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新课程命题技术与试题研究.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10270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60.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新课程命题技术与试题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中物理新课程命题技术与试题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中物理新课程命题技术与试题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中物理新课程命题技术与试题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中物理新课程命题技术与试题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新课程命题技术与试题研究.docx

《高中物理新课程命题技术与试题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新课程命题技术与试题研究.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物理新课程命题技术与试题研究.docx

高中物理新课程命题技术与试题研究

高中物理新课程命题技术与试题研究

北京市崇文区教育研修学院物理室王颖

一.高中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评价方式

目前,各地相继进入高中新课程,课程改革为高中物理教学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在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理念、教学实施方式诸方面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

但是,对于教学的评价方式却相对滞后,几乎无一例外地沿用着单一的纸笔测试形式。

而且短时期不可能有重大变化。

为是因为……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

1.有选择性就难以做到绝对公平,在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缺乏的发展阶段,大部分考生和家长的心理要求是高考首先要做到保证公平。

2.高考招生考试制度强调的是统一的管理、统一的操作、统一的流程,确保实施结果的真实、可靠和公平。

纸笔测试的优势与不足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

优势:

是一种简单高效的评价方式。

对学科知识检测覆盖面大、考查点突出。

能体现公平竞争原则,被公众认可

缺陷: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

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成绩。

局限于认知、理解、文字表达等领域的教学目标,较难直接反映情感、态度、动作技能、心理素质、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评价对象

学校----执行和实施国家《教育法》,办学育人的理念,培养人才的成效。

教师----执行和实施国家《教师法》,专业水平及施教能力,教书育人的业绩。

学生----科学素养及学习能力,学科学业水平。

新课程评价方式的特点

一、重视学生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评价不只检查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为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评价不再是为了选拔和甄别,而是如何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关注学生成长与进步的状况,并通过分析指导,提出改进计划来促进学生的发展。

以往的教师评价主要是关注教师已有的工作业绩是否达标,体现出重检查、甄别、选拔和评优的功能,而在如何促进教师发展方面作用有限。

二、重视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关注学生发展的其他方面,例如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从考查学生学到了什么,到对学生是否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等进行考查和综合评价。

三、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学生发展的生动活泼和丰富性,学生的个性特点,学生的努力和进步都被湮灭在一组组抽象的数据中。

只是评价了简单的教育现象,事实上往往丢失了教育中最有意义、最根本的内容。

质性评价的方法则以其全面、深入、真实地再现评价对象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的优点而受到欢迎,成为课程改革倡导的评价方法。

“档案袋管理”“学业手册”、“学习日记”和“情景测验”等。

四、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改变以往以管理者为主的单一评价主体的现象,逐步成为由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过程,这是教育民主化、人性化发展的体现。

提高了被评价者的主体地位,将评价变成了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同时在相互沟通协商中,增进了双方的了解和理解,易于形成积极、友好、平等和民主的评价关系。

五、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评价重心逐渐转向更多地关注学生求知、探究和努力的过程,才有可能对学生的持续发展和提高进行有效的指导,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与此同时,也只有在关注过程中,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探究精神,才能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价值观的形成,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高中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评价方式

综上分析:

我国新课程倡导的评价是发展性评价。

课程评价改革首先是评价指导思想的变革。

评价改革的目标是“改革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高中物理新课程强调评价目标的全面化,内容的多元化,形式的多样化,这种评价的新理念将有效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学生评价的基本方法

诊断性评价

在教学活动进行之前,应该诊断学生的学习准备程度,以便检查教学目标是否定得太高或太低,教学内容选择是否恰当,是否适合学生的水平及兴趣,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前提和基础。

明确学生的差异,实施有针对性的有效的教育,促进每一名学生更好地获得适合于自身的发展。

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又称过程评价,是在教育过程中为调节和完善教学活动,引导教育过程,正确而高效地前进,而对学生学习结果和教师教育效果所采取的评价。

第一,引导学习活动的方向。

实施形成性评价必须明确规定每个学习阶段的学习目标及其评价项目,划分出学习单元和具体课时,这无疑能对教学活动起到导向的作用。

高中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评价方式

第二,强化学生的学习。

形成性评价能对学生是否已经达到阶段目标以及达到的程度作出判断,从而肯定学生已有的发展成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及时发现问题并提供矫正处方。

