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二班环境教育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09533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二班环境教育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二年级二班环境教育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二年级二班环境教育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二年级二班环境教育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二年级二班环境教育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二班环境教育教案.docx

《二年级二班环境教育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二班环境教育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二班环境教育教案.docx

二年级二班环境教育教案

二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清清水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地球是个大水球;

2、了解水在大自然中的变化;

3、懂得水给我们人类带来的好处。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你认识水的家族吗?

二、师出示地球仪,提问:

你知道地球上海洋多还是陆地多?

1.出示:

蓝色部分为海洋,绿色部分为陆地。

2.再出示:

原来地球是个大水球!

三、思考:

在大自然中哪些地方有水?

1、交流:

在大海里,小溪里,小河里等等

2、各个地方的水是一样的吗?

(海里的水是咸咸的,河里的水是清清的)

3、温度低的时候水会变成怎样的?

(变成冰)

4、温度上升的时候水又会变成怎样?

(变成蒸汽)

四、听故事《水的四季旅行》

出示:

海里的水——水蒸气——云层里——(夏日)雨点——(秋天)霜——(冬天)雪花——冰——(春天)小水滴

五、师小结本课时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课时学习的内容,了解和巩固水的变化

二、提问:

那么世界上的水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1、学生交流:

供我们玩;给我们带来凉快;喝水解渴;给植物浇水等

2、看图总结:

1)供人们嬉戏2)有了水使世界变得更美丽3)植物吸收水分4)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水

三、水能发出哪些动听的声音?

请想象一下

1、流水的声音:

叮叮咚咚

2、杯子里盛水时再敲打发出的声音:

叮咚,叮咚

3、下雨时的声音:

淅沥淅沥,滴滴答答,哗啦哗啦

4、水开的声音:

劈里啪啦等

四、水又给我们带来哪些快乐呢?

让我们各种方式赞美水吧!

1、画一幅画

2、拍一张照片

3、写一首赞美水的诗

五、布置课外作业

宝贵的小水滴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学会观察,懂得植物生长都需要淡水;

2、使学生认识到淡水是多么的宝贵,我们要节约用水;

3、进一步懂得在生活中要节约用水。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儿歌:

投影出示:

小水滴,真重要,万事万物离不了,小朋友们要爱惜,少了它可不得了。

二、猜想与假设:

谁的豆豆先发芽?

(淡水和盐水)

三、做一做:

用盐水和淡水做实验,写观察日记

交流:

第二天用淡水浇的豆豆先舒展、胀大;第四天用盐水浇的豆豆才膨大。

第六天浇淡水的蚕豆冒出白白的、尖尖的芽;而浇盐水的不见动静。

得出结论:

植物生长都需要淡水!

四、世界上的淡水多吗?

1、如果地球上的水一共是这么多,我们该怎么办?

2、谈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如果缺了水,结果会怎么样?

请想象一下

4、交流:

在缺水的情况下,会……

师板书:

干旱的沙漠龟裂的大地裸露的河床排队候水

五、故事《老牛挡路》

认识到:

淡水是多么的宝贵,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你们知道每年的3月22日是什么节日吗?

1、学生交流,师总结:

每年的3月22日是联合国规定的“世界水日”,它呼吁每一位地球公民,要珍惜每一滴水。

2、出示:

国家水标志图

齐读:

我们要像对待掌上明珠一样,珍惜、节约每一滴水!

二、组织宣传活动:

导入:

世界水日即将来临,让我们策划一个宣传活动吧!

那我们采用什么形式呢?

1、我们是有趣的水实验展示小组;

2、我们是环保节目表演小组;

3、我们是水知识宣传小组;

4、我们是绿色行动小组,贴一些宣传标志;

5、我们是……

总结并出示:

水是生命之源,请节约用水!

三、在生活中,我们该怎样做呢?

1、学着安装节水龙头;

2、洗好手后关闭龙头;

3、……

四、找一找,查一查:

在我们的校园里或生活中有没有浪费水的现象?

1、洗手后不关龙头;

2、定时冲水浪费水;

3、用水蓬头洗车浪费大量的水;

4、……

五、大讨论:

节约用水有哪些办法?

让小河更美丽

教学目标:

1、通过故事和试验的形式,懂得动植物的生长不喜欢被污染的水;

2、结合生活实际,认识到爱护河流的重要性;

3、采用绿色行动,养成环保的好习惯。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看动画:

《小鲤鱼》

1、小鲤鱼发出尖叫声,怎么回事呢?

2、听听小鲤鱼的回答:

嗨,别提了,以前的日子是那样恐怖,所以我常常做噩梦,让我慢慢说给你们听吧!

二、读童话故事:

《鲤鱼搬家》

1、自读故事《鲤鱼搬家》

2、讲述故事内容

3、思考:

鲤鱼为什么要搬家呢?

