mL水

15.(2分)如图为反应N2+3H2⇌2NH3的速率V(N2)变化的图象,则横坐标不可能是(  )

A.反应时间B.温度C.压强D.N2的浓度

16.(2分)对于反应:

N2(g)+O2(g)⇌2NO(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能减慢反应速率的是(  )

A.缩小体积使压强增大

B.体积不变,充入N2使压强增大

C.体积不变,充入氦气使压强增大

D.使总压强不变,充入氖气

17.(2分)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同时生成3nmolB

②生成C的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

③A的浓度不再变化

④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同时生成2nmolC

A.①③④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8.(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增大反应物浓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B.增大压强,单位体积内气体的活化分子数增多,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C.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分子运动速度加快,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D.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19.(2分)在相同条件下,做H2O2分解对比实验时,其中①加入MnO2催化,②不加MnO2催化。

下图是反应放出O2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D

20.(2分)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反应在0~10s内,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mol•L﹣1•s﹣1

B.反应在0~10s内,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mol•L﹣1

C.反应进行到10s时,Y的转化率为79.0%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

21.(2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顺﹣2﹣丁烯和反﹣2﹣丁烯加氢产物不相同

B.苯酚和甲醛通过聚合反应可制得高分子材料

C.采用多次盐析和溶解,可以分离提纯蛋白质

D.淀粉和纤维素在酸作用下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二、非选择题

22.(8分)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H2(g)+

O2(g)═H2O(l)△H=﹣285.8kJ•mol﹣1

②H2(g)+

O2(g)═H2O(g)△H=﹣241.8kJ•mol﹣1

③C(s)+

O2(g)═CO(g)△H=﹣110.5kJ•mol﹣1

④C(s)+O2(g)═CO2(g)△H=﹣393.5kJ•mol﹣1

回答下列各问题:

(1)上述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填序号)。

(2)H2的燃烧热为  。

(3)燃烧10gH2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  。

(4)请根据盖斯定律书写表示CO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

23.(10分)

(1)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此反应是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判断依据是  。

其对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2)CH4(g)+1.5O2(g)═CO(g)+2H2O(l)△H1=akJ/mol,则a  ﹣564.3(填“>”、“<”、“=”)。

(3)已知2H2(g)+O2(g)═2H2O(l),△H=﹣572kJ/mol;H﹣H键的键能为436kJ/mol;O=O键的键能为498kJ/mol,则H2O分子中O﹣H键的键能为  kJ/mol。

24.(14分)在一定温度下,1L密闭容器中通入H2和I2各0.16mol,发生如下反应:

H2(g)+I2(g)⇌2HI(g),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数据如表:

请回答:

t/min

0

2

4

7

9

n(I2)/mol

0.16

0.12

0.11

0.10

0.10

(1)2min内,v(H2)=  mol/(L•min),v(HI)=  mol/(L•min)。

(2)反应进行到4分钟时,v正  v逆(填“>”、“<”、“=”)。

(3)下列能证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的是  (填字母)。

a.v正(H2)=v逆(HI)

b.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

c.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4)该温度下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  ,此时K值为  ,达平衡时H2的转化率是  (列出三段式及计算过程)。

25.(14分)MnO2是中学化学常用的试剂。

某课外兴趣小组制取MnO2,并探究MnO2的性质。

(1)向MnO2中加入浓HCl并加热,有黄绿色气体产生。

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推测MnO2具有  性。

(2)该小组通过双氧水分解速率的影响因素,运用对比实验获得以下数据:

实验

序号

MnO2

用量/g

H2O2溶液

质量分数

H2O2溶液

的体积/mL

反应

温度/℃

收集O2

体积/mL

所需

时间/s

a

0

0.30

5

85

2

3.8

b

0.1

0.15

2

20

2

2.8

c

0.2

0.15

2

20

2

2.2

d

0

0.30

V

55

2

10.5

e

0.1

0.05

2

20

2

7.4

①实验b和c得出结论:

  。

②实验b和e得出结论:

  。

③若想测定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可选择  组(填实验序号)做对照实验,则:

V=  mL。

(3)已知:

酸性条件下,MnO4﹣可与Mn2+反应生成MnO2.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26.(12分)高分子H是人造棉的成分之一,其合成路线如图:

已知:

Ⅰ.

