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第二中学高三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同步检测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405895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50.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第二中学高三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同步检测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届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第二中学高三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同步检测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届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第二中学高三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同步检测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届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第二中学高三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同步检测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届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第二中学高三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同步检测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第二中学高三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同步检测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届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第二中学高三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同步检测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第二中学高三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同步检测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第二中学高三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同步检测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届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第二中学高三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同步检测七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届高三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同步检测(七)

第七章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1.煤炭在能源中地位下降的最重要原因是()

A.能源消耗越来越少B.石油、天然气广泛使用

C.煤炭价格不断上升D.煤炭储量接近枯竭

2.读“我国森林、草场、石油、煤炭资源产区分布图”,指出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①石油②煤炭③森林④草场B.①森林②草场③煤炭④石油

C.①草场②煤炭③森林④石油D.①煤炭②石油③森林④草场

3.关于公路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

A.修筑公路,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那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

B.道路应避开小居民点和小村庄

C.山谷中的道路应避开缓坡

D.山地地区修建交通运输线路,地址宜远离河谷地带

4.“山路长,样样东西用肩扛,半世光阴路上忙”反映的哪一地形区交通的困难()

A.内蒙古高原B.云贵高原C.华北平原D.山东丘陵

5.下图海湾风暴潮严重,形成灾害的自然原因是()

①口大内小的喇叭湾 ②飓风活动频繁 ③西南季风 

④地震活动 ⑤经济水平低,防灾设施落后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③④⑤D.②③④

6.西电东送输送的电能属于()

①核电 ②水电 ③火电 ④风力发电 ⑤一次能源 ⑥二次能源

A.①②③B.②③⑤C.②③⑥D.③④⑥

7.为缓解我国当前面临的能源短缺问题,应该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限制沿海工业生产发展B.加快石油等常规能源的开发

C.向内地转移高耗能产业D.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8.下列灾害具有渐发性特征的是()

A.干旱B.寒潮C.地震D.热带气旋

9.读“我国某山区公路规划线路设计图”,图中公路规划方案中能反映出山区公路建设中应遵循的原则是()

①尽可能连接居民点②在山谷中应尽量避开陡坡

③在陡坡段增加“之”字形弯曲④尽可能避免跨越河流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10.有关我国有色金属说法正确的是()

A.江西德兴的铜B.湖南锡矿山的铅锌

C.湖南水口山的锡D.广西平果的锑

11.由于雪量大,平原公路两侧形成厚厚积雪,公路路面铲雪而形成的陡壁我们称之为“雪壁公路”下图为“雪壁公路”景观图,该现象最容易诱发的次生灾害和出现的季节是()

A.滑坡灾害 夏季B.沙尘灾害秋季C.泥石流冬季D.洪涝灾害春季

12.下表甲乙丙丁代表寒潮、台风、干旱、洪涝对四个地区的危害程度(☆号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

丁对河北省危害最严重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13.青藏高原地区丰富的新能源是()

A.水能、风能B.太阳能、地热能C.生物能、核能D.天然气、石油

14.下列物质中,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A.钢铁B.电灯C.煤D.核电

15.西亚地区的主要产油国是下列地区中的()

A.沙特阿拉伯、伊朗B.伊拉克、亚美尼亚

C.格鲁吉亚、科威特D.塞浦路斯、土耳其

16.在山地地区,公路常建造成“之”字形,原因是()

A.为了降低线路坡度B.增加线路长度,发展旅游

C.为了通过更多的山村D.为了增加山区线路密度

17.读2010年6月长江流域主要汛区水情示意图,完成下题。

图示区域多水灾的原因有()

A.南北支流与干流同时进入雨季,而长江流域特别狭小,易造成水灾

B.上中游植被近年来遭到破坏,泥沙淤塞严重

C.围湖造田,造成分洪能力增强

D.灾害预警系统不完善,监控措施欠缺

18.页岩气是蕴藏于页岩层可供开采的天然气资源。

我国页岩气资源潜力大,初步估计与常规天然气相当。

下图示意页岩气开采过程,其核心技术是水平井技术与水力压裂技术。

读图,开采页岩气会对哪种资源产生巨大影响()

A.水资源B.土地资源C.生物资源D.矿产资源

19.下列不属于自然你灾害的是()

