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中文教案安徽财经大学可编辑修改word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07356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6.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经济学》中文教案安徽财经大学可编辑修改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国际经济学》中文教案安徽财经大学可编辑修改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国际经济学》中文教案安徽财经大学可编辑修改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国际经济学》中文教案安徽财经大学可编辑修改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国际经济学》中文教案安徽财经大学可编辑修改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经济学》中文教案安徽财经大学可编辑修改word版.docx

《《国际经济学》中文教案安徽财经大学可编辑修改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经济学》中文教案安徽财经大学可编辑修改word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际经济学》中文教案安徽财经大学可编辑修改word版.docx

《国际经济学》中文教案安徽财经大学可编辑修改word版

《国际经济学》(中文)教案

内容

(标题)

绪论

课时

3

教学目的及要

 

绪论部分介绍了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国际经济学与一般经济学的主要差别及其自身的特殊性,国际经济学的两大研究领域:

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金融理论的历史发展。

绪论部分的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了解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特点。

重点难点及其处理

 

重点:

1.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国际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3.国际经济学的两大特征。

4.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5.国际金融理论的发展。

教学方法

 

讲授法、参与法、辩论法、案例法,辅以多媒体教学法

参考文献

【1】华民著:

《国际经济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美]DominickSalvatore著,朱宝宪、吴洪等译:

《国际经济学》(第五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课外作业及要

思考题:

1.什么是国际经济学?

它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国际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有何联系与区别?

国际经济学的特征是什么?

3.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4.国际贸易基础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5.国际金融理论的发展。

安徽财经大学教案专用页

内容

(标题)

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

课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是,使学生了解国际贸易理论的一些预备知识,掌握有关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研究范围和国际贸易理论的主要特点,以及国际贸易理论部分所采用的基本分析方法和模型,为以后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重点难点及其处理

重点:

1.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与目的。

2.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与模型框架。

3.国际贸易的起因。

难点:

1.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模型。

2.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模型。

3.贸易利益及其分解。

教学方法

讲授法、参与法、案例法、竞赛法,辅以多媒体教学法

参考文献

【1】高鸿业主编:

《西方经济学》,(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

【2】[美]DominickSalvatore著,朱宝宪、吴洪等译:

《国际经济学》(第五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薛敬孝、佟家栋、李坤望主编:

《国际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课外作业及要求

1.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推导和形状、机会成本、社会无差异曲线。

2.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条件与均衡解。

3.国民供给曲线与国民需求曲线的含义与推导。

4.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差与国际贸易的发生。

5.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条件与均衡解。

6.贸易利益的衡量方法、贸易条件与贸易利益之间的关系。

7.贸易利益的分解。

8.没有贸易的假想世界有哪些条件?

后记

内容

(标题)

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

课时

2

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章的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了解古典贸易理论的研究角度、内容和发展。

重点要求掌握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使学生能够根据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判定一国的比较优势,以及开放后的国际分工格局和贸易形态。

通过教学,让学生对古典贸易理论的优缺点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并能运用古典贸易理论分析一些现实问题。

重点难点及其处理

重点:

1.古典贸易理论的演变。

2.劳动生产率差异与国际贸易。

3.古典贸易理论的验证与评价。

难点:

1.李嘉图模型中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形状、开放条件下的生产与消费均衡的决定。

2.国际均衡价格的决定。

3.国际分工格局与贸易形态。

4.贸易利益的说明。

教学方法

讲授法、参与法、辩论法、案例法,辅以多媒体教学法

参考文献

【1】薛敬孝、佟家栋、李坤望主编:

《国际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华民著:

《国际经济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美]保罗·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著:

《国际经济学》,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课外作业及要求

1.李嘉图模型的基本结构。

2.古典生产函数的推导。

3.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函数。

4.使用过剩供给(需求)曲线说明李嘉图模型中均衡价格的决定。

5.对李嘉图模型的实证检验。

6.对古典贸易理论本身的评价。

后记

内容

(标题)

第三章要素禀赋、要素积累与国际贸易

课时

3

教学目的及要求

 

比较成本论说明了国际贸易能够为两国带来利益,但是,带来的利益范围有多大?

