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家.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14910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1.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下第一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天下第一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天下第一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天下第一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天下第一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下第一家.docx

《天下第一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下第一家.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天下第一家.docx

天下第一家

孔祥林

《天下第一家(上)》

  

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

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与国咸休,同天并老”,这就是孔子的嫡孙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地位的一个真实写照。

  

一、天下第一家的来历

汉高祖刘邦是第一个到曲阜来祭祀孔子的皇帝。

汉高祖刘邦要是按照这个《史记》的记载,他基本上就是一个无赖子弟,文化水平不高,所以他在平时是看不起这些儒生们的,他甚至摘下人家儒生的帽子,向里面撒尿。

但是他夺取天下以后,陆贾就经常在他面前谈论诗书,惹得他很生气。

他说,“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

”他说你老子是在马上取得的天下,我学什么诗书啊!

陆贾对他也是毫不相让,他说呢,“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

”说你能在马上取得天下,你能在马上来治理天下吗?

这一次可能让汉高祖刘邦就很受启发,从此以后他就改变了对儒生,当然也改变了对儒家的这个态度。

所以在公元前195年,他到南方去征伐的途中,在回京城的路上,他专门绕了一个弯,绕到曲阜亲自祭祀孔子,这后代的人对汉高祖到曲阜来祭祀孔子评价都非常高,他们说汉家四百年的基业全在于此。

所以后代的一些皇帝也都仿效这个汉高祖刘邦,到曲阜来祭祀孔子。

据历史记载,到曲阜来祭祀孔子的皇帝一共有12位,19次。

其中就有清朝的乾隆皇帝,就曾经八次到曲阜祭祀孔子。

也许是受汉高祖刘邦亲自祭祀孔子的影响,所以到了汉武帝的时候,就是公元前一百多年,公元前二世纪的时候,这个汉武帝刘彻他就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就是用儒家的思想,用孔子思想来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

 

1.对孔子的追谥加封

历代用孔子思想,所以对孔子也是要一再地给他追加一些封号,一开始是褒成宣尼公,这是从公元元年开始的,以后就是文宣王、至圣文宣王、大成至圣文宣王,并把孔子奉作是万世师表,至圣先师。

从这个三国时候,国家就在学校里面作为思想文化的代表的祭祀的对象就是孔子。

所以孔子是从三国的时候就开始“朝位”,曹操的儿子曹丕的时候,就开始在国家的学校里面,最高的学府里面祭祀孔子,把孔子作为中国思想文化的一个代表。

所以到了这个唐朝的时候,孔子的祭祀就更多了,所有的学校都要建造孔子庙来祭祀孔子,因为那时候的学校和咱们现在的学校不一样,学校都是政府官吏的,只有在这个州府县它的驻地才有一所学校,这个学校就是要祭祀孔子的。

所以从唐朝开始,中国就在天下能够都祭祀的只有两个地方,一个是社稷,一个就是孔子。

 

2.对孔子后代的封官加爵

   历代皇帝除了对孔子追谥加封,还很优待孔子的后代,也不断地给他们加上一些官爵封号。

最早的封号是在公元前43年开始的,孔子的第十三代孙孔霸,他做过太子的老师,这个太子后来就当了皇帝,就是汉元帝。

汉元帝对他老师很尊崇的,封他为褒成君,而且汉元帝还想让孔霸做宰相。

但是孔霸再三地推辞,他坚决不做,他对皇帝提出个要求,就是让他用自己的封地,因为他作为奉祀君,他有一块封地,他用他的封地来祭祀孔子。

这个汉元帝就同意了他的要求,这个孔子的后代就开始有了一个专门祭祀孔子的封地。

封位是从公元元年开始的,封孔子的第十六代孙孔均做褒成侯,是一个侯爵,就是最高的一等了,第二十等的彻侯的这一等,就是这个褒成侯,褒成侯这个称号是“侯”的这个封号是沿袭在西汉和东汉。

