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综合测评.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17786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00.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综合测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综合测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综合测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综合测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综合测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综合测评.docx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综合测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综合测评.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综合测评.docx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综合测评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综合测评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温馨提示:

1.第Ⅰ卷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第Ⅱ卷书写在试卷上;交卷前请核对班级、姓名、考号。

2.本场考试时间为90分钟,注意把握好答题时间。

3.认真审题,仔细作答,永远不要以粗心为借口原谅自己。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3·天水市一中高二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化学方程式中,如果没有注明温度和压强,则表示反应热是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的

B.升高温度或加入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C.据能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

2.(2013·孝感高级中学高二调研)一种“即食即热型快餐”适合外出旅行时使用。

其内层是用铝箔包裹的、并已加工好的真空包装食品,外层则是分别包装的两包化学物质,使用时拉动预留在外的拉线,使这两种化学物质反应,此时便可对食物进行加热,这两包化学物质最合适的选择是(  )

A.浓硫酸与水B.熟石灰与水

C.生石灰与水D.氯化钠与水

3.已知2H2(g)+O2(g)===2H2O(g) ΔH=-483.6kJ/mol。

下列说法或表达正确的是(  )

A.在相同的条件下,2mol氢气与1mol氧气的总能量小于2mol水蒸气的总能量

B.H2(g)+

O2(g)===H2O(l) ΔH=-Q1kJ/mol 则Q1>241.8

C.H2(g)+

O2(g)===H2O(l) ΔH=-Q2kJ/mol 则Q2<241.8

D.任何条件下,2L水蒸气分解成2L氢气与1L氧气需吸收483.6kJ热量

4.(2012·绍兴一中高二期末)25℃、101kPa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kJ·mol-1、285.8kJ·mol-1、890.3kJ·mol-1、2800kJ·mol-1,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s)+

O2(g)===CO(g) ΔH=-393.5kJ·mol-1

B.2H2(g)+O2(g)===2H2O(g) ΔH=+571.6kJ·mol-1

C.CH4(g)+2O2(g)===CO2(g)+2H2O(g) ΔH=-890.3kJ·mol-1

D.

C6H12O6(s)+3O2(g)===3CO2(g)+3H2O(l) ΔH=-1400kJ·mol-1

5.已知下列数据:

2Fe(s)+O2(g)===2FeO(s) ΔH=-544kJ·mol-1

4Al(s)+3O2(g)===2Al2O3(s) ΔH=-3350kJ·mol-1

则2Al(s)+3FeO(s)===Al2O3(s)+3Fe(s)的ΔH是(  )

A.-859kJ·mol-1B.+859kJ·mol-1

C.-1403kJ·mol-1D.-2491kJ·mol-1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101kPa时,1mol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H2的燃烧热为-285.8kJ·mol-1

B.测定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时,每次实验均应测量3个温度,即盐酸起始温度,NaOH起始温度和反应后终止温度

C.在101kPa时,1molC与适量O2反应生成1molCO时,放出110.5kJ热量,则C的燃烧热为110.5kJ·mol-1

D.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1kJ·mol-1。

若将含0.5mol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57.3kJ

7.最近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lvio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

N4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已知断裂1molN—N键吸收167kJ热量,生成1molNN键放出942kJ热量。

根据以上信息和数据,则1molN4生成N2的ΔH为(  )

A.+882kJ·mol-1B.+441kJ·mol-1

C.-882kJ·mol-1D.-441kJ·mol-1

8.(2013·福建四地六校高二月考)炽热的炉膛内有反应:

C(s)+O2(g)===CO2(g) ΔH=-392kJ·mol-1,往炉膛内通入水蒸气时,有如下反应:

C(s)+H2O(g)===CO(g)+H2(g) ΔH=+131kJ·mol-1,CO(g)+1/2O2(g)===CO2(g) ΔH=-282kJ·mol-1,H2(g)+1/2O2(g)===H2O(g) ΔH=-241kJ·mol-1,由以上反应推断往炽热的炉膛内通入水蒸气时(  )