通过形成性评价,教师和学生可以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简单问题与困难,并通过对问题和困难的分析,寻找产生问题和困难的原因,制定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措施。

 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又称结果性评价,是在某一相对完整的教育阶段结束后对整个教育目标实现的程度作出的评价。

它以预先设定的教育目标为基准,考查学生发展达成目标的程度。

终结性评价的次数比较少,一般是一学期或一学年两三次,在学期后学年结束时进行。

它主要体现在:

考查学生群体或每个学生整体的发展水平,为各种评优、选拔提供参考依据。

总体把握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和能力的发展水平,为教师和学生确定后续教学起点提供依据。

总结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是对教学活动的结果进行评价,评价教学双方活动的结果是否达到既定的标准,达到标准的程度,并对不同的评价对象彼此间达到既定标准程度上的差别进行鉴别,区分优良,评出等级,它是在教学活动的结果形成后进行的,以对被评价对象的活动结果作出总结,区分等级为目的,故称总结性评价。

二.纸笔测试在教学评价中的功能

纸笔测试作为主要的评价形式,应研究如何通过评价目标和评价内容的变化来促进新课程的教与学,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不同功能的考试其命题指导思想及原则是不相同的,只有明确它的功能,才能命制出符合课程需要的试卷,并用以检测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

小测验----随堂检测学生对于本节课重点知识和方法的理解掌握情况,侧重基础,强调应知必会。

有利于学生及时巩固知识。

章测验----检测学生对于本章主要知识和方法的掌握情况,及综合运用能力。

侧重知识间的联系,强调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有利于学生查漏补缺。

阶段测验----期中、期末考试除检测学生在本阶段学科学习情况,还兼有评定学生学业的重要功能。

考查内容覆盖面大,试题难度比例合理,给学生留有反思余地。

高考模拟----全面检测学生对《高考说明》确定的考查范围和相关难度知识掌握和运用能力,针对性强,体现综合实力,兼有“摸底”为学生选报高校专业提供参考。

高考----为各类高等院校甄别、选拔、输送合格生源。

三.高中物理新课程命题技术研究

试题命制的一般程序

设计试卷结构:

确定题型及题量、试卷分数、考试时长

预设基本参数:

确定难度值、优秀率、良好率、及格率区分度

确定考查内容范围分配比例:

制定考查细目表

研究编制试题:

自创精选加工

1.选择题----由题干和备选项两部分组成。

题干就是用陈述句或疑问句创设出解题情景和思路。

备选答案,分为正确项和干扰项。

优势

评分便利,可机器阅卷答案明确,评分误差小

可加大题量,保证覆盖面,控制整卷难度

对学生错误回答的判断准确,诊断性能好

可针对学生的常见错误设置选项

缺点

选项对解题思路有明显提示,不适用于考查高层次的能力

只知答案,不知过程,无法考查表达能力

单选题存在较高猜测几率,影响信度和区分度

填空题的优势与缺点

2.填空题---由题干和答题留白两部分组成。

题干就是用陈述句或疑问句创设出解题情景和思路。

答题只能反映最终结果。

优势:

填空题的阅卷简便、准确、效率高。

考查点比较集中。

设问方式灵活,可以有一定程度的开放性,可以考查简单的表述能力。

考查的能力范围比较广,从简单的记忆到高层次的推理分析、综合、作图、表达能力都可以。

缺点:

只有结论,看不出解答的思路和过程。

只有全对或全错两种结果,不利于区分。

试题编制要求比较高,问题要十分明确,以免引起歧义。

评分标准制定比较困难。

3.实验探究题---以实验观察、实验操作技能、实验方法、实验设计和实验结论分析为考查内容的综合题型。

优势:

是便于体现新课程“三维目标---过程与方法”的题型。

与实际联系密切。

设问方式灵活,可以有一定程度的开放性,可以考查表述能力、作图能力、操作技能、数据处理能力、计算能力、图象能力、科学方法等。

考查的能力范围比较广,从简单的记忆到高层次的推理分析、综合。

缺点:

能反映解答的思路和过程。

利于区分。

试题编制要求比较高,实验仪器的规格要大致统一,实验情景要十分明确。

评分标准会有弹性。

4.计算题---用陈述性文字创设物理情景,提出要解答的问题,要求学生运用物理的、数学的以及其他必要的论证方法,求得正确得结论或答案。

优势:

考查的能力范围广。

考生需要通过对情景的想像、分析、推断和综合,才能进行解答,能力效度高。

设问方式多样,适应层次不同的教学目标的检查。

能反映学生解答的思路和过程,利于鉴别学生的水平,区分度好。

答案相对客观、唯一,评分误差少。

试题的难易度分布广,有利于试卷的难度调控。

缺点:

学生解答书写用间较多,题量受限制。

会出现累积性错误干扰,不利于学生后续作答。

存在主观评分误差。

对阅卷者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难以提高阅卷效率。

例题1:

一网球运动员在离开网的距离为12m处沿水平方向发球,发球高度为2.4m,网的高度为0.9m.

⑴若网球在网上0.1m处越过,求网球的初速度。

⑵若按上述初速度发球,求该网球落地点到网的距离。

取g=10ms-2,不考虑空气阻力。

【分析】题属于较低难度计算题,只要能正确找到解答问题所需的物理公式,懂得将相关的物理量代入公式,正确进行运算,就能得出正确答案。

例题2:

质量为m1=0.10kg和m2=0.20kg两个弹性小球,用轻绳紧紧地捆在一起,以速度v0=0.10ms-1沿光滑水平面做直线运动。

后来绳子突然自动断开,断开后两球仍在原直线上运动,经时间t=5.0s后两球相距s=4.5m。

求当两球捆在一起时的弹性势能。

【分析】这类试题通常的情景略为复杂,或需要较多的步骤才能求得结果,是中等难度的计算题。

解答这道题,学生必须对小球的运动过程有清晰的认识,知道要求得弹性势能,先应由距离求得相对速度,再根据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求弹性势能。

例题3:

匀强电场的场强E=2.0×103Vm-1,方向水平.电场中有两个带电质点,它们的质量均为m=1.0×10-5kg.质点A带负电,质点B带正电,电量皆为q=1.0×10-9C.开始时,两质点位于同一等势面上,A的初速度vA0=2.0ms-1,B的初速度vB0=1.2ms-1,均沿场强方向.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若用△s表示任一时刻两质点间的水平距离,问当△s的数值在什么范围内,可判断哪个质点在前面(规定图中右方为前),当△s的数值在什么范围内不可判断谁前谁后?

【分析】这类试题的情景一般都比较新颖或复杂,或要求学生思路比较开阔、思维比较灵活。

属于难度较大的试题。

此题难在不易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口。

学生先应根据题目的文字叙述,把A、B两质点的运动过程通过画图的方法具体地表示出来,再从定性到定量分析ΔS的变化,从ΔS的各种取值中找出能反映两质点谁在前谁在后的那个特殊的ΔS值,抓住了这一关键点,就可顺理成章求得问题的解答。

命题技术要求先做好双向细目表,再按细目表要求命题,但这样操作确有困难。

一般是根据考试说明(或教学要求)规定的内容分布和大致的难度定位,编写实验题和能力层次要求较高的计算题,然后编写其它题目。

分析试题的能力要求层次。

根据试题所考查的知识内容以及能力层次填写双向细目表,再根据双向细目表调整试题。

论述题---用陈述性文字创设物理情景,并以文字表述和物理公式为主要作答方式,阐述对问题的分析和认识。

优势:

是便于体现物理学科特点及新课程教学要求的题型。

能反映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综合性强,设问方式灵活,开放程度大,可以有多样的解决思路和方法。

利于考查想象力、逻辑性、表述能力、科学方法等。

考查的能力范围比较广,从简单的记忆到高层次的推理分析。

有利于区分。

缺点:

论述题答案不唯一。

对多种答案的预见性差。

阅卷评分主观性较强、工作量大。

回答耗时,题量和覆盖面受限制

常见题型的比较

比较项目

选择题

填空题

论述题

计算题

实验题

1、考查对知识的记忆水平

--

+

++

+

o

2、考查对知识含义的理解

++

--

+

+

o

3、考查对知识发生过程的掌握

--

--

o

o

o

4、考查对知识结构关系的理解

++

--

o

++

o

5、考查定性的思辩与判断能力

++

--

+

++

+

6、考查对信息的接受水平

++

+

++

++

o

7、考查想像与分析能力

+

--

+

++

++

8、考查逻辑综合能力

+

--

+

++

++

9、考查数学能力

o/o

++/o

++/o

++/o

O

10、考查表达能力

--

+

+

++

++

11、考查思维的灵活程度

+

-

+

++

++

12、考查独特见解与创造精神

--

--

+

+

++

13、试题所能达到的深度和广度

+

--

+

++

++

14、能否较精细地评价学生的思维过程

o

-

o

++

++

教育测量学的几个基本参数

1.平均分X:

2.标准差S:

表示考生分数离散程度的量。

般来说,标准差越小,表明总体比较整齐,

标准差越大,总体显得参差不齐。

从某一方

面说明两极分化的程度。

S=SQRT{[(X1-X)2+(X2-X)2…..(Xi-X)2]/N}

其中:

Xi表示某考生的成绩,X表示样本平均分,N表示样本数

3.难度P:

试题对考生知识和能力水平的适合程度的指标。

不同类型的考试,需要不同难度的试题,试题难度的大小不仅直接影响该题的区分度,而且也会对整份试卷的效度和信度产生影响.所以,根据命题者的需要,有效地控制试题难度是十分重要的。

计算公式:

P=平均分/满分值

试题难度值越大,表示该题越容易

P<0.5为难题

0.5

P>0.7为容易题

试题难度影响分数的分布形态

P=0.5正态分布(考试分数集中在中端)

P<0.5正偏态分布(考试分数集中在低端)

P>0.5负偏态分布(考试分数集中在高端)

试题难度影响考试的甄别能力

考生之间相互比较配对的可能性越多,越有利于甄别不同学力水平考生。

试题P越接近0.5时,甄别力越强。

考生数

难度P

答题情况

配对比较次数

鉴别力

100

0.5

50人对,50人错

2500

100

0.7

70人对,30人错

2100

稍好

100

0.8

80人对,20人错

1600

稍差

100

0.9

90人对,10人错

900

100

0.1

10人对,90人错

900

影响试题难度的8种因素

①考查内容在物理学科中的难易程度

②隐含条件的深度

③试题模型(情景)的熟悉程度

④试题的综合程度

⑤试题是否设置台阶

⑥是否提供了帮助理解的直观图形

⑦解题条件是否充分

⑧答题的复杂程度

4.区分度D:

指考试对考生实际水平的区分程度。

区分度好的考试,实际水平高的学生应得高分,水平低的学生应得低分。

区分度好的试题,实际水平好的学生能答对,水平低的拿不到分。

计算方法

极端分组法:

先将考生成绩排序取成绩最好的27%做为高分组,取成绩最低的27%做为低分组分别计算两组的题得分率(难度值)

试题区分度D=高分组得分率-低分组得分率

5.信度r:

指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较好的考试信度系数应在0.8以上。

区分度大的信度高

提高试卷信度的方法

1.扩大考试范围(知识点覆盖面),增加试题数量

2.试卷题型结构合,题目设置合理,难度适中

3.陈述试题的语言简明、易懂、无歧义

4.对考生容易疏忽的地方标有提示语或警示语,在要求学生做答题目和位置放在醒目的地方,防止漏做

5.试题的评分标准合理,评分标准预见性好

6.效度:

指测试能否得到所要考查目标的有效程度。

即测试是否测量了它要测定的内容,是否达到它所预定的测试目标。

它是评价试卷品质最重要的指标。

影响试题效度的5个因素

1.选用的题型使用得当,发挥了该题型的功能。

2.题量比较适中,总分及考试时间相适配,主、客观试题的比例恰当,试题分值与难度相关

3.试题陈述科学,注重在新的情境中考查知识

4.联系现实生活进行命题,注重学科能力考查

5.试题的评分标准合理,能体现了开放性试题的考查意图

教学中习惯用的参数

平均分(难度值):

粗略反映群体的平均水平,可在该群体中对个体进行比较。

优秀率:

(100分制一般为85以上

及格率:

(100分制一般为60---84之间

学校

人数

平均分

总分平均分

优秀率

及格率

低分率

123中学

150

78.34

449.09

29.33%

92.00%

0

112中学

279

62.24

379.01

9.68%

58.78%

10.9%

124中学

289

60.26

361.75

5.54%

49.83%

12.8%

109中学

329

59.27

352.57

3.65%

53.50%

12.2%

96中学

147

54.26

329.26

0.68%

37.41%

21.8%

221中学

101

53.78

327.87

0.99%

40.59%

17.8%

合计

2709

61.61

371.82

8.67%

56.15%

11.6%

制定双向细目表

重要性:

制定双向细目表是科学规范命题的基础,是提高试卷效度的重要保证。

要考查哪些知识,体现什么能力,用怎样的题型才能达到考查目标都应很好地体现在细目表上。

制定双向细目表还有利于提高试卷的信度,能较方便估计知识点的覆盖面,防止重复考查。

双向细目表的内容

(1)覆盖面:

主干知识、重点知识100%覆盖,

其它知识80%覆盖,重要的学科能力100%涉及。

(2)题型:

总分值,按题型分配的分值。

(3)总题量:

每道题赋分值

(4)难度:

容易题:

0.7-0.99中档题:

0.5-0.69

较难题:

0.4-0.49难题:

0.3-0.39

全卷0.75-0.8难度:

易80%,中10%,稍难10%

(5)考查能力要求:

命题技术要求先做好双向细目表,再按细目表要求命题,但这样操作确有困难。

一般是根据考试说明(或教学要求)规定的内容分布和大致的难度定位,编写实验题和能力层次要求较高的计算题,然后编写其它题目。

分析试题的能力要求层次。

根据试题所考查的知识内容以及能力层次填写双向细目表,再根据双向细目表调整试题。

四.高考试题研究及对命题的指导

自编(原创)试题

培养收集试题素材的意识,挖掘素材蕴含的物理问题

改编题的来源

课本习题练习册、教辅材料

本校往届试题

高考试题竞赛试题

审题及组卷

审题及组卷是把握命题质量的最后一道关口,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

审题的几个方面

1.是否超《课程标准》、《考试说明》

2.试题的科学性、合理性、严密性

3.语言表达的科学性、准确性、简明性

4.答案的正确性、定向性

5.物理量符号、标点规范性

组卷的几个方面

1.试题排列的合理性,是否按题型由易到难编排,是否出现前后试题的互相提示

2.试卷对知识点的覆盖率,对能力考查是否充分

3.是否有同等难度重复考查的知识点,整卷难度与预设是否一致

4.试卷编排是否美观,图表是否清晰,符号使用是否规范,编排留空是否有利于学生答题,是否有利于教师评卷

《2010年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

命题原则

坚持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新生、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和贯彻课程标准的原则,以各学科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及北京卷考试说明为依据,以科学、公平、准确、规范为目标,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注重基础,突出能力,强调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既要使试卷整体上具有良好的区分功能和导向作用,也要符合北京市教学和考生的实际,积极稳妥地推进考试内容改革。

高考试题研究及对命题的指导

1.根据《课程标准》设置的培养目标从多方面考查学生,高考命题应充分体现物理课程目标,以便促进高中物理新课程多维培养目标的达成。

示例:

(09年安徽卷22)在2008年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运动员手拉绳索向上攀登,最终点燃了主火炬,体现了残疾运动员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为了探究上升过程中运动员与绳索和吊椅间的作用,可将过程简化。

一根不可伸缩的轻绳跨过轻质的定滑轮,一端挂一吊椅,另一端被坐在吊椅上的运动员拉住,如图所示。

设运动员的质量为65kg,吊椅的质量为15kg,不计定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

重力加速度取g=10m/s2。

当运动员与吊椅一起正以加速

度a=1m/s2上升时,试求

(1)运动员竖直向下拉绳的力

(2)运动员对吊椅的压力。

答案:

440N,275N

2.根据《课程标准》确定考查的知识内容、实验技能和学科能力均有具体条目及表明要求程度的行为动词,命题时应严格遵守。

例题:

以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