到汉以后,这个封号有所变,以后封为宗圣侯、奉圣侯、恭圣侯、绍圣侯、褒圣侯。

他的这个级别都是侯。

到了开元27年,唐开元27年,公元739年,这个唐玄宗李隆基就封孔子的第三十五代孙孔璲之为文宣公,将他的封号提高到公爵,由侯爵提高到公爵。

这个封号延续到了1055年,就是到了北宋致和二年的时候,这个宋仁宗认为这个封号不合适。

因为孔子当时他的封号就是至圣文宣王。

“至圣”就是最高的圣人;“王”是周天子那个王,“文宣”两个字是孔子的谥号,这个谥号就在封建社会当中就是说皇帝或者是大官死了以后,人们就根据他这个生前的事迹和他的功绩就给他加一个称号。

但是孔子的后代的这个封号叫做“文宣公”,他用了孔子的这个谥号,这个宋仁宗认为这个不好,所以他就把孔子后代的封号改成“衍圣公”,当然他的希望这个衍圣公意思就是说希望他们能够延续、接续孔子的血脉,当然也希望他们能够传承孔子的思想,他有这么一个寓意。

“衍圣公”这个封号就成了孔子嫡长孙使用时间最长的封号,它是从1055年开始的,一直延续到1935年。

这中间使用了八百多年,历经了宋、金、元、明、清,一直到民国初年,都是叫这个封号。

   到了民国以后已经是实行共和制度了,他们到了1935年,已经是民国24年了。

共和制度24年了,再保留这么一个封建的爵位就不合适,所以他就改成了“奉祀官”,全称就是“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奉祀官”。

第一代奉祀官就是孔子的七十七代孙孔德成先生,他现在在台湾。

这个奉祀官待遇是特任官,因为在国民政府那个时候,官阶分为四等,一等就是特任官,第二等是简任官,第三等官是荐任官,第四等官是委任官。

基本上就是部长以上才能叫“特任”;后来这个国民政府的文官体系改了,又有了一个等,就是第一次等到第十四次等,最高的就是第十四次等,这。

而孔德成就是最高一等,第十四次等,是文官的第一等。

孔子的嫡孙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延续时间最久的一个贵族世家,所以说孔府是天下第一家那绝对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上绝对也是没有先例的。

   

二、衍圣公的承袭制度

孔家的继承是按照严格的宗法制度,和中国封建社会早期的制度是一致的,是严格执行的嫡长子承袭制,只有大老婆生的大儿子才有资格。

当然没有嫡长子就在小老婆当中选,哪一个年龄最大就是哪一个来做衍圣公。

1.无嗣的情况

   历史上衍圣公是严格地按照就是传嫡这个惯例来延续下来的。

但是也有过例外,一个就是无嗣,就是衍圣公没有后代;第二个就是罢封,衍圣公给罢免了。

这个情况在历史上都曾发生过,无嗣就发生过几次,最近的一次就是第七十二代衍圣公,七十二代衍圣公他没有儿子,他兄弟五个,到这个选继承人的时候,就得选老二的大老婆生的第一个儿子来做他的继承人,来入籍,来入籍做他的继承人。

   还有一个情况就是衍圣公还活着,他儿子应该是法定的继承人,但他儿子死了。

那还是得传长孙,传嫡长孙,也不能够传其他的儿子。

所以他执行的这个宗法制度是非常严格的。

 

2.罢封的情况

   衍圣公罢封的情况在历史上发生的不多。

第一次是在北宋的时候,四十七代衍圣公,因为那个时候国家拨钱来修孔庙,修孔庙的时候就由衍圣公来主管,大概他在经济账目方面不清楚,就被罢免了。

还有一个就是第六十一代衍圣公,他当衍圣公的时候还很小,那个时候正好孔府是大扩建,他扩建的时候这个房子改大了,超过了制度。

因为国家在封建社会当中,就是包括你的住宅、包括你的什么都要受到严格的礼制的规定。

你比方咱们现在去看孔府,都是灰瓦房,而且连正屋的斗拱都没有,只有那种就是一斗二升的斗拱,那都不是正规斗拱,正规斗拱是不能用的,因为它是严格按照一品官的府第来建的,这是非常严格的。

在封建社会当中,这些礼制方面的要求非常严格,在清朝的时候,黄瓴绿瓦那只能是谁能用呢?