A.既能使炉火更旺,又能节省燃料

B.虽不能使炉火更旺,但可以节省燃料

C.不能节省燃料,但能使炉火瞬间更旺

D.既不能使炉火更旺,又不能节省燃料

9.下列图像分别表示有关反应的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的关系,其中判断正确的是(  )

   

 

   

             

10.(2013·南昌市第二中学高二月考)已知:

①2CO(g)+O2(g)===2CO2(g) ΔH=-568kJ·mol-1

②H2(g)+1/2O2(g)===H2O(g) ΔH=-248kJ·mol-1

已知CO和H2的混合物1mol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放出的热量272kJ,则该混合气体中CO和氢气的物质的量的比值为(  )

A.1∶1B.3∶37

C.2∶1D.3∶2

11.(2013·许昌市高二五校联考)氯原子对O3分解有催化作用:

O3+Cl===ClO+O2 ΔH1

ClO+O===Cl+O2 ΔH2

大气臭氧层的分解反应是:

O3+O===2O2 ΔH,该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反应O3+O===2O2的ΔH=E1-E3

B.O3+O===2O2是吸热反应

C.ΔH=ΔH1+ΔH2

D.大气层中的臭氧无法再生

12.(2013·铜陵一中高二月考)一些盐的结晶水合物,在温度不太高时就有熔化现象,即熔溶于自身的洁净水中,又同时吸收热量。

他们在塑料袋中经日晒就熔化,又在日落后缓慢凝结而释放热量。

故可用于调节室内温度,或用作夏日防暑的枕垫或坐垫,这些物质可称之为热材料。

现有几种盐的结晶水合物有关数据如下:

①Na2S2O3·5H2O

②CaCl2·6H2O

③Na2SO4·10H2O

④Na2HPO4·10H2O

熔点/℃

40~50

29.92

32.38

35.1

熔化热

/kJ·mol-1

49.7

37.3

77

100.1

根据上述数据和实用性考虑,实际运用时常采用的物质应该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3.分析下列数据,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烷烃

乙烷

丙烷

丁烷

戊烷

燃烧热/kJ·mol-1

1559.8

2219.9

2877.0

3536.2

沸点/℃

-88.6

-42.1

-0.5

36.1

熔点/℃

-183.3

-189.7

-138.4

-129.7

A.己烷的燃烧热约为4196kJ·mol-1

B.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2H6(g)+7O2(g)===4CO2(g)+6H2O(l) ΔH=-1559.8kJ·mol-1

C.相同质量的烷烃,碳的质量分数越大,燃烧放出的热量越多

D.从上表可以分析得,丁烷气体最不适宜作气体打火机的有机燃料

14.已知:

2CO(g)+O2(g)===2CO2(g) ΔH=-566kJ·mol-1;Na2O2(s)+CO2(g)===Na2CO3(s)+

O2(g) ΔH=-226kJ·mol-1

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的燃烧热为283kJ

B.如图可表示由CO生成CO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

C.2Na2O2(s)+2CO2(s)===2Na2CO3(s)+O2(g) ΔH>-452kJ·mol-1

D.CO(g)与Na2O2(s)反应放出509kJ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6.02×1023

15.(2013·蛟河一中高二期中)已知:

CH3CH2CH2CH3(g)+6.5O2(g)===4CO2(g)+5H2O(l) ΔH=-2878kJ·mol-1

(CH3)2CHCH3(g)+6.5O2(g)===4CO2(g)+5H2O(l) ΔH=-2869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丁烷的稳定性大于异丁烷

B.正丁烷分子储存的能量大于异丁烷分子

C.异丁烷转化为正丁烷的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

D.异丁烷分子中的碳氢键比正丁烷的多

16.已知:

2H2(g)+O2(g)===2H2O(l) ΔH=-571.6kJ·mol-1,CO(g)+

O2(g)===CO2(g) ΔH=-282.8kJ·mol-1,现有CO、H2和CO2组成的混合气体67.2L(标准状况)经完全燃烧后放出的总热量为710kJ,并生成18g水,则原混合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为(  )