4、小结:

鲤鱼不能生活在被污染的水中,它要生活在清清的水中。

三、那么植物需要怎样的水呢?

让我们来做个实验吧!

实验:

把四片天竺叶分别插入四个放入不同物质(酸、碱、油、水)的瓶子

观察:

四个瓶子都放在向阳的窗台上,观察一个星期,并在生长最好的那片叶子外标一个圈。

四、得出结论:

动物、植物都不喜欢被污染的水!

五、思考想象:

如果人吃了长在污水中的鱼、植物,会怎样呢?

让我们保护小河吧!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动物、植物都不喜欢被污染的水!

二、学习有关资料:

P35《水俣病》

三、导入:

河流一旦被污染后,我们该想哪些办法来进行治理呢?

1、讨论和交流:

出示投影:

美丽的苏州河和被污染的苏州河

2、有人认为河流被污染后,要想办法进行治理,也有人认为直接把它填埋,你同意那种做法,为什么?

3、为了让小河更纯净和美丽,我们该怎么做呢?

4、想想,治理后的苏州河是怎样的?

四、结合生活实际,说说:

在我们的身边有哪些行为是环保的?

哪些需要改进的?

为什么?

1、看图:

往河里倒垃圾;往河里排污水;往河里吐口水……

2、平时你是怎么做的?

五、绿色行动:

1、请爱护河流!

2、爱护河流,从我做起!

3、爱护河流,就是保卫家园!

4、让我们和大哥哥、大姐姐一起,为河流清洁美容!

环境和环境问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环境的概念,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教学方法:

阅读讲解法、讨论法、电教法。

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环境环境是指周围事物的境况。

周围事物是同某项中心事物相对而言的。

我们通常所说的地理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类。

自然环境是由日光、大气、水、岩石、矿物、土壤、生物等自然要素共同组成的。

社会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人工环境。

二.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学生活动]

举例说明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人类是自然环境的产物,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人类与自然环境是互相依存、互相影响、对立统一的整体,它们之间建立了生态平衡。

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输入物质与能量;同时,通过消费活动(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以废气、废液、固体废弃物、热、噪声、电磁波等形式,把物质和能量输出给环境。

环境又把它所受到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这种作用叫做环境的反馈作用。

三.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1.什么是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出现了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甚至影响人类生存的种种问题,这就叫做环境问题。

2.环境问题的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原始农业阶段,环境质量良好第二阶段——传统农业阶段,环境质量较好第三阶段——近现代工业阶段,工业污染迅速发展,环境质量急剧恶化第四阶段——现代工业时期,环境质量严重恶化3.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由于自然原因形成的环境问题有:

(1)火山爆发、山崩、地震、泥石流、海啸、台风、寒潮、水旱等自然灾害

(2)某些地区水土中缺少人体需要的某种化学元素,或含有某种不适合人体后记:

1.6月5日世界环境日

全人类关心环境与发展的问题。

自然环境对现代经济发展具有推动和约束的双重作用。

环境问题引起了人类的重视,明智地选择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这是人类在历史发展中的经验总结,也是人类在历史发展中的基本目标和任务。

1972年6月5日,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这一天,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各国政府的代表第一次坐在一起讨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发表了人类划时代的历史性文件——《人类环境宣言》。

这是人类环境保护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1972年10月,在第27届联合国大会上,决定设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并确定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

联合国环境署每年都确定“世界环境日”的主题。

“世界环境日”活动是人类广泛进行自我教育一种好形式。

大气污染和防治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大气对人类的重要性,大气污染产生的原因,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教学方法:

阅读讲解法、讨论法、电教法、观测法。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举例说明大气对人类的重要性。

一、大气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恒定气体:

氮78%、氧21%、稀有气体0.9%可变气体:

二氧化碳0.03%、尘埃和其它气体0.03%、水蒸气不定气体:

自然灾害、人为原因造成的大气污染物及有毒气体二、大气污染产生的原因和危害

1.大气污染对人体和健康的伤害。

2.大气污染危害生物的生存和发育。

3.大气污染对物体的腐蚀。

4.大气污染对全球大气环境的影响:

(1)南极上空出现臭氧洞

(2)酸雨的危害向全世界蔓延(3)“温室效应”的严重恶果空调也给城市加温,太原空气污染列榜首。

三、大气污染的防治1.对工业锅炉进行了治理改造2.创建无黑烟区和烟尘控制区3.开展燃煤脱硫工作和改造燃煤炉为燃油炉4.搬迁和撤消污染严重的工厂。

5.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安装净化装置。

6.1998年1月3日起,杭州市实施空气质量每周公报2000年6月5日起,杭州市实施空气质量每日公报2001年6月5日起,杭州市实施空气质量每日预报和公报汽油等。