皇帝可以用。

国家大祀的庙宇,就是国家最高祭祀规格的庙宇才可以用。

而且《大清律》当中写得很清楚,如果用了黄瓦的话,仗一百,徒三年。

打你一百棍还得要判三年的徒刑。

这些礼制都是非常严格的。

结果六十一代衍圣公在扩建他的府第的时候就超过了制度,他就被罢免了。

 

3.“中兴祖”

但是在历史上也曾经发生过两次意外,“中兴祖”及“南北宗”。

中兴祖这件事情,发生在五代,就是唐朝以后中国混乱的时期,五、六十年就换了五个朝代,社会是非常动荡。

这个时候战争当然也就很多,孔子的这些后代有的就死了,战死了,有的就逃难到了外地去了。

所以在曲阜的孔子的后代就很少了。

在这个时候,孔家的一个仆人叫做孔末,他就把孔子的第四十二代长孙孔光嗣杀了。

孔末把孔光嗣杀了以后,他就成了孔家的继承人了,主持孔子的祭祀,也做了泗水的知县。

但是他还要斩草除根,要把这个嫡长孙的后代全部杀光。

当时这个孔光嗣有一个九个月的儿子叫孔仁玉,他(孔末)杀了孔光嗣以后,孔仁玉的母亲就抱着他逃到外祖母家去了,他就追杀到他的外祖父、外祖母家,这个时候他的外祖父叫做张温,为了保护他的外孙,就把自己的孙子送出来了,因为两个人的年龄差不多,都是几个月大,追杀的人他一看——等到赶到的时候差不多也是傍晚了,也看不清楚。

反正一看到人家送出来的话,也不会有错,就杀了以后回去交差去了。

这样孔家的四十三代孙才躲过这一灾难,能够使孔家的血脉延续下来。

孔仁玉长到十九岁的时候,就是唐明宗的时候,孔氏的族人就给皇帝上书,说这个孔末不是孔子的后代,孔子的长孙现在是孔仁玉。

这个唐明宗调查以后,确实是属实,确实是对的,就杀掉了孔末,就封孔仁玉来做孔家的继承人,来主持孔子的祭祀。

到了后周的时候才给他又加了这个文宣公的封号,才能够把孔家的这个才继续下来,因为这个孔仁玉就是在孔家这么危难的时候能够延续下来,孔氏从此以后又中兴了,所以他被称作中兴祖。

 

4.“南北宗”

后来那个蒙古骑兵占领曲阜了,占领曲阜以后,他们也需要尊崇孔子的思想,当时中国的社会的精英是封建的士大夫,实际上都是儒家思想影响的这批知识分子。

所以他们需要尊崇孔子的思想,也需要一个衍圣公,所以蒙古人也封了一个衍圣公,这个衍圣公是孔元用,也是五十一代孙。

是孔元措临走以后,他不是到开封去嘛,他临走以前让他本家的一个弟弟来做代理他的职务,就是说来主持孔子庙的祭祀,所以蒙古人就把他封成了衍圣公了。

封成衍圣公以后,他就传给了他的儿子孔之。

在这个时候,就是蒙古人就消灭了金朝,消灭金朝以后也就把金朝的这个衍圣公孔元措也就拿到了。

拿到以后,他还仍然承认孔元措是正宗,仍然封孔元措为衍圣公,把孔之的衍圣公的封号给他就免了。

补偿给他做世袭曲阜县尹,就是曲阜知县,把这个蒙古的和金朝的问题就解决了。

又隔了四十多年以后,他就又灭亡了南宋,他就把南宋的衍圣公,五十三代孔洙就拿到了。

据文献记载,是南宗是让位给北宗的,就是说这个元世祖忽必烈就召见这个南宗,五十三代的孔洙,就让他来说,让他回曲阜做衍圣公,这个孔洙说他现在已经到了这个衢州,他们已经是五代人了,先人的坟墓都已经在这儿,这儿也有孔子庙,他说不能离开,他得要守护他主人的坟墓,他不能到曲阜去。

