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织网》模板.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07259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4.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蜘蛛织网》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蜘蛛织网》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蜘蛛织网》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蜘蛛织网》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蜘蛛织网》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蜘蛛织网》模板.docx

《《蜘蛛织网》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蜘蛛织网》模板.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蜘蛛织网》模板.docx

《蜘蛛织网》模板

《蜘蛛织网》_模板

《蜘蛛织网》教学设计之四

佚名

  

  一、教学目标:

   1、懂得不论做什么事只要有决心,肯下苦工夫,就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

   2、学会13个生字,理解“蜘蛛、重新、打破、从头、灰心、终于、结实”等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4、注意学生耐挫心理的培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体会蜘蛛织成大网的艰难历程。

   2、教学难点:

领会课文蕴含的道理,并将领悟的道理指导自己今后的言行。

因为从现象抽象出本质是一次飞跃,从思想转化为自觉行为既是学习的目的,又是更高层次的飞跃。

教学中应充分重视此飞跃的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精读课文第1段,学会“蜘、蛛、织、阵、丝、断”6个生字,理解“蜘蛛”等词语的意思。

  3、了解“把字句”的特点。

  

(二)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观察蜘蛛织网的情况。

  2、收集有关蜘蛛的文字或图片资料。

  3、生字、词语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

  (三)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1)课前观察过蜘蛛的同学有哪些?

你能说说蜘蛛结网的情况吗?

  

(2)你还收集了有关蜘蛛的什么信息?

能与大家共享吗?

  (3)出示课题。

正音:

蜘蛛(zhīzhǖ)、织(zhī)。

这三个字可以怎么记?

——教师补充有关蜘蛛的知识。

  2、听录音朗读

  学生一边听一边思考:

课文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你有什么想法?

  3、听后交流。

  学生说说自己想说的,提自己想提的问题。

  4、学习课文第1段。

  

(1)自由读第1段,用数字标出这段共有几句话。

  

(2)齐读第1句,想想这一句告诉我们什么?

  (3)教师范读第2句,引导学生说说哪些地方读得好?

哪些地方怎么读会更好?

  (4)学生仿读,在仿读的过程中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5)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或图画,描绘蜘蛛在织网的过程中碰到了什么困难。

  (6)找出文中的“把”字句,学着说一句“把”字句。

  (7)欣赏课文第一段录音范读。

听后仿读。

  (四)巩固练习

  1、随堂练习。

  

(1)看卡片抽读生字、新词。

  

(2)口头扩词比赛:

    织——织网、织布、织衣……

    丝——丝线、吐丝、丝绸……

    断——刮断、打断、折断……

  (3)把文中的“把”字句改为“被”字句。

  (4)说说今天学的生字怎么写才能写好?

  2、课后作业。

  

(1)6个生字看一遍、想一遍、写两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重、破、冰、终于、实”。

理解“重新、打破、从头、灰心、终于、结合”等词的意思。

  2、初步学习数量词与名词的搭配。

  3、学习课文第2、3、4段,懂得不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决心,肯下苦功夫,就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

  

(二)教学准备

  朗读磁带、各种图片

  (三)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

  

(1)读生字卡片并口头组词。

  

(2)尽量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说说蜘蛛在织网时碰到了什么困难?

  2、听第2—4段录音朗读,思考:

蜘蛛织网时又遇到了什么困难?

圈出有关词语。

  3、学习第2段。

  

(1)抽读课文第2段。

  

(2)请学生想想:

蜘蛛在困难面前会是怎么样?

  (3)面对困难,蜘蛛又是怎样做的?

  “重新”是什么意思?

  (4)自由读课文,想想:

蜘蛛重新织起网来,又遇到了什么困难?

学习“打破”。

  (5)“……把网打破了”与第1段的“……把丝刮破了”进行比较,了解“把字句”的特点。

  (6)在再次遇到困难时,你如果是蜘蛛会怎样想呢?

又会怎么做呢?

  4、学习第3段。

  

(1)学生运用第2段的学习方法,同桌协作学习第3段。

  

(2)学生汇报协作学习成果。

  (3)听录音朗读第1—3段。

比较“刮、打、砸”有什么不同?

能调换吗?