A.地震B.雷电C.滑坡D.洪涝

20.下图为自然资源、能源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之间的关系,下列属于图中阴影部分的是()

A.煤炭B.水能

C.铁矿D.焦炭

21.下面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天然气B.核能C.石油D.水能

22.我国稀土资源储量占世界总量的百分比,从20世纪70年代的74%下降到2009年的36%,其主要原因是()

A.世界稀土资源的消费量下降B.世界稀土资源的开采量增多

C.我国稀土资源的过度开采D.我国稀土资源的消费量下降

23.关于地热能开发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热能分布广,储量大B.地热能使用成本高

C.地热能是可再生资源,更新速度快D.地热能的开发也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

24.从城市的选址角度看,上海、伦敦、曼谷三城市的共同之处在于()

A.居于灌溉条件便利的大河冲积平原中央

B.邻近矿产资源丰富的地方

C.位于河流入海口处

D.位于当地物资易于集聚的军事要冲

25.中国南方村落多呈带状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潮湿B.平原面积小

C.文化背景D.山区多,河流多,聚落沿河伸展

二、综合题(本题共计4小题,共计50分)

26、(1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龙卷风是大气中强烈的涡旋现象,湿热气团强烈抬升,产生了携带正电荷的云团,一旦正电荷在云团局部大量积聚,吸引携带负电荷的地面大气急速上升,在地面就形成小范围的超强低气压,带动汇聚的气流高速旋转,形成龙卷风。

下图示意美国本土龙卷风发生频次的分布。

在美国龙卷风多发区,活跃着“追风人”,他们寻找、追逐、拍摄龙卷风,为人们提供龙卷风的相关信息。

(1)读图,指出龙卷风多发区湿热气团的主要源地、抬升的原因,以及气流发生旋转的原因。

 

(2)分析美国中部平原在龙卷风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3)解释美国中部平原龙卷风春季高发的原因。

27、(14分)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江苏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确立了对口支援关系。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下面左图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图,右图为江苏省简图。

材料二 下图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江苏省三次产业比例统计图。

(1)比较新疆和江苏两省区的自然特征。

(2)新疆和江苏都有丰富的风能资源,简述两省区区能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

(3)比较两省区三次产业比例的差异。

(4)简述江苏和新疆相互协作对两省区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对新疆的影响:

对江苏的影响:

(5)2011年,新疆正式启动了霍尔果斯国家级特殊经济开发区的建设。

分析霍尔果斯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

28、(12分)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2012年9月20日消息,据美国宇航局网站报道,在格陵兰岛西北部,一个巨大的冰山正在逐渐瓦解。

这个巨大的冰山名为PII-2012,原先是皮特曼冰川(PetermanGlacier)的一部分,但是在今年7月中旬和母体分离开来。

专家称,未来200年间,冰岛的冰川将受全球变暖的影响而消失。

材料二 2012年7月4日以来孟加拉国洪水泛滥,卫生部门公布的最新数字显示,此次洪灾导致孟全国各地共有上百人死亡。

(1)全球变暖导致高纬度地区冰川融化,会产生哪些影响?

(2)孟加拉国洪水泛滥的原因是什么?

(3)针对全球变暖应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29、(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地区属于北温带季风气候区。

当冷空气缓慢进入并滞留于图中某些地区时,气温下降致使水汽过于饱和会产生浓雾,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

(1)甲、乙两路段多发浓雾,试说明其原因;两路段中哪一段受浓雾影响频率更多,时间更长,为什么?

 

(2)随着人口的增加,丙村要扩建居民点。

若只考虑沿着山前公路扩建,试比较说明在丙村东北方向和南偏西方向建设民居条件的差异。

 

第七章 第七章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1.【答案】B

【解析】煤炭在能源中地位下降的最重要原因是石油和天气热的广泛使用,代替了煤炭的能源地位,故选B。

2.【答案】B

【解析】森林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和西南,是①图;草场主要分布在我国内蒙古、新疆、青藏高原等区域,是②图,可知B选项正确.本题也可利用排除法,当确定①是森林时,就可确定B项正确,因森林开头的只有B项。

故选:

B.