说曲阜的这些孔子的后代们保护了孔子庙,也是有功的,让他们来做北方的衍圣公吧。

这个忽必烈对他是非常地赞赏,他说是“宁违荣而不违亲,真圣人后也”。

说宁愿不要荣华富贵,也不能违背亲情,说你这才是真正的圣人的后代。

所以就封他做这个国子监的祭酒,就是国家最高学府的校长,国子监的祭酒,同时提举浙东的学校事,就是管浙江东道的,浙东道那一块的学校。

官给的也不小,但是取消了他衍圣公的封号,从此以后南宗就消沉下去了。

 

三、孔氏家族的鼎盛期

1.赐土地

在这个衍圣公到明代的时候,孔子的嫡孙就进入了他的鼎盛期,当然这个要算功劳的话,还应该推到明太祖朱元璋。

明洪武元年,就是1368年的时候,朱元璋登基当了皇帝,那时候他就派徐达往北去消灭这个蒙古的势力,这时候就占领了济宁。

占领了济宁以后他就要衍圣公到南京去见他,这个时候孔家长孙是五十五代孔克坚,但是他在元朝的时候他就辞了衍圣公了,让他儿子做。

实际上当时衍圣公是五十六代衍圣公孔希学,在当时孔克坚就派他的儿子去了,派他的儿子去了,因为他儿子是衍圣公嘛,就派他儿子去见朱元璋,朱元璋很恼火,认为应该孔克坚来见他。

因为虽然他是衍圣公,但是你是他的老子,你应该来见我。

所以他就亲手写了一个手谕,就派人送过来。

对这个衍圣公孔克坚说,他说你不要看不起我是一个平民出身的皇帝,汉高祖也是平民出身的皇帝,他就拿着汉高祖来比。

他说听说你有病,说是不能来见我,不知是真是假?

如果说你没有病来装病的话,那你这是故意地怠慢我这个国家。

那这是不行的。

“谕至思之”,说我的手谕到了以后你要好好考虑考虑。

接到这个朱元璋的手谕以后,这个孔克坚就害怕了,赶快就跑到南京去见朱元璋,朱元璋对他倒是挺优待的,现在你到孔府的时候在二门的那个东边后面,这个门的北边后面有一块碑,在东屋山上有一块碑,那块碑就记载了朱元璋和孔克坚的谈话。

那个谈话就是大白话,就是那个元明时期的白话。

这皇帝就问这孔克坚,“老秀才,近前来,你多少年纪也?

”那孔克坚说呢,“臣五十三岁也。

”他说我五十三岁了。

这个皇帝就说,皇帝对他说,“我看你是资质温厚的人…”“我看你是有福的人,有福快活的人,资质也温厚。

”是个温厚的人,“你常常写书育你的孩儿,与我朝代你家再出一个好人好不好?

”跟他都是商量的口气说话,对这个衍圣公非常优待。

而且到了衍圣公临走的时候,朱元璋还跟他说,“道与他,多读书,少吃酒者。

”像这个孔克坚到了南京以后,朱元璋对他是非常礼遇的,就是刚才谈话是一个方面,从文献记载当中,就是说到了南京以后,就是皇帝亲自过问,就是要安排好他的生活,给他田地、给他房屋,就是连来跟随他的那些仆从也都要安排好生活,而且皇帝祭天、祭太庙,祭祀以后把那个祭品,就是那个“番肉”也得要送给他。

对他是非常得优待,这个时候因为五十六代衍圣公孔希学早就去了,所以他就封孔希学还是做衍圣公,因为孔克坚年龄大了,不想再做了,由他的儿子孔希学来做衍圣公。

这一次就赏给了孔府60万亩土地。

   到清朝中后期,孔府土地大概是108万亩,其中这60万亩就是朱元璋一次赏给的。

这个土地叫祭田,也叫祀田。

它的收入是做孔庙的祭祀用。

孔庙因为祭祀的时候也得要买祭品啊,还得要其他的一些费用,所以这些都是问它要。

剩下的就是衍圣公的俸禄,国家不再单给你薪水。

而且同时这个时候还给孔府设置了一些官员,给了孔府115户附近的居民,到孔庙、到孔林去当差。

就是孔庙是8户、沂山7户、孔林是100户,因为孔林大嘛,还得要打扫卫生、要看管。

所以这一次就给了他115户,同时这个衍圣公还向皇帝写报告,要求修孔庙。

 