  5、学习第4段。

  

(1)学生默读课文第4段。

注意与前几段课文比较。

  

(2)学生说说自己对本段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3)将课文中描写蜘蛛在碰到困难时的态度的词语划出来进行比较,说说自己有什么新的发现。

  (4)再读课文中蜘蛛怎么做的句子,想想蜘蛛为什么能这样一次又一次不停地织,结果怎样?

“终于”是什么意思?

能否换个词语说说?

  6、仿读录音朗读第1—4段。

  

(1)听——仿读。

  

(2)说说读了这个故事,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四)巩固练习

  1、随堂练习

  

(1)7个生字、6个词语,看一遍、想一遍,抄写两遍。

  

(2)课堂作业本第92页第2、3、4题。

  2、课后作业。

  

(1)用上“终于”,写一句话。

  

(2)说说下面词语的搭配:

     (  )    (  ) 

   一阵(  )  一张(  )

     (  )    (  )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5段。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背诵全文。

  3、注重学生耐挫心理的培养。

  

(二)教学准备

  录音朗读磁带、寻找学习生活中跟蜘蛛织网香类似的例子。

  (三)教学过程

  1、巩固练习。

  

(1)认读全课生字、词语,说说自己印象最深的字词。

  

(2)上堂课课后作业情况反馈。

  (3)说几句把字句和被字句。

  2、学习课文第5段。

  

(1)请学生读一读第5段。

读后师生评议怎样读好。

  

(2)录音朗读指导仿读。

要注意“高兴地”三字。

  (3)你能说说蜘蛛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织网吗?

织成网后,它心里会怎么想呢?

  3、朗读并背诵课文。

  

(1)学生试读,读后评议。

  

(2)录音范读,学生边听边思考。

  (3)教师指点,有针对性地引读。

  (4)优秀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5)学生齐读、分组读、比读。

  4、指导背诵。

  

(1)请已会背诵的学生背一背课文,并说说自己是怎样背下来的。

  

(2)教师介绍联想背诵的方法。

  (3)学生试背。

  5、.总结课文。

  

(1)课文主要讲什么?

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你想到了我们学习与生活中哪些类似的事情?

  (3)你在学习上碰到哪些可囊?

是怎样克服的?

如果还没有克服,你打算怎么做?

  (四)巩固练习

  1、随堂作业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蜘蛛织网的故事。

  

(2)学了课文,你最难忘的是什么?

  2、课后作业。

  

(1)能模仿课文,用“……终于……”的形式编一个小故事吗?

  

(2)能将自己编的故事用图画的形式表达出来吗?

《蜘蛛织网》教学设计

《蜘蛛织网》教学设计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

//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集中识字   

                     8.建筑奇迹

教学目标:

    1 学会“迹、球、及、约、建、巴、自、由、美、岛”这十个生字。

    2 能认读课后词语。

    3 正确朗读课文中的句子。

初步了解个建筑奇迹的背景知识,增长孩子的见闻,广      博他们的知识。

教学重点:

    学会十个生字,能认读词语,正确朗读句子。

教学难点:

    记清“建”的字行(建字底)。

 

教具准备:

    .课件,长城等建筑奇迹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今天,老师带小朋友一起去做一次环球旅行,想去吗?

请你仔细看,记住我们去了哪些地方。

    2.观看.课件:

边出示四处建筑奇迹的图片,边进行介绍。

(我们来到了中国,这是万里长城;来到了埃及,这是有名的金字塔;这里是法国巴黎,这是艾非尔铁塔;这儿是美国,这是自由女神像。

    

    二.初读感知:

    1.交流:

我们来到了哪些地方,你看到了那些建筑物?

    根据学生回答老师点击相应的图片和词语(带拼音)。

    长城   金字塔   艾非尔铁塔   自由女神像

    2.借助拼音和图片自由认读词语。

    3.检查自学情况:

   

(1)借助拼音图片指名认读词语。

   

(2)去掉拼音图片认读词语。

   

    三.认识四处建筑奇迹:

    1.你知道有关这些建筑奇迹的什么知识?

能介绍给大家听吗?