Ⅱ.RCOOR′+R′OH

RCOOR″+R′OH(R1,R2,R3,R4,R,R′,R″代表烃基)

(1)按官能团分类,A的类别是  。

(2)B为不饱和醇,A→B的反应类型是  。

(3)C的名称是  。

(4)D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其分子有2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D的结构简式是  。

(5)E→F的化学方程式是  。

(6)G分子内含有一个六元环(含“

”结构)。

①下列试剂能使CH3CH2OH转化为CH3CH2ONa的是  (填序号)。

a.Nab.NaOHc.NaHCO3

②G→H的反应类型为缩聚反应,该反应还有CH3CH2OH生成,其化学方程式是  。

2020北京顺义高二(下)期中化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分析】根据常见的放热反应有:

所有的物质燃烧、所有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水反应、所有中和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反应和铝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有:

绝大数分解反应,个别的化合反应(如C和CO2)、少数置换反应(如C和H2O)、某些复分解(如铵盐和强碱)和碳、一氧化碳、氢气等还原金属氧化物。

【解答】解:

A、燃烧放出热量,属于常见的放热反应,故A错误;

B、钠和水反应要放热热量,属于常见的放热反应,故B错误;

C、Ba(OH)2•8H2O与NH4Cl反应属于常见的吸热反应,故C正确;

D、H2SO4与NaOH溶液的中和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D错误;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吸热反应、放热反应,难度不大,抓住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吸热或放热的反应是解题的关键,对于特殊过程中的热量变化的要熟练记忆来解答此类习题。

2.【分析】A、依据图象分析反应物能量低于生成物;

B、依据图象分析反应物能量低于生成物;

C、图象分析可知反应过程中反应物能量低于生成物;

D、某些吸热反应不需要加热也可以发生。

【解答】解:

A、图象分析反应物能量低于生成物,结合能量守恒分析反应是吸热反应,故A错误;

B、图象分析反应物能量低于生成物,结合能量守恒分析反应是吸热反应,故B正确;

C、图象分析可知反应过程中反应物能量低于生成物能量,故C错误;

D、某些吸热反应不需要加热也可以发生,如氢氧化钡晶体和铵盐发生的吸热反应,故D错误;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能量变化分析,图象分析方法和应用,注意反应吸热放热和反应条件关系的判断应用,题目较简单。

3.【分析】A、化石燃料目前仍然是我国的主要能源;

B、煤等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

C、太阳能、风能和潮汐能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D、氢能的使用还处于研发阶段。

【解答】解:

A、化石燃料目前仍然是我国的主要能源,所以应节约能源的使用,故A正确;

B、煤等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提高物质的燃烧效率对于节约能源十分重要,故B正确;

C、太阳能、风能和潮汐能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且无污染,故是化石能源的良好的替代能源,故C正确;

D、氢能的使用还处于研发阶段,还没有全面推广,故D错误。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石燃料的使用、新能源的开发使用,难度不大,其中氢能是人类最理想的能源,但是目前还没有广泛使用。

4.【分析】25℃、101kPa下,1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可知1mol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为22.68kJ×32=725.76kJ,且物质的量与热量成正比,则2mol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为725.76kJ×2=1451.52kJ,放热反应的焓变为负,结合状态、焓变书写热化学方程式,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

A.由分析可知,热化学方程式为CH3OH(l)+

O2(g)═CO2(g)+2H2O(l)△H=﹣725.76kJ/mol,水的状态及焓变为正不合理,故A错误;

B.2mol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为725.76kJ×2=1451.52kJ,则热化学方程式为2CH3OH(l)+3O2(g)═2CO2(g)+4H2O(l)△H=﹣1451.52kJ/mol,故B正确;

C.结合选项A可知,焓变的数值不合理,故C错误;

D.结合选项B可知,焓变为负,故D错误;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量与热量的关系、焓变的正负、物质的状态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题目难度不大。

5.【分析】根据反应热等于反应物旧键断裂吸收的总能量减去生成物新键形成所放出总能量计算反应热,然后根据并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写出热化学方程式,注意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

【解答】解:

由图可以看出,

molN2(g)+

molH2(g)的能量为akJ,1molNH3(g)的能量为bkJ,

所以

N2(g)+

H2(g)=NH3(g)△H=(a﹣b)kJ/mol,

而1mol的NH3(g)转化为1mol的NH3(l)放出的热量为ckJ,根据盖斯定律有:

N2(g)+

H2(g)=NH3(l)△H=(a﹣b﹣c)kJ/mol,

即:

N2(g)+3H2(g)=2NH3

(1)△H=2(a﹣b﹣c)kJ•mol﹣1。

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题目难度不大,注意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以及反应热的计算方法.