A.16.7%  B.20%   

C.25%  D.60%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2分)

17.(6分)(2013·许昌市高二五校联考)

(1)1g碳与适量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需吸收10.94kJ热量,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

①CH4(g)+2O2(g)===CO2(g)+2H2O(l) ΔH=-Q1kJ·mol-1,

②2H2(g)+O2(g)===2H2O(g) ΔH2=-Q2kJ·mol-1,

③2H2(g)+O2(g)===2H2O(l) ΔH3=-Q3kJ·mol-1。

常温下,取体积比4∶1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下),经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

(3)以H2为燃料可制成氢氧燃料电池。

已知:

2H2(g)+O2(g)===2H2O(l) ΔH=-572kJ·mol-1,某氢氧燃料电池释放228.8kJ电能时,生成1mol液态水,该电池的能量转化率为________。

18.(10分)(2013·吉林油田高级中学高二期初考试)

A.①CaCO3(s)===CaO(s)+CO2(g) ΔH=-177.7kJ/mol

②0.5H2SO4(l)+NaOH(l)===0.5Na2SO4(l)+H2O(l) ΔH=-57.3kJ/mol

③C(s)+O2(g)===CO2(g) ΔH=-393.5kJ/mol

④CO(g)+1/2O2(g)===CO2(g) ΔH=-283kJ/mol

⑤HNO3(aq)+NaOH(aq)===NaNO3(aq)+H2O(l) ΔH=-57.3kJ/mol

(1)上述热化学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以下同)

(2)上述反应中,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述反应中,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C(s,金刚石)+O2(g)===CO2(g) ΔH=-395.41kJ/mol

C(s,石墨)+O2(g)===CO2(g) ΔH=-393.51kJ/mol

则金刚石转化为石墨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热化学方程式看来更稳定的碳的同素异形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4分)

在量热计中(右图)将100mL0.50mol·L-1的CH3COOH溶液与100mL0.55mol·L-1NaOH溶液混合,温度从298.0K升高到300.7K。

已知量热计的热容常数(量热计各部件每升高1K所需要的热量)是150.5J·K-1,溶液密度均为1g·mL-1,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4J·g·K-1。

(1)试求CH3COOH的中和热ΔH=________。

(2)CH3COOH的中和热的文献值为-56.1kJ·mol-1,你认为

(1)中测得的实验值偏差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NaOH过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CH3COOH的中和热与HCl的中和热数值相比,________较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三次平行操作测得数据中起始时盐酸与烧碱溶液平均温度相同,而终止温度与起始温度差t2-t1分别为①2.2℃ ②2.4℃ ③3.4℃,则最终代入计算式的温差均值为________℃。

20.(10分)“西气东输”是西部开发的重点工程,这里的气体是指天然气,其主要成分是甲烷。

工业上将碳与水在高温下反应制得水煤气,水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和H2,两者的体积比约为1∶1。

已知1molCO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放出283kJ热量,1mol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6kJ热量;1molCH4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和液态水放出890kJ热量。

(1)写出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1molCH4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和水蒸气,放出的热量________890kJ(填“>”、“=”或“<”)。

(2)忽略水煤气中其它成分,相同状况下若得到相等的热量,所需水煤气与甲烷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_;燃烧生成的CO2的质量比约为______________。

(3)以上数据和计算说明,以天然气代替水煤气作民用燃料,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2分)某种优质燃油由甲、乙两种有机物混合而成,甲、乙两种物质含有C、H、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

已知甲、乙及CO、H2的燃烧热如下:

物质

CO

H2

燃烧热/kJ·mol-1

1366

5518

283

286

取甲、乙按不同比例混合的燃油23g,在足量的O2中燃烧时,放出的热量Q与混合物中乙的物质的量分数x的关系如图所示。

试求:

(1)乙的相对分子质量Mr(乙)=________。

(2)160g由甲、乙以等物质的量混合而成的燃油在347.2LO2中恰好完全燃烧,得492.8L气体,冷却到室温时,还剩余224L(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由此可求得混合物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

甲、乙的分子式:

甲________;乙________。

(3)1mol由甲、乙以等物质的量混合而成的燃油在一定量的O2中燃烧,放出热量2876kJ,则反应中生成CO________mol。

 

1、解析:

热化学方程式中,如果没有注明温度和压强,则表示反应热是在25℃、101kPa下测定的,A错;对于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其反应热是确定的,B错;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不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C错,D正确。

答案:

D

2.解析:

浓硫酸溶于水放热,若浓硫酸变稀能与铝反应;熟石灰溶于水也放热,但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更多的热,并消耗了水;氯化钠溶于水不放热,故C最合适。

答案:

C

3.解析:

该反应放热,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A错;H2O(l)―→H2O(g)需要吸收热量,故Q1>241.8,B正确,C错;热化学方程式中计量数代表各物质的物质的量,D错。

答案:

B

4.解析:

A项中应生成CO2(g),B项应为1molH2,且H2O为液态;C项H2O应为液态,故D正确。

答案:

D

5.解析:

已知:

①2Fe(s)+O2(g)===2FeO(s) ΔH=-544kJ·mol-1 ②4Al(s)+3O2(g)===-3350kJ·mol-1,根据盖斯定律有(②-①×3)×

得:

2Al(s)+3FeO(s)===Al2O3(s)+3Fe(s) ΔH=

×[-3350kJ·mol-1-(-544kJ·mol-1×3)]=-859kJ·mol-1。

答案:

A

6.解析:

燃烧热为正值,A错;燃烧热是指1mol可燃性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C错;浓H2SO4稀释时要放热,所以含0.5mol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D错;故选B。

答案:

B

7.解析:

N4分子的结构为正四面体结构,1molN4分子含有6molN—N键。

由反应N4(g)===2N2(g),1molN4分子含有6molN—N键,断裂6molN—N键,吸收的热量为1002kJ,生成2molNN键,放出热量为1884kJ,故1molN4转变为N2释放出882kJ热量。

答案:

C

8.解析:

由盖斯定律可知通入水蒸气时不能节省燃料,但气体的燃烧比固体燃烧会更旺。

答案:

C

9.解析:

由图像可知石墨、红磷、S(s)所含能量分别比金刚石、白磷、S(g)低,所以由石墨转变为金刚石需要吸收能量,是吸热反应,A正确;能量越低越稳定,故红磷比白磷稳定,B错误;由固体转化为气体需要吸收能量,故ΔH1<ΔH2,D错误;由图像可知CO(g)和H2O(g)的总能量大于CO2(g)和H2(g)的总能量,所以CO(g)+H2O(g)===CO2(g)+H2(g)为放热反应,ΔH<0,C错误。

答案:

A

10.解析:

设CO为xmol,则H2为(1-x)mol,由题意得:

mol×568kJ·mol-1+(1-x)mol×248kJ·mol-1=272kJ,可解得x=

mol,则混合气体中CO和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1。

答案:

C

11.解析:

由能量变化图可知O3和O的总能量高于2O2的总能量,故反应为放热反应,ΔH=E3-E2,A、B错;由化学方程式O3+Cl===ClO+O2 ΔH1和ClO+O===Cl+O2 ΔH2相加得到O3+O===2O2 ΔH=ΔH1+ΔH2,C正确;大气层中在放电时O2可以转化为O3,D错。

答案:

C

12.解析:

由表中数据可知①④中熔点太高,且①中熔化热较小;②中熔化热太小;而③中熔点温度适宜,熔化热也较大,故实际运用时常采用③中的物质。

答案:

C

13.解析:

从表中分析得烷烃分子中每增加一个“CH2”燃烧热约增加660kJ·mol-1,因此可得己烷的燃烧热约为3536.2kJ·mol-1+660kJ·mol-1=4196.2kJ·mol-1,A正确;B项中ΔH应等于-3119.6kJ·mol-1,B错;相同质量的烷烃,碳的质量分数越大,燃烧放出的热越少,C错;气体打火机使用的有机燃料应满足下列条件:

稍加压降温即可液化,减压(打开阀门)很容易汽化,遇明火燃烧,很显然根据各烷烃的熔沸点判断,丁烷气体最合适,D错。

答案:

A

14.解析:

燃烧热单位为kJ·mol-1,A错;图中应标2CO和2CO2,B错;CO2从固态变为气态要吸热,故C项放出的热量应小于452kJ,则ΔH>-452kJ·mol-1,C正确;由盖斯定律得:

Na2O2(s)+CO(g)===Na2CO3(s) ΔH=[-226kJ·mol-1×2+(-566kJ·mol-1)]×

=-509kJ·mol-1,则电子转移数为6.02×1023×2=1.204×1024,D错。

答案:

C

15.解析:

由第一个热化学方程式减去第二个热化学方程式得CH3CH2CH2CH3(g)===(CH3)2CHCH3(g) ΔH=-9kJ·mol-1,即正丁烷转化为异丁烷为放热反应,故正丁烷分子的能量大于异丁烷分子的能量,异丁烷更稳定,即B正确,A、C错;异丁烷分子和正丁烷分子中碳氢键相等,D错。

答案:

B

16.解析:

由于生成1molH2O,所以n(H2)=1mol,放出的热量为285.8kJ,n(CO)=

=1.5mol,n(CO2)=

-1.5mol-1mol=0.5mol,则CO2的体积分数为

×100%=16.7%。

答案:

A

17.解析:

(1)1g碳与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吸收10.94kJ热量,则1mol碳与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应吸收10.94kJ×12=131.28kJ,故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s)+H2O(g)===CO(g)+H2(g) ΔH=+131.28kJ·mol-1。

(2)由题意知11.2L混合气体中甲烷为0.4mol,氢气为0.1mol,燃烧恢复到室温水为液态,再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可计算放出的热量为(0.4Q1+0.05Q3)kJ。

(3)H2燃烧生成1mol液态水时应放出286kJ热量,故该电池的能量转化率为

×100%=80%。

答案:

(1)C(s)+H2O(g)===CO(g)+H2(g) ΔH=+131.28kJ·mol-1

(2)(0.4Q1+0.05Q3)kJ

(3)80%

18.解析:

A.①反应是个吸热反应,ΔH>0,②反应中各物质的聚集状态错;③④反应分别表示C、CO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⑤表示HNO3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B.用第一个热化学方程式减去第二个热化学方程式可得C(s,金刚石)===C(s,石墨) ΔH=-1.9kJ/mol,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石墨更稳定。

答案:

A.①② ③④ ⑤

B.C(s,金刚石)===C(s,石墨) ΔH=-1.9kJ/mol 石墨

19.解析:

(1)由题意知,酸为0.050mol,碱为0.055mol,碱是过量的,应以酸计算,算出生成0.050mol水放出的热量,进而算出1mol水放出的热量,即可得出实验测出的中和热数值

ΔH=

=-5.33×104J·mol-1=-53.3kJ·mol-1。

(2)本实验方法测得的CH3COOH的中和热的实验值小于文献值。

(3)因NaOH溶液易吸收CO2,而使NaOH浓度下降,过量碱能保证CH3COOH完全中和,从而提高实验准确度。

(4)CH3COOH是弱酸,只有少部分电离,发生电离要吸热,中和时放热较少。

(5)因③的数值与①和②的偏差较大,误差太大,不能用于计算,故最终代入计算式的温差均值为

=2.3℃。

答案:

(1)-53.3kJ·mol-1

(2)①量热计的保温瓶绝热效果不好;②酸碱溶液混合不迅速;③温度计不够精确等

(3)保证CH3COOH完全被中和,提高实验准确度

(4)HCl CH3COOH是弱酸,只少部分电离,发生电离时要吸热

(5)2.3

20.解析:

(1)1mol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