    学生根据自己原有的知识自由介绍,给予充分肯定。

    2.听介绍,加深印象:

    让我们再来看一遍录象,听听解说员阿姨是怎么说的。

    欢迎同学们乘坐旅游列车环球旅游!

我们首先来到的是中国,中国的长城是月球上唯一能看到的建筑物。

再来到埃及,古埃及的金字塔大约建于公元前2600年。

我们又来到了法国巴黎,这是艾非尔铁塔,于1898年建成,用了七千多吨铁。

最后来到的是美国纽约港,耸立在我们眼前的是自由女神像,有92米高。

谢谢参观!

    3.学习句子:

    (根据学生回答自由调整句子顺序。

    *长城:

    

(1)你还记得导游阿姨的介绍吗?

     出示句子:

中国的长城是月球上唯一能看到的人工建筑。

    

(2)读通句子。

    (3)从句子中发现了什么?

     随机理解“唯一,人工建筑”。

    (4)指导朗读好句子,用自豪、骄傲的语气朗读。

    *金字塔:

    

(1)金字塔为什么也能称为建筑奇迹?

    

(2)自由读通句子,想想有什么不理解的?

     随机理解“公元前2600年”。

    (3)指导朗读好句子:

早在4600年前就建成了这样壮观的建筑,你想说些什么?

    *艾非尔铁塔:

     重点理解“七千多吨铁”的重量概念。

     通过换算:

七千吨=7000000斤,相当于2万个小朋友的重量之和。

    *自由女神像:

     重点理解“耸立,92米”高

     你知道92米有多高吗?

相当于30多层的高楼。

    4.指导朗读句子。

    5.小组表演:

    小组合作介绍四处建筑奇迹——小组上台介绍,评出优胜。

    

    四、解决生字、词语:

    1.小组合作学会生字,组内交流记忆生字的好方法。

    2.交流生字认读,全班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

    3.认读词语。

    4.在田字格中抄写生字。

    五、课外阅读:

    阅读课外书,找寻有关世界建筑的资料,介绍给小朋友。

    

8.建筑奇迹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

//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认识生字。

       2、初读课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词语。

  教学准备:

投影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提出课题,解题。

  三、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喜滋滋邻居送给田野

  欢乐童年往日替

  2、检查自学效果。

  3、齐读生字词。

  4、各自试读课文。

  5、指名读课文。

  6、分小节,理清脉落。

  练习。

  看下面四个小节的意思,对照课文,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  ) 向盲婆婆表示自己的心意。

  ()相信会使盲婆婆满意。

  ()给盲婆婆送蝈蝈。

  ()向盲婆婆说明送蝈蝈的目的。

  7、齐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课文。

       2、激发学生奉献爱心、关心和帮助残疾人。

  教学重难点:

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精读训练。

  1、看图。

  出示投影片。

  

(1)图上画了那两个人?

  

(2)戴红领巾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3)盲婆婆神情怎样?

  2、分小节学习。

  第一小节

  

(1)指名读。

  

(2)这一小节只有一句话,告诉我们这位”红领巾”提回蝈蝈时神情怎样?

他为什么这样高兴?

他为什么要关心盲婆婆?

  (3)小结。

  第二小节

  (!

)指名读(板书:

让它替我唱歌)

  

(2)这一小节有几句话?

第一句说了什么?

蝈蝈真的会唱歌吗?

  (3)小结。

  第三小节

  

(1)指名读,(板书:

领看到清波想起欢乐)

  

(2)这一小节有几句话?

这句当中的”歌声”是什么意思?

  (3)出示投影片,图上盲婆婆手里拿着什么?

她的神情怎么样?

  第四小节

  

(1)这一小结有几句话?

为什么让蝈蝈来替他做事呢?