2.修孔庙、建孔府

修孔庙的时候,皇帝一开始,因为那个时候国家是刚刚建立嘛,建立以后也都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就是说国家少动一些工程,让农民集中精力来发展生产。

所以当时就修孔庙的时候,就调了一些罪犯到孔庙来修,后来朱元璋说那不行,修孔庙不能让罪犯去作践,他认为他们是罪犯,修孔庙那不是作践孔庙。

还是叫地方官派老百姓当差,派平民当差来修孔庙。

而且这个衍圣公还给皇帝写报告,要求给他建造衍圣公府。

所以本来在那儿以前,孔庙和孔府是连在一起的。

在洪武十年,1377年的时候,孔府和孔庙分开独立了,孔府就独立出来,所以现在的孔府就是那时候才开始建的。

当然到了明弘治年间,又进行了一次扩建。

这个孔府实际上是衍圣公的官署,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就是衙宅合一,前面是官衙,后面是住宅。

所以孔子的后代也在后面住,所以咱们去看的时候,前面大堂、二堂、三堂,那是官衙,后面的才是住宅。

孔府的占地面积是12万平方米,就是180亩地,原来有房子应该是有560多间。

所以它是咱们中国现在保存下来的最大的官衙。

所以在1994年的时候,它和孔庙、孔林一起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3.免早朝

    明英宗的时候,衍圣公才十岁,到北京去见他。

见他的时候,因为衍圣公从小就接受这个礼仪教育,他见皇帝的时候也不害怕,而且行礼的时候也规规矩矩的,和大人一样。

皇帝很喜欢,就把他抱起来放到他腿上,坐在他腿上和他聊天,问他。

问他以后,说现在是到北京来承袭衍圣公啊,派人把他领到那个太和殿左边的廊下,给他把头剃了,因为他还是小孩的打扮呢,给他剃了头,带上官帽,御带长,给他解了几扣,让他带上御带,让他穿上官服。

这个时候衍圣公才十岁,明万历、明神宗对衍圣公是更优待,因为衍圣公要到北京去,到北京去的时候,他也像朝中的官员一样,每天早朝,每天早晨就去拜皇帝,去见皇帝。

皇帝见到了,皇帝说你没必要跟着他们,这些朝臣都是给我办事的。

你是我家的客人,你不需要跟着他们这么早就来。

你以后只要在我生日那天你来就行,平常你不用来。

就是我生日来的时候,事情完了,你就走,也没必要在这儿。

所以皇帝对衍圣公都是当做客人来对待的。

从明代开始,衍圣公这个家族,就是孔子的嫡长孙就是全盛时期了。

 

4.“生有荣典,死有哀荣”

衍圣公是“生有荣典,死有哀荣”,死了以后户部要给你钱造坟墓,衍圣公和他的夫人死了以后,皇帝还要派人到墓前来祭祀,所以到那个孔林去看衍圣公的墓,旁边一般有一个小的碑,那个碑刻的就是祭文,皇帝派人来祭祀的祭文。

这对于这个孔子的后代是非常的优待。

而且这个衍圣公的儿子,大儿子十五岁就可以用二品官的官服,他的二子十五岁就可以做翰林院的世袭五经博士,主管子思——孔子的孙子子思的这个祭祀,这是他的第二个儿子;第三个儿子就是太常寺的博士,主管汶上的圣泽书院的祭祀。

不是孔子做过中都宰嘛,中都就是现在的汶上,所以汶上就建了一个圣泽书院祭祀孔子。

所以衍圣公的第三个儿子十五岁就可以做那个官,就是主管那里的祭祀。

   清朝的时候,孔子后代的地位应该来说还有所提高。

因为在顺治元年的时候,清兵刚入关的时候,山东的巡抚方大猷,他就给这个朝廷奏本,提出了平定山东的十一个要策,第一个要策就是提出来要追封孔子,要优待孔子的后代。

他认为这样“可卜国脉灵长,人文蔚起”。

他认为追封孔子的后代,加封孔子的后代,追封孔子,就能够使国家的这个国脉延长,能够使人才辈出,所以清朝的皇帝就接受了他的这个建议,全盘的来承认了这个衍圣公在明代的一些特权。

