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讲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础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390239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735.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03讲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础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03讲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础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03讲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础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03讲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础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03讲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础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03讲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础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docx

《第03讲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础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03讲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础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03讲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础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docx

第03讲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础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第二节 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础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知识点讲解

一、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基本假设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

1.会计主体

是会计工作服务的特定对象,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与其他经济实体区别开来。

【记忆口诀】一心一意

2.持续经营

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理解】持续经营只是一个假定,一个企业在不能持续经营时应当停止使用根据该假设所选择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原则与方法,一旦进入清算,就应当改按清算会计处理

3.会计分期

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

4.货币计量

指会计主体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考题实战营

【例题·单选题】下列会计基本假设中,确定了会计核算所处的立场的是(  )。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答案】A

【例题·单选题】将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体现的会计基本假设是(  )。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答案】C

【解析】会计分期的目的,在于通过会计期目的划分,将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成连续、相等的期间,据以结算盈亏,按期编制财务报告,并及时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企业的相关信息。

【例题·单选题】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会计主体不会破产清算,所持有的资产将正常营运,所负有的债务将正常偿还,这属于(  )。

A.会计主体假设

B.持续经营假设

C.会计分期假设

D.货币计量假设

【答案】B

【解析】参考持续经营会计假设定义。

知识点讲解

二、会计基础

1.权责发生制

指收入、费用的确认应当以收入和费用的实际发生而非实际收支作为确认的标准。

举例

权责发生制

本期收入

本期费用

1

本月预收下月销货款8000元

0

0

2

本月预付全年的水电费2400元

0

2400/12

3

本月销售货物10000元,实际收到货款5000元,余款下月收到

10000

0

4

本月购入办公用品100元,款项未付

0

100

提分总结

【总结】两个凡是

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者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利润表;

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记忆口诀】以权利义务的形成作为核算的依据

2.收付实现制

是指以实际收到或支付现金作为确认收人和费用的标准。

举例

收付实现制

本期收入

本期费用

1

本月预收下月销货款8000元

8000

0

2

本月预付全年的水电费2400元

0

2400

3

本月销售货物10000元,实际收到货款5000元,余款下月收到

5000

0

4

本月购入办公用品100元,款项未付

0

0

提分总结

【总结】两个凡是

凡属本期收到的收入和支出的费用,不管其是否应当归属于本期,都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

凡本期未收到的收入或未支付的费用,即使应当归属于本期,也不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

【记忆口诀】见钱眼开

【提示】在我国,政府会计由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构成。

其中,预算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财务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

考题实战营

【例题·多选题】采用权责发生制基础时,下列业务中能确认为当期收入的有(  )。

A.销售商品,款项收到并存入银行

B.销售商品,款项未收

C.销售商品,收到一张3个月期限的商业承兑汇票

D.收到以前月份销货款,存入银行

【答案】ABC

【解析】选项D以前月份的销货款属于以前月份的收入,不属于本期。

【例题·单选题】A公司1月份发生下列支出:

预付本年度全年保险费2400元;支付上年第四季度借款利息3000元(已预提);支付本月办公费800元。

按权责发生制计入本月的费用为(  )元。

A.1000

B.6200

C.3200

D.3800

【答案】A

【解析】A公司1月份发生的费用为本月支付的保险费和办公费,因此,计入本月的费用为2400÷12+800=1000(元)。

【例题·多选题】以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下列各项不属于本期收入或费用的是(  )。

A.本期支付下期的仓库租金

B.本期预收的货款

C.本期预付的货款

D.本期售出商品但尚未收到货款

【答案】ABC

知识点讲解

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财务会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

1.可靠性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2.相关性(有用性)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理解】老板问什么我就答什么(有问必答)

3.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4.可比性

(1)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

时间

业务(交100元印花税)

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

2016年12月前

借:

管理费用  100

 贷:

银行存款  100

对于相同事项,应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

2017年以后

借:

税金及附加 100

 贷:

银行存款  100

如果在会计政策变更后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企业可以变更会计政策

(2)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

对与相同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以使不同企业按照一致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要求提供有关会计信息。

5.实质重于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例】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资产

6.重要性

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2018.1.1支付全年的杂志费120元

【理解】重要的信息详细反映,不重要的合并(简化)处理

7.谨慎性

【提示】谨慎性的应用并不允许企业设置秘密准备,如果企业故意低估资产或者收益,或者故意高估负债或者费用,将不符合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要求。

【例如】

●企业资产计提各项准备

●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

●企业对售出商品可能发生的保修义务确认预计负债

●对可能承担的环保责任确认预计负债

8.及时性

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延后。

【注意】会计人员必须贯彻及时性要求:

●及时收集会计信息(整理单据凭证)

●及时处理会计信息(编制财务报告)

●及时传递会计信息(上报财务报告)

考题实战营

【例题·单选题】企业不同时期的固定资产采用相同的方法计提折旧,遵循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  )。

A.谨慎性

B.可靠性

C.相关性

D.可比性

【答案】D

【解析】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事项,应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

不得随意变更。

【例题·单选题】下列依据实质重于形式要求视同企业自有资产管理和核算的是(  )。

A.经营租入设备

B.经营租出设备

C.融资租入设备

D.融资租出设备

【答案】C

【例题·多选题】谨慎性要求企业进行确认、计量、报告时应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  )。

A.高估资产或收益

B.低估资产或收益

C.高估负债或费用

D.低估负债或费用

【答案】AD

【解析】谨慎性要求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低估负债或费用。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关于企业会计信息可靠性表述正确的有(  )。

(2018年)

A.企业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费用

B.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

C.企业应当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D.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答案】CD

【解析】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选项D正确),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选项C正确)。

选项A属于会计信息谨慎性原则;选项B属于会计信息可比性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