  

(2)”红领巾”说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3)指名朗读,小结。

  二、.总结。

  这首儿童诗说的是”红领巾”送蝈蝈给盲婆婆,让盲婆婆得到欢乐,表现了少先队员对残疾人的爱心。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指导朗读,背诵,写字。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指导背诵。

  教学准备:

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朗读指导。

   1、把握朗读感情的基调。

   2、教师范读。

   3、学生练读。

   4、指名读。

  二、背诵。

   1、放录音欣赏。

   2、指着板书引导背诵。

   3、各人轻声试背。

   4、指名背诵,评议指导。

   5、同座二人交替换背,听给一次。

   6、全班齐背。

  三、写字指导。

   1、须按笔顺描红的生字。

   2、其它要描红的生字。

  四、作业练习。

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

//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数星星的孩子》优质课教案

  【教学目的】

  1.学会五年制第三册12课《数星星的孩子》的12个生字和这些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

了解张衡长大以后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是因为他从小就爱好天文,具有刻苦钻研精神的结果。

启发学生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本课的重点是张衡小时候是怎样观察和研究解课文星星的;难点是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使学生懂得张衡为什么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小朋友,在晴朗的夜晚,我们抬起头,就看见蓝天上有许许多多明亮的星星,一闪一闪的,非常有趣。

你们有没有数过星星呢?

离我们现在两千多年前,有一个小孩,他却数起星星来了。

他为什么要数星星,又是怎样数星星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星星的孩子》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

  读课题。

指名读、齐读,注意多音字:

数(shǔ)星星。

  二、审题

  从课题中你知道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吗?

(在“孩子”下加着重号)写这个孩子的什么事?

(“数星星”下加着重号)

  三、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范读全文。

问:

数星星的孩子是谁?

  简介张衡:

张衡是我国古代东汉人,离现在已经近二千年了。

他从小就喜欢观察大自然,以后又刻苦钻研天文知识,后来成为一位非常有名的天文学家。

  2.自读课文:

  ①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②哪几段写张衡小时候的事?

写他小时候的什么事?

他长大后怎样了?

课文哪段写了?

  ③在文中划出本课田字格中的生字词,看看是在哪句话里出现的;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检查以上三个问题的落实情况:

  

(1)抽卡片认读生字词。

  ①数:

多音字。

在“数星星”中读shǔ,在“无数”中读shù。

  ②“之、勺、睡”几个字是翘舌音,“组”是平舌音,“名”是后鼻音。

  

(2)指名分段读课文:

  课文第1—5段写张衡小时候的事,第6段写长大以后的事。

  四、讲读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思考:

张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干什么?

  (读词卡:

“晚上”、“院子”、“数星星”)

  2.演示幻灯片,理解比喻句:

  这是一个多么美丽的夜空,课文用哪句话来描写?

请小朋友划出这句话,并读一读。

  比较下面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天空中有无数颗星星。

(读词卡:

“颗”)

  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

  分析第二句话。

这句话把星星比作了什么?

为什么把星星比作珍珠呢?

“无数”说明了什么?

“碧玉盘”指的是什么?

课文用这个比喻句写出了星星的美。

  再齐读这句话。

  3.观察插图。

  张衡是怎样数星星的?

(读词卡:

“靠着”)

  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他数得认真?

“一直数”

  4.指导朗读句子“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

  读“一颗、两颗”时要放慢些,“一直”要读重音,表现出他仔细、耐心。

  5.齐读第一段。

  五、学习部分生字词

  1.指名读词卡:

数星星、晚上、院子、靠着、颗。

  2.启发学生利用学过的熟字和部首分析,记忆字形。

  3.组词:

  数( ) ( ) ( )

  靠( ) ( ) ( )

  除了说“一颗星”外,还可说一颗什么?

  六、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出示词卡指名认读:

  晚上、院子、靠着、数星星、颗。

  2.根据以上的词语把第一段意思说一说。

  张衡数星星多认真呀!

一直数到几百颗。

奶奶和爷爷是怎么说的?

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讲读课文第二段

  1.奶奶怎么说的?

小朋友自己读读看。

  2.女生读奶奶说的话。

注意奶奶是笑着说的,要读得很亲切。

(女生朗读第二段)。

  3.奶奶说的话里哪个词说明张衡是经常数星星的?

  “又”说明他经常数。

今天又数了,一数就数了几百颗。

张衡数星星真刻苦啊!

  4.奶奶对数星星有什么看法?

把奶奶说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三、讲读课文第三段

  1.张衡是怎么说的?

默读张衡说的话。

张衡同意奶奶说的话吗?

你怎么知道?

(“看得见,就能数得清。

”)

  2.他为什么说能数得清?