水污染及其防治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水污染产生的原因和危害,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教学方法:

阅读讲解法、讨论法、电教法、观测法。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举例说明水资源的重要性。

一、水资源的重要性正常情况下,人体一天需水2500毫升左右。

脱水达到体重的2%就有症状:

口干、舌燥。

脱水达到体重的6%就会中毒。

脱水达到体重的15%就会危及生命。

二、水污染及其危害1.水污染对人体的危害2.水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危害3.水污染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

三、水污染的防治近几年来,杭州市在水污染综合治理方面,主要做了如下的工作:

1疏浚西湖和城区河道,2建设西湖引水工程和钱塘江一西湖沟通工程。

3整治运河,4建设运河截污处理工程。

5建成市区污水干管工程和整治污水排放系统。

6建成杭州四堡污水处理厂——我国城市目前最大的一级污水处理厂。

7划定水源卫生保护区范围和建成自来水源保护工程。

8搬迁和改造重点污染企业。

目前,9杭州市水环境质量有了改善。

1998年12月1日起,10杭州市区禁止销售、使用含磷洗涤用品(包括含磷洗衣粉、肥皂粉和洗衣液),11成为全国率先实现无磷化省会城市之一。

目前,许多城市水资源紧张,北京水资源不足400立方米/人。

我国荒漠化每天损失近1.5亿元。

我国目前已成为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40多亿元,平均每天近1.5亿元。

这是记者在“支持中国履行,联合国防治沙漠化公约》建立伙伴关系筹资国际会议”上了解到的(2001年6月)。

保护植物资源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

阅读讲解法、讨论法、电教法、观察法。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观察植物生长情况。

一、生物与环境生物是环境的产物,又是环境的创造者

二、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1.大气污染对植2.物的危害3.水污染对植4.物的危害5.土壤污染对植6.物的危害

三、保护我们的“朋友”——生物1.建立绿色生物圈保护网1974年,由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发起,建立了生物圈保护区网。

至今已有90多个国家联合构成全球性的“绿色”网络。

目前,中国有l6个自然保护区加入了这个“绿色”网络。

[小资料]中国加入联合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的自然保护区: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吉林)、锡林郭勒草原自然保护区(内蒙古)、博格达峰自然保护区(新疆)、盐城自然保护区(江苏)、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湖北)、卧龙自然保护区(四川)、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浙江)、南麂列岛自然保护区(浙江)、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福建)、梵净山自然保护区(贵州)、茂兰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2.建造绿色家园植物孕育了人类的文明,“绿色”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现代大城市最佳的居住环境,要求人均绿地面积达到60平方米。

目前能达到这个水平的只有4座城市:

波兰的华沙、澳大利亚的堪培拉、奥地利的维也纳和瑞典的斯德哥尔摩。

因此,地球上城市“绿色家园”的建设任务,还是相当艰巨的。

自然灾害与减灾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各类自然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特点、危害,减灾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

阅读讲解法、讨论法、电教法。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观看影片《龙卷风》。

一、十大自然灾害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各种祸害的自然现象,统称为自然灾害。

地球上分布范围较广、发生频率较高和危害程度较大的十大自然灾害是:

水灾(洪涝)、旱灾、风灾、地震、泥石流、虫灾、火山喷发、滑坡、雪灾、森林火灾。

突变性自然灾害,一般发生在一瞬间到几个小时或几天之中,如地震,有的从发生到发展可以延续几个月,如虫灾、干旱灾害。

缓变性自然灾害,又叫环境灾害,要经过较长时间的积累,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灾害。

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的原因。

二、自然灾害及其特点地质灾害:

地震、火山喷发、山崩、滑坡、地面沉降、泥石流、地裂缝等气候、水文灾害:

水灾、旱灾、风灾、寒潮、热浪、厄尔尼诺现象环境灾害:

由环境污染引起的灾害叫做环境灾害,工业“三废”(废气、废水、废渣)污染、酸雨、噪声、全球性气候异常。

三、减灾——我们共同的使命1.旱灾:

杭州市的干旱,2.以7—8月的伏旱和9—10月的秋旱最为突出,3.有的年份因伏旱和秋旱相连而4.成灾。

在历史上,5.曾多次发生西湖干涸,6.湖底龟裂的大旱。

2.洪涝灾害:

导致杭州市洪涝灾害的降水主要由梅雨和台风过境带来的。

1996年的春夏之交,由于梅雨期偏长,全市平均梅雨量达746毫米,江河泛滥,出现了杭州市百年不遇的“6·30”特大洪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人民币40亿元以上。

3.台风:

台风是形成在热带洋面的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台风的灾害主要由强风、暴雨和风暴潮造成。

每年的夏秋季节,我市常受台风威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