3.【答案】A

【解析】修筑公路,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那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A选项正确;道路建设时,为了方便居民出行,可以多连接居民点和小村庄,B选项错误;山谷中修建道路,考虑降低道路坡度,应沿等高线或缓坡修建,C选项错误;山地中修建交通线路,一般沿河谷修建,D选项错误。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A。

4.【答案】B

【解析】“山路长,样样东西用肩扛,半世光阴路上忙”反映地形崎岖不平,交通不便,结合四个选项,云贵高原地形崎岖不平,符合条件。

5.【答案】B

【解析】根据图示信息,该地位于孟加拉湾地区,该地处于板块内部,地震活动不频繁。

经济水平不属于自然原因。

口大内小的喇叭湾地形、飓风活动、西南季风的强大等都导致该海湾风暴潮严重,据此选B。

6.【答案】C

【解析】西电东送输送的电能属于水电,②对。

核电主要在东部地区,①错。

有火电,③对。

风力发电不包括,④错。

一次能源是指直接取自自然界没有经过加工转换的各种能量和资源,它包括:

原煤、原油、天然气、油页岩、核能、太阳能、水力、生物质能等。

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以后得到的能源产品,称为二次能源,如电力等,⑤错,⑥对。

C对,A、B、C错。

7.【答案】D

【解析】为缓解我国当前面临的能源短缺问题,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新能源的开发,而不是加快常规能源的开发;限制沿海工业发展不现实;向内地转移高耗能产业,不能缓解我国能源短缺状况。

选D正确。

8.【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的基本特征。

学生只要掌握各个自然灾害形成的时间特征即可判断。

干旱是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

具有渐发性特征。

故答案选A。

9.【答案】B

【解析】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越密集的地方坡度越陡,图中公路主要分布于等高线稀疏的地方,体现出山区公路在山谷中应尽量避开陡坡的原则;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段公路弯曲较多,在陡坡段大致呈“之”字形弯曲。

图中没有居民点和河流信息。

10.【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

有色金属矿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如湖南锡矿山的锑矿、江西德兴的铜矿、湖南水口山的铅锌矿、广西平果的铝等产地都位于该地区。

故选A。

11.【答案】D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公路两旁堆积了厚厚的雪。

雪的融化与气温有关,春节气温回升,积雪融化,由于雪量多,容易形成洪涝灾害,答案选D。

夏季,该地积雪早就融化,不会出现“雪壁公路”现象,故不会有滑坡灾害,A错。

积雪覆盖,缺少沙尘的条件,故B错,积雪引起的泥石流,主要与气温回升,积雪融化有关,当地冬季气温低,没有泥石流灾害,C错。

12.【答案】A

【解析】广东省位于沿海地区且纬度低,受寒潮影响最小,受台风与洪涝灾害影响最大,而四川位于内陆地区,受台风影响较小。

因此,甲为台风。

四地中,广东、四川位于南方地区,降水量大,易发生洪涝灾害,乙为洪涝。

内蒙与河北相比,由于其距海较远、纬度较高,受寒潮与干旱影响更大。

因此,丙为寒潮,丁为干旱。

由于丁为旱灾,河北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春季降水少。

再加上此时气温回升,蒸发旺盛,干旱最为严重,据此选A。

13.【答案】B

【解析】青藏地区位于第一级阶梯的青藏高原,该区域海拔高,空气稀薄,蕴藏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该区域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处,地壳活跃,地热能资源丰富。

故选B。

14.【答案】C

【解析】自然资源是指直接从自然界获取的可供人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其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钢铁、电灯、核电是钢铁工业的产品,不具备自然属性,不属于自然资源。

煤是由自然界直接获取,可供人类利用的能源,其属于自然资源,故C选项正确。

15.【答案】A

【解析】西亚地区的主要产油国主要分布在波斯湾沿岸地区,包括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曼、阿联酋等国,故选A。

16.【答案】A

【解析】在山地地区,公路常建造成“之”字形,是为了降低线路坡度,增加安全度,选A。

“之”字形修路不是为了发展旅游或通过更多的山村,也不能增加山区线路密度。

17.【答案】B

【解析】南北支流与干流同时进入雨季,而长江流域面积广,易造成水灾;上中游植被近年来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造成泥沙淤塞严重;围湖造田造成分洪能力下降;围湖造田、破坏植被等原因,导致河床抬高、排水不畅,造成洪涝灾害频发,据此选B。