“总是”是什么意思?

(指名两个小朋友读二、三句话。

突出:

是……不是……总是)

  3.张衡怎么会知道这些的呢?

(仔细观察)

  4.齐读第三段。

指导读出肯定的语气。

  5.分角色朗读第二、三段。

  小结:

奶奶认为星星数不清,张衡却说数得清。

因为张衡他经常数星星,而且仔细观察,知道了星星是在动,可不是乱动,这颗星和那颗星中间总是那么远。

  四、讲读课文第四段

  1.爷爷走过来怎么说?

把爷爷说的话全部找出来。

(自由读爷爷说的话)

  齐读词卡:

“爷爷”。

  2.爷爷说了几句话,每句话讲什么?

  指名读爷爷讲的话。

一人读一句。

(指名轮读)

  指名五个学生讲这五句话。

一人说一句,用讲话的语气说说。

(指名讲述)

  3.爷爷赞成谁的意见?

为什么?

爷爷说的话跟张衡说的哪些话意思是一样的?

  齐读词卡:

“之间”。

“之间”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说明星星的运动是有一定规律的)

  4.爷爷还告诉张衡哪些新知识?

  读词卡:

“一组”、“名字”

  5.出示图片,让学生区分哪是北斗星?

哪是北极星?

并让学生用笔把北斗星连起来,说说北斗星是什么样子?

  比较下面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那七颗星叫北斗星。

  那七颗星,连起来像一把勺子,叫北斗星。

(读词卡:

“勺子”、“北斗星”)

  分析第二句话。

(具体地说出了北斗星分布呈勺形)

  6.北斗星和北极星有什么关系?

让学生在图上比划一下北斗星是怎样绕着北极星转。

  师简单介绍:

北斗星以逆时针的方向绕着北极星转。

在地球上看北极星,它几乎是不动的。

北斗星绕北极星一圈就要用一天一夜的时间。

  7.齐读第四段。

  8.指导学生用“爷爷告诉孩子……还告诉他……”的句式口述爷爷的知识。

(两点新知识:

第一,我们的祖先把星星分成一组一组的,还给起了名字;第二,教他认识了北斗星和北极星以及北斗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

  五、学习部分生字词

  1.指名读词卡:

爷爷、之间、一组、名字、勺子、北斗星。

  2.记忆字形。

  比一比:

爷——爸,组——姐——祖,名——各,勺——句。

  数笔画:

之、斗。

  六、指导写字

  七、巩固生字

  1.抽读两节课中学的生字词。

  2.做课后题2。

  指名上台写。

写完后齐读。

  3.形近字组词:

  颗( ) 爷( ) 组( ) 勺( ) 名( )

  棵( ) 爸( ) 祖( ) 句( ) 各( )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出示词卡指名认读。

  2.复问:

爷爷告诉张衡哪些天文知识?

  二、讲读课文第五段

  1.指名读第五段。

  2.复问:

爷爷的话是真的吗?

这句话后面用的什么标点符号?

说明什么?

应怎样读?

(指名朗读)

  3.张衡听了爷爷的话是怎样想的?

怎样做的?

(读词卡:

睡)

  4.这里“几次起来看星星”的“几次”能省掉吗?

  一夜起来几次,他观察星星多么细致,多么有恒心啊!

  指导朗读:

“几次”要突出,这句后面停顿长些,说明他在仔细观察。

  5.他看到了什么?

“果然”什么意思?

  指导读出高兴的语气。

  6.齐读第五段。

  三、讲读课文第六段

  齐读第六段。

思考:

张衡为什么会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

“刻苦钻研”什么意思?

  四、.总结全文

  1.结合板书,.总结谈话。

  课文一开始就告诉我们张衡数星星,一直数了几百颗,说明数得认真。

从奶奶的话说明他经常数星星;从他自己说的话,说明他数星星认真仔细。

爷爷告诉他天文知识后,他认真看,认真想,说明了张衡从小就爱好天文,刻苦钻研,所以后来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

  2.分角色朗读全文。

  提问:

学了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知识?

我们要向张衡学习什么?

  五、指导书写生字“睡”

  六、巩固生字

  1.抽读所有生字词卡片。

  2.听写词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