6.【分析】A、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B、根据盖斯定律来分析;

C、物质的能量越低,物质越稳定;

D、根据物质的能量高低来判断。

【解答】解:

A、石墨和金刚石是两种不同的单质,故石墨和金刚石之间的转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故A错误;

B、已知:

①C(s、金刚石)+O2(g)═CO2(g)△H1=﹣395.4kJ•mol﹣1,②C(s、石墨)+O2(g)═CO2(g)△H2=﹣393.5kJ•mol﹣1,根据盖斯定律可知:

将①﹣②可得:

C(s、金刚石)═C(s、石墨)△H=﹣1.9kJ•mol﹣1,即C(s,石墨)═C(s,金刚石)△H=+1.9kJ•mol﹣1,故B正确;

C、由C(s、金刚石)═C(s、石墨)△H=﹣1.9kJ•mol﹣1可知,金刚石的能量比石墨的能量高,而物质的能量越高,物质越不稳定,故金刚石不如石墨稳定,故C错误;

D、由C(s、金刚石)═C(s、石墨)△H=﹣1.9kJ•mol﹣1可知,金刚石的能量比石墨的能量高,故石墨断键时吸收能量高于金刚石,故D错误;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了盖斯定律和物质稳定性大小的比较,应注意的是物质的能量越低,物质越稳定。

7.【分析】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将

(1)×2﹣

(2),可得C(s)+CO2(g)═2CO(g),反应热随之相加减,可求得反应热.

【解答】解:

已知:

(1)2C(s)+O2(g)═2CO(g)△H1=﹣221kJ•mol﹣1

(2)CO2(g)═C(s)+O2(g)△H2=393.5kJ/mol

利用盖斯定律,将

(1)+

(2),可得C(s)+CO2(g)═2CO(g),

则:

△H=﹣221kJ•mol﹣1+393.5kJ/mol=172.5KJ/mol。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反应热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盖斯定律的运用.

8.【分析】由图可知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CO2,不存在CO的断键过程,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

A.由图可知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故A错误;

B.由图可知不存在CO的断键过程,故B错误;

C.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CO2,所以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与O反应的过程,故C正确;

D.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与O反应的过程,而不是与氧气反应,故D错误;

故选:

C。

【点评】本题侧重于化学反应原理的探究的考查,题目着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自学能力,注意把握题给信息,题目难度不大。

9.【分析】A.由图1可知反应后能量降低;

B.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H;

C.由H2O(g)═H2O(l)△H=﹣44kJ/mol,则图2中若H2O的状态为液态,则生成物能量降低44kJ;

D.由图1可知CO(g)+H2O(g)═CO2(g)+H2(g)△H=﹣41kJ/mol。

【解答】解:

A.由图1可知反应后能量降低,所以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错误;

B.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H,故B错误;

C.由H2O(g)═H2O(l)△H=﹣44kJ/mol,则图2中若H2O的状态为液态,则生成物能量降低44kJ,又由图1可知CO(g)+H2O(g)═CO2(g)+H2(g)△H=﹣41kJ/mol,所以能量变化曲线不可能为①,故C错误;

D.由图1可知CO(g)+H2O(g)═CO2(g)+H2(g)△H=﹣41kJ/mol,所以图2中反应为CO2(g)+H2(g)═CO(g)+H2O(g)△H=+41kJ/mol,故D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以图象的形式考查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等,难度中等,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与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

10.【分析】计算2s内氢气的浓度变化量,再根据v=

计算2s内用氢气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

【解答】解:

2s内氢气的浓度变化量=3.0mol/L﹣1.8mol/L=1.2mol/L,

故2s内用氢气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

=0.6mol•L﹣1•s﹣1,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比较基础,注意对公式的理解与灵活应用。

11.【分析】有机物含有酚羟基,可发生取代、氧化和显色反应,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加聚和氧化反应,含有羧基,具有酸性,可发生中和、酯化反应,含有醇羟基,可发生取代、消去和氧化反应,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

A.由结构简式可知有机物分子式为C16H18O9,故A正确;

B.分子中含有羧基,酸性比碳酸强,则能与Na2CO3反应,故B正确;

C.分子中含有酚羟基和羧基,可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含有酯基,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则0.1mol绿原酸最多与0.4molNaOH反应,故C错误;

D.分子中含有羟基、酯基和羧基,都可发生取代反应,含有羟基,还可发生消去反应,故D正确。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烯烃、醇性质的考查,注意把握有机物的结构特点,题目难度不大。

12.【分析】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

由3v(B)=2v(A)、2v(C)=3v(B),可知A、B、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

2:

3,A与B反应生成C,则反应为3A+2B⇌3C,

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为高频考点,把握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化学计量数的确定方法,题目难度不大。

13.【分析】由表中数据可知,X减小0.05mol/L,Y减小0.15mol/L,所以X、Y是反应物,Z增加了0.1mol/L,所以Z是生成物,X、Y、Z的浓度的变化量之比为1:

3:

2,所以化学方程式为X+3Y⇌2Z,结合转化率=

×100%、K为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结合外界条件对平衡移动的影响解答该题。

【解答】解:

①反应达到平衡时,Y转化0.15mol,则Y的转化率为

=75%,故错误;

②化学方程式为X+3Y⇌2Z结合表中的数据可知,平衡常数为

=1600,故错误;

③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增大压强平衡常数K不变,故错误;

④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则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故正确;

⑤K值越大,说明反应的程度越大,则可说明该反应正向进行的程度越大,故正确;

⑥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