在这个范围内,双方各得多少?

比较成本论没有回答。

相互需求论回答了这个问题。

本章的教学要使学生了解相互需求方程式、提供曲线,以及提供曲线与国际贸易的一般均衡。

重点难点及其处理

重点:

1.相互需求方程式

2.提供曲线的起源、含义与推导

3.贸易均衡的相对商品价格

4.米德的一般均衡贸易模型

5.对提供曲线的评价难点:

由贸易三角形推导提供曲线、由贸易无差异曲线推导提供曲线、米德的一般

均衡贸易模型

教学方法

讲授法、参与法、案例法,辅以多媒体教学法

参考文献

【1】[美]DominickSalvatore著,朱宝宪、吴洪等译:

《国际经济学》

(第五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华民著:

《国际经济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课外作业及要求

 

1.作A国和B国的提供曲线,而且B国是一个小国,在A国的贸易前相对价格水平上进行交易。

贸易所得在两国之间是如何分配的?

为什么?

2.试推导提供曲线上的进口需求弹性。

后记

内容

(标题)

第四章要素禀赋、要素积累与国际贸易

课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了解要素禀赋理论的研究角度、要素丰富和要素密集度的基本概念,以及H—O定理、斯托珀—萨谬尔森定理和罗伯津斯基定理的基本内容。

在了解要素禀赋理论基本点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的逻辑推理过程,弄清主要模型的前提条件和适用范围。

其中要重点理解要素禀赋、要素密度与比较优势和贸易形态之间的关系,理解国际贸易中商品相对价格变化对要素实际收入的影响过程。

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相关理论和分析方法区解释一些更加复杂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重点难点及其处理

重点:

1.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模型。

2.H—O理论。

3.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

4.要素积累与国际贸易。

5.要素禀赋理论的验证与补充。

难点:

H—O定理、斯托珀—萨谬尔森定理、罗伯津斯基定理

教学方法

讲授法、参与法、辩论法、案例法,辅以多媒体教学法

参考文献

【1】薛敬孝、佟家栋、李坤望主编:

《国际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美]DominickSalvatore著,朱宝宪、吴洪等译:

《国际经济学》(第五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华民著:

《国际经济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课外作业及要求

1.要素禀赋、要素密度的含义。

2.标准要素禀赋模型的假设。

3.H—O定理的文字表述与图形表述。

4.要素价格均等化原理的文字表述与图形表述。

5.斯托珀—萨谬尔森定理。

6.罗伯津斯基定理。

7.里昂惕夫之迷。

后记

内容

(标题)

第五章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课时

1

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章的教学要求是,使学生了解特定要素的含义、特定要素模型的基本结构和内容。

重点掌握特定要素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分清特定要素模型与要素禀赋理论的一同,区分长、短期内国际贸易对要素实际收入影响的差别。

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特定要素模型的结论和分析方法去分析、解决一些现实问题。

重点难点及其处理

重点:

1.长、短期下关于生产要素流动性的假设,特定要素的含义。

2.特定要素模型。

3.商品价格变化对可自由流动要素与特定要素实际收入的影响。

4.短期内国际贸易对贸易国要素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

难点:

1.特定要素模型与要素禀赋模型的区别。

2.存在特定要素情况下的要素最佳配置、要素价格决定。

教学方法

 

讲授法、参与法、辩论法、案例法,辅以多媒体教学法

参考文献

【1】[美]DominickSalvatore著,朱宝宪、吴洪等译:

《国际经济学》

(第五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美]保罗·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著:

《国际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课外作业及要求

1.短期与特定要素的含义。

2.特定要素模型的假设与均衡解。

3.在短期内国际贸易又将如何影响一国的收入分配呢?