18.【答案】A

【解析】页岩气开采过程,其核心技术是水平井技术与水力压裂技术。

开采页岩气需要向地下输入大量的水资源,会水资源产生巨大影响,A对。

将地下的页岩层压裂,对地表的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影响小,B、C错。

页岩气资源属于矿产资源,D错。

19.【答案】B

【解析】自然灾害是由自然异变引起的,对人类生活、生产造成危害的事件。

地震、滑坡是地质条件异变引起的,洪涝是水文异变引起的,均会对人类生活、生产造成危害,均属于自然灾害。

雷电是自然现象,而不是自然异变,因此不属于自然灾害。

20.【答案】B

【解析】煤炭不属于可再生资源,A项错误;水能属于自然资源,也属于能源资源和可再生资源,故B项正确;铁矿不属于可再生资源和能源资源,C项错误;自然资源是指自然形成的资源,焦炭属于人为加工而成的,D项错误。

21.【答案】D

【解析】水能可以循环利用,因此为可再生能源,D正确。

矿物能源为非可再生能源,A、B、C错误。

2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自然资源的利用现状。

我国稀土资源储量从20世纪70年代占世界总量的74%,到2009年仅占36%,其主要原因是世界稀土资源的储量基数提高,我国稀土资源的过度开采,故选C。

23.【答案】D

【解析】地热能多分布在板块与板块交界处,为地壳运动活跃和地壳薄弱的地带,A项错误。

地热能投资成本较低,无需燃料、不会产生温室气体,运转成本较低,使用成本相对较低,B项错误。

地热能属于可再生能源、一次能源,但是更新速度慢,C项错误。

地热蒸汽中常含有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质,因此,在开发地热资源时,要注意环境保护,故D项正确。

24.【答案】C

【解析】从城市的选址角度看,上海、伦敦、曼谷三城市的共同之处在于位于河流入海口处,C对。

不是灌溉条件便利的大河冲积平原中央,A错。

上海附近矿产资源缺少,B错。

位于当地物资易于集聚的河口平原,不是军事要冲,D错。

25.【答案】D

【解析】中国南方村落多呈带状分布的主要原因是丘陵山区多,河流多,聚落沿河伸展,D对。

气候潮湿与聚落形态无关,A错。

平原面积小影响聚落规模大小,不影响形态,B错。

文化背景与聚落呈带状分布关系不大,C错。

二、综合题(本题共计4小题,共计50分)

26、(12分)【答案】

(1)主要源地:

墨西哥湾。

抬升原因:

与北来的冷干气流(气团)交汇,湿热空气抬升;(地处中低纬,太阳辐射较强)下垫面温度较高,(湿热)空气受热抬升;湿热空气抬升过程中,水汽凝结,释放热量,加热并进一步抬升空气。

旋转原因:

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2)地势平坦,对气流旋转阻挡作用弱(摩擦力小);平原南北延伸,面积广大,利于(南北向)冷暖气团交汇。

(3)北美大陆春季中低纬升温快,南北温差加大,气压梯度大,冷暖空气交汇频繁、强烈。

【解析】

(1)读图可知,龙卷风多发区位于美国中部平原,形成龙卷风的气团湿热,说明来自低纬度的海洋地区,而大西洋沿岸受山地阻挡,水汽难以深入美国中部,所以其主要源地是墨西哥湾。

湿热气团抬升的原因,主要是受气温影响,由于气团湿热,气温高,空气受热抬升,抬升时气温降低,水汽凝结放热,进一步带动空气抬升。

气流旋转的原因,主要是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2)美国中部平原在龙卷风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主要分析其南北纵列分布的平坦地形对气流汇聚和气流旋转速度的影响。

地势平坦,对气流旋转阻挡作用弱(摩擦力小);平原南北延伸,面积广大,利于(南北向)冷暖气团交汇。

(3)美国中部平原龙卷风春季高发的原因,主要从春季气温的变化、南北温差对风速的影响、冷暖气流交汇频率等角度作答。

北美大陆春季中低纬升温快,南北温差加大,气压梯度大,冷暖空气交汇频繁、强烈。

27、(14分)【答案】

(1)

(2)新疆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天山及其以北地区和昆仑山区。

江苏省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3)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新疆大于江苏;第二、三产业比重江苏大于新疆。