   当了解了孔子后代的历史以后,我想大家再觉得,倒过来如果再去看孔府的这个对联,大家可能都觉得不奇怪了。

确实孔子的这个嫡长孙是“与国咸休,同天并老”,他是中国封建社会当中时间最长的一个贵族世家。

 

四、学员提问

提问:

孔先生,我是咱们这个《新杏坛》观众俱乐部的成员,有两个的问题,一个就是原来有一个北大的老朋友,他70多岁,他曾经讲过这么一个事就是说孔家的事儿是颜家作主,因为颜家是舅爷家,孔祥熙他想拿一百万的银元把外孔续成内孔,不知道这个小事你知道吗?

这是一个问题。

再一个就是孔家文化,现在咱们社会上这个现象啊,这个好多现在很多人对这个英语的学习和学习这个孔家的文化那个面恐怕是很广,家长也好,都是要孩子学这个东西,再一个就是有些企业满街上起个名字都带个外国味,说这个事儿有些说话大家这个倒装句都出来了,然后然后然后开口就是那个然后,倒装,都是受英国这个文化的影响,受外国的文化的影响,你对这个事儿有什么感想?

   

孔先生:

这个孔家的事情颜家作主,也许在孔子的那个时代挡不住,因为他的母亲姓颜,三岁父亲就死了。

但是在后来的时候颜家做不了孔家的主,因为孔家反而做了颜家的主,因为颜家的长孙他要受封翰林院世袭五经博士的时候得是衍圣公对他进行考察,而且他见衍圣公的时候要行弟子礼,衍圣公三岁颜家的八十岁,见了孔家的仍然要行弟子礼,弟子见老师的礼。

这个封建社会国家规定的。

第二个问题呢,孔祥熙的问题,孔祥熙说他三百万的时候,那是没有的事情,孔祥熙他是山西太谷人,但是要从家谱呢他们有家谱,他们说是明代的时候在山西做官,就是留居在那里,没有回来,明末动乱的时候没有回来,就在那儿了。

这种情况不光是孔祥熙有,在现在的时候,我们修家谱的时候也经常有这种现象,因为他们原来是搬到外面去了,搬到外面去了以后修家谱遗漏了,遗漏了以后但是人家现在有证据,人家有家谱,找齐了家谱,人家能续下来,现在允许,仍然我们也允许他续的,我们仍然允许他续的,现在孔祥熙呢,修家谱捐钱了,我捐了,捐了是三千现大洋,修家谱,是捐钱了。

也没有把一百万说把外孔当成里孔。

现代的这个问题的话,我觉得中国是改革开放以后现在的这些年应该来说我们是思想是解放了,好象什么的都是西方的好,所以也取个洋名,人名取个洋名。

实际上他们对西方并不了解,我觉得有一些地方,西方现代的科学技术西方就比中国的先进,但是在传统的文化,西方根本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没法比,没法比,咱们都喜欢吃中国菜,这个菜为什么是中国菜让人喜欢啊?

中国是历史上富中国才发展的这么好的菜,穷人是不会做好菜的,三代出一个贵族,我说三代就出不了一个美食家,你历史上没有好的享受你怎么能成为美食家,你怎么能做这么好的菜?

到韩国去,大家回来以后说到韩国减肥最好了,欧洲也是,你看看中国人的文化水平你到欧洲去看看欧洲的园林,你看看中国的园林,那欧洲的园林那是什么东西,几何图形,把树给你剪了,中国园林是浓缩制的。

所以我觉得呢是我们中国人不要自卑,我们中国实际上我们好的东西比他们要好的多,所以呢我觉得也没必要去取一个外国的名字。

 

 

孔祥林

《天下第一家(下)》

   

一、衍圣公的职责内容

衍圣公的职责是非常地简单,只有四项:

第一项就是代表国家来祭祀孔庙,祭祀孔子;第二个就是保护孔庙和孔子墓;第三个就是管理圣贤的后裔;第四个就是管理孔氏的族人。

基本上就是这么四大项。

   1.祭祀孔子

在这四项当中最重的任务就是祭祀孔子,因为祭祀孔子在历史上是非常得多,一年要祭五十多次。

最大的祭叫做释奠,就是一年四次,每年旧历的二、五、八、十一,就是春夏秋冬的中间这个月,第一个丁日要祭祀孔子,这叫做释奠,又叫丁祭。

除了大祭以外,还有每月初一的释菜,每月十五的行香,还有一个就是按节气来记的,就是端午节、中秋节,也要进行祭祀。

还有一个就是每个季节的第一个月,就是正月、四月、七月、十月的第一个孟日也要进行祭祀。

所以衍圣公每年祭祀要祭五十多次,祭祀主要的任务就是磕头,他磕头不仅仅是在大成殿要磕头,在大成殿要磕,在这个启圣祠,就是孔子父亲的祠堂,还有崇圣祠,孔子上五代的祠堂,还有家庙,那些地方都得要磕头。

所以对衍圣公来说,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磕头。

   

2.保护孔庙和孔府

这项任务只是一个日常的管理,维修和保护都是国家给钱。

孔庙从汉代开始,就是国家拿钱来进行维修,当然祭祀也是国家给钱的。

从南北朝时候,国家就拨给人来看守孔子墓。

所以他都是由国家来进行,由国家来安排的,但是他归衍圣公来进行管理。

 

3.管理圣贤的后裔

圣贤的后裔一个就是孔子的弟子,有十一个。

像这个颜子、曾子,还有后来的孟子,还有子路、子贡、子张、子夏、子游、有若,这是孔子的十一个弟子,还有几个是名人的,像是周公的后代、关公的后代,他们也有一个奉祀的官位,奉祀的官位就是翰林院世袭的五经博士。

这些博士都归衍圣公来进行管理,衍圣公对他们进行推荐,推荐了以后,报到这个吏部,吏部来对他们进行公布,这个任务对衍圣公来说,好像任务也不是很大,但是责任还是挺大的。

 

4.推荐曲阜知县

衍圣公还有一个职责就是推荐曲阜的知县,这个也属于他的属官,基本就是属于衍圣公的属官,衍圣公的属官很多,他这个属官一共是有五十多个,最多的是三品,有两个,四品有五个,这个五品有六个。

所以衍圣公这个地位是非常高的。

这个四品呢,是知府,五品是知州,那个三品基本上就是副部长,因为在康熙和雍正前期的时候,这个部的副部长侍郎就是三品,就是三品。

这个制度一直延续到清朝乾隆21年,乾隆皇帝到曲阜来祭祀孔子,乾隆皇帝祭祀孔子的时候,那地方就要派人去洒扫道路,修桥补路,做这些杂务。

这个时候就州县的知县是个满人,叫大彰,是个满人,他就派姓孔的去当差,姓孔的按照国家优遇,不当差。

他们有衍圣公做后盾,那个七品知县他们根本就不放在眼里,他就合伙抬着历代公文的碑,就是历代孔家免差,不当差的碑就抬到大堂上去,到大堂上去以后,就说有碑文以据,不能派我们当差。

结果这个碑摔断了,所以到后来衍圣公就说是州县知县私毁碑刻,因为这是国家官府的公文碑刻,这个官司打到乾隆皇帝那儿以后,当时这个皇帝说,我到你家去祭祀孔子,你衍圣公当差也是应该的。

官司打输了以后,山东巡抚白仲山倒还是对衍圣公还比较客气一点,他说衍圣公孔兆焕年幼无知,才十几岁,做这个事情都是他的两个叔爷爷,是他两个人在这儿做的,一个是叫孔继非,一个叫孔继树。

所以皇帝就对衍圣公就批评了一顿,没有处分,就对他这两个叔爷爷处分,孔继非被罢官,孔继树革去功名。

从那以后,就改为流官,就是说不是姓孔的了,由外姓到曲阜来当知县,是乾隆21年就开始改了。

所以这早期的时候,从明代一直到这时候(曲阜知县)都是衍圣公来推荐的。

 

二、衍圣公的属官管理

1.孔子庙的执事官

衍圣公的这个属官是他自己管理的,但是因为都是朝廷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