4.当达到新的均衡时,与封闭条件下的均衡相比,一国的劳动价格与特定要素价格都发生了变化,那么各种要素的实际收入究竟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5.特定要素模型的政策含义。

后记

内容

(标题)

第六章重叠需求、技术变化与国际贸易

课时

2

教学目的及要求

了解需求因素、技术进步因素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了解代表性需求、重叠需求和产品周期的概念。

需重点掌握的内容包括收入水平与需求结构之间的关系、重叠需求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以及在产品周期过程中生产技术的演变、各种投入在生产、销售过程中的重要性和不同阶段比较优势、贸易方向的决定。

此外,还要求学生能够对重叠需求理论、产品周期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之间的区别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结合前面已介绍过的贸易理论,对国际贸易中的一些重要现象和新的特点给予合理解释。

重点难点及其处理

重点:

1.收入水平与需求结构。

2.国家间收入水平关系与国家间的贸易密切程度关系。

3.技术差异与技术变化对国际贸易的不同作用。

4.按技术变化的特征划分产品周期的阶段。

5.产品周期的不同阶段决定比较优势的主要因素与比较优势的转移。

难点:

重叠需求与国际贸易基础、比较优势的转移

教学方法

讲授法、参与法、辩论法、案例法、双语教学法,辅以多媒体教学法

参考文献

【1】[美]DominickSalvatore著,朱宝宪、吴洪等译:

《国际经济学》(第五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薛敬孝、佟家栋、李坤望主编:

《国际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课外作业及要求

1.重叠需求理论的核心思想。

2.重叠需求理论的消费者行为假设。

3.重叠需求理论的图示说明。

4.技术变化与技术差异。

5.维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与技术变化。

6.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图示说明。

7.重叠需求理论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国际贸易理论的贡献。

后记

内容

(标题)

第七章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

课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章的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了解新贸易理论的研究角度、理论基础,了解规模经济的含义及规模经济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

重点掌握的内容包括外部规模经济在国际贸易中的决定作用、内部规模经济与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产业内贸易形态,以及规模经济下的贸易利益的表现。

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对新贸易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之间的区别有清醒的认识。

在知识应用方面,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市场结构的特点来分析、结实国际贸易中的一些新现象。

重点难点及其处理

1.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与内部规模经济的区分。

2.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的发生:

开放下的一般均衡、贸易利益。

3.垄断竞争市场、差异产品。

4.垄断竞争模型的短期、长期均衡条件。

5.市场规模与差异产品的数目、产量之间的关系。

6.开放下的国际分工格局。

7.产业内贸易。

教学方法

讲授法、参与法、案例法、竞赛法、双语教学法,辅以多媒体教学法

参考文献

【1】[美]保罗·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著:

《国际经济学》,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美]彼得·林德特:

《国际经济学》(第九版),中译本,(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3】佟家栋、高乐咏:

《国际经济学》(修订版),(天津)南开大学

出版社,2000年版。

课外作业及要求

1.引入生产可能性曲线对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的分析。

2.存在外部规模经济时,开放下两国的消费均衡点重合、不重合的时的均衡。

3.存在外部规模经济时,国际贸易与国际分工格局是否具有不确定性?

国际分工格局是怎样确定的?

4.垄断竞争与差异产品下的产业内贸易。

5.市场规模与厂商产量厂商数目。

6.开放条件下垄断竞争市场的均衡。

后记

内容

(标题)

第八章贸易保护的依据

课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了解贸易保护主义各种观点的出发点、主要结论;了解最佳关税、幼稚产业的概念;了解贸易保护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全面把握最佳关税论的适用条件、最佳关税的来源;重点掌握判定幼稚产业的三种标准及其三者之间的关系;充分认识利益集团、院外活动对贸易政策指定的影响。

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合理地解释现实中的一些贸易保护现象。

重点难点及其处理

重点:

1.最佳关税论。

2.幼稚产业论。

3.凯恩斯主义的贸易保护观点,

4.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

难点:

1.出口供给弹性、进口需求弹性与关税的分担。

2.确定最佳关税的条件。

3.征收关税与抽取垄断租金。

教学方法

讲授法、参与法、辩论法、双语教学法,辅以多媒体教学法

参考文献

【1】[美]P.T.埃尔斯沃斯,J.克拉克.利思:

《国际经济学》,中译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2】[美]保罗·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著:

《国际经济学》,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华民著:

《国际经济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课外作业及要求

1.国家大小与进口关税负担。

2.最佳关税与进口国需求弹性、出口国供给弹性之间的关系。

3.最佳关税的确定的图形描述。

4.最佳关税与抽取垄断租金的图形描述。

5.对最佳关税论的评价。

6.幼稚产业的含义与判定标准。

7.什么是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

它与其他贸易政策理论的区别是什么?