(4)获得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要;有利于产业升级;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缓解资源紧张局面;扩大市场

(5)是通向中亚的重要门户;交通便利;政策支持;自然资源丰富。

【解析】

(1)新疆位于我国非季风区,地形特征为“三山夹两盆”,以盆地和山地为主,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从图中可以看出,煤炭、石油、天然气丰富;江苏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势第三级阶梯,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河网密集、水量大。

(2)新疆和江苏风能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主要结合图示从风能集中的季节进行分析。

新疆的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冬季,天山及昆仑山区,受冬季风影响大,所以风能资源丰富,而江苏风能集中在夏季,从空间分布看,越到沿海,夏季风越强,风能越丰富。

(3)读图可知,两省区产业比例的差异明显。

读图可判断,新疆第一产业大于江苏,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相反。

(4)江苏和新疆两省相互协作,新疆有丰富的资源,但产业结构不合理,资金不足,技术落后,而江苏经济发达,资金雄厚,技术先进,通过合作,使新疆获得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实现产业升级,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江苏则获得新疆资源,缓解资源紧张状况,扩大市场。

(5)霍尔果斯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主要从地理位置、交通、政策、资源等角度分析。

读图可知,霍尔果斯位于边境地区,是通向中亚的重要门户;交通便利;(丝绸之路经济带及西部大开发等)政策支持;(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自然资源丰富。

28、(12分)

【答案】

(1)①冰川融化,海水热膨胀引起海平面上升;②导致生态系统调整,影响生物分布数量和多样性;③增加能源的消耗,进一步加剧变暖趋势;④世界各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粮食总产量降低。

(2)全球平均气温升高导致干旱、暴雨、洪涝等灾害事件的增加,热带气旋的强度和频率明显增加,导致孟加拉国降水增多,洪灾泛滥。

(3)①发展技术,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②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

③植树造林,扩大绿地面积。

【解析】

【详解】

(1)全球变暖导致高纬度地区冰川融化,冰川融化,海水热膨胀引起海平面上升;影响生物分布数量和多样性;增加能源的消耗,进一步加剧变暖趋势;世界各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粮食总产量降低。

(2)孟加拉国洪水泛滥源于气候异常,由于全球平均气温升高导致干旱、暴雨、洪涝等灾害事件的增加,热带气旋的强度和频率明显增加,导致孟加拉国降水增多,洪灾泛滥。

(3)针对全球变暖,应从减少温室气体的绝对数量方面采取措施,如可以设法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植树造林,扩大绿地面积等。

【点睛】

全球变暖是近年气候变化的趋势,主要由自然原因所致,但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也是重要的原因,主要是人类大量使用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增多;同时人类大量破坏森林导致光合作用减弱,对温室气体的消耗减少。

这些都加速了全球变暖的历程。

全球变暖会导致极冰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人类生产活动方式变化,气候异常,极端天气增多,等等。

29、(12分)【答案】

(1)地势比较低(冷空气容易进入);水汽较多(靠近河流易产生浓雾)。

乙路段。

乙路段地势较甲路段(更)低平,(离山较远,冷空气更容易进入),接近(开阔)河谷的路段比甲路段更长(水汽较多)。

(2)东北方向:

山前到公路间的区域较狭窄,相邻山坡比较陡,有峭壁,存在洪水、滑坡等自然灾害的隐患。

南偏西方向:

山前到公路间的区域较宽阔,可以使用的建筑用地较多,相邻山地比较和缓,一般不存在洪水、滑坡等自然灾害的隐患。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形类型、聚落分布以及对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能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抓住公路、等高线、河流及其聚落的相对位置。

【详解】

应注意联系雾形成的基本条件:

充足的水汽、降温过程和凝结核。

注意对比甲、乙两路段条件的共性和差异。

乙路段地势较甲路段(更)低平,(离山较远,冷空气更容易进入),接近(开阔)河谷的路段比甲路段更长(水汽较多)。

(2)对居民点布局条件的分析,要着眼于既要充分利用有利自然条件,又要尽可能避免不利自然灾害的影响。

通过分析丙村东北方向和南偏西方向两个方位等高线特征可判断两处的地形特征。

丙村东北方向不仅离山较近,而且有陡崖,易引起滑坡等地质灾害,而南偏西方向等高线稀疏,地势平缓,而且没有陡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