后记

内容

(标题)

第九章贸易壁垒与出口促进

课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章的教学要求是,使学生了解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的概念、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的目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对征税国经济的各种影响效应。

掌握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经济效应的分析方法,区分名义保护率与有效保护率之间的关系,能对不同贸易政策措施的作用加以比较分析。

在应用上,要求学生能结合实例,运用有关分析方法,对现实中的一些贸易政策措施的作用和效果进行合理的评估。

重点难点及其处理

 

1.关税效应的局部均衡分析。

2.关税效应的一般均衡分析。

3.国内生产附加值与有效保护率,关税结构对有效保护率的影响。

4.配额的经济效应。

5.出口补贴的作用、出口补贴的福利效应。

6.倾销与反倾销。

教学方法

讲授法、参与法、辩论法、案例法,辅以多媒体教学法

参考文献

【1】[美]彼得·林德特:

《国际经济学》(第九版),中译本,(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2】[美]P.T.埃尔斯沃斯,J.克拉克.利思:

《国际经济学》,中译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3】薛敬孝、佟家栋、李坤望主编:

《国际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0年版。

课外作业及要求

1.关税的价格效应(小国、大国),关税的生产效应(小国)。

2.关税的消费效应与税收效应。

3.关税的贸易条件效应(大国)。

4.关税的净福利效应(小国情形、大国情形)。

5.关税效应的一般均衡分析(小国情形)。

6.有效保护率与有效保护率的计算公式。

7.配额的福利效应(小国)。

8.出口补贴的效应。

后记

内容

(标题)

第十章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国际卡特尔

课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了解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与特征,以及贸易创造、贸易转移的概念。

重点掌握关税同盟理论,并能运用这一理论对现实中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际效果加以分析。

了解国际卡特尔及其定价机制。

重点难点及其处理

重点:

1.经济一体化的形式。

2.关税同盟理论。

3.国际卡特尔。

难点:

1.贸易创造。

2.贸易转移。

3.关税同盟的福利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4.关税同盟的动态利益。

教学方法

讲授法、参与法、案例法、竞赛法、双语教学法,辅以多媒体教学法

参考文献

【1】华民著:

《国际经济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美]彼得·林德特:

《国际经济学》(第九版),中译本,(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3】[美]DominickSalvatore著,朱宝宪、吴洪等译:

《国际经济学》(第

五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课外作业及要求

1.税同盟的静态效应。

2.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的含义是什么?

请进行局部均衡分析。

3.关税同盟的福利效应。

4.关税同盟一定能够增进成员国的福利吗?

为什么?

5.用图示说明关税同盟的扩大出口效应。

6.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有哪些?

7.关税同盟的负面影响有哪些?

8.国际卡特尔的含义与定价机制?

后记

内容

(标题)

第十一章要素国际流动

课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章的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了解国际资本流动或国际投资的概念与类型,以及国际资本流动和劳动力流动的动因、影响。

重点掌握资本报酬差异和资产组合与资本流向的关系、资本和劳动流动效应的分析方法。

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相关理论分析、解释当前国际要素流动的主要特点。

重点难点及其处理

1.间接投资与直接投资的区别。

2.资本报酬差异与国际资本流动。

3.国际资本流动的利益分析。

4.资产组合与国际资本的双向流动。

5.劳动力流动的福利效应。

6.国际劳动力流动的主要特点。

7.技术国际转移。

教学方法

讲授法、参与法、双语教学法,辅以多媒体教学法

参考文献

【1】薛敬孝、佟家栋、李坤望主编:

《国际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美]保罗·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著:

《国际经济学》,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美]彼得·林德特:

《国际经济学》(第九版),中译本,(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课外作业及要求

1.现在商品与将来商品。

2.引入生产可能性边界与无差异曲线分析现在商品与将来商品的价格。

3.用国际金融的术语来表达两种商品(现在商品与将来商品)之间的交换。

4.用图形阐释资本流动可以提高一国的总效用水平的思想。

5.用资本的边际产量曲线分析资本流动的自由化对投资国、受资国、世界的经济影响。

6.简述国际投资中的系统风险。

7.技术国际转移。

后记

内容

(标题)

第十二章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

课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了解国际生产的三种方式及企业选择各种方式的条件;了解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含义及邓宁的折衷理论的特点。

要求学生能够从企业专属资产与不完全竞争的角度完整地表述跨国公司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的来源,区分决定东道国区位优势的各种因素,正确理解决定国际生产方式的各项条件。

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直接投资理论来解释不同类型的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及对东道国的影响。

重点难点及其处理

 

1.企业特定优势的来源

2.交易成本与交易内部化

3.区位因素与国际直接投资

4.企业国际化方式的选择

5.跨国公司的经济效应

教学方法

讲授法、参与法、辩论法、双语教学法,辅以多媒体教学法

参考文献

【1】薛敬孝、佟家栋、李坤望主编:

《国际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美]保罗·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著:

《国际经济学》,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美]DominickSalvatore著,朱宝宪、吴洪等译:

《国际经济学》(第五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课外作业及要求

1.在市场不完全性假设下跨国公司的优势主要来自哪些方面?

2.中间产品的概念?

为什么通过市场交易很难实现其价值?

3.交易成本的概念?

内部化过程的含义?

4.用图形阐释内部化理论的核心原理。

5.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的净现值(NPV)计算公式。

6.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方式选择的动态过程。

7.国际生产综合论。

后记

内容

(标题)

第十三章国际收支

课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了解国际收支的基本概念及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具体内容。

重点掌握以下几个基本概念:

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平衡表、经常项目、资本金融项目、储备资产、商品贸易差额、经常项目差额、基本收支差额、官方结算差额。

正确理解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理和结构,掌握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及影响。

要求学生能应用有关原理和方法,借助一国或地区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具体分析其国际收支的总体状况和结构性问题,并提出改善其国际收支的相应建议和政策。

重点难点及其处理

1.国际收支平衡表及其特点。

2.经常项目的主要内容。

3.资本和金融项目的主要内容。

4.储备资产的概念与内容。

5.错误和遗漏净额的含义。

6.国际收支平衡的含义

7.国际收支差额的分类。

8.国际收支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与类型。

9.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经济影响。

教学方法

讲授法、参与法、案例法、双语教学法,辅以多媒体教学法

参考文献

【1】易纲、张磊著:

《国际金融》,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美]保罗·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著:

《国际经济学》,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美]彼得·林德特:

《国际经济学》(第九版),中译本,(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课外作业及要求

1.美国IBM公司向德国出口价值2500万美元的计算机,对方用德国马克汇票支付。

请计入美国国际收支平衡表?

2.请说明在复式记账法下,以下国际交易如何记入A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

(1)A国一位居民从B国一居民那里进口了价值1000美元的商品,并同意半年后付款;

(2)半年后,该居民用他在B国的银行存款余额付款;

(3)若这些交易发生在同一年,其对A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净影响如何?

后记

内容

(标题)

第十四章外汇市场

课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了解外汇和汇率的基本概念、外汇市场的相关内容、世界主要的外汇市场,以及外汇官职的背景、原因及成本和收益等知识。

重点掌握外汇、汇率、外汇管制的基本概念,掌握外汇管制的成本和收益分析方法及其实施的相关措施。

要求学生能应用所学知识说明世界外汇市场的运行,分析各国和地区实施外汇管制的具体原因,并做相应的经济分析。

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所学知识对中国外汇管制的措施做客观的分析和评价,提出设和政策建议。

重点难点及其处理

1.外汇的概念、汇率的概念。

2.汇率的标价方式:

间接标价法、直接标价法。

3.外汇市场。

4.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浮动汇率、钉住汇率。

5.外汇管制的含义。

6.外汇管制的成因。

7.外汇管制的成本。

8.外汇管制的措施。

教学方法

讲授法、参与法、竞赛法、双语